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447A -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447A
CN105592447A CN201410567868.XA CN201410567868A CN105592447A CN 105592447 A CN105592447 A CN 105592447A CN 201410567868 A CN201410567868 A CN 201410567868A CN 105592447 A CN105592447 A CN 105592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dentify label
parameter
identity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7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黎
孙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67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24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2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4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其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内为用户分配不同的身份标识,从而较好地提高了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技术,尤指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需要访问互联网时,需要申请一个有效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IP地址具有双重属性,既表示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的用户的身份,又表示用户所处的网络拓扑位置。当移动终端在某个拓扑位置获得了IP地址后,该IP地址只能在该拓扑位置所处的接入网的范围内使用。移动终端的移动性使得移动终端可以任意从一个接入网的范围移动到另一个接入网的范围。当移动终端移动到一个新的接入网的范围内,且需要访问互联网时,需要在新的接入网中申请IP地址。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导致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移动终端的IP地址,随着移动终端所在的接入网变化,无法表示移动终端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当移动终端移动到一个新的接入网时,保持移动终端的第一次申请获得的IP地址不变,会造成互联网的骨干网的骨干路由表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最终使得维护骨干路由表的路由设备维护工作量不断增加,甚至导致路由设备因为超负荷而宕机。
为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目前采用身份位置分离架构的互联网即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为移动终端提供访问互联网的服务。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由接入网和骨干网组成,其中,接入网位于骨干网边缘负责所有移动终端的接入,骨干网负责路由从不同接入网接入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移动终端在接入网和骨干网中分配有不同的IP地址,移动终端在接入网中分配的IP地址称为身份标识,移动终端在骨干网中分配的IP地址称为路由位置标识。当用户需要访问互联网时,用户首先需要登录互联网,申请分配身份标识,
目前,在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一方面,身份标识不会发布到骨干网中,因此不会造成骨干网路由表膨胀;另一方面,为了提供用户溯源服务即查找用户身份如用户访问互联网的账号的服务,接入网会为每个用户分配固定的身份标识,这样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登录互联网,申请分配身份标识时,都会获得固定的身份标识。从用户角度来讲,目前的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为每个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的用户分配一个固定的身份标识,容易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泄漏,也使得网络黑客容易锁定特定用户作为攻击目标,因此降低了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不同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内为用户分配不同的身份标识,从而较好地提高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预先设置该方法采用的计时单位,该方法包括:
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
进一步地,
所述确定的步骤之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
所述确定的步骤之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如果不存在,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所述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其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与所述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所述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所述输出参数。
在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进一步地,
本发明方法之前还包括: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进一步地,
本发明方法之后还包括:发送响应所述请求分配消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
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其中,访问时间为所述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确定所述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如果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返回执行确定的步骤;
如果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当所述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所述身份标识参数,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参数。
10、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计算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其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时,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所述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与所述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所述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所述输出参数。
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响应所述请求分配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初始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其中,
初始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时,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其中,访问时间为所述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启动信息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
相应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在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所述身份标识参数,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其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当用户登录互联网,通过发送请求分配消息来申请身份标识时,实现了在不同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如不同月份内,为用户分配不同的身份标识,避免了为每个用户在任何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内分配固定的身份标识,从而较好地提高了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接收到请求溯源消息时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为本发明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包括:
步骤101: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身份信息集由多个身份信息项组成,身份信息项包括身份特征、身份标识、和身份标识的申请时间。这里,身份特征可以为访问互联网的账号、移动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或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IE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身份信息集如表1所示,以表1中最上面的身份信息项为例来看,身份特征为访问互联网的账号,具体为User1,身份标识为61.128.54.60,请求时间为2014-7-14。
身份特征(此处为访问互联网的账号) 身份标识 请求时间
User1 61.128.54.60 2014-7-14
User2 61.128.56.30 2014-7-22
User3 62.128.55.39 2014-8-11
表1
步骤102: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
其中,计时单位可以预先设置为月、周、天或其他时间单位。
本步骤中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以计时单位是月为例来看,指的是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的申请时间与当前时间位于不同的月份,例如,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的申请时间为2014-7-14,当前时间为2014-8-10。
本步骤中的身份标识算法可以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来讲,本步骤中的身份标识算法可以根据第三输入参数与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输出参数。
