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320A -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320A
CN101321320A CNA2008100859344A CN200810085934A CN101321320A CN 101321320 A CN101321320 A CN 101321320A CN A2008100859344 A CNA2008100859344 A CN A2008100859344A CN 200810085934 A CN200810085934 A CN 200810085934A CN 101321320 A CN101321320 A CN 101321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encoding
modification
decoding
multi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5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859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13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1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该方法包括:从第一用户设备侧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发送切换失败消息;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将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持回落的移动交换中心。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预先将呼叫回落为语音呼叫,从而保证后续需要切换到不支持多媒体呼叫的网络时,呼叫不会失败。

Description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领域中出现了同时提供音视功能的服务。同时目前视频电话的兴起、多媒体业务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多媒体业务是新兴业务,必然会存在不支持多媒体技术的情形,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网络。
用户设备触发多媒体回落过程大致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A和第二用户设备(UEB)以多媒体建立连接。用户设备A(UEA)发起多媒体到语音的回落,通过修改消息通知核心网和UEB要回落的语音编解码。核心网判决通过后,发送修改完成消息。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户设备能够发起二者之间的回落,因此对用户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目前除了用户设备触发多媒体回落以外没有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技术,因而导致多媒体呼叫的一方切换到不支持多媒体的网络后,呼叫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以实现切换触发多媒体呼叫回落到语音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回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用户设备侧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将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交换中心包括:
回落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切换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修改单元,用于在回落触发单元发送切换失败消息后,修改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收到切换请求时,可以将呼叫回落为语音呼叫,从而保证后续需要切换到不支持可视电话呼叫的网络时,呼叫不会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协商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语音切换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MSC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局内/局间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后续局内/局间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
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局内/局间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该方法存在UEA和UEB两侧(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地方,也称为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当UEA需要进行切换时,如果其所在的移动交换中心A(MSCA)发现切换失败,就需要触发多媒体回落过程。参见图1,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101:可视电话(VP:Video Phone)呼叫过程中,UEA和UEB可以协商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A与UEB协商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由于UEA同时支持VP和语音,发送建立(SETUP)消息发起VP呼叫,SETUP消息中携带VP和语音两种支持能力;在SETUP消息中,可以将VP能力放在前面,以VP编解码作为首选;
步骤202:前向局侧的MSCA判断UEA用户同时支持VP和语音呼叫后,把VP编解码和语音编解码放在编解码列表中发送给被叫侧,从而与被叫侧进行协商。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假设VP编解码表示为mm,UEA支持的语音编解码为X、Y、Z;其中,X、Y、Z指代任意的语音编解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采用哪种具体的语音编解码方式,也不限定UEA能够支持的语音编解码的数量。
步骤203:被叫侧的移动交换中心B(MSCB,本发明实施例其他地方,也称为第二移动交换中心)收到前向局侧的编解码列表后,发送SETUP消息给被叫UE,假设为UEB,该SETUP消息携带VP和语音两种支持能力,其中语音编解码为X、Y、Z。
步骤204:UEB也同时支持VP和语音呼叫,向MSCB发送呼叫证实(CallConfirm)消息,在呼叫证实消息中携带支持的VP和语音编解码;假设UEB支持的语音编加码为X、Y。
步骤205:MSCB把取交集后的VP和语音编解码发送给MSCA,其中标明首选编解码为VP;由于UEA支持语音编解码为X、Y、Z,而UEB支持的语音编解码为X、Y,因此MSCB发送的语音编解码为取交集的语音编解码为X、Y。
步骤206:MSCA将向UEA发送连接建立消息,UEA和UEB接通VP呼叫,同时协商得到了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X、Y。
以上介绍了VP呼叫建立的同时,通讯双方协商得到共同的语音编解码。在UEA和UEB通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UEA侧的局内/局间切换网络的过程,如果切换的目标侧不具备VP功能,此时就可以根据前面协商出的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将UEA和UEB的VP通讯回落成语音通讯。
