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9589A -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9589A
CN105589589A CN201410572769.0A CN201410572769A CN105589589A CN 105589589 A CN105589589 A CN 105589589A CN 201410572769 A CN201410572769 A CN 201410572769A CN 105589589 A CN105589589 A CN 105589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oughness
trackpad
time
sub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27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9589B (zh
Inventor
任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727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9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9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9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以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所述方法包括: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对一触控板的表面进行粗糙度加工,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然后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没有重叠区域的区域。以及,根据此加工方法形成的一种不同区域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触控板,以使用户可以凭借触觉分辨出左右键区域,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上通常设有一个触控板,用于代替鼠标,以便于用户操作。一般而言,触控板面板由玻璃或者塑料制造,同时为增加手感,通常会对面板做磨砂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玻璃触控板的面板是通过对正面进行一次蚀刻,然后面板背后的下方中部印刷与底色不同的颜色的竖线,例如白色或橙色,作为左右键的区隔,最后再印黑色油墨的方式加工。塑料触控板的面板则是通过喷涂带颗粒的涂料,再于面板的下方中部印制不同颜色的竖线作为左右键的区隔。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一次蚀刻方式还是喷涂磨砂喷涂料的方式加工触控板面板,对位于面板下方的左右键之间区隔都只是通过印刷一条竖线的方式来从视觉上标明左右键的区域。印刷形成的区隔竖线只有视觉上的区隔效果,没有实际触觉上的区分,而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总是盯着触控板看。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很容易造成左右键误触的结果。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误响应用户的误操作,操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所以,导致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时,会经常误操作,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以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对一触控板的表面进行粗糙度加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没有重叠区域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括:
清洗所述表面,去除所述表面的污渍;
使用第一蚀刻液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或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使用第一蚀刻液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或在所述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所述第一蚀刻液;或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第一磨砂喷涂料。
可选的,在所述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所述第一蚀刻液;或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第一磨砂喷涂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一预设位置;
获得所述第一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一位置偏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偏差值是否小于等于许可偏差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偏差值是否小于等于许可偏差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述触控板进行切割,获得切割后触控板;
获得所述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切割后触控板的切割后表面的第二实际位置;
获得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
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许可偏差值。
可选的,在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二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二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二区域,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
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二次蚀刻,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时,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或当所述第一区域被遮蔽时,使用第二磨砂喷涂料对于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喷涂,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三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二预设位置;
获得所述第三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的第三位置偏差值。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所述第三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的第三位置偏差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小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合格的第一提示信息;或
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大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不合格的第二提示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板,应用于包含设备外壳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在所述触控板上的触控操作,并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所述触控板包含一触控表面,其中,所述触控板的触控表面包括:
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大致呈T形;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接,且所述第一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左下方,所述第二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右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大致呈T形;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和所述第四子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接,且所述第三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左下方,所述第四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右下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
