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4637B -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4637B
CN105674637B CN201610020465.2A CN201610020465A CN105674637B CN 105674637 B CN105674637 B CN 105674637B CN 201610020465 A CN201610020465 A CN 201610020465A CN 105674637 B CN105674637 B CN 105674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frigerant
refrigerant branch
pressur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04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4637A (zh
Inventor
邵亮亮
李慧
张春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204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4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4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4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4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46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1/00Details of 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6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在阀体内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均由相通的进液阀腔、阀座孔及出液阀腔组成,当冷凝器出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增大时,制冷剂支路A阀门开度减小;当蒸发器入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增大时,制冷剂支路B阀门开度增大。制冷剂支路A与B的阀门开度各自基于对应压力差的变化而变化,互不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电驱动,无需监测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制冷剂流量调节能力强,使用更为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节流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定频制冷或热泵系统的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热泵系统开始广泛使用变截面节流装置——膨胀阀,以克服定截面节流元件(孔板、节流短管、毛细管等)流量调节能力差,容易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缺陷。
市场上常见的膨胀阀包括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两类。电子膨胀阀是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以此调节阀门开度,调节系统供液量,维持系统稳定。热力膨胀阀则是依靠贴附在压缩机吸气管上的感温包来调整阀门开度。电子膨胀阀相比与热力膨胀阀调节精度高,范围宽,使用更加灵活,但是其价格贵,且属于易损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替代目前广泛使用于制冷/热泵系统的电子膨胀阀,以此降低成本、并简化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相互独立的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
制冷剂支路A由相通的第一进液阀腔、第一阀座孔及第一出液阀腔组成,在第一阀座孔内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一出液阀腔内的第一复位弹簧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一阀针与第一限位块及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一进液阀腔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B由相通的第二进液阀腔、第二阀座孔及第二出液阀腔组成,在第二阀座孔内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二进液阀腔内的第二复位弹簧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二阀针与第二限位块及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连接,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二出液阀腔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进液阀腔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进液阀腔同时与进液集管连通,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出液阀腔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出液阀腔同时与出液集管连通,所述的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作为制冷剂膨胀阀的进出口。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一进液阀腔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一出液阀腔连通,所述的第一阀芯为与第一阀座孔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二进液阀腔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二出液阀腔连通,所述的第二阀芯为与第二阀座孔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制冷剂的流道,阀芯的上下移动改变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即阀芯的上下移动调节阀座孔的开度,进而调节通过阀座孔的制冷剂流量。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进液阀腔上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一限位块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限位块里侧与第一阀针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块外侧与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连接;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出液阀腔下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二限位块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限位块里侧与第二阀针连接,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外侧与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连接。
