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6962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76962B CN105676962B CN201610015848.0A CN201610015848A CN105676962B CN 105676962 B CN105676962 B CN 105676962B CN 201610015848 A CN201610015848 A CN 201610015848A CN 105676962 B CN105676962 B CN 1056769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area
- display
- state
- flexible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技术组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显示屏与传统显示屏相比,显示屏不仅体积更轻薄,功耗更低,并且还具有可变形特点,例如,可以用一物体在显示屏上进行按压,使显示屏上相应的部分下陷。鉴于显示屏的上述优点,其应用场景十分广阔,如可以将其应用到手机、电脑、可穿戴式设备等等。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虽然显示屏具有形变功能,当将其应用到图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时,显示屏就会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一特定区域,所以,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
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区域层叠于所述第一区域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一分割区域,以及处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分割区域;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支撑装置;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便带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随之形变,并且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外力撤销后维持在形变状态不变以维持所述显示屏形变后的稳定。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显示屏上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为柔性显示区域;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形变后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以支撑和保护所述显示屏对应位置的柔性形变。
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滑动轴;
第二滑动轴;
中间滑动轴组,所述中间滑动轴组包括多个成排设置的中间滑动轴;
连接构件组,所述连接构件组将所述中间滑动轴组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轴和所述第二滑动轴上;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柔性显示区域能够沿所述中间滑动轴组的延伸方向弯折,并且所述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柔性显示区域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弯折处包括M根滑动轴,并且所述弯折处的弧形结构是指所述M根滑动轴的外切面为弧形面,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可选的,在所述M根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时,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一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二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通过柔性支撑装置使得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分割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一弯折线,且以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在所述第一弯折线处以第一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内形变,所述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在所述第二弯折线处以第二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外形变,所述显示屏向外变形的部分用作支撑件;或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匹配一致;
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第一位置处以第一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内形变,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以第二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外形变;所述显示屏向外变形的部分用作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幕的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显示内容在所述显示屏的中显示区域并进行显示。
可选的,在所述状态信息表明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具有触控功能,以便能够基于所述第三区域进行输入操作;
在所述状态信息表明所述显示屏处于第二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至少具有触控功能,以便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至少具有显示功能,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包括设备本体;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的技术方案,即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既能够稳定的维持在绕着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后的状态,又能够稳定的维持在以不同于绕着设备本体的方式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存在的姿态,所以,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存在姿态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了还包括柔性支撑装置;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便带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随之形变,并且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外力撤销后维持在形变状态不变以维持所述显示屏形变后的稳定的技术方案,即在本申请中,在显示的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既能够带动显示屏中分割区域变形,还能够稳定的支撑和维持变形后的显示屏的姿态,以使用户能够更好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进而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了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幕的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显示内容在所述显示屏的中显示区域并进行显示的技术方案,即在申请中,通过处理器获取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当前所处的状态,确定当前显示内容在显示屏的中具体的显示区域,使得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更符合用户的需求,进而进一步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g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处于平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g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处于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进行一次折叠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g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进行两次折叠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屏划分为三个显示区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向两个不同方向发生形变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4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由于采用了包括设备本体;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的技术方案。
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能够稳定的维持在绕着电子设备本体发生形变后的状态,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在不是绕着电子设备本体发生形变的其他形变的状态,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存在的姿态,所以,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存在姿态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
