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7759B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7759B
CN105657759B CN201610084795.8A CN201610084795A CN105657759B CN 105657759 B CN105657759 B CN 105657759B CN 201610084795 A CN201610084795 A CN 201610084795A CN 105657759 B CN105657759 B CN 105657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nb
message
rfci
relo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7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7759A (zh
Inventor
望月幸一
植田佳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5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7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移动源基站,终端在移动前连接到该移动源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终端在移动后连接到该移动目的地基站;以及上位装置,该上位装置控制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在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中用于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预先被设定,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并且上位装置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6月2日,申请号为201080035810.0,PCT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0/059330,且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higer-order)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由Node-B(基站)、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CN(核心网络)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是现有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
AMR(自适应多速率)可被认为是这种配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语音数据编码方法。AMR是一种语音数据的速率根据线路状况而动态变化的方法。
在采用AMR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代码转换器被设立在CN中,以便使得对语音数据的编码和解码速率相同,并且代码转换由代码转换器按需执行。
经AMR编码的语音数据的数据帧由具有不同数据大小的多个子帧构成。这多个子帧的组合根据语音数据速率而不同,并且RFCI(RAB子流组合指示符)值被规定作为针对这些组合中的每种组合的指示符。换句话说,针对每个语音数据速率定义一个RFCI值。
在采用AMR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Node-B中RFCI信息被设定作为语音编码中的控制信息。RFCI信息包括对于每个RFCI值标识由那个RFCI值所指示的数据帧的结构的信息,更具体地说,有关构成那个数据帧的子流的数目以及每个子流的数据大小的信息。除了AMR以外,RFCI信息还被用在宽带AMR(宽带语音编解码)和CS流传输服务(诸如传真和调制解调器通信)中。
当传输以特定速率编码的语音数据时,Node-B向另一Node-B发送附加了与该速率相对应的RFCI值的语音数据,并且当接收到来自另一Node-B的语音数据时,以与附加到语音数据的RFCI值相对应的速率来解码语音数据。
当UE(用户设备:终端)通过两个Node-B执行语音通信时,如果这两个Node-B之间的RFCI信息匹配,则这两项RFCI信息中的每个RFCI值指示相同结构的数据帧。于是,语音数据的编码/解码可以以相同速率在这两个Node-B之间被执行,而无需通过CN中的代码转换器。按照这种方式无需通过CN中的代码转换器而执行语音通信的方式被称为“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这种方式在3GPP TS 23.153(非专利文献1)中被规定。
另一方面,如果这两个Node-B之间的RFCI信息不匹配,则即使RFCI值相同,这两项RFCI信息中也可指示不同结构的数据帧。在这样的情况中,语音数据的编码/解码不能以相同速率在这两个Node-B之间被执行,除非借助于代码转换器,从而语音通信不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被执行。
因此,两个Node-B之间的RFCI信息优选被使得匹配,以便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然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UE的移动频繁发生,从而UE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Node-B的RFCI信息被认为常常不与UE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Node-B的RFCI信息匹配。
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在UE的移动源Node-B所连接的RNC与移动目的地Node-B所连接的RNC不同的情况中进行SRNS(服务无线电网络子系统)重定位时,借助于RNC之间的CN来通过Iu-UP(Iu接口用户平面)协议中所规定的初始化消息来进行RFCI信息的转交(handover)。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23.153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25.415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25.413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25.467
非专利文献5:3GPP TS 25.468
非专利文献6:3GPP TS 25.4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当前正在3GPP中开发的移动通信系统由用于家庭和小规模企业的被称为HNB(家用Node-B:紧凑型基站)的紧凑型基站、HNB GW(家用节点网关)和CN构成。接下来使用图1来详细描述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
参考图1,此移动通信系统包括:UE 1、HNB-S 2、HNB-T 3、HNB-GW 4、包括CN节点5的CN 6、HNB-GW 7和HNB-X 8构成。
UE 1是第三代移动便携式电话(终端)。
HNB-S 2、HNB-T 3和HNB-X 8是用于家庭或小规模办公室的小型基站。
HNB-S 2是UE 1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HNB。
HNB-T 3是UE 1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HNB。
HNB-X 8是控制作为UE 1的通信伙伴方的UE(未示出)的HNB。
HNB-GW 4是将HNB-S 2和HNB-T 3连接到CN 6的网关装置,并且HNB-GW 7是将HNB-X 8连接到CN 6的网关装置。
CN 6是第三代移动交换网络。
CN节点5是设置在CN 6中的诸如HMS(家用NodeB管理系统)或MSC(移动交换中心)之类的核心网络装置。
UE 1从HNB-S 2移动到HNB-T 3,HNB-S 2和3附属于相同HNB-GW 4。这种类型的移动被称为“HNB-GW内重定位”。
在移动前,UE 1通过HNB-S 2、HNB-GW 4、CN 6、HNB-GW 7、HNB-X 8与附属于HNB-X8的UE进行语音通信。
在移动后,UE 1通过HNB-T 3、HNB-GW 4、CN 6、HNB-GW 7、HNB-X 8与附属于HNB-X8的UE进行语音通信。
在图1中,UE 1的通信伙伴方的对方系统是由HNB-X 8/HNB-GW 7/CN 6构成的3GPP无线电通信系统,但是此系统也可以是由Node-B/RNC/CN构成的现有3GPP无线电通信系统。
这里假设HNB由个人而不是由便携电话企业安装的。这样,虽然附属于相同的HNB-GW 4,HNB-S 2和HNB-T 3也被认为具有不同的销售商。
因此,很容易想到,在UE 1发生HNB-S 2和HNB-T 3之间的HNB-GW内重定位时,HNB-S 2和HNB-T 3之间的RFCI信息不匹配。
如果RFCI信息不匹配,则会出现不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的问题。
在3GPP中,正在进行的讨论涉及甚至于由HNB/HNB-GW/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HNB之间的HNB-GW内重定位的方法的标准化,但是还没有针对在HNB之间RFCI信息不匹配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即使在HNB之间的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的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从而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是这样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终端;移动源基站,终端在移动前连接到该移动源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终端在移动后连接到该移动目的地基站;以及上位装置,该上位装置控制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其中:
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中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预先被设定;
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并且
上位装置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本发明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是这样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终端;移动源基站,该终端在移动前连接到该移动源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该终端在移动后连接到该移动目的地基站;以及网关装置,该网关装置将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连接到核心网络;其中:
作为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中语音编码中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标识符被预先设定的,此控制信息标识经语音编码的语音数据的、由相应标识符指示的数据帧的结构;
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网关装置;
移动目的地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网关装置;
网关装置: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与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在随后接收到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指示符;并且将附加了经转换的指示符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
本发明的第一基站是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的基站,该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在该控制单元中,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预先被设定,并且该控制单元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一消息中;以及
收发机单元,该收发机单元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基站是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的基站,该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在该控制单元中,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预先被设定;以及
收发机单元,该收发机单元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上位装置是这样一种上位装置,其控制终端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所述终端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该上位装置还包括:
收发机单元,该收发机单元从移动源基站接收包含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的第一消息,其中,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中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预先被设定;以及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其中,收发机单元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本发明的网关装置是这样一种网关装置,其将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连接到核心网络;其中:
作为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中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标识符被预先设定的,此控制信息标识经编码的语音数据的、由相应标识符指示的数据帧的结构;
网关装置还包括:
收发机单元,该收发机单元既接收来自移动源基站的包含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的第一消息又接收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包含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的第二消息;
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与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控制单元在随后接收到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结构的数据帧的标识符;以及
第二收发机单元,该第二收发机单元将附加了经转换的标识符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
本发明的第一通信方法是一种由移动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移动源基站,终端在移动前连接到该移动源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终端在移动后连接到该移动目的地基站;以及上位装置,该上位装置控制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上位装置;并且上位装置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本发明的第二通信方法是一种由移动通信系统实现的通信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移动源基站,终端在移动前连接到该移动源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终端在移动后连接到该移动目的地基站;以及网关装置,该网关装置将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连接到核心网络;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中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网关装置,其中,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标识符的,此控制信息标识经历了语音编码的语音数据的、由相应标识符指示的数据帧的结构;
移动目的地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网关装置;
网关装置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与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网关装置在随后接收到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标识符;并且
网关装置将附加了经转换的标识符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
本发明的第三通信方法是一种由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其自己台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包括在一消息中;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通信方法是一种由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从上位装置接收第二消息的步骤,第二消息包含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第五通信方法是一种由控制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所述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上位装置实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移动源基站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含移动源基站中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
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
将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本发明的第六通信方法是一种由将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所述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连接到核心网络的网关装置实现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既从移动源基站接收第一消息又从移动目的地基站接收第二消息,第一消息包含移动源基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标识符的,所述标识符标识经历了语音编码的语音数据的、由相应标识符指示的数据帧的构造,第二消息包含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与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在随后接收到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标识符;并且
将附加了经转换的标识符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
本发明的第一程序是一种使得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执行如下过程的程序:
将其自己台站的语音编码中的控制信息包括在一消息中;并且
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程序是一种使得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执行如下过程的程序:
从上位装置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含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第三程序是一种使得控制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上位装置执行如下过程的程序:
从移动源基站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含移动源基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
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
将第二消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本发明的第四程序是一种使得将终端在移动前所连接的移动源基站和终端在移动后所连接的移动目的地基站连接到核心网络的由网关装置执行如下过程的程序:
既从移动源基站接收第一消息又从所述移动目的地基站接收第二消息,第一消息包含移动源基站的语音编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标识符的,所述标识符标识经历了语音编码的语音数据的、由相应标识符指示的数据帧的构造,第二消息包含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
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与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在随后接收到来自移动目的地基站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所述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标识符;并且
将附加了经转换的标识符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源基站将其自己台站的控制信息发送给上位装置,并且上位装置将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目的地基站。
因此,移动目的地基站能够接管来自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并因此能够在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的重定位的情况中,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而无需改变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当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和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控制信息不匹配时,网关装置将附加于随后从移动目的地基站接收的语音数据的标识符转换成在移动源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标识符。
结果,在发生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之间的重定位时,即使控制信息没有在移动源基站和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被转交,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而无需变化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由HNB/HNB-GW/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上位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3是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HNB-GW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5是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6示出经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后的RANAP:需要重定位(RelocationRequired)消息。
图7示出经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修改的RANAP: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Request)消息。
图8是经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修改的Iu-UP协议的状态转变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HNB-GW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10是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1示出经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修改的RUA直接传送消息。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HNB-GW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13是描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4是描述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CN节点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16是描述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HNB-GW节点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18是描述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HNB和HNB-GW节点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20是描述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系统。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于HNB-S 2、HNB-T 3和上位装置(下文中称为“上位装置9”),上位装置9是HNB-GW 4或者CN节点5。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的RFCI信息从HNB-S 2通过上位装置9被报告给HNB-T 3。
