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0013A -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0013A
CN105590013A CN201410563265.2A CN201410563265A CN105590013A CN 105590013 A CN105590013 A CN 105590013A CN 201410563265 A CN201410563265 A CN 201410563265A CN 105590013 A CN105590013 A CN 105590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ross
wind
load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32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0013B (zh
Inventor
张宏杰
杨风利
韩军科
杨靖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5632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0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0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0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风洞试验确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风洞模型;分离横担风荷载;确定横担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所述方法可提供基于风洞试验的更为准确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洞试验确定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对于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规定较为笼统,塔身与横担在所有风向角下均取为一个固定值。这就忽略了横担与塔身的外形差异,以及风向角改变对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造成的影响,而横担一般离地高度较大,风速较高,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取值偏差对杆塔上风荷载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借助风洞试验,识别得到不同风向角下横担的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以提高杆塔风荷载计算精度。为满足这种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洞试验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可提供基于风洞试验的更为准确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风洞试验确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风洞模型;
(2)分离横担风荷载;
(3)确定横担体型系数;
(4)确定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
(5)确定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
(6)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1)的制作过程为:
选定待测试的横担试验段;
根据风洞试验段的断面尺寸和横担试验段尺寸,确定模型制作的几何缩尺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模型包括将杆塔的塔身分成前后两个单片和横担分成前后左右四个单片;在所述塔身和横担的单片上设有螺栓孔,便于采用不同的组合拼装方案对各个单片模型进行组装。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模型的几何缩尺比小于等于1:10。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2)的横担风荷载通过塔身和横担的整体风荷载减去塔身的风荷载得到其作用的真实风荷载。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的横担体型系数通过下式确定:
μs=CD=-Cxsinβ-Cycosβ
其中,由于模型测力试验在均匀流场中进行,故阻力系数CD即为相应塔段的平均体型系数μs;模型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力系数Cx、Cy;β为风洞试验的风向角。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模型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力系数Cx和Cy分别通过下式确定:
Cx=Fx/(0.5ρU2S)
Cy=Fy/(0.5ρU2S)
其中,Fx、Fy为模型横担上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真实风荷载;U为参考的来流风速m/s;ρ为空气密度kg/m3;S为模型参考面积m2;B为参考长度m。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4)中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和Fy1
确定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和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迎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
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另一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的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所述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将塔身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将另一塔身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而进行测试;
用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Fy1
通过所述步骤(3)确定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和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迎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5)中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2和Fy2
确定体轴下的力系数Cx2、Cy2和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另一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所述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确定过程为:将塔身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另一塔身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用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2和Fy2
通过所述步骤(3)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2、Cy2和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步骤(6)中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通过下式确定:
其中,Cd(背风面)为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为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横担风荷载按在轴系中进行:0度风偏角时Y轴正向指向来流,即此时模型受到的阻力为正值;X轴垂直Y轴指向右。
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如何设计模型和风洞试验方案,并分别得到横担迎风面与背风面体型系数;
2、本发明根据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物理意义,给出了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计算公式,更好的考虑了横担型式及风向角对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影响;
3、本发明较当前规范取值更为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4、本发明可提供基于风洞试验的更为准确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5、本发明提高杆塔风荷载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体轴系及风向角的规定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横担模型尺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塔身和横担单片模型迎风面测力工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塔身单片模型迎风面测力工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塔身和横担单片模型背风面测力工况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塔身单片模型背风面测力工况示意图;
