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510A -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510A
CN105634510A CN201510843778.3A CN201510843778A CN105634510A CN 105634510 A CN105634510 A CN 105634510A CN 201510843778 A CN201510843778 A CN 201510843778A CN 105634510 A CN105634510 A CN 105634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ange
signal
transmission
wireless devi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37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510B (zh
Inventor
赵育仁
徐永平
洪崑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34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以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该无线装置包括:第一接收电路,用于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第二接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以及侦测器,用于侦测该第二频段中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并根据侦测结果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当前各频段的信号传输情况,调整接收电路所使用的频段,改进了无线装置的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设备以及一种无线装置,其中该无线局域网设备能够动态的调整无线装置的操作频率,由此改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背景技术
WLAN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标准中,例如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和IEEE802.11ac。这些标准中的一些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机制,并且可以支持2.4GHz频段和5GHz频段。
图1示出将在网络中设置的示例性的连续频谱101和非连续频谱102。连续频谱101的带宽可以是20MHz,40MHz,80MHz,或者160MHz。非连续频谱102的选择带宽可以是如下第一(primary)部分和第二(secondary)部分的组合中的一种:40MHz+40MHz,40MHz+80MHz,80MHz+40MHz,和80MHz+80MHz。当接收一个非连续的组合,需要两个接收电路来分别的接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现存的无线收发器的接收机制没有弹性。例如,当仅仅传输第一部分信号时,用于接收第二部分信号的接收电路将进入空闲模式,使得整个系统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传输器和接收器设计,以便解决前面提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能够适应的调整接收电路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包括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和侦测器。该第一接收电路用于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第二接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第一频段不同。该侦测器用于侦测该第二频段中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根据侦测结果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其中,侦测该第二频段中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并根据侦测结果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侦测该第二频段中是否存在传输信号,并根据侦测结果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的,该传输信号系第二传输信号,该第一接收电路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并且该侦测器进一步用于通过在该第一频段内侦测第一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来设置该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在该第一频段内侦测第一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可以包括:在该第一频段内侦测第一传输信号是否存在;第一传输信号与第二传输信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电路,第二传输电路和控制器。该第一传输电路用于在第一频段传输信号。该第二传输电路用于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传输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该控制器用于根据传输模式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其中,该传输模式表示了是否在该第二频段传输信号。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接收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接收无线信号;如果该无线信号仅存在于该第一频段,将第二接收电路从在第二频段接收切换到在该第一频段接收;当该无线信号结束,将该第二接收电路切换回在该第二频段接收,其中,该第一频段与该第二频段不同。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传输模式设置第一控制信号;使用第一传输电路在第一频段内传输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传输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该传输模式表示是否在该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基于当前各频段的信号传输情况,调整接收电路/传输电路所使用的频段,改进了无线装置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现有技术示出的示例性的连续频谱和非连续频谱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机制的时间-频率示意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无线装置的信号传输机制的时间-频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某些术语在整个说明书和下面的权利要求来指代特定部件。正如一个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制造商可以使用不同的名字来表示一个部件。本申请并不意图使用名字来区分组件,本申请可以使用功能来区分组件。
图2是基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装置20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是仅仅为举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该无线装置200可以是一用于接收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并且包括第一接收电路210,第二接收电路220和侦测器230。需要理解的是,虽然在图2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组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际上,无线装置200可以包括更多的组件来获得其他的功能。该第一接收电路210用于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例如图1中的非连续频谱102最后一行中所示出的80MHz+80MHz的第一部分。第二接收电路22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C1,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或者在第二频段接收信号。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特别的,第二频段的操作频率比第一频段的操作频率高。例如,第二频段可以是80MHz+80MHz的第二部分。侦测器230用于侦测在第二频段中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以便设置第一控制信号SC1。
当侦测器230侦测到在第二频段(例如80MHz+80MHz的第二部分)中传输信号不存在时,由侦测器230所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SC1可以控制第二接收电路220在第一频段(例如,80MHz+80MHz的第一部分)内接收信号。当在第二接收电路220需要接收的指定频带没有被传输的信号,该第二接收电路220可以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而不是进入空闲/睡眠模式。这减轻了第一接收电路210的负担并且提高了无线装置200的整体接收效率。