参考图2,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包括控制单元21A和收发机单元22A,控制单元21A将HNB-S 2的RFCI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收发机单元22A将此第一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9。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上位装置9进一步包括收发机单元91A和控制单元92A,收发机单元91A接收来自HNB-S 2的第一消息,控制单元92A将第一消息中包含的RFCI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收发机单元91A还将此第二消息发送给HNB-T 3。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包括收发机单元31A和控制单元32A,收发机单元31A接收来自上位装置9的第二消息,控制单元32A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且将其设定(重设)成第二消息中包含的RFCI信息。
接下来结合图3中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在步骤S101,HNB-S 2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发送给上位装置9。
在步骤S102,上位装置9向HNB-T 3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含从HNB-S 2接收的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RFCI信息。
在上面所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T 3能够通过上位装置9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从而获得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够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的效果。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更具体的示例,其中上位装置9为HNB-GW 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的RFCI信息从HNB-S 2借助于RANAP消息通过HNB-GW 4被报告给HNB-T 3。
参考图4,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包括:对向HNB收发机41B、RANAP功能单元42B、对向CN收发机43B、Iu-UP帧控制单元44B、Iu-UP帧传送单元45B和RFCI保存单元46B。在图4中,对向HNB收发机41B构成图2中的收发机单元91A,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92A。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包括:对向HNB-GW收发机21B、RANAP功能单元22B、Iu-UP帧控制单元23B和Iu-UP帧传送单元24B。在图4中,对向HNB-GW收发机21B构成图2的收发机单元22A,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21A。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包括:对向HNB-GW收发机31B、RANAP功能单元32B、Iu-UP帧控制单元33B和Iu-UP帧传送单元34B。在图4中,对向HNB-GW收发机31B构成图2的收发机单元31A,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32A。
对向HNB收发机41B包括用于连接HNB-S 2和HNB-T 3的接口,并且执行与HNB-S 2和HNB-T 3的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RANAP功能单元22B、32B和42B实现3GPP TS 25.413(非专利文献3)规定的RANAP(无线电接入网络应用部分)协议功能。例如,RANAP功能单元22B、32B和RANAP功能单元42B具有生成RANAP消息的功能和终结RANAP消息的功能。
对向CN收发机43B具有用于与CN节点5连接的接口,并且执行与CN节点5的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Iu-UP帧控制单元23B、33B和44B实现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的Iu-UP协议功能。例如,Iu-UP帧控制单元23B、33B和44B具有生成Iu-UP初始化消息(下文中简称为“Iu-UP Init消息”)的功能和终结Iu-UP Init消息的功能。另外,Iu-UP帧控制单元44B具有将在Iu-UP消息中所包含的RFCI信息报告给RFCI保存单元46B的功能以及在重启Iu-UP初始化的情况中向RFCI保存单元46B发出用于比较RFCI信息的请求的功能。
Iu-UP帧传送单元24B、34B和45B实现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的Iu-UP协议功能。例如,Iu-UP帧传送单元24B、34B和45B具有传送Iu-UP帧数据的功能。
RFCI保存单元46B具有保存从Iu-UP帧控制单元44B报告的RFCI信息的功能以及基于来自Iu-UP帧控制单元44B的用于比较RFCI信息的请求而报告比较结果的功能。
对向HNB-GW收发机21B和31B具有用于与HNB-GW 4连接的接口,并且执行与HNB-GW4的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接下来描述与本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两个当前的3GPP规定。
(1)第一规定
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通过RANAP消息在CN和RNC(HNB-GW)之间报告与UE和CN之间的无线电接入承载(RAB)有关的RAB参数。更具体地,RAB参数是与服务类型一致的QoS(服务质量)的参数(诸如数据传送速率、块大小、错误率)。
然而,RAB参数与通过Iu-UP初始化消息交换的RFCI信息密切相关,因此要关注当由于重启Iu-UP初始化而仅对RFCI信息进行修改但未对RAB参数进行修改(RAB修改)时发生的状态失配。
因此,为了防止此类型的过程发生,3GPP TS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除了RAB修改以外,Iu-UP初始化的重启一定不能从相同的SRNS执行(第一规定)。
如果由现有Node-B/RNC/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过Iu-UP初始化消息转交RFCI信息的功能被应用到由HNB/HNB-GW/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则从图1中的HNB-S 2和HNB-T 3的每个向CN 6激活Iu-UP初始化。然而,在此情况中,从CN 6来看,Iu-UP初始化的重激活由相同的SRNS(HNB-GW 4)执行,因此第一规定被违反。
(2)第二规定
上述第一规定的问题可想到通过将Iu-UP初始化消息终结在HNB-GW处(即,不终结在CN处)来解决。
然而,在3GPP TS 25.467(非专利文献4)中,考虑到当Iu-UP消息被终结在HNB-GW处时HNB-GW中的信号处理的增加和处理复杂度的增加,因此规定Iu-UP协议的消息不终结在HNB-GW处(第二规定)。结果,当Iu-UP初始化消息被终结在HNB-GW处时,第二规定被违反。
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具有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W-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下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不变的同时进行语音通信的性能,而无需修改上述第一规定和第二规定。
接下来参考图5中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步骤S201中,HNB-S 2首先通过向HNB-GW 4发送请求UE 1从HNB-S 2移动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来实现开始重定位过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初始化消息的RFCI信息被添加在3GPP TS 25.413(非专利文献3)的9.1.9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图6示出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后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图6仅示出修改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作为RFCI值的“RFCI”、作为构成由RFCI值所示的数据帧的子流的数目的“RFCI子流”以及作为各子流的数据大小的“子流的长度”作为RFCI信息被添加。
HNB-GW 4使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终结在RANAP功能单元42B处,并获得RFCI信息。
在步骤S202,HNB-GW 4还通过向HNB-T 3发送请求UE 1向HNB-T 3移动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来请求确保HNB-T 3的资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201中在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时,RANAP功能单元42B获得该RFCI信息并且将此RFCI信息包括在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
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RFCI信息被添加到3GPP TS 25.413(非专利文献3)的上位装置9.1.10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图7示出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后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图7仅示出修改点。与图6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一样,作为RFCI值的“RFCI”、作为构成由RFCI值所指示的数据帧的子流的数目的“RFCI子流”以及作为各子流的数据大小的“子流的长度”作为RFCI信息被添加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
HNB-T 3使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终结在RANAP功能单元32B处。如果在此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则HNB-T 3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将其重设成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RFCI信息。
按照这种方式,当随后接收到来自UE 1的上行链路语音数据和来自CN 6的下行链路语音数据时,HNB-T 3不仅能够正确地辨认语音数据的数据帧的结构而且能够通过附加到这些语音数据的RFCI值来辨认速率。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HNB-T 3的状态转变,条件被添加,以在3GPP TS25.415(非专利文献2)的Iu-UP协议状态转变图中直接从“NULL(空闲)”状态转变到“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图8示出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后的Iu-UP协议状态转变图的图示。图8示出当接收到包含RFCI信息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图8中的HNB-GW内重定位请求”)时发生从“NULL”状态直接向“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的转变。
如此,当接收到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时,HNB-T 3将此消息作为触发并使得Iu-UP帧控制单元33B的状态从“NULL”状态转变为“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并因此进入即使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也允许传送Iu-UP帧数据的状态。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得从“NULL”状态转变为“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的信号名为“HNB-GW内重定位请求”,但是此信号名并不限于此名称。
接下来的步骤S203-S211作为在由HNB/HNB-GW/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前正在研究的HNB-GW内重定位过程的一种提议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不直接与本发明有关。
在执行了步骤S202后,HNB-T 3在步骤S203通过向HNB-GW 4发送RANAP: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来响应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