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1连接,所述显示屏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2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2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1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1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2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显示屏的智能设备,在此以电子设备具体为手机为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叙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并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手机包括手机主体3,以及显示屏4,显示屏4包括第一部分41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42,显示屏4中的第一部分41是与手机主体3连接的,以便手机的显示屏4与手机主体3之间能够传递信号,以及实现显示屏4与手机主体3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显示屏4的第一部分41与手机主体3完全相连,如将第一部分41的背面完全紧密固定在手机主体3的第一面31上,也可以将第一部分41中的部分结构与手机主体3连接,例如将第一部分41中与第二部分42相连端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手机主体3的第一面31上,又如将第一部分中中间区域的背面紧密连接在手机主体3的第一面31上等,在本实施例中,以将第一部分41的背面完全连接在手机主体3的第一面31上为例。
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屏4为图2所示的一块完整的显示屏,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显示屏来显示内容,显示屏4中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各自占显示屏4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例如,显示屏4中的第一部分41的大小设置为占显示屏4的50%,或选择显示屏4中的第一部分4的大小为显示屏4的30%等,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以第一部分41的大小为图2所示的显示屏4的20%为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并请参考图3a至图3g,在实际应用中,手机中的显示屏4可以呈现多种状态,如图3a至图3g所示,为显示屏4处于平铺状态,即手机中显示屏4的第一部分41和显示屏4的第二部分42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图3a和图3b分别为平铺状态下显示屏4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3c和图3d分别为平铺状态下显示屏4的右视图和左视图,图3e和图3f分别为平铺状态下的显示屏4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图3g为平铺状态下显示屏4的立体图,在实际应用中,在手机中的显示屏4处于上述的平铺状态时,手机能够稳定的维持显示屏4处于平铺状态的姿态,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手机的显示屏4处于平铺状态的姿态时,该显示屏4可以全部用来显示需要显示的内容,也可以用显示屏4中的部分显示区域来显示需要显示的内容,本领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任何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手机中的显示屏4还可以如图4a至图4g所示的处于绕手机主体3发生柔性形变的缠绕状态,即手机显示屏4的第二部分绕着手机主体3发生形变,将手机主体3包覆于显示屏中,其中,图4a和图4b分别为缠绕状态下显示屏4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4c和图4d分别为缠绕状态下显示屏4的右视图和左视图,图4e和图4f分别为缠绕状态下的显示屏4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图4g为缠绕状态下显示屏4的立体图,在实际应用中,在手机中的显示屏4处于上述的缠绕状态时,手机能够稳定的维持显示屏4处于缠绕状态的姿态,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手机的显示屏4处于缠绕状态的姿态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该显示屏4用来显示需要显示的内容的区域。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显示屏4中第二部分42的长度不同,将第二部分42绕着手机主体3发生形变后,显示屏4所述缠绕状态呈现的姿势不完全一样。例如,当第二部分42的长度大于手机主体3第一面31的长度,与处于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的两侧面的长度之和时,第二部分42能够完全包覆手机主体中与第一面31相对的第二面32,并还能层叠在第一部分41上(如图4e所示),当第二部分42的长度等于手机主体3第一面31的长度,与处于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的一侧面的长度之和时,第二部分42能够刚好包覆手机主体3中与第一面31相对的第二面32,当第二部分42的长度小于手机主体第一面31的长度,且大于处于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的一侧面的长度时,第二部分42能够包覆手机主体3中的第二面32的部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实际应用中,手机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发生形变的方式有多种,除了能够向上面所述绕手机主体发生柔性形变,使得显示屏处于缠绕状态外,第二部分还可以进行多段折叠的变形,以使得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具体的,请参考图图5a和图5b为第二部分进行一次折叠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a中,基于第一部分41所在面的斜上方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个钝角α,那么,在第二部分42基于第一部分41所在面的斜上方发生形变后,显示屏4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在其形变后的姿势下;又如图5b所示,基于第一部分41所在面的斜下方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锐角β,那么,在第二部分42基于第一部分41所在面的斜下方发生形变后,显示屏4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在其形变后的姿势下。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在保证第二部分的长度的情况下,第二部分还可以向至少两个个不同的方向发生形变,即多段折叠的折叠状态,如可以将第二部分进行两次折叠,可以将第二部分进行三次折叠,还可以将第二部分进行四次折叠等,具体的,请参图6a至图6g,为显示屏4的第二部分42进行了两次折叠的折叠状态,其中,图6a和图6b分别为折叠状态下显示屏4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6c和图6d分别为折叠状态下显示屏4的右视图和左视图,图6e和图6f分别为折叠状态下的显示屏4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图6g为折叠状态下显示屏4的立体图,在实际应用中,在手机中的显示屏4的第二部分处于上述两次折叠状态时,手机能够稳定的维持显示屏4处于上述折叠状态的姿态。
在图6a-图6g中,以第一部分41所在方向为向内的方向,以与第一部分41所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向外的方向,那么,可以先将第二部分42中的与第一部分41接触的一部分向内的方向弯折,然后再将第二部分中剩余部分向外的方向弯折,以形成如图6e所示的“V”字形状,手机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如图6a-图6g所示的折叠形变后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在将第二部分42向内和向外弯折的角度或弧度不一样,第二部分42形成的“V”字的开口角度以及第二部分42中与第一部分41接触的位置处形成的角度也不一样,例如,可以将第二部分42中与第一部分41接触的一部分向内弯折一个锐角,使得第二部分42中上述一部分与第一部分41形成一个钝角,可以将第二部分42中的上述剩余部分向外弯折一个钝角,使得第二部分42中上述剩余部分与第二部分42中上述一个部分形成一个锐角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先将第二部分42向外的方向弯折,然后再向内的方向弯折,显示屏4也能稳定的维持第二部分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叠的姿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部分42的长度够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部分向内再向外再向内弯折,或将第二部分向外再向内再向外弯折,以使得显示屏4呈现出不同的折叠的姿势,手机均能稳定的维持折叠后的各种姿势。
所以,通过上述设计,手机中的显示屏不仅能够处于平铺状态、缠绕状态以及折叠状态,且手机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在平铺状态的姿态下,还能够稳定的维持在绕手机本体发生形变后的缠绕状态的姿态下,还能够稳定的维持在折叠状态的姿态下,增加了手机显示屏存在的姿态,所以,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存在姿态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手机显示屏的划分为3个显示区域,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将划分的三个区域分别称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与手机显示屏中的第一部分对应,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与手机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对应,在实际应用中,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可以依次相邻,即第一显示区域紧靠第二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处于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之间,第三显示区域紧靠第二显示区域。
当然,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之间还可以包括一分割区域,例如,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包括第一分割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之间包括第二分割区域,也即将显示屏按照上述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划分成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
