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0592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0592B
CN105590592B CN201610169982.6A CN201610169982A CN105590592B CN 105590592 B CN105590592 B CN 105590592B CN 201610169982 A CN201610169982 A CN 201610169982A CN 105590592 B CN105590592 B CN 105590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particle
electric field
elect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99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0592A (zh
Inventor
张衎
董殿正
张斌
王光兴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99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0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0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0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电泳显示装置只能进行黑白灰度显示或进行彩色显示时成像色彩饱和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光通过所述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装置是利用电泳现象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通常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带电颗粒(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从而通过施加电场的强度,控制白色颗粒和黑色颗粒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光的照射下,实现图文显示。
但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大多数电泳显示装置只能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只有少部分电泳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彩色显示,其主要是在现有的黑白显示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基础上,在其第一基板上涂覆RGB彩色滤光膜(即彩膜层),当外界光照射在第一基板上时,通过第一基板的反光实现彩色显示,但这会导致彩色滤光膜损失70%左右的反射光,使成像色彩饱和度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电泳显示装置只能进行黑白灰度显示或进行彩色显示时成像色彩饱和度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彩色显示且提高成像色彩饱和度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光通过所述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垂直。
其中,所述彩膜层包括量子点。
其中,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或,
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基板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其中,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
所述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所述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电子纸。
作为另一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
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光通过所述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
其中,所述彩膜层包括量子点。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基板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电压,以使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
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三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四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其中,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
所述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所述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电极移动,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水平方向的第一电场,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靠到左、右两侧,使光从第二基板直接穿过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从而实现彩色显示,由于没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的阻碍,照射在第二基板上的光可以直接从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不依靠反射光进行彩色显示,能够有效提高成像色彩的饱和度,同时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彩色显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黑白显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色彩显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驱动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1、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2、带负电的黑色颗粒;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彩膜层;7、第三电极;8;第四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位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围成的像素区域内;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第一电场,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电极4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和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通过像素区域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基板2远离第一基板1的一侧设置有背光源(图中未示出),背光源用于提供光线以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当显示装置用于彩色显示时,需要先开启背光源,以向第二基板2提供光线,使光线能够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围成像素区域,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分散在该像素区域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向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时,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会受其所带电荷的极性的影响,向第一电极4或第二电极5移动,从而使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形成光的通路(即没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的阻碍),此时,位于第二基板2下方的光源发出的光,透过第二基板2和像素区域,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彩色显示,且显示的色彩饱和度高。
其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均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垂直。
之所以如此设置,是为了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场的方向为水平方向,通过电场力的作用,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完全吸附在第一电极4或第二电极5上,从而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形成竖直的列,该形成的竖直的列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垂直,不存在挡光问题,更有利于光的透过。
其中,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具体地,第一电极4施加正电压,第二电极5施加负电压,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形成第一电场;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第二电极5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第一电极4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极4施加正电压且第二电极5施加负电压时,在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就形成了第一电场,第一电场的方向为水平向左,即提供水平向左的第一电场力,位于像素区域中的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在第一电场力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第二电极5移动(即向左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第一电极4移动(即向右移动),最终,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吸附在第二电极5上,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吸附在第一电极4上,如图2所示。此时,照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就可以直接通过像素区域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不存在任何对光的遮挡,从而在实现彩色显示的同时,提高了光的透过率和色彩饱和度。
当然,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所施加的电压极性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使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形成电场以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向其移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彩膜层6包括量子点。一般来说,彩膜层6由红色滤光膜、绿色滤光膜和蓝色滤光膜三种颜色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红色滤光膜和绿色滤光膜由量子点制成,蓝色滤光膜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光源为蓝光LED,即光源本身发蓝光,因此,不需要在设置由蓝色量子点制成的蓝色滤光膜,从而节约了成本,蓝色光源照在由量子点制成的红色滤光膜和绿色滤光膜上,可以使透过的光变为红色和绿色,从而实现彩色。当然,当光源的颜色为白光时,蓝色滤光膜也可以采用蓝色量子点制备,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彩膜层6的颜色也不局限于上述三种颜色,还可以为其他颜色,在此不再赘述。
之所以采用量子点材料制备彩膜层6,是由于量子点材料具有色域广、色彩艳丽的特点,可以使本实施例的彩色显示模式比传统电泳的彩色显示模式的色域更宽广、亮度更高。
进一步的,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或,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源为蓝光LED时,红色滤光膜和绿色滤光膜分别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蓝色滤光膜为透明材料,不需要设置蓝色量子点;当光源为白光时,红色滤光膜、绿色滤光膜和蓝色滤光膜分别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