步骤102:UEA所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A会向MSCA发出切换请求(Relocation Required)消息;这里的切换请求可以是局内切换,也可以是局间切换。
步骤103:MSCA判断目标侧的RNC、MSC或基站控制器(BSC:BaseStation Controller)不具备VP功能;则向UEA所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A(RNCA)发送切换失败(Relocation Failure)消息。
具体地,如果切换请求消息中有切换目标侧的类型,可以根据切换目标侧类型判断,如果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2nd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s System)则不支持多媒体,如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则认为支持多媒体;还可以通过数据配置的方式进行判断,数据配置过程可以为,预先在MSC侧设置好触发多媒体回落的场景,当设置的场景发生时,直接发起多媒体回落。
如果MSCA了解到切换失败,并且呼叫的双方在VP呼叫的过程中协商了语音编解码后,可以触发多媒体的回落过程。
触发多媒体的回落时,首先需要将UEA的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这个过程相应的执行步骤104-105;
步骤104:MSCA向UEA发送将VP呼叫回落成语音呼叫的修改(Modify)命令;
步骤105:UEA收到该命令后将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并向MSCA发送修改完成(Modify Complete)信息。
在触发多媒体的回落过程中将UEA的VP呼叫回落成语音呼叫后,需要进行UEA侧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way)A、RNCA的承载面的支持能力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执行步骤106-116实现:
步骤106:MSCA向媒体网关A(MGWA)发送修改承载的编解码类型请求(Modify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该请求可以携带参数“3GUP:RANOUT,New Codec AMR”,表示本实施例需要用到的相关信息,具体表示用户面方向为RAN OUT,新的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AMR。
步骤107:MGWA向MS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的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RAN OUT,New Codec AMR);
步骤108:MSCA向RNCA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RAB Modify Assign),该请求可以携带参数“NSI=Selected Codec”,表示目的是修改无线侧承载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109:RNC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目的是修改承载面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110:MGWA向RN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Modify Bearer Req Cmp)消息;
步骤111:RNCA向MGWA发送用户面初始化(IuFP Init)消息;目的是:信令面编解码协商成功后,通过此消息进行用户面的初始化。
步骤112:MGWA向RNCA发送用户面初始化响应(IuFP Init Ack)消息;
步骤113:RNCA向MGWA发送Modify Bearer Req。目的为初始化完成后再次确认。
步骤114:MGWA向RN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115:无线侧承载修改完成后,RNCA向MSCA发送无线承载指配响应(RAB Modify Assign Rsp)消息。
步骤116:MSCA向MGWA发送Modify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CN IN,New Codec AMR);这条消息用于将MGWA用户面方向修改为CN IN,将新的编解码类型修改为AMR-语音编解码。
步骤117:MGWA向MSCA发送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Cmp(3GUP:CN IN,New Codec AMR);
至此完成了UEA侧的承载修改为语音的承载过程,下面将进行UEB侧承载修改为语音编解码承载的过程,具体参见步骤117-128:
步骤118:MSCA向MSCB发送将VP呼叫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编码的命令(Modify To Selected Codec);
步骤119:MSCB向UEB发送将VP呼叫修改为语音呼叫的修改(Modify)命令;
步骤120:UEB向MSCB发送修改完成信息(Modify Complete);
步骤121:MSCB向媒体网关B(MGWB)发送保留承载的编解码类型(Reserve Bearer Characteristics)的消息,该消息可以携带如下参数:3GUP:CNIN,New CodecAMR,表示MSCA向MGWB请求保留承载消息,用户面方向为CN IN,新的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AMR;
步骤122:MGWB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消息。
步骤123:MGWA向MGWB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可以是ModifyBearer Req Cmp消息;
步骤124: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BNC Modified)消息。执行该消息的目的是为了在MGWB将与MSCB之间的承载修改后,通知MSCB承载修改完成。
步骤125:MSCB向MGWB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3GUP:RAN IN,New Codec AMR);
步骤126: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的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RAN OUT,New Codec AMR)。
步骤127:MSCB向无线网络控制器B(RNC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消息RAB Modify Assign(NSI=Selected Codec);从而触发无线侧将承载编解码修改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128:RNCB向MGWB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目的是修改承载面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129:MGWB向RN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至此完成了UEB侧的修改,然后由UEB侧发起语音用户面的初始化就完整了全部的语音回落过程,其中语音用户面的初始化过程请参见步骤129-138;
步骤130:RNCB通过MGWB、MGWA向RNCA发送用户面初始化IuFPInit(RFCI Value Correction)消息;
步骤131:RNCA通过MGWA、MGWB向RNCB进行IuFP Init反馈;
步骤132:RNCB向MGWB发送Modify Bearer Req;目的为初始化完成后再证实一下;
步骤133:MGWB向RN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134:承载面修改完成后,RNCB向MSCB发送修改完成消息RABModify Assign Rsp。
