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924B -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924B
CN105637924B CN201480056360.1A CN201480056360A CN105637924B CN 105637924 B CN105637924 B CN 105637924B CN 201480056360 A CN201480056360 A CN 201480056360A CN 105637924 B CN105637924 B CN 105637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ifferent
layer
measurement
frequenc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3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924A (zh
Inventor
约金·阿克塞蒙
本特·林多夫
托里尼·帕莱纽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在本文教导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无线设备(22)基于针对给定频率层指定的性能要求,确定用于对该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速率。例如,与针对无线设备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多个层中的另一个层所指定的性能要求相比,该无线设备(22)针对具有更高性能要求的频率层使用更高的测量速率。相应地,在示例场景中,网络节点向目标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其中,该信息指示设备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层,并指示与这些层中的相应层相对应性能要求。通过示例的方式,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中继器或另一无线设备(22)。

Description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8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866,67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被合并于此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具体涉及在这种网络中配置和执行异频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运营商可以具有在不同载波频率上同时操作的GSM二、WCDMA/HSPA和LTE载波。然而,这些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和相应载波具有不同的地理覆盖。例如,仅可以在城区部署LTE,而在城区和郊区中均可以部署GSM和HSPA覆盖。
此外,对于LTE,在3GPP标准中定义了多于40个频带,即使它们中的大多数不是统一可使用的频带,在不久的将来,运营商也可以在多个载波频率上部署LTE。一个或两个载波可以用于覆盖并从而部署在宏小区中,而剩余载波可以用于热点或微微小区覆盖。该部署场景尤其适用于可以部署附加频率层上的若干LTE载波的城区,以提供热点以便应对高容量要求。
图1示出了以上场景的情境中的示例。在示图中,无线通信网络10包括部署在第一载波f0上的多个大型宏小区12。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图示出了宏小区12-1和12-2,它们具有至少部分重叠的宏-大-覆盖区域。还可以看到多个热点或微微小区14,其单独地使用载波频率f1、f2、f3和f4之一。通过示例的方式,可以看到载波频率f1上的热点14-1至14-4、载波频率f2上的热点14-5至14-8、载波频率f3上的热点14-9至14-12、载波频率f4上的热点14-13至14-15。
可以在相同覆盖区域中部署若干热点载波。也就是说,在热点载波之一上操作的给定热点14可以与在热点载波中的另一个上操作的另一热点地理上重叠。例如,可以在给定覆盖区域中存在经由载波f1和f2的重叠热点覆盖,而载波f3和f4在另一覆盖区域中提供相同或重叠热点服务,等等。
对于在诸如图1的示例中所示的部署中的多个载波的最佳使用,在网络10中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基于进行异频测量来监视载波。基于进行这些异频测量,设备向网络(NW)节点(例如网络10中的支持基站)向检测到的相应载波上的小区报告信号强度。NW节点随后发起切换(HO),以将设备切换到最佳载波和小区作为服务载波和小区。
然而,传统的低端设备仅配备有一个接收机,因此不能同时在不同载波频率上进行接收。因此,这种设备需要中断其在给定载波频率上的数据接收,以对其它载波频率执行测量。使用配置的测量间隙来执行这种测量,所述测量间隙被指定用于执行对其它载波频率的测量。3GPP技术规范TS 36.300包括关于测量间隙的示例细节,所述测量间隙是设备从服务小区切断其接收机和发射机,从而该设备可以从另一小区接收传输的时间段。这些间隙相对于设备的服务基站被同步,因为服务基站必须知道设备将在何时执行异频测量。还已知的是,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被用于配置由设备使用的间隙时间段。
图2示出了在LTE中实施的测量间隙原理。一旦触发了异频测量间隙,每40ms或每80ms就分配6ms间隙。6ms间隙使设备有时间在异频LTE测量的情境中找到同步信号和公共参考信号(CRS),或者在RAT间测量的情境中的相同类型的信号,例如设备对WCDMA/HSPA载波进行异频测量。间隙时长考虑了切换时间。
在LTE的较早版本中,相同RAT中或者不同RAT之间的异频测量被主要用于解决设备超出覆盖(例如超出相对受限的LTE覆盖区域)的问题。该问题在LTE部署的初期更为普遍,最初LTE覆盖非常有限,而随后随着时间逐渐扩展。例如,城区可以具有LTE覆盖,并伴随着来自一个或多个其它RAT的覆盖,其中,LTE覆盖在城区的边界处或边界周围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当设备靠近LTE覆盖的界限时,将触发异频测量,从而设备开始进行异频测量,并最终在超出LTE覆盖之前执行从LTE到比如GSM或WCDMA的切换。在这种情境下,仅在需要时才触发异频测量,并且仅在真正需要时才使用测量间隙和相应的异频测量,因为测量间隙会减小最大可用吞吐量,并且使得数据调度更为复杂。
例如,负责数据调度的网络节点需要考虑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往返时间,因此,使用LTE时间作为示例,使用异频测量间隙的到设备的实际调度间隙是10毫秒,此基于6毫秒间隙时间加上4毫秒HARQ往返时间。对于测量间隙之间的40毫秒的情况而言,该时间将转换为百分之25的吞吐量损失/调度时间损失。
更详细地,设备可以监视可以被认为频率层的若干频率载波。在3GPP规范的版本11中,取决于设备能力,可以测量多达7个不同的频率层,包括LTE TDD/FDD、WCDMA、GSM等。每个频率层需要用于对该层上的小区进行检测和验证的特定无线时间,并且当前3GPP规范基于针对多普勒和时延扩展以及对该层上的小区的信噪比(SNR)要求的最坏情况场景。
附加地,如上所述,间隙测量要求主要针对覆盖问题。因此,在传统上,对于异频测量的要求基于检测在另一载波频率上非常弱的小区,以确保在超出当前载波频率的覆盖之前进行可靠HO。例如,参考3GPP TS 36.133的章节8.1.2.1.1.1,用于寻找小区的当前测量要求大约为3.84×Nfreq秒,其中,Nfreq是需要测量的层的数目,并且检测倾向于检测弱信号,例如Es/Iot=-4dB。结果,具有若干层(如图1中的示例)意味着从规范角度来看,设备可能在间隙模式下需要零点几秒来寻找用于HO的合适小区。在容量减小和其它考虑因素方面,该时间会产生问题。
一种缓解这种问题的已知方法是,可以将设备配置为仅对频率层的子集进行测量,例如,仅对大量可用频率层中的两个频率层进行测量。然而,该缓解方法在多个方面是复杂的。例如,网络一般不会知道哪个频率层子集最适于或最有利于由设备监视。例如,在载波操作于2-3GHz的情况下,设备位置的仅数米的差异可能就会改变f1、f2和f3中的哪个频率将更有利于设备驻留。
发明内容
在本文教导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无线设备基于针对给定频率层指定的性能要求,确定用于对该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速率。例如,与针对无线设备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层中的另一个层所指定的性能要求相比,该无线设备针对具有更高性能要求的频率层使用更高的测量速率。相应地,在示例场景中,网络节点向目标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其中,该信息指示设备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层,并指示与这些层中的各个层相对应性能要求。通过示例的方式,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中继器或另一无线设备。
在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设备(例如3GPP用户设备(UE))被配置为执行用于针对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节点接收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不同的第二性能要求。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确定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与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地分配分别用于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以及在相应分配的测量间隙中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