其中,显示装置为电子纸。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进行显示的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位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围成的像素区域内,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第一电场,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电极4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电极5移动,通过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的水平方向的第一电场,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靠到左、右两侧,使光从第二基板2直接穿过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彩色显示,由于没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的阻碍,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可以直接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不依靠反射光进行彩色显示,能够有效提高成像色彩的饱和度,同时降低功耗。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至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类似的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1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7,第二基板2靠近第一基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8,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形成第二电场,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第一基板1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基板2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一基板1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装置用于黑白或灰度显示时,需要关闭背光源,此时,不需要背光源向第二基板2提供光线,仅依靠照射在第一基板1上的环境光即可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
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当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均未施加电压时,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会分散在该像素区域内,如图3所示;当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分别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时,在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会形成竖直方向的第二电场,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会受其所带电荷的极性的影响,向第三电极7或第四电极8移动,从而使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分别吸附有与其极性相反的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从而将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遮挡住,由于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只能进行反光而不能进行透光,因此,当位于第二基板2下方的光源发出光时,光透过第二基板2后,在像素区域被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遮挡,无法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
其中,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具体地,若第三电极7施加正电压,第四电极8施加负电压,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第三电极7移动,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第四电极8移动,此时,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靠近第一基板1,因此,呈黑色显示;若第三电极7施加负电压,第四电极8施加正电压,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第四电极8移动,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第三电极7移动,此时,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靠近第一基板1,因此,呈白色显示;若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所施加的电压不足以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完全吸附在其上,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虽然也分别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移动,但最终会位于像素区域的中间位置,如图4中最右侧的像素,此时,根据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在像素区域的中的位置,呈现不同深度的灰度显示,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多色彩显示,通过向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以及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进行多色彩显示是指显示装置同时进行彩色显示和黑白或灰度显示,因此,背光源需要一直保持开启状态,无需关闭。
其中,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具体地,向第一电极4和第三电极7施加正电压,向第二电极5和第四电极8施加负电压,在水平相左的第一电场力和竖直向下的第二电场力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纷纷向第二电极5和第四电极8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纷纷向第一电极4和第三电极7移动,根据电场力的大小,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之间的位置关系会有所不同,如图5所示,此时,在像素区域内,没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阻碍的部分可以形成光的通路,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从该通路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呈现彩色显示;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阻碍的部分光无法透过,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无法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呈现黑白或灰度显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的电压,使显示装置进行多色彩显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形成竖直方向的第二电场,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受其所带电荷的极性的影响,向第三电极7或第四电极8移动,从而使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分别吸附有与其极性相反的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将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遮挡住,由于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只能进行反光而不能进行透光,故当位于第二基板2下方的光源发出光时,光透过第二基板2后,在像素区域被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遮挡,无法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同时,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的电压,使显示装置进行多色彩显示。
实施例3: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位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围成的像素区域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基板2远离第一基板1的一侧设置有背光源(图中未示出),背光源用于提供光线以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
其中,彩膜层6包括量子点。
其中,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100,开启背光源。
当显示装置用于彩色显示时,需要先开启背光源,以向第二基板2提供光线,使光线能够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
步骤101,向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施加电压,以使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第一电场。
具体地,第一电极4施加正电压,第二电极5施加负电压,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形成第一电场。
步骤102,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电极4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通过像素区域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
具体地,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第二电极5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第一电极4移动。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适用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详细描述请参照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的水平方向的第一电场,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靠到左、右两侧,使光从第二基板2直接穿过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彩色显示,由于没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的阻碍,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可以直接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不依靠反射光进行彩色显示,能够有效提高成像色彩的饱和度,同时降低功耗。
实施例4: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具有与实施例3的驱动方法类似的步骤,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其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1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7,第二基板2靠近第一基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8,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形成第二电场,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第一基板1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基板2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一基板1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200,关闭背光源。
当显示装置用于黑白或灰度显示时,需要关闭背光源,此时,不需要背光源向第二基板2提供光线,仅依靠照射在第一基板1上的环境光即可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
步骤201,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施加电压,以使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形成第二电场。
具体地,第三电极7施加正电压,第四电极8施加负电压,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形成第二电场。
步骤202,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三电极7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四电极8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无法通过像素区域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
具体地,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第四电极8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第三电极7移动。
另外,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还可以进行多色彩显示,包括:
步骤300,开启背光源。
当显示装置用于彩色显示时,需要先开启背光源,以向第二基板2提供光线,使光线能够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
步骤301,向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施加电压,以使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形成第一电场。
具体地,第一电极4施加正电压,第二电极5施加负电压,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形成第一电场。
步骤302,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电极4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通过像素区域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
其中,带正电的白色颗粒31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32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具体地,在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第二电极5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第一电极4移动。
步骤303,向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施加电压,以使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形成第二电场。
具体地,第三电极7施加正电压,第四电极8施加负电压,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形成第二电场。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由于显示装置是同时进行彩色显示和黑白或灰度显示的,因此,背光源需要一直保持开启状态,无需关闭。
步骤304,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三电极7移动,另一部分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第四电极8移动,以使照射在第二基板2上的光无法通过像素区域和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
具体地,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第四电极8移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第三电极7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步骤301和步骤303同时完成,以使步骤302和步骤304同时完成,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适用于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详细描述请参照实施例2,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在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形成竖直方向的第二电场,使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受其所带电荷的极性的影响,向第三电极7或第四电极8移动,从而使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分别吸附有与其极性相反的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将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之间遮挡住,由于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只能进行反光而不能进行透光,故当位于第二基板2下方的光源发出光时,光透过第二基板2后,在像素区域被带电的不透明颗粒3遮挡,无法从第一基板1的彩膜层6射出,从而实现黑白或灰度显示;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上的电压,使显示装置进行多色彩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光通过所述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
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基板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同时向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施加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电极的电压与施加在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压极性相反,施加在所述第三电极的电压与施加在所述第四电极的电压极性相反;
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
所述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所述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包括: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或,
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电子纸。
6.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带电的不透明颗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围成的像素区域内;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基板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方向上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施加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电极的电压与施加在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压极性相反,施加在所述第三电极的电压与施加在所述第四电极的电压极性相反,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形成第二电场;
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光通过所述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彩膜层射出;
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三电极移动,另一部分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在所述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第四电极移动,以使照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环境光被完全反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包括量子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的不透明颗粒包括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和带负电的黑色颗粒;
所述带正电的白色颗粒向施加负电压的电极移动,所述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向施加正电压的电极移动。
CN201610169982.6A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5590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9982.6A CN105590592B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9982.6A CN105590592B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592A CN105590592A (zh) 2016-05-18
CN105590592B true CN105590592B (zh) 2018-11-06

Family

ID=5593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9982.6A Active CN105590592B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0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170B (zh) * 2017-07-19 2020-09-01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彩色显示方法
CN108831319B (zh) * 2018-07-03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led显示器件
CN111276510B (zh) * 2018-12-04 2022-09-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9856883A (zh) * 2019-03-20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27399A (zh) * 2020-06-16 2020-09-0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局部变换显示色彩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6918B (zh) * 2021-06-21 2022-10-0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板、车辆挡风板和车辆
CN116745838A (zh) * 2021-11-23 2023-09-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771B (zh) * 2009-04-30 2013-07-24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8941583B2 (en) * 2011-02-15 2015-01-27 Copytele, Inc. Dual particl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982447B2 (en) * 2013-04-18 2015-03-17 Htc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625579B (zh) * 2013-12-27 2018-06-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
CN104317132B (zh) * 2014-11-14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子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592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0592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917439B2 (en) Shutter mode for color display devices
CN105353533B (zh) 显示面板及使用其的显示设备
US8553315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650894B (zh) 可挠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65578A (zh) 平面内电光显示器
CN105319784B (zh) 显示面板
CN105259683A (zh) Coa型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及coa型阵列基板
CN104285178A (zh) 电泳显示基板、电泳显示基板的检查方法及电泳显示装置
CN106842758B (zh) 一种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520791A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888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82707B (zh) 彩色电泳式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与子像素结构
US20100002020A1 (en) In-plane switch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KR101771233B1 (ko) 반사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2921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6782352A (zh) 基于石墨烯的背光源、场色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193170A (zh) 显示装置及彩色显示方法
CN106405823A (zh) 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317132B (zh) 一种彩色电子纸
CN109240016A (zh) 一种电泳显示器
CN109116550A (zh) 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070099706A (ko) 명암과 컬러 구현이 가능한 electro-wetting 디스플레이
CN109799561A (zh)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31319B (zh) 微led显示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