具体的,请参考图7,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43,第二显示区域44以及第三显示区域45依次相邻,让将显示屏4的第二部分(对应第二显示区域44和第三显示区域45)沿着手机主体3发生缠绕形变时,第三显示区域45可以层叠在第一显示区域43上(请结合参考图4a-图4g),即第一显示区43被第三显示区域45覆盖,这时候,可以让第一显示区域43不具有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让第二显示区域44和第三显示区域45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和触摸功能,或让第二显示区域44具有触摸功能,第三显示区域45具有显示功能,或让第二显示区域44具有显示功能,第三显示区域45具有触摸功能,当然,在第三显示区域45层叠在第一显示区域43上时,也可以让第一显示区域43具有显示功能,和/或触控功能,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在显示屏的长度有限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显示屏划分为两个显示区域,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假设将显示屏划分的两个显示区域分别称为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可以与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对应,第二显示区域可以与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对应,那么,在将显示屏的第二部分沿手机主体缠绕变形时,与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可以包覆在手机主体的第二面上,在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一显示区域分别包覆在手机主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且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一显示区域不重叠,那么,本领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便显示内容,例如,可以选择第一显示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便显示内容,第二显示区域具有触摸功能,以便进行输入,又如可以选择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一显示区域均具有显示功能,能够显示内容,第二显示区域还具有触控功能,还能够进行输入等。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在显示屏的长度够长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显示屏划分为4个显示区域,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假设将显示屏划分的4个显示区域分别称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以及第四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可以与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对应,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以及第四显示区域可以与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对应,那么,在将显示屏的第二部分沿手机主体缠绕变形时,第一显示区域包覆在手机主体的第一面上,第二显示区域包覆在手机的第二面上,第三显示区域可以层叠在第一显示区域上,第四显示区域可以层叠在第二显示区域上。
这时,由于第一显示区域被第三显示覆盖,第二显示区域被第四显示区域覆盖,所以,可以将手机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设置为不具有显示功能的区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三显示区域和/或第四显示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便显示内容,例如,可以选择第三显示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便显示内容,第四显示区域具有触摸功能,以便进行输入,又如可以选择第四显示区域具有显示功能,能够显示内容,第三显示区域具有触控功能,能够进行输入等。
所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手机根据手机显示屏的实际长度将手机显示屏划分多个显示区域的同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灵活选择划分的显示区域中作为显示内容的区域和作为输入的区域,使得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更符合用户的需求,进而进一步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将显示屏按照图7中所示的依次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43,第二显示区域44以及第三显示区域45时,手机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44中靠近第一显示区域43的区域确定出一部分区域441作为一个多功能区域,同样的,手机也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域中靠近第二显示区域的区域确定出一部分区域451作为一个多功能区域,第二显示区域44中的多功能区域也即图7中441标识的区域,既能够与第二显示区域44中除去该多功能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一起作为具有显示功能的区域,也可以让该多功能区域即图7中441标识的区域不具有显示功能,仅仅用来分隔第一显示区域43和第二显示区域44中除去该多功能区域的其他显示区域,同样的,第三显示区域45中的多功能区域也即图7中441标识的区域,也能够与第三显示区域45中除去该多功能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一起作为具有显示功能的区域,还可以让该多功能区域即图7中451标识的区域不具有显示功能,仅仅用来分隔第二显示区域44和第三显示区域45中除去该多功能区域的其他显示区域,在此不做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二显示区域44或第三显示区域45中的多功能区域的宽度设置与手机主体3的侧边宽度一致,当然,可以不按照手机主体3的侧边宽度来设计第二显示区域44或第三显示区域45中的多功能区域的宽度,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显示屏第二部分弯折的位置点和折叠的幅度来确定第二显示区域44或第三显示区域45中的多功能的位置和宽度,在此以将第二显示区域44或第三显示区域45中的多功能区域的宽度设置与手机主体3的侧边宽度一致为例。
具体的,在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之间包括一多功能,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将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多功能区域称为第一分割区域,将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之间的多功能区域称为第二分割区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设置为具有显示功能的区域或不具有显示区域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柔性支撑装置,这种柔性支持装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便带动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也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显示屏呈现不同的形变姿态。
具体的,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对应设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将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位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那么,在通过人为外力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时,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也会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由于第一分割区域的宽度设置与手机主体3的侧边宽度一致,那么,包括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在内的第一分割区域就会包覆在手机主体的侧边上,这里假设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的第二显示区域宽度与手机主体的第一面的宽度一致,这样,第一分割区域下方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中的区域就会包覆在手机主体的第一面上,那么,在人为外力消失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能够保持其形变的状态,以便维持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形变姿态不变,进一步保证显示屏形变后的姿态不变。
若继续通过人为外力将第二分割区域下方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也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时,与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也会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由于第二分割区域的宽度设置与手机主体的侧边宽度一致,那么,包括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在内的第二分割区域也会包覆在手机主体上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包覆的侧边相对的侧边上,这里假设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的第三显示区域宽度与手机主体的第一面(手机主体第一面宽度和第二面宽度是一致的)的宽度一致,这样,第二分割区域下方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沿着手机主体的方向发生缠绕形变后,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中的区域就会包覆在手机主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显示区域上(请结合参考图4a-图4g),那么,在人为外力消失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均能够保持其形变的状态,以便维持两个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两个分割区域的形变姿态不变,进一步保证显示屏的形变后的姿态不变。
