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9391B -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9391B
CN105629391B CN201410621548.8A CN201410621548A CN105629391B CN 105629391 B CN105629391 B CN 105629391B CN 201410621548 A CN201410621548 A CN 201410621548A CN 105629391 B CN105629391 B CN 105629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rincipal plane
main body
moving block
tr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15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9391A (zh
Inventor
黄剑文
黄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H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HK Ltd filed Critical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HK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215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93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5896 priority patent/WO201607048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562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3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6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fibre stu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1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fibres are kept aligned by mechanical means
    • G02B6/3806Semi-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the mechanical means keeping the fibres aligned allow for removal of the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87Anchoring optical cables to connector housings, e.g. strain relief features
    • G02B6/3888Protection from over-extension or over-compre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其基于一种光纤机械接续子,其包括主体、转动块和压块;主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接续光纤穿入的开口;主体具有与光纤轴向平行的第一主平面,第一主平面上具有沿光纤轴向延伸的V型槽;转动块具有第二主平面;主体具有供转动块置入的容纳腔,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面对主体的第一主平面;压块插入转动块和主体之间对转动块施压并可驱动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当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时,第一主平面和第二主平面可在一张开工位和闭合工位之间来回转换。本发明的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包括预埋型和直通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可靠,安装成功率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纤对接安装的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机械接续子。本发明还涉及以该光纤机械接续子为基础的一种预埋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和一种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光纤对接通常采用三种方式固定光纤:
一种是通过压紧对折的金属片固定两根光纤端头实现光纤对接的。其中,在对折的金属片中设用于光纤对接的V形槽;压紧装置的动作是通过下压锲型固定块来减少对折金属片的缝隙从而压紧光纤来实现两根光纤的对接的。此结构的金属片生产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且将金属片对折形成V形槽通道时,导向面与V形槽容易产生错位,从而难以将光纤导入V形槽通道中产生光纤端面与导向面触碰,损伤光纤端面,造成连接指标严重下降。
另一种是通过U形金属簧片压合的一对塑料块固定两根光纤端头实现光纤对接的。其中,在对合的塑料块中,其中一块设用于光纤对接的V形槽和另一塑料块的面构成V形槽通道;通过一辅助工具锲入分开对合的塑料块从而打开V形槽通道穿入对接的光纤端头,再将辅助工具拔出,U形簧片收缩关闭V形槽通道从而压紧光纤,来实现两根光纤的对接的。此结构的U形簧片和塑料块的装配关系不稳定,从而造成产品的不稳定,造成穿纤困难、指标下降等接续问题。
还有一种是通过砌盖压紧箱式外壳内的V形槽金属块和浮动块来固定两根光纤端头实现光纤对接。其中V形槽金属块镶嵌在箱式外壳内,浮动块与箱式外壳通过浮动筋相连。压紧装置的动作是通过下压砌盖,使浮动块贴向于V形槽金属块,从而压紧光纤。此结构的箱式外壳及其浮动块制造精度难以保证,从而难以保证V形槽通道和浮动块的相对装配精度,接续指标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接续问题。另外,浮动筋壁厚薄,在砌块压入过程及压入后容易变形,造成接续指标不稳定以及重复开启再接续困难等问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稳定可靠的光纤接续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稳定可靠的光纤机械接续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预埋型的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直通型的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的连接而且基于上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光纤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机械接续子,包括主体、转动块和压块;
所述主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接续光纤穿入的开口;
所述主体具有与所述光纤轴向平行的第一主平面,所述第一主平面上具有沿所述光纤轴向延伸的V形槽;
所述转动块具有第二主平面;
所述主体具有供转动块置入的容纳腔,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面对主体的第一主平面;
所述压块插入转动块和主体之间对转动块施压并可驱动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当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时,第一主平面和第二主平面可在一张开工位和闭合工位之间来回转换,其中,张开工位即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呈张开状,闭合工位即第二主平面尽量靠近在第一主平面上。
优选的,在张开工位时,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形成第一夹角,在闭合工位时,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
