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172B - 牙科转移模板 - Google Patents

牙科转移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172B
CN105658172B CN201480056460.4A CN201480056460A CN105658172B CN 105658172 B CN105658172 B CN 105658172B CN 201480056460 A CN201480056460 A CN 201480056460A CN 105658172 B CN105658172 B CN 105658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transferring templates
seat area
basal seat
transfe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172A (zh
Inventor
K·哈根布奇
C·弗赖
H-P·福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VOKRALVARDENT AG
Original Assignee
IVOKRALVARDEN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31891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742907B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VOKRALVARDENT AG filed Critical IVOKRALVARDENT AG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4/0722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055793A1/de
Publication of CN105658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1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0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 A61C13/1003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by embedding in base material
    • A61C13/1013Arch forms
    • A61C13/10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ounting, holding or positioning a set of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2Tools for fastening artificial teeth; Holders, clamps, or stands for artificial teeth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chanical, radiation or invasive therapies, e.g. surgery, laser therapy, dialysis or acupun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转移模板系统,所述牙科转移模板系统具有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特别是均采用相同的CAD/CAM装置制造,其中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均具有多个用于牙齿的凹口,牙齿的切缘和/或咬合区域配合到转移模板凹口中,而牙齿的牙颈区域配合到义齿基托凹口中,牙齿分别要粘接于义齿基托凹口中,其特征在于,在咬合平面中设有转移模板(20)的牙合锁(18),所述牙合锁防止齿列闭合,所述牙合锁的厚度特别是为约2至8mm,并且牙齿凹口(21)从牙合锁出发沿对应于上颌和下颌的彼此相反的方向敞开,牙齿保持在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中,并且用于牙齿(33、35)的转移模板(20)特别是能用于在基底截短牙齿,每个牙齿(31、33、35、37)在义齿基托(10)中的粘接面具有预先规定的最小阈值,所述最小阈值特别是至少为10mm2、优选至少为18mm2并且特别优选至少为25mm2,所述阈值特别是在用于制造义齿基托的CAD/CAM装置的CAD软件中确定。

Description

牙科转移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转移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CAD/CAM制造的义齿,必要的是,人工牙齿与义齿基托粘接。人工牙齿既可以按传统(工业化)的方式制造,也可以通过CAD/CAM制成,并且由不同的材料组成。
为了将人工牙齿持久地粘接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相对于义齿基托正确地定位各个牙齿是必要的。这里,要对每个牙齿或每个牙齿组单独地并且手动地针对正确的配合进行检查并接下来进行粘接。