步骤135:MSCB向MGWB发送确认消息Confirm Bearer Characteristics(3GUP:CN IN,New Codec AMR)。
步骤136:MGWB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
步骤137:MGWA向MGW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138: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BNC_Modified;
步骤139:MSCB向MSCA发送语音编码修改成功消息Successful CodecModification。
至此完成了全部的多媒体回落过程。
其中,在多媒体回落过程后,可以进行语音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切换的信令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RNC向MSC发起重配置请求(Iu-Relocation-Required)消息;
步骤302、MSC向BSC发送切换请求(A-Handover-Request)消息,准备切换目标侧的资源;
步骤303、BSC向MSC返回切换请求证实(A-Handover-Request-Ack)消息,切换目标侧的资源准备完毕;
步骤304、目标侧资源准备完毕后,BSC向RNC下发切换命令(Iu-Relocation-Command);
步骤305、RNC向用户设备下发切换命令(RRC-HO-Command);
步骤306、用户设备发送无线侧接入请求(RI-HO-Access)消息,请求从切换目标侧接入。
步骤307、BSC检测到用户设备从目标侧接入时,发送切换检测(A-Handover-Detect)消息通知MSC进行接网。
步骤308、BSC向用户设备发送接入完成(RI-HO-Complete)消息,表示完全接入到切换的目标侧;
步骤309、用户设备完全从切换目标侧接入后,BSC发送切换完成(A-Handover-Complete)消息通知MSC切换完成;
步骤310、,切换完成后,MSC发送释放请求(Iu-Release-Command)消息通知RNC释放切换原侧的资源;
步骤311、RNC释放完成切换原侧的资源后,发送释放完成(Iu-Release-Complete)消息通知MSC资源释放完成。
实施例1中,通过在建立VP呼叫的同时协商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在收到切换请求时判断目标侧不支持VP呼叫,从而拒绝切换请求,避免了切换后因目标侧不支持VP而导致失败。拒绝切换请求后,发起多媒体回落到语音,因而在再次收到切换请求后,可以以语音方式切换到目标侧,呼叫不会失败。
实施例1中,如果发生的是局内呼叫,移动交换中心A和B是同一个实体,则不需要移动交换中心A和B之间的信令交互过程。
实施例2,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续局内/局间切换触发多媒体回落的方法。
当UEA通过MSCA(初始MSC,指呼叫建立时的MSC,不论呼叫中UEA发生首次切换还是多次后续切换,MSCA均称为初始MSC)与UEB进行通讯,然后UEA进行了一次切换,通过MSCA’继续与UEB进行通讯,当UEA再次需要切换时,就需要进行本实施例的过程。参见图4,该方法具体为:
步骤401:VP呼叫过程中,UEA发生过MSCA至MSCA’的局间切换,UEA和UEB协商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
该步骤中的UEA和UEB协商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与图2所描述的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在UEA和UEB通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后续局内/局间切换,由于被切换的目标侧可能不具备VP功能,如果不具备VP功能,则需要将UEA和UEB的VP通讯回落成语音通讯。
当进行局内/局间切换时MACA’首先会获知切换失败的情况,具体可以通过步骤402-403获知切换失败;
步骤402:UEA所在的RNCA’会向MSCA’发出切换Relocation Required请求;
步骤403:MSCA’判断出目标侧的RNC、MSC或BSC不具备VP功能;那么向UEA所在的RNCA’发送切换失败Relocation Failure消息。
在UEA侧了解到切换失败后,就会开始触发多媒体的回落过程。
那么首先需要将UEA的VP呼叫回落成语音呼叫,这个过程相应的执行步骤404-408;
步骤404:MSC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3GUP:CN IN,New Codec AMR)。用户面方向为RANOUT,新的编解码为AMR。
步骤405:MGWA’向MS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的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RAN OUT,New Codec AMR);
步骤406:MSCA’向MSCA发送将VP呼叫回落成语音的呼叫命令(ModifyTo Selected Codec(New Codec=AMR))。
步骤407:MSCA向UEA发送修改(Modify)请求;
步骤408:UEA向MSCA发送修改完成(Modify Complete)消息;
在触发多媒体的回落过程中完成了将UEA的VP呼叫回落成语音呼叫后,需要完成UEA侧承载面的支持能力修改;那么相应的执行步骤409-420:
步骤409:MSCA向MSCA’发送前向接入信令(FAS:Forward AccessSignal);FAS是局间切换后,两个局间传递的MAP(局间E接口采用的一种信令)消息,RANAP(MSC和RNC之间IU接口通信的一种信令)消息都打包在此消息中传递;
步骤410:MSCA’向MGWA’发送Modify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RAN OUT,New Codec AMR)。这条消息是修改MGWA和MSCA连接的承载,用户面方向为CN IN,新的编解码类型为AMR-语音编解码。
步骤411:MGWA’向MSCA’发送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CN IN,New Codec AMR)。
步骤412:MSCA’向RNCA’发送无线承载修改消息RAB Modify Assign(NSI=Selected Codec);目的是修改无线侧承载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413:RNC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目的是修改承载面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414:MGWA’向RN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415:RNCA’向MGWA’发送用户面初始化消息IuFP Init。目的是:信令面编解码协商成功后,通过此消息进行用户面的初始化。
步骤416:MGWA’向RNCA’发送IuFP Init反馈;
步骤417:RNCA’向MGWA’发送Modify Bearer Req。目的为初始化完成后再证实一下。
步骤418:MGWA’向RN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419:无线侧承载修改完成后,RNCA’向MSCA’发送响应消息,RABModify Assign Rsp。
至此完成了RNCA’、MGWA’、MSCA’侧的多媒体回落修改;如下将进行MGWA、MSCA的多媒体回落修改,详见步骤420至426:
步骤420:MSCA’向MSCA发送PAS(RAB Modify Assign Rsp);PAS是局间切换后,MSCB向MSCA发送的局间传递的MAP消息,RANAP消息都打包在此消息中传递。
步骤421:MSCA向MGWA发送Reserve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CN IN,New Codec AMR)。MSCA向MGWA请求保留承载消息,用户面方向为CN IN,新的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AMR。
步骤422:MGW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
