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9903A -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9903A
CN105649903A CN201410752749.1A CN201410752749A CN105649903A CN 105649903 A CN105649903 A CN 105649903A CN 201410752749 A CN201410752749 A CN 201410752749A CN 105649903 A CN105649903 A CN 105649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pressing plate
cotton rope
row
sl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27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527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9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9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99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无资源消耗和无环境污染并结构简单和用途广泛的一种动力,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同一主轴的长度上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周线上分别安装各一组由正反旋向的螺旋叶片或若干根锥形推辊,两组之间安装有可左右移位的滑杆,滑杆两端有后线绳通过原位旋转的滑轮与移位支架相牵连,移位支架和固定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各一排若干个滑轮并由线绳来回缠绕套合,线绳的后端顶头系挂在后一移位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推杆后端头,推杆前端顶头与压板连接为一体,压板压在其下边转轮的一侧其后端走轮顺弧形轨道外移的受压辊上,转轮轴和主轴上分别安装有各一个传动轮,借助链条或齿形带将两传动轮套合连接,转轮因受压而运转。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驱动机器运转的动力部件,更确切更具体地讲是借助该装置在运转中所形成的动力促使机器的工作部件运转而做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器在运转中由动力带动,其动力有电动机、内燃机及大自然中的水力、风力等,其带动方式不外乎为直接与间接两种,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也不管是增速还是减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阻力,由此必须以消耗一定的能源作为代价。
当今世界各地的发电厂有水力、火力、风力、地热、太阳能、原子能即核电等。最为常见的要数水力、火力与风力,其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借助自然界里的水力发电运行成本低,但建水电站受着诸多条件的制约,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流差与流量,为了提高水位务必修建大坝和船闸,并且大小船只在通过船闸时是要浪费时间的;水位提高之后难免会淹没田地、房屋及森林等,因此不少在修建水电站时需要移民;江河中的水流其流量时多时少而相差悬殊,对发电造成影响;此外建水电站投资多并时间长;风力与太阳能更是靠天吃饭而受制于大自然。
火电厂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遍即为人类供电量最多的一种,其发电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将水加热变成蒸气,由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旋转即将热能(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再由汽轮机在运转中带动发电机即将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因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有限资源比如煤炭,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此外火电厂的生产流程所需设备繁多,环节复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局。