CN105688603B -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8603B
CN105688603B CN201610129183.6A CN201610129183A CN105688603B CN 105688603 B CN105688603 B CN 105688603B CN 201610129183 A CN201610129183 A CN 201610129183A CN 105688603 B CN105688603 B CN 105688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outlet
steam
mvr
lea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91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8603A (zh
Inventor
朱智颖
袁爱武
吴桂荣
张军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NF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NF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NF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INF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91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8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25Regeneration of liquid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30Sulfur compounds
    • B01D2257/302Sulfur 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包括SO2吸收塔,富液输送泵一级贫液加热器,贫富液换热器,二级贫液加热器,SO2解吸塔,蒸汽机械增压系统,MVR再沸器,气液分离器,冷凝水输送泵,贫液输送泵,贫液冷却器等部件。本发明利用解吸出全部水蒸气的冷凝潜热来循环加热再沸器,不需要另设蒸汽锅炉,不消耗任何生蒸气就能完成SO2解吸,省去了冷却二次蒸汽所消耗的循环冷却水。相比传统生蒸汽再沸可再生脱硫解吸系统,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节能效率可达90%。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脱硫领域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柠檬酸法、离子液法和有机胺法等湿式脱硫工艺,这些方法中吸收溶液的有效成分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工作原理几乎一样,都是在低温段高效地吸收烟气中SO2并形成缓冲溶液,在高温段将SO2以混合水蒸气的方式解吸出来,通过冷凝除去混合的水蒸气之后剩余的高浓度SO2气体可用于制酸系统或直接压缩储存备用。解吸过程都是采用生蒸汽通过再沸器加热溶液,在特定温度下使SO2脱离出缓冲液。其缺点是解吸SO2的同时需要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解吸完成时SO2只占混合气的5%左右,其余95%都是水蒸气,而要分离出SO2又要将这95%的水蒸气冷凝成饱和水(采用循环冷却水冷却),整个过程能量的消耗几乎都在于水蒸气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冷凝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全部水蒸气的冷凝潜热,不消耗生蒸气和循环冷却水就能完成解吸过程,同时考虑到溶液的解吸温度较高,还要替代给SO2缓冲液升温至解吸温度所需的生蒸气耗量,提供了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它包括SO2吸收塔,所述SO2吸收塔底部富液出口与富液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富液输送泵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出口与SO2解吸塔热水入口连接;所述SO2解吸塔顶部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与MVR再沸器连接;所述SO2解吸塔下部出口与MVR再沸器顶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底部出口与SO2解吸塔下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下部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冷凝水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SO2解吸塔底部出口与贫液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贫液输送泵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贫液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贫液冷却器出口与SO2吸收塔上部进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所述SO2解吸塔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出口与MVR再沸器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与SO2解吸塔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处设置安全阀;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为多级压缩系统,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所述SO2解吸塔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出口与二级MVR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二级MVR压缩机出口与二级蒸汽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蒸汽冷却器出口与三级MVR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三级MVR压缩机出口与三级蒸汽冷却器连接;所述三级蒸汽冷却器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出口与MVR再沸器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均与SO2解吸塔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还均与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二级MVR压缩机、三级蒸汽冷却器均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二级蒸汽冷却器、三级蒸汽冷却器均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处设置安全阀;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40℃的SO2吸收富液经过一级贫液加热器被86℃左右的蒸汽冷凝水加热至50℃后进入贫富液换热器,被100℃左右的解吸贫液加热至90℃。