为了进行检查,已经提出了所谓的转移模板。这种转移模板特别是一种通过CAD/CAM制造的凹模,其中设有用于支承牙齿的凹口。牙齿和/或牙齿组临时支承在模板的凹口中并且为了粘接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而将其向空腔中转移。在粘接之前/粘接期间,通过模板确保牙齿可靠和正确地定位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
这种转移模板可以基于扫描数据和CAD数据由CAD/CAM装置制成,这两种数据分别由对患者的口腔状况的三维扫描以及由CAD软件中的模板库获得。相应的义齿基托特别是由相同的CAD/CAM装置基于特别是相同的扫描数据和来自CAD软件中的义齿基托库的CAD数据产生,从而人工牙齿可以借助于转移模板转移并定位和粘接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
这种牙科转移模板由WO 2012/155161 A1已知。根据WO 2012/155161 A1,义齿通过在该文献中称为“辅助保持装置”的转移模板带入确定的位置中并保持在这里。
另一个这种牙科转移模板由EP 2 030 590 A1已知。每个单个义齿用蜡或树脂临时保持在该文献的转移模板的凹口中。这里转移模板的杆件18使得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能够手动地对牙齿进行定向和定位。
但这种以及还有其他当今的牙科转移模板只能将人工牙齿在上颌或者下颌中定位在相应的义齿基托上。如果在患者的两个颌部都需要实施弥补术,则只能采用两个转移模板(一个用于上颌,而另一个用于下颌),并且在实施时先后依次使用这两个转移模板,这会导致双倍的耗时。
此外在使用成品牙齿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成品牙齿的没有个体化的牙齿长度,会在咬合面上出现干扰接触点,所述干扰接触点尽管在软件中的虚拟咬合器有所体现和指示,但在制造义齿时并不能加以考虑。目前为止,在不将制造完成的义齿转移到咬合器中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没有已知的实际解决方案。
如果人工牙齿在义齿基托上的粘接连接不是足够牢固,则此外在咀嚼运动或口腔中的其他的牙齿运动中还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牙齿不是足够稳定地保持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并且可能甚至从义齿基托中脱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牙科转移模板系统,所述转移模板系统对于两个颌部进行义齿制造时降低耗时,在使用成品牙齿时能避免在咬合面上出现干扰接触点并且能确保假牙可靠地粘接在义齿基托上。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牙科转移模板系统来实现,具有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采用CAD/CAM装置制造,其中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均具有多个用于牙齿的凹口,其中牙齿的切缘和/或咬合区域配合到转移模板凹口中,而牙齿的牙颈区域配合到义齿基托凹口中,其中牙齿分别要粘接于义齿基托凹口中,其中,在咬合平面中设有转移模板的牙合锁,所述牙合锁防止齿列闭合,所述牙合锁的厚度为约2至8mm,并且牙齿凹口从牙合锁出发沿对应于上颌和下颌的彼此相反的方向敞开,牙齿保持在转移模板的凹口中,并且转移模板对于牙齿可用于在基底截短牙齿,每个牙齿在义齿基托中的粘接面具有预先规定的最小阈值,所述阈值在用于制造义齿基托的CAD/CAM装置的CAD软件中确定。
根据本发明设定,在咬合平面中设有转移模板的牙合锁,所述牙合锁防止齿列闭合,所述牙合锁的厚度特别是为约2至8mm,并且牙齿凹口从牙合锁出发沿对应于上颌和下颌的彼此相反的方向敞开。
牙合锁将根据本发明的转移模板分别分成一个上颌部和一个下颌部,所述转移模板使得可以同时对于两个颌部转移牙齿、以及将牙齿定位到义齿基托的空腔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设定,所述转移模板可以仅用于上颌或下颌。
此外,根据本发明,当所述转移模板同时用于上颌和下颌上的牙齿时,所述牙合锁出人意料地加固转移模板。
由于成品牙齿保持在转移模板的凹口中,此外,根据本发明转移模板对于两个颌部上的牙齿可以用于在基底截短牙齿。
此外,根据本发明确保了每个牙齿在义齿基托中可靠的粘接。每个牙齿在义齿基托中的粘接面根据本发明具有预定的最小阈值,所述最小阈值特别是至少为10mm2、优选至少为18mm2并且特别优选至少为25mm2,所述阈值特别是在用于制造义齿基托的CAD/CAM装置的CAD软件中确定。根据具体粘接剂也可以提高所述值,例如提高到至少39mm2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中的凹口的尺寸和位置对应于上颌和下颌齿列的布局。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以其具有用于牙齿的凹口的模板形状中通过快速原型法或通过铣削制成。转移模板中的凹口的内表面对应于牙齿的咬合/切缘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基于牙齿库制成,所述外表面与特别是预制的牙齿对应地存储在CAD/CAM装置中。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由非刚性的并且与牙齿相比挠性的材料、特别是由塑料制得,从而牙齿在转移模板的凹口中能借助于在转移模板的凹口的内表面上有限的变形力得到保持并且转移到义齿基托中。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由合适的材料、特别是由金属或塑料、优选为了更好地检查已定位的牙齿由透明的塑料制得。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在计算转移模板中外延的面积时,考虑成品牙齿由制造引起的约为±100μm的收缩系数,所述收缩系数对应于成品牙齿由于热膨胀导致的收缩程度。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牙齿在转移模板中的高度位置基于CAD数据和扫描数据并由此间接地基于患者数据确定。
