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0844A -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0844A
CN105650844A CN201410625460.3A CN201410625460A CN105650844A CN 105650844 A CN105650844 A CN 105650844A CN 201410625460 A CN201410625460 A CN 201410625460A CN 105650844 A CN105650844 A CN 105650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ing plate
air conditioner
opening
air outlet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54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0844B (zh
Inventor
崔文娟
郝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254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0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0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0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0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0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防凝露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在形成出风口的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处的气流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即上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使得上述空间的温度接近于出风口处的温度,可完全避免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处产生凝露。本发明不仅加工工艺简单,而且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方法以及采用所述防凝露结构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挂壁式空调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现有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机,在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在壳体内设置有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空调器工作时,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与换热器交换热量后,从出风口吹出。由于壳体内结构复杂,在上出风板、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换热器下方一般都设置有接水盘等部件,因而,上出风板、下出风板与壳体形成的空间与壳体内经过换热器、风机的空间存在较大温差,使得上出风板、下出风板内外两侧存在温差,因而,上出风板、下出风板容易形成凝露,影响用户使用。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在上出风板、下出风板内侧增加泡沫垫块或隔热层以消除温差。其中,增加泡沫垫块的方式为通过泡沫垫块填实上出风板、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通过排除空气的方式防止温差,但是,无法实现上述空间的完全排空,温差仍然存在;通过增加隔热层的方式仅能减小温差,并不能够完全消除,温差仍然存在,凝露无法彻底避免。因而,现有技术不仅不能够彻底消除凝露,而且加工制作复杂,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的防凝露结构,解决了现有空调内机出风口处的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产生凝露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
为了避免出风口处的气流经过开口处时产生噪音,在开口上设置有堵条,堵条插入开口中,堵条与开口之间存在间隙,气流从堵条与开口之间的间隙渗透至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堵条包括插入部和导流部,插入部插入开口,导流部位于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流经出风口处的部分气流从插入部与开口之间的间隙渗透至壳体内,并在导流部的作用下,首先流向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壁,保证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壁、外壁的温差迅速减小。
再进一步的,堵条的截面为“T”形
优选的,开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流量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开口处气流流量的大小。
进一步的,调节装置包括气流流量调节板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气流流量调节板沿开口滑动,调节开口处的气流流量。
更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接的齿轮,所述气流流量调节板上设置有啮合齿,所述齿轮与气流流量调节板的啮合齿相啮合。
为了进一步保证气流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气流大小的精确度,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和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气流流量调节装置。
基于上述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防凝露结构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防凝露方法,温度传感器检测上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和/或下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并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上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差值和/或下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差值,并根据温度差值的大小调节开口处的气流流量的大小。
基于上述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防凝露结构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设置于壳体内的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在形成出风口的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处的气流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即上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使得上述空间的温度接近于出风口处的温度,可完全避免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处产生凝露。本发明不仅加工工艺简单,而且节省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室内机的仰视图。
图2、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A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空调室内机上导风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由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形成,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均设置在壳体上并位于壳体内部,对气流进行导向。在上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或者在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或者在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均设置有开口。空调工作时,通过出风口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上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减小上出风板内外两侧的温差,防止上出风板上形成凝露。或者通过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减小下出风板内外两侧的温差,防止下出风板上形成凝露。或者通过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上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和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减小上出风板内外两侧的温差以及下出风板两侧的温差,防止上出风板上和下出风板上形成凝露。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壳体上的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出风板1和/或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本实施例以开口4设置在上出风板1上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位于壳体3的内部,形成出风口5,经过空调换热器的气流通过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形成的出风口5进入室内。
在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因而,经过出风口5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开口4进入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使得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的温度接近于出风口5处气流的温度,减小上出风板1内侧和外侧的温差,避免上出风板处产生凝露。
其中,上出风板1上的开口4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可以为窄槽、孔、缝等各种形状。为了保证气流快速通过开口4进入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尽快减小上出风板1内侧与外侧之间的温差,开口4的数量越多越好。为了避免出风口5处的气流经过开口处时产生噪音,开口4的面积越小越好,优选采用窄槽、缝隙等结构,使得气流在流过上出风板1的时候通过窄槽、缝隙等结构渗透进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
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开口4设置为窄槽、缝隙时,加工难度较大,因而,一般可在开口4上设置有堵条6。堵条6可以插入开口4中,堵条6与开口4之间存在间隙,气流从堵条6与开口4之间的间隙渗透至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
如图3、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快上出风板1内侧与外侧之间温差的减小速度,堵条6包括插入部61和导流部62,插入部61插入开口4,导流部62位于上出风板1的内侧,用于将气流导向上导风板1的内壁。流经出风口5处的部分气流从插入部61与开口4之间的间隙渗透至上出风板1的内侧,在导流部62的作用下,首先流向上出风板1的内壁,保证上出风板1的内壁、外壁的温差迅速减小。
优选的,堵条6的截面为“T”形。
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或者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或者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的实施方式与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的实施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详细说明,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防凝露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3、位于壳体3内的换热器9、风机8等部件。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7,壳体3内设置有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之间形成出风口。因而,空调室内机工作时,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7进入壳体3内,与换热器9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吹出,进入室内。
空调室内机在上出风板1和壳体3之间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例如,此处一般安装有接水盘等部件,以为了承接换热器9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一般设置在换热器9的下方。由于上出风板1和壳体3之间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因而,壳体3内经过换热器的气流很难流入上述空间,导致上述空间与经过换热器的气流存在一定的温差。
本实施例在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因而,经过出风口5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开口4进入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使得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的温度接近于出风口5处气流的温度,减小上出风板1内侧和外侧的温差,避免上出风板处产生凝露。