然后进入二级贫液加热器,被147℃的蒸汽冷凝水加热至100℃左右进SO2解吸塔。在解吸塔中富液被通过MVR再沸器的高温饱和整汽加热蒸发和解吸。解吸出的100℃左右的SO2混合水蒸气从塔顶部进入一级MVR压缩机增压,一级压缩出口气体压力提高1.8倍至0.18MPa(a),温度提升至159℃左右。如果MVR压缩机采用的是离心式压缩机,需设置防喘振旁路,并在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与压缩机出口压力联锁进行调节。又为了防止压缩机出现异常憋压情况,在其出口管设置了安全阀,阀后接管至SO2吸收塔进气主管。一级压缩机出口气体进入一级蒸汽冷却器以消除蒸汽过热,使气体温度降至饱和蒸汽温度117℃左右,蒸汽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需设置调节旁路,旁路调节阀应与冷却器出口气体温度联锁进行调节。降温至饱和的混合蒸汽进入二级MVR压缩机进行二次增压1.8倍至0.324MPa(a),温度提升至179℃。本级离心式压缩机同样配有防喘振阀和安全阀。过热气体通过二级蒸汽冷却器间接冷却消除蒸汽过热度至136℃左右进三级MVR压缩机。气体经过第三级压缩机压力再提升1.8倍至0.5832MPa,温度提升至201℃左右,再进入三级蒸汽冷却器,本级蒸汽冷却器冷却水与水旁路混合终温与其调节阀进行联锁,控制混合冷却水终温为100℃。三级蒸汽冷却器此时气体出口温度依然高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因此过热气体应通入气体饱和增湿罐,利用一部分升温至100℃的蒸汽冷凝水向饱和增湿罐内碰水使增湿后气体温度降至该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158℃,喷入的水量通过由与增湿罐出口气体温度联锁的增湿水调节阀进行自动控制。增湿后的饱和混合蒸汽进入MVR再沸器对解吸塔内部溶液进行加热蒸发解吸SO2。经过再沸器热侧入口混合气中的水蒸气被全部冷凝成该温度下冷凝水,含有SO2的气液混合物进入二级贫液加热器的热侧入口加热SO2吸收富液,气液混合物被降温至100℃左右进入一级贫液加热器的热侧入口再度加热SO2吸收富液,冷却至50℃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冷凝水。分离下来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输送泵依次送至一、二、三级蒸汽冷却器的冷侧入口对三级过热蒸汽进行降温冷却,自身则被梯级升温至100℃。分离器分离出的高浓SO2气体则送至用户进行储存或使用。
本发明中可将三级蒸汽压缩机做成了一台压缩机。优点是设备占地均减少,但是因为中间没设冷却装置导致压缩机的整体功耗较三台压缩机串级的能耗偏大。在这种形式下,SO2解吸塔出来的100℃混合蒸汽只经过一台三级MVR压缩机就能提升5.83倍压力,并升温至308℃的过热状态。过热混合蒸汽进入蒸汽冷却器消除部分过热之后进入气体饱和增湿罐进行增湿降温冷却至158℃。蒸汽冷却器进入的冷却水量由进解吸塔的冷却水终温联锁冷却水调节阀14进行调节,加入气体饱和增湿罐的增湿水量通过出增湿罐的混合蒸汽的温度联锁增湿水调节阀进行调节。其余过程同三级蒸汽压缩机的形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对解吸过程的SO2混合气采用机械增压的方式使蒸汽温度升高50℃左右,并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再去解吸塔再沸器中加热溶液。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水蒸气的蒸发潜热,经过多级压缩(以三级为例)后,升温蒸汽不仅能提供再沸蒸发的全部热量,还能提供将SO2缓冲溶液预热至解吸温度所需的全部热量。
与上述构思相对应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自解吸塔排出的约100℃的含SO2水蒸气经过第一级机械蒸汽压缩机压力提高了1.8倍,后进入一级蒸汽冷却器消除增压蒸汽的过热度。消除过热后一级压缩气体温度提升约17℃后进入第二级机械蒸汽压缩机,压力再提高1.8倍,进二级蒸汽冷却器消除蒸汽过热,温度比一级蒸汽冷却器出口提高约19℃左右。二级蒸汽冷却器出口气体进入三级机械蒸汽压缩机压力又提高1.8倍,经过第三级蒸汽冷却器消除部分蒸汽过热,再进入气体饱和增湿罐,增湿罐出口气体温度比第三级压缩机气体入口温度提升约21.7℃。这样,经过三级机械增压的混合气体压力达到0.583MPa(a),饱和温度达到157.7℃。该焓值下的蒸汽不仅具备再生SO2富液的汽化潜热,蒸汽冷凝后的饱和水还具备将SO2缓冲溶液预热至所需再生温度的升温热,可使整个溶液再生系统保持热量平衡。
相比采用单级蒸汽压缩工艺,含SO2的水蒸气经过多级压缩(以三级为例)的优点如下:
1、提供较高的压缩比。三级机械增压的压缩比能达到5.5—6,高压缩比同时意味着能更大程度地将机械能转化的热能提供给解吸系统。
2、使压缩机结构更为合理。若采用单级压缩机能达到同样的压缩比,为了承受很高终压的气体,气缸要做的很厚,又因吸入的是初压较低体积很大的气体,气缸要做的很大。若采用多级压缩,气体经每级压缩后,压强逐渐增大,体积逐渐减小,气缸的直径可逐级减小,缸壁也可逐级增厚。
3、提高气缸容积利用率。因压缩比越高,容积系数越小,气缸容积利用率低。而多级压缩每级压缩比较小,相应各级容积系数增大,从而可提高气缸容积利用率。
4、减少功耗,提高压缩机的经济性。在同样的总压缩比下,多级压缩采用了中间冷却至饱和蒸汽压的措施,消耗的总功会比单级压缩时要少一些。
5、完全不需要额外蒸气源对系统供热。事实上,目前,单级蒸汽机械压缩机因受到制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能提供的最大压缩比不超过2.0,其难以将初始蒸汽温度提升到更高品质,必然需要额外蒸汽对解吸系统供热以使SO2缓冲溶液升温至预定解吸温度。
但是,采用多级压缩后也会因系统的复杂性增加而存在一些需要仔细避免和必须克服的问题:
1、每一级压缩机出口管上都需开设支路设置设定压力的安全阀。安全阀所在支路要接往脱硫塔的进气管道上,这就能避免多级串联的压缩机之间可能造成的压力阻塞问题,并保证一旦发生超压,释放出的SO2混合气能被吸收塔吸收,不致造成次生环境危害。
2、每一级压缩机后应设置过热蒸汽冷却器。一方面能消除蒸汽过热度,另一方面能用于加热因预热SO2吸收富液而温度较低的蒸汽冷凝水。
3、三级增压的气体末端应设置气体饱和增湿罐。因为三级过热蒸汽释放的热量大于低温整汽冷凝水被加热至100℃所需的热量,另外,因等质量的高温饱和蒸汽冷凝潜热要小于低温饱和水的汽化潜热,所以,要蒸发出同质量的低温水蒸汽需要更多的高温饱和蒸汽。因此,有必要增加加热蒸汽物质的量。增湿罐内部应设置喷水喷头有利于喷入水分被快速均匀蒸发。