由于电是不能储存的,必须发电与用电同时进行,在一天24小时中,用电量很不均衡,而频繁地开机停机及增减负荷不利于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各种交通工具从发明至今都是依靠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尽管发动机的功能与经济性越来越好,但迄今为止不管如何优良的发动机都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必须依靠燃料在燃烧中所形成的化学能来驱动而运转;二是结构复杂而造价高;三是或多或少会排放有害气体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四是使用寿命短和维修费用高;五是安全性差,由于有燃料的存在一旦碰撞或翻车,起火烧毁的现象在所难免;六是温度高即大热天驾驶不利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七是不少发动机需加水降温而太麻烦;八是或多或少存在噪音等。
由于借助发动机驱动的交通工具存在上述诸多不足才有电动车的问世,尽管电动车具有易启动、无污染、无噪音,并无须燃料,然而多年来电动车仍无法与燃料车相抗衡,其原由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充电时间长,并且必须由发电厂提供电源;二是单次充电行驶路程短;三是成本略高和使用寿命短;四是自身装备质量大而影响车速的提高和减少装载量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投资少,运行成本极低和无噪音,结构简单,既无资源消耗、又无环境污染,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推动各种机器和驱动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同一根主轴的外缘周线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安装各一个正反结合环形螺旋叶片,即左旋和右旋叶片以一左一右为隔离式组合,在同一周线上正(右)反(左)可以是单组合或双组合或多组合,以双组合即正反各两片相互连接为一环形圈为例,叶片在周线上为上坡、下坡、再上坡、再下坡各占90°(360°/4),叶片宽度在周线上距轴越近其坡度越陡,反之越平。主轴长度上的前后或称左右两组正反螺旋叶片之间安放有在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的双根或双根以上即成双成对的滑杆,滑杆与轴保持一定距离,滑杆越多距离相应越大,每根滑杆在纵线上由相互隔开一定距离的各一组每组为两个分上下或前后原位旋转的靠轮夹住做为支承和定位,滑杆两端顶头分别安装有走轮与螺旋叶片相贴靠,滑杆外边(以主轴断面为中心分内外)安装有由若干根纵横(以主轴长度为纵)牵杆组成的滑轮架,每根纵向牵杆两头分别安装有滑轮,若干根纵向牵杆两头数个滑轮以横向平齐排列,该单个滑轮(可移位滑轮)与横向排列并相互隔开的原位旋转滑轮其空间相对应,二者之间由后线绳相隔,双排横向安装在静止机架上的原位旋转滑轮彼此距离小于可移位滑轮,当双排横向排列的移位滑轮位于正中时,移位滑轮在外、原位旋转双排滑轮在内(滑杆中段为内),此时每个滑轮被线绳环绕周线所占角度为180°左右,即横向排列的滑轮彼此距离越远与线绳相贴所占周长越少,原位旋转的滑轮彼此间距以移位滑轮在移位中能顺利通过为准,与线绳相贴周长其移位滑轮为外半圆、原位旋转滑轮为内半圆,不管多少滑轮单排其原位旋转滑轮比移位滑轮多一个,这是每单个移位滑轮在横线上位于内外两原位旋转滑轮之间的原故。纵向两边各一根后线绳其后端头系挂在滑杆上,另一头超越移位滑轮和原位旋转滑轮后其前端头与移位支架相连,单组至少由两排支架所组成,其中一排为固定式在前、一排为移动式在后,每排以隔离式安装有一字形排列的若干个滑轮,彼此与对边的空间相对应,借助前线绳将双排滑轮来回往复套合,同样单个滑轮周线与线绳相贴所占周长在180°左右,与线绳相贴部位其前排为前半圆,其后排为后半圆,前线绳的后端顶头系挂在后边为移动式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可横向来回移位其推杆的后端。当支架和滑轮超过双排时、相应增加中线绳将所增加的滑轮来回套合,单根或后一根中线绳后头系挂在最后一排移位支架上,其前头相隔一排支架系挂于前排移位支架上,或选用安装在轴上的转盘与转轴取代支架与滑轮,由于转盘的直径大于中心转轴,被缠绕在转盘和转轴上的线绳在跟随转轴同步运转中、前者移位多和后者移位少,即可获得与支架和滑轮相同的效果。推杆前后以隔离式安装有走轮在轨道上做前后移位,或在上下或在左右或既在上下又在左右以隔离式安装原位旋转的靠轮将推杆夹住,与走轮可获得同样的效果。推杆前端顶头安装有其后端可上下旋转一定角度的压板,压板的单侧或左右双侧设置有前低后高和前高后低的双向弧形凸条或弧形凹沟,其凸条下边或凹沟上边压在转轮外侧单边受压辊上。单根滑杆至少与双根后线绳和双根前线绳连接双根推杆及双块压板组合。