1-单片横担模型测力段,2-单片横担模型干扰段,3-单片横担模型测力段,4-单片横担模型干扰段,5-单片塔身模型测力段,6-单片塔身模型干扰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例的发明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风洞试验确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的横担总高度5.05m,宽度11.4m,鉴于过小的模型可能引入雷诺数效应,且模型刚度和构件连接也会难于保证,因此,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不宜大于1:10。一般的风洞试验段宽度为3m,高度为2.5m,横担模型的宽度应当略小于2.5m,据此确定模型几何缩尺比为1:5,缩尺后的模型宽带为2.28m,高度1.01m。横担模型尺寸如附图2所示。因塔身与横担的风荷载需要分别测定,故需要将塔身与横担分开制作。因横担迎风面与背风面风荷载也需要分别测定,故最终需要将塔身分成前后两个单片,横担分成前后左右四个单片,并预留螺栓孔,便于风洞试验时采用不同的组合拼装方案对各个单片模型进行组装。按照此缩尺比,对每根横担杆件进行缩尺后,以焊接方式分别制作两个单片塔身模型和四个单片横担模型。在塔身模型和横担模型上的连接位置处预留螺栓孔位,按照试验需求进行模型的组合拼装。
因横担需要固定在塔身上进行风洞试验,因此,无法直接对某一对横担的风荷载进行测试,只能对横担连同支撑它的塔身节段一起测试。为从塔身和横担的合力中剔除塔身风荷载,得到真正作用在横担上的风荷载,还需要对塔身风荷载进行单独测试。而后用塔身连同横担的合力减去塔身部分的风荷载,得到横担上作用的真实风荷载。
横担风荷载按照体轴系给出,规定0度风偏角时Y轴正向指向来流,即此时模型受到的阻力为正值,X轴向右,体轴系及风向角的规定如附图1所示。
首先测试迎风面体型系数。将塔身+横担的某一单片模型连接于测力天平上(测力天平固定于风洞偏角机构上),另一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所述模型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确保前后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这一工况下的风洞试验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
再将塔身的某一单片模型连接于测力天平上(测力天平固定于风洞偏角机构上),另一塔身单片模型同样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所述模型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确保前后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这一工况下的风洞试验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再用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Fy1。将风荷载值代入到公式(1)中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将力系数代入公式(2)得到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迎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Cx=Fx/(0.5ρU2S);Cy=Fy/(0.5ρU2S)(1)
通过计算的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如下表1:
表1
而后测试背风面体型系数。将塔身+横担的某一单片模型连接于测力天平上(测力天平固定于风洞偏角机构上),另一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所述模型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确保前后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这一工况下的风洞试验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
再将塔身的某一单片模型连接于测力天平上(测力天平固定于风洞偏角机构上),另一塔身单片模型同样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所述模型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确保前后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这一工况下的风洞试验示意图如附图6所示。
再用塔身+横担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背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Fy1。将风荷载值代入到公式(1)中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将力系数代入公式(2)得到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背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μs=CD=-Cxsinβ-Cycosβ(2)
通过计算的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如下表2:
表2
将通过风洞试验获取的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与迎风面体型系数代入到公式(3)中,得到该种类型横担在不同风向角下的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η如下表3所示:
表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风洞试验确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风洞模型;
(2)分离横担风荷载;
(3)确定横担体型系数;
(4)确定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
(5)确定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
(6)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制作过程为:
选定待测试的横担试验段;
根据风洞试验段的断面尺寸和横担试验段尺寸,确定模型制作的几何缩尺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将杆塔的塔身分成前后两个单片和横担分成前后左右四个单片;在所述塔身和横担的单片上设有螺栓孔,便于采用不同的组合拼装方案对各个单片模型进行组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的几何缩尺比小于等于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横担风荷载通过塔身和横担的整体风荷载减去塔身的风荷载得到其作用的真实风荷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横担体型系数通过下式确定:
μs=CD=-Cxsinβ-Cycosβ
其中,由于模型测力试验在均匀流场中进行,故阻力系数CD即为相应塔段的平均体型系数μs;模型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力系数Cx、Cy;β为风洞试验的风向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力系数Cx和Cy分别通过下式确定:
Cx=Fx/(0.5ρU2S)
Cy=Fy/(0.5ρU2S)
其中,Fx、Fy为模型横担上对应的体轴坐标系下的真实风荷载;U为参考的来流风速m/s;ρ为空气密度kg/m3;S为模型参考面积m2;B为参考长度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和Fy1
确定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和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迎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
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另一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的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所述在0°~9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将塔身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另一塔身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而进行测试;
用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的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1、Fy1
通过所述步骤(3)确定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1、Cy1和横担在各个风向角下的迎风面体型系数Cd(迎风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
确定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2和Fy2