HNB-GW 4接着在步骤S204通过向HNB-S 2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来指示开始重定位。
HNB-S 2然后在步骤S205通过向UE 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来指示重配置无线电信道。
在步骤S206,HNB-T 3接着通过在无线电层1中的同步来检测UE 1,并通过向HNB-GW 4发送重定位检测消息来报告对UE 1的检测。
在步骤S207,UE 1接着通过向HNB-T 3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来报告无线电资源分配完成。
在步骤S208,HNB-T 3然后通过向HNB-GW 4发送RANAP:重定位完成消息来报告重定位完成。
HNB-GW 4接着在步骤S209中通过向HNB-S 2发送RANAP:Iu释放命令消息来报告HNB-S 2的资源的释放。
HNB-S 2然后在步骤S210中通过向HNB-GW 4发送RANAP:Iu释放完成消息来报告HNB-S 2的资源已释放。
UE 1随后在步骤S211中经由HNB-T 3与HNB-GW 4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用户数据)。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通过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将HNB-S 2的RFCI信息报告给HNB-GW 4,并且HNB-GW 4通过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 3,从而HNB-T 3能够接管HNB-S 2的RFCI信息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
另外,HNB-T 3将从HNB-GW 4接收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作为向允许语音数据传送的状态转变的触发,从而语音数据可在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被传送。
因此,HNB-T 3能够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并传送语音数据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从而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所以无需修改3GPP中不允许从相同SRNS(HNB-GW 4)重启Iu-UP初始化的第一规定。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初始化消息不必要终结于HNB-GW处,因此无需修改3GPP中不允许Iu-UP协议消息终结于HNB-GW处的第二规定。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在报告RFCI信息中使用了RANAP消息而获得了如下两个优点:
(1)第一优点
3GPP TS 25.467(非专利文献4)规定:RANAP消息终结于HNB和HNB-GW处。因此,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这样的优点:当与本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功能被添加到RANAP消息中时,无需添加新协议来支持。
(2)第二优点
虽然3GPP中的HNB-GW重定位过程当前正被研究,但是RANAP消息通常用于此过程的信号。因此,通过向RANAP消息添加与本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功能,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消除了向HNB-GW重定位过程添加新信号的需求的优点。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使得第一示例性实施更具体的示例,其中上位装置9为HNB-GW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的RFCI信息从HNB-S 2借助于RANAP用户适配(下文中简称为“RUA”)的直接传送消息通过HNB-GW 4被报告给HNB-T 3。
RUA在3GPP TS 25.468(非专利文献5)中被定义。另外,RUA直接传送消息是用于传送RANAP消息的消息。
参考图9,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与图4中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的不同在于添加了RUA功能单元47B。RUA功能单元47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92A的一个构成元件。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的不同在于添加了RUA功能单元25B。RUA功能单元25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21A的一个构成元件。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的不同在于添加了RUA功能单元35B。RUA功能单元35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32A的一个构成元件。
RUA功能单元25B、35B和47B实现3GPP TS 25.468(非专利文献5)规定的RUA协议功能。例如,RUA功能单元25B、35B和47B具有生成RUA消息的功能和终结RUA消息的功能。
接下来参考图10中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步骤S301中,HNB-S 2首先通过向HNB-GW 4发送请求UE 1从HNB-S 2移动的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来开始重定位过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发送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时,用于传送此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的RUA直接传送消息被同时发送。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 Init消息的RFCI信息被添加在3GPP TS25.468(非专利文献5)的9.1.4的RUA直接传送消息中。图11示出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后的RUA直接传送消息。图11仅示出修改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RUA直接传送消息中,作为RFCI值的“RFCI”、作为构成由RFCI值所指示的数据帧的子流的数目的“RFCI子流”以及作为各子流的数据大小的“子流的长度”作为RFCI信息被添加。
HNB-GW 4使RANAP:需要重定位消息终结在RANAP功能单元42B处,使RUA直接传送消息终结在RUA功能单元47B处,并获得RFCI信息。
在步骤S302,HNB-GW 4还通过向HNB-T 3发送请求UE 1向HNB-T 3移动的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来请求确保HNB-T 3的资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发送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时,用于传送此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的RUA直接传送消息被同时发送。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301中在RUA直接传送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时,RUA功能单元47B获得该RFCI信息并且将此RFCI信息包括在RUA直接传送消息中。RUA直接传送消息此时与图11中所示的消息相同。
HNB-T 3使得RANAP:重定位请求消息终结在RANAP功能单元32B处,并使得RUA直接传送消息终结在RUA功能单元35B处。如果此RUA直接传送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则HNB-T 3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将其重设成RUA直接传送消息中包含的RFCI信息。
按照这种方式,当HNB-T 3随后接收到来自UE 1的上行链路语音数据和来自CN 6的下行链路语音数据时,HNB-T 3不仅能够正确地辨认语音数据的数据帧的结构而且能够通过附加到这些语音数据的RFCI值来辨认速率。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于HNB-T 3的状态转变的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Iu-UP协议的状态转变图(参见图8)中,包含RFCI信息(在图8中表示为“HNB-GW内重定位请求”)的RUA直接传送消息被接收的条件被添加,作为用于直接从“NULL”状态转变到“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的条件。
按照这种方式,HNB-T 3将RUA直接传送消息的接收作为使得Iu-UP帧控制单元33B的状态从“NULL”状态转变为“支持模式数据传输就绪”状态以进入允许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能够允许传送Iu-UP帧数据的状态的触发。
接下来的步骤S303-S311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03-211的处理相同。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通过RUA直接传送消息将HNB-S 2的RFCI信息报告给HNB-GW 4,并且HNB-GW 4通过RUA直接传送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3,从而HNB-T 3能够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
另外,HNB-T 3将从HNB-GW 4接收到RUA直接传送消息作为向允许语音数据传送的状态转变的触发,从而语音数据可在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被传送。
因此,HNB-T 3能够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并传送语音数据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从而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所以无需修改3GPP中不允许从相同SRNS(HNB-GW 4)重启Iu-UP初始化的第一规定。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初始化消息不必要终结于HNB-GW处,因此无需修改3GPP中不允许Iu-UP协议消息终结于HNB-GW处的第二规定。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使得第一示例性实施更具体的示例,其中上位装置9为HNB-GW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的RFCI信息从HNB-S 2借助于家用NodeB应用部分(下文称为“HNBAP”)重定位消息通过HNB-GW 4被报告给HNB-T 3。
HNBAP在3GPP TS 25.469(非专利文献6)中被定义。HNBAP重定位消息未在3GPP中被规定,但是公知为是当前正在研究的HNB-GW内重定位过程中的一个设计。HNBAP重定位消息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图12,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与图4中所述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的不同在于添加了HNBAP功能单元48B。HNBAP功能单元48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92A的一个构成元件。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的不同在于添加了HNBAP功能单元26B。HNBAP功能单元26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21A的一个构成元件。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的不同在于添加了HNBAP功能单元36B。HNBAP功能单元36B是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32A的一个构成元件。
HNBAP功能单元26B、36B和48B实现3GPP TS 25.469(非专利文献6)规定的HNBAP协议功能。例如,HNBAP功能单元26B、36B和48B具有生成HNBAP消息的功能和终结HNBAP消息的功能。
接下来参考图13中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步骤S401中,HNB-S 2首先通过向HNB-GW 4发送请求UE 1从HNB-S 2移动的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来开始重定位过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 Init消息的RFCI信息被添加在此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例如类似于图11,此时,RFCI信息可被添加到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
HNB-GW 4使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终结在HNBAP功能单元48B处,并获得RFCI信息。