其做功原理为:主轴在运转中带连两头各一个正反螺旋叶片做同步运转,由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正反螺旋叶片其内侧在周线上任何一处其距离都相等,运转中促使滑杆连及滑轮架和移位滑轮纵向来回重复滑移,依据滑杆数量其中一半往右一半往左同时进行,往右滑移所形成的反压力(轴向力)将主轴往左(后)推,往左滑移所形成的反压力将主轴往右(前)拉,推和拉恰似拉绳拨河游戏以同等的反压力(轴向力)在同一时间落在同一根主轴上而不起作用,即将轴向力抵消使其由有变无而省力,单根滑杆在每次单向滑移中促使左右双根后线绳在同一时间一根被拉紧、一根被放松,由于原位旋转滑轮和移位滑轮的存在,使线绳因由直变弯和由弯变直而将滑杆移位尺寸笫一次放大,再由上线绳套合的移位支架在移位中在放大的基础上再次放大,即移动支架在后移中促使前线绳由单根或双根后移改变为多根后移,依据滑轮的个数由前线绳拉移的推杆和压板来回移位尺寸可以是滑杆移位尺寸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或更多,压板移位走程越多所对应的转轮直径相应越大,转轮¢越大所需动力(压力)相应越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压板的压力,其施压单边角度为转轮旋转中心水平线的上下各占一半,如90°上下各为45°,压板移位两个来回(正反螺旋叶片两上坡两下坡),即转轮与主轴旋转速度一致;45°上下各为22.5°,压板需移位四个来回,即转轮在每转一周的同时其主轴转两周,以此类推,以水平状压力为1,即压板有多重其压力就有多大,45°其压力为0.7071(正弦系数),其中0.2929(1-0.2929)已落到转轮中心轴上。只要依据转轮和主轴各自的转速决定其传动轮的大小并用不打滑的链条或齿形皮带将两传动轮(链轮或齿轮)套合连接即可。
为了压板在施压中能顺利前后移位即不被阻挡,将受压辊安装在转轮轴的左右两端顶头外边缘周,若干个受压辊在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其外端顶头外缘套装有轴承加外套用于与上边压板弧形凸条相贴以防止相对磨擦,其中间段套有弹簧被卡在一静一动的两挡片之间,其内端顶头安装有走轮,受压辊与压板相贴的受压区其走轮后边(转轮轴两头为前、中间为后或称为内)安装有促使受压辊向前移位的弧形轨道,运转中的受压辊在进入受压区时其后(内)端顶头走轮与弧形轨道相贴,受弧形轨道的制约而向前移位使前端顶头轴承加外套进入压板侧面弧形凸条走道下边或弧形凹沟走道中接受压板的压力,并顺走道下降,此时的弹簧被压缩,而压板在前后移位中始终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即不上升也不下降,前移促使受压辊顺前高后低走道下降,后移促使受压辊顺后高前低的走道下降,两弧形走道交叉处设置有开关,其作用是像火车换轨那样将其中一走道关闭,在下一受压辊即将与压板脱开之前、上一受压辊已经起始进入,这样压板不管是前移或是后移其重量始终落在转轮的同一侧,由此使转轮两侧轻重不一而旋转,走轮超越静止的弧形轨道后,由于消除了轨道的制约在弹簧伸展力的作用下立即后退复位,从而让位于压板在前移中通过。由于压板后端与推杆前端的连接为转动配合,即压板前端可略上下摆动,并且连接处旋转点的左右两侧或正中的轴上安装走轮(走轮为轴承加外套结构)与上边静止的轨道相贴,压板在前移中其施压点(与受压辊相贴处)距离旋转点由远变近其压力相应由小变大而形成杠杆之力,反之其施压点距旋转点由近变远其压力由大变小,由于转轮轴的两头各一个转轮的同一侧分别对应各一个在同一时间为反方向前后移位的压板,其中一头压力由小到大,另一头压力由大到小,大和小同时落在同一根轴上,从而获得平衡。
由于系挂在推杆尾端的线绳中只能将推杆往后拉、而不能往前推,解决方案是在左右双根推杆或压板前边与其纵向对应位其静止的机架上各安装一个原位旋转的定位转向轮,并借助同一根拉线的两头分别将后边的双根推杆或压板牵连,拉线中段搭绕在左右各一个定位转向轮上,利用其中之一的推杆或压板后移中的拉力将另一个往前拉,彼此轮流进行。
只要依据工艺要求适当加长压板尺寸,使压板在后移到位后其施压点处于压板正中的后边同样会形成杠杆之力,即实际压力大于压板的重量,或者在压板前端顶头加装配重或二者兼顾,亦可获得同样或更为理想的效果。依据施压点距压板后端旋转点的距离不同和以施压点为界其压板前端长度与重量的差别,其压力最少可以是压板本身重力的一半(施压点即压板与受压辊相贴处位于压板前端顶头时,其重量由受压辊和压板后端旋转点平分承受),或者为压板本身重量的几倍、几十倍至几百倍或更多。后者所形成的反压力是由后端旋转点其走轮(轴承加外套)在移位中将上边轨道往上顶抬,由于轨道是安装在机座上与大地连为一体,其反压力等于落在大地上。