所述的限位块用于限制阀针的位移,使得阀芯处于一定的位移区间内。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边缘与第一膜盖及第一底盖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膜盖与第一底盖用于固定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在第一膜盖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一限位块承受的第一进液阀腔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一弹性金属膜片;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边缘与第二膜盖及第二底盖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膜盖与第二底盖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在第二膜盖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二限位块承受的第二出液阀腔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二弹性金属膜片。
弹性金属膜片内外压差使其发生弹性形变。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阀芯内开设有轴向通孔,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阀针插接在轴向通孔内,使轴向通孔封闭,当第一弹性金属膜片通过第一限位块带动第一阀针向上移动脱离第一阀芯时,第一阀芯轴向通孔成为连通第一进液阀腔与第一出液阀腔的节流通道,使得膨胀阀能够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优选地,本发明中,阀芯下方设有限制阀芯向阀座孔内深入过深的起到限位作用的凸台。
优选地,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限位块上设有防止第一限位块进入到第一进液阀腔内的起限位作用的凸台,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限位块上设有防止第二限位块进入到第二出液阀腔内的起限位作用的凸台。
优选地,两个制冷剂支路中的第一膜盖与第二膜盖分别位于阀体相对的两侧面。也可以将两个制冷剂支路中的第一膜盖与第二膜盖位于阀体同一侧面。
本发明中,复位弹簧与阀芯通过螺栓相连,当系统停止工作时使阀芯复位。
本发明中,所述的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可由开设在阀体内的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代替。
本发明的制冷剂膨胀阀使用时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具体为:制冷剂膨胀阀的进液集管与冷凝器出口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制冷剂膨胀阀的出液集管与蒸发器进口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在蒸发器出口与冷凝器进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有压缩机。
本发明的制冷剂膨胀阀使用时,制冷剂支路A用于调节冷凝压力(冷凝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制冷剂支路B用于调节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两条支路分别作用,互不影响,共同作用于系统流量的整体变化。
本发明中,通过制冷剂支路A与制冷剂支路B的流量完全基于压力差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单纯基于压差自调节流量的阀门。
本发明的制冷剂膨胀阀的功能为:根据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蒸发器和冷凝器内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变化来调整阀门开度,进而调整系统流量,维持热泵系统的稳定,避免因为冷凝温度或环境温度(蒸发温度)变化对系统流量的影响带来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现象。
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工作原理为:
制冷剂支路A中的流量由冷凝器出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控制。该压力差使得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发生形变,带动第一阀针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一阀座孔的开度。压差增大时,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向大气侧形变,带动第一阀针向大气侧移动,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开度减小,制冷剂支路A制冷剂流量下降;压差减小时,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向液体侧形变,带动第一阀针向阀内液体侧移动,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开度增大,制冷剂支路A制冷剂流量上升。当冷凝器压力过大超过设定范围时,第一阀座孔与第一阀芯间的节流关闭,由于冷凝器出口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第一弹性金属膜片仍然向大气侧形变,带动第一阀针向大气侧移动,使第一阀芯内的轴向通孔开启,成为节流通道,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制冷剂支路B中的制冷剂流量由蒸发器进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控制。压差增大时,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开度增大,制冷剂支路B中制冷剂流量增大;压差减小,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开度减小,制冷剂支路B制冷剂流量减小。其控制原理与制冷剂支路A相同。
本发明与传统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的主要区别在于:
(1)本发明由并联的两条制冷剂支路组合而成,传统的膨胀阀仅有唯一的制冷剂流道。
(2)本发明两个自平衡式调压阀门的开度由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分别调节,而传统膨胀阀的开度通常取决于吸气过热度。
(3)本发明使用蒸发、冷凝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作为开度调节的控制信号,电子膨胀阀使用电信号进行调节,热力膨胀阀使用感温包反馈的压力信号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快速响应高低温环境温度(或者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变化,控制更高效,流量调节能力强。
(2)本发明无需监测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省去了温度传感器,成本低且安装更为简单。
(3)本发明无需电驱动即可实现流量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压差自调节的膨胀阀的结构图;
图2为基于压差自调节的膨胀阀的系统装配实例图。
图中:1为第一膜盖、27为第二膜盖,2为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6为第二弹性金属膜片,3为第一限位块、24为第二限位块,4为第一底盖、25为第二底盖,5、13、19为阀体,6为第一进液阀腔、17为第二进液阀腔,12为第一出液阀腔、22为第二出液阀腔,7为第一阀针、23为第二阀针,8为第一阀芯、20为第二阀芯,9为进液集管,29为出液集管,10、15、16、28为连接管,11为第一阀座孔、18为第二阀座孔,14为第一复位弹簧、21为第二复位弹簧,30为螺栓,31为蒸发器,32为压缩机,33为冷凝器,34为制冷剂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图中5、13、19均为阀体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阀门为整体结构,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分体连接结构,在阀体内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