优选的,在张开工位时,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主平面,与所述压块插入时对所述转动块施加的压力方向的夹角在15°~60°之间。
优选的,在闭合工位时,位于V形槽内的所述光纤被第二主平面压紧,第二主平面对位于V形槽内光纤的压力方向,与压块插入时对所述转动块施压方向的夹角在40°~75°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两端的开口断面呈U形。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两端的开口为孔,两个孔同轴,所述孔的最小直径略大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当所述光纤位于所述V形槽内时,所述光纤的轴线与两个孔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孔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或圆锥状。
优选的,所述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V形槽的轴向两端还有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其与V形槽构成容纳光纤的V形槽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主平面的两端还有导向斜壁。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上还有一个位于V形槽上方并沿光纤轴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与所述V形槽构成容纳光纤的容纳通道。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具有第一辅助面和第二辅助面,所述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二辅助面成第一角度;所述转动块还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具有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
所述主体具有第三辅助面和第四辅助面,所述第三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成第二角度;
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所述压块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
在张开工位时,所述第一施力部压紧所述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施力部与所述第二受力部不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三辅助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二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脱离,所述第二主平面与所述第一主平面张开;
在闭合工位时,所述第二施力部压紧所述第二受力部,第一施力部与所述第一受力部脱离,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三辅助面脱离,并且,所述第二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贴合,所述第二主平面与所述第一主平面闭合并将光纤压紧于其二者之间。
优选的,在张开工位时,第一施力部压紧第一受力部,第一辅助面与第三辅助面贴口。
优选的,在张开工位时,第四辅助面与所述第二辅助面的根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压块具有两个第一施力部,该两个第一施力部分别位于所述压块沿轴向的两端处,所述转动块具有两个第一受力部,该两个受力部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轴向的两端处并分别与两第一施力部对应。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凸台,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凹面组成所述第一卡扣,张开工位时,第一凸台和第一凹面扣合;
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二凸台,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凹面组成所述第二卡扣,闭合工位时,第二凸台和第二凹面扣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位于所述压块上。
优选的,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一凹面处和所述第二凹面处的部分均具有弹性。
优选的,所述主体具有两个第二凸台,该两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所述容纳腔的轴向的两端处;所述压块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凹面,该两第二凹面分别位于所述压块轴向的两端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埋型的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包括,
适合于与光纤连接器适配器接口连接的外壳;
上述的光纤机械接续子,该光纤机械接续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与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连接的插芯;
安装在所述插芯里的一段预埋光纤,所述预埋光纤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插芯的一个端面接近相平,所述预埋光纤的第二端预置在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所述V形槽通道的前半部分,从而与第二光纤的纤芯在所述V形槽中连接;
将光纤机械接续子及所述插芯保持在所述外壳内的主干,所述主干包括将所述第二光纤的光缆外皮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以及
光缆固定件,所述光缆固定件与所述主干的所述夹紧单元配合并用于固定光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三,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通型的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适合于与光纤连接器适配器接口连接的外壳;
上述的光纤机械接续子,该光纤机械接续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与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连接的插芯;
将光纤机械接续子及所述插芯保持在所述外壳内的主干,所述主干包括将第二光纤的光缆外皮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以及
光缆固定件,所述光缆固定件与所述主干的所述夹紧单元配合并用于固定光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四,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上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
所述光缆固定件包括与所述光缆固定件的开口相通的一个或多个坑道,其容纳所述主干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通过把所述突出部锁定在所述坑道中从而把所述光缆固定件紧固在主干上。
优选的,所述夹紧单元为挡片,其阻挡光纤引入线缆通过。
优选的,所述主干包括一个或多个凸部,其顶住所述光缆固定件从而限制所述光缆固定件在套上所述主干时套着所述主干的长度。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可靠,安装成功率高等特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纤机械接续子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组装使用时的初始态的立体视图;