在涉及网络侧处理的对应示例实施例中,网络节点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并且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确定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二性能要求。所述方法还包括:产生测量配置信息,其指示分别针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的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根据所述方法的处理附加地包括:向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目标无线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从而将所述无线设备配置为使用第一性能要求来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以及使用第二性能要求来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事实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并查看附图认识到其它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异构无线通信网络的已知布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使用配置后的测量间隙执行异频测量的已知配置的示图。
图3是包括根据本文教导配置的网络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无线设备(例如图3中介绍的无线设备)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在无线设备处执行异频测量的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
图6是网络节点(例如图3的示例网络中的基站、中继节点或其它无线设备)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在网络节点处的针对目标无线设备配置异频测量的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
图8是取决于信号强度的示例小区检测时间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了与相应性能要求成比例地分配用于对不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的示图。
图10是在无线设备处执行异频测量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通过使用LTE的典型命名法和布置示例地描绘的无线通信网络20的一个实施例。网络20将无线设备22与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24(例如互联网或另一分组数据网络PDN)通信地耦接。
网络20包括无线接入网(RAN)26和核心网(CN)28。对于所描绘的LTE实施例,RAN26包括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或E-UTRAN,CN 28包括演进分组核心或EPC。在该示例中,RAN 26在由相应基站(为了与LTE上下文保持一致,这里被示出为“eNB”或“eNodeB”32)控制的多个小区30中提供服务。还为了与LTE上下文保持一致,CN 28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34、归属用户服务器(HSS)36、一个或多个服务网关(SGW)38-1、38-2以及在CN 28和外部网络24之间的分组接口SGi处的分组网关(PGW)40。
为了讨论的目的简化了网络20的某些方面,在实际实施和/或特定实体中可能存在多个其它实体,或者在实际实施中它们之间的连接可能会不同。此外,给定网络实施可以使用其它命名法或实体布置以提供相似的功能,并且本文的教导不限于在图3中描绘的示例网络布置。
一般而言,每个eNodeB 32在一个或多个小区30(为了示例目的被示出为小区30-1至30-3)中提供服务。更具体地,示图示出了eNodeB 3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不同载波频率或频带/子频带来提供多个小区。通过示例的方式,所描绘的eNodeB 32中的一个或多个使用频率f1、f2、f3上的载波,意味着在每个这种频率上存在一个或多个响应小区30。例如,给定eNodeB 32可以提供三个小区30,其中,每个这种小区30操作在载波频率f1、f2、f3中的相应一个频率上。更具体地,给定eNodeB 32可以提供任意数量的小区30,其中,每个这种小区30操作在不同载波频率上,从而属于不同的频率层。
当然,其它配置也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存在RAN 26中(例如异构网络布置中)的宏基站和微基站的混合,诸如图1中所示。还可以存在重叠RAN(即,不同RAT),其中,每个RAT提供根据该RAT的特性而操作的小区。从广义上看,将理解在网络20的地理覆盖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给定位置处,给定无线设备22能够“看见”在多个频率层的相应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其中,“频率层”表示特定载波频率或频带,并且其中不同频率层可以属于相同RAT或属于不同RAT。
图4示出了在图3中介绍的无线设备22的示例配置,其中,无线设备22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50以及相应的通信收发机52,该通信收发机52包括天线接口电路54、发射机电路56和接收机电路58。将清楚的是,描绘的发射机电路56可以被实现为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支持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内进行操作的完整发射机,类似地,描绘的接收机电路58可以被实现为配置为在相同网络中进行操作的完整接收机。然而,还可以在描绘的控制和处理电路60(其被简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或“处理电路60”)中执行发射和接收处理的某些方面。
确实,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定模拟和其它发射/接收(TX/RX)被实施为描绘的发射机电路56和接收机电路58的方式,而基带数字TX/RX处理被实施在处理电路60中。将清楚的是,根据本文的教导,处理电路6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异频测量(包括RAT间测量)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FPGA、ASIC或其它数字处理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电路60至少功能性地包括测量控制电路62,其例如根据测量间隙配置控制异频测量。处理电路60还可以包括用于对不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例如进行信号质量或强度测量)的测量电路64。测量电路64还可以至少部分地实施在通信收发机52(例如在进行模拟信号测量的程度)中。
在示出的示例中的无线设备22还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66,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并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FLASH、EEPROM等)。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存储设备66存储计算机程序6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计算机程序68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来执行本文教导的异频测量控制和处理。
一些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存储设备66还存储配置信息7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22包括附加处理电路和/或接口电路72。这种电路包括例如应用处理器、用户接口电路等。配置信息70包括例如指示符值和相应性能要求之间的映射,从而可以通过例如在向无线设备22发送的配置消息中将相应指示符与给定频率层相关联,来使无线设备22识别出针对该频率层的性能要求。
无论这些实施细节如何,无线设备22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期间(例如在网络20中的操作期间)对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无线设备22包括上述通信收发机52和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其中,通信收发机52被配置为向网络20发射信号并且从网络20接收信号。