步骤423:MGWA’向MGWA发送反馈消息Modify Bearer Req Cmp
步骤424:MGWA向MS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BNC_Modified。执行该消息的目的为MGWA修改完和MSCA连接的承载后,通知MSCA承载修改完成。
步骤425:MSCA向MGWA发送Modify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CN IN,New Codec AMR)。
步骤426:MGWA向MS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的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RAN OUT,New Codec AMR);
完成了RNCA’、MGWA’、MSCA’侧,以及MGWA、MSCA侧的多媒体回落修改后,进行RNCB、MGWB、MSCB侧的多媒体回落修改,详见步骤427至438;
步骤427:MSCA向MSCB发送修改VP呼叫承载为语音承载编码的命令Modify To Selected Codec(New Codec=AMR);
步骤428:MSCB向MGWB发送Reserve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CN IN,New Codec AMR)。MSCB向MGWB请求保留承载消息,用户面方向为CN IN,新的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AMR;
步骤429:MGWB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
步骤430:MGWA向MGWB发送反馈消息Modify Bearer Req Cmp。
步骤431: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BNC_Modifed。执行该消息的目的为MGWB修改完和MSCB连接的承载后,通知MSCB承载修改完成。
步骤432:MSCB向UEB发送Modify多媒体语音回落信息;
步骤433:UEB向MSCB发送Modify Complete多媒体语音回落完成消息;
步骤434:MSCB向MGWB发送Modify Bearer Characteristics Req(3GUP:RAN IN,New Codec AMR)。承载修改消息;用户面方向为RANOUT,新的编解码为AMR。
步骤435: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的消息Modify BearerCharacteristics Req Cmp(3GUP:RAN OUT,New Codec AMR)。
步骤436:MSCB向RNC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消息RAB Modify Assign(NSI=Selected Codec)目的是修改无线侧承载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437:RNCB向MGWB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目的是修改承载面编解码为选择的编解码-语音编解码。
步骤438:MGWB向RN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至此完成了UEB侧的修改,然后由UEB侧发起语音用户面的初始化就完整了全部的语音回落过程,语音用户面的初始化过程请参见步骤338-350;
步骤439:RNCB通过MGWB、MGWA、MGWA’向RNCA’发送IuFP Init(RFCI Value Correction)消息;
步骤440:RNCA’通过MGWA’、MGWA、MGWB向RNCB进行IuFP Init反馈;
步骤441:RNCB向MGWB发送Modify Bearer Req;
步骤442:MGWB向RNCB发送反馈消息Modify Bearer Req Cmp。
步骤443:无线侧承载修改完成后,RNCB向MSCB发送响应消息RABModify Assign Rsp。
步骤444:MSCB向MGWB发送确认消息Confirm Bearer Characteristics(3GUP:CN IN,New Codec AMR)。
步骤445:MGWB向MGWA发送反馈承载修改请求Modiify Bearer Req。
步骤446:MGWA向MGW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447:MGWB向MSCB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BNC_Modified消息。
步骤448:MSCB向MSCA发送语音编码修改成功消息Successful CodecModification。
步骤449:MSCA向MGWA发送确认消息Confirm Bearer Characteristics(3GUP:CN IN,New Codec AMR)。
步骤450:MGW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
步骤451:MGWA’向MGW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Modify Bearer ReqCmp;
步骤452:MGWA向MSCA发送承载修改完成消息BNC_Modified消息。
步骤453:MSCA向MSCA’发送语音编码修改成功消息Successful CodecModification。
至此完成了全部的多媒体回落过程。
实施例2中,通过初始MSC实现信令的中转,实现了MSCA’的承载修改消息向终端及呼叫另一方的传递,从而完成多媒体的回落。
实施例2中,如果首次切换是局内切换,则MSCA和MSCA’是一个实体,则不需要MSCA和MSCA’的信令交互流程步骤。
实施例1和2给出的是首次切换和后续切换较为复杂的情况,实际流程中,部分实体可能是同一个,此时流程更简单,相应实体间的信令交互步骤不存在。这类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一一列举和说明。
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SC,参见图5该MSC包括:
回落触发单元501,用于接收切换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修改单元502,用于在回落触发单元501发送切换失败消息后,修改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
进一步,该MSC还可以包括编解码协商单元500,用于协商出用户设备A与用户设备B侧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
其中编解码协商单元500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500A,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起的多媒体呼叫;向第二协商单元发送第一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解码和语音编解码;
第二协商单元500B,用于接收第一协商单元发送的多媒体编解码和语音编解码;并接收第二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码、语音编解码;并分别取第二用户设备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多媒体编解码与第一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解码、语音编解码的交集发送给第一协商单元。
所述的修改单元修改用户设备A、B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可以为依次修改用户设备、MGW、RNC的编解码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
所述的修改单元修改用户设备A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可以为依次修改用户设备A、MGWA’、RNCA’MGWA、RNCA。