图3是在图2的视图中将光纤机械接续子的端部部分切除后的视图;
图4是在图2的视图中沿光纤机械接续子的中部横截面剖开后的视图;
图5和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主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立体视图;
图7和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主体的在不同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9、10和11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转动块在不同方向上的立体视图;
图12和图1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压块在不同方向上的立体视图;
图14是图1所示实施例组装使用时的完成态、沿光纤机械接续子的中部横截面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所示实施例组装使用时的完成态、将光纤机械接续子的一侧端部切除后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在完成光缆接续安装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所示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18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预埋光纤6、插芯7、尾柄主体8、转动块2、压块3、弹簧9和主干10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所示组件沿轴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预埋光纤6、插芯7、尾柄主体8、转动块2和压块3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21为图20所示组件未装配转动块2和压块3时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预埋光纤6和插芯7装配的立体图;
图23为图22所示组件沿轴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尾柄主体8的立体图;
图25为图24所示的尾柄主体8沿轴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主干10的立体图;
图27为本发明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中光缆固定件11的立体图;
图28为在本发明的预埋型连接器中,穿入光缆及其光纤以待压接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9为在本发明的预埋型连接器中,完成接续且固定好光缆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0为光缆12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光缆外皮12-3、涂覆层12-2和纤芯12-1;
图3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干10的剖视图;
图32的剖面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结构;
图33为本发明的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5A-图35F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光缆固定件11安装到主干10的各种视图;
图36A-36C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光缆固定件11安装到主干10的流程图;
图37A及图37B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装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不同截面的剖视图;
图38A-图38F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干10的各种视图;
图3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上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立体图;
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上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立体图,其中光缆固定件11被剖开了一半;
图41A-图41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
图42A-图42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
图43A-图43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直径为3mm的圆形光纤引入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光纤机械接续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是光纤机械接续子100,其部件包括主体1、转动块2和压块3。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分别在图5~13示出。其中,图5~8示出主体q的结构,图9~11示出转动块2的结构,图12、13示出压块3的结构。
图2显示的是光纤机械接续子100组装使用时的初始态外观。图3是在图2的视图中将光纤机械接续子100的端部部分切除后的视图;图4是在图2的视图中沿光纤机械接续子100的中部横截面剖开后的视图。
参见图7、图8,主体1两端开孔1-12和1-13,用于穿入待接续的光纤。为了方便光纤穿入和对准,孔1-12和孔1-13可以制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或圆锥面。孔的作用是将光纤导入到主体1的导向斜面1-4(见图6)和转动块2的导向斜壁2-5(见图10)组成的导入孔4-1(见图3)的接受范围中。如果孔1-12和孔1-13是方孔或其他形状的开口,例如U形槽,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其外大内小的形状也不局限于上述喇叭口或圆锥面。孔1-12和孔1-13同轴或基本同轴,孔的最小直径略大于光纤外径,并且,当光纤位于主体1的面1-7(第一主平面,见图4、图7)上的V形槽1-5内时,光纤的轴线与孔1-12和孔1-13的轴线大致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孔1-12和孔1-13也可以不同轴,只要它们的开口能够让光纤穿入,安放到V形槽1-5中即可。
如图5-8中所示,主体1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转动块2,转动块2被放置在主体1中后,插入压块3。在主体1内的容纳腔放置转动块2时,应使转动块2的面2-6(第二主平面,见图4、图10)面对主体1的面1-7(第一主平面);转动块2的面2-1(第一辅助面)面对主体1的面1-6(第三辅助面);转动块2的面2-3(第二辅助面)面对主体1的面1-11(第四辅助面)。
在转动块2上的第一辅助面(面2-1)与第二辅助面(面2-3)成第一角度;在主体1上的第三辅助面(面1-6)与所述第四辅助面(面1-11)成第二角度;所述的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的第二角度,因此,转动块2可以在主体1的容纳腔内转动,其相对于主体1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就是上述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差。
