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9727B -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9727B
CN105599727B CN201610156937.7A CN201610156937A CN105599727B CN 105599727 B CN105599727 B CN 105599727B CN 201610156937 A CN201610156937 A CN 201610156937A CN 105599727 B CN105599727 B CN 105599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loor
scraping arm
arm
ins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69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9727A (zh
Inventor
吴德俊
曹刚
曾聪
何忠树
邱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569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9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9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9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包括刮臂壳体和罩盖,刮臂内槽的前端固定有与拉簧前端配合连接的约束块,罩盖中安装有连接罩盖与刮臂壳体的连接头,刮臂壳体与罩盖间具有折叠间隙,刮臂内槽中设有L型的肋板,肋板的纵部和横部分别位于簧圈的侧方和下方;肋板纵部以及刮臂内槽与肋板相邻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肋板的横部以及刮臂内槽的后端壁上也设有通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一流通通道,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肋板横部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二流通通道。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后雨刮臂中的拉簧易被腐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器系统零部件,具体是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背景技术
后雨刮臂装配于汽车背门后挡风玻璃下边缘处常态位置,刮臂壳体1与拉簧2的装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拉簧2的拉钩的一端被2约束块26约束,另一端被罩盖的连接头3约束。经研究,不同天气环境下,汽车雨刮臂的所有机械行为、运动位置,都会有很大的拉簧簧圈腐蚀的风险。图2隐藏了拉簧2,刮臂壳体1的两侧壁形成了刮臂内槽的横向封闭,而轴向上只有约束块26一端未封闭,这样的结构严重地阻碍了通风和导排水,一旦拉簧2的簧圈上积水或囤积杂质就很难清除,从而导致腐蚀。
出于成本考虑,汽车的后雨刮臂内置的拉簧只有薄薄的防腐涂层。但在汽车长期使用过程中,积水凹坑经车辆碾压后卷起较脏的泥水、泥浆等,极易通过挡风玻璃飞溅到拉簧簧圈处,粘附与囤积。泥水、泥浆以及泥土中带有的酸、碱性杂质,空气中的灰尘等腐蚀物,因防腐结构设计的缺陷或不足让腐蚀物未及时导走、排除,破坏表面涂层,从而导致簧圈与腐蚀物形成化学腐蚀,在液体介质作用下形成原电池的电化学腐蚀的综合腐蚀。如果在汽车的后雨刮臂拉簧的防腐涂层上,再继续增加涂层厚度,这样会大量持续增加产品生产成本;特别在产品量产时,防腐涂层成本随厚度增加成指数形式增长。
许多雨雪较多地区,雨刮使用非常频繁。当地用户基本上一年就需更换一次雨刮片。在更换雨刮片时,需要折叠雨刮臂;有些极寒地区为了防止刮臂与挡风玻璃冻结成一体,每晚都有折叠雨刮臂的习惯。此时,雨刮臂的内部结构就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如果雨刮内部唯一的金属结构——拉簧,生锈了,暴露的腐蚀产物会十分醒目严重影响用户的满意度,甚至随着时间的增加,腐蚀程度的加深,将影响到使用产品的结构强度,形成腐蚀的强度破坏,最终影响到整车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雨刮臂中的拉簧易被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包括刮臂壳体和罩盖,刮臂壳体设有容纳拉簧簧圈的刮臂内槽,刮臂内槽的前端固定有与拉簧前端配合连接的约束块,罩盖中安装有连接罩盖与刮臂壳体的连接头,连接头与拉簧后端配合连接,刮臂壳体与罩盖间具有折叠间隙,刮臂内槽中设有L型的肋板,肋板的纵部位于簧圈的侧方,肋板的横部位于簧圈的下方;肋板纵部以及刮臂内槽与肋板相邻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肋板的横部以及刮臂内槽的后端壁上也设有通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一流通通道,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肋板横部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二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刮臂内槽侧部上的通孔为沿轴向均布的一排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分布在前后两端部且与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部分通孔构成数组同心孔;刮臂内槽的后端壁和肋板横部的通孔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构成数组同心孔。
进一步的,刮臂内槽的后端壁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倒L型的壁板,两壁板的纵部相邻且轴向平行,两壁板的纵部间有通槽和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通槽、肋板横部的一个通孔构成一组同心孔,贯穿该组同心孔、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的同心孔的空间形成第三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连接部的通孔、通槽的空间形成第四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壁板的横部上设有一个通孔,肋板的横部设有位于左、中、右部的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与壁板横部上的通孔以及连接部的通孔构成三组同心孔。