进一步,回落触发单元501在判断切换请求的目标侧不具备可视电话功能时,向第一用户设备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可以在用户设备通讯过程中协商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的方法,相应的在发生多媒体回落时,可以通过MSC将各用户设备侧的运行的多媒体编解码修改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不但降低了对用户设备的性能要求,而且丰富了多媒体回落的方法;从而保证后续需要切换到不支持可视电话呼叫的网络时,呼叫不会失败。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用户设备侧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将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发送切换失败消息前,判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的目标侧不具备可视电话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用户设备侧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前,通过呼叫建立过程中的编解码协商,获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则,
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将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将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包括:
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向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媒体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触发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向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修改请求,触发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控制器将用户面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修改命令,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或,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初始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修改命令,指示所述初始移动交换中心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修改命令,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修改请求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控制器发起用户面初始化。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包括: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修改命令,指示所述第二移动交换中心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或,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修改命令,触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向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媒体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触发所述第二媒体网关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以及向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修改请求,触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将用户面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交换中心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包括: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修改命令,触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向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媒体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触发所述第二媒体网关将可视电话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向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修改请求,触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将用户面承载修改为语音承载。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修改请求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控制器发起用户面初始化。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修改命令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初始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修改命令,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初始移动交换中心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修改命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的目标侧不具备可视电话功能包括:
如果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切换目标侧类型是第二代移动通讯系统,则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的目标侧不具备可视电话功能。
12、一种移动交换中心,其特征在于,该移动交换中心包括:
回落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切换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修改单元,用于在回落触发单元发送切换失败消息后,修改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使用语音承载进行通话。