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0200A -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0200A
CN105640200A CN201410640993.9A CN201410640993A CN105640200A CN 105640200 A CN105640200 A CN 105640200A CN 201410640993 A CN201410640993 A CN 201410640993A CN 105640200 A CN105640200 A CN 105640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e
reservoir chamber
pipe
water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09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勉仪
李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409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0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0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0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咖啡壶,包括储水室、储水室盖、咖啡粉杯、底座、支撑管、硅胶管、花洒、落水机构、煮水管、炉板、玻璃杯和圆盖;落水机构包括顶杆和弹簧。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通过在底部设置煮水管,使咖啡壶能够实现电热炉具和明火加热两用,突破了现有的咖啡壶只能在户内使用的限制,使人们既能在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时,又可以在出行或者野外生活时很好地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落水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调制咖啡的自动化,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咖啡壶多为自身电热和燃气加热两种类型的咖啡壶。自身电热的咖啡壶使用的电压为220V或12V,因此,其只能在户内使用或汽车上使用;而燃气咖啡壶也需借助于专用燃气炉才能使用。当人们外出旅行或在野外工作时,由于缺乏电和燃气,自身电热和燃气加热咖啡壶在使用上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现有的咖啡壶多为手动,操作繁复,使人们在使用咖啡壶时增加了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咖啡壶,包括储水室、储水室盖、咖啡粉杯、底座、支撑管和硅胶管,所述储水室盖置于所述储水室上方,所述咖啡粉杯位于储水室内,所述支撑管位于储水室与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粉杯底部包括一落水孔和落水机构,所述落水机构包括顶杆和弹簧,所述弹簧置于落水孔内,所述顶杆顶触所述弹簧;还包括煮水管,所述煮水管位于底座下方,所述煮水管的两端通过硅胶管分别与储水室和咖啡粉杯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通过在底部设置煮水管,使咖啡壶能够实现电热炉具和明火加热两用,突破了现有的咖啡壶只能在户内使用的限制,使人们既能在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时,又可以在出行或者野外生活时很好地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落水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调制咖啡的自动化,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室内设置有一圆筒,所述咖啡粉杯置于所述圆筒内。圆筒的设置,可以使硅胶管的出水口高于储水室的最高液面,避免了水不停从储水室往咖啡粉杯流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花洒,所述花洒与硅胶管出水的一端连接,所述花洒置于咖啡粉杯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圆盖,所述圆盖置于所述花洒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炉板,所述炉板位于煮水管下方并与煮水管紧贴。炉板可以使煮水管的受热更均匀,同时,也可以避免煮水管受热不均而出现穿孔等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煮水管设置成U形。将煮水管设置为U形可以增加煮水管的长度,从而使水能更好的受热。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室与煮水管之间安装有一单向阀。单向阀可以防止水倒流回储水室。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一盛放器皿的凹台。凹台可以在玻璃杯与底座之间增加一道空气阻隔,起到隔热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玻璃杯,所述玻璃杯置于所述凹台上。
进一步地,设置至少三根所述的支撑管,所述硅胶管内置于其中的两根支撑管中。三根支撑管可以使咖啡壶更稳定,同时,将硅胶管置于支撑管内,既节约了空间又使咖啡壶变得美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右视图。
图5是落水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爆炸图,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的右视图。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咖啡壶,包括炉板1、煮水管2、底座3、支撑管4、玻璃杯5、储水室6、圆筒7、落水机构8、咖啡粉杯9、花洒10、硅胶管11、圆盖12、储水室盖13。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咖啡壶安装了一个炉板1,炉板1位于煮水管2下方并与煮水管2紧贴,本实施例的煮水管2优选地采用不锈钢,煮水管2位于底座3下方并设置成U形,煮水管2的两端通过硅胶管11分别与储水室6和咖啡粉杯9连通;底座3的上部包括一盛放器皿的凹台,玻璃杯5置于凹台上;咖啡粉9杯位于储水室6内;支撑管4位于储水室6与底座3之间,支撑管4用于支撑储水室6,支撑管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储水室盖13置于储水室6上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其为落水机构示意图。咖啡粉杯9底部包括一落水孔和落水机构8,落水机构8包括顶杆81和弹簧82;弹簧82置于落水孔内,顶杆81用来顶触弹簧82。顶杆81下端设置有一触头,顶杆81的上端还设置有一硅胶件83,硅胶件83的边缘与落水孔紧贴。顶杆81的触头顶触弹簧82,顶杆81带动硅胶件81移动来实现落水孔的开闭。当玻璃杯5顶触到顶杆81的触头时,顶杆81带动弹簧82发生形变,从而使顶杆81上移,硅胶件83在顶杆81的带动下和落水孔分离,咖啡便从落水孔中流出。
进一步地,储水室6与煮水管2之间安装有一单向阀;储水室6内设置有一圆筒7,圆筒7下端镂空,咖啡粉杯9置于圆筒7内,圆筒7将咖啡粉杯9与储水室6隔开。实际安装时,圆筒7的上边缘高度要高于储水室6容许液面的最大高度,圆筒7底部镂空,咖啡便可以从咖啡粉杯9底部流出。花洒10与硅胶管11出水的一端连接,花洒10置于圆筒7上方,在圆筒7上设置圆盖12,圆盖12不仅可以将咖啡粉杯9与储水室6分开,防止咖啡粉杯9中的热气流进入储水室6,同时它还可以将花洒10固定在圆筒12的上方,使硅胶管11的出水端高于储水室6的最高液面,这样水便不会一直流向咖啡粉杯9。
进一步地,设置三根支撑管4,硅胶管11内置于其中的两根支撑管4中。将硅胶管11置于支撑管4内,既节约了空间又使咖啡壶变得美观。
进一步地,底座3的上部设置一盛放器皿的凹台。凹台可以在玻璃杯5与底座3之间增加一道空气阻隔,起到隔热作用。玻璃杯5的顶部包括一圆孔,该圆孔恰好可以与顶杆81的触头接触,顶紧顶杆81后,咖啡便可进入玻璃杯5。
