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8164A -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8164A
CN105608164A CN201510961842.8A CN201510961842A CN105608164A CN 105608164 A CN105608164 A CN 105608164A CN 201510961842 A CN201510961842 A CN 201510961842A CN 105608164 A CN105608164 A CN 105608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substrate
coding
level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18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丽娟
刘亚
薛中玉
徐贞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CHENG 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CHENG 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CHENG 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CHENG 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18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81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8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8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包括:(1)划分基底网格:根据行政区划面积以及行政区划内实名制企业数量,确定基地网格的大小;(2)确定网格划分层级:在基底网格基础上划分层级,每一个基底网格根据其企业数目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网格划分层数;(3)不同层级网格划分;其中,网格编码由行政区划代码、基底网格编码、基底网格划分层级数、当前子网格编码组成。本发明实现了面向实名制企业的多层网格划分与编码技术方法,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网格内企业的便捷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创新管理与网格计算领域,主要涉及针对实名制企业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的应用深入,城市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和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企业作为带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城市内实名制企业管理和服务需求尤其突出。企业合理发展、企业的空间分布、以及企业应急决策管理直接影响着智慧城市的发展。
地理网格已经成功的用于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依托地理网格技术进行企业空间信息管理,尤其是企业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管理,对企业地理信息技术的完善和深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面向实名制的企业网格划分方法、以及编码方法都是推动城市创新的动力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提供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划分基底网格:根据行政区划面积以及行政区划内实名制企业数量,确定基地网格的大小;(2)确定网格划分层级:在基底网格基础上划分层级,每一个基底网格根据其企业数目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网格划分层数;(3)不同层级网格划分;其中,网格编码由行政区划代码、基底网格编码、基底网格划分层级数、当前子网格编码组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网格编码通过对基底网格的行列标识来实现,网格编码的行列最大位数组成了基底网格编号号,而最大行列数的确定使用格网范围的行列坐标除以最大格网尺寸,所得的整数即为最大的行列数;不同层级网格编码通过加入层级数目,来有效判断网格编码正确性,同时不同层级按照逐级加密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面向实名制企业的多层网格划分与编码技术方法,利用多层网格划分与编码可以让企业信息在每一个网格单元内较好分布,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网格内企业的便捷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基底网格示意
图2-5是分层级网格编码示意
图6是网格编码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提供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的多级网格划分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面向实名制的企业网格划分原则。
网格划分应遵循的一般要求,考虑实名制企业多级网格结构特点、同一级网格的面积和形状的相似性以及与常用投影坐标系存在的关系,还要顾及网格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因此制定实名制企业信息网格划分原则,需要依据以下三点:1)顾及理想网格的划分标准;2)有关部门和公司企业对实名制企业管理的需求;3)实名制企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完整性、实名制企业基础网格的离散性和实名制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因此确定实名制企业信息多级网格划分原则为:
1)边界划分原则:一般情况下,一级网格的最大边界不应跨省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分割,二级网格的最大边界不应跨市级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分割,三级网格最大边界不应跨区、县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分割,四级网格最大边界不应跨街办、社区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分割。当网格跨越两个或以上行政区划时,可以根据该网格所占行政区划面积的比重,然后将该网格规划至比重大的行政区划内。
2)易于识别与分析原则:划分的网格为规则网格,形状大小相似,利于对实名制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整合与共享,从而对实名制企业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实现网格化管理;
3)动态扩展原则:划分的网格应能方便地再次进行划分,使得某些网格中实名制企业信息过密时动态扩展细分到下一级网格中;
4)统一标准原则:划分的网格具有多级性,同级网格的形状、面积大小应相同,利于网格的拆分与合并;
5)完整性原则:划分的网格要连续、无缝,划分的区域应包含完整的实名制企业全部信息;
6)网格与地理映射原则:划分的网格应与该网格相关的实名制企业地理信息存在着映射关系,便于与现存地图数据研究相结合,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实名制企业信息进行分析与管理。
步骤2:确定网格划分对象。