当侦测器230在第二频段侦测到有信号存在时,由侦测器230所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C1可以控制第二接收电路220在第二频段接收传输信号。仅仅当不需要在第二频段接收信号时,第二接收电路220用于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在第二接收电路220被切换来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的情况下,在侦测器230侦测到在第二频段内有信号传输之后,第二接收电路220将立即返回到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在另一情况下,即在第二接收电路220没有被切换来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的情况下,当侦测器230持续在第二频段内侦测到有信号被传输时,该第二接收电路220继续在第二频段接收信号,不会被切换来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
上述仅仅是示例性的目的,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提出一种用于一些实施例的替换设计。当在第一频段内没有侦测到传输信号时,第一接收电路210可以用于协助第二接收电路在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而不是进入空闲/睡眠模式。特别的,侦测器230可以通过侦测第一频段内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来设置第二控制信号SC2。第一接收电路210可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C2,进一步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或者在第二频段接收信号。换句话说,当侦测器230侦测到在第一频段内没有传输信号存在时,由侦测器230所设置的第二控制信号SC2可以控制第一接收电路210在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以及当侦测器230侦测到在第一频段内有传输信号存在时,由侦测器230所设置的第二控制信号SC2可以控制第一接收电路210来在第一频段内接收传输信号。
当仅仅需要在一个连续的频段内执行信号接收时,由于一个接收电路可以协助另一个(即,第二接收电路220和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一个可以协助另一个),无线装置200可以充分的使用所有的接收电路,由此提高总的接收效率。
图3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时间频率示意图,其示出了无线装置200的信号接收机制。在该实施例中,图3顺序的示出一非连续频段的封包接收情景(以BW80+80示出)和非连续频段中仅仅一连续频段接收封包的情景(以BW80示出),其中,水平轴代表时间,垂直轴代表频率。无线装置200的侦测器230用于侦测频段f1和f2中封包的存在情况,其中,频段f2高于频段f1。如图3所示,在t0-t1期间,侦测到在频段f1中传输的封包P1和在频段f2中传输的封包P2。由侦测器230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SC1控制第二接收电路220继续在频段f2接收封包f2。在t2,封包P2没有在频段f2中传输。无线装置200的侦测器230将在t2-t3期间仅仅侦测到封包P1的存在。因为在第二频段f2中不需要接收信号,由控制器230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SC1将控制第二接收电路220协助第一接收电路210在频段f1接收封包P1,所以提高了整体的接收效率。在频段f1中接收封包P1完成之后,第二接收电路220可以被自动的切换回到频段f2接收信号。前述是用于示例性的目的,其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图3所示出的操作可以被修改,例如使用第一接收电路210协助第二接收电路220。为了简洁,此处省略该替代设计的详细描述。
前面提出的机制可以被用于MIMO系统。第二接收电路220可以包括多个接收器222,每一个用于根据侦测器230所设置的第二控制信号SC2,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例如第一80MHz)或者在第二频段(例如第二80MHz)接收信号。由于先前用于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的多个接收器可以用于协助在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的多个接收器,在MIMO系统中可以提高该第二设备200的接收效率。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接收电路可以包括多个接收器212,每一个接收器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C2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内接收信号或者在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在MIMO系统,第一接收电路210的接收器212可以用于协助第二接收电路220的接收器在第二频段接收信号。而且,根据MIMO系统的实际设计需求,第一接收电路210和第二接收电路220的接收器212,222可以用于彼此协助。根据接收电路的负担自适应的使用一接收电路在不同的频段接收信号的任何合并或者修改都将落入本申请的范围。虽然在接收电路210和220中描述了多个接收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际上,接收电路210和220中的每一个可以仅仅包括一个接收器。
图4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装置400的示意图。该无线装置400可以用于执行信号传输到无线装置200。图4是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无线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电路410,第二传输电路420和控制器43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4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组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际上,无线装置400可以包括更多的组件来获得其他的功能。该第一传输电路410用于在第一频段(例如,前面提及的第一频段f1)执行至少一信号传输。第二传输电路42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C1’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或者在第二频段(例如,前面提及的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其中第二频段与第一频段不同,并且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可以是非连续的频段。
控制器430用于根据传输模式设置第一控制信号SC1’。例如,当传输模式没有使用第二频段,由控制器430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SC1’控制第二传输电路420在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以及当传输模式使用第二频段,由控制器430设置的第一控制信号SC1’控制第二传输电路420在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为了更好的理解,请参考图5,图5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时间频率示意图,该时间频率示意图标出了无线装置400的信号传输机制。在该实施例中,图5顺序的示出非连续频段的封包传输情景(以BW80+80示出)和非连续频段中仅仅一个连续频段接收封包的情景(以BW80示出)。如图5所示,在t0’-t1’期间,无线装置400可以在第一频段f1传输封包P1和在第二频段f2传输封包P2,其中,频段f2高于频段f1。然后,在t2’-t3’期间,无线装置400仅仅在频段f1传输封包P1。由于在t2’-t3’期间没有信号在第二频段f2传输,第一控制信号SC1’将控制第二传输电路420协助第一传输电路410在第一频段f1传输封包P1,所以提高了整体的传输效率。在第一频段f1中传输封包P1完成之后,第二传输电路420可以自动的被切换回在频段f2执行传输。
第一传输电路410可以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C2’选择性的在第一频段f1执行信号传输或者在第二频段f2执行信号传输,其中,控制器430进一步用于根据另一个传输模式设置第二控制信号SC2’。例如,当另一个传输模式表示需要在第一频段f1传输信号时,由控制器430设置的第二控制信号SC2’可以控制第一传输电路410在第一频段f1执行信号传输;并且当另一个传输模式表示第一传输电路410没有在第一频段f1执行信号传输时,由控制器430设置的第二控制信号SC2’可以控制第一传输电路410在第二频段f2执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除了使用第二传输电路420协助第一传输电路410,第一传输电路410也能用于协助第二传输电路420。
前面提及的信号传输机制可以用于MIMO系统。例如,第二传输电路420可以包括多个传输器422,每一个用于根据控制器430所设置的第一控制电路SC1’,选择在第一频段(如图1中的最后一列的第一80MHz)执行信号传输,或者在第二频段(如图1中的最后一行的第二80MHz)中执行信号传输。由于先前用于在第二频段中执行信号传输的多个传输器可以用于协助在第一频段内执行信号传输的多个传输器,提高了无线装置400的传输效率。第一传输电路410也可以包括多个传输器412,每一个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或者在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在MIMO系统,第一传输电路410的传输器412也可以用于协助第二传输电路420的传输器在第二频段中执行信号传输。