制冷剂支路A由相通的第一进液阀腔6、第一阀座孔11及第一出液阀腔12组成,在第一阀座孔11内设有第一阀芯8,第一阀芯8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一出液阀腔12内的第一复位弹簧14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一阀针7与第一限位块3及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连接。具体而言,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11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一进液阀腔6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一出液阀腔12连通,第一阀芯8为与第一阀座孔11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第一进液阀腔6上方设有开口,第一限位块3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第一限位块3里侧与第一阀针7连接,第一限位块3外侧与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连接;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边缘与第一膜盖1及第一底盖4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膜盖1与第一底盖4用于固定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在第一膜盖1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一限位块3承受的第一进液阀腔6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
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芯8内开设有轴向通孔,在正常状态下,第一阀针7插接在轴向通孔内,使轴向通孔封闭,当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通过第一限位块3带动第一阀针7向上移动脱离第一阀芯8时,第一阀芯8轴向通孔成为连通第一进液阀腔6与第一出液阀腔12的节流通道,使得膨胀阀能够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制冷剂支路B由相通的第二进液阀腔17、第二阀座孔18及第二出液阀腔22组成,在第二阀座孔18内设有第二阀芯20,第二阀芯20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二进液阀腔17内的第二复位弹簧21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二阀针23与第二限位块24及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连接。具体而言,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18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二进液阀腔17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二出液阀腔22连通,第二阀芯20为与第二阀座孔18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第二出液阀腔22下方设有开口,第二限位块24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第二限位块24里侧与第二阀针23连接,第二限位块24外侧与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连接,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边缘与第二膜盖27及第二底盖25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膜盖27与第二底盖25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在第二膜盖7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二限位块24承受的第二出液阀腔22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
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进液阀腔6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进液阀腔17同时通过连接管10、连接管16与进液集管9连通,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出液阀腔12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出液阀腔22同时通过连接管15、连接管28与出液集管29连通,进液集管9与出液集管29作为制冷剂膨胀阀的进出口。连接管10、15、16、28也可以由设置在阀体内部的通道代替。进液集管9与出液集管29可由开设在阀体内的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代替。
对于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而言,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制冷剂的流道,阀芯的上下移动改变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即阀芯的上下移动调节阀座孔的开度,进而调节通过阀座孔的制冷剂流量。
其中,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24用于限制第一阀针7或第二阀针23的位移,使得第一阀芯8或第二阀芯20处于一定的位移区间内。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内外压差使其发生弹性形变。阀芯下方设有限制阀芯向阀座孔内深入过深的起到限位作用的凸台。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限位块3上设有防止限位块进入到第一进液阀腔6内的起限位作用的凸台,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限位块24上设有防止第二限位块24进入到出液阀腔24内的起限位作用的凸台。
本实施例中,第一膜盖1与第二膜盖27位于阀体相对的两侧面。也可以将第一膜盖1与第二膜盖27位于阀体同一侧面。复位弹簧与阀芯通过螺栓相连,复位弹簧另一端通过螺栓30与阀体连接,当系统停止工作时使阀芯复位。
本发明的制冷剂膨胀阀使用时连接在冷凝器33与蒸发器31之间,具体为:制冷剂膨胀阀34的进液集管9与冷凝器33出口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制冷剂膨胀阀的出液集管29与蒸发器31进口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在蒸发器31出口与冷凝器33进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有压缩机32。
本发明的制冷剂膨胀阀使用时,制冷剂支路A用于调节冷凝压力(冷凝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制冷剂支路B用于调节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两条支路分别作用,互不影响,共同作用于系统流量的整体变化。
基于压差自调节的膨胀阀的工作流程为,从冷凝器33流出的制冷剂经进液集管9,分流到连接管10、16,经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的作用,经制冷剂支路A的制冷剂经连接管15,经制冷剂支路B的制冷剂经连接管28,汇入出液集管29后,流入蒸发器31,后经压缩机32作用,流回冷凝器33,完成整个循环。