具体的,以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在方向为向内的方向,以与第一部分所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向外的方向,那么,在通过人为外力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向内方向折叠时,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也会向内方向折叠形变,形成一个凹状的弧形,进一步使得手机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形成凹状的形变(请结合参考图5a-图5b),那么,在人为外力消失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能够保持其形变的状态,以便维持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凹状弧形形变姿态不变,进一步保证显示屏形变后的姿态不变。
若继续通过人为外力将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向外的方向发生折叠形变时,与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也会向外的方向发生折叠形变,形成一个凸状的弧形,进一步使得手机显示屏中的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形成凸状的形变(请结合参考图6a-图6g),那么,在人为外力消失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能够保持其形变的状态,以便维持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凹状弧形形变姿态不变,第二柔性支撑装置能够保持其形变的状态,以便维持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凸状弧形形变姿态不变,进一步保证显示屏形变后的姿态不变。
同样的,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对应设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将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位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在通过人为外力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对应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均处于平铺状态,使得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处于同一水平面,也即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第一分割区域以及第二分割区域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也即显示屏处于平铺状态时(请结合参考图3a-图3g),在人为外力消失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均能够保持其平铺的状态,以便维持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以及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凸平铺状态不变,进一步保证显示屏平铺状态的姿态不变。
所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显示的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既能够带动显示屏中分割区域变形,还能够稳定的支撑和维持变形后的显示屏的姿态,以使用户能够更好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进而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请参考图8,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包括第一显示区域43,第二显示区域44,第三显示区域45,以及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的显示屏4全部设置为柔性显示屏,即显示屏4为柔性显示屏,在实际应用中,当显示屏4为柔性显示屏时,可以选择只在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下方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柔性支撑装置,为了叙述方便,这里将设置在第一分割区域46下方对应位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将设置在第二分割区域47下方对应位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那么,在外力作用下使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如上所述的折叠形变或缠绕形变,那么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形变的位置处就会呈现弧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弧形结构的大小与所受外力的大小有关。
由于,显示屏4为柔性显示屏,那么,显示屏4中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也为柔性区域,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也就会随着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并在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中呈现弧形结构的形变位置对应的位置也呈现与之对应的呈现弧形结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也就会随着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并在与第二柔性支撑装置中呈现弧形结构的形变位置对应的位置也呈现与之对应的呈现弧形结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呈现弧形结构的位置处能够对其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的形变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对形变后的显示屏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当手机中的显示屏全部为柔性显示屏时,也可以将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整个显示屏的下方,即柔性支撑装置与整个显示屏对应,由于显示屏中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手机主体上,所以,显示屏中第二部分对应的那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可以其任一位置处进行形变,与其形变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形,例如将与显示屏第二部分的中间区域对应的部分柔性支撑装置进行折叠,那么,这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就会产生折叠变形,发生弯折形成弧形结构,第二部分的中间区域也就随着这部分柔性支撑装置产生相应的折叠变形,发生相应的弯折形成相应的弧形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只将柔性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对应的下方设置柔性支撑装置,这样,也能够使得显示屏中第二部分对应的那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在其任一位置处进行形变,与其形变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形,在此就不重复叙述。
在实际应用中,当手机中的显示屏全部为柔性显示屏时,也可以将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显示屏的四边,或设置在显示屏相对的两边,具体的,当将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显示屏的四周时,由于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那么,柔性支撑装置中除了与手机主体固定连接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周围的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外,可以在柔性支撑装置任一位置出进行形变,也即显示屏第二部分周围的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其任一位置进行形变,与其形变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形,例如将与显示屏第二部分的中间区域对应的部分柔性支撑装置进行折叠,那么,这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就会产生折叠变形,发生弯折形成弧形结构,第二部分的中间区域也就随着这部分柔性支撑装置产生相应的折叠变形,发生相应的弯折形成相应的弧形结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只在柔性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对应的区域周围设置柔性支撑装置,不在柔性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对应的区域周围设置柔性支撑装置,以便节约成本,同样也能实现柔性显示屏第二部分周围的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其任一位置进行形变的技术,与其形变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形,在此就不再重复叙述。
具体的,当将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显示屏延伸方向上的两对边时,那么,柔性支撑装置中除了作为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周围的部分柔性支撑装置外,可以在柔性支撑装置其余任一位置出进行形变,也即显示屏第二部分两边的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其任一位置进行形变,同样的,与其形变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形,在此就不再重复叙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实施例,并请参考图8,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只将图8中所示的显示屏中的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设置为柔性显示屏,然后在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下方位置处分别设置柔性支撑装置,这样,当柔性支撑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折形变时,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也会随之发生柔性弯折形变.