此外,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从网络20中的节点接收测量配置信息。例如,节点可以是服务基站、中继器或另一设备22。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不同的第二性能要求,并且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相应地配置为基于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确定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以及与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地分配用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基于这些分配,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在相应分配的测量间隙中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这里,将理解“执行”测量可以包括根据间隙分配控制接收机电路58和测量电路64。
作为工作示例,第一性能要求比第二性能要求更严格。这里,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将第一测量速率设置为比第二测量速率更高,从而与第二频率层相比,针对第一频率层进行相对多的异频测量。为了理解该示例,考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定义了第一和第二小区检测时间,或者分别定义了用于导出第一和第二小区检测时间的第一和第二小区检测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22已知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并且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基于在测量配置信息中传递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确定使用哪些预定义性能要求作为所述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例如,配置信息70包括将给定指示符值映射到预定义性能要求中的相应一个性能要求的映射信息。因此,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基于传递映射到预定义性能要求的指示符来更高效地传递性能要求。此外,指示符可以是隐式的——例如,无线设备22可以假设默认或标称性能要求应用于对给定频率层的异频测量,除非测量配置信息给出另外的指示。
在任一情况下,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与相应性能要求成比例地向相应频率层分配测量间隙。例如,针对两个给定频率层(为了方便被称为“第一”和“第二”频率层),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测量间隙的第一百分比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并且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测量间隙的第二百分比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具体地,第一和第二百分比与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如上所述,根据适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确定第一测量速率,并且根据适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二性能要求确定第二测量速率。
上文中的“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可以被定义,或者可以从由网络20确定的异频测量配置中知晓,并通过信号发送给无线设备22。例如,根据本文的教导,网络20可以将无线设备22配置为在每40ms或每80ms的6ms间隙中进行异频测量,从而定义了在任意给定窗口时间中的这种间隙的数目,并且可以成比例地分配所述数目的可用间隙。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根据多个不同性能要求(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频率层的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来对多个频率层(包括第一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在该上下文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基于指示的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已知的针对频率层的相应性能要求,确定针对每个频率层所使用的测量速率。
当然,相同性能要求可以应用于多于一个频率层,并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针对具有相同性能要求的频率层使用相同测量速率。此外,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通过频率值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的至少一个来组合异频测量。使用该技术,针对相邻或相近频带中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到一起,并且针对相同RAT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到一起。
换言之,在处理电路60的一个或多个配置中,无线设备22使用相邻或连续测量间隙来对相同频带中的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或者对按照升高频率或降低频率排序的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这样可以简化或者使得接收机频率调整更高效。附加地或备选地,无线设备22将相邻或连续测量间隙用于对相同RAT中的频率层进行的异频测量,这样最小化了在RAT之间来回切换的次数。在此方面,应理解上述第一和第二频率层可以在不同RAT上,或者在相同RAT上。对于无线设备22将要进行异频测量的给定数目的频率层,所有频率层可以在相同RAT上,或者它们可以涉及两个或更多个RAT。
图5示出了用作本文针对无线设备22所设想的预期异频测量控制和处理的示例的方法500。除非另外说明,不必须按照示出的顺序执行示出的处理步骤或操作和/或可以并行地、在后台中执行一些操作,或者可以将一些操作执行为无线设备22处的整体操作中的一部分。此外,示出的方法500可以重复或者持续(至少当异频测量被激活时)执行。
有了上述想法,方法500针对对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并且其包括从无线通信网络20中的节点接收测量配置信息(框502)。节点是例如服务基站,例如服务eNodeB 32。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不同的第二性能要求(框502)。
因此,方法500还包括基于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确定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框504)。可以根据相应性能要求动态计算测量速率,或者可以相应地预定义和选择用于给定性能要求的测量速率,例如,默认测量速率可以应用于默认性能要求,其中,性能要求越严格,则针对其的测量速率或速率偏移越高。在任一情况下,方法500包括:与第一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地分配分别用于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框506);以及在相应分配的测量间隙中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框508)。
图6示出了示例网络节点80,例如,被配置为在网络20中操作,尤其被配置为向在网络20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22提供上述测量配置信息的节点。在非限制示例中,节点80可以被理解为图3中介绍的eNodeB 32中的给定的一个eNodeB 32。然而,更通常地,节点80可以是远离无线设备22的任意节点,例如基站、中继节点、甚至是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的另一无线设备22。
包括在节点80中的通信接口82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令,并且与处理和控制电路84(被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或“处理电路84”)操作性地相关联。在节点80是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使用的基站或其它无线节点的示例情况下,通信接口82包括射频电路,例如用于发射广播和控制信令、且用于在共享和/或专用信道上发射和接收用户业务的发射和接收电路池。更通常地,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接口82将被理解为包括蜂窝收发机电路,该蜂窝收发机电路用来实现用于将无线设备22连接到网络20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空中接口。通信接口82可以包括多载波/多频率无线电路。
