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2517B -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2517B
CN105662517B CN201610131373.1A CN201610131373A CN105662517B CN 105662517 B CN105662517 B CN 105662517B CN 201610131373 A CN201610131373 A CN 201610131373A CN 105662517 B CN105662517 B CN 105662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bar
transverse sla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1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2517A (zh
Inventor
杨晓飞
王茹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Xiaof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313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2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2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2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2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2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09Implements for ligaturing other than by clamps or clips, e.g. using a loop with a slip k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Abstract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板装置、支撑板、调节装置、支架装置、定位装置、按压装置、驱动装置、握持装置及摩擦装置,底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块、第一滚轮、第一弯曲杆、第一支撑杆、第一定位杆、第一横板及第一定位块,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弯曲杆、第一弹簧、第一弹性杆、第二定位块及第一支架,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三定位块、第一定位框、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齿轮、第二转轴、第一旋转部及第二定位杆,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横板、第一握持环、第三支架、第一握持杆、第一横杆及第二握持环,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垫块、第三定位杆、第二横杆、第二支撑块、第四支架。本发明止血效果显著,提高止血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心血管造影经皮穿刺操作后,股动脉拔管时以及拔管后对穿刺部位的止血一般采用手动压迫的方式,虽然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医务人员通常连续按压30分钟以上,劳动强度很大,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即使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按压止血的设备,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并且与需要按压部位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不时及时的进行压迫止血操作,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所述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板装置、位于所述底板装置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内部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上方的按压装置、位于所述按压装置上方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的握持装置及位于所述握持装置左右两侧的摩擦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其移动到任何需要的位置,提高了其便利性,不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同时可以快速的将其按压在病人需要止血的位置上,操作快速精准,提高了精确性,防止延误病人进行止血操作。同时可以防止因为按压力度过大倒置病人受伤,可以有效的保证病人的身体安全,使得病人可以放心使用。同时可以调节其高度,防止病人身高过低较难使用,可以兼顾多重人群的需要,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间接的降低了医院的成本。并且其结构坚固,不易损坏,可以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按压的力度调节较为方便。同时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包裹住需要止血的部位,止血效果显著,减少因为按压面积过小导致的止血失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止血的效率,有利于病人快速止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位于所述底板装置1上方的支撑板2、位于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侧的调节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支架装置4、位于所述支架装置4内部的定位装置5、位于所述定位装置5上方的按压装置6、位于所述按压装置6上方的驱动装置7、位于所述驱动装置7上方的握持装置8及位于所述握持装置8左右两侧的摩擦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装置1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支撑块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13、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之间的第一定位杆1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上方的第一横板16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16上方的第一定位块17。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11呈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块1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自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方,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12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弯曲杆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1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1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1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杆15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15贯穿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1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凹槽161,所述第二凹槽16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凹槽161自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块1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61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块17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1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21、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21之间的第一弹簧22、位于所述支撑板2下方的第一弹性杆23、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杆23上方的第二定位块24及位于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5。所述第二弯曲杆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弯曲杆21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2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发生变形,所述第一定位块17顶靠在所述第二弯曲杆21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弹簧2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下方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板21之间,所述第一弹簧2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支撑板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弹性杆2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弹性杆23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2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杆2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15的正上方,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15可以顶到所述第一弹性杆23上,从而对所述支撑板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定位块24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下方,所述第二定位块2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块24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24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弹性杆23过度向上弯曲。所述第一支架2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25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5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装置3主要用于调节支撑板2的高度。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旋转杆31、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1下方的第三定位块32、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1上端的第一定位框33、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1一侧的第一齿轮3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4上方的第一转轴35、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4上方的第二支架36、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6上方的第二齿轮37、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37上的第二转轴38、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38上的第一旋转部39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8上方的第二定位杆30。所述第一旋转杆3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旋转杆3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上端设有第一旋转环321,所述第一旋转环321呈环状,所述第一旋转环32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旋转环32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转杆31贯穿所述第一横板1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杆31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杆3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定位块32呈圆柱体,所述第三定位块3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块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旋转杆31向上移动时脱离所述第一横板16。所述第一定位框33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定位框3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定位框33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3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框33的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环32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33内,所述第一旋转环32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框3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环321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框33内稳定的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杆31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二支架36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6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架36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环361,所述第一支撑环36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环36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36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齿轮3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齿轮34的侧面设有螺纹,使得所述第一齿轮34与所述第一旋转杆31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34旋转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旋转杆31旋转,所述第一齿轮34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三转轴341,所述第三转轴341呈圆柱体,所述第三转轴3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4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161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板16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34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一转轴35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35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齿轮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5贯穿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5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一转轴35的上端设有第三齿轮351,所述第三齿轮35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转轴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齿轮3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51的侧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齿轮37呈竖直状,所述第二齿轮37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二齿轮37的侧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齿轮37与所述第三齿轮351相互齿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二齿轮37旋转时,所述第三齿轮351随之旋转。