4、如果采用的压缩机为离心式,务必在每级压缩机进出口管之间设置防喘振旁路。该旁路上应设置自动调节阀,并与该级压缩机出口管的压力反馈值自动连锁,防止离心式压缩机在工作中因偏离额定工况而发生喘振现象直接损伤压缩机叶轮等结构。
5、每级过热蒸汽冷却器都应设置旁路以调节通过蒸汽冷却器的冷却水量。这样做还能够控制蒸汽经每级冷却后的过热温度,适应末级气体饱和增湿罐的增湿水量调节。
本发明中提到的多级蒸汽机械增压装置不仅包含串联两台(单级)压缩机以上的所有串级压缩组合方式。还包含将多级压缩机做成一单台压缩机的紧凑型增压模式。因为随着压缩机制作工艺的发展,水蒸气压缩机也可以像空气压缩机一样,将多级叶轮放入一个压缩蜗壳内制造。这样,仅用一台电动机带动的多级压缩机就能完成串联多台单级蒸汽机械压缩机所能达到的效果。如果采用单台多级叶轮制作的蒸汽压缩机应用于再生解吸系统,还能省去连接各台压缩机之间的蒸汽冷却器。只需在压缩机进口或出口设置喷水装置消除蒸汽过热度即可得到高品质的饱和蒸汽。但是,单台多级压缩机因没有中间冷却器,根据理想压缩循环原理,消耗的机械能(电能)将大于有中间冷却器的串联压缩模式,因此,压缩机出口的过热度也会更高,一般三级压缩后终温可达300℃以上。
本发明相对传统SO2再生解吸工艺设备的优点主要是:1、不需要兴建配套解吸系统产生蒸气的锅炉房,不需要外购燃油、燃煤或燃气等燃料,本系统只消耗电能。2、整个再生系统的循环水冷却装置能做到最小规模,节省了系统的电耗和水耗。3、可以完全利用解吸过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经济环保。本工艺系统的其他设备与传统再生解吸工艺无异,因此,该工艺也适用于改造传统生蒸汽再沸解吸装置。
本发明可再生脱硫系统中利用解吸出全部水蒸气的冷凝潜热来循环加热再沸器,不需要另设蒸汽锅炉,不消耗任何生蒸气就能完成SO2解吸,省去了冷却二次蒸汽所消耗的循环冷却水。相比传统生蒸汽再沸可再生脱硫解吸系统,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节能效率可达90%,是目前最为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脱硫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SO2吸收塔,2是富液输送泵,3是贫液冷却器,4是一级贫液加热器,5是贫富液换热器,6是二级贫液加热器,7是贫液输送泵,8是SO2解吸塔,9是MVR再沸器,10是一级MVR压缩机, 11是防喘振调节阀, 12是安全阀, 13是一级蒸汽冷却器,14是冷却水调节阀,15是二级MVR压缩机,16是二级蒸汽冷却器,17是三级MVR压缩机,18是三级蒸汽冷却器,19是气体饱和增湿罐,20是增湿水调节阀,21是气液分离器,22是冷凝水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述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它包括SO2吸收塔1,所述SO2吸收塔1底部富液出口与富液输送泵2入口连接;所述富液输送泵2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出口与SO2解吸塔8热水入口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与MVR再沸器9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下部出口与MVR再沸器9顶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底部出口与SO2解吸塔8下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下部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1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1出口与冷凝水输送泵22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底部出口与贫液输送泵7入口连接;所述贫液输送泵7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出口与贫液冷却器3入口连接;所述贫液冷却器3出口与SO2吸收塔1上部进口连接。
其中,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10;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10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出口与MVR再沸器9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与SO2解吸塔8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11;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14。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处设置安全阀12;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20。
实施例2
参见图2,所述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它包括SO2吸收塔1,所述SO2吸收塔1底部富液出口与富液输送泵2入口连接;所述富液输送泵2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出口与SO2解吸塔8热水入口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与MVR再沸器9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下部出口与MVR再沸器9顶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底部出口与SO2解吸塔8下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下部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1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1出口与冷凝水输送泵22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底部出口与贫液输送泵7入口连接;所述贫液输送泵7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出口与贫液冷却器3入口连接;所述贫液冷却器3出口与SO2吸收塔1上部进口连接。