网格划分对象也称作初始网格划分区域,初始网格划分区域的确定直接影响基底网格尺寸以及层级网格的层数。一般情况下,在用户没有自定义区域的情况下,我们网格划分对象为某一个行政区划单元。可以为行政单元省级单位、市级单位或者地区级单位。根据用户管理需求而定。
步骤3:划分基底网格。
基底网格大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研究区域所在的行政区划面积大小;二是实名制企业数量。根据国家代码管理中心在2013年6月份统计数据,见表1。基底网格大小确定:以当前划分对象内企业总数量与面积的比值作为基本网格大小的主要依据,最后确定各省级行政区划(包含直辖市)的基本网格大小,确定大小原则为:在单元网格内,平均企业数量数值满足范围:[1,10](单位为:个/km2),同时注意一般取整数。对北京市基本网格大小范围:
[10/62.8,1/62.8](单位:km2)。我们可以选择网格大小数值为:0.3km。
表1实名制企业数量及基底网格的大小
步骤4:确定网格划分层级。
网格划分层级是在基底网格基础上进行的。等基底网格划分结束之后,每一个基底网格根据其企业数目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网格划分层数。
如以万米单元网格作为网格单元,以企业数目为25作为划分阈值,确定子网格的划分层数的数学公式为1-1。
n = ( int ) S u m S x y 25 10 4 = ( int ) 4 × 10 2 × S u m S x y
式中:n是子网格的划分层数,int为取整,Sum为基本网格下实名制企业数量总数,SXY为基本网格面积大小,单位为m2,子网格级数及大小由n取值范围确定。因此以北京市网格为例,其网格层数可以确定为:(400*1067671/(1.7*104*104))=3。注:如果一直北京是不同区的企业数量,不同区可以具备不同的子网格层数。
步骤5:不同层级网格划分。
子网格大小的确定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基本网格大小;二是子网格划分层数;三是基本网格单元中包含的实名制企业总数。以陈平实验数据为例,他把北京东城区(25.38km2)划分为1593个100×100的万米单元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哈尔滨市区5.31×104×12.8km2统计出的实名制企业信息约25万个,在万米单元网格中,平均不足25个,对于比较繁华的区域,如南岗区平均不足30个,最密集不超过40个。
当n≤1时,基本网格不用再进行划分;
当n≥2时,基本网格需要进一步行划分;
确定了基本网格的大小以及子网格的划分层数n,再根据四叉树划分原理,子网格的大小即可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地理格网多级企业网格编码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并统一网格编码原则。
实名制企业网格的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代码不应占用,新增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2)单元网格顺序码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码。
步骤2:基底网格编码。
基底网格编码通过对基底网格的行列标识来实现。网格编码的行列最大位数组成了基底网格编号号。而最大行列数的确定通常使用格网范围的行列坐标除以最大格网尺寸,所得的整数即为最大的行列数。如针对中国范围内的企业数据,中国边界作为网格范围,使用中国边界数据(Xmax,Ymax),(Xmin,Ymin)分别表示中国边界的外接矩形的最大X坐标Y坐标,与最小X坐标与最小Y作标数据,分别使用最大X坐标与最小X坐标之差除以格网尺寸化为整数,整数的位数最为列位数,Y坐标之差除以格网尺寸的整数位数作为行位数。如图1所示最大,最小行列坐标。
如,最大行为为3位,最大列位为4位,则格网的编码是七位数,其纵横坐标X、Y分别除以最大网格尺寸(见网格划分中确定方法)组成,第一、二、三位表示如4563456编码,它由X坐标,第四、五、六、七位表示)y坐标,它表示其格网西南角点的坐标是(456000,3456000),这样的编码不仅是唯一的,并具有了空间定位的性质。
步骤3:不同网格层级编码
不同层级网格编码通过加入层级数目,按照编码规则逐次有效判断网格编码正确性,同时不同层级按照逐级加密方式实现。由于有的区域地物比较复杂,需要在一级格网即公里格网的基础上采用四叉树法对其进行加密,加密一次后的网格编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次序为0,1,2,3,加密两次后的网格编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次序为0,1,2,…,15,加密三次后的网格编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次序为0,1,2,…,63,依此类推,加密n次后网格编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次序为0,1,2,…,4n-1。
其中L为网格级数,n为加密次数(无特定关系,L>=n)。这样一来,整个多级网格系统的编码共有两部分组成:一级网格的编码与加密后的网格编码组成。例如己知某区域所在一级网格的编码是4573457,在一级网格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加密,构成了一个两级网格系统,则其中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网格的编码即为0,则这个网格的编码即为4573457-0。
如果格网的级数为L(L=1,2,3,4,......),己知当前格网的编号为m,那么就可以推求:①当前格网的行列号;②所属上一级格网的编号;③下一级格网的编号。
步骤4:最终综合网格编码方法。
参见图6,最终网格编码方法通过综合行政区划代码、基底网格编码、网格层级数、层级网格编码的综合完成。企业网格编码与企业网格划分相同,企业网格编码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行政区划代码(默认为六位数)、基底网格编码(默认为六位数)、基底网格划分层级数(默认为三位数)、当前子网格编码(默认为六位数)。

Claims (2)

1.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划分基底网格:根据行政区划面积以及行政区划内实名制企业数量,确定基地网格的大小;(2)确定网格划分层级:在基底网格基础上划分层级,每一个基底网格根据其企业数目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网格划分层数;(3)不同层级网格划分;其中,网格编码由行政区划代码、基底网格编码、基底网格划分层级数、当前子网格编码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网格编码通过对基底网格的行列标识来实现,网格编码的行列最大位数组成了基底网格编号号,而最大行列数的确定使用格网范围的行列坐标除以最大格网尺寸,所得的整数即为最大的行列数;不同层级网格编码通过加入层级数目,来有效判断网格编码正确性,同时不同层级按照逐级加密方式实现。
CN201510961842.8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Pending CN1056081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1842.8A CN10560816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1842.8A CN10560816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8164A true CN105608164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8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1842.8A Pending CN10560816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81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7332A (zh) * 2018-05-11 2018-10-1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全球网格的行政区划空间信息组织方法