此外,在示例配置中,处理电路84包括测量配置电路86,其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教导的网络侧异频测量处理配置和控制。处理电路84还包括或者关联于存储器/存储设备88,其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盘存储设备等,并且还可以包括工作存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设备88存储计算机程序90,当被处理电路84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90根据本文的网络侧教导来配置节点80。将清楚的是,在示例实施例中,处理电路84包括被配置为根据本文的教导执行网络侧处理(例如,确定将被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22用于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配置,并且产生和发射相应的测量配置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FPGA、ASIC或其它数字处理电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80包括附加通信接口92,例如用于在LTE情境中提供eNodeB间通信的接口电路、和/或到网络20的CN 28中的其它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如前所述,在示例实施例中,网络节点80被配置为在网络20中操作,并且通信接口82被配置为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信令。当然,多于一个无线设备22可以成为针对本文设想的用于在该设备上配置异频测量的处理和信令传输的目标。
继续以该示例为例,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操作性地与通信接口82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确定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二性能要求。在一个示例中,“确定”性能要求包括计算性能要求。在另一示例中,“确定”性能要求包括从两个或更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中进行选择,或者选择与默认或标称性能要求不同的性能要求。
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产生指示针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的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向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从而将所述无线设备22配置为使用第一性能要求来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以及使用第二性能要求来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基于以下配置确定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基于第一频率层与被认为是覆盖相关的载波相关联以及第二频率层与被认为是容量相关的载波相关联,针对第一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严格的性能要求、并且针对第二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不严格的性能要求。这里,覆盖相关的载波是与在地理覆盖意义上提供服务相关联的载波,而容量相关的载波是与给定覆盖区域内的附加服务容量相关联的载波和/或要在给定覆盖区域内提供热点、叠加或高速率服务的载波。在非限制示例中,覆盖相关的载波可以是作为目标无线设备22的切换候选的相邻小区载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例如通过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配置消息来触发目标无线设备22执行异频测量。此外,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基于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测量配置消息的配置而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指示分别针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的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
在示例情况中,测量配置信息通过传递具有到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的已知映射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来指示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向目标无线设备22指示目标无线设备22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频率层(包括第一和第二频率层),并且指示将被目标无线设备22用来对每个这种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相应性能要求。
图7示出了例如可以由在图6中介绍的网络节点80执行的方法700。除非另外描述,针对相同或不同目标无线设备22、单独设备或设备组,可以以与示图的建议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处理步骤或操作,并且可以并行地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此外,如果需要,可以重复或执行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或者可以将其执行为由网络节点80执行的其它处理操作的一部分。
有了上述标准,方法700包括:确定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第二性能要求(框702),以及产生指示针对第一和第二频率层的第一和第二性能要求的测量配置信息(框704)。方法700还包括:向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的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从而将所述无线设备22配置为使用第一性能要求来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以及使用第二性能要求来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框706)。
在以上讨论和相关附图的上下文中的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设备22使用测量间隙来对不同频率载波或层执行测量,其中,无线设备22包括:通信接口(例如收发机52),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网络20发射无线信号以及从无线通信网络20接收无线信号,并且无线设备22还包括与通信接口52操作性地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示例实施例中的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经由通信接口接收测量配置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定义针对不同频率载波或层的不同性能要求。这种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由测量配置消息指示的相应性能要求,确定针对不同载波频率或层的不同测量速率或其它测量配置参数。
在示例情况中,处理电路60根据不同性能要求确定用于对不同频率载波或层的测量的测量间隙分配,从而与具有相对较低的性能要求(更不严格的要求)的相应频率层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性能要求(更严格的要求)的频率层中的相应频率层具有更高的测量速率。例如,与具有相对较低的性能要求的多个层中的相应层相比,具有更高性能要求的层被分配更多测量间隙。处理电路60还被配置为根据测量间隙分配来测量(或至少控制测量)不同频率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测量配置消息指示针对不同频率层中的相应频率层的载波类型或优先级,并且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将指示的载波类型或优先级映射到预定义性能要求,并且相应地分配测量间隙。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测量配置消息按照信号检测水平或需要的检测时间来指示针对不同载波频率中的相应载波频率的性能要求,并且设备一般会向具有更低信号检测水平或更少需要检测时间的载波频率或层分配更多测量间隙。
指示还可以传递针对频率层的类型指示符。例如,给定频率层可以是覆盖类型层,而另一频率层可以是容量类型层。因此,消息可以指示给定频率层的类型,并且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将指示的类型映射到针对该类型定义的性能要求。因此,测量配置消息可以指示例如针对一个频率层的“类型1”以及针对另一频率层的“类型2”,并且设备可以被配置为识别针对类型1层的要求是-4dB或Tbase=x,而针对类型2层的要求是0dB或Tbase=y。
