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224A -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224A
CN105592224A CN201511032095.6A CN201511032095A CN105592224A CN 105592224 A CN105592224 A CN 105592224A CN 201511032095 A CN201511032095 A CN 201511032095A CN 105592224 A CN105592224 A CN 105592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rid
event
wear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2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20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2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2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会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检测该移动终端与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再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才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来电或信息时,需要对穿戴设备和用户的身份进行双重验证,这样可以对重要联系人的通讯信息起到更加安全的保护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通常人们每天都需要使用移动终端处理大量的通讯信息,例如,打电话、收发短信,通过社交应用软件与朋友聊天互动等。在这些通讯信息中可能包括有用户的隐私信息,如果这些隐私信息被其他人查看到,可能会给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移动终端通讯信息安全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移动终端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所述移动终端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所述移动终端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
若相同,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所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若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的步骤。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终端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响应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终端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所述处理操作为所述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所述处理操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设备在上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时,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以及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并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所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判断子单元,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触发所述确定子单元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的操作。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发送子单元以及第一接收子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响应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响应单元包括第二接收子单元以及响应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所述处理操作为所述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处理操作。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会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检测该移动终端与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再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才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来电或信息时,需要对穿戴设备和用户的身份进行双重验证,这样可以对重要联系人的通讯信息起到更加安全的保护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移动终端通讯信息的安全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等具备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该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来电、短信信息、社交应用软件中好友的消息,例如QQ、微信、MSN中的聊天信息等。该通讯信息中携带有发送该通讯信息的联系人信息。例如,来电方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方的手机号码、社交应用软件中发送消息的好友账号等。因此,当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就可以获取通讯信息中携带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举例来说,当手机接收到来电时,手机就可以获取到来电方的电话号码;当手机接收到短信时,手机也可以获取到发送该短信方的电话号码;当手机中安装的社交应用软件接收到聊天信息时,手机也可以识别发送该聊天信息方的社交账号,如备注,或者该社交账号所绑定的联系人手机号码等。
S102、移动终端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103;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个或几个重要的联系人(即指定联系人),并保存指定联系人的联系人信息,如指定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座机号码,邮箱、各种类型的社交应用软件的社交账号等。因此,某一指定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存储的该指定联系人的所有通信账号,也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存储的该指定联系人的部分通信账号,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移动终端在获取到目标联系人信息后,可以进一步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移动终端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可以理解为:指定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某一联系人信息与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手机号码或社交账号等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出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可以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当判断出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不匹配时,用户就可以通过正常方式处理该通讯信息。
例如,假设来电方的手机号码并不是手机中预先设置的重要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那么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滑动或点击操作接听该电话;假设接收到的某一社交应用软件的聊天信息对应的好友账号与手机中预先设置的重要联系人的同一社交应用软件的账号不一致,并且手机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如果手机需要输入相应的解锁密码才能解除锁屏状态,那么用户就只有对手机进行解锁后才能查看到该聊天信息。
S103、移动终端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104;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出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就表明该目标联系人信息对应的目标联系人为重要联系人,从而表明该通讯信息可能为重要信息,因此,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其中,该事件可以是指用户甩动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的甩动动作包括的信息。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可以被用户拿在手上,并且用户拿移动终端的同一只手上还可以佩戴有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其中,穿戴设备是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并且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红外线等与穿戴设备连接。在图2所示的架构中,用户可以朝着某一个方向同时甩动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相应地,当穿戴设备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发生甩动作时,穿戴设备可以发送包括甩动作起始时间和甩动作持续时间的甩动作事件给移动终端。相应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且判断出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也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该移动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移动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该移动终端会检测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穿戴设备也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移动终端会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该移动终端会再次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该预设时间内,该移动终端会进一步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该移动终端才确定该移动终以及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可以理解为:当移动终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突变(如5ms内从0.5变化到3)时,获取加速度最大时的方向,相应的,穿戴设备也会通过该方式获得加速度最大时的方向,两方向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如小于10度,即可认为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间内。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预设时间内,移动终端可以再次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目标预设阈值。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目标预设阈值,该移动终端才会确定该移动终端以及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将移动终端与穿戴设备绑定,只有在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发生的事件在预设时间内,才能表明移动终端在用户的手上,既增加了对移动终端操作的安全性,又增加了用户操作的趣味性。