所述第二转轴38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38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转轴38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齿轮3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8贯穿所述第一支架25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部39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部39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旋转部39竖直放置,方便使用者旋转。所述第二定位杆30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杆30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定位杆30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5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5内部的第二定位杆30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齿轮37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5外部的第二定位杆30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旋转部39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对所述第二齿轮37及第一旋转部39起到定位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4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4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之间的第二横板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上的第一握持环43、位于所述第一握持环43下方的第三支架44、位于所述第三支架44一侧的第一握持杆46、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杆46上的第一横杆45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环43上的第二握持环47。所述第二支撑杆4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4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4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板4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板4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握持环43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41上,所述第一握持环4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握持环43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三支架4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握持环43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架44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4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握持环4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握持环4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握持杆4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握持杆46的上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握持杆46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握持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握持环43固定连接,方便身高较矮的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横杆45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杆46上,所述第一横杆4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4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4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持杆46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握持杆46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握持环4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握持环47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握持环47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握持环43固定连接,从而方便身高较高的人员握住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第一垫块51、位于所述第一垫块51左右两侧的第三定位杆52、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杆52上的第二横杆53、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52与所述第一垫块51之间的第二支撑块54、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52上方的第四支架55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55上的第四定位杆56。所述第一垫块5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垫块5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51的上表面呈波浪状,从而当患者将需要按压的部位放置在其上时,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及血液循环,所述第一垫块51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海绵、棉絮等材料制成,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所述第三定位杆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垫块5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杆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定位杆52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杆52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二横杆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5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横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53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53的一端与第三定位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定位杆5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支撑块5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垫块5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块5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54的侧面与所述第三定位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54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四支架5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52的上方,所述第四支架55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5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55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定位杆5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四定位杆56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55上,所述第四定位杆56呈弯曲状,所述第四定位杆56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定位杆56的另一端顶靠在患者需要按压部位的侧面上,从而对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进行固定,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按压装置6包括第一弹性板61、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61下方的第一缓冲垫6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61上方的第一推动杆6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上方的气缸64、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61上方的第一固定块6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5上方的第二推动杆66、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侧面上的第三横杆67、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67上的第二滚轮68、位于所述第二滚轮68上方的第二弹性杆69。所述第一弹性板6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弹性板6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弹性板6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板61可以被弯曲变形,所述第一弹性板61位于所述第一垫块5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缓冲垫6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缓冲垫6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缓冲垫6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62采用柔软材料制成,比如海绵、棉絮等材料,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所述第一推动杆6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6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上端与所述气缸64连接,使得所述气缸64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6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块6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6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推动杆6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66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6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65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6与所述第一固定块65相对旋转,所述第二推动杆66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锯齿661,所述第一锯齿661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锯齿661设有若干个且上下均匀排列在所述第二推动杆66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锯齿661与所述第二推动杆6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6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横杆6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6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67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671,所述第三凹槽67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滚轮6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滚轮68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68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68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671内且与所述第三横杆67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68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671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68上设有第二锯齿681,所述第二锯齿681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68上,所述第二锯齿681与所述第二滚轮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锯齿681与所述第一锯齿661相互齿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二滚轮68旋转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6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滚轮68与电机连接,使得所述电机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滚轮68旋转,所述电机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6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性杆6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6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6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69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二弹性杆69可以发生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按压装置6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第五支架71、位于所述第五支架71上方的第二弹簧72、位于所述第五支架71一侧的第二固定块7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73上的第一摩擦块7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73上下两侧的第四定位块7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上的第四横杆76、设置于所述第四横杆76上的第三滚轮77、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73上的第五定位杆78及位于所述第五定位杆78上方的第一连接杆79。