在任一情况下,示例网络节点80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并且包括:通信接口82,被配置为向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的无线设备22发射无线信号以及从无线设备22接收无线信号;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与通信接口82操作性地相关联。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针对多个不同载波频率或层中的相应载波频率或层确定对于无线设备22的性能要求,从而控制由设备22用于不同频率层的测量速率,比如控制设备将测量间隙分配给不同频率层。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产生针对无线设备22的指示不同性能要求的测量配置消息,并且向无线设备22发射测量配置消息。
在以上教导的更详细的示例中,考虑3GPP技术规范的版本11定义了与无线设备应检测新异频小区的时间相关的要求,一旦针对该小区的信号强度变得大于特定水平(Es/Iot>-4dB)。该时间被定义为
其中,TBasic_Identify_Inter=480ms。Tinter1分别=60或30ms,取决于应用的是40ms还是80ms异频间隙距离。此外,Nfreq是设备需要监视的频率层的总数。因此,假设40ms间隙时间段,检测时间是3.84*Nfreq秒,并且其适用于Es/Iot>-4dB的所有小区,其中,Es/Iot表示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
然而,小区检测时间高度依赖SINR,如图8的示例所示,其将小区检测时间示出为以dB为单位的SINR的函数。在示图中,T_b和Tb/2指示针对不同场景具有特定概率(例如百分之90的概率)的检测时间。应注意,当前3GPP规范中的-4dB要求来自于异频测量仅需要用于解决覆盖问题的假设。然而,在使用用于容量的多个频率层的网络部署中,例如,SINR=0dB的小区检测强度阈值可能就是足够的,并且在该情况下的小区检测时间可能减半或者进一步减少。
因此,本文教导的一个方面涉及新小区检测要求,例如用于检测与比如SINR 0dB相比更强的小区的要求。在此情况下,T_Basic_Identify_Inter可以是240ms。当然,该值仅仅用作示例,并且其它或附加值可以用作性能要求。在该意义下的网络节点80将根据不同检测要求来配置不同频率层。在图8的示例中,其可以根据标准或默认要求-4dB来配置第一频率层f1,而根据新的0dB要求来配置第二频率层f2和第三频率层f3。因此,预期无线设备22将基于这些示例层和相应性能要求来根据层的相应要求分配测量间隙。例如,无线设备22向f1分配配置后的测量间隙的百分之50,而向f2分配配置后的测量间隙的百分之25,并向f3分配剩余的百分之25。相应测量速率(即每个时间单位的分配的测量间隙的数目)将针对相应层而不同。在该示例中,f1的测量速率是f2和f3的测量速率的两倍,反映出与f1相关联的更严格的检测要求。
在图9中很好地示出了该场景。载波频率f1是第一频率层,并且其性能要求基于版本11的小区信号检测强度-4dB,从其得到小区检测时间要求TBasic_Identify_Inter=480ms。载波频率f2是第二频率层,并且其性能要求基于小区信号检测强度0dB,从其得到小区检测时间要求TBasic_Identify_Inter=240ms。相同的0dB值用于第三载波频率f3(比如无线设备22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第三频率层)。如此,针对f3的小区检测时间要求是240ms。
无线设备22从而分配测量间隙的百分之50来对f1进行测量,分配测量间隙的另一个百分之25来对f2进行测量,并且分配测量间隙的剩余百分之25来对f3进行测量。因此,无线设备22在与其需要使用针对两个频率的标准小区检测时间监视这两个频率的时间相同时间中监视三个频率f1、f2、f3。同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与覆盖问题相关的异频测量一般将接收相比于与容量问题相关的异频测量更多的测量间隙分配。
图10是表示在无线设备22中的处理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0中示出的方法1000从而可以被理解为在图5中介绍的方法500的扩展或细化。
根据方法1000,无线设备22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20中的服务小区,并且由无线设备22(例如基于信号强度测量)触发异频测量或者由网络20自主地触发异频测量(框1002)。无线设备22从网络20接收测量配置消息(框1004),包括比如用于测量的N层以及与相应层相对应的测量要求。例如,无线设备22可以接收要求矩阵(f_i,r_i),i=1,…N,其中,f_i对应于载波频率,r_i对应于要求。要求可以被定义为T_Basic_Identify_Inter值。在另一示例中,要求可以是具有两个值(1,2)的参数,比如其中1表示版本11要求,而2表示不同的要求。还应注意,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可以指示相应频率层,还可以指示涉及的RAT。
无线设备22随后根据它们相应的要求向频率层中的相应频率层分配测量间隙(框1006)。例如,对于N个频率层,分配给层i的间隙数目应该与下式成比例
分配的间隙比=r_i/(r_1+r_2+…r_N)。
然后,无线设备22在分配的间隙中对相应层执行间隙测量(框1008)。分配可以是循环式,但是还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本发明在于,在长时间段上,根据相应要求将所述多个间隙分配给给定频率层,从而预期方法还覆盖了以下情况:无线设备22向层1分配间隙的第一部分,将层2分配间隙的下一部分,等等。
在本文教导的多个优点中,就这些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具有比其它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更不严格的性能要求来说,针对给定数目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执行的速度比通过其它方式更快。从另一角度看,根据本文教导操作的无线设备22可以通过对具有更不严格的性能要求的那些层进行更少的测量,对给定窗口时间内的更多层进行异频测量。这些操作提供更快速的切换和/或允许进行异频测量所花费的更少时间。
如此,根据本文教导的无线设备可以经由异频测量从多个载波中更快速地检测最佳载波,并且同时限制设备测量的载波数目,从而减少施加给设备的测量负担。这种技术可以在网络运营商在特定位置使用若干载波的部署场景中提供特定优点,其中,所述载波中的一些被分配给宏小区,而其它载波被分配给热点(例如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
应该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前面描述和关联附图中提出的教导的情况下将想到所公开发明的修改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且修改和其他实施例预期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虽然本文可能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其用于一般性或描述性意义,且不用于限制目的。

Claims (30)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的无线设备(22)处执行的方法(500),用于针对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所述方法(500)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20)中的节点(80)接收(502)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第一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SINR的第二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不同的第二性能要求;
基于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确定(504)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
与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地分配(506)分别用于对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以及
