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3025A -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3025A
CN105673025A CN201410658997.XA CN201410658997A CN105673025A CN 105673025 A CN105673025 A CN 105673025A CN 201410658997 A CN201410658997 A CN 201410658997A CN 105673025 A CN105673025 A CN 105673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ess
construction
tunnel
lime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89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标
张聪
吕荣山
王天天
许垒
胡忠经
白云
张军贤
乔培贞
孙金泽
马天明
苏斌
林宪广
张珂
刘正银
王成军
张明晶
路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589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3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3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3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黄土隧道安全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该浅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针对性强,工艺简单,通过沉降变形监控量测措施,对隧道开挖施工实现了动态监控量测,对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采用超前支护、刚拱架支撑以及及时喷射混凝土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围岩结构的稳定;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换填三七灰土,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对黄土的性质进行优化,提高了黄土的强度,保证了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地下工程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工程的快速发展,黄土隧道工程施工和支护技术已逐渐发展,但是,黄土隧道因其黄土的材料特性、强度特性以及工程特性等,导致的地表沉降和变形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针对黄土的特性展开研究,制定黄土隧道开挖施工和支护技术,深入研究地表沉降和变形控制措施十分有必要。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黄土区域隧道的施工和支护进行了研究;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较复杂,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地质和环境情况不尽相同,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不同的土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即便是同一种土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水质、环境、气候等导致的性质往往不同。国内大部分的学者,有的针对黄土隧道安全开挖和支护技术、地表沉降和变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对黄土隧道的施工开挖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较多值得商榷之处;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黄土隧道进行研究,但是黄土区域黄土的性质复杂、多变,研究的成果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有的研究则是借助数值模拟对隧道的沉降和变形进行动态分析,但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支护参数不断变化,模拟的结果和支护参数存在较大的误差;还有的研究在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理论性的推导和可行性的分析,不具有工程实践性。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及地表沉降处理技术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针对地下工程隧道黄土的工程特征、强度特性进行创新,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监控量测、现场施工、加固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的高效施工工艺,对黄土隧道施工开挖和支护工艺进行优化,对加快工期、完善管理和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黄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与处理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针对于黄土的膨胀特性,提供了一种膨胀性黄土区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和处理施工工艺,不仅对膨胀性黄土隧道地表沉降进行控制和处理,而且对地表沉降实现监控量测,并对膨胀性黄土土质进行了改性处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一)地下隧道膨胀土区域的沉降变形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布置方案包括:包括拱顶下沉、上台阶收敛(水平)、地表沉降及横纵向位移和隧道地表观察等四部分内容。
(2)在隧道监测过程中,对隧道量测断面不少于7个,净空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记录数据。根据温度修正公式,对沉降变化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时间间隔,计算出变化速率,判断隧道沉降情况。
(3)据量测结果及下沉量,应及时封闭仰拱混凝土。仰拱衬砌到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30m内,不能偏大,仰拱采用半幅施工法。
(4)初期支护中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二次衬砌施工与掘进工作同时作业。
(二)黄土隧道膨胀土区域施工技术
(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先拱墙、拱部环形法开挖,保留核心土便于支撑。采取“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及时封闭”的施工程序。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围岩产生扰动,防止水的浸泡,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威严暴露时间,并及时衬砌。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变形速率小于0.2~0.5mm/d后施做二衬为宜。
(2)黄土隧道超前支护
黄土隧道土质松散且易变形,采用管棚方案及小导管进行初期支护。
对于黄土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3m,单根长4.5m,外插角5°~15°。
对于黄土较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φ89中管棚,长4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备自行调整工作室断面。
对于黄土松散较严重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支护即拱部设φ108大管棚,长25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
(3)黄土隧道拱架支撑