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其中,当检测到在所述触控板上的触控操作时,能够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二次蚀刻或二次喷涂磨砂喷涂料的技术方案,使触控板表面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两部分粗糙度不同,用户可以凭借触觉就能分辨出左右键,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所以,电子设备响应的就是正确的触控操作,而不是错误的触控操作。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使触控板表面不同区域粗糙度不同,用户可以有效区分触控板上的左右键,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所以,电子设备响应的就是正确的触控操作,而不是错误的触控操作。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误响应用户的误操作,操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减少误响应用户的误操作,提高操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不同表面区域加工成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方案,进而,使触控板表面的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两部分表面粗糙度不同,因此,用户不需要通过随时看触控板来确认左右键,而可以仅仅通过触摸来确认操作的区域,减少用户误操作的情况。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进而实现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1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1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触控表面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3、S104、S105、S106、S107、S108对应的触控表面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3、S104、S105、S106、S107、S108对应的触控表面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控表面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触控表面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触控表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以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提供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对一触控板的表面进行粗糙度加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没有重叠区域的区域。
通过上述加工方法,形成一种触控板,该触控板表面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两部分粗糙度不同,用户可以凭借触觉就能分辨出左右键,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所以,电子设备响应的就是正确的触控操作,而不是错误的触控操作。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本申请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对一触控板的触控表面进行粗糙度加工,具体实现过程中,触控板的触控表面可以是玻璃表面,也可以是塑料表面,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加工方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
S101,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S102,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没有重叠区域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具体为: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有两种方式来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粗糙度,一种方式为化学蚀刻的方式;另一种方式为喷涂磨砂喷涂料的方式。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使用化学蚀刻方式时,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清洗所述表面,去除所述表面的污渍;
S1012,使用第一蚀刻液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进行接下来的加工处理,在步骤S101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013,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所述第一蚀刻液。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使用喷涂磨砂喷涂料方式时,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21,清洗所述表面,去除所述表面的污渍;
S1022,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进行接下来的加工处理,在步骤S1022之后,还包括步骤:
S1023,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第一磨砂喷涂料。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检测第一次加工后的第一区域10实际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步骤S1013或步骤S1023之后,还包括:
S103,获得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一预设位置;
S104,获得所述第一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一位置偏差值;
S105,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偏差值是否小于等于许可偏差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通过步骤S105之后,当第一位置偏差值大于许可偏差值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切割触控板来修正第一区域10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讲,过程如下:
S106,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述触控板进行切割,获得切割后触控板;
S107,获得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切割后触控板的切割后表面的第二实际位置;
S108,获得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8,可以使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许可偏差值,进而满足了第一区域10位于预设相对位置内的设计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2来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步骤S102的实现过程具如下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当步骤S101具体为: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时,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在进行步骤S101的同时或之后,进行步骤S201: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二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二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201之后,步骤S102还具体包括:
S202,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
S203,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二次蚀刻,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此时,步骤S102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时,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或者