在使用成品牙齿时,一些牙齿由于未个体化的牙齿长度而突出于义齿基托的基底侧。根据本发明,高度大于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在相互叠置的状态下的高度延伸的牙齿穿过义齿基托的区域可以打磨至与周围的表面基本上平齐。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具有通过CAD/CAM装置生成的牙齿凹口,所述牙齿凹口由此确定牙齿在空间中的位置,其中每个牙齿以其长度延伸的特别是5%至90%由转移模板保持。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在组装状态下留出包围牙齿的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的高度特别是有时为牙齿高度的0%至50%、优选约为20%。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在相互叠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特别是三个支承点相互支承,并且在装入牙齿时被带入确定的相对位置。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与义齿基托一起沿所有三个空间方向固定地支承已装入的牙齿,并且在这个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可能存在的穿过义齿基托的基底侧的牙齿区域可以在没有针对各个牙齿的附加的和单独的支承接触点的情况下被打磨或铣削去除。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牙齿在义齿基托上的粘接面的阈值对于不同的牙齿类型,即门齿、前臼齿和臼齿是不同的,并且为了相应地适配,通过CAD/CAM装置的CAD软件要求扩大粘接面。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牙齿在义齿基托上的粘接面的阈值对于不同的牙齿、特别是对于具有不同牙齿长度的成品牙齿是不同的,并且为了相应地适配义齿基托,通过CAD/CAM装置的CAD软件要求扩大粘接面。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为了扩大牙齿在义齿基托上的粘接面,能够借助CAD/CAM装置沿切缘方向延长义齿基托的凹口的齿颈区域。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所述CAD/CAM装置在确定牙齿在义齿基托的凹口中的高度位置时要考虑这里的粘接间隙,所述粘接间隙根据本发明具有预先规定的厚度,特别是有时为0μm至500μm、优选为50μm至250μm,就是说,围绕所述间隙的外部形状设计成大于牙齿的齿颈区域并且由此精确地确定每个牙齿的高度位置。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在每个牙齿处在前庭侧上设置窗口,从而能检查牙齿在转移模板中的凹口的内表面中是否处于正确的高度位置。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通过转移模板固定上颌义齿或下颌义齿的相对三维位置,从而能够将完成的义齿引入能绕竖直轴线移动的咬合器/牙合架中,以便在义齿上进行咬合修正。
这种咬合器能够模拟人颌部的运动过程。这种颌关节在牙合位下降或牙合位提高时按门枢原理运动,就是说,前部区域中3mm的抬高对应于咀嚼区域中约1/3至1mm的抬高。
关节几何结构根据咬合器类型而有所不同。为了实现关节几何结构的这种多样性,对于所有咬合器,竖直的下降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咬合器中的适配器对于关节几何结构是相同的。由此关节几何结构保持不变。
通过咬合器中的所述适配器,上部义齿和下部义齿的齿列相接触,即相咬合。通过这种可能性可以检查上颌和下颌的齿列的中央位置,必要时利用打磨技术对其进行再调整。在进行功能上的整修的情况下,可以专门在咬合器中进行动态调整和选择性打磨。为此,此时根据咬合器类型作为最低要求至少可以设定关节斜度和Benett角。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转移模板是能重复使用的。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定,特别是通过CAD/CAM装置能够确定用于上颌义齿与下颌义齿的牙齿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与咬合器/牙合架的竖直移动轴线相关联。
附图说明
其他的优点、细节和特征由下面根据附图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得出。
其中:
图1用正视图示意性示出牙科转移模板系统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2用俯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牙科转移模板系统的所述实施形式(没有示出义齿基托);
图3用侧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牙科转移模板系统的所述实施形式;