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储水室6盛装常温水,通过硅胶管11将水引流到煮水管2内,用电磁炉或明火加热炉板1,炉板1将热量传导到煮水管2中,煮水管2将水加热至沸腾,沸腾的水通过硅胶管11流到花洒10,水从花洒10流至咖啡粉杯9内,热水与放置在咖啡粉杯9的咖啡粉混合。当需要饮用咖啡时,将玻璃杯5放入底座3上的凹台上,玻璃杯5的圆孔顶触到顶杆81,顶杆81带动弹簧82发生形变,从而使杠杆81向上移动,硅胶件83在杠杆81的带动下和落水孔分离,咖啡液便从落水孔流出来;将玻璃杯5取出,弹簧82复位,硅胶件83恢复原位置将落水孔封住,咖啡液停止流出。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咖啡味道纯正香浓,卫生环保。
本发明的多功能咖啡壶通过在底部设置煮水管,使咖啡壶能够实现电热炉具和明火加热两用,突破了现有的咖啡壶只能在户内使用的限制,使人们既能在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时,又可以在出行或者野外生活时很好地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落水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调制咖啡的自动化,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其操控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为大众提供了更好的咖啡壶选择。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咖啡壶,包括储水室、储水室盖、咖啡粉杯、底座、支撑管和硅胶管,所述储水室盖置于所述储水室上方,所述咖啡粉杯位于储水室内,所述支撑管位于储水室与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粉杯底部包括一落水孔和落水机构,所述落水机构包括顶杆和弹簧,所述弹簧置于落水孔内,所述顶杆顶触所述弹簧;还包括煮水管,所述煮水管位于底座下方,所述煮水管的两端通过硅胶管分别与储水室和咖啡粉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室内设置有一圆筒,所述咖啡粉杯置于所述圆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花洒,所述花洒与硅胶管出水的一端连接,所述花洒置于咖啡粉杯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圆盖,所述圆盖置于所述花洒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炉板,所述炉板位于煮水管下方并与煮水管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水管设置成U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室与煮水管之间安装有一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一盛放器皿的凹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杯,所述玻璃杯置于所述凹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咖啡壶,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三根所述的支撑管,所述硅胶管内置于其中的两根支撑管中。
CN201410640993.9A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Pending CN105640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0993.9A CN105640200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0993.9A CN105640200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0200A true CN105640200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0993.9A Pending CN105640200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020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125Y (zh) * 1997-06-04 1999-01-27 上海铝制品一厂 可电磁灶使用不粘锅
FR2863155B3 (fr) * 2004-08-05 2005-10-28 Dong Lei Dong Lei Wang Cafetiere electrique automatique a filtre avec dispositif pour moudre le cafe
CN2933226Y (zh) * 2006-07-28 2007-08-15 孙涛 燃气咖啡壶
CN102018448A (zh) * 2010-11-03 2011-04-20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1948802U (zh) * 2011-01-25 2011-08-31 刘启禧 一种咖啡壶
CN103462507A (zh) * 2013-09-12 2013-12-25 宁波无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3424801U (zh) * 2013-08-18 2014-02-12 慈溪远志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带花洒的美式咖啡机
CN204260422U (zh) * 2014-11-13 2015-04-15 雷勉仪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125Y (zh) * 1997-06-04 1999-01-27 上海铝制品一厂 可电磁灶使用不粘锅
FR2863155B3 (fr) * 2004-08-05 2005-10-28 Dong Lei Dong Lei Wang Cafetiere electrique automatique a filtre avec dispositif pour moudre le cafe
CN2933226Y (zh) * 2006-07-28 2007-08-15 孙涛 燃气咖啡壶
CN102018448A (zh) * 2010-11-03 2011-04-20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1948802U (zh) * 2011-01-25 2011-08-31 刘启禧 一种咖啡壶
CN203424801U (zh) * 2013-08-18 2014-02-12 慈溪远志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带花洒的美式咖啡机
CN103462507A (zh) * 2013-09-12 2013-12-25 宁波无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CN204260422U (zh) * 2014-11-13 2015-04-15 雷勉仪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5005U (zh) 一种冲饮机
CN102302315A (zh) 一种泡茶组合器具
CN204260422U (zh)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CN203852233U (zh) 一种具有烧烤炉和电扒炉的圆形组合式炉具
CN202234796U (zh) 泡茶组合器具
CN105640200A (zh)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CN203168921U (zh) 安全型煎烤器
CN103181733A (zh) 安全型煎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27471U (zh) 煮茶杯
CN202160921U (zh) 火锅餐桌
CN203010749U (zh) 多功能烤火盆
CN203736005U (zh) 具有温度显示功能的泡茶专用热水壶
CN210471889U (zh) 一种汤锅烧烤双用锅及加热装置
CN106839001B (zh) 一种磁控中餐燃气炒菜灶
CN201233032Y (zh) 一种燃油、燃气双用燃灶
CN202915424U (zh) 锅架
CN102954511A (zh) 锅架
CN202274516U (zh) 嵌入式燃气灶
KR200466871Y1 (ko) 전열식 조리장치
CN201448893U (zh) 多功能炉
CN205316316U (zh) 燃气红外线面火烧烤器
CN203841547U (zh) 多功能卡式燃气烧烤炉
CN217154256U (zh) 一体便携炉
CN2849513Y (zh) 新型酒精炉
CN204427694U (zh) 一种燃气咖啡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