所述第五支架71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71的一端与所述6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7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位于所述气缸64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7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支架7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7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72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7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73竖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架7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7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固定块73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摩擦块7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摩擦块7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摩擦块7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7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固定住所述第一摩擦块74。所述第四定位块7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73的上下两侧,所述第四定位块7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定位块75与所述第一固定块73及第一摩擦块74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固定所述第一摩擦块74,防止所述第一摩擦块74滑落。所述第四横杆76设有若干个且上下依次排列,所述第四横杆76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76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7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76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761,所述第四凹槽76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滚轮77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滚轮77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761中且与所述第四横杆76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77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761内旋转,所述第三滚轮77与所述第一摩擦块74的侧面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三滚轮77旋转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摩擦块74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滚轮77与电机连接,电机与电源连接,进而可以带动所述第三滚轮77旋转。所述第五定位杆78呈长方体,所述第五定位杆7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7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定位杆78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6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79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79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7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7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9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64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装置8包括第三横板81、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板81左右两侧的第二摩擦块82、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1上方的第三握持环83、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1下方的第三推动杆84、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左右两侧的第一移动杆85、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85下方的第三弹簧86、位于所述第三弹簧86一侧的第六定位杆87及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87一侧的第一三角块88。所述第三横板8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板8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板81位于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方。所述第二摩擦块8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摩擦块8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摩擦块82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块82的上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上下表面分别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摩擦块82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握持环8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三握持环83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三推动杆8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推动杆84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84贯穿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84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下端与所述气缸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7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定位杆8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定位杆87呈长方体,所述第六定位杆87竖直放置,所述第六定位杆8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8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移动杆8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8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85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87与所述第三推动杆84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杆8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8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定位杆87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85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杆85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顶靠杆851,所述第一顶靠杆85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顶靠杆85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顶靠杆85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第三横板81过度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弹簧86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86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8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8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8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8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87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三角块88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块8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88的侧面与所述第六定位杆87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六定位杆87起到固定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摩擦装置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握持装置8的左右两侧,所述摩擦装置9包括第三固定块91、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91上的第三摩擦块92、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91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架9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93上的第二固定架94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91下方的第三固定架95。所述第三固定块91呈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三固定块9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91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摩擦块92呈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三摩擦块92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摩擦块92的上表面呈倾斜状且与所述第三固定块9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倾斜面内,所述第三摩擦块92的侧面与所述第三固定块9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摩擦块92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摩擦块82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摩擦块92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块8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架93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9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9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固定块91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二固定架94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固定架9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9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9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固定架93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三固定架95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9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9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9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9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固定块91起到支撑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节支撑板2的高度,通过旋转第一旋转部39,通过第二转轴38带动第二齿轮37旋转,进而使得第三齿轮351旋转,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4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第一旋转杆31旋转,由于第一旋转杆31与所述第一横板16螺纹连接,使得第一旋转杆31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杆31可以上下移动,进而可以调节第一横板16与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支撑板2的高度,以便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便利性,并且此时第二弯曲杆21及第一弹簧22发生弹性变形,并对支撑板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支撑板2与第一横板16之间的距离较近时,所述第一弹性杆23顶靠在第一定位杆15的上端,对支撑板2起到支撑作用,当支撑板2与第一横板16继续靠近时,第一弹性杆23发生弹性变形,直至第一弹性杆23顶靠在第二定位块24上,使得第一横板16与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不会再继续靠近。然后将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放置在第一垫块51上,由于第一垫块51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且由于第四定位杆56的设置,可以对患者的部位进行相对定位,将其顶靠住。然后握住第三握持环83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摩擦块82与第三摩擦块92之间相互摩擦,以便将气缸6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启动气缸64,使得第一推动杆6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板6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缓冲垫62向下移动,直至第一缓冲垫62与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接触,然后关闭气缸64,然后启动与第二滚轮68连接的电机,使得第二滚轮68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锯齿681及第一锯齿661相互配合,使得第二推动杆66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弹性杆69被拉伸,并且第一弹性板61被弯曲且发生变形。第二推动杆66继续向下移动,直至第一弹性板61被弯曲到第一缓冲垫62包裹住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从而可以增大按压的面积,提高按压的准确性及按压的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然后启动与第三滚轮77连接的电机,使得第三滚轮77旋转,进而通过第一摩擦块74使得气缸6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整个按压装置6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的压力,使得第一缓冲垫62可以持续的恒力按压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防止一些器械因为按压时间较久导致的按压力度越来越小进而影响按压的效果,因此,其按压的力度较为均衡,且不受时间的影响,可以以一个恒定的力度持续较长的时间进行按压,医务人员可以握住第一握持环43或者第二握持环47或者第一握持杆46很方便的将其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所述第一顶靠杆851可以防止第三横板81过度向下移动。至此,本发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10)