反压力越大其压板后端走轮与上边静止轨道贴靠得越紧,从而或多或少会增加磨擦阻力,解决方案是在超过压板后端走轮其走程即前后移位尺寸的前边上位安装一立式吊悬状滑轨,滑轨前后(以压板移位方向分前后)两侧边为各一根长条形配重,两配重其上端顶头有走轮与滑轨相贴,其中前边配重下端顶头与压板上边为转动套合连接,后边配重下端顶头以转动套合在压板后端走轮中轴的左右两头,两配重其上端顶头距离仅为一滑轨之隔,其下端顶头彼此距离等于走轮移位尺寸×2+余地,当压板走轮位于后止点时前后两长条形配重呈正八字形,走轮在前移过程中带连后配重由倾斜变垂直和前配重由垂直变倾斜、二者同时进行,压板走轮在后移过程中则为反过来的状况,处于垂直状的配重整个重量全落在下位连接点上,前配重的压力所起的作用是加大压板前端重量使杠杆之力加大,后配重的压力所起的作用是抵消在施压中所形成的反压力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压板走轮在前移中其反压力由小变大,同时其后配重的重力同样由小到大,二者为正比关系,仅管配重由倾斜变垂直会形成阻力,但另一个由垂直变倾斜会形成动力,二者同时进行被抵消。仅管配重下端连接处也会形成磨擦阻力,但转动角度很小,即每次走程在八分之一周以下而微乎其微可忽视不计。
在主轴长度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头外缘周线上分别安装若干根彼此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其外大内小的锥形推辊用以取代正反组合的螺旋叶片,单组若干推辊为圆圈状排列,单根推辊相当于一正一反单组合螺旋叶片,由于推辊在跟随主轴旋转的同时可自转,因此可省去滑杆两头各一个走轮,将滑杆两端顶头改为外大内小(近主轴为内)的锥形半边圆,其锥度以能与锥形推轮周线贴合为准。只须将两头彼此数量相等的两组若干根推辊在轴线上错位即互不相对排列(与对方的空间相对),便可实现在运转中一头将滑杆推过去,一头将滑杆推过来,成双成对的滑杆在同一时间一半往左一半往右,从而达到与正反组合的螺旋叶片相同的效果。主轴每运转一周,依据单组推辊的多少促使同一根滑杆来回滑移相等的次数,以转轮在转一周的时间内其压板前后移位两个来回为例,每头单组共12根推辊,求主轴旋转周数:1÷(2÷12)=6,即转轮在旋转六周的同时其主轴仅旋转一周,即主轴在转一周内促使同一滑杆来回移位12次,其转轮轴上传动轮远小于主轴上的传动轮为小带大而省力。
由于既可单根滑杆在同一时间可带动双根推杆连及双块压板彼此反向轮流移位,也可多根共同带动双根推杆连及双块压板彼此反向轮流移位,还可以在同一根滑杆的左右系挂各一根或多根线绳用于拉动相应数量的推杆和压板,当只需要带动同一根轴其两端顶头各一个转轮时,仅安装双根滑杆为轮流反向滑移以达到能抵消反压力就行,当需要同时带动多个转轮轴时,只须安装每单组相应数量的推辊和滑杆或增加线绳根数即可。
但并不排除由曲轴即偏心轴或偏心轮在运转中将线绳往后拉的做法,只是不能达到抵消反压力之目的。也不排除取消在滑杆上安装滑轮架,只须相应增加固定支架和移位支架上的滑轮或支架排数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同一主轴的长度上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周线上分别安装各一组由正反旋向并相互连接的螺旋叶片或若干根锥形推辊,两组之间安装有可左右移位的滑杆,滑杆两端有后线绳超越滑轮与移位支架相牵连,支架与滑轮单组合双排或单组合三排、以及以双排或三排为一组的双组合或多组合任选其一。单组合双排:其中一排为固定式在前、一排为移动式在后,每排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各一排若干个滑轮并由前线绳来回缠绕套合,前线绳的后端顶头系挂在移位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推杆上;单组合三排:其中一排为固定式在前,双排为移动式在后分内外排列,前线绳来回缠绕在内外双排移位支架滑轮上,其后端顶头系挂在外移位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推杆上,中线绳将安装在外移位支架上其中若干个滑轮和固定支架上的滑轮来回缠绕套合,其两端顶头分别系挂在固定支架和内移动支架上,后线绳其前端系挂在外移位支架上,其后端系挂在滑杆上;双排或三排为一组的双组合或多组合:只须增加相应数量的中线绳将所增加的每双排滑轮来回套合,单根中线绳后头系挂在所套合滑轮的后一排移位支架上,其前头相隔一排系挂于前排移位支架上,其他不变;或选用安装在轴上的转盘与转轴取代支架与滑轮;推杆前端顶头与压板连接为一体,压板压在其下边转轮的一侧其后端走轮顺弧形轨道外移的受压辊其前端接近顶头的上位;相邻两推杆或两压板分别由前边两个相互隔开的滑轮套上同一根线绳的两端牵连;转轮轴和主轴上分别安装有各一个传动轮,借助链条或齿形带将两传动轮套合连接;或将后线绳其后端顶头系挂在曲轴即偏心轴的偏心位上或偏心轮上用以取代滑杆。压板与推杆连接处即旋转点以横轴穿连为转动配合;其横轴上安装有走轮与上边静止的轨道紧贴;其横轴上位和前位隔开一定尺寸分别安装有各一根长条形配重,两配重的上端顶头有走轮与立式吊装的轨道一前一后相贴,下端顶头相互隔开分别与压板上边以横轴穿连套合为转动配合,后一根配重下端顶头压在其旋转点横轴两头;滑杆外边安装有由若干纵横牵杆组成的滑轮架,纵向牵杆两头安装有随牵杆移动的移位滑轮与相邻两原位旋转的滑轮空间相对应,移位滑轮和原位旋转滑轮之间由其前端顶头系挂在移位支架上其后端顶头系挂在滑杆上的后线绳相隔。