根据MIMO系统的实际设计需求,第一传输电路410和第二传输电路420的传输器412,422可以用于协助彼此。根据传输电路的负担自适应的使用一传输电路在不同的频段中执行信号传输的合并或者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虽然在传输电路410和420中描述了多个传输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际上,传输电路410和420中的每一个可以仅仅包括一个传输器。
除了上述提及的方法以及设备,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装置的方法。该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接收电路在第一频段接收无线信号,如果无线装置发现无线信号仅仅在第一频段内,该无线装置将第二接收电路从接收第二频段切换到接收第一频段。当无线信号结束,无线装置将第二接收电路切换回到接收第二频段。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参考上述实施例来实现这个方法,为了简洁,此处省略了具体的实现。
本发明也提供另一种用于无线装置的方法,可以在无线装置400上操作,该方法包括:根据传输模式设置第一控制信号;使用第一传输电路在第一频段内传输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传输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该传输模式表示是否在该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参考上述实施例来实现这个方法,为了简洁,此处省略了具体的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修改能够优化无线装置(例如,图2所示出的无线装置200)的使用和/或无线装置(例如,图4所示出的无线装置400)的使用,所以改进了无线装置的操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电路,用于在第一频段接收信号;
第二接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以及
侦测器,用于侦测该第二频段中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并根据侦测结果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侦测器在该第二频段内没有侦测到该传输信号时,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接收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接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侦测器在该第二频段内侦测到该传输信号存在时,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接收电路在该第二频段接收该传输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收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器,每一个接收器用于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接收信号或者在该第二频段接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信号是第二传输信号,该第一接收电路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接收信号;并且该侦测器进一步用于通过在该第一频段内侦测第一传输信号的存在情况来设置该第二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侦测器在该第一频段内没有侦测到该第一传输信号时,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接收电路在该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侦测器在该第一频段内侦测到该第一传输信号存在时,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接收电路在该第一频段内接收该第一传输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收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器,每一个接收器用于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接收信号或者在该第二频段接收信号;
或者,该第一接收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器,每一个接收器用于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接收信号或者在该第二频段接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频段和该第二频段是非连续频段。
10.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输电路,用于在该第一频段内传输信号;
第二传输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传输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以及
控制器,用于根据传输模式设置该第一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传输模式表示没有使用该第二频段时,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传输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传输模式表示使用该第二频段时,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传输电路在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电路包括多个传输器,每一个传输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电路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该控制器进一步用于根据另一个传输模式设置该第二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另一个传输模式表示需要在该第一频段传输信号时,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传输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另一个传输模式表示该第一传输电路没有在该第一频段执行信号传输时,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传输电路在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电路包括多个传输器,每一个传输器用于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或者,当该第一传输电路包括多个传输器,每一个传输器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选择在该第一频段或者该第二频段执行信号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模式表示是否在该第二频段传输信号。
1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第一接收电路在第一频段接收无线信号;
如果该无线信号仅存在于该第一频段,将第二接收电路从在第二频段接收切换到在该第一频段接收;
当该无线信号结束,将该第二接收电路切换回在该第二频段接收;
其中,该第一频段与该第二频段不同。
2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传输模式设置第一控制信号;
使用第一传输电路在第一频段内传输信号;
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传输电路在该第一频段或者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其中,该第二频段与该第一频段不同,该传输模式表示是否在该第二频段内传输信号。
CN201510843778.3A 2014-11-26 2015-11-26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634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84559P 2014-11-26 2014-11-26
US62/084,559 2014-11-26
US14/684,449 2015-04-13
US14/684,449 US10004072B2 (en) 2014-11-26 2015-04-13 Wireless device for improving operating efficienc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510A true CN105634510A (zh) 2016-06-01
CN105634510B CN105634510B (zh) 2021-03-19

Family

ID=5601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3778.3A Active CN105634510B (zh) 2014-11-26 2015-11-26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004072B2 (zh)
CN (1) CN105634510B (zh)
TW (1) TWI5745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069A (zh) * 2016-07-15 2019-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无人机的网络通信进行管理