图4示出牙科转移模板系统的另一个实施形式(没有示出转移模板);
图5用侧视图示出根据图4的实施形式;
图6用侧视图示出根据图4的实施形式;
图7示出保持装置和牙科转移模板的一个实施形式;
图8示出间距保持件和其在义齿基托的空腔中的布置形式;以及
图9示意性示出带有义齿的咬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牙科转移模板系统100具有转移模板20和两个分别用于上颌和下颌的义齿基托10,其中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都具有多个用于门齿的凹口21和11,这些门齿中在图1中示出门齿31和33。牙齿31和33的切缘和/或咬合区域配合到转移模板凹口21中,而齿颈区域配合到义齿基托凹口11中。门齿31和33分别粘接到义齿基托凹口11中。
转移模板20根据本发明在咬合平面中具有牙合锁18,所述牙合锁防止齿列闭合并且牙合锁的厚度为约1.5至8mm。
当转移模板20如图1所示同时用于上颌和下颌上的牙齿时,所述牙合锁18将转移模板20分别分成上颌部和下颌部并且加固转移模板20。
牙齿凹口21从牙合锁18出发沿对应于上颌和下颌的彼此相反的方向敞开。
牙齿31和33通过转移模板20以任意适当的方式引入各义齿基托10的空腔/凹口11中,其方式是,牙齿31和33例如用蜡、树脂或其他粘接剂暂时固定在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的内表面中,或者借助于转移模板的凹口21的内表面的变形力将牙齿31和33保持在转移模板20中。优选为了更好地检查已经定位的牙齿,转移模板10由透明的塑料制成。
接着分别借助转移模板20将牙齿31和33定位和粘接到各义齿基托10中。
在牙齿31和33的前庭侧根据本发明设置转移模板20的窗口,以便检查牙齿31和33在转移模板20中的凹口21的内表面中是否处于正确的高度位置。
牙齿33穿过义齿基托10的基底侧12的区域330基本上被平齐地去除,特别是磨除或铣削去除。
在根据图1的实施形式中,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这样确定牙齿31和33在空间中的位置,使得每个牙齿以约30%由转移模板20保持。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这个值为5%至90%。
在图1中示出的转移模板20与各义齿基托10这样组合在一起,使得包围牙齿31和33的转移模板20不与义齿基托10发生实体接触。设有包围牙齿31和33的自由空间32,所述自由空间的高度特别是为约牙齿长度的20%。
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未示出),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在相互叠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特别是三个支承点相互支承,并且在装入牙齿时被带入确定的相对位置。
在图2中根据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所保持的牙齿33的转移模板20的俯视图。将图2和3相结合可以看到,牙齿33分别具有三个在转移模板20上的支承点25,由此牙齿33能够被固定在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借助于变形力由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的内表面的支承点25在所有三个空间方向上固定支承牙齿31和33。
在图3中根据图1用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牙科转移模板系统100。箭头41和42分别指向唇方向和舌方向。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形式中,竖直轴线与齿根轴线50之间的角度大致为10°至35°。
在图4中示出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可以看到,这里(成品)牙齿35的高度相对而言对于义齿基托10过大。如果在没有进一步的加工的情况下将牙齿35粘接到义齿基托10的空腔中,则此时在咬合面中形成明显的干扰接触点。此外,存在这样的危险,在咀嚼运动中,牙齿35不稳定地保持在义齿基托10的空腔中并且可能甚至从义齿基托10中脱落。这可能是由于在竖直平面上与牙齿35的面积尺寸相比牙齿35在义齿基托10上过小的粘接面导致的。根据杠杆作用,对应于粘接力的载荷臂略短于在咀嚼运动期间对应于摩擦力的力臂。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牙齿35在义齿基托10中可以借助于转移模板20(未示出)在唇侧向下一直到咬合平面22被固定,以便避免出现干扰接触点,如图4所示。由于牙齿35较大的长度,牙齿35穿过义齿基托10的基底面15。由此扩大了粘接面。然后,根据本发明对穿过的区域350进行打磨。结果改善了载荷臂-力臂比例并且因此确保了更为可靠的粘接。
根据图4还设有牙齿37,该牙齿的高度相对而言对于义齿基托10过小。如果牙齿37按已知的方式粘接到义齿基托10的空腔中,则也会由于在咀嚼时的杠杆作用,和在上面所述牙齿35的情况一样,对于确保可靠的粘接而言,粘接面过小。
根据本发明特别有利的是,用于制造义齿基托的CAD软件对于不能提供足够的粘接面的风险给出警告。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在通过CAD/CAM装置的控制下这样改造义齿基托10的空腔11,使得空腔11的齿颈区域朝切缘的方向延长。延长尺寸在图4中称为高度110。义齿基托10在图4中示出的加长的空腔11根据本发明使得可以实现牙齿37在义齿基托10上的附加粘接面。由此确保更为可靠的粘接连接。