超前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打入前方土体中时,需在管棚尾部加设型钢支撑。采用I20b型钢钢架,分段组装,通过钢垫板用φ20螺栓将各段连成整体。安装拱架时应紧贴开挖轮廓表面,并将管棚的管尾与之焊接,使棚管或超前小导管尾端担在钢拱架上,钢拱架之间环形每隔1m设1根纵向连接筋及安装钢筋网片,在拱脚处设置锁脚小导管。
(4)黄土隧道初期支护
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初期支护。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合站拌合,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密实。初期支护边墙采用L=4.0m的Ф22普通砂浆锚杆,间距1.0m布置。
(三)膨胀性黄土加固处理
(1)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灰土桩成孔挤密,选用沉管、冲击、夯扩、爆扩等方法。严禁挖孔成孔,成孔桩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后及时夯填。
(2)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孔内填料采用三七灰土,填料时,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3)灰土桩施工前,场地应平整,必须清楚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回填粘性土料,地表过软时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4)灰土桩施工后,去掉基底以下表层35cm厚的松动层,设置50cm厚的三七灰土,并分层夯实。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水板,防水板入土深度不小于1.0m。
(四)膨胀性黄土改性处理
针对于蒙脱石晶体的稳定性、土体中颗粒单元间的联结强度等问题,采用黄土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1)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生石灰成分选用CaO含量为73.45%,MgO含量为0.57%,质量掺合比取5.0%、压实含水量取为23.0%。
(2)对于弱黄土,采用石灰砂和砾石作为混合改性材料,用6%石灰改性后,控制最佳含水量为19%,当含水量达到20%时,强度指标达到理想状态。
(3)当砾石的掺量达到45%时,砾石骨架作用形成,石灰土填满孔隙,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当粗料含量超过70%以后,由于骨架完全有粗颗粒形成,细料填满孔隙密实情况较差。
(4)根据隧道监控量测的分析结果逐榀加设临时仰拱及斜向支撑,加固隧道结构,保证稳定和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浅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针对性强,工艺简单,通过沉降变形监控量测措施,对隧道开挖施工实现了动态监控量测,对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采用超前支护、刚拱架支撑以及及时喷射混凝土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围岩结构的稳定;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换填三七灰土,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对黄土的性质进行优化,提高了黄土的强度,保证了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地表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图2为拱顶下沉监测点布置图;
图3为地表沉降处理工艺;
附图标记:1、测点;2、预计破裂面;3、地面线;4、隧道中心线;5、埋深;6、水平相对净空测线;7、内轨顶面;8、起拱线;9、拱顶下沉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根据太兴铁路TXXS-2小河沟隧道DK73+779~DK73+834段、DK75+054~DK75+089段工程地质为背景,进行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
在图1中,拱顶下沉采用水平仪、铟瓦尺和挂钩尺等进行量测,周边收敛采用收敛计进行量测,测点的安设应能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和下一循环开挖前测到初次读数,并安设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周边收敛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断面内,并且宜在隧道浅埋地段进行,其测点的布置与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断面内;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面前方(h+9)m处开始(h为隧道埋深),直到开挖面后方40~65m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量测频率原则上采用1~2次/日的频率,量测采用精密水平仪进行量测,测点按普通水准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0m左右设基准点。在隧道监测过程中,对隧道断面净空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记录数据。根据温度修正公式,对沉降变化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时间间隔,计算出变化速率,判断隧道沉降情况。
在图3中,对小河沟隧道DK73+779~DK73+834段、DK75+054~DK75+089段膨胀性黄土隧道进行施工,施工工艺包括膨胀土区域黄土施工技术、灰土挤密桩加固处理工艺和生石灰化学改性处理工艺三部分。
第一步:膨胀土区域黄土隧道工技术
(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先拱墙、拱部环形法开挖,保留核心土便于支撑。采取“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及时封闭”的施工程序。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围岩产生扰动,防止水的浸泡,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威严暴露时间,并及时衬砌。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变形速率小于0.2~0.5mm/d后施做二衬为宜。
(2)超前支护
黄土隧道土质松散且易变形,采用管棚方案及小导管进行初期支护。
对于黄土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3m,单根长4.5m,外插角5°~15°。
对于黄土较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φ89中管棚,长4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备自行调整工作室断面。
对于黄土松散较严重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支护即拱部设φ108大管棚,长25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
(3)拱架支撑
超前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打入前方土体中时,需在管棚尾部加设型钢支撑,加强初期支护。采用I20b型钢钢架,分段组装,通过钢垫板用φ20螺栓将各段连成整体。安装拱架时应紧贴开挖轮廓表面,并将管棚的管尾与之焊接,使棚管或超前小导管尾端担在钢拱架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管棚的作用,钢拱架之间环形每隔1m设1根纵向连接筋及安装钢筋网片,在拱脚处设置锁脚小导管。
(4)初期支护
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初期支护。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合站拌合,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密实。初期支护边墙采用L=4.0m的Ф22普通砂浆锚杆,间距1.0m布置。
第二步:灰土挤密桩加固处理工艺:
(1)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灰土桩成孔挤密,选用沉管、冲击、夯扩、爆扩等方法。严禁挖孔成孔,成孔桩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后及时夯填。