转动块装放在主体1预设的容纳腔中,压块3插装在转动块2和主体1之间,通过对压块3施加外力,可促使压块3上下活动,当压块3处于高位时,主体1上的面1-7与转动块2上的面2-6呈张开状,即张开工位,在该张开工位,光纤处于准备接通的状态,作为初始态,对压块3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压块3处于低位时,转动块2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动块2的上面2-6尽量的靠近主体1上的面1-7,即闭合工位,在该闭合工位,面1-7和面2-6共同作用将位于V形槽1-5中的光纤压紧,使光纤导通,此状态作为完成态。
在上述张开工位,转动块2的面2-6与主体1的面1-7形成第一夹角,闭合工位时,光纤填装在V形槽内,由于光纤部分外漏于V形槽,因此,转动块2的面2-6压紧于光纤径向的上顶端,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状态下,转动块2的面2-6与主体1的面1-7并非处于紧贴状态,(因为,如果面2-6与面1-7贴合,则转动块2将实际上是将压力施加在主体1的面1-7上的)其二者实际上形成一个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小于第一夹角,其二者的差值,即为转动块2转过的角度。
压块3可分为两个阶段对转动块2施压。压块3分别具有第一施力部(面3-1)和第二施力部(面3-3);与之对应,转动块具有受力面,该受力面具有第一受力部(面2-8)和第二受力部(面2-9)。面3-1凸出于面3-3,因此在压块3插入的第一施压阶段,第一施力部(面3-1)先对第一受力部(面2-8)施压。压块3进一步压下时,第一施力部(面3-1)与第一受力部(面2-8)脱离接触,第二施力部(面3-3)对第二受力部(面2-9)施压。
在本发明的光纤机械接续子被组装使用时的第一施压阶段,该接续子处于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初始态;在第二施压阶段,该光纤机械接续子处于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完成态。
参见图3、图4,初始态中,由于第一施力部(面3-1)对第一受力部(面2-8)的施压,面1-6与面2-1相接触,限制转动块左右方向的自由度;面1-7与面2-4相接触,限制转动块向下方向的自由度;面1-11与面2-2相接触,限制转动块向上方向的自由度。这里面2-2是第二辅助面(面2-3)根部的一段短平面,用来作为第四辅助面(面1-11)的靠山,以便更准确地定位。当然,若是取消面2-2,利用面2-3与面2-1的交汇边为面1-11定位,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此时,主体1的面1-7(第一主平面)和转动块2的面2-6(第二主平面)呈一个角度地张开,V形槽1-5与面2-7构成的V形槽通道4-3打开,可以穿入光纤。导向斜面1-4和导向斜壁2-5构成V形槽通道4-3的导入孔4-1,可顺利将光纤导入V形槽通道。内端面1-1和1-10限制了转动块2和压块3的轴向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需要,面2-7可以是设置在转动块2的面2-6(第二主平面)上与V形槽1-5相对应的凹槽的内表面;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不设凹面2-7,仅仅面2-6与V形槽1-5间也可以直接构成V形槽通道4-3。
如图4所示,压块3的凹槽3-4与主体的凸台1-9配合构成卡扣4-2,限制压块的上下位置。面2-8与面3-1相接触,面1-2与面3-6相接触,从而限制压块的左右位置自由度。
初始态中,压块3对转动块2施加的压力方向为转动块的第一受力部2-8与压块的第一施力部3-1接触面的法线方向。为了取得压块3行程与转动块2转角的最佳匹配,可选取主体1的第一主平面1-7的倾斜角度,使得该压力方向与第一主平面1-7的夹角在15°~60°之间。
现有技术中压紧光纤时,施压部件的压力方向与光纤所安放的平面要么是基本垂直,要么是基本平行。而本发明的光纤机械接续子中的第一主平面倾斜设置,V形槽和主体为同一整体,通过施力面控制转动块的转动角度,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且可靠,便于大批量生产,成本低。
参见图14、图15,压块3被进一步压下,光纤机械接续子处于接续完成的状态。在完成态中,压块向下压入直至面3-5与面1-3相接触,压块的第二施力部(面3-3)推动转动块2的第二受力部(面2-9),从而将第二主平面(面2-6)推动并靠近第一主平面(面1-7)直至第四辅助面(面1-11)和第二辅助面(面2-3)接触,从而推动转动块2转动,使得面2-7压向V形槽通道中穿入的一根或多根光纤,将光纤压紧或对准在V形槽1-5中。此时,由于第一施力部(面3-1)与第一受力部(面2-8)脱离接触,第一辅助面(面2-1)与第三辅助面(面1-6)间呈张开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从初始态到完成态时,面2-6(第二主平面)向面1-7(第一主平面)并拢,以压紧光纤。压紧状态时:第二主平面向第一主平面转动的角度和第二辅助面向第四辅助面转动的角度相同,考虑到材料的弹性或变形,上述的转动角度也可以大致相同,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基本构思。
完成态中,压块3对转动块2施加的压力方向为转动块的第二受力部2-9与压块的第二施力部3-3接触面的法线方向。设置在V形槽内的光纤受到来自转动块2的第二主平面2-6上的的凹槽面2-7的压力,该压力方向为面2-7与光纤接触面的法线方向。上述两个压力方向的夹角可在40°~75°之间选取。
处于完成态时,凸台1-8与台阶面3-2配合构成的卡扣4-4扣住压块3。需要注意的是,压块3的凹槽3-4、台阶面3-2所在位置的材料具有弹性,使得压块3被压入到达初始态或完成态时,能够弹回,从而与主体1的凸台1-9或凸台1-8扣住,形成卡扣关系。
本实施例中构成卡扣的凸部(凸台1-8和凸台1-9)均设置在主体1上,凹部(台阶面3-2和凹槽3-4)均设置在压块3上。可以理解,若凸部和凹部在主体1和压块3上的位置互换,或交叉设置,即,凸部均改为设置在压块3上,凹部均改为设置在主体1上,或者,主体1上分别各设置一个凸部和一个凹部,而压块3上对应地设置一个凹部和一个凸部,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施例在主体1内部的容纳腔沿轴向的两端处设置了凸台1-8,中间部位设置了一个较长的凸台1-9;在压块3沿轴向的两端处设置了台阶面3-2,中间部位设置了较长的凹槽3-4。可以理解,这些凸部和凹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或者改变设置数量,只要能够分别在前述两个工作状态下(初始态和完成态)实现卡扣的作用,使压块3在两个不同位置定位,则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2:预埋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参见图16~图3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基于前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预埋型快速光纤连接器200。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壳5、预埋光纤6、插芯7、尾柄主体8、转动块2、压块3、弹簧9、主干10和光缆固定件11。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完成光缆接续安装后的状态;图17示出其各部件的组装关系。图18和图19中,未安装外壳5和光缆固定件11。
外壳5能与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接口连接。设置在外壳5内的光纤机械接续装置,包括尾柄主体8、转动块2和压块3。这里的光纤机械接续装置与具体实施例1的光纤机械接续子相似,其区别在于将主体1变更为尾柄主体8,具体来说,如图24和图25所示,尾柄主体8就是在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伸出部8-1和凹入部8-2。伸出部8-1比主干10的孔10-2稍大,伸出部8-1被用力挤压通过孔10-2后就被面10-3挡住退不回去,从而装配在主干10内。凹入部8-2与插芯7的外圆7-2连接形成一体,可以是胶连接或紧配合,也可以通过键与键槽的形式联接在一体。
图20示出预埋光纤6、插芯7、尾柄主体8、转动块2和压块3装配后的结构。插芯7与光纤机械接续装置连接,在插芯7里安装有一段预埋光纤6。预埋光纤6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插芯7的一个端面(面7-1,参见图23)接近相平,第二端预置在光纤机械接续装置的V形槽通道4-3的前一部分(参见图21),从而和第二光纤12的纤芯12-1在V形槽1-5中连接。光纤的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例1类似,也是先在尾柄主体8的容纳腔内放置转动块2,然后分两个阶段压入压块3。在第一施压阶段的初始态,第二光纤12的纤芯12-1可以穿入,被设置在V形槽1-5内,并与预埋光纤6的第二端靠拢。在第二施压阶段的完成态,尾柄主体8和转动块2的两个主平面并拢,从而压紧光纤。