本步骤中,在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时,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为月,假设本步骤中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为表1中上面第一个身份信息项。在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时,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分别为61.128.54.60、2014-7-X和2014-8-X,其中,2014-7-X代表2014年7月,类似地,2014-8-X代表2014年8月。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预先设置第一身份标识池和第二身份标识池,其中第一身份标识池包括的IP地址为61.x.x.x/8,第二身份标识池包括的IP地址为62.x.x.x/8。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61.x.x.x/8代表IP地址的第一个8位为61,子网掩网为255.0.0.0的IP地址,62.x.x.x/8代表的IP地址的第一个8位为十进制62,子网掩网为255.0.0.0的IP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本步骤中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包括:
1)计算第三输入参数2014-8-X与第二输入参数2014-7-X相差的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出的数量为差值参数。显然,差值参数为1,代表相差一个月。
2)确定第一身份标识池61.x.x.x/8和第二身份标识池62.x.x.x/8中哪个是包含有第一输入参数61.128.54.60的初始身份标识池,并根据差值参数从初始身份标识池开始以顺序循环方式确定目标身份标识池。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根据第一输入参数61.128.54.60的第一个8位,确定出第一身份标识池为初始身份标识池。此时,从第一身份标识池开始的顺序循环的顺序为第一身份标识池、第二身份标识池、第一身份标识池、第二身份标识池,依此类推,因此根据差值参数1确定出目标身份标识池为第二身份标识池。
3)将目标身份标识池62.x.x.x/8中的任意IP地址的第一个8位,第一输入参数61.128.54.60的第二个8位,第一输入参数61.128.54.60的第三个8位与差值参数1之和,以及第一输入参数61.128.54.60的第四个8位组合起来,得到输出参数62.128.55.60,本步骤中将该输出参数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1的身份标识算法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类似的身份标识算法,比如,基于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身份标识池的身份标识算法;再比如,在身份标识算法4)中,可以将身份标识池中的任意IP地址的第一个8位,第一输入参数的第二个8位与差值参数之和,第一输入参数的第三个8位,以及第一输入参数的第四个8位组合起来,得到输出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之后,如表1所示的身份信息集更新成如表2所示的身份信息集。
身份特征(此处为访问互联网的账号) 身份标识 请求时间
User1 62.128.55.60 2014-8-10
User2 61.128.56.30 2014-7-22
User3 62.128.55.39 2014-8-11
表2
进一步地,
本发明方法之前还包括: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本发明方法之后还包括:发送响应请求分配消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身份标识算法保证了对于一个移动终端,当已知某个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可以唯一计算出其他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和对应的身份标识。也即是说,本发明方法分配的身份标识随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的不同而规律性变化。
进一步地,
步骤101之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假设当前时间为2014-8-15,身份信息集如表2所示,本步骤中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为表2中第一个身份信息项,这样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的申请时间为2014-8-10。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的申请时间按月的时间2014-8-X等于当前时间按月的时间2014-8-X。
进一步地,
步骤101之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不存在(说明移动终端第一次通过接入网登录互联网),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其中,获取初始身份标识如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获取初始身份标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身份信息集如表2所示,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特征为User4,因此确定结果为不存在,假设获取的初始身份标识为61.128.57.70。根据获取的初始身份标识在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之后,身份信息集如表3所示。
身份特征(此处为访问互联网的账号) 身份标识 请求时间
User1 62.128.55.60 2014-8-10
User2 61.128.56.30 2014-7-22
User3 62.128.55.39 2014-8-11
User4 61.128.57.70 2014-8-21
表3
图2为本发明方法接收到请求溯源消息时的流程图,如图2,当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时,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
其中,访问时间为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步骤202: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步骤203:如果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返回执行确定的步骤即步骤202。
本步骤中当根据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第一输入参数为身份标识参数,第二输入参数为第一时间参数,第三输入参数为第二时间参数。
步骤204:如果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步骤204之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如果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大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显示溯源失败的信息的第三应答消息。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计算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
其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
其中,身份标识算法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算法根据第三输入参数与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输出参数。
当第一计算单元根据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时,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进一步地,
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
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时,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响应请求分配消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初始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其中,
初始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时,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
其中,访问时间为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启动信息时,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
其中,在第二计算单元根据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第一输入参数为身份标识参数,第二输入参数为第一时间参数,第三输入参数为第二时间参数。
相应地,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大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显示溯源失败的信息的第三应答消息。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该方法采用的计时单位,该方法包括:
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果存在,且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果不存在,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所述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与所述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所述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所述输出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后还包括:发送响应所述请求分配消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其中,访问时间为所述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确定所述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如果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返回执行确定的步骤;
如果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所述身份标识参数,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参数。