(2)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孔内填料采用三七灰土,填料时,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3)灰土桩施工前,场地应平整,必须清楚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回填粘性土料,地表过软时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4)灰土桩施工后,去掉基底以下表层35cm厚的松动层,设置50cm厚的三七灰土,并分层夯实。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水板,防水板入土深度不小于1.0m。
第三步:生石灰化学改性处理工艺:
(1)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生石灰成分选用CaO含量为73.45%,MgO含量为0.57%,质量掺合比取5.0%、压实含水量取为23.0%。
(2)对于弱黄土,采用石灰砂和砾石作为混合改性材料,用6%石灰改性后,控制最佳含水量为19%,当含水量达到20%时,强度指标达到理想状态。
(3)当砾石的掺量达到45%时,砾石骨架作用形成,石灰土填满孔隙,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当粗料含量超过70%以后,由于骨架完全有粗颗粒形成,细料填满孔隙密实情况较差。
(4)根据隧道监控量测的分析结果逐榀加设临时仰拱及斜向支撑,加固隧道结构,保证稳定和安全。
工程验证:
小河沟隧道设计为双线铁路隧道,黄土段DK75+043~DK75+557位于曲线上,DK73+754~DK75+450段坡率为3‰,DK75+450~DK75+557段坡率为8‰。隧道设计围岩结构为全段Ⅴ级,主要地质为黄土、砂质黄土。隧道进出口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风积(Q3eol+al)黄土层为砂质,下为上第三系黄土,σ=160~200KPa。隧道出口表层为第四系黄土(Q3eol+al),土质砂质,下伏黄土。地表出露砂质黄土和黄土,具有Ⅱ级自重湿陷性,土层的深度最大为13m;地表下20~60m为黄土。
太兴铁路TXXS-2小河沟隧道DK73+779~DK73+834段、DK75+054~DK75+089段进行验证施工支护,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研究。每个隧道段选取七个典型断面,进行地表沉降量和拱顶下沉量的比较,经过分析可知:选取的DK73+779~DK73+834段和DK75+054~DK75+089段膨胀性隧道段地表沉降量和拱顶下沉量最大值均小于30mm,符合隧道施工支护标准。

Claims (5)

1.一种控制浅埋黄土隧道地表沉降施工工艺,其特征包括:监控量测布置、黄土施工工艺、黄土加固处理、黄土改性处理四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对沉降变形监控量测的施工工艺为:
(1)监控量测的具体内容包括拱顶下沉、上台阶收敛(水平)、地表沉降及横纵向位移和隧道地表观察等四部分内容;
(2)在隧道监测过程中,对隧道量测断面不少于7个,断面净空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记录数据;根据温度修正公式,对沉降变化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时间间隔,计算出变化速率,判断隧道沉降情况;
(3)据量测结果及下沉量,应及时封闭仰拱混凝土;仰拱衬砌到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30m内,不能偏大;仰拱采用半幅施工法,保证上下导坑作业的进行;
(4)初期支护中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两侧拱腰处向内挤的压力很大,因此,二次衬砌施工与掘进工作同时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对黄土施工的工艺为:
(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先拱墙、拱部环形法开挖,保留核心土便于支撑;采取“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及时封闭”的施工程序;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围岩产生扰动,防止水的浸泡,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威严暴露时间,并及时衬砌;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变形速率小于0.2~0.5mm/d后施做二衬为宜;
(2)超前支护
黄土隧道土质松散且易变形,采用管棚方案及小导管进行初期支护;
对于黄土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3m,单根长4.5m,外插角5°~15°;
对于黄土较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φ89中管棚,长4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备自行调整工作室断面;
对于黄土松散较严重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支护即拱部设φ108大管棚,长25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
(3)拱架支撑
超前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打入前方土体中时,需在管棚尾部加设型钢支撑,加强初期支护;采用I20b型钢钢架,分段组装,通过钢垫板用φ20螺栓将各段连成整体;安装拱架时应紧贴开挖轮廓表面,并将管棚的管尾与之焊接,使棚管或超前小导管尾端担在钢拱架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管棚的作用,钢拱架之间环形每隔1m设1根纵向连接筋及安装钢筋网片,在拱脚处设置锁脚小导管;
(4)初期支护
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初期支护;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合站拌合,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密实;初期支护边墙采用L=4.0m的Ф22普通砂浆锚杆,间距1.0m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对膨胀性黄土加固处理的施工工艺为:
(1)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灰土桩成孔挤密,选用沉管、冲击、夯扩、爆扩等方法,严禁挖孔成孔,成孔桩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后及时夯填;
(2)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孔内填料采用三七灰土,填料时,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3)灰土桩施工前,场地应平整,必须清楚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回填粘性土料,地表过软时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4)灰土桩施工后,去掉基底以下表层35cm厚的松动层,设置50cm厚的三七灰土,并分层夯实;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水板,防水板入土深度不小于1.0m。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对膨胀性黄土改性处理的施工工艺为:
(1)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生石灰成分选用CaO含量为73.45%,MgO含量为0.57%,质量掺合比取5.0%、压实含水量取为23.0%;
(2)对于弱黄土,采用石灰砂和砾石作为混合改性材料,用6%石灰改性后,控制最佳含水量为19%,当含水量达到20%时,强度指标达到理想状态;
(3)当砾石的掺量达到45%时,砾石骨架作用形成,石灰土填满孔隙,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当粗料含量超过70%以后,由于骨架完全有粗颗粒形成,细料填满孔隙密实情况较差;
(4)根据隧道监控量测的分析结果逐榀加设临时仰拱及斜向支撑,加固隧道结构。