其中,制冷剂支路A,从冷凝器33流出的制冷剂经进液集管9分流到连接管10进入第一进液阀腔6,经可调开度的第一阀座孔11,进入第一出液阀腔12,经连接管15,汇入出液集管29,进入蒸发器31。其中第一阀座孔11的开度受阀门上部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上下压力差的控制。当冷凝器出口的压力发生变化时,第一进液阀腔6内的压力随之发生变化,假定弹性金属膜片上部的大气压力恒定,膜片上下两端的压力差也发生变化。当冷凝器出口压力增大时,第一进液阀腔6内压力增大,推动第一限位块3向大气侧移动,膜片向上弹性形变,拉动第一阀针7上移,第一阀芯8随之上移,第一阀座孔11的开度减小,经第一阀座孔11的制冷剂流量减小,即经过制冷剂支路A的流量减小。同理,当制冷剂出口的压力减小时,第一进液阀腔6内压力减小,膜片弹性形变减弱,第一阀针7上移位移减小,第一阀座孔11的开度增大,经第一阀座孔11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即经过制冷剂支路A的流量增大。当冷凝器压力过大超过设定范围时,第一阀座孔11与第一阀芯8间的节流关闭,由于冷凝器出口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仍然向大气侧形变,带动第一阀针7向大气侧移动,使第一阀芯8内的轴向通孔开启,成为节流通道,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其中,制冷剂支路B,从冷凝器33流出的制冷剂经进液集管9分流到连接管16进入第二进液阀腔17,经可调开度的第二阀座孔18,进入第二出液阀腔22,经连接管28,汇入出液集管29,进入蒸发器31。其中第二阀座孔18的开度受阀门上部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上下压力差的控制。当蒸发器进口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即连接管28内压力发生变化时,第二出液阀腔22内的压力随之发生变化,假定弹性金属膜片上部的大气压力恒定,膜片上下两端的压力差也发生变化。当蒸发器进口压力增大时,第二出液阀腔22内压力增大,膜片向上弹性形变,拉动第二阀针23向空气侧移动,第二阀芯20随之上移,第二阀座孔18的开度增大,经第二阀座孔18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即经过支路B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同理,当制冷剂出口的压力减小时,第二出液阀腔22内压力减小,膜片弹性形变减弱,第二阀针23向空气侧位移减小,第二阀座孔18的开度减小,经第二阀座孔18的制冷剂流量减小,即经过制冷剂支路B的流量减小。当系统停止工作时,第二复位弹簧21作用于第二阀芯20,使其复位。
本文中使用“A”、“B”等词语来限定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A”、“B”等词语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相互独立的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
制冷剂支路A由相通的第一进液阀腔(6)、第一阀座孔(11)及第一出液阀腔(12)组成,在第一阀座孔(11)内设有第一阀芯(8),第一阀芯(8)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一出液阀腔(12)内的第一复位弹簧(14)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一阀针(7)与第一限位块(3)及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一进液阀腔(6)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B由相通的第二进液阀腔(17)、第二阀座孔(18)及第二出液阀腔(22)组成,在第二阀座孔(18)内设有第二阀芯(20),第二阀芯(20)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二进液阀腔(17)内的第二复位弹簧(21)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二阀针(23)与第二限位块(24)及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连接,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二出液阀腔(22)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进液阀腔(6)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进液阀腔(17)同时与进液集管(9)连通,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出液阀腔(12)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出液阀腔(22)同时与出液集管(29)连通,所述的进液集管(9)与出液集管(29)作为制冷剂膨胀阀的进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11)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一进液阀腔(6)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一出液阀腔(12)连通,所述的第一阀芯(8)为与第一阀座孔(11)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18)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二进液阀腔(17)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二出液阀腔(22)连通,所述的第二阀芯(20)为与第二阀座孔(18)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进液阀腔(6)上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一限位块(3)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限位块(3)里侧与第一阀针(7)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块(3)外侧与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连接;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出液阀腔(22)下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二限位块(24)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限位块(24)里侧与第二阀针(23)连接,所述的第二限位块(24)外侧与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边缘与第一膜盖(1)及第一底盖(4)连接,第一膜盖(1)与第一底盖(4)用于固定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在第一膜盖(1)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一限位块(3)承受的第一进液阀腔(6)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边缘与第二膜盖(27)及第二底盖(25)连接,第二膜盖(27)与第二底盖(25)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在第二膜盖(27)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二限位块(24)承受的第二出液阀腔(22)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二弹性金属膜片(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膜盖(1)与第二膜盖(27)位于阀体相对的两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阀芯(8)内开设有轴向通孔,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阀针(7)插接在轴向通孔内,使轴向通孔封闭,当第一弹性金属膜片(2)通过第一限位块(3)带动第一阀针(7)向上移动脱离第一阀芯(8)时,第一阀芯(8)轴向通孔成为连通第一进液阀腔(6)与第一出液阀腔(12)的节流通道,使得膨胀阀能够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集管(9)与出液集管(29)可由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代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膨胀阀连接在冷凝器(33)与蒸发器(31)之间,