其中,预设时间可以为5秒,10秒、15秒等,预设阈值可以为0.03秒后0.05秒等,目标预设阈值也可以为0.03秒或0.05秒,预设阈值可以与目标预设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4、移动终端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时,才会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输出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提示信息,那么用户就可以直接在显示屏的指定位置中输入身份验证信息。其中,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为声音信号、声纹信息、数字密码、图案密码、问题的答案、虹膜信息、瞳孔信息、掌纹信息、指纹信息、面部图像等能够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当用户根据该提示信息在指定位置输入了身份验证信息后,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可以是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信息或面部图像等,也可以是通过指纹识别感应器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或掌纹信息等,还可以通过话筒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输出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在用户执行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的动作时再输出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提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5、当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预设的验证信息,因此,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户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可以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验证信息进行匹配,如果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就会对该通讯信息进行解锁,从而当用户需要对该通讯信息进行处理(如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时,移动终端就会响应该用户的处理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可以理解为: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完全一致;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如身份验证信息为预设验证信息的答案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后,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还会通过判断在预设时间内用户是否对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执行了相匹配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在用户的手上,这样可以避免密码泄露之后其他人能够对重要联系人的通讯信息进行处理的事情发生,从而增加了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举例来说,当手机接收到短信时,手机可以识别发送短信的联系人在指定的联系人当中,同时,手机可以检测在接收到短信后的10秒内用户是否甩动手机以及绑定的智能手环,如果是,当用户点击查看该短信时,手机就会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手机中存储的指纹信息相似度在90%以上时,手机就可以直接向用户展示该短信。如果用户多次输入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相似度都在90%以下,那么手机可以开启摄像头拍摄用户的头像,以发送至指定手机上。
可见,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会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检测该移动终端与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再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才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来电或信息时,需要对穿戴设备和用户的身份进行双重验证,这样可以对重要联系人的通讯信息起到更加安全的保护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等具备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该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S302、移动终端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303;若否,结束本流程。
S303、移动终端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304;若否,结束本流程。
S304、移动终端向该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相匹配时,移动终端可以向该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那么穿戴设备在接收到该提示信息后就可以在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输出身份验证信息输入框,以提示用户在身份。
S305、移动终端接收该穿戴设备响应该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会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那么移动终端就会接收到该穿戴设备响应该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从而可以对该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举例来说,当手机接收到某一联系人的来电时,手机可以检测指定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该联系人的联系人信息,如果存在,并检测到手机和智能手环在手机接收到来电之后的5秒内用户均以同一方向甩动了手机和智能手环,那么手机就可以向智能手环发送提示信息,从而智能手环上就会显示需要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如果身份验证信息是用户虹膜信息,则当用户输入了虹膜信息后,智能手环会将该虹膜信息返回给手机,手机从而可以根据该虹膜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另外,当指定联系人不止一个时,用户可以为每个指定联系人设定不同的身份验证信息,也可以为部分或全部指定联系人设定相同的身份验证信息。
S306、当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预设的验证信息,因此,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穿戴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后,可以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验证信息进行匹配,如果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就会对该通讯信息进行解锁,从而当用户需要对该通讯信息进行处理(如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时,移动终端就会响应该用户的处理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接收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该处理操作为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响应该处理操作。
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在判断出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后,当穿戴设备上接收到用户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后,穿戴设备会将该处理操作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从而响应该处理操作,对该通讯信息进行处理。也就是说,用户通过穿戴设备对通讯信息进行解锁后,用户可以直接在穿戴设备上操作该通讯信息。这样可以在用户双手不是很方便的时候,方便用户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而不用将移动终端一直拿在手上,提升了用户体验。
举例来说,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指定联系人的来电时,如果移动终端判断出移动终端与绑定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动作事件相匹配,且穿戴设备上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也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那么移动终端就可以对该来电进行解锁,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接听来电,也可以在穿戴设备上接听来电。同样的,如果通讯信息为短信或社交应用软件的聊天消息,用户也可以在穿戴设备上查看该短信或聊天消息。
可见,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用户可以在穿戴设备上输入身份验证信息,从而对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即使其他用户知道解锁密码,也不能够对该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通讯信息解锁的安全性,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后,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穿戴设备对该通讯信息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减小在公共场合直接使用移动终端处理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被抢的风险,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4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等,该移动终端400具备通讯功能。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400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获取单元401,用于当接收单元404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检测单元403,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402判断出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检测该移动终端400与该移动终端400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接收单元404,用于在上述检测单元403检测到该移动终端400与该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时,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响应单元405,用于当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400是在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400的基础上优化得到的。如图5所示,上述检测单元403可以包括判断子单元4031以及确定子单元4032,其中:
判断子单元4031,用于当该移动终端400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检测到该移动终端400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并在判断出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确定子单元4032,用于在上述判断子单元4031判断出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该预设时间内时,确定该移动终端400与该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判断子单元4031,还用于在判断出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该预设时间内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触发上述确定子单元确定该移动终端400以及该穿戴设备在该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接收单元404可以包括发送子单元4041以及第一接收子单元4042,其中:
发送子单元4041,用于向该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触发第一接收子单元4042启动接收功能。
第一接收子单元4042,用于接收该穿戴设备响应该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响应单元405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子单元4051以及响应子单元4052,其中:
第二接收子单元4051,用于接收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该处理操作为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响应子单元4052,用于响应该处理操作。
可见,在图4和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会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检测该移动终端与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再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才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同时,用户可以在穿戴设备上输入身份验证信息,从而对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即使其他用户知道解锁密码,也不能够对该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通讯信息解锁的安全性,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后,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穿戴设备对该通讯信息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减小在公共场合直接使用移动终端处理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被抢的风险,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6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602,至少一个处理器603,如CPU,存储器60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5,上述输入设备601、输出设备602、处理器603和存储器604通过总线605连接。