CN201410658997.XA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Pending CN105673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8997.XA CN105673025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8997.XA CN105673025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3025A true CN105673025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94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8997.XA Pending CN105673025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302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707A (zh) * 2016-06-23 2016-09-21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水泥土挤密桩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545346A (zh) * 2016-12-08 2017-03-2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顶管隧洞断面优化方法
CN106640153A (zh) * 2017-01-05 2017-05-10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隧道基岩工作面处理方法
CN106997409A (zh) * 2017-02-28 2017-08-01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隧道不均匀沉降的列车脱轨事故情景构建方法
CN108180018A (zh) * 2017-10-24 2018-06-19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核心土与玻纤锚杆加固施工方法
CN108562253A (zh) * 2018-03-05 2018-09-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判别的方法
CN110135100A (zh) * 2019-05-23 2019-08-16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初期支护快速建模方法
CN11272749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隧道底部变形的斜撑结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707B (zh) * 2016-06-23 2018-05-18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水泥土挤密桩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951707A (zh) * 2016-06-23 2016-09-21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水泥土挤密桩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545346A (zh) * 2016-12-08 2017-03-2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顶管隧洞断面优化方法
CN106545346B (zh) * 2016-12-08 2017-08-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顶管隧洞断面优化方法
CN106640153B (zh) * 2017-01-05 2019-02-15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隧道基岩工作面处理方法
CN106640153A (zh) * 2017-01-05 2017-05-10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隧道基岩工作面处理方法
CN106997409A (zh) * 2017-02-28 2017-08-01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隧道不均匀沉降的列车脱轨事故情景构建方法
CN106997409B (zh) * 2017-02-28 2020-03-17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隧道不均匀沉降的列车脱轨事故情景构建方法
CN108180018A (zh) * 2017-10-24 2018-06-19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核心土与玻纤锚杆加固施工方法
CN108562253A (zh) * 2018-03-05 2018-09-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判别的方法
CN110135100A (zh) * 2019-05-23 2019-08-16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初期支护快速建模方法
CN110135100B (zh) * 2019-05-23 2023-08-22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初期支护快速建模方法
CN11272749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隧道底部变形的斜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3025A (zh) 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CN104500077B (zh)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穿越平房区施工方法
Meng et al. Observed behaviors of a long and deep excavation and collinear underlying tunnels in Shenzhen granite residual soil
CN104564128B (zh)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用变形监测方法
CN208605184U (zh) 一种大断面隧道下穿松散高填土路堤的加固结构
CN104675403A (zh)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
CN110685714B (zh) 千枚岩地质下浅埋偏压隧道微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结构及方法
CN103572765B (zh) 桥址河岸膨胀土滑坡处治施工方法
CN108005660A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CN102140918A (zh) 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09924998U (zh) 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
CN102943479A (zh) 分区卸荷控制深大基坑变形的系统及方法
CN206308569U (zh) 一种加固处治下伏溶洞的路基结构
CN103147442A (zh) 超深基坑压灌桩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04499479A (zh) 一种穿越砂砾石回填层的挖孔桩施工方法
CN106968690A (zh) 坍塌土质的隧道施工方法
CN106049195A (zh) 一种高速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底加固方法
CN105525619A (zh) 一种富水地层暗挖隧道咬合管幕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74677A (zh) 高原富水软岩隧道控排水施工工法
CN112377208A (zh) 一种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CN101838957A (zh) 整体式t形外悬臂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75460A (zh) 一种下穿城市密集建筑物的盾构施工及监测方法
CN114278313A (zh) 一种基于区间不同开挖工法转换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4453915B (zh) 大断面竖井预注浆加固快速开挖方法
CN107191206B (zh) 一种浅埋大跨隧道两单元六步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