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将设置在第一分割区域46下方对应位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将设置在第二分割区域47下方对应位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那么,在外力作用下使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叠形变或缠绕形变,那么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形变的位置处就会呈现弧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弧形结构的大小与所受外力的大小有关。
由于,显示屏4中的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为柔性显示区域,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46也就会随着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并在与第一柔性支撑装置中呈现弧形结构的形变位置对应的位置也呈现与之对应的呈现弧形结构,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47也就会随着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并在与第二柔性支撑装置中呈现弧形结构的形变位置对应的位置也呈现与之对应的呈现弧形结构,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和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呈现弧形结构的位置处能够对其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的形变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对形变后的显示屏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当手机中显示屏的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设置为柔性显示屏时,也可以将柔性支撑装置分别设置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对应的两对边,还可以将柔性支撑装置分别设置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对应的两对边中的任一边上,具体的,将柔性支撑装置分别设置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对应的两对边中的任一边上时,为了叙述方便,将第一分割区域46上设置柔性支撑装置的边称为第一边,将第二分割区域47上设置柔性支撑装置的边称为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可以为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同一个方向上的边,也可以为第一分割区域46和第二分割区域47不同方向上的边,在此不做限制。
那么,就可以在第一边上的任一位置处将柔性支撑装置进行弯折变形,在第一边的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形变的对应位置处就会呈现对应的弧形结构,与该第一边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46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形,并在第一分割区域46对应形变位置处呈现相应的弧形结构,在第二边上的任一位置处将柔性支撑装置进行弯折变形,在第二边的柔性支撑装置发生形变的对应位置处也会呈现对应的弧形结构,与该第二边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47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形,并在第二分割区域47对应形变位置处呈现相应的弧形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在将第一分割区域下方对应位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第二分割区域下方对应位置处设置的柔性支撑装置称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那么,在将显示屏第二部分进行折叠变形时(如图6a-图6g所示),可以将第一分割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一弯折线,可以将第二分割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二弯折线,那么,当外力将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在第一弯折线向内凹弯折时,第一柔性支撑装置也会使显示屏中与第一柔性支持装置对应的第一分割区域也向内凹弯折,当外力将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在第二弯折线向外凸弯折时,第二柔性支撑装置也会使得显示屏中与第二柔性支持装置对应的第二分割区域也向外凸弯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在实际应用中,手机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设置在手机主体内,并与手机的显示屏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手机中的处理器获得显示屏的当前状态,处理器还可以利用获得的显示屏的当前状态信息,来确定将需要显示的内容,显示在显示屏的哪个区域,例如,当显示屏当前处于平铺状态,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时,处理器可以将需要显示的内容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还可以控制显示屏整个显示区域或显示屏中某一区域具有触摸功能,以便能够通过该触控功能的进行输入操作;当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沿着手机主体发生形变,第二部分对应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第一部分对应第一显示区域,且第三显示区域层叠在第一显示区域上时,处理器可以控制第二区域具有显示功能,第三区域具有触控功能,以使第二区域能够显示所要显示的内容,第三区域能够通过触控功能进行输入操作。
所以,通过手机中的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幕的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显示内容在所述显示屏的中显示区域并进行显示的技术方案,即在申请中,通过处理器获取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当前所处的状态,确定当前显示内容在显示屏的中具体的显示区域,使得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更符合用户的需求,进而进一步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沿用上述例子,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分别设置在分割区域下的柔性支撑装置,还是设置在整个显示屏下方的柔性支撑装置,或是设置在显示屏周边的柔性支撑装置的结构均是相同的,这里具体以设置在分割区域下方对应的柔性支撑装置为例,来对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支撑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9至图4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柔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滑动轴90、第二滑动轴91和中间滑动轴组92的轴线均相互平行,并且第一滑动轴90和第二滑动轴91位于中间滑动轴组92的两侧,连接构件组93将中间滑动轴组可动的连接于第一滑动轴90和第二滑动轴91;其中,该柔性装置能够沿中间滑动轴组的延伸方向弯曲,并且柔性装置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形变后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以支撑和保护显示屏中分割区域对应位置的柔性形变。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连接构件组93的两端分别套装于第一滑动轴90和第二滑动轴91,连接构件组的中间部分套设于中间滑动轴组92。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连接构件组可以设置为包括套装于滑动轴组的双轴齿块,双轴齿块使滑动轴连接为整体,并且相邻的双轴齿块齿合形成干涉连接,从而实现使该柔性支撑装置中成排设置的中间滑动轴能够形成弧形结构。所以,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柔性支撑装置在形变后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以支撑和保护显示屏中分割区域对应位置的柔性形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处包括M根滑动轴,并且所述弯折处的弧形结构是指所述M根滑动轴的外切面为弧形面,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所述M根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时,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一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二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弯折处的弧形结构是指弯折处的M根滑动轴的外切面所形成的弧形面,具体的,当在柔性支撑装置的弯折处形成弧形结构时,弯折处弧形结构的剖面则为弧形面。