其中,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为多级压缩系统,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10;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10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出口与二级MVR压缩机15入口连接;所述二级MVR压缩机15出口与二级蒸汽冷却器16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蒸汽冷却器16出口与三级MVR压缩机17入口连接;所述三级MVR压缩机17出口与三级蒸汽冷却器18连接;所述三级蒸汽冷却器18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出口与MVR再沸器9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16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18冷侧出口均与SO2解吸塔8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16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18冷侧出口还均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二级MVR压缩机15、三级蒸汽冷却器18均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11;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二级蒸汽冷却器16、三级蒸汽冷却器18均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14。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处设置安全阀12;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20。

Claims (4)

1.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它包括SO2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SO2吸收塔(1)底部富液出口与富液输送泵(2)入口连接;所述富液输送泵(2)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一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一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一出口与SO2解吸塔(8)热水入口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与MVR再沸器(9)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下部出口与MVR再沸器(9)顶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底部出口与SO2解吸塔(8)下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9)下部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6)第二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4)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1)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1)出口与冷凝水输送泵(22)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SO2解吸塔(8)底部出口与贫液输送泵(7)入口连接;所述贫液输送泵(7)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第二出口与贫液冷却器(3)入口连接;所述贫液冷却器(3)出口与SO2吸收塔(1)上部进口连接;在一种方案中,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10);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10)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出口与MVR再沸器(9)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与SO2解吸塔(8)上部入口连接;在第二种方案中,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10);所述SO2解吸塔(8)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10)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出口与二级MVR压缩机(15)入口连接;所述二级MVR压缩机(15)出口与二级蒸汽冷却器(16)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蒸汽冷却器(16)出口与三级MVR压缩机(17)入口连接;所述三级MVR压缩机(17)出口与三级蒸汽冷却器(18)连接;所述三级蒸汽冷却器(18)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出口与MVR再沸器(9)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22)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16)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18)冷侧出口均与SO2解吸塔(8)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冷侧出口、二级蒸汽冷却器(16)冷侧出口、三级蒸汽冷却器(18)冷侧出口还均与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种方案中,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11);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种方案中,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二级MVR压缩机(15)、三级蒸汽冷却器(18)均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11);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13)、二级蒸汽冷却器(16)、三级蒸汽冷却器(18)均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14)。
4.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MVR压缩机(10)出口处设置安全阀(12);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19)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20)。