1.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底板装置、位于所述底板装置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内部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上方的按压装置、位于所述按压装置上方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的握持装置及位于所述握持装置左右两侧的摩擦装置,所述底板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横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的第一定位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之间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弹性杆、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杆上方的第二定位块及位于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下方的第三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上端的第一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一侧的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旋转部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方的第二定位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第二横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握持环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一侧的第一握持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杆上的第一横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环上的第二握持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垫块、位于所述第一垫块左右两侧的第三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杆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垫块之间的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上方的第四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四定位杆,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板、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下方的第一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上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第二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侧面上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上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上方的第二弹性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一侧的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一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下两侧的第四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四横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横杆上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五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五定位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三横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板左右两侧的第二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上方的第三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下方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一侧的第六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一侧的第一三角块,所述摩擦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上的第三摩擦块、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下方的第三固定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呈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顶靠在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端设有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转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环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所述第一旋转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侧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齿轮呈竖直状,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握持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上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握持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握持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的上表面呈波浪状,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第三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定位杆呈弯曲状,所述第四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位于所述第一垫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缓冲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设有若干个且上下均匀排列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第二锯齿,所述第二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位于所述气缸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及第一摩擦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中且与所述第四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一摩擦块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五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定位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摩擦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三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与所述第三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定位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顶靠杆,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定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侧面与所述第六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呈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摩擦块呈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柱体,所述第三摩擦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且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倾斜面内,所述第三摩擦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摩擦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
CN201610131373.1A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62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1373.1A CN105662517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1373.1A CN105662517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2517A CN105662517A (zh) 2016-06-15
CN105662517B true CN105662517B (zh) 2018-02-23

Family

ID=5630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13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62517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2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384A1 (zh) * 2016-03-09 2017-09-14 张舒维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N106139379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周末 一种膏药涂抹装置
CN106214207B (zh) * 2016-08-17 2018-08-31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用压迫止血设备
CN106344098B (zh) * 2016-09-21 2018-01-19 佳木斯大学 一种包裹施压式桡动脉压迫止血系统
CN109044443B (zh) * 2018-08-08 2020-09-22 杨晓亭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109223089B (zh) * 2018-11-19 2020-12-11 卜凡莉 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3405U (zh) * 2014-06-18 2014-12-24 曲燕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104758024A (zh) * 2015-04-19 2015-07-08 庄严 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105250007A (zh) * 2015-10-27 2016-01-20 李诗贤 心内科包扎式按压止血装置
CN105326537A (zh) * 2015-12-03 2016-02-17 陈伟强 一种新型手术使用的止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3405U (zh) * 2014-06-18 2014-12-24 曲燕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104758024A (zh) * 2015-04-19 2015-07-08 庄严 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105250007A (zh) * 2015-10-27 2016-01-20 李诗贤 心内科包扎式按压止血装置
CN105326537A (zh) * 2015-12-03 2016-02-17 陈伟强 一种新型手术使用的止血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2517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517B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WO2017152384A1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N105708512B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N110353756A (zh) 一种新型的心内科临床压迫快速止血装置
CN208319260U (zh) 一种心内科用精确按压止血装置
CN105662527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骨科用钻骨装置
CN108857979A (zh) 一种实木板材加工装置的加工平台
CN209154320U (zh) 一种烧伤科用腿部抬升架
CN105943224A (zh) 一种腰间盘突出矫正垫片
CN105877834B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钉装置
CN212261772U (zh) 一种护理换药支架
CN106344098B (zh) 一种包裹施压式桡动脉压迫止血系统
CN208468170U (zh) 一种钢管加工固定装置
CN208958460U (zh) 一种骨科小腿腿部骨折治疗固定定位支架
CN108612955B (zh) 一种管道修理用支撑机械
CN208677880U (zh) 一种医用中医科可调节位置的推拿按摩装置
CN207928529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引流固定装置
CN209810975U (zh) 一种全组装式钢结构折弯装置
CN208163342U (zh) 一种手压砂辅助装置
CN208698002U (zh) 一种橡胶垫板用压合装置
CN208770276U (zh) 一种肛肠科简易检查床
CN209107869U (zh) 一种骨科用便于患者操作的护理床
WO2020206574A1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折弯机
CN20759343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塑料制品打磨装置
CN207256949U (zh) 一种机械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Xiaofei

Inventor after: Wang Ruru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u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8

Address after: 710005 Xi'an city new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Shang Qin No. 3 Shaanxi Provinc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pplicant after: Yang Xiaofei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ji Eastern peninsula garde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12-A201

Applicant before: Zhang Shuw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