CN109818919A (zh) * 2018-11-30 2019-05-28 浙江远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11506576A (zh) * 2020-04-08 2020-08-0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0139A (zh) * 2011-01-27 2011-06-29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信领域地理网格的分析算法
US20130117166A1 (en) * 2010-06-25 2013-05-09 3C Visual Matrix Lt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nabling a person to find a location within an area of space
CN103729802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电网设备地理信息分层索引的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17166A1 (en) * 2010-06-25 2013-05-09 3C Visual Matrix Lt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nabling a person to find a location within an area of space
CN102110139A (zh) * 2011-01-27 2011-06-29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信领域地理网格的分析算法
CN103729802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电网设备地理信息分层索引的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章 等: "一种组织机构信息多级地理网格划分的方法", 《测绘科学》 *
金志国: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体系结构研究及试验",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7332A (zh) * 2018-05-11 2018-10-1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全球网格的行政区划空间信息组织方法
CN108647332B (zh) * 2018-05-11 2021-12-14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全球网格的行政区划空间信息组织方法
CN109818919A (zh) * 2018-11-30 2019-05-28 浙江远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11506576A (zh) * 2020-04-08 2020-08-0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1506576B (zh) * 2020-04-08 2023-05-09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Influe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vitality: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sing mobile phone location data
CN105893544B (zh) 一种基于poi业态数据生成城市空间大数据地图的方法
CN104167092A (zh) 一种确定出租车上下客热点区域中心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145218A (zh) 一种道路自动编码系统
CN108647332A (zh) 一种基于全球网格的行政区划空间信息组织方法
CN112085250B (zh) 一种人口空间分布模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46588B (zh) 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模型的共享单车分析调度方法
CN105608164A (zh) 一种面向实名制企业信息的网格划分与编码方法
CN110910006B (zh) 一种区域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Su et al. Differenti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city-level carbon emissions from passenger transport on road: Evidence from 360 cities in China
CN109885638B (zh) 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索引方法及系统
Dawod et al. GIS-based public services analysis based on municipal election area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city of Makkah, Saudi Arabia
CN115525642A (zh) 逆地理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yu et al. The impacts of household features on commuting carbon emissions: a case study of Xi’an, China
Pasichnyk Spatial data models
Hayakawa et al. Analysis of quality of data in OpenStreetMap
CN110070279B (zh) 基于多源数据的用地效率量化评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Wang et al. Detecting latent urban mobility structure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Chang et al. Impact of urban rail transit on business districts based on time distance: Urumqi Light Rail
CN103970867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矩阵化的社会化报警服务位置的编码方法
Kanapaka et al. A survey of tools for visualizing geo spatial data
CN105447163A (zh) 一种地理编码方法和系统
Shi et al. Analysi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nature reserves based on 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 and microblogging data–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jiangxi province
CN113157843B (zh)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化索引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方法
Abid Compactness Ratio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Efficiency of Roa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Postmodern Iraqi C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