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336B - 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336B
CN105634336B CN201410717790.5A CN201410717790A CN105634336B CN 105634336 B CN105634336 B CN 105634336B CN 201410717790 A CN201410717790 A CN 201410717790A CN 105634336 B CN105634336 B CN 105634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current limit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un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7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336A (zh
Inventor
庄钰维
陈雪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EX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EX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EX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EX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177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4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4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3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控制电路,接收电源电压以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子设备,其中该控制电路包含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得该电源供应至该控制电路的电压不论是正向或负向时,该第一控制单元或该第二控制单元可输出控制信号,使该电子设备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9,一种公知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其具有电源、控制IC及电子设备,该电源用以提供工作电压至该控制IC,使该控制IC启动,该控制IC启动后输出控制信号至该电子设备,以驱动并控制该电子设备。其中由于一般的该控制IC皆以直流电作为其工作电压,该电源须供以正向的电压才可使该控制IC正常运作,因此,若该电源因安装错误而反接时,该控制IC会因反向跨压过大而烧毁。此外,当该电子设备为马达时,若欲使该马达能同时具备正转及反转的转动方向时,则须另外设置转向控制电路或转向控制IC才可达成,而增加了控制电路的布局面积及制作成本。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控制电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控制电路,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控制电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控制电路中设置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使得电源与控制电路正接及反接时,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可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以使电子设备能正常运作,且通过第一限流单元及第二限流单元的限流保护,可避免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所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激磁方向不同,使电源与控制电路在正接及反接时电子设备能以相反的转向转动,而不需额外设置转向控制电路,以减少控制电路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控制电路,其用以驱动电子设备,该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端;第二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该第一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该第二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且该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三电压端及第四电压端,该第三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该第四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第一限流单元及第二限流单元为二极管(diode),该第一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电压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三电压端。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第一限流单元及第二限流单元为双极性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该第一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电压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三电压端。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该第三限流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一电源端流至该第四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及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二电源端流至该第二电压端。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为二极管,该第三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该第三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为双极性晶体管,该第三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该第三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90度或27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0度或18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该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同。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反。
前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控制电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借由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可分别在该电源与该控制电路正接及反接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以使该电子设备能正常运作,且通过该第一限流单元及该第二限流单元的限流保护,可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此外,通过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之间的位置配置与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该电子设备的激磁方向的搭配组合,可使该电源与该控制电路在正接及反接时,该电子设备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以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2: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3: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依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7: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控制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与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与该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公知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0:控制电路 110:第一限流单元
111:正极端 112:负极端
113:集极端 114:基极端
115:射极端 120:第二限流单元
121:正极端 122:负极端
123:集极端 124:基极端
125:射极端 130:第一控制单元
131:第一电压端 132:第二电压端
140:第二控制单元 141:第三电压端
142:第四电压端 150:第三限流单元
151:正极端 152:负极端
153:集极端 154:基极端
155:射极端 160:第四限流单元
161:正极端 162:负极端
163:集极端 164:基极端
165:射极端 200:电子设备
210:马达 211:转子
212:定子 212a:绕组
S:电源 S1:第一电源端
S2:第二电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控制电路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100的电路方块图,该控制电路100包含第一电源端S1、第二电源端S2、第一限流单元110、第二限流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30及第二控制单元140,该第一电源端S1及该第二电源端S2电性连接电源S以接收该电源S所供应的电压,而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分别用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电子设备200以驱动该电子设备200动作。
请参阅图1,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具有第一电压端131及第二电压端132,该第一电压端131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另一端,该第二电压端132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具有第三电压端141及第四电压端142,该第三电压端141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另一端,该第四电压端142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其中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用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该第一电压端131流向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用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该第三电压端141流向该第二电源端S2。当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正接时,也就是该第一电源端S1为正电压且该第二电源端S2为负电压或零电压时,该电源S、该第一限流单元110及该第一控制单元130构成电流回路,而使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启动,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电子设备200,且由于该第二限流单元120可防止电流由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该第三电压端141流向该第二电源端S2,因此,当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正接时,该电源S、该第二限流单元12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并不会构成回路,以避免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承受反向电压而烧毁。