确定体轴下的力系数Cx2、Cy2和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背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将塔身和横担整体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另一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所述在90°~180°范围内测定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确定过程为:将塔身的一单片模型以一定间距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所述间距由横担模型图纸确定;将另一塔身单片模型连接于固定在风洞偏角机构上测力天平上,两片模型相邻而不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
用塔身和横担整体的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减去塔身单片模型在迎风工况下的风荷载,得到横担迎风面在体轴下各个风向角的风荷载Fx2和Fy2
通过所述步骤(3)得到体轴下的力系数Cx2、Cy2和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通过下式确定:
其中,Cd(背风面)为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Cd(背风面)为横担迎风面各个风向角体型系数。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风荷载按在轴系中进行:0度风偏角时Y轴正向指向来流,即此时模型受到的阻力为正值;X轴垂直Y轴指向右。
CN201410563265.2A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Active CN105590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3265.2A CN105590013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3265.2A CN105590013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013A true CN105590013A (zh) 2016-05-18
CN105590013B CN105590013B (zh) 2019-03-22

Family

ID=5592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3265.2A Active CN105590013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00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8650A (zh) * 2018-04-19 2018-09-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角钢输电塔气弹模型
CN108647440A (zh) * 2018-05-11 2018-10-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输电塔塔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的确认方法及装置
CN110207945A (zh) * 2019-06-10 2019-09-06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1000kV特高压变电构架风荷载的方法
CN110263480A (zh) * 2019-06-28 2019-09-2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三管塔的总风荷载和风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01136A (zh) * 2019-09-30 2019-11-26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试验特定风剖面修正到任意风剖面的海洋平台风荷载预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4585U (zh) * 2011-06-07 2011-12-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一种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耐热铝合金导线
CN102609579A (zh) * 2012-01-31 2012-07-25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一种输电塔三维抗风设计方法
CN102692309A (zh) * 2012-05-10 2012-09-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台风风场的输电线风洞试验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4585U (zh) * 2011-06-07 2011-12-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一种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耐热铝合金导线
CN102609579A (zh) * 2012-01-31 2012-07-25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一种输电塔三维抗风设计方法
CN102692309A (zh) * 2012-05-10 2012-09-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台风风场的输电线风洞试验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H G.C.ET.: "Optimal design of truss structures using ant algorithm",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李茂华: "1000kV级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可靠度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白海峰: "输电塔线体系环境荷载致振响应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8650A (zh) * 2018-04-19 2018-09-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角钢输电塔气弹模型
CN108548650B (zh) * 2018-04-19 2023-06-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角钢输电塔气弹模型
CN108647440A (zh) * 2018-05-11 2018-10-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输电塔塔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的确认方法及装置
CN110207945A (zh) * 2019-06-10 2019-09-06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1000kV特高压变电构架风荷载的方法
CN110263480A (zh) * 2019-06-28 2019-09-2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三管塔的总风荷载和风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01136A (zh) * 2019-09-30 2019-11-26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试验特定风剖面修正到任意风剖面的海洋平台风荷载预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013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0013A (zh) 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
CN106428623B (zh) 一种起落架变行程试验的载荷加载方法
CN105608300B (zh) 少片抛物线型变截面主簧端部与副簧间隙的设计方法
CN106840572A (zh) 一种临近空间大展弦比柔性飞行器风洞试验数据修正方法
CN103558020B (zh) 机翼活动翼面在机翼大变形时的试验载荷施加方法
CN105352487A (zh) 一种姿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校准方法
CN104090127A (zh) 一种车载加速传感器的三轴自校准方法
CN108204879A (zh) 一种转动惯量的光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7977491A (zh) 一种非稳态情况下飞行器空气舵缝隙的气动热评估方法
CN114912301B (zh) 一种低速风洞全机模型测力试验数据处理与修正系统
CN105257070A (zh) 一种风沙流场中输电铁塔体型系数的修正方法
CN105353650B (zh) 建立暂冲式亚跨超风洞亚跨流场调压阀预置开度模型方法
CN105509703B (zh) 用于旋转弹的横滚角的计算方法
CN109324627B (zh) 一种全机静力试验中姿态控制方法
CN108038292A (zh) 一种基于双代理技术的高效自适应采样方法
CN114611420A (zh) 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精度评估及修正方法
CN107515109B (zh) 一种试验件总载测量方法
CN107356361A (zh) 一种空间六维力的测量方法
CN108489696B (zh) 一种消除频响函数中弹簧附加刚度的方法
CN106404262A (zh) 一种可测受力角度的动辊张力传感器及测量方法
CN104400563A (zh) 一种机床加工过程变形的在线补偿方法
CN108197415A (zh) 一种杆式天平竖直梁式轴向力元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3432822B (zh) 一种飞机风洞支撑干扰修正方法
CN106021781B (zh) 一种通用飞机机身轴线式载荷处理方法
CN115238614A (zh) 一种柔壁喷管执行机构伸长量修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