M根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的过程中其两侧的各滑动轴分别相对静止,即M根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的过程中,柔性支撑装置上弯折部分的两侧均不发生形变,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弯曲柔性支撑装置。当然,上述M根滑动轴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一滑动轴90和部分的中间滑动轴组92或包括第二滑动轴91和部分的中间滑动轴组92;M根滑动轴可设置为包括第一滑动轴90、第二滑动轴91和中间滑动轴组92,相应的,该柔性支撑装置可形成C型弧形结构,还可以卷曲成卷轴形状,方便用户收纳。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上述连接构件组可以设置为:
第一连接构件930,第一连接构件930具有沿第一直线方向分布的五个套装孔,其中,中间的套装孔为第一套装孔9301,两侧的套装孔分别为第二套装孔9302;第一套装孔9301能够使与该第一套装孔9301配合的滑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并能使该滑动轴沿与上述第一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第二套装孔9302能够使与该第二套装孔9302配合的滑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
第二连接构件931,第二连接构件931具有沿第二直线方向分布的五个套装孔,其中,中间的套装孔为第三套装孔9311,与该第三套装孔9311紧邻的两个套装孔分别为第四套装孔9312,位于两端的两个套装孔分别为第五套装孔9313;第三套装孔9311够使与该第三套装孔9311配合的滑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并能使该滑动轴沿与上述第二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第四套装孔9312够使与该第四孔配合的滑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并能使该滑动轴沿上述第二直线方向滑动;第五套装孔9313能够使与该第五套装孔9313配合的滑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930沿中间滑动轴组的排列方向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构件组;第二连接构件931沿中间滑动轴组的排列方向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第二连接构件组;第一套装孔9301和第五套装孔9313套装于同一根滑动轴。上述首尾连接是指相邻的两个连接构件的端部套装孔分别套装在同一根滑动轴上,从而形成连接构件分别交错布置的第一连接构件组和第二连接构件组。当然,为了便于制造,上述第三套装孔9311和两个第四套装孔9312可设置为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中两种连接构件分别套装在滑动轴上,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滑动轴在套装孔内的运动和滑动轴本身的微小变形实现使M个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各套装孔的尺寸进行合理实际,能够使上述M个滑动轴的外切面变形为圆弧面,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另一方面利于减小柔性支撑装置折叠为U型结构或蛇形结构时的体积,方便用户收纳。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构件组中,第一连接构件930的个数至少为5个,第二连接构件组中第二连接构件102的个数至少为4个,以确保该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弯曲,并且弯曲过程中弯曲部分始终呈弧形。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仅仅在显示屏的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时,柔性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构件组中第一连接构件930的个数可以为5个,第二连接构件组中第二连接构件102的个数为4个。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当在整个显示屏下方对应位置处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或当在仅仅在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对应的下方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或在显示屏的四周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柔性支撑装置的区域的大小适当的选择第一连接构件组中第一连接构件930的个数及第二连接构件组中第二连接构件的个数,如:在仅仅在显示屏中的第二部分对应的下方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时,可以选择第一连接构件组中第一连接构件930的个数为10个,第二连接构件组中第二连接构件的个数为8个等。
上述柔性支撑装置可以设置为仅能够沿一侧弯曲,相应的,第一套装孔9301的一端凸出于第一直线的一侧,第一套装孔9301的另一端与第二套装孔9302的端部平齐;上述第三套装孔9311的一端凸出于第二直线的一侧,第三套装孔9311的端部与第四套装孔9312、第五套装孔9313的端部平齐;同时,第一套装孔9301和第三套装孔9311的突出方向朝向柔性支撑装置的同侧。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仅能够由平直状态朝向该柔性支撑装置的一侧弯曲,能够避免由该柔性支撑装置支撑的如柔性屏等装置发生反向弯曲,防止如上述柔性屏等装置发生损坏。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柔性支撑装置还可以设置为能够向两侧弯曲,相应的,第一套装孔930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一直线的两侧,第三套装孔931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二直线的两侧。本实施例对该柔性支撑装置的弯曲方向不做限定,只需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套装孔9301和第三套装孔9311的凸出方向即可。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调整第一套装孔9301和第三套装孔9311的长度尺寸来调整柔性支撑装置的弯曲程度。
由于柔性支撑装置所支撑的显示屏在应用过程中常需保持固定状态,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优选设置为能够保持在任意弯折状态。
具体的,上述柔性支撑装置可通过设置额外的构件实现保持在任意弯折状态,如将连接构件组设置为还包括第三连接构件932和第四连接构件933,第三连接构件932与第一连接构件930的结构以及排布方式相同,并且第三连接构件932和第一连接构件930套装在相同的滑动轴上;第四连接构件933与第二连接构件931的结构和排布方式设置为相同,并且两者套装在相同的滑动轴上;第三连接构件932中位于两端的两个第二套装孔9302能够分别为与之对应的滑动轴提供自转阻尼;第四连接构件933的第五套装孔9313能够为与该第五套装孔9313对应的滑动轴提供自转阻尼。上述第三连接构件932上位于两端的两个第二套装孔9302以及第四连接构件933的第五套装孔9313可分别设置为开口孔,既方便两者与套装孔装配,又能实现使上述两种套装孔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为与之对应的滑动轴提供转动阻尼。
当然,为了减少连接构件的数量、简化装配操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将第一连接件上两端的第二套装孔9302以及第二连接件的第五套装孔9313设置为能够为与之对应的滑动轴提供自转阻尼的套装孔,以实现使该柔性支撑装置能够保持在任意弯折状态。具体可在上述套装孔内固定用于与滑动轴紧密配合的摩擦垫,如橡胶垫等。
上述柔性支撑装置中,连接构件组内的连接构件均呈交错布置,故存在较多空隙,易造成该柔性支撑装置支撑的设备受外力后发生损坏,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还包括填块934,该填块934套装在滑动轴上,并且其位于连接构件组中相间隔设置的两连接构件之间。上述连接构件组中相间隔设置的两连接构件之间具有三个滑动轴,为了避免滑动轴的相对运动受影响,上述填块200仅套装在三根滑动轴中的一根滑动轴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在三个滑动轴中任意两上分别设置填块934,或者在三个滑动轴上均设置填块934。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在展平时其一侧平整,便于设置柔性屏,该柔性支撑装置可采用图12所示的第一连接构件930、图15所示的第二连接构件931、图18所示的第三连接构件932和图19所示的第四连接构件933。
上述柔性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构件930、第二连接构件931可分别设置为块状结构,相应的第三连接构件932、第四连接构件933、填块934的也可以设置为块状结构。第一连接构件930、第二连接构件931还可设置为方便采用冲压制造的片状结构,相应的,第三连接构件103、第四连接构件104、填块200分别为如图25、图26、图27所示的便于冲压制造的结构。