在本实施例中,V形槽压紧的是第二光纤12的纤芯12-1。当然,若V形槽通道的尺寸是分段的,可以同时容纳带有涂覆层12-2的纤芯时,待压紧的纤芯12-1也可以包括涂覆层12-2,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17,主干10将光纤机械接续装置及插芯7保持在外壳5之内。参见图26,主干10包括可将第二光纤的光缆外皮固定的夹紧单元10-4。光缆固定件11与主干10的夹紧单元10-4配合,固定光缆。
固定光缆外皮的功能,可以采用翻转盖的方式卡住(翻转盖可能是与主干通过设置的轴孔连接,也可能是和主干10是一体的,且和主干10连接处材料壁减薄,可折叠进行翻转),也可以用金属片插到主干10上卡住外皮。不论夹紧单元10-4和光缆固定件11是卡接、翻盖、螺母或其他固定光缆的形式;也不论固定11和夹紧单元10-4是一体的还是分开的,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图16~图19和图28、图29示出了装配件和主干的装配关系:
将弹簧9放入主干10的内腔10-1内,再将不包含压块3的尾柄主体组件放入内腔10-1内,压入到图18和图19所示的装配位置,在尾柄主体8的凸起8-1和弹簧9的共同作用下,将被压入的组件保持在主干10的内腔10-1内,再从主干10上面的开口处装入压块3。尾柄主体8设有键8-3,主干10内部设有槽10-5(参见图31),键8-3与该槽10-5配合,以限制尾柄主体组件在主干内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预埋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的操作:
如图30所示,将第二光纤12端部的光缆外皮12-3的一部分剥除,露出纤芯12-1,将纤芯12-1穿入V形槽通道中,直到纤芯12-1的端面和预埋光纤第二端的端面贴合,压入压块3,推动转动块2将通道中的光纤压紧在V形槽1-5中完成预埋光纤6和纤芯12-1的机械接续,再将光缆外皮固定件11装上,固定光缆,套上外壳5,完成现场连接器的安装。
具体实施例3: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参见图32和图33,本发明的一种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300,与前面具体实施例2的预埋型光纤连接器200相比,没有预埋光纤6。现场安装时,将纤芯12-1通过V形槽通道4-3穿入直至纤芯12-1的端面和插芯7的端面7-1接近相平,压下压块3夹紧V形槽通道4-3中的光纤,再将光缆外皮固定件11装上,固定光缆,套上外壳5,即可完成现场连接器300的安装。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1是螺母护套,螺母拧到主干上将夹紧单元压向光缆外皮固定光缆。当然,可以采用翻转盖卡(翻转盖可能是与主干通过设置的轴孔连接,也可能是和主干10是一体的,且和主干连接处材料壁减薄,可折叠进行翻转),也可以用金属片插到主干上卡住外皮。不论夹紧单元10-4和光缆固定件11是卡接、翻盖、螺母或其他固定光缆的形式;也不论固定件和夹紧单元10-4是一体的还是分开的,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现场安装时,将纤芯12-1通过V形槽通道4-3穿入,并进入插芯7,直至纤芯12-1的端面和插芯7的端面7-1接近相平,压下压块3,推动转动块2夹紧V形槽通道4-3中的纤芯12-1,再将光缆外皮固定件11装上,将夹紧单元10-4压向光缆外皮,以固定光缆,套上外壳5,完成所述直通型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300的安装。
具体实施例4:通过主干10两旁的突出部10-8与光缆固定件11的锁定部11-1的结合把主干10和光缆固定件11紧固在一起的光纤连接器400
此实施例利用主干10两旁的突出部10-8与光缆固定件11的锁定部11-1的结合来提供更快速的安装,让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更方便,同时,主干10和光缆固定件11的结构更简单,其生产成本较低。此外,主干10的夹紧部10-7有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优选为三个,提供了对光缆更牢固的夹紧,此实施例提供的夹紧单元的组合更能配合不同类型的光缆,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把光缆固定,另一方面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光缆,令此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得以改良,其应用更广,且使用起来更方便。
图3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图。这实施例中光缆固定件11的前端为锁定部11-1,通过主干10两旁的突出部10-8与锁定部11-1的结合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上,这样的紧固方式适用于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包括预埋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和直通型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等。把外壳5、主干10及光缆固定件11装配后形成的光纤连接器可见于图34B中。
图35A-图35F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光缆固定件11安装到主干10的各种视图。图35A示出了把光缆12穿入主干10后,才用光缆固定件11套在主干10上,从而夹紧且固定光缆12。
图35B示出了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后的组合的左视图。对应此图35B中的左视图,图35C-图35F分别示出了:
图35C为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后的组合的主视图;
图35D为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后的组合的右视图,其中把主干10上下倒置才套上光缆固定件11,这样的组合方式也能够把两者紧固在一起,令装配更方便;
图35E为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后的组合的俯视图;
图35F为把光缆固定件11紧固到主干10后的组合的右视图。
图36A-36C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光缆固定件11安装到主干10的流程图。
如图36A所示,光缆固定件11的前端为锁定部11-1,锁定部11-1亦形成了光缆固定件11的开口。锁定部11-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坑道11-2,优选为两条坑道11-2,其数量及分布都与主干10上的突出部10-8相应。比如说,主干10上两旁各有一个突出部10-8,锁定部11-1便在一边及其对面的一边分别设有一个坑道11-2以容纳突出部10-8。
坑道11-2与光缆固定件11的开口相通,从而让在主干10进入光缆固定件11的同时,主干10上的突出部10-8可以进入坑道11-2且容纳其中。如图36B所示,所述坑道11-2的一端与光缆固定件11的开口相通,然后逐渐横移,最终所述坑道11-2在通往其另一端的部分与光缆固定件11的开口会是大致平衡,换句话说,所述坑道11-2的后部会与光缆固定件11基本上轴向垂直。因此,除了向光缆固定件11的尾端往前进,突出部10-8还需要相对光缆固定件11旋转,才可以沿着坑道11-2移动,从而把光缆固定件11套在主干10上,与螺纹结合相比,本实施例让主干10与光缆固定件11相对旋转不到一圈就能把两者装配好,明显更方便。
突出部10-8一直向坑道11-2的尽头移动,最后会如图36B所示般栓紧在坑道11-2的尽头凹位11-3中,因此如果需要把主干10从光缆固定件11松开,便需要先把主干10挤进光缆固定件11,从而把所述突出部10-8从坑道11-2的尽头凹位11-3退出来,然后还需要把光缆固定件11沿其中轴旋转,才能让突出部10-8脱离坑道11-2。由此可见,主干10上的突出部10-8与锁定部11-1上的坑道11-2能有效地把光缆固定件11与主干10紧锁在一起。