本发明其有益效果一是节能环保:同一主轴两头各一组正反组合的螺旋叶片或大小头锥形推辊运转中在同一时间将成双成对的滑杆一半向左一半向右推移,所形成的反压力即轴向力落在同一根轴上被抵消使其由有变无;借助多个滑轮和线绳将尺寸放大以此实现滑杆的移位走程远小于压板的移位走程,由此减小了主轴在运转中的旋转阻力即径向力;压板后端可旋转其施压点距旋转点越近其压力越大,其压力依据压板的长度和前端顶头的重量及施压点距旋转点的远近其压力可以是压板本身重量的多倍,所形成的反压力落在上边静止的轨道上等于落在大地上,更何况还可以借助长条形配重在下端移位中由斜变直用于抵消反压力,而压板前后往复移位所需要的动力只是依据压板的重量而定,即等于推动停在轨道上的车箱,压力即动力大于移位所需要的动力即阻力而节能;以上各种因素共同促成其输出功率大于输入功率。因此其主轴用动力带动所起的作用只是制约其转速,不配套动力也是可行的。二是结构简单和运转无噪音。三是用途广泛:即既可以用来带动发电机,也可以用来驱动各种机器运转和交通工具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结构与做功原理主视图;
图2是在主轴长度的周线上相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各一组正反组合的螺旋叶片及缘周若干根滑杆等零配件的组合所处位置与做功原理展示图;
图3是分别在单一固定支架和单一移位支架上安装有多个滑轮借助线绳将各滑轮来回套合用以放线绳移位尺寸的单组合其结构与做功原理示意图;
图4至图8是转轮与压板其结构与做功原理示意图,其中图6为压板立体显示图;
图9是两头为半边圆滑杆立体图;
图10和图11是大小头锥形推辊在运转中与两头为半边圆的滑杆其顶头相贴促其来回移位做功原理展示图;
图12是四组大小头锥形推辊与所配套的零配件安装在同一根主轴上其所处位置明示图;
图13是在图3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移位支架显示图;
图14是将图3中的单组合改为双组合其结构与做功原理示意图;
图15是由转轴和转盘取代图14中的滑轮其结构与做功原理主视图;
图16是借助前后各一根长条形配重和立式吊悬轨道用于抵消压板在施压中所形成的反压力所起作用明示图;
图17至图19是两头为半边圆滑杆在来回滑移中借助线绳和滑轮将尺寸放大并带连双根推杆和压板来回移位其结构与做功原理展示图(其中图18为腑视,图19和图20为主视);
图20和图21分别是偏心轴和偏心轮其构造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至图8,主轴1由两头各一个内置轴承的轴承座7支承和定位,其中间段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分别安装有顺反组合的螺旋叶片3围绕在其周线上,两组合叶片之间安装有上下前后共四根(图中只示出三根)两头有走轮5的滑杆4被夹在内外原位旋转的靠轮6之间可左右移位,单根滑杆4的外边(距主轴远近分内外)安装有由若干根纵横牵杆组成的滑轮架8,其中纵向牵杆两头安装有移位(随牵杆左右移动)滑轮9与两个相邻的原位旋转滑轮10其空间相对应,双根后线绳43分别将原位旋转滑轮10的内半圆和移位滑轮9的外半圆缠绕套合,其后端顶头系挂在滑杆4上,中间段由侧面滑轮12定位并改变方向,其前端顶头与移位支架39相连,由于同一根纵向牵杆两头各一个移位滑轮9彼此距离大于左右两排横向排列的原位旋转滑轮10的距离,在主轴1为主动的旋转中促使滑杆4为被动顺正反组合的螺旋叶片3其内侧做左右滑移,在滑移中带连滑轮架8连及左右移位滑轮往返移位,从而实现在同一时间左右双根后线绳一根被放松、一根被拉紧,彼此轮流重复进行。由于前线绳42其前端顶头与前端连接压板16的推杆17相连,推杆后端下位走轮18顺轨道15前后移位,其前端顶头与压板后端顶头套合连接处即旋转点50,前线绳其中间段将安装在左右轨道13中的固定支架38和移位支架39上的多个滑轮64来回往复套合(见图3),其后端顶头系挂在可顺箭头41做前后移动的移位支架39上,为减少移位阻力,移位支架39两边分前后安装有走轮40与轨道13相贴靠,依据固定支架和移位支架及滑轮的数量(单组合,双组合或多组合),其推杆和压板的移位尺寸可以是滑杆移位尺寸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