为了减小柔性支撑装置的尺寸,上述第一连接构件930、第二连接构件931还可设置为如图27至图30所示的结构,第一连接构件930和第二连接构件931分别采用钢片冲压弯折卷边的方式制作,使各套装孔均由卷边围成,并使位于第一连接构件930两端的第二套装孔9302、第二连接构件931的第五套装孔9313处卷边卷紧滑动轴并为滑动轴提供自转阻尼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省去卷边工序、便于生产制造,上述柔性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构件930还可设置为由第一构件部93011和第二构件部93012组成,两构件部分别套装在相同的滑动轴上,并且两者共同构成第一套装孔9301和第二套装孔9302,如图32-图39所示;相应的,第二连接构件931设置为包括第三构件部93111和第四构件部93112,两构件部分别套装在相同的滑动轴上,并且两者共同构成第三套装孔9311、第四套装孔9312和第五套装孔9313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做到整体厚度仅1.2mm。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无论是将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柔性显示屏10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还是设置在设备本体80的由前壳体801和后壳体802组成的容置空间中,则都要有与柔性显示屏10或是设备本体8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接构件,请参考图40,上述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包括安装柄391和与安装柄固定连接的套装部390,套装部390上设有套装孔,且套装部用于套装在第一滑动轴90和与第一滑动轴91相邻的中间滑动轴上,或用于套装于第二滑动轴91和与第二滑动轴相邻的中间滑动轴上。根据柔性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构件930和第二连接构件931的实际排布,上述套装孔可设置为与第一连接构件930上的套装孔相同或与第二连接构件931上的套装孔相同,还可以设置为仅包括三个套装孔,且三个套装孔与第一套装孔9301以及位于第一套装孔同侧的两个第二套装孔9302分别相同,或者三个套装孔与第三套装孔9311以及位于第三套装孔9311同侧的第四套装孔9312、第五套装孔9313分别相同。本实施例对套装部上套装孔的个数以及结构不做限定,但其需确保套装于滑动轴后使该柔性支撑装置正常形变。
进一步的,上述柔性支撑装置中,请参考图41,还包括第二固定连接件400,第二固定连接件与第一固定连接件结构相同,且其套装部上位于端部处的套装孔为开口孔,用于同与之对应的滑动轴过盈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包括设备本体;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的技术方案,即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既能够稳定的维持在绕着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后的状态,又能够稳定的维持在以不同于绕着设备本体的方式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存在的姿态,所以,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存在姿态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存在姿态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了还包括柔性支撑装置;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便带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随之形变,并且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外力撤销后维持在形变状态不变以维持所述显示屏形变后的稳定的技术方案,即在本申请中,在显示的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柔性支撑装置,既能够带动显示屏中分割区域变形,还能够稳定的支撑和维持变形后的显示屏的姿态,以使用户能够更好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进而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了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幕的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显示内容在所述显示屏的中显示区域并进行显示的技术方案,即在申请中,通过处理器获取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当前所处的状态,确定当前显示内容在显示屏的中具体的显示区域,使得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更符合用户的需求,进而进一步达到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的稳定;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绕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二部分基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设备本体发生形变;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二部分基于所述第一部分在至少两个位置发生形变,所述至少两个位置的形变与所述设备本体无关,所述显示屏维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稳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
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区域层叠于所述第一区域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一分割区域,以及处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分割区域;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支撑装置;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便带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随之形变,并且所述柔性支撑装置能够在外力撤销后维持在形变状态不变以维持所述显示屏形变后的稳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显示屏上的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和所述第二分割区域为柔性显示区域;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形变后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以支撑和保护所述显示屏对应位置的柔性形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滑动轴;
第二滑动轴;
中间滑动轴组,所述中间滑动轴组包括多个成排设置的中间滑动轴;
连接构件组,所述连接构件组将所述中间滑动轴组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轴和所述第二滑动轴上;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柔性显示区域能够沿所述中间滑动轴组的延伸方向弯折,并且所述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柔性显示区域的弯折处始终呈弧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处包括M根滑动轴,并且所述弯折处的弧形结构是指所述M根滑动轴的外切面为弧形面,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根滑动轴形成弧形结构时,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一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位于所述M根滑动轴第二侧的各滑动轴相对静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通过柔性支撑装置使得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分割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一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一弯折线,且以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分割区域重合的边作为第二柔性支撑装置的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柔性支撑装置在所述第一弯折线处以第一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内形变,所述第二柔性支撑装置在所述第二弯折线处以第二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外形变,所述显示屏向外变形的部分用作支撑件;或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匹配一致;