图37A及图37B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装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不同截面的剖视图。图37A示出了沿截面37A的剖视图,其中可见光缆固定件11的腔体由其开口向其尾端收窄,换句话说,光缆固定件11近开口位置的腔体空间较光缆固定件11近尾端位置的腔体空间大。当光缆固定件11套在主干10上时,光缆固定件11的内壁会挤压着主干10以及主干10的夹紧部10-7和夹紧部10-7上的夹紧单元10-4。在这样的压力下,夹紧部10-7及夹紧单元10-4会变形,并且向位于其中轴的光缆12挤压,这样便可牢固地把光缆12夹住。
图37B示出了沿截面37B的剖视图,主干10设有凸部10-6,其面向夹紧单元10-4方向的一面有斜面,所述凸部10-6顶住光缆固定件11从而限制光缆固定件11在套上主干10时套着主干10的长度,防止光缆固定件11套得太入主干10上。主干10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凸部10-6,优选为三个,其分布在主干10外壁上的一个环的不同位置上,所述凸部10-6也可以是凸缘。
图38A-图38F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干10的各种视图。
图38A示出了主干10不同角度的立体图;主干10在其外壁上有一个或多个凸部10-6,同时设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0-8。至少有两个板状物从主干10的尾部延伸出来,形成夹紧部10-7,每个夹紧部10-7的内壁上均有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10-4,优选为包括第一夹紧单元10-41及第二夹紧单元10-42及第三夹紧单元10-4,每个夹紧单元10-4都可以用于夹紧光缆或者作为阻挡光纤引入线缆通过的挡片,亦可配合不同类型的光缆而设置不同的夹紧单元的组合。
图38B示出了主干10的右视图,主干10有夹紧部10-7,夹紧部10-7的末端稍为收窄,以方便插入光缆固定件11。
图38C示出了主干10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夹紧部10-7上有第一夹紧单元10-41及第二夹紧单元10-42及第三夹紧单元10-4,每个夹紧单元的阔度可因应需要而有所不同。比如说,第一夹紧单元10-41只作为阻挡光纤引入线缆通过的挡片,其阔度可以较低。不同的夹紧单元位于夹紧部10-7上的不同位置,每个夹紧单元在其对面的夹紧部10-7都有相对应的夹紧单元从而两者合在一起的时候便产生夹紧的效用。
图38D示出了主干10沿截面10A的剖视图。图中可见第一夹紧单元10-41,其用作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的挡片,从而第一夹紧单元10-41让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中的纤芯通过后,阻挡了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通过。
图38E示出了主干10沿截面10B的剖视图。图中可见第二夹紧单元10-42,其用作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或者为直径为3mm的光纤引入线缆的挡片。作为挡片,第二夹紧单元10-42设置成让上述两种光纤引入线缆中的纤芯通过后,但阻挡光纤引入线缆通过。
相对第一夹紧单元10-41而言,第二夹紧单元10-42位于夹紧部10-7较外的位置,第二夹紧单元10-42所阻挡的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或者为直径为3mm的光纤引入线缆需要有较长的纤芯露出,才可确保纤芯有足够的长度作连接。
图中亦可见在第二夹紧单元10-42上的夹面10-421,其用于夹紧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
图38F示出了主干10的仰视图。图中可见第三夹紧单元10-4,第三夹紧单元10-4有夹面,其用于夹紧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或者为直径为3mm的光纤引入线缆。
图3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上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通过把主干10上的突出部10-8锁定在光缆固定件11的锁定部11-1上的坑道11-2尽头的凹位中,光缆固定件11牢固地套在主干10上。
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上了光缆固定件11的主干10的立体图,其中光缆固定件11被剖开了一半。在把光缆固定件11套上主干10时,为了不让主干10穿出光缆固定件11,或确保光缆固定件11保持在一个位置上而不可套在主干10上别的位置,图中可见除了在主干10设有凸部10-6以顶住光缆固定件11,光缆固定件11的尾端开口孔的内壁上有凸缘,从而当主干10在光缆固定件11中插到底时,主干10会被光缆固定件11的尾端开口孔的内壁上的凸缘挡着,即使主干10受到挤压而变形,也无法通过所述凸缘。
图41A-图41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图41A-41D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2×3mm的光纤引入线缆作为光缆12的实施例。图42A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一:光缆12对准主干10的孔且向其推进。
图41B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二:把光缆12穿入主干10,其间纤芯12-1在穿过主干10的孔时可能屈起。
图41C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三:把纤芯12-1平放且拉直在主干10的V形槽上,并利用夹紧单元10-4夹紧且固定光缆12。
图41D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四:主干10套上光缆固定件11并且旋紧从而固定光缆12。
图42A-图42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图42A-42D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1.6×2mm的光纤引入线缆作为光缆12的实施例。图42A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一:光缆12对准主干10的孔且向其推进。
图42B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二:把光缆12穿入主干10,其间纤芯12-1在穿过主干10的孔时可能屈起。
图42C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三:把纤芯12-1平放且拉直在主干10的V形槽上,并利用夹紧单元10-4夹紧且固定光缆12。
图42D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四:主干10套上光缆固定件11并且旋紧从而固定光缆12。
图43A-图43D为把光缆12安装到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主干10的流程图,其中光缆12为直径为3mm的圆形光纤引入线缆。图43A-43D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直径为3mm的圆形光纤引入线缆作为光缆12的实施例。图43A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一:光缆12端部的光缆外皮12-3的一部分剥除,露出纤芯12-1,纤芯12-1有涂覆层12-2覆盖着。同时,图43A也示出了将纤芯12-1藏于光缆外皮12-3的放大分解图。
图43B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二:把光缆12穿入主干10,其间纤芯12-1在穿过主干10的孔时可能屈起。
图43C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三:把纤芯12-1平放且拉直在主干10的V形槽上,并利用夹紧单元10-4夹紧且固定光缆12。
图43D示出了安装光缆12的步骤四:主干10套上光缆固定件11并且旋紧从而固定光缆1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适合于与光纤连接器适配器接口连接的外壳;
光纤机械接续子;
与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连接的插芯;