压板16走程(移位尺寸)越多,所对应的转轮29直径相应越大,转轮在运转中所需要的动力相应越小。为达到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压板的重量条件下增大其压力,而在压板前端顶头加装配重19;为抵消在施压过程中所形成的反压力,而在旋转点50的横轴上安装与上边轨道14相贴靠的走轮65;为了在施压中压板不下降,而在其对应的侧面开有顺反各一条弧形凸条或凹沟做为滑道20(图1中的滑道在另一侧,看不到,用虚线表示)供受压辊移位而旋转,两滑道20交汇处安装有上头可转动的吊悬开关21(见图6),压板前移其受压辊与吊悬开关21相贴时促使吊悬开关下端往后另一滑道被关闭、压板后移为反过来的状况而使受压辊能顺利通过,不管是前移或是后移,在下一受压辊与滑道20即将脱开之前上一受压辊已起始进入;每组至少两压板对应两转轮,一压板前移一压板后移二者同时轮流进行,前移其施压点距旋转点由远到近其压力由小到大(杠杆作用),后移其压力由大到小,小到大和大到小同时落在同一根转轮轴上,从而获得平衡。为实现压板在前后移位中顺利通过,而将双个转轮29分别安装在同一根轴22的两头,并将受压辊25安装成可内外伸缩式(见图4):其中间段套有弹簧27,内端顶头安装有走轮26,在接受压板压力过程中其走轮26与弧形轨道28相贴而往外伸出,此时的弹簧27被压缩,当超越轨道28后在弹簧伸展力作用下内退复位,依据转轮在每转一周的同时压板来回移位次数决定受压辊的多少,如两个来回单程施压周线角度为90°,须设置四个受压辊在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转轮轴22由左右各一个安装在机座30上内含轴承的轴承座31支承和定位,并在转轮轴上安装有齿形传动轮或链轮23,借助齿形皮带或链条49将齿形传动轮或链轮23(小)与主轴上的相同结构传动轮2(大)套合连接,由此实现转轮29在运转中带连主轴1旋转,主轴1在运转中间接促使压板在前后移位中施压,二者相辅相成,只要压力大于压板移位所需要的动力,便可达到由安装在转轮轴22上的传动轮24借助皮带与工作机传动轮(图中未示出)套合连接促其运转而做功。
参照图9至12,单根锥形推辊33套装在中心螺杆34上,其顶头选用螺母35固定,若干根螺杆下端旋插在同一个推盘36的外缘周线上,彼此为等距离排列,借助方键37与主轴1结合为一体。两头外大内小(近主轴1中心为内)为半边圆锥形的滑杆32安装在同一根主轴1其两端各一组若干根大小头锥形推辊33之间,由此取代正反旋向组合的螺旋叶片和两头带走轮的滑杆。由于在主轴1的长度上相互隔开一定尺寸的各一个推盘36上的大小头锥形推辊33彼此为错位排列,即各自与对边的空间相对,跟随主轴1在同步运转中将滑杆32其中一半往左推一半往右推为同时轮流进行,内置轴承的大小头推辊33在与滑杆32其顶头相贴过程中跟随主轴旋转并自转,由此减轻了磨擦阻力。主轴1由两头各一个内置轴承的轴承座7支承和定位,主轴的长度上分左右共安装有每个配装有数根(图中只分别示出单根和双根)大小头锥形推辊的推盘36共四个,滑杆32被夹在内外靠轮6之间(图中只示出外靠轮)做左右移位,滑杆中间段外边安装有由纵横牵杆组成的滑轮架8,其中纵向牵杆两头安装有随滑杆移位的移位滑轮9,借助后线绳43将移位滑轮9和原位旋转滑轮10相互隔离,后线绳43借助侧面滑轮12改变方向后与前边的移位支架(图中未示出)相牵连,其做功原理与图2无异。
参照图13,左右静止轨道13之间安装有单个固定支架38和内移位支架39和外移位支架68,双根前线绳42从正中分别向左右来回缠绕在内外双排移位支架滑轮上,后端顶头系挂在外移位支架68的左右,由左右各一根中线绳44将安装在外移位支架68两侧和固定支架38上的滑轮来回缠绕套合,其两端顶头分别系挂在固定支架38和使内移动支架39上,后线绳43其前端一分为二分别系挂在外移位支架68的左右。当后线绳43为主动将外移位支架68往后拉的同时,连及左右双根中线绳将内移位支架往前拉,从而促使内外两移位支架其距离由近变远将前线绳往后拉,由于多个滑轮由线绳来回套合所起的作用,使得内移位支架前移尺寸是后线绳后移尺寸的多倍、和前线绳后移尺寸是内移位支架前移尺寸的多倍,即在同一时间前线绳5下降得多,后线绳43下降得少,当前线绳为主动则为反过来的状况,其做功原理与图3一样。
参照图14,右两边双根轨道13之间安装有双组合固定支架和移位支架各两个,由前线绳42将固定支架和移位支架上的各滑轮来回套合,其后端顶头系挂在移位支架上,双根中线绳44其前端顶头系挂在前组移位支架上,其后段将后组前后双排滑轮来回套合,后端顶头分左右系挂在后边移位支架上,后线绳43其前端一分为二系挂在后一个移位支架上,在滑轮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其放大尺寸双组合是单组合的平方,三组合是单组合的立方,即每相邻两单个组合之间用乘号推算。
参照图15,前后(上下)双根转轴45由两头各一个内含轴承的轴承座47支承和定位,前拉线42的下端缠绕在安装在转轴45上的转盘46的外缘周线上,中拉线44其前端缠绕在前一根转轴上,后端缠绕在安装在后一根转轴45的转盘上,后拉线43其前端缠绕在后一根转轴45的转盘上,由于转盘直径大于转轴,不管是由后拉线为主动往后拉还是由前拉线为主动往前拉,都会存在两头各一根线绳的移位尺寸差即一多一少,其做功原理与图14一样。