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不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发生柔性形变的状态为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第一位置处以第一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内形变,所述柔性支撑装置在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以第二维度形变以使得所述显示屏向外形变;所述显示屏向外变形的部分用作支撑件。
10.如权利要求2、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显示屏的状态信息,根据显示屏幕的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显示内容在所述显示屏的中显示区域并进行显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表明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区域具有显示功能,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具有触控功能,以便能够基于所述第三区域进行输入操作;
在所述状态信息表明所述显示屏处于第二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一区域至少具有触控功能,以便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第二区域至少具有显示功能,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5848.0A CN105676962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电子设备 |
DE102017100477.7A DE102017100477A1 (de) | 2016-01-11 | 2017-01-11 | Flexibl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
US15/403,909 US20170199549A1 (en) | 2016-01-11 | 2017-01-11 |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5848.0A CN105676962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76962A CN105676962A (zh) | 2016-06-15 |
CN105676962B true CN105676962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5629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15848.0A Active CN105676962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769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2074A (zh) * | 2016-03-31 | 2016-08-3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JP2019523056A (ja) * | 2016-07-19 | 2019-08-22 | シェンジェン ロイオ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 フレキシブルデバイス |
CN107272823B (zh) * | 2017-05-12 | 2020-10-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JP7268853B2 (ja) * | 2019-05-17 | 2023-05-08 | スタッフ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ヒンジ機構 |
CN111587016B (zh) | 2020-05-29 | 2021-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613147B (zh) * | 2020-06-29 | 2022-03-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CN112201158B (zh) * | 2020-10-09 | 2022-08-0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69075B2 (en) * | 2010-08-04 | 2013-02-05 |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N204374821U (zh) * | 2014-11-07 | 2015-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04406917U (zh) * | 2015-01-16 | 2015-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途会议终端 |
US9164547B1 (en) * | 2014-07-16 | 2015-10-20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
-
2016
- 2016-01-11 CN CN201610015848.0A patent/CN1056769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69075B2 (en) * | 2010-08-04 | 2013-02-05 |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9164547B1 (en) * | 2014-07-16 | 2015-10-20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
CN204374821U (zh) * | 2014-11-07 | 2015-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04406917U (zh) * | 2015-01-16 | 2015-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途会议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76962A (zh) | 2016-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7696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5700841B (zh) |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 |
CN105867533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9658826B (zh) | 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 |
EP3379810B1 (en) | Foldable terminal | |
KR102540815B1 (ko)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20210315113A1 (en)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liding Expandable Displays | |
KR102680246B1 (ko)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의 폴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EP3207438B1 (en) |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hinge structure | |
EP3087560B1 (en) | Support structures for a flexible electronic component | |
CN103582340B (zh) | 机壳及显示装置 | |
US2017028738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 |
CN209765931U (zh) | 柔性叠层胶带及电子设备 | |
US2015013871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ng part | |
CN106450651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连接轴、天线实现方法 | |
EP3992517B1 (en) | Support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 |
TWI532447B (zh) | 保護套 | |
CN111064833A (zh) |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
CN111352536A (zh) | 电子设备 | |
CN209859506U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5912074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7603695U (zh) | 板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
JP2014044627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14503180B (zh) | 显示设备 | |
CN205844968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