10.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计算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不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一身份标识,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一身份标识和当前时间更新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和申请时间;其中,计时单位预先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且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计时单位的时间时,将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一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时,根据获取的身份标识在所述身份信息集中建立一个身份信息项,将获取的身份标识设置为第一身份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获得的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计算出输出参数,其中,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均为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第一输入参数为第二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输出参数为第三输入参数对应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算法根据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与所述第二输入参数相差的所述计时单位的数量,计算所述输出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申请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按计时单位的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请求分配消息时,从请求分配消息中提取出请求分配身份标识的移动终端的身份特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响应所述请求分配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的第一应答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始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其中,
初始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查找身份特征的请求溯源消息时,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从请求溯源消息中提取出的访问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其中,访问时间为所述移动终端使用提取出的身份标识访问网络的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启动信息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集的身份信息项中是否存在包含有身份标识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的身份信息项;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不存在,且第二时间参数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对应的按所述计时单位的时间时,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将计算出的第二身份标识设置为身份标识参数,将第二时间参数设置为第一时间参数,将第一时间参数的下一个计时单位的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参数,并向第二确定单元发送启动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来自第二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是存在,发送响应请求溯源消息、包括确定出的身份信息项中的身份特征的第二应答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算法计算第二身份标识时,所述第一输入参数为所述身份标识参数,所述第二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三输入参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参数。
CN201410567868.XA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Withdrawn CN105592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7868.XA CN105592447A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7868.XA CN105592447A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447A true CN105592447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7868.XA Withdrawn CN105592447A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24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859A (zh) * 2003-09-13 2005-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身份标识更新方法
CN1863376A (zh) * 2005-05-12 2006-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身份保护的方法
WO2007019366A2 (en) * 2005-08-05 2007-02-15 Canon Development Americas, Inc. Enabling no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enabled devices to participate in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CN101730101A (zh) * 2009-04-1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20673A (zh) * 2010-05-20 201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用户设备永久身份标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1032492A1 (zh) * 2009-09-17 2011-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跨网通信、业务移植方法及信息互通网络架构
CN102088390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的实现方法
CN102625285A (zh) * 2011-02-0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859A (zh) * 2003-09-13 2005-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身份标识更新方法
CN1863376A (zh) * 2005-05-12 2006-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身份保护的方法
WO2007019366A2 (en) * 2005-08-05 2007-02-15 Canon Development Americas, Inc. Enabling no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enabled devices to participate in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CN101730101A (zh) * 2009-04-1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1032492A1 (zh) * 2009-09-17 2011-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跨网通信、业务移植方法及信息互通网络架构
CN102088390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的实现方法
CN101820673A (zh) * 2010-05-20 201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用户设备永久身份标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625285A (zh) * 2011-02-0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强: "加速IPV6发展构建互联网统一标识系统", 《研究与开发》 *
李晓倩: "一体化标识网络身份与位置映射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126B (zh) 登录认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169094B (zh) 信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3139172B (zh)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CN108093026B (zh) 多租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77735A (zh) 基于浏览器的用户行为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02387167A (zh) 终端设备及其数据同步方法
CN103841560A (zh) 增强sim卡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28289B (zh) 资源的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57609A (zh) 一种创建用户的方法和系统、公网服务器及私有云设备
CN104113435A (zh) 生成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59904A (zh) 终端设备的应用登录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33733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18388A (zh) 快速注册登录方法及对应的重置服务器、信息服务器
CN107995013B (zh) 客服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786879A (zh) 隔离页面Cookie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65913A (zh) 一种搜索结果排序方法和装置
CN105357329A (zh) 跨idc网络环境下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479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00645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02432A (zh) 一种远程web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5592447A (zh)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79224A (zh) 一种ip地址配置的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4065656A (zh) 一种媒体流数据识别方法
CN111143426A (zh) 多系统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和装置
CN103916461A (zh) 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