在图5和图6中用侧视图示出牙齿35和37。
义齿基托10的凸缘区域的厚度在牙齿35和37的齿颈边缘处在唇侧56(或颊侧)和腭侧58(或舌侧)必须大于2mm。
在凸缘区域60和62的最小的最高点(2mm)处的厚度必须大于0.5mm。此后所述厚度可以是渐缩的。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关于粘接的最小要求的关键数据可以在CAD软件中调整,这里举例说明两种情况:
情况1-对应于根据图5的牙齿35,在与义齿基托10没有或有部分的基底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粘接:
义齿基托10的凸缘区域52和54的最小高度必须在整个360°上大于2mm。
情况2-对应于根据图6的牙齿37,在与义齿基托10有完整的基底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粘接:
义齿基托10的凸缘区域64和66的最小高度必须整个180°上大于2mm,优选包括唇侧和腭侧(或颊侧和舌侧),并且义齿基托10的凸缘区域的最小高度对于剩余的180°必须大于1mm。
在情况1中,最佳的凸缘高度应大于3mm,其中设有凸棱或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在图4中表现为义齿基托10的空腔11的延长部,其中包覆层的至少50%优选位于舌侧或者说腭侧的区域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基于上面的关键数据能够计算出确保牙齿可靠地粘接在义齿基托上的最小粘接面,并且特别是在用于制造义齿基托10的CAD软件中确定所述最小粘接面。
如果使用本申请人的没有基底凹腔的目前最小的牙齿模具A3,则在凸缘高度中点处测量牙齿A3的周长为14.6mm,而牙齿A3的底部面积为16.97mm2(对于具有其他尺寸或来自其他公司的供选择的牙齿模具也可以使用下面的算法)。
在上述情况1中,即在与义齿基托没有或有部分的基底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粘接,得到的最小粘接面为14.6mm×2mm=29.2mm2
在上述情况2中,即在与义齿基托有完整的基底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粘接,整个粘接面应由凸缘面和基底面的组合计算得出,其中由此得到最小粘接面:
-在高度为2mm的180°上的凸缘面=14.6mm/2×2mm=14.6mm2
-在高度为1mm的180°上的凸缘面=14.6mm/2×2mm=7.3mm2
-与义齿基托有完整的基底接触的基底面=16.97mm2
-最小粘接面=14.6mm2+7.3mm2+16.97mm2=38.87mm2
根据莫非特一体化测试(撬动(Aushebel)测试),对于具有上述最小粘接面的牙齿得到约500N的断裂载荷。这里有利的是,在即将粘接之前进行粗糙化处理,优选是通过以颗粒尺寸为100μm的氧化铝颗粒和1至2bar的压力进行的喷砂处理进行的粗糙化处理。此外可能有利的是,特别是当使用复合物牙齿时,对粘接面进行预润湿,例如利用本申请人的ProBase cold Monomer进行预润湿,其中切割层一直延伸到齿颈区域中。
在图7中示出用于下颌义齿和/或上颌义齿的保持装置70,所述保持装置可以辅助/确保牙齿在义齿基托10上的固定或粘接剂的硬化。
保持装置70具有基底72、框架78、至少三个梁74(在图7中仅示出其中两个)、具有螺纹76的顶杆79和旋转柄80。
义齿基托10与义齿基托的空腔中的牙齿以及与转移模板20一起可以安装到保持装置70的基底72上并固定在这里。
梁74通过旋转柄80的旋转能够沿竖直方向在顶杆79上升高和降低。如果根据图7梁74向下一直下降到上部的义齿基托10的上侧上并仍继续下降,则由梁74向下经由该义齿基托10向牙齿、转移模板20和下部的义齿基托10上施加压力。
然后,这两个义齿基托10由保持装置70的梁74和基底72夹紧并且由此辅助牙齿在各义齿基托10上的固定和粘接剂的硬化。顶杆79的居中布置实现了均匀的保持力。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在CAD软件中以100μm限定牙齿与义齿基托之间的粘接间隙。如果在定位和粘接时要将牙齿较为精确地对准义齿基托10的空腔中心并且希望确保围绕牙齿有100μm的粘接间隙,则根据本发明有利地采用至少三个间距保持件81,如图8所示。在没有间距保持件的情况下,粘接间隙在78至160μm之间,以此无法测量宽度波动。
根据图8在俯视图中示出义齿基托10的牙齿凹口11。在大致圆形的牙齿凹口11的内表面上相互隔开120°地且垂直于水平平面向内突出延伸地设置三个间距保持件81。
间距保持件81的上部82为了便于将牙齿导入义齿基托10的空腔11中是有倒角的。牙齿与义齿基托10的空腔之间的侧向距离和底部距离分别对应于分别为100μm的长度84和高度86,所述侧向距离和底部距离作为粘接间隙通过间距保持件81实现。
在图9中示意性示出带有义齿的咬合器90。带有上颌部92和下颌部94的完成的义齿安装在所述能绕竖直轴线移动的咬合器中,以便在义齿上进行咬合修正。

Claims (26)

1.牙科转移模板系统,具有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采用CAD/CAM装置制造,
-其中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均具有多个用于牙齿的凹口,其中牙齿的切缘和/或咬合区域配合到转移模板凹口中,而牙齿的牙颈区域配合到义齿基托凹口中,
-其中牙齿分别要粘接于义齿基托凹口中,其特征在于,
-在咬合平面中设有转移模板(20)的牙合锁(18),所述牙合锁防止齿列闭合,所述牙合锁的厚度为2至8mm,并且
-牙合锁的牙齿凹口(21)从牙合锁(18)出发沿对应于上颌和下颌的彼此相反的方向敞开,