参照图16,吊悬安装的立式双面轨道51其左右两边为各一根长条形配重52,其长条形配重上端顶头有走轮与轨道51相贴,防止处于垂直状时其上端顶头与立式轨道脱开,而使用两头带孔的连杆67将左右两走轮中心轴牵连,其下端顶头借助横轴与压板16上边穿连为可转动配合,其中右边(后)长条形配重的下端顶头位于压板16后端顶头与推杆相连的旋转点50上位,旋转点50的横轴外缘套装有走轮65其上边与上位静止的轨道相贴靠。其做功原理为:压板在前后移位中与受压辊25相贴处即施压点距旋转点50越近其压力相应越大、反之越小,施压过程所形成的反压力促使旋转点上的走轮65为向上顶升的趋势,从而与轨道14贴靠得更紧导致磨擦阻力略有加大,前移其反压力由小到大,其后配重由倾斜到垂直,落在旋转点的重量由少到多成正比用于抵消反压力,后移则为反过来的状况。仅管配重由倾斜到垂直会形成阻力,但由于另一根在同一时间由垂直到倾斜会形成动力,阻力与动力相等被抵消由有变无。只要依据其反压力的大小计算出配重52的重量、长度和倾斜度,便可将反压力全部抵消,其配重在移位过程下端顶头旋转角度很少,(如从50°到90°,仅为一周的九分之一)所形成的阻力微乎其微可忽视不计。
参照图17至图19,双根后线绳43其后端顶头系挂在被夹在两靠轮6之中其两头为半边圆的滑杆32上,其中段由各一个原位旋转滑轮10定位,上端顶头一分为二系挂在位于左右轨道13之间的移位支架39上,双组每组两根前线绳42分别将固定支架38和移位支架39上的滑轮来回套合,其后端顶头系挂在后边移位支架39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位于左右若干个靠轮11中的推杆17的后头,各个靠轮11的中心短轴55其两头安装在上下两边机架54上,推杆17与压板16连接处即旋转点50为转动配合。为了克服线绳只具备后拉而不能前推的不足,借助同一拉线48后位两端顶头分别将安装在推杆尾端上的各一根立柱53牵连,其中间段套在前边左右各一个原位旋转滑轮66上,由此实现相邻两推杆17和压板16彼此在同一时间一根前移一根后移轮流反向进行。该方案在图2和图17的基础上去掉了安装在滑杆上的滑轮架,其做功原理不变。
参照图20,双个偏心套57相互隔开安装在由两头各一个内置有轴承的轴承座7所支承和定位的同一根直轴56上,并在偏心套外缘套装有轴承加外套58,外套上车有环形槽沟59用于系挂线绳,双个偏心套(多装不限)其偏心方向在直轴外缘周线上彼此相隔180°,其直轴和偏心套二合一共同组成偏心轴,直轴左端顶头安装有传动轮62,运转中的偏心轴将至少双根线绳一根为拉紧、一根为放松为同时轮流进行,亦可获得与滑杆滑移同样的效果,只是本身达不到抵消轴向力的节能目的。
参照图21,双个偏心轮60分别安装在由左右彼此相互隔开其内置有轴承的轴承座7所支承和定位其同一根直轴56其两头各一个转盘63或称转板上的一侧,两偏心轮在周线上彼此相隔180°即为等距离排列,偏心轮60外缘车有环形槽沟61用于系挂线绳,直轴的左端安装有传动轮62,跟随直轴和转盘运转中的偏心轮促使双根线绳在同一时间一根为拉紧、一根为放松,其做功原理与图20无异。

Claims (4)

1.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同一主轴长度上其外缘周线安装双组或双组以上、每组由正反旋向并相互连接的螺旋叶片或若干根锥形推辊组合而成,相邻两组为隔离排列,每两组之间安装有可左右移位的滑杆,滑杆两端有后线绳超越滑轮与移位支架相牵连;支架与支架上的滑轮单组合双排或单组合三排、以及以双排或三排为一组的双组合或多组合任选其一;单组合双排:其中一排为固定式在前、一排为移动式在后,每排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各一排若干个滑轮并由前线绳来回缠绕套合,前线绳的后端顶头系挂在移位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推杆上;单组合三排:其中一排为固定式在前,双排为移动式在后分内外排列,前线绳来回缠绕在内外双排移位支架滑轮上,其后端顶头系挂在外移位支架上,其前端顶头系挂在推杆上,中线绳将安装在外移位支架上其中若干个滑轮和固定支架上的滑轮来回缠绕套合,其两端顶头分别系挂在固定支架和内移动支架上,后线绳其前端系挂在外移位支架上,其后端系挂在滑杆上;以双排或三排为一组的双组合或多组合:仅须增加相应数量的中线绳将所增加的每双排滑轮来回套合,中线绳后头系挂在所套合滑轮的后一排移位支架上,其前头相隔一排系挂于前排移位支架上,其他不变;或选用安装在轴上的转盘与转轴取代支架与滑轮;推杆前端顶头与压板连接为一体,压板压在其下边转轮的一侧其后端走轮顺弧形轨道外移的受压辊其前端接近顶头的上位;相邻两推杆或两压板分别由前边两个相互隔开的滑轮套上同一根线绳的两端牵连;转轮轴和主轴上分别安装有各一个传动轮,借助链条或齿形带将两传动轮套合连接;或将后线绳其后端顶头系挂在曲轴即偏心轴的偏心位上或偏心轮上用以取代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压板与推杆连接处即旋转点以横轴穿连为转动配合;其横轴上安装有走轮与上边静止的轨道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其横轴上位和前位隔开一定尺寸分别安装有各一根长条形配重,两配重的上端顶头有走轮与立式吊装的轨道一前一后相贴,下端顶头相互隔开分别与压板上边以横轴穿连套合为转动配合,后一根配重下端顶头压在其旋转点横轴两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滑杆外边安装有由若干纵横牵杆组成的滑轮架,纵向牵杆两头安装有随牵杆移动的移位滑轮与相邻两原位旋转的滑轮空间相对应,移位滑轮和原位旋转滑轮之间由其前端顶头系挂在移位支架上其后端顶头系挂在滑杆上的后线绳相隔。