制冷剂膨胀阀的进液集管(9)与冷凝器(33)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制冷剂膨胀阀的出液集管(29)与蒸发器(31)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在蒸发器(31)与冷凝器(33)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有压缩机(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制冷剂支路A用于调节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制冷剂支路B用于调节蒸发压力或蒸发温度变化带来的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两条支路分别作用,互不影响,共同作用于系统流量的整体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当冷凝器出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增大时,制冷剂支路A阀门开度减小;当蒸发器入口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增大时,制冷剂支路B阀门开度增大。
CN201610020465.2A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74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0465.2A CN105674637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0465.2A CN105674637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4637A CN105674637A (zh) 2016-06-15
CN105674637B true CN105674637B (zh) 2017-12-15

Family

ID=5630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046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74637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4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688B (zh) * 2018-06-04 2020-04-03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压力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0349A (en) * 1992-09-25 1995-10-24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Expansion valve control element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878733A (zh) * 2012-10-26 2013-01-16 温岭市恒发空调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阀组件和单向膨胀阀及双向流通膨胀阀
CN202834112U (zh) * 2012-10-31 2013-03-27 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 带过滤结构的车用二次节流双向热力膨胀阀
CN103322735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旁通流路的热力膨胀阀
CN204420130U (zh) * 2015-01-09 2015-06-24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双向热力膨胀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3503B2 (en) * 2008-05-22 2011-03-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frigerant expansion assembly with pressure relie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0349A (en) * 1992-09-25 1995-10-24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Expansion valve control element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322735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旁通流路的热力膨胀阀
CN102878733A (zh) * 2012-10-26 2013-01-16 温岭市恒发空调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阀组件和单向膨胀阀及双向流通膨胀阀
CN202834112U (zh) * 2012-10-31 2013-03-27 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 带过滤结构的车用二次节流双向热力膨胀阀
CN204420130U (zh) * 2015-01-09 2015-06-24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双向热力膨胀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4637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564072A (en)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assemblies
CN105674637B (zh)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CN102927620B (zh) 流体分配控制系统
CN108167516B (zh) 一种恒温水阀
US4964567A (en) Expansion and check valve combination
CN104654647B (zh) 一种全冷流率范围自适应防冻堵涡流管
CN111023414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除湿控制方法
CN210107569U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218093616U (zh) 压缩机机组以及空调
CN205856476U (zh) 用于易变链霉菌培养的细菌培养箱
US10775065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reheat loop
KR200394385Y1 (ko) 밸브 일체형 조립식 헤더가 구비된 난방용 온수 분배기
US9915451B2 (en) Level control in an evaporator
US4934156A (en) Evaporator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controlled by an auxiliary force for a refrigerator installation
CN216346591U (zh) 空调器
JP4943117B2 (ja) 加熱システム
CN205745568U (zh) 一种高精度流量自调阀
KR200440040Y1 (ko) 밴츄리 몸체에 댐퍼가 설치된 가변 풍량 조절장치
CN210463270U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20737912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膨胀阀
US2944408A (en) Water flow-regulating valve for a heat pump
CN104501474B (zh) 一种闪蒸式经济器及采用其的布料方法
CN206817707U (zh) 控制hvac风机盘管温度的装置
CN208779763U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
CN220892537U (zh)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