将光纤机械接续子及所述插芯保持在所述外壳内的主干,所述主干包括将所述第二光纤的光缆外皮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以及
光缆固定件,所述光缆固定件与所述主干的所述夹紧单元配合并用于固定光缆,其中包括:与所述光缆固定件的开口相通的一个或多个坑道,其容纳所述主干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通过把所述突出部锁定在所述坑道中从而把所述光缆固定件紧固在主干上;
其中,至少有两个板状物从所述主干的尾部延伸出来,形成夹紧部,所述夹紧部的末端稍为收窄;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夹紧单元设置在所述夹紧部的内壁上,所述多个夹紧单元的阔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包括主体、转动块和压块;所述主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接续光纤穿入的开口;所述主体具有与所述光纤轴向平行的第一主平面,所述第一主平面上具有沿所述光纤轴向延伸的V形槽;所述转动块具有第二主平面;所述主体具有供转动块置入的容纳腔,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面对主体的第一主平面;所述压块插入转动块和主体之间对转动块施压并可驱动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当转动块相对于主体转动时,第一主平面和第二主平面可在一张开工位和闭合工位之间来回转换,其中,张开工位即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呈张开状,闭合工位即第二主平面尽量靠近在第一主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张开工位时,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形成第一夹角,在闭合工位时,第一主平面与第二主平面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张开工位时,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主平面,与所述压块插入时对所述转动块施加的压力方向的夹角在15°~60°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闭合工位时,位于V形槽内的所述光纤被第二主平面压紧,第二主平面对位于V形槽内光纤的压力方向,与压块插入时对所述转动块施压方向的夹角在40°~75°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端的开口断面呈U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端的开口为孔,两个孔同轴,所述孔的最小直径略大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当所述光纤位于所述V形槽内时,所述光纤的轴线与两个孔的轴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或圆锥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的轴向两端还有导向斜面。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其与V形槽构成容纳光纤的V形槽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主平面的两端还有导向斜壁。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第二主平面上还有一个位于V形槽上方并沿光纤轴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与所述V形槽构成容纳光纤的容纳通道。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具有第一辅助面和第二辅助面,所述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二辅助面成第一角度;所述转动块还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具有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
所述主体具有第三辅助面和第四辅助面,所述第三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成第二角度;
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所述压块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
在张开工位时,所述第一施力部压紧所述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施力部与所述第二受力部不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三辅助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二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脱离,所述第二主平面与所述第一主平面张开;
在闭合工位时,所述第二施力部压紧所述第二受力部,第一施力部与所述第一受力部脱离,第一辅助面与所述第三辅助面脱离,并且,所述第二辅助面与所述第四辅助面贴合,所述第二主平面与所述第一主平面闭合并将光纤压紧于其二者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张开工位时,第一施力部压紧第一受力部,第一辅助面与第三辅助面贴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张开工位时,第四辅助面与所述第二辅助面的根部相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具有两个第一施力部,该两个第一施力部分别位于所述压块沿轴向的两端处,所述转动块具有两个第一受力部,该两个受力部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轴向的两端处并分别与两第一施力部对应。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凸台,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凹面组成所述第一卡扣,张开工位时,第一凸台和第一凹面扣合;
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二凸台,所述主体与所述压块之间具有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凹面组成所述第二卡扣,闭合工位时,第二凸台和第二凹面扣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位于所述压块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一凹面处和所述第二凹面处的部分均具有弹性。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两个第二凸台,该两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所述容纳腔的轴向的两端处;所述压块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凹面,该两第二凹面分别位于所述压块轴向的两端处。
22.如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插芯里的一段预埋光纤,所述预埋光纤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插芯的一个端面接近相平,所述预埋光纤的第二端预置在所述光纤机械接续子的所述V形槽通道的前半部分,从而与第二光纤的纤芯在所述V形槽中连接。
23.如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为挡片,其阻挡光纤引入线缆通过。
24.如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包括一个或多个凸部,其顶住所述光缆固定件从而限制所述光缆固定件在套上所述主干时套着所述主干的长度。