CN201610129183.6A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Active CN105688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9183.6A CN105688603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9183.6A CN105688603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8603A CN105688603A (zh) 2016-06-22
CN105688603B true CN105688603B (zh) 2017-12-08

Family

ID=5622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9183.6A Active CN105688603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8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7932B (zh) * 2021-01-05 2022-06-07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6096A (zh) * 2014-09-25 2014-12-24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流路循环脱硫系统及多流路循环脱硫的方法
CN204093274U (zh) * 2014-09-29 2015-01-14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系统
CN104511228A (zh) * 2014-12-11 2015-04-15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及方法
CN105214457A (zh) * 2014-06-05 2016-01-06 魏雄辉 一种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及设备
CN105289215A (zh) * 2015-11-20 2016-02-03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烟气循环脱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00381A (ja) * 2014-06-11 2016-01-07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酸性ガス処理方法および酸性ガス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4457A (zh) * 2014-06-05 2016-01-06 魏雄辉 一种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及设备
CN104226096A (zh) * 2014-09-25 2014-12-24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流路循环脱硫系统及多流路循环脱硫的方法
CN204093274U (zh) * 2014-09-29 2015-01-14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系统
CN104511228A (zh) * 2014-12-11 2015-04-15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及方法
CN105289215A (zh) * 2015-11-20 2016-02-03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烟气循环脱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8603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2489A (zh) 基于汽轮机排汽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CN104676958B (zh) 一种喷射‑吸收式复合制冷及热泵机组及其工作方式
CN106178807A (zh) 一种“双冷凝—吸附”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104180523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5126586B (zh) 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108413637B (zh) 一种工业烟气余热回收及除湿系统
CN105317484A (zh) 利用真空动力节能方法
CN103206802B (zh) 一种脉管膨胀机
CN107754568A (zh) 一种低能耗烟气捕集回收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气体回收工艺
CN105688603B (zh)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CN206330408U (zh) 一种热泵式双循环热风烘干系统
CN113932208A (zh) 多热源热泵高温蒸汽供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682910U (zh) 一种热泵蒸汽机组
CN107869857A (zh) 一种基于第二类吸收式混合热泵
CN205678644U (zh) 虹吸循环余热蒸汽锅炉
CN105756732B (zh) 一种lng/液氧直燃混合工质动力循环发电装置
CN107726627A (zh) 一种热油循环系统的油气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207113238U (zh) 一种双冷源燃气锅炉烟气潜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CN207585140U (zh) 一种基于第二类吸收式混合热泵
CN202915556U (zh) 一种提高燃气热水炉热效率的装置
CN115435302A (zh) 一种利用酒厂蒸汽余热的热泵蒸汽再生系统及方法
CN207147264U (zh) 一种起膜冷凝真空系统
CN205858429U (zh) 汽轮机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CN106338056B (zh) 一种卧式侧烧式盘管结构快速蒸汽发生系统
CN107380132A (zh)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洗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