进一步的,两壁板的纵部上各设有一个通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五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的同心孔、肋板横部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六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刮臂内槽的前端壁包括左右布置的两加强筋板,约束块连接在两加强筋板之间,两加强筋板之间形成位于约束块下方呈轴向的槽,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两加强筋板之间的槽的空间形成第七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有十一个,肋板纵部的前端部的通孔为一个,肋板纵部的后端部的通孔为三个,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形成四组同心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条形孔,肋板纵部上的通孔、肋板横部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在宽度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刮臂壳体与肋板经注塑拔模、抽芯开孔而整体成型。
本发明在现有的后雨刮臂拉簧基础上,增加肋板以阻挡腐蚀物直接从刮臂内槽侧壁直接流、溅到拉簧簧圈上。同时在不影响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刮臂壳体上设通孔,肋板也设通孔用于与刮臂壳体上的通孔贯通,形成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有效增加刮臂内槽的空气流动,以及时清除拉簧上破坏涂层的腐蚀物。
以及在刮臂内槽的后端壁处设通孔,形成第三至第六流通通道,进一步增加渠道来加强排污和通风。还利用约束块下方的槽,形成第七流通通道,在另一方向上增加渠道来增强腐蚀物的清除效果。
本发明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其一、规避现有结构的不足,在有效实现防腐功能的基础上,成功的规避了同一结构通风、阻挡水、导排水同时存在的结构矛盾;其二、增加肋板设计几乎不增加持续性开发和生产成本,避免了单一增加涂层厚度而带来的一系列持续性成本,一劳永逸;其三,该结构工艺上容易注塑成型,生产工艺上容易实现。
本发明本着低成本且防腐效果却有增无减的开发理念,再基于防腐的隔绝机理,拉簧处通风、阻挡水、导排水三方面考虑,进行雨刮臂结构设计,以一劳永逸的方式解决后雨刮臂拉簧簧圈的腐蚀问题,提高产品防腐品质与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工艺成本低廉且实用度、可靠性都较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雨刮臂装配拉簧的常态位置内部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后雨刮臂装配罩盖、连接头的内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装配拉簧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的外部形态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的外部形态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装配罩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未装配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后雨刮臂装配罩盖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建立在图1、2所示的基础上,其包括刮臂壳体1和罩盖4,连接头3安装在罩盖4中,用于连接罩盖4与刮臂壳体1,刮臂壳体1与罩盖4间具有折叠间隙24,拉簧2安装于刮臂壳体1的刮臂内槽内,拉簧2前端通过与位于刮臂内槽前端的约束块26配合而连接固定,拉簧2后端与连接头3配合连接。本发明的关键是在刮臂内槽中增设了L型的肋板32和相关位置处的通孔。肋板32的纵部位于簧圈的侧方,肋板32的横部位于簧圈的下方。本发明在不影响使用强度的情况下,为了让肋板32里侧的拉簧2能够及时地清除挡风玻璃飞溅到的泥水、灰尘和空气中覆积的杂质、液体,肋板32纵部以及刮臂内槽与肋板32相邻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孔,肋板32的横部以及刮臂内槽的后端壁上也开设多个通孔,如图3至图5所示。通过这些通孔的设置,建立了实现空气流通和排水导向的流通通道。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24的空间形成第一流通通道,空气可以从刮臂壳体1外部经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灌入刮臂内槽中,接着经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穿出刮臂内槽,再经折叠间隙24流向刮臂壳体1外;液体进入刮臂内槽后,可以沿刮臂内槽的壁,按上述流通路径流出刮臂壳体1。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32纵部的通孔、肋板32横部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24的空间形成第二流通通道,空气和液体在第二流通通道中的流动参照第一流通通道的原理,便于排出肋板32内侧空间的槽液,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肋板32在横向上阻挡从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直接流至或溅至簧圈的液体,本结构并借用原有的折叠间隙24以及折叠间隙24边处的倒角35结构来导流,与外界连通便于通风和增加风量。并且,肋板32的设置还增强了雨刮臂的强度和刚度,其在工艺上十分便于注塑成型,弥补刮臂内槽壁开孔后在结构强度上的减弱。