在步骤S402,HNB-GW 4还通过向HNB-T 3发送请求UE 1向HNB-T 3移动的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来请求确保HNB-T 3的资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401中在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时,HNBAP功能单元48B获得该RFCI信息并且将此RFCI信息包括在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例如与图11相同,RFCI信息此时例如可被添加到此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
HNB-T 3使得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终结在HNBAP功能单元36B处。如果此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包含RFCI信息。则HNB-T 3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将其重设成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的RFCI信息。
按照这种方式,当HNB-T 3随后接收到来自UE 1的上行链路语音数据和来自CN 6的下行链路语音数据时,HNB-T 3通过附加到这些语音数据的RFCI值不仅能够正确地辨认语音数据的数据帧的结构而且能够辨认速率。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于HNB-T 3的状态转变的3GPP TS25.415(非专利文献2)的Iu-UP协议的状态转变图(参见图8)中,包含RFCI信息(在图8中表示为“HNB-GW内重定位请求”)的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被接收的条件被添加,作为用于直接从“NULL”状态转变到“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的条件。
按照这种方式,HNB-T 3将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的接收作为使得Iu-UP帧控制单元33B的状态从“NULL”状态转变为“支持模式数据传送就绪”状态以进入允许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能够传送Iu-UP帧数据的状态的触发。
接下来的步骤S403-S411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03-211的处理相同。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S 2通过HNBAP:需要重定位消息将HNB-S 2的RFCI信息报告给HNB-GW 4,并且HNB-GW 4通过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 3,从而HNB-T 3能够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
另外,HNB-T 3将从HNB-GW 4接收到HNBAP:重定位请求消息作为向允许语音数据传送的状态转变的触发,从而语音数据可在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被传送。
因此,HNB-T 3能够接管来自HNB-S 2的RFCI信息并传送语音数据而无需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从而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需求的消除使得修改3GPP中不允许从相同SRNS(HNB-GW 4)重启Iu-UP初始化的第一规定的需求也消除。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Iu-UP初始化消息终结于HNB-GW处的需求的消除使得修改3GPP中不允许Iu-UP协议消息终结于HNB-GW处的第二规定的需求也消除。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使得第一示例性实施更具体的示例,其中上位装置9为HNB-GW4。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处理UE 1从HNB-S 2向HNB-T 3的重定位时,HNB-GW 4借助于Iu-UP Init消息向HNB-T 3报告HNB-S 2的RFCI信息。Iu-UP Init消息例如是在重定位发生时当HNB试图与控制UE的通信伙伴方的终端的HNB建立通信时在HNB和HNB-GW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消息。
在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Iu-UP Ver2中,Iu-UP Init消息从CN向RNC的发送被规定。然而,此规定假定了由现有3GPP Node-B/RNC/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
结果,即使在由HNB/HNB-GW/CN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必须使得能够进行Iu-UP Init消息从CN向HNC-GW的发送,但是3GPP TS25.467(非专利文献4)规定Iu-UP协议的消息不终结于HNC-GW。
本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修改了3GPP的规定,并允许Iu-UP消息终结于HNC-GW。
接下来参考图14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14中,HNB-GW 4被假定预先已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换句话说,在HNB-S2和HNB-X 8之间建立通信时,HNB-S 2已经向HNB-GW 4发送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Iu-UP Init消息,从而HNB-GW 4已经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此过程在图14的步骤S501之前实施并且未在图14中被描述。
首先,步骤S501和S502的处理被执行,步骤S501和S502的处理类似于图5的步骤S201和S202的处理。
在步骤S503中,HNB-T HNB-T 3接下来向HNB-GW 4发送包含HNB-T 3的RFCI信息的Iu-UPInit消息。HNB-GW 4使得Iu-UPInit消息终结在Iu-UP帧控制单元44B处,并且将在Iu-UPInit消息中包含的HNB-T 3的RFCI信息与之前获得的HNB-S 2的RFCI信息进行比较。
在步骤S504,HNB-GW 4接着通过向HNB-T 3发送Iu-UPInit确认消息来响应Iu-UPInit消息。
如果在步骤S503中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则HNB-GW 4在步骤S505中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Iu-UP Init消息发送给HNB-T 3,以使HNB-T 3的RFCI信息与HNB-S 2的RFCI信息匹配。
在步骤S506,HNB-T 3接着通过向HNB-GW 4发送Iu-UP Init确认消息来响应此Iu-UP Init消息。另外,HNB-T 3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将其重设成在此Iu-UP Init消息中包含的HNB-S 2的RFCI信息。
接下来的步骤S507-S515的处理类似于图5的步骤S203-S211的处理。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NB-GW 4通过Iu-UP Init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 3,从而HNB-T 3能够接管HNB-S 2的RFCI信息。
因此,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3GPP TS 25.467(非专利文献4)的HNB-GW 7.2的描述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Iu-UP仅终结于CN、HNB和HNB-GW。
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6.5.2的Iu-UP Ver2的描述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初始化过程可在两种Iu接入点(即CN和UTRAN)处被控制。
当Iu-UP过程的控制功能指示时(即在SRNS重定位时或当在Iu上建立RAB时)或者在执行TrFO的状态中当CN或HNB-GW试图解决RFCI的不匹配时,初始化过程被激活。用于RAB的SRNC在不通过RANAP请求RAB修改的情况下不能重启初始化过程。
虽然在3GPP TS25.415(非专利文献2)的Iu-UP Ver1中规定了Iu-UP Init消息从CN向CN的传送,但是并未规定Iu-UP Init消息从CN向RNC的传送。Iu-UP Ver1的规定可被修改得类似于Iu-UP Ver2。
在此情况中,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6.5.2中Iu-UP Ver1的规定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初始化过程可在两种Iu接入点(即CN和UTRAN)处被控制。
当Iu-UP过程的控制功能指示时(即在SRNS重定位时或当在Iu上建立RAB时)或者在执行TrFO的状态中当CN或HNB-GW试图解决RFCI的不匹配时,初始化过程被激活。用于RAB的SRNC在不通过RANAP请求RAB修改的情况下不能重启初始化过程。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使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更具体的示例,其中上位装置上位装置9为CN节点5。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处理UE 1从HNB-S 2向HNB-T 3的重定位时,CN节点5通过Iu-UP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 3。
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N节点5执行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由HNB-GW 4所执行的操作,并且HNB-GW 4仅执行传送而不终结在HNB-S 2/HNB-T 3和CN节点5之间交换的RANAP消息和Iu-UP Init消息。
然而,当前的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规定在HNB-GW内重定位发生时不允许重启Iu-UP初始化。
作为响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修改了3GPP的规定,并且即使在HNB-GW内重定位时也允许重激活Iu-UP初始化。
参考图15,本示例性实施例的CN节点5包括:用于HNB-GW 4的对向HNB-GW收发机51C、RANAP功能单元52C、用于HNB-GW 7的对向HNB-GW收发机53C、Iu-UP帧控制单元54C、Iu-UP帧传送单元55C和RFCI保存单元56C。而且,在图15中,对向HNB-GW收发机51C构成图2的收发机单元91A,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2的控制单元92A。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和HNB-T 3的配置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和HNB-T 3的配置。
对向HNB-GW收发机51C具有与HNB-GW 4连接的接口并与HNB-GW 4进行语音数据发送和接收。
对向HNB-GW收发机53C具有与HNB-GW 7连接的接口并与HNB-GW 7进行语音数据发送和接收。
其余的RANAP功能单元52C、Iu-UP帧控制单元54C、Iu-UP帧传送单元55C和RFCI保存单元RFCI 56C执行与图4中所示的RANAP功能单元42B、Iu-UP帧控制单元44B、Iu-UP帧传送单元45B和RFCI保存单元46B分别类似的操作。
接下来结合图16中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16中,假定CN节点5预先已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换句话说,在HNB-S 2和HNB-X 8之间建立通信时,HNB-S 2已经通过HNB-GW 4向CN节点5发送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Iu-UP Init消息,从而CN节点5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此过程在图16的步骤S601之前实施并且未在图16中被描述。
首先,在步骤S601和S602中由HNB-S 2、HNB-T 3和CN节点5执行与图5的步骤S201和S202中由HNB-S 2、HNB-T 3和HNB-GW 4执行的处理相类似的处理。
在步骤S603中,HNB-T 3接下来将包含HNB-T 3的RFCI信息的Iu-UP Init消息经由HNB-GW 4发送给CN节点5。CN节点5使得Iu-UPInit消息终结在Iu-UP帧控制单元54C处,并且将在Iu-UP Init消息中包含的HNB-T 3的RFCI信息与之前获得的HNB-S 2的RFCI信息进行比较。
在步骤S604,CN节点5接着通过HNB-GW 4向HNB-T 3发送Iu-UPInit确认消息来响应Iu-UP Init消息。
如果在步骤S603中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则CN节点5在步骤S605中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Iu-UP Init消息经由HNB-GW 4发送给HNB-T 3,以使HNB-T 3的RFCI信息与HNB-S 2的RFCI信息匹配。