请参阅图1,当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反接时,也就是该第一电源端S1为负电压或零电压且该第二电源端S2为正电压时,该电源S、该第二限流单元12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构成电流回路,而使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启动,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并输出该第二控制信号至该电子设备200,且由于该第一限流单元110可防止电流由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该第一电压端131流向该第一电源端S1,因此,当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反接时,该电源S、该第一限流单元110及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并不会构成回路,以避免该第一控制单元130承受反向电压而烧毁。由于当该第一限流单元110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使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用以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120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使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用以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因此,不论该电源S是与该控制电路100正接或反接,该电子设备200皆可正常动作。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另包含第三限流单元150及第四限流单元160,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该第四电压端142,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一电源端S1流至该第四电压端14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第二电压端132,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二电源端S2流至该第二电压端132,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可再进一步地避免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可增加该控制电路1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流单元110、该第二限流单元120、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为二极管,其中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正极端111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负极端112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该第一电压端131,以避免电流由该第一电压端131流向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正极端121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负极端122电性连接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第三电压端141,以避免电流由该第三电压端141流向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正极端151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第四电压端142,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负极端152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以避免电流由该第一电源端S1流向第四电压端14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正极端161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第二电压端13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负极端162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以避免电流由该第二电源端S2流向该第二电压端132。相同地,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亦可达到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的功效。
请参阅图3、图7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为具有霍尔感测功能的控制IC,而该电子设备200为马达210,但本发明并不在此限,其中该马达210具有转子211及定子212,该转子211包括环型磁铁,该定子212为绕设有绕组212a的导磁轭铁,因此,请参阅图7及图8,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设置于邻近该转子211的位置,以感测该转子211的磁极位置并分别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至绕设于该定子212上的该绕组212a。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90度或270度的该转子211的磁极时,该第一控制单元130所输出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所输出的该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请参阅图3,由于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分别由该定子212的该绕组212a的相异两端输入,使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212a的激磁方向相反,因此,由该第一控制单元130所输出的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所输出的该第二控制信号使该绕组212a激磁后,会使该转子211朝相同方向旋转,借此,使该马达210在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反接时仍可正常运作。
请参阅图8,相反地,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0度或180度的该转子211的磁极时,该第一控制单元130输出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140输出的该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同,请参阅图3,由于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212a的激磁方向相反,因此,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第二控制信号使该绕组212a激磁后,会使该转子211朝相反方向旋转,借此,该马达210在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在正接及反接时,其转动方向相反,以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流单元110、该第二限流单元120、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为双极性晶体管,其中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集极端113及基极端114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射极端115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第一电压端131,以该基极端114及该射极端115之间的通道防止电流由该第一电压端131流向该第一电源端S1。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集极端123及基极端124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射极端125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该第三电压端141,以该基极端124及该射极端125之间的通道防止电流由该第三电压端141流向该第二电源端S2。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集极端153及基极端154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140的第四电压端142,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射极端155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S1,以该基极端154及该射极端155之间的通道防止电流由该第一电源端S1流向该第四电压端14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集极端163及基极端164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的该第二电压端132,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射极端165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S2,以该基极端164及该射极端165之间的通道防止电流由该第二电源端S2流向该第二电压端132。相同地,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亦可达到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的功效。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控制单元130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输出的该第二控制信号分别由该定子212的该绕组212a的相同两端输入,使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212a的激磁方向相同,因此,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90度或270度的该转子211的磁极时,该第一控制单元130所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所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这使得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在正接及反接时,该转子211的转动方向不同。相反地,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0度或180度的转子211的磁极时,该第一控制单元130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140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同,这使得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在正接及反接时,该转子211的转动方向相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亦可达到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的功效。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其与第五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第一限流单元110、该第二限流单元120、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为双极性晶体管,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借由该第一限流单元110的基极端114及该射极端115之间的通道、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基极端124及该射极端125之间的通道、该第三限流单元150的该基极端154及该射极端155之间的通道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的该基极端164及该射极端165之间的通道限制电流的流动方向,以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该第三限流单元150及该第四限流单元160亦可达到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的功效。