其中,上述输入设备601具体可为移动终端600的触控面板,包括触摸屏和触控屏,用于检测移动终端600触控面板上的操作指令,如检测用户在移动终端600的触控面板上输入的点击操作和滑动操作。
上述输出设备602具体可为移动终端600的显示屏,用于显示进行身份验证的提示信息。
上述存储器6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6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601、输出设备602和处理器603用于调用存储器6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当输入设备601接收到通讯信息时,处理器603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处理器603判断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若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处理器603检测该移动终端600与该移动终端600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若该移动终端600与该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输入设备601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当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处理器603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处理器603检测该移动终端600与该移动终端600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当该移动终端600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检测到该移动终端600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
若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若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该预设时间内,确定该移动终端600与该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处理器603在判断出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该预设时间内时,还可以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再确定该移动终端600以及该穿戴设备在该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输入设备601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控制输出设备602向该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接收该穿戴设备响应该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处理器603当该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控制输入设备601接收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该处理操作为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响应该处理操作。
可见,在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会获取发送该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检测该移动终端与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再接收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当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才响应针对该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同时,用户可以在穿戴设备上输入身份验证信息,从而对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即使其他用户知道解锁密码,也不能够对该通讯信息进行解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通讯信息解锁的安全性,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后,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穿戴设备对该通讯信息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减小在公共场合直接使用移动终端处理通讯信息时移动终端被抢的风险,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所述移动终端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所述移动终端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
若相同,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所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若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响应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所述处理操作为所述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所述处理操作。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是否匹配;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与指定联系人信息匹配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是否匹配;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设备在上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时,接收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响应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处理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以及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且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并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在接收到所述通讯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子单元,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触发所述确定子单元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匹配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发送子单元以及第一接收子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穿戴设备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响应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身份验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包括第二接收子单元以及响应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处理操作,所述处理操作为所述穿戴设备接收的针对所述通讯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处理操作。
CN201511032095.6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5592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095.6A CN10559222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095.6A CN10559222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224A true CN105592224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2095.6A Pending CN10559222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22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642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系人的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9064720A (zh) * 2018-06-27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置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60662A (zh) * 2018-12-04 2019-04-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988A (zh) * 2014-11-20 2015-03-2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非安全模式下的电话接听方法和装置
CN104657643A (zh) * 2015-03-13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5005724A (zh) * 2015-07-15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988A (zh) * 2014-11-20 2015-03-2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非安全模式下的电话接听方法和装置
CN104657643A (zh) * 2015-03-13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5005724A (zh) * 2015-07-15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642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系人的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9064720A (zh) * 2018-06-27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置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60662A (zh) * 2018-12-04 2019-04-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8157B1 (en) A wearable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credentials associated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said wearable device
CN105550564B (zh) 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8986245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终端
CN104751032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320880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50995A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5320871A (zh) 屏幕解锁方法及屏幕解锁装置
CN105045085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5577925A (zh)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应急拨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0205A (zh) 一种联系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20062B (zh) 一种通信建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290096B (zh)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和终端
CN109951598B (zh) 应用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92224A (zh) 一种通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38881A (zh) 锁屏方法及装置
CN107908939A (zh) 终端报警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657161A (zh) 一种来电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6410B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07708A (zh) 通知提示方法、通知提示装置、终端和通知提示系统
CN111966991A (zh)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77934A (zh) 一种来电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78143A (zh) 一种电子名片的设置和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808995B (zh) 一种密码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96348B (zh) 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5677198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发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