在步骤S606,HNB-T 3接着通过HNB-GW 4向CN节点5发送Iu-UP Init确认消息来响应此Iu-UP Init消息。另外,HNB-T 3初始化HNB-T 3的RFCI信息并将其重设成在此Iu-UPInit消息中包含的HNB-S 2的RFCI信息。
接下来的步骤S607-S615中由UE 1、HNB-S 2、HNB-T 3和CN节点5执行的处理类似于图5的步骤S203-S211中由UE 1、HNB-S 2、HNB-T 3和HNB-GW 4执行的处理。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N节点5通过Iu-UP Init消息将HNB-S 2的RFCI消息报告给HNB-T 3,从而HNB-T 3能够接管HNB-S 2的RFCI信息。
因此,即使在HNB-S 2和HNB-T 3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另外,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6.5.2的Iu-UP Ver1的描述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在不通过RANAP请求RAB修改或在没有发生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下,不能针对RAB重激活初始化过程。
另外,3GPP TS 25.415(非专利文献2)的6.5.2的Iu-UP Ver2的规定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在不通过RANAP请求RAB修改或在没有发生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下,不能针对RAB重激活初始化过程。
第七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特征在于HNB-S 2、HNB-T 3和HNB-GW 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哦个,HNB-S 2和HNB-T 3中的每者都向HNB-GW 4报告RFCI信息,并且当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HNB-GW 4将附加到从HNB-T3接收的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成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结构的数据帧的RFCI值。
参考图17,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包括:控制单元21D和收发机单元22D,控制单元21D将HNB-S 2的RFCI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并且收发机单元22D将此第一消息发送给HNB-GW 4。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包括:控制单元31D和收发机单元32D,控制单元31D将HNB-T 3的RFCI信息包括在第二消息中,并且收发机单元32D将此第二消息发送给HNB-GW4。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包括:第一收发机单元41D,第一收发机单元41D接收来自HNB-S 2的第一消息和接收来自HNB-T 3的第二消息;存储单元42D,存储单元42D存储第一消息中包含的HNB-S 2的RFCI信息以及第二消息中包含的HNB-T 3的RFCI信息;控制单元43D,在当HNB-S 2的RFCI信息和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控制单元43D在继而接收到来自HNB-T 3的语音数据时,将附加到此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成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与该语音数据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以及第二收发机单元44D,第二收发机单元44D向CN 6发送附加了已经经历了控制单元43D中的RFCI转换的RFCI值的语音数据。
接下来结合图18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在步骤S701中,HNB-S 2向HNB-GW 4发送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
在步骤S702中,HNB-T 3向HNB-GW 4发送包含HNB-T 3的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
HNB-GW 4将第一消息中包含的HNB-S 2的RFCI信息和第二消息中包含的HNB-T 3的RFCI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42D中。另外,HNB-GW 4还对HNB-S 2和HNB-T 3的RFCI信息进行比较。
在步骤S703中,UE 1随后通过HNB-T 3与HNB-GW 4执行语音数据(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此时当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HNB-GW 4在接收到来自HNB-T 3的语音数据时执行RFCI转换,RFCI转换将附加到此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为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与该语音数据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
HNB-GW 4然后将附加了经转换的RFCI值的语音数据发送给CN 6。
当HNB-S 2和HNB-T 3的RFCI信息匹配时,HNB-GW 4不加改变地向CN 6发送从HNB-T 3接收的语音数据以及附加到该语音数据的RFCI值。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HNB-S 2的RFCI信息和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HNB-GW 4随后将附加到从HNB-T 3接收的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为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
结果,即使当在HNB-S 2和HNB-S 2之间没有转交RFCI信息,也能在HNB之间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不变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使第七示例性实施更具体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哦个,HNB-S 2和HNB-T 3中的每者都通过Iu-UP Init消息向HNB-GW 4报告RFCI信息,并且当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HNB-GW 4将附加到从HNB-T 3接收的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为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
然而,用于3GPP TS 25.467(非专利文献4)的3G家用NodeB的UTRAN架构规定Iu-UP协议的消息不终结于HNB-GW。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修改了此3GPP规定并且允许了Iu-UP协议的消息终结于HNB-GW。
参考图19,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GW 4包括:对向HNB收发机41E、RANAP功能单元42E、对向CN收发机43E、Iu-UP帧控制单元44E、Iu-UP帧传送单元45E、RFCI保存单元46E和RFCI转换单元47E。在图19中,对向CN收发机43E构成图17的第二收发机单元44D,RFCI保存单元46E构成图17的存储单元42D,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17的控制单元43B。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S 2包括:对向HNB-GW收发机21E、RANAP功能单元22E、Iu-UP帧控制单元23E和Iu-UP帧传送单元24E。在图19中,对向HNB-GW收发机21E构成图17的收发机单元22D,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17的控制单元21D。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HNB-T 3包括对向HNB-GW收发机31E、RANAP功能单元32E、Iu-UP帧控制单元33E和Iu-UP帧传送单元34E。在图19中,对向HNB-GW收发机31E构成图17的收发机单元32D,并且其他功能块构成图17的控制单元31D。
RFCI转换单元47E具有执行将附加到从HNB-T 3接收的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成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的功能。
在HNB-GW 4中,其他的对向HNB收发机41E、RANAP功能单元42E、对向CN收发机43E、Iu-UP帧控制单元44E、Iu-UP帧传送单元45E和RFCI保存单元46E各自执行与图4中所示的对向HNB收发机41B、RANAP功能单元42B、控制单元43B、Iu-UP帧控制单元44B、Iu-UP帧传送单元45B和RFCI保存单元46B分别相同的操作。
在HNB-S 2中,对向HNB-GW收发机21E、RANAP功能单元22E、Iu-UP帧控制单元23E和Iu-UP帧传送单元24E各自执行与图4中所示的对向HNB-GW收发机21B、RANAP功能单元22B、Iu-UP帧控制单元23B和Iu-UP帧传送单元24B分别类似的操作。
在HNB-T 3中,对向HNB-GW收发机31E、RANAP功能单元32E、Iu-UP帧控制单元33E和Iu-UP帧传送单元34E各自执行与图4中所示的对向HNB-GW收发机31B、RANAP功能单元32B、Iu-UP帧控制单元33B和Iu-UP帧传送单元34B分别类似的功能。
接下来结合图20所示的序列图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20中,HNB-GW 4被假定预先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换句话说,在HNB-S 2和HNB-X 8之间建立通信时,HNB-S 2已向HNB-GW 4发送了包含HNB-S 2的RFCI信息的Iu-UPInit消息,从而HNB-GW 4获得了HNB-S 2的RFCI信息。此过程在图20的步骤S801之前实施并且未在图20中被描述。
首先,步骤S801和S802的处理被执行,步骤S801和S802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01和S202的处理类似。
在步骤S803中,HNB-T 3接下来向HNB-GW 4发送包含HNB-T 3的RFCI信息的Iu-UPInit消息。HNB-GW 4使得Iu-UP Init消息终结在44E处,并且将在Iu-UP Init消息中包含的HNB-T 3的RFCI信息与之前获得的HNB-S 2的RFCI信息进行比较。
在步骤S804,HNB-GW 4接着通过向HNB-T 3发送Iu-UPInit确认消息来响应Iu-UPInit消息。
接下来步骤S805-S812的处理被执行,步骤S805-S812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03-S211类似,之后在步骤S813中UE 1通过HNB-T 3与HNB-GW 4进行语音数据(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这里,如果在步骤S803中HNB-S 2的RFCI信息与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则HNB-T 3和HNB-X 8的RFCI信息也不匹配。在这样的情况中,HNB-T 3和HNB-X 8的RFCI信息的两种设置中相同的RFCI值可仍然指示不同的结构,并且因此,对于从UE 1通过HNB-T 3传入的语音数据,RFCI转换是必要的。
结果,HNB-GW 4将从UE 1通过HNB-T 3传入的语音数据从Iu-UP帧传送单元45E传送到RFCI转换单元47E;并且在RFCI转换单元47E处,RFCI转换被执行以将附加到这些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成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与该语音数据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附加了经历了RFCI转换的RFCI值的语音数据然后被传送到Iu-UP帧传送单元45E并通过对向CN收发机43E被传送到CN 6。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HNB-S 2的RFCI信息和HNB-T 3的RFCI信息不匹配时,HNB-GW 4随后将附加到从HNB-T 3接收的语音数据的RFCI值转换成在HNB-S 2的RFCI信息中指示具有相同构造的数据帧的RFCI值。
结果,即使当在HNB-S 2和HNB-T 3之间没有RFCI信息转交时进行HNB-GW内重定位的情况中也能在保持无代码转换器操作(TrFO)的同时执行语音通信。
3GPP TS 25.467(非专利文献4)的7.2的规定经本示例性实施例修改为如下所示。
Iu-UP仅终结于CN、HB和HNB-GW处。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构成和细节可有各种修改,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清楚的。
例如,在第一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仅仅从HNB-S 2向HNB-T 3转交的控制信息被描述作为RFCI信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形式,并且IPTI(PDU间传输间隔)信息可作为增加的信息被转交。