在相应分配的测量间隙中对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执行(508)异频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500),其中,第一性能要求比第二性能要求更严格,其中,所述方法(500)包括:将第一测量速率设置为比第二测量速率更高,从而相比于第二频率层,针对第一频率层进行相对更多的异频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无线设备(22)已知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并且其中所述方法(500)包括:基于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传递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确定使用哪些预定义性能要求作为所述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500),其中,分配所述测量间隙包括: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第一百分比的测量隙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并且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第二百分比的测量间隙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所述第一百分比和第二百分比与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方法(500)包括:根据包括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在内的多个不同性能要求,对包括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内的多个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针对频率层所指示的相应性能要求,确定用于每个频率层的测量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500),还包括:使用相同测量速率用于具有相同性能要求的频率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500),还包括:通过频率值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的至少一个组合异频测量,使得针对相邻或相近频带中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在一起,或者使得针对相同RAT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500),其中,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500),其中,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上。
10.一种无线设备(22),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22)中的操作期间对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所述无线设备(22)包括:
通信收发机(52),被配置为向通信网络(20)发送信号并从通信网络(20)接收信号;
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与通信收发机(52)操作关联,并被配置为:
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20)中的节点(80)接收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第一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SINR的第二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不同的第二性能要求;
基于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分别确定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
与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地分配分别用于对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测量间隙;以及
在相应分配的测量间隙中对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执行异频测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第一性能要求比第二性能要求更严格,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将第一测量速率设置为比第二测量速率更高,从而相比于第二频率层,针对第一频率层进行相对更多的异频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所述无线设备(22)已知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基于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传递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确定使用哪些预定义性能要求作为所述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第一百分比的测量间隙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并且在配置的多个测量间隙中分配第二百分比的测量间隙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所述第一百分比和第二百分比与第一测量速率和第二测量速率成比例。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根据包括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在内的多个不同性能要求,对包括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内的多个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基于针对频率层所指示的相应性能要求,确定用于每个频率层的测量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使用相同的测量速率用于具有相同性能要求的频率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被配置为:通过频率值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的至少一个组合异频测量,使得针对相邻或相近频带中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在一起,或者使得针对相同RAT的频率层的异频测量被组合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22),其中,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上。
19.一种网络节点(80)中执行的方法(700),所述网络节点(80)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所述方法(700)包括:
确定(702)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第一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SINR的第二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二性能要求;
产生(704)测量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针对第一频率层的第一性能要求和针对第二频率层的第二性能要求;以及
向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706)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从而将所述无线设备(22)配置为使用第一性能要求来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以及使用第二性能要求来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700),其中,确定(702)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包括:基于第一频率层与被认为是覆盖相关的载波相关联以及第二频率层与被认为是容量相关的载波相关联,针对第一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严格的性能要求,并且针对第二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不严格的性能要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700),还包括:触发目标无线设备(22)执行异频测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其中,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向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的测量配置消息,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指示针对第一频率层的第一性能要求和针对第二频率层的第二性能要求。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通过传递具有到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的已知映射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来指示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向目标无线设备(22)指示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包括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内的多个频率层,并且指示将被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用来对每个这种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相应性能要求。