其中,防凝露结构的具体方式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若空调室内机下出风板2和壳体3之间的空间结构复杂,导致下出风板2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与经过换热器的气流存在一定的温差时,可在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防凝露原理同上出风板1。
当然,当空调室内机上出风板1和壳体3之间的空间、下出风板2和壳体3之间的空间均结构复杂时,可在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防凝露原理同上。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壳体上的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出风板1和/或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本实施例以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上出风板1上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上出风板1上设置开口4的方式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着重对气流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其中,气流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气流流量调节板12和驱动装置,气流流量调节板12与开口4重合,可完全覆盖开口4并调节开口4的大小。本实施例在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气流流量调节板12安装在滑轨上,驱动装置驱动气流流量调节板12沿滑轨滑动,调节开口4的大小以调节通过开口4的气流流量。
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0和与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相接的齿轮11,气流流量调节板12上设置有啮合齿,齿轮11与气流流量调节板12的啮合齿相啮合。
本实施例也可在开口4处设置有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堵条6。
为了进一步保证气流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气流大小的精确度,上出风板1的内侧和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上出风板1的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并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气流流量调节装置。
基于上述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防凝露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防凝露方法,如图7所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上出风板1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外侧温度T1,内侧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内侧的温度T2,并将外侧温度T1和内侧温度T2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
S2、控制单元计算上出风板1内侧温度T2和外侧的温度T1的差值△T。
S3、控制单元根据温度差值△T的大小调节开口处的气流流量的大小。调节的原则为,△T越大,开口调节的越大,气流流量越大;△T越小,开口调节的越小,气流流量越小。
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或者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或者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与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详细说明,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防凝露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3、位于壳体3内的换热器9、风机8等部件。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7,壳体3内设置有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之间形成出风口。因而,空调室内机工作时,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7进入壳体3内,与换热器9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吹出,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在上出风板1上设置有开口4,因而,经过出风口5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开口4进入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使得上出风板1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的温度接近于出风口5处气流的温度,减小上出风板1内侧和外侧的温差,避免上出风板处产生凝露。
其中,防凝露结构的具体方式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可在下出风板2上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或者在上出风板1和下出风板2上均设置有开口4和气流流量调节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上出风板和下出风板,所述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设置有开口,流经出风口的气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堵条,所述堵条插入所述开口,所述堵条与所述开口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条包括插入部和导流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开口,所述导流部位于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条的截面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过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上的开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流量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气流流量调节板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气流流量调节板沿开口滑动,调节开口处的气流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接的齿轮,所述气流流量调节板上设置有啮合齿,所述齿轮与气流流量调节板的啮合齿相啮合。
8.根据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3或6-7任意一项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板和/或下出风板的内侧和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气流流量调节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温度传感器检测上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和/或下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并传输至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上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差值和/或下出风板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差值,并根据温度差值的大小调节开口处的气流流量的大小。
10.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结构。
CN201410625460.3A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Active CN105650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5460.3A CN105650844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5460.3A CN105650844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0844A true CN105650844A (zh) 2016-06-08
CN105650844B CN105650844B (zh) 2018-07-13

Family

ID=5648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5460.3A Active CN105650844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08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5349A (zh) * 2019-10-28 2020-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4318A (zh) * 1999-11-01 2002-12-11 空研工业株式会社 出风口装置
JP2003090592A (ja) * 2001-09-20 2003-03-2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523122A (zh) * 2006-10-05 2009-09-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
JP2012247187A (ja) * 2012-09-18 2012-12-1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3231485U (zh) * 2013-04-10 2013-10-0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103994497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4318A (zh) * 1999-11-01 2002-12-11 空研工业株式会社 出风口装置
JP2003090592A (ja) * 2001-09-20 2003-03-2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523122A (zh) * 2006-10-05 2009-09-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
JP2012247187A (ja) * 2012-09-18 2012-12-1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994497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203231485U (zh) * 2013-04-10 2013-10-0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5349A (zh) * 2019-10-28 2020-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0844B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432B (zh) 调节设备机箱中冷却气体的方法和传感器装置
US9383115B2 (en) Fresh air ventilation package
JP369481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6300719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565073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气流控制方法
CN105698264A (zh) 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KR20180080415A (ko) 환기장치
CN105202730A (zh) 可调风向的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KR100907307B1 (ko) 외기 직접 도입형 냉난방 환기유닛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19098B1 (ko) 엘리베이터 샤프트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0529411A (ja) モジュラー型換気システム
CN105650844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防凝露结构和方法
KR20090078175A (ko) 팬코일유닛
CN202101344U (zh) 一种带水箱的冷风机
CN102404975A (zh) 数据中心
CN106545918A (zh) 具有内置型引流装置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KR101308886B1 (ko) 이알브이 환기 시스템
CN205536160U (zh) 一种换气式空调器
JP414754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7127366A (ja) 半開放空間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の空調方法
KR20070089001A (ko) 창호형 환기장치
CN218864393U (zh) 一种防凝露的新风装置和新风空调
JP6541424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6936086A (zh) 一种盾构机及其变电站
CN204541479U (zh) 一种空调床垫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