CN111277292A (zh) * 2018-11-19 2020-06-1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通道传输架构的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54B (zh) * 2022-03-23 2023-02-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峰均功率比的通訊裝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71A (zh) * 1996-08-07 1998-04-15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采用交叉连接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电路的双频带移动台
US20110319123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Lg Electronics Inc.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imultaneously using at least tw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m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13881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分集服务天线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8120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1459B2 (en) 2002-05-03 2007-07-3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frequency band wireless LAN
US20060292986A1 (en) 2005-06-27 2006-12-28 Yigal Bitran Coexistent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in a multimode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US9160503B2 (en) * 2011-03-04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improved wide bandwidth transmissions
TWI504171B (zh) 2011-06-10 2015-10-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不連續頻段訊號的接收機、發射機及其接收和發射方法
US20120327869A1 (en) 2011-06-23 201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cheme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EP2590351A3 (en) * 2011-11-04 2013-05-22 ST-Ericsson SA Non-contiguous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48410B2 (en) * 2011-11-30 2013-10-01 St-Ericsson Sa RF front-end for intra-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GB2498800A (en) 2012-01-30 2013-07-31 Renesas Mobile Corp An Interference control mechanism using frequency carrier deactivation in an in-device co-existence scenario
TW201434283A (zh) 2013-02-22 2014-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減少WiMAX設備與WiFi設備共存干擾的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71A (zh) * 1996-08-07 1998-04-15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采用交叉连接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电路的双频带移动台
US20110319123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Lg Electronics Inc.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imultaneously using at least tw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m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13881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分集服务天线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8120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069A (zh) * 2016-07-15 2019-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无人机的网络通信进行管理
CN111277292A (zh) * 2018-11-19 2020-06-1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通道传输架构的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9316A (zh) 2016-11-01
CN105634510B (zh) 2021-03-19
TWI574523B (zh) 2017-03-11
US20180270825A1 (en) 2018-09-20
US20160150540A1 (en) 2016-05-26
US10004072B2 (en)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451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carriers using overlapping sets of candidate numerologies
CN105934980B (zh)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US88250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modes
US8538352B2 (en) Radio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power supplying method
JP5385453B2 (ja) ダウンリンク計測パイロットの配置及び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TW200638757A (en)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over WLAN
CN10482338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33182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2092405A4 (en)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wireless coverage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for members of a communication group
GB2497604A (en) Capability change signalling using RRC related signalling messages
CN104868974A (zh) 用于调节载波聚合激活的系统和方法
CN109788558A (zh) 部分载波带宽激活/去激活方法、装置及基站
US20150117421A1 (en) Adaptive dual band mimo wi-fi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80324618A1 (en) Unsolicited collocated interference reporting and physical layer parameter control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US8711778B2 (en) Wireles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307352A (zh) 相邻频段共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867465A (zh) 发送接收系统的发送接收方法
CN105634510A (zh)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6029855A (ja) 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CN102668400B (zh) 用于mimo的用户终端及用于该用户终端的方法
US1135034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7208643A (ja)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mcs選択方法
CN101729078A (zh) Wimax终端设备及其接收信号的方法
US20240057137A1 (en) Procedures of sidelink resource pool resource use with reduced sensing
JP201252240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