25.一种网络节点(80),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所述网络节点(80)包括:
通信接口(82),用于向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信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与所述通信接口(82)操作关联,并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第一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一性能要求、以及用于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基于SINR的第二小区检测强度阈值的第二性能要求;
产生测量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针对第一频率层的第一性能要求和针对第二频率层的第二性能要求;以及
向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中操作的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从而将所述无线设备(22)配置为使用第一性能要求来对第一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以及使用第二性能要求来对第二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节点(8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基于以下配置确定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基于第一频率层与被认为是覆盖相关的载波相关联以及第二频率层与被认为是容量相关的载波相关联,针对第一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严格的性能要求,并且针对第二频率层设置或选择更不严格的性能要求。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网络节点(8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触发目标无线设备(22)执行异频测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8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基于以下配置向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发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的测量配置消息,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指示针对第一频率层的第一性能要求和针对第二频率层的第二性能要求。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80),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通过传递具有到多个预定义性能要求的已知映射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来指示第一性能要求和第二性能要求。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80),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向目标无线设备(22)指示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将要执行异频测量的包括第一频率层和第二频率层在内的多个频率层,并且指示将被所述目标无线设备(22)用来对每个这种频率层进行异频测量的相应性能要求。
CN201480056360.1A 2013-08-16 2014-06-23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37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6675P 2013-08-16 2013-08-16
US61/866,675 2013-08-16
US14/052,021 2013-10-11
US14/052,021 US9445291B2 (en) 2013-08-16 2013-10-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CT/EP2014/063169 WO2015022107A1 (en) 2013-08-16 2014-06-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924A CN105637924A (zh) 2016-06-01
CN105637924B true CN105637924B (zh) 2019-06-28

Family

ID=5246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360.1A Active CN105637924B (zh) 2013-08-16 2014-06-23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445291B2 (zh)
EP (1) EP3033900B1 (zh)
JP (1) JP6279735B2 (zh)
CN (1) CN105637924B (zh)
PH (1) PH12016500293B1 (zh)
WO (1) WO2015022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9950B2 (en) * 2013-08-16 2016-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945207C (en) * 2014-05-08 2020-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Prioritized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EP3537759A1 (en) 2014-05-09 2019-09-11 Sony Corporation A terminal device, a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inter-frequency and 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
US10375673B2 (en) * 2014-08-04 2019-08-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broadcast service
US20170168922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uilding coverage metrics and testing strategies for mobile testing via view enumeration
US10313206B1 (en) * 2015-12-23 2019-06-04 Apstra, Inc. Verifying service status
CN107197443B (zh) * 2017-06-21 2020-09-2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588042B2 (en) * 2017-07-11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during measurement gaps
CN109587741B (zh) * 2017-09-28 2020-08-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测量频点的指示方法、频点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862988B2 (en) 2017-12-18 2020-12-0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demand real-time sensor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US10887802B2 (en) * 2018-01-11 2021-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measurements to be performed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880857B2 (en) 2018-04-02 2020-12-29 Intel Corporatio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in new radio systems
US11075805B1 (en) 2019-04-24 2021-07-27 Juniper Networks, Inc. Business policy management for self-driving network
CN111770519B (zh) * 2020-07-22 2023-01-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4845A1 (en) * 2022-01-12 2023-07-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88805A1 (en) * 2008-02-06 2009-08-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lexible sharing of measurement gaps