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交换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解码协商单元,所述编解码协商单元具备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起的多媒体呼叫;向第二协商单元发送第一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解码和语音编解码;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协商单元发送的多媒体编解码和语音编解码;并接收第二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码、语音编解码;并分别取第二用户设备支持的语音编解码、多媒体编解码与第一用户设备支持的多媒体编解码、语音编解码的交集发送给第一协商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交换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改单元修改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侧的多媒体编解码为语音编解码具体为修改用户设备、媒体网关、RNC的编解码为共同支持的语音编解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交换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落触发单元判断所述切换请求的目标侧不具备可视电话功能,向第一用户设备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CNA2008100859344A 2008-06-03 2008-06-03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Pending CN101321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859344A CN101321320A (zh) 2008-06-03 2008-06-03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859344A CN101321320A (zh) 2008-06-03 2008-06-03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320A true CN101321320A (zh) 2008-12-10

Family

ID=4018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59344A Pending CN101321320A (zh) 2008-06-03 2008-06-03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132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578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通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13149A (zh) * 2009-08-12 2016-07-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110636462A (zh) * 2019-09-27 2019-12-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语音速率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13765910A (zh) * 2021-09-01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149A (zh) * 2009-08-12 2016-07-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105813150A (zh) * 2009-08-12 2016-07-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US10172046B2 (en) 2009-08-12 2019-01-01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higher-order apparatus,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813150B (zh) * 2009-08-12 2019-09-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105813149B (zh) * 2009-08-12 2019-09-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上位装置、网关装置、通信方法
CN102006578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通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06578B (zh) * 2009-08-31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通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36462A (zh) * 2019-09-27 2019-12-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语音速率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13765910A (zh) * 2021-09-01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9847B2 (ja) 通信モードの設定
EP2681936B1 (en) Packet switched core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voice services on second-and third-generati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EP1856941B1 (en) Network-initiated service change from speech to multimedia
EP1848190B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peech codec negoti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4324701A1 (en) Inter-system hand-over of a mobile terminal operable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2036332B (zh) 一种cdma向lte演进下的语音业务处理方法、系统与装置
AU2002343120A1 (en) Setting mode of communication
CN101222690B (zh) 一种编码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21320A (zh) 多媒体回落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CN101635994B (zh) 核心网获取无线网语音编码能力及实现TrFO的方法
EP2211482B1 (en) A method for negotiating codec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core network in a mobile
CN100473203C (zh) 基于分组的cdma2000接入网实现业务变更的方法
CN100396117C (zh) 一种实现语音业务切换到电路型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02017784B (zh) 基于ip的a接口上的编解码器转换
CN101534571B (zh) 实现网络之间iwf业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66302B (zh) 业务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863327B (zh) 基于分组的cdma2000接入网实现数据并发语音的方法
EP2129137B1 (en)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P bearer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95182A (zh) 内部切换征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68034A (zh) 一种本地交换的建立及拆除方法
CN101237397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ip承载建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