本发明借由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可分别在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正接及反接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以使该电子设备200能正常运作,且通过该第一限流单元110及该第二限流单元120的限流保护,可防止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接收到反向电压而烧毁。此外,通过该第一控制单元130及该第二控制单元140之间的位置配置与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该电子设备200的激磁方向的搭配组合,可使该电源S与该控制电路100在正接及反接时,该电子设备200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以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控制电路,其用以驱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端;
第二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
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该第一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该第二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且该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三电压端及第四电压端,该第三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该第四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90度或27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限流单元及第二限流单元为二极管,该第一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电压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三电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限流单元及第二限流单元为双极性晶体管,该第一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电压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该第二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三电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该第三限流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一电源端流至该第四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及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以防止电流由该第二电源端流至该第二电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为二极管,该第三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该第三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正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负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限流单元及第四限流单元为双极性晶体管,该第三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电压端,该第三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集极端及基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电压端,该第四限流单元的射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
7.一种控制电路,其用以驱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端;
第二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
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该第一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该第二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且该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三电压端及第四电压端,该第三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该第四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0度或18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该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同;
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反。
8.一种控制电路,其用以驱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端;
第二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
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该第一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该第二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且该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三电压端及第四电压端,该第三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该第四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90度或27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同。
9.一种控制电路,其用以驱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端;
第二限流单元,其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端;
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该第一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限流单元,该第二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源端,且该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三电压端及第四电压端,该第三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二限流单元,该第四电压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当该第一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使该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而当该第二限流单元允许电流流入该第二控制单元使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防止电流流入该第一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为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感测相位差相差0度或180度的该转子的磁极,使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的该第二控制信号的相位相同;
其中所述的马达的定子绕设有绕组,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该绕组,且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对该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同。
CN201410717790.5A 2014-12-01 2014-12-01 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4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7790.5A CN105634336B (zh) 2014-12-01 2014-12-01 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7790.5A CN105634336B (zh) 2014-12-01 2014-12-01 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336A CN105634336A (zh) 2016-06-01
CN105634336B true CN105634336B (zh) 2018-06-26

Family

ID=5604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77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4336B (zh) 2014-12-01 2014-12-01 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433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011A (zh) * 2012-11-13 2013-03-1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设备、电源线及防反接装置
CN203326580U (zh) * 2013-05-29 2013-12-04 向智勇 电子烟电池反接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0804B2 (ja) * 2010-09-13 2012-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始動制御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に対する始動指令信号発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011A (zh) * 2012-11-13 2013-03-1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设备、电源线及防反接装置
CN203326580U (zh) * 2013-05-29 2013-12-04 向智勇 电子烟电池反接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336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2227A (zh) 电机组件、集成电路和应用设备
CN106688183A (zh) 自灭弧式半导体元件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02882246B (zh) 使用可拆卸装置对主装置进行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67330B (zh) 一种磁悬浮轴承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65865A (zh) 半导体装置
CN106959718A (zh) 调节器
CN105634336B (zh) 控制电路
CN108089626A (zh) 电压钳位电路
CN105684312A (zh) 半导体装置
CN205982593U (zh) 磁传感器集成电路、电机组件及应用设备
CN108282158A (zh) 迟滞型比较器
CN204873311U (zh) 一种电梯宽电压开关信号采集电路
CN204271610U (zh) 多级门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CN108462427A (zh) 风扇驱动电路
CN209016955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
CN209914145U (zh) 一种两线三线兼容电路
CN104270057B (zh) 一种串激电机控制系统、串激电机及洗衣机
CN206640497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正10v直流电源保护电路
CN207610444U (zh) 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空调
CN206270792U (zh) 交流负载控制模块
CN206898549U (zh) 一种逆变焊机的电压电流调节控制电路
CN206323121U (zh) 一种限流保护电路
CN204835999U (zh) 一种转接线路板及其应用的电器控制系统
CN203896181U (zh) 一种稳压电路
CN203086400U (zh) 一种多路两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