EP2385723A1 (en) * 2010-05-04 2011-11-09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2714816A (zh) * 2011-01-10 2012-10-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测量间隙配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6036B2 (ja) * 1995-01-19 2002-09-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レベルの測定方法および移動局
JP2006197559A (ja) * 2004-12-17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機及び無線チャネル測定管理端末
WO2008050230A2 (en) * 2006-10-27 2008-05-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easurement
EP2119272A1 (en) 2007-01-08 2009-11-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gap pattern scheduling to support mobility
US20090325501A1 (en) 2008-04-24 2009-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and re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surement events
MY152790A (en) * 2008-06-04 2014-11-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311285A1 (en) * 2008-08-13 2011-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porting of multiple if/rat layer restrictions
JP5445186B2 (ja) 2009-10-30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RU2530902C2 (ru) * 2009-12-23 2014-10-20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Выполнение измерений пр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ножества несущих
EP2625892A1 (en) 2010-10-08 2013-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 frequency measurements
US9717038B2 (en) 2011-08-12 2017-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seco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JP6001865B2 (ja) * 2012-01-30 2016-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9813926B2 (en) * 2012-03-26 2017-11-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ut-of-band sensing in a cognitive LTE system
KR102038001B1 (ko) * 2012-04-06 2019-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88805A1 (en) * 2008-02-06 2009-08-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lexible sharing of measurement gaps
EP2385723A1 (en) * 2010-05-04 2011-11-09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2714816A (zh) * 2011-01-10 2012-10-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测量间隙配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81bis#17][LTE/Het-Net]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Nokia);Rapporteur (Nokia Corporati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2,R2-131897》;20130524;全文
nter-frequency Pico cell measurements for Hetnet deployments;NTT DOCOMO, INC.;《3GPP TSG-RAN WG2 #76,R2-115745》;20111118;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6500293A1 (en) 2016-05-02
EP3033900B1 (en) 2017-06-14
CN105637924A (zh) 2016-06-01
EP3033900A1 (en) 2016-06-22
JP2016528833A (ja) 2016-09-15
JP6279735B2 (ja) 2018-02-14
US9445291B2 (en) 2016-09-13
US20160345195A1 (en) 2016-11-24
WO2015022107A1 (en) 2015-02-19
US20150050889A1 (en) 2015-02-19
US10034192B2 (en) 2018-07-24
PH12016500293B1 (en) 2016-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924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02720B (zh) 一种选择波束的方法及设备
US1105115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5455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 parameters using beamforming
US10306637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WO2020031884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CN1056821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
CN103563427B (zh) 用于高速用户的小区划分
CN106131926B (zh) 异类网络中的小区搜索与测量
KR10174020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형성 지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83883B (zh) 用于确定信号质量的技术
WO2009070972A1 (en) A measure method, a repeater and a base s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ell handoff
JP2012514911A (ja) 中継を実施する基地局、中継局、移動端末およびその対応する方法
US94799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0166411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CN110089047A (zh)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在其中执行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信的方法
CN104541538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6686344A (zh) 中继路径之间的测量报告和切换过程
CN109075928A (zh) 导频信号
US20170048769A1 (en) Cell swapping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further enhanced non ca-based icic for lte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59524A1 (zh) 一种信息获取、小区切换、小区选择或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US10349319B2 (en) Handover prepar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076466A (zh) 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