IPTI信息是规定子流的数据传输间隔(周期)的信息,并且通过此IPTI信息,即使不执行语音数据的传送,也可从子流的数据大小和AMR编解码率唯一地计算出语音数据。
虽然在第一到第六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可被应用于HNB之间的HNB-GW内重定位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用于HNB-GW间重定位(即HNB-S 2和HNB-T 3不连接到相同HNB-GW时的重定位)。
在第五和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HNB-T 3将HNB-T 3的RFCI信息包括在Iu-UP Init消息中并发送此消息,但是如果在此Iu-UP Init消息要被发送时已经接收到HNB-S 2的RFCI信息,则可禁止HNB-T 3发送此Iu-UP Init消息。
在本发明的HNB-S、HNB-T、HNB-GW和CN节点中执行的方法也可应用于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另外,此程序可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上并且可通过网络被提供给外界。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87320的优先权的权益,并且通过引用结合了该申请的所有公开。

Claims (26)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家用Node B(HNB);
第二HNB;和
连接到核心网络的HNB网关(HNB-GW),
其中,所述第一HNB配置为:
与用户设备(UE)通信;
在HNB-GW内重定位期间将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发送到所述HNB-GW,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所述第一HNB重定位到所述第二HNB;并且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向所述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所述HNB-GW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且
将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二HNB,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HNB配置为:
与所述UE通信;
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并且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从所述UE接收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需要重定位的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RANAP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重定位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RANAP消息。
6.一种第一家用Node B(HNB),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的收发机:
与用户设备(UE)通信;
在HNB网关(HNB-GW)内重定位期间将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发送到连接到核心网络的HNB-GW,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所述第一HNB重定位到第二HNB,所述第二HNB配置为与所述UE通信,
其中,将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HNB-GW发送到所述第二HNB,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和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向所述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并且,在所述重定位期间所述第二HNB从所述UE接收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HNB,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需要重定位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一HNB,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RANAP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一HNB,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重定位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一HNB,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RANAP消息。
11.一种第二家用Node B(HNB),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的收发机:
与用户设备(UE)通信;
在HNB网关(HNB-GW)内重定位期间从连接到核心网络的HNB-GW接收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第一HNB重定位到所述第二HNB,所述第一HNB配置为与所述UE通信,其中,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HNB传送到所述HNB-GW;和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从所述UE接收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其中,在所述重定位期间RRC重配置消息从所述第一HNB发送到所述UE。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HNB,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需要重定位的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二HNB,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RANAP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二HNB,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重定位请求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二HNB,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RANAP消息。
16.一种连接到核心网络的家用Node B网关(HNB-GW),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的收发机:
在HNB-GW内重定位期间从第一HNB接收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HNB配置为与用户设备(UE)通信,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所述第一HNB重定位到配置为与所述UE通信的第二HNB;和
将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二HNB,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
其中,在所述重定位期间所述第一HNB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所述UE,并且,在所述重定位期间所述第二HNB从所述UE接收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HNB-GW,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需要重定位的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HNB-GW,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RANAP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HNB-GW,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重定位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HNB-GW,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RANAP消息。
21.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的收发机:
与第一家用Node B(HNB)和第二HNB通信;
执行连接到核心网络的家用Node B网关(HNB-GW)内重定位,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所述第一HNB重定位到所述第二HNB;和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从所述第一HNB接收RRC重配置消息,并且,在所述重定位期间向所述第二HNB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其中,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HNB发送到所述HNB-GW,以及,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HNB-GW发送到所述第二HNB,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需要重定位的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RANAP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重定位请求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RANAP消息。
26.一种用户设备(UE)的方法,包括:
与第一家用Node B(HNB)和第二HNB通信;
执行连接到核心网络的家用Node B网关(HNB-GW)内重定位,在HNB-GW内重定位中所述UE被从所述第一HNB重定位到所述第二HNB;和
在所述重定位期间从所述第一HNB接收RRC重配置消息,并且,在所述重定位期间向所述第二HNB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其中,包括RAB子流组合指示符(RFCI)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HNB发送到所述HNB-GW,以及,包括所述RFCI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HNB-GW发送到所述第二HNB,从而所述RFCI信息在不执行Iu-UP初始化过程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HNB接管。
CN201610084795.8A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657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7320 2009-08-12
JP2009-187320 2009-08-12
CN201080035810.0A CN102474908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5810.0A Division CN102474908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759A CN105657759A (zh) 2016-06-08
CN105657759B true CN105657759B (zh) 2019-12-27

Family

ID=4358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812.8A Active CN105813149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5001.XA Active CN105554826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5004.3A Active CN105813150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080035810.0A Active CN102474908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4931.3A Active CN105722160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4795.8A Active CN105657759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5003.9A Active CN105554827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812.8A Active CN105813149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5001.XA Active CN105554826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5004.3A Active CN105813150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080035810.0A Active CN102474908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201610084931.3A Active CN105722160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5003.9A Active CN105554827B (zh) 2009-08-12 2010-06-02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4) US9020508B2 (zh)