CN201410752749.1A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Withdrawn CN105649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2749.1A CN105649903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2749.1A CN105649903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9903A true CN105649903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8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2749.1A Withdrawn CN105649903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99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8108A (zh) * 2017-07-12 2017-08-29 山东宣元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机胶带保护装置
CN112416439A (zh) * 2019-08-20 2021-02-26 广州弘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远程重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8108A (zh) * 2017-07-12 2017-08-29 山东宣元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机胶带保护装置
CN112416439A (zh) * 2019-08-20 2021-02-26 广州弘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远程重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16439B (zh) * 2019-08-20 2024-03-05 广州弘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远程重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24928A1 (ja) 圧力負荷装置を有する天秤使用の重力発電装置と連結するハイブリッド発電装置。
CN110984097A (zh) 一种漂浮物自动化打捞系统
CN105649903A (zh)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CN103758638B (zh) 多缸周向布设的波轮直轴动力装置
CN107487728A (zh) 一种起重设备的双电机驱动机构
CN106032793A (zh) 一种杠杆式驱动装置
CN105422400A (zh) 利用摆锤与储能器及球体材料为动力能源的发电方法
CN101425765A (zh) 一种磁性斥力驱动装置
CN203146235U (zh) 一种导风式聚风发电系统
CN102678438A (zh) 浮垂体、飞轮垂臂式自能发电机
CN105888999A (zh) 一种绳拉式驱动装置
CN105697251A (zh) 省力杠杆驱动装置
CN107448366A (zh) 一种重力施压驱动装置
CN105822490A (zh) 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01642626A (zh) 一种转轮装置及一种发电设备
RU4359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воротом лопастей гидро- и ветроколеса
CN101131149A (zh) 圆环形内滑轨滑块风动机
WO2014132092A2 (en) Autonomous running motor of active frame
CN105697256A (zh) 一种失衡助动装置
CN104373287B (zh) 往复式浮力推动曲轴发电装置
CN103742363B (zh) 翼轮发电装置
CN103726990B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9293966U (zh) 一种可调式高效风能发电装置
CN102305278A (zh) 一种多杠杆驱动压物装置
CN1162072A (zh) 杠杆动力机(永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