-牙齿保持在转移模板(20)的凹口(21)中,并且转移模板(20)对于牙齿(33、35)可用于在基底截短牙齿,
-每个牙齿(31、33、35、37)在义齿基托(10)中的粘接面具有预先规定的最小阈值,所述阈值在用于制造义齿基托的CAD/CAM装置的CAD软件中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模板和义齿基托采用相同的CAD/CAM装置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阈值为10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阈值为18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阈值为25m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牙合锁(18)沿转移模板(20)的前庭侧水平地设置在要保持的牙齿(31、33、35、37)上并且大致设置在转移模板(20)的平均高度上,
-当转移模板(20)同时用于上颌和下颌上的牙齿(31、33、35、37)时,牙合锁(18)加固转移模板(20),并且
-牙合锁(18)将转移模板(20)分别分成上颌部和下颌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CAD/CAM装置基于扫描数据和CAD数据产生转移模板(20),所述两种数据分别由对患者的口腔状况的三维扫描以及由CAD软件中的模板库获得,并且义齿基托(10)基于相同的扫描数据以及来自CAD软件中的义齿基托库的CAD数据产生,并且牙齿的齿颈区域能在使用转移模板(20)的情况下分别引入义齿基托牙齿凹口(11)中并能粘接在这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以其具有用于与义齿基托(10)的假牙相匹配的牙齿(31、33、35、37)的凹口(21)的模板形状制成,转移模板(20)中的凹口(21)的内表面对应于牙齿(31、33、35、37)的切缘和/或咬合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基于牙齿库制成,所述外表面与预制的牙齿相对应地存储在CAD/CAM装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通过快速原型法或通过铣削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对于不同的牙齿类型,即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是不同的,并且为了相应地适配义齿基托(10),通过CAD/CAM装置的CAD软件可以要求扩大粘接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对于不同的牙齿是不同的,并且为了相应地适配义齿基托(10),通过CAD/CAM装置的CAD软件可以要求扩大粘接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对于具有不同齿长度的成品牙齿是不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扩大粘接面,可以借助CAD/CAM装置沿切缘/咬合方向延长义齿基托(10)的凹口(11)的齿颈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转移模板(20)中外延的面积时,将牙齿的由制造引起的收缩系数考虑在内,所述系数反映牙齿(31、33、35、37)的收缩程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转移模板(20)中外延的面积时,将成品牙齿的由制造引起的收缩系数考虑在内,所述系数反映牙齿(31、33、35、37)的收缩程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程度为±10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牙齿(31、33、35、37)在转移模板(20)中的高度位置基于CAD数据和扫描数据并由此间接地基于患者数据确定,并且高度大于转移模板(20)和义齿基托(10)在二者相互叠置的状态下的高度延伸的牙齿(31、33、35、37)穿过义齿基托(10)的区域能够被打磨至基本上与周围的表面平齐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具有通过CAD/CAM装置产生的牙齿凹口(21),这些牙齿凹口由此确定牙齿(31、33)在空间中的位置,每个牙齿(31、33)以其纵向延伸的一部分由转移模板(20)保持。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和义齿基托(10)在组装的状态下留出包围牙齿(31、33)的自由空间(32),所述自由空间的高度对应于牙齿(31、33)的高度的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和义齿基托(10)在相互叠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支承点支承在彼此上,并且在装入牙齿(31、33)时被带入确定的相对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和义齿基托(10)在相互叠置的状态下通过三个支承点支承在彼此上,并且在装入牙齿(31、33)时被带入确定的相对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移模板(20)与义齿基托(10)一起沿所有三个空间方向固定地支承装入的牙齿,并且在这个状态下,牙齿(31、33)穿过义齿基托的基底区域能够在没有针对各个牙齿(31、33)的附加的和单独的支承接触点的情况下被打磨或铣削去除。