EP (1) EP2466988B1 (zh)
JP (4) JP5660040B2 (zh)
KR (2) KR20140046085A (zh)
CN (7) CN105813149B (zh)
AU (1) AU2010283393B2 (zh)
BR (5) BR122016009668A2 (zh)
CA (2) CA2770738C (zh)
RU (4) RU2518437C2 (zh)
WO (1) WO2011018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149B (zh) * 2009-08-12 2019-09-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US20170087060A1 (en) * 2011-11-18 2017-03-30 Sofsera Corporation Tooth surface repairing materia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825A (zh) * 2005-09-20 2007-03-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主叫端及被主叫端的快速呼叫建立方法
CN10137000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高速分组接入信道上传输信令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3957A (en) * 1995-07-12 1997-09-02 Ericsson Inc. Dual mode satellite/cellular terminal
WO2001082640A1 (fr) 2000-04-26 2001-11-01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multipoint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communication
JP3518496B2 (ja) 2000-08-23 2004-04-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提供方法
JP3449353B2 (ja) * 2000-12-13 2003-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およびトランスコーダ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3450295B2 (ja) * 2000-12-14 2003-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交換ノード
KR100428736B1 (ko) 2001-04-26 2004-04-27 주식회사 현대시스콤 이동통신망 및 그의 운용방법
KR100837351B1 (ko) * 2002-04-06 2008-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링크 파라미터 갱신 방법
AU2002344955A1 (en) * 2002-04-12 2003-10-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chanism to support 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 services via an iu interface
DE10297792D2 (de) * 2002-05-31 2005-05-25 Siemens Ag Abfrage der aktuell gültigen Bitraten bei Unterbrechung eines TrFo-Calls (Anrufs)
RU2310277C2 (ru) * 2002-06-07 2007-11-10 Сим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ip-пакетов между сетевым радиоконтроллером (rnc) и друг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сети мобиль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KR100512359B1 (ko) 2002-10-07 2005-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로 다른 이동통신 시스템간의 메시지 변환 장치 및 방법
WO2005057809A2 (en) * 2003-12-09 2005-06-23 Alcate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based tandem free operation
KR101141326B1 (ko) * 2004-06-01 2012-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통제어채널 상의 개선된 메시지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7580388B2 (en) 2004-06-01 2009-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essages on commo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9346B2 (en) * 2004-09-18 2010-06-01 Genband Inc. UMTS call hand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964564B (zh) * 2005-10-1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面承载资源分配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070140293A1 (en) 2005-12-16 2007-06-21 Anjana Agarwal RFCI mapping to support backward-compatible transcoder-free operation for UMTS
US20090239538A1 (en) 2006-03-03 2009-09-24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JP4838181B2 (ja) * 2007-03-19 2011-12-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374258B (zh) * 2007-08-2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后向兼容的系统和附着、去附着方法
JP4800332B2 (ja) 2008-02-06 2011-10-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
US20090262683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Amit Khetaw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up and Release of User Equipment Context Identifiers in a Home Node B System
CN101321320A (zh) * 2008-06-03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US20100040023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Gallagher Michael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 Home Node B Handover in a Home Node B Group
US8331384B2 (en) * 2009-05-12 2012-1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mto cover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5813149B (zh) * 2009-08-12 2019-09-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KR101457282B1 (ko) * 2009-12-10 2014-10-31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게이트웨이 장치, 중계 방법, 프로그램, 펨토 시스템
US20120002637A1 (en) * 2010-06-18 2012-01-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ome node-b mobility
CN106165529A (zh) 2014-02-09 2016-11-23 感应加热有限公司 用于热处理沿工件的纵轴配置的紧密间隔的多个偏心圆柱形元件的单发感应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825A (zh) * 2005-09-20 2007-03-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主叫端及被主叫端的快速呼叫建立方法
CN10137000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高速分组接入信道上传输信令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2108887A (ru) 2013-09-20
JPWO2011018915A1 (ja) 2013-01-17
CN102474908B (zh) 2016-03-09
CN105657759A (zh) 2016-06-08
CN102474908A (zh) 2012-05-23
US20120202499A1 (en) 2012-08-09
US9503937B2 (en) 2016-11-22
WO2011018915A1 (ja) 2011-02-17
JP5928563B2 (ja) 2016-06-01
RU2015151398A (ru) 2017-06-06
JP2018038093A (ja) 2018-03-08
JP2015065689A (ja) 2015-04-09
BR122016009667A2 (pt) 2019-08-27
CN105722160A (zh) 2016-06-29
CA2770738A1 (en) 2011-02-17
EP2466988A1 (en) 2012-06-20
US20180167851A1 (en) 2018-06-14
BR112012003079A2 (pt) 2016-08-16
AU2010283393A1 (en) 2012-02-02
JP6315021B2 (ja) 2018-04-25
EP2466988A4 (en) 2017-07-12
BR122016009666A2 (pt) 2019-08-27
EP2466988B1 (en) 2020-02-19
JP5660040B2 (ja) 2015-01-28
US20170041832A1 (en) 2017-02-09
KR20140046085A (ko) 2014-04-17
CA2860689C (en) 2018-05-01
KR20120055631A (ko) 2012-05-31
CN105813150B (zh) 2019-09-06
CN105554826B (zh) 2019-03-15
CN105813149B (zh) 2019-09-06
US20150230139A1 (en) 2015-08-13
US9020508B2 (en) 2015-04-28
RU2518437C2 (ru) 2014-06-10
BR122016009668A2 (pt) 2019-08-27
CA2860689A1 (en) 2011-02-17
RU2671952C1 (ru) 2018-11-08
CN105554827B (zh) 2019-12-06
KR101420945B1 (ko) 2014-07-17
JP6512271B2 (ja) 2019-05-15
BR122016009671A2 (pt) 2019-08-27
CN105554826A (zh) 2016-05-04
CN105813150A (zh) 2016-07-27
US10172046B2 (en) 2019-01-01
RU2014105984A (ru) 2015-08-27
RU2572564C2 (ru) 2016-01-20
AU2010283393B2 (en) 2015-01-22
CN105813149A (zh) 2016-07-27
CA2770738C (en) 2016-10-04
JP2016129433A (ja) 2016-07-14
CN105554827A (zh) 2016-05-04
RU2640034C2 (ru) 2017-12-26
CN105722160B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227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上位装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AU201520188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higher-order apparatus,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