优选的,在刮臂内槽侧部上沿轴向均匀开设一排通孔30、11、9、7、34、36~40、5,保证足够的进风量。而肋板32纵部只在在前后两端部位置开设通孔6、8、10、12,其中部不开孔的部分与拉簧2的簧圈正对,其主要起阻挡作用。为保证流通通畅,通孔5、7、9、11与通孔6、8、10、12一一对应,形成四组同心孔。而刮臂内槽的后端壁沿左右横向开设三个通孔14、16、18,肋板32横部也沿左右横向开设三个通孔13、15、17,通孔14、16、18与通孔13、15、17一一对应,形成三组同心孔。同心孔既可以轻易流通又便于模具实现注塑成型,生产工艺上容易实现。
对于刮臂内槽的后端壁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倒L型的壁板结构,一般来说,由于两壁板的纵部28相邻且轴向平行,两壁板的纵部28间有通槽23和连接部,因而可以借用其通槽23,打通连接部来构成更多的流通通道。由图6至图8所示,连接部轴向贯穿,形成通孔16、21、22,通孔16、21、22与通槽23、肋板32横部的通孔15构成一组同心孔,贯穿该组同心孔、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32纵部间的同心孔的空间形成第三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即是30、11、9、7、34、36~40、5)、连接部的通孔(即是16、21、22)、通槽23的空间形成第四流通通道。
上述壁板结构中,具体可以在壁板的横部27上设一个通孔(14或者是18),肋板32的横部上设左、中、右三个通孔13、15、17,并且通孔13与通孔14对应,通孔15与通孔16对应,通孔17与通孔18对应,构成三组同心孔。这三组同心孔,既便于抽芯开孔成型工艺,又便于实现雨刮臂内外的空气大量流通以及由内至外的导排水功能。
为进一步增加流通通道,还在两壁板的纵部28上各设有一个通孔(19或20),通孔19、20构成对称的同心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24的空间形成第五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32纵部间的同心孔、肋板32横部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24的空间形成第六流通通道。
对于刮臂内槽的前端壁有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加强筋板31、33的结构,此时,约束块26连接在两加强筋板31、33之间,约束块26悬置于刮臂壳体1的底面之上(此处所指底面为刮臂壳体1朝汽车后方的一面),两加强筋板31、33之间形成位于约束块26下方呈轴向贯通的槽29,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32纵部的通孔、两加强筋板之间的槽29的空间形成第七流通通道,在刮臂内槽的前端形成空气流通和排水的结构,进入刮臂内槽的空气和液体从通孔流入,从拉簧2的拉钩与约束块26间的空间间隙轻易流出。
将本方案的通孔设计为条形孔,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有十一个,肋板32纵部的前端部的通孔为一个,肋板32纵部的后端部的通孔为三个,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32纵部间形成四组同心孔。这些通孔为条形孔,肋板32纵部上的通孔(即是6、8、10、12)、肋板32横部上的通孔(即是13、15、17)、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即是14、16、18)在宽度上依次递增,通孔13~18为尺寸开口较大的镂孔,便于排水。
所述刮臂壳体1与肋板32经注塑拔模、抽芯开孔而整体成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相比现有的通过增加涂层厚度值来防腐的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同心孔便于注塑拔模拔模,抽芯开孔开孔成型,生产工艺上容易实现;二、增加进风量,便于空气、液体流通,便于将囤积于簧圈的水与灰尘及时清除;三、雨刮运动至某些位置(角度)时,结构能有效阻隔的液体直接流向簧圈;四、在原有防腐涂层厚度的基础之上,无须再通过增加涂层厚度值来防腐,以带来持续增加的成本。只需付出低廉成本修改模具,省去后续量产时持续增加的产生成本,一劳永逸。本方案在提高产品防腐品质与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实际价值。

Claims (9)

1.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包括刮臂壳体和罩盖,刮臂壳体设有容纳拉簧簧圈的刮臂内槽,刮臂内槽的前端固定有与拉簧前端配合连接的约束块,罩盖中安装有连接罩盖与刮臂壳体的连接头,连接头与拉簧后端配合连接,刮臂壳体与罩盖间具有折叠间隙,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中设有 L 型的肋板,肋板的纵部位于簧圈的侧方,肋板的横部位于簧圈的下方;肋板纵部以及刮臂内槽与肋板相邻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肋板的横部以及刮臂内槽的后端壁上也设有通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一流通通道,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肋板横部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以及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二流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侧部上的通孔为沿轴向均布的一排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分布在前后两端部且与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部分通孔构成数组同心孔;刮臂内槽的后端壁和肋板横部的通孔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构成数组同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的后端壁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倒 L 型的壁板,两壁板的纵部相邻且轴向平行,两壁板的纵部间有通槽和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通槽、肋板横部的一个通孔构成一组同心孔,贯穿该组同心孔、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的同心孔的空间形成第三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连接部的通孔、通槽的空间形成第四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的后端壁沿左右横向设有三个通孔,肋板的横部设有位于左、中、右部的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与刮臂内槽的后端壁的通孔以及连接部的通孔构成三组同心孔。