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D/CAM装置在确定牙齿在义齿基托的凹口(11)中的高度位置时考虑这里的粘接间隙,所述粘接间隙具有预先规定的厚度,就是说,围绕所述间隙的外部形状设计成大于牙齿的齿颈区域并且由此精确地确定每个牙齿的高度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为0μm至500μm。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为50μm至250μm。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牙齿处在前庭侧上设置转移模板的窗口,从而能够检查牙齿在转移模板(20)中的凹口(21)的内表面中是否处于正确的高度位置。
CN201480056460.4A 2013-10-17 2014-10-16 牙科转移模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8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89179.8 2013-10-17
EP13189179.8A EP2742907B1 (de) 2012-12-17 2013-10-17 Prothes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rothese
EP14184493.6A EP2862539B1 (de) 2012-12-17 2014-09-11 Dentale Transferschablone
EP14184493.6 2014-09-11
PCT/EP2014/072275 WO2015055793A1 (de) 2013-10-17 2014-10-16 Dentale transferschablo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172A CN105658172A (zh) 2016-06-08
CN105658172B true CN105658172B (zh) 2018-02-16

Family

ID=5609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46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8172B (zh) 2013-10-17 2014-10-16 牙科转移模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57972A1 (zh)
CN (1) CN105658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03055T3 (es) * 2016-10-10 2022-03-30 3Shape As Soporte de colocación común para dientes artificiales
JP2020130570A (ja) * 2019-02-19 2020-08-31 Dgshape株式会社 有床義歯の製造方法、成型用型および有床義歯製造用のキ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0025A (en) * 1954-05-17 1955-10-11 James S Miller Assembly of artificial teeth
DE3715106A1 (de) * 1987-05-06 1988-11-17 Martin Scheidler Ein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kuenstlichen zaehnen
EP2030590A1 (en) * 2007-09-03 2009-03-04 Major Prodotti Dentari S.P.A. A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rtificial teeth
DE102010005497A1 (de) * 2010-01-23 2012-01-05 Karsten Baumann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r Bohrschablone für eine Implantat-OP in einem Kief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03223A (en) * 1919-05-06 Process oe making artificial dentures and occluding-eorm for the same
IT7953039V0 (it) * 1979-03-06 1979-03-06 Major Prod Dentari Spa Dispositivo per facilitare il posizionamento ed il montaggio dei denti posteriori su protesi dentarie
US4906186A (en) * 1988-10-31 1990-03-06 France Jr Stanley L Template for setting artificial teeth in a denture
US6969255B2 (en) * 2002-08-20 2005-11-29 Archtek, Inc. Preformed tray comprising ultra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US20120276502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Geodigm Corporatio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dentures