CN201410621548.8A 2014-11-06 2014-11-06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29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1548.8A CN105629391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PCT/CN2014/095896 WO2016070486A1 (en) 2014-11-06 2014-12-31 A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between the backbone and the cable fix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1548.8A CN105629391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9391A CN105629391A (zh) 2016-06-01
CN105629391B true CN105629391B (zh) 2018-05-01

Family

ID=5590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154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29391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9391B (zh)
WO (1) WO20160704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7432B2 (ja) * 2016-08-02 2021-05-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CN106997078B (zh) * 2017-01-24 2019-01-22 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级lc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11367024A (zh) * 2020-03-24 2020-07-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尾部附件及光纤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8049U (zh) * 2010-06-03 2011-01-05 上海宽岱电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光纤机械接续子安装盒
CN202133800U (zh) * 2011-05-27 2012-02-01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机械接续子压接工具
CN102565964A (zh) * 2011-08-03 2012-07-11 广州融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机械接续子及基于该接续子的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25641Y (zh) * 2009-04-03 2010-03-17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旋卡式fc型光纤适配器
JP2012524914A (ja) * 2009-04-23 2012-10-1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現場で終端処理可能な光コネクタの鍔体
CH701439A2 (de) * 2009-07-06 2011-01-14 Huber+Suhner Ag Kabeleinführung.
KR101180962B1 (ko) * 2012-04-09 2012-09-10 나노솔루션주식회사 현장 접속형 광섬유 커넥터
US8998506B2 (en) * 2012-09-14 2015-04-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eld terminable ST format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3894441U (zh) * 2014-04-11 2014-10-22 3M中国有限公司 Fc直通型光纤连接器及抛光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8049U (zh) * 2010-06-03 2011-01-05 上海宽岱电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光纤机械接续子安装盒
CN202133800U (zh) * 2011-05-27 2012-02-01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机械接续子压接工具
CN102565964A (zh) * 2011-08-03 2012-07-11 广州融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机械接续子及基于该接续子的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9391A (zh) 2016-06-01
WO2016070486A1 (en) 201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9391B (zh) 主干与光缆固定件之间有改良紧固的光纤连接器
EP0855610A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101083159B (zh) 双丝线和使用该双丝线的便携式音频设备
US5806175A (en) Crimp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n optical fiber ribbon cord to a connector
US5029973A (en) Bayonet connector with optical, electrical or fluid uses
CA2454949A1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universal locking sleeve
CN106255560A (zh) 用于铺设管道的压接件
CN106099421A (zh) 一种导线接线盒及具有该接线盒的电子雷管网路
US8684611B2 (en) Two-piece spring push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with large diameter fiber optic cables
CA2056192A1 (en) Connector
CN102565964B (zh) 光纤机械接续子及基于该接续子的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
US10386583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205562884U (zh) 多芯光纤插座与配合该多芯光纤插座的多芯光纤插头
CN210742557U (zh) Sc可换极性联合尾套
CN201307178Y (zh) 一种光缆外皮紧固装置
US5083938A (en) Positive reten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076745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轻便扣
CN110618495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插芯部件
CN207730994U (zh) 一种光缆对接器
CN202362494U (zh) 一种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用工具
JP4413390B2 (ja) コネクタとコードの固定方法及び固定構造
KR200481342Y1 (ko) 통쉘형 전자기기용 플러그 커넥터
CN202956510U (zh) 一种机械式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21039511U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
CN218446078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