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壁板的纵部上各设有一个通孔,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五流通通道;贯穿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的同心孔、肋板横部的通孔、两壁板连接部的通孔、壁板纵部的通孔、折叠间隙的空间形成第六流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的前端壁包括左右布置的两加强筋板,约束块连接在两加强筋板之间,两加强筋板之间形成位于约束块下方呈轴向的槽,贯通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肋板纵部的通孔、两加强筋板之间的槽的空间形成第七流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刮臂内槽侧壁上的通孔有十一个,肋板纵部的前端部的通孔为一个,肋板纵部的后端部的通孔为三个,刮臂内槽侧壁与肋板纵部间形成四组同心孔。
8.根据权利要求 1-5、7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条形孔,肋板纵部上的通孔、肋板横部上的通孔、刮臂内槽后端壁上的通孔在宽度上依次递增。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臂壳体与肋板经注塑拔模、抽芯开孔而整体成型。
CN201610156937.7A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Active CN105599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6937.7A CN105599727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6937.7A CN105599727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727A CN105599727A (zh) 2016-05-25
CN105599727B true CN105599727B (zh) 2017-11-07

Family

ID=5598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6937.7A Active CN105599727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97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08280D0 (en) * 1986-04-04 1986-05-08 Trico Folberth Ltd Pivot joint
DE10228349A1 (de) * 2002-06-25 2004-01-15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wischer für Fahrzeugscheiben
JP4714519B2 (ja) * 2005-07-19 2011-06-29 日本ワイパブレード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アーム用ストッパ部材及びワイパーアーム
US20080052866A1 (en) * 2006-09-05 2008-03-06 Asmo Co., Ltd. Wiper arm and vehicle wiper
JP2009113585A (ja) * 2007-11-05 2009-05-28 Asmo Co Ltd ワイパアーム及び車両用ワイパ
WO2015005114A1 (ja) * 2013-07-09 2015-01-15 アスモ 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727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727B (zh) 一种汽车后雨刮臂拉簧防腐结构
CN215581383U (zh) 一种屏蔽性能良好的车载摄像头外壳体结构
CN208993770U (zh) 一种改良型驾驶侧流水槽盖板
CN1067932A (zh) 真空排除气泡法电铸
CN107234953A (zh) 一种汽车外滑式天窗后梁结构
CN210000257U (zh) 一种通风盖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CN209383878U (zh) 一种零件局部硫酸阳极氧化装置
CN112810412A (zh) 一种车门外板排水通道结构
CN206446421U (zh) 一种带导水结构的后车门及汽车
CN218998650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插接件面板结构
CN215154377U (zh) 一种汽车前流水槽
CN206887100U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6810883U (zh) 一种铝扁管冷却设备
CN220746569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防水结构
CN218085741U (zh) 一种流水槽结构及轻卡
CN211738619U (zh) 一种阀体结构和倒置桶型蒸汽疏水阀
CN2199891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托盘组件
CN219789879U (zh) 一种前门窗框总成、前门、车体以及车辆
CN212272380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除气性能的通用型膨胀水箱
CN218673241U (zh) 具有下沉水箱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19214687U (zh) 一种汽车尾门
CN217730366U (zh) 一种尾翼底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CN216804234U (zh) 隔油池一体式插装隔板及其制作模具
CN218096727U (zh) 一种片冰机冰桶用上端盖
CN206317887U (zh) 车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