US20130108988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Stefan J. Simonc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dental prostheses in a single office visit
US9867684B2 (en) * 2013-03-14 2018-01-16 Global Dental Sciences LL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f dentur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0025A (en) * 1954-05-17 1955-10-11 James S Miller Assembly of artificial teeth
DE3715106A1 (de) * 1987-05-06 1988-11-17 Martin Scheidler Ein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kuenstlichen zaehnen
EP2030590A1 (en) * 2007-09-03 2009-03-04 Major Prodotti Dentari S.P.A. A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rtificial teeth
DE102010005497A1 (de) * 2010-01-23 2012-01-05 Karsten Baumann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r Bohrschablone für eine Implantat-OP in einem Kief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172A (zh) 2016-06-08
US20160157972A1 (en)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5096B2 (ja) 歯科用トランスファーテンプレート
US11576750B2 (en) Direct fabrication of aligners for arch expansion
EP3240496B1 (en) Dental appliance providing exposed occlusal surfaces
US11890157B2 (en) Ceramic processing and design for the direct manufacture of customized labial and lingual orthodontic clear aligner attachments
KR100647356B1 (ko) 주문 생산형 치열 교정 기구의 모듈러 시스템
US8738165B2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a virtual dentition model and fabricating a dental retainer therefrom
US20100219546A1 (en) Digitally forming a dental model for fabricating orthodontic laboratory appliances
US20220304778A1 (en) Constant depth fracture groove
CN106473822B (zh) 术前设计、制作临时义齿的无牙颌种植方法
CN105636549B (zh) 牙科转移模板
US20220031426A1 (en) Direct fabrication of mixed metal and polymer orthodontic devices
CN105658172B (zh) 牙科转移模板
JP4284397B2 (ja) 補綴物をインプラントに磁着するアバットメ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33974B2 (ja) 歯科用トランスファーテンプレート
CN108697488A (zh) 正畸托槽和制造正畸托槽的方法
US20220378552A1 (en) Manufacture of patient-specific orthodontic tube
EP4031058B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transfer apparatus including gingivally extending channels
JP2024521924A (ja) 患者専用の歯列矯正チューブの製造
JP2022024992A (ja) 補強構造一挙埋入式有床義歯とその製作方法
JP2002085424A (ja) 偏荷重の作用しない歯科用補綴物の咬合面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38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6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238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