步骤S102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所述第一区域被遮蔽时,使用第二磨砂喷涂料对于所述第二区域20进行喷涂,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实现方式,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20之后,为了使第二区域20位于设计的预设位置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9,获得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三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二预设位置;
S110,获得所述第三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的第三位置偏差值。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步骤S110获得第三位置偏差值后,为了更方便用户了解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情况,所述方法还包括:
S111,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小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合格的第一提示信息;或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大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不合格的第二提示信息。
下面将结合图5、图6A、图6B,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作详细描述:
图5为触控板的触控表面01示意图,表面01包括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
由于表面01可能附着一些污渍,可能会对后续加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表面01进行清洗。因此,首先清洗表面01,去除表面01上的污渍。
然后,针对不同的触控板触控表面材料,使用不同的方法在表面01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10。
例如,对于玻璃材料的触控板触控表面可以采取化学蚀刻的方法。即,使用第一蚀刻液对第一区域10进行第一次蚀刻,从而使第一区域10的表面粗糙度从原粗糙度值3变为第一粗糙度数值,如11。此时,由于对第二区域20还要通过一次蚀刻形成与第一粗糙度不同的第二粗糙度的表面。因此,这里对第一区域10进行蚀刻处理的时候,第二区域20可以是处于未被第一蚀刻液进行蚀刻处理,表面粗糙度仍然不变的状态,即仍为3,例如在第二区域20上先印刷形成一层保护油墨。当然,第二区域20也可以是同时处于被第一蚀刻液蚀刻,表面形成第一粗糙度的状态,即变为11。
对于塑料材料的触控板触控表面可以采取喷涂磨砂喷涂料的方法。即,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第一区域10进行第一次喷涂,从而使第一区域10的表面粗糙度变为第一粗糙度。此时的第二区域20由于需要通过喷涂与第一磨砂喷涂料不同的第二磨砂喷涂料来形成不同的第二粗糙度表面。因此,这里对第一区域10的喷涂处理的时候,第二区域20可以是处于未被第一磨砂喷涂料喷涂处理,表面粗糙度仍然不变,即为3的状态,例如在第二区域20上先覆盖上一层治具。当然,第二区域20可以是同时处于被第一磨砂喷涂料喷涂,表面形成第一粗糙度,即为11的状态。
由于触控板需要的触控表面各区域都有特定的位置,因此需要对第一次加工的结果进行第一次检测,保证左右键位置正确。如果检测到位置不正确的结果,还需要通过切割触控板来调整左右键在表面上的相对位置。因此完成第一区域10表面粗糙度处理的加工后,需要清洗表面01,对第一次加工的结果进行检测,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触控板进行调整加工。
假设经过步骤S1013或步骤S1023处理后,第一次检测前的触控板触控表面如图6A所示,左右键之间的区隔竖线区域略微偏左,需要进行调整。下面结合图6A,对这种情况下的具体实现过程做详细解释。
根据设计要求,第一区域中左右键之间的区隔竖线区域需要位于整个触控板触摸面的正中。而经过加工后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10如图6A所示,区隔竖线区域偏左。经过检测得知此时位置偏差值为2毫米,而许可偏差值为1毫米,也即超过1毫米的位置偏差都是不合格,可以通过切割来修正。此时,可以沿着图6A中的虚线切割去除区域501,然后再次对第一区域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第二次检测得知,经过切割修正后的位置偏差值在许可偏差值范围内,因此判定第一区域10的表面加工结果符合要求。
当然,如果第一次检测结果显示第一区域10内的区隔竖线区域位置偏差值小于1毫米,如图6B所示,表示加工后第一区域的相对位置符合标准,只需将触控板四周沿着虚线均匀切割去除多余部分——区域501,即可符合设计要求的大小和形状。
参考图5,接下来对第二区域20加工,在表面01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20。
具体而言,针对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10的方法不同,对应的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20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第一区域10是采用化学蚀刻方法的时候,先在第一区域10上印刷一层保护性油墨,保护第一区域10不被蚀刻液腐蚀。接着使用第二蚀刻液对第二区域20进行蚀刻处理,使第二区域20的表面粗糙度与第一区域10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例如第二粗糙度数值为19。
具体而言,如果在用第一蚀刻液对第一区域10进行蚀刻时,第二区域20也同时被第一蚀刻液蚀刻了,那么此时对于第二区域20而言就是第二次被蚀刻;如果对第一区域10进行蚀刻处理的时候,第二区域20未被第一蚀刻液进行蚀刻处理,那么此时对于第二区域20而言就是第一次被蚀刻。无论第二区域20经过蚀刻的次数是一次或是两次,只要经过第二蚀刻液蚀刻处理后的第二区域20表面粗糙度与第一区域10的表面粗糙度不同即可达到本申请实施例的要求。
同样的,第一区域10是采用喷涂磨砂喷涂料方法的时候,先用治具将第一区域10遮蔽,接着使用第二磨砂喷涂料对第二区域20进行喷涂,使第二区域20表面形成与第一区域10表面不同的第二粗糙度,例如数值为19。此时,无论在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第一区域10进行喷涂时是否遮蔽了第二区域20,都不影响第二区域20在喷涂第二磨砂喷涂料后形成与第一区域10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由于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经过喷涂磨砂涂料后,需要表面粗糙度不同,因此,第一磨砂喷涂料和第二磨砂喷涂料是不同的。
通过上述步骤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不同的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后,需要对第二次加工的结果进行检测,确保区域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将步骤S105处理后的触控板触控表面进行检测,此时将检测过程中获得的第二区域20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中第二区域20的预设位置作比较,获得一个偏差值,如发现第二区域20不对称,,例如偏离预设位置的偏差值为3毫米,大于1毫米的许可偏差值,此时就会向用户输出一个提示信息,告诉用户这块触控板的触控表面是不合格产品。相反,如果检测获得的偏差值小于1毫米的许可偏差值,说明这块触控板的触控表面是合格品。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工程中,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随用户对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不同而变化。
当然,由于实际生产中,往往还要对加工好的触控板进行一些强化处理,因此在步骤S111之后,还可以对触控板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然后清洗触控板,检验化学强化的效果,然后进行烘烤,最后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触控板成品。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7A、图7B,和图7C,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应用于包含设备外壳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在所述触控板上的触控操作,并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所述触控板包含一触控表面,触控板触控表面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的,也可以是塑料的,或者其他适合使用的材质,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触控板的触控表面包括:
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例如第一粗糙度为11,第二粗糙度为19。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表面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有两种具体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如图7A所示,第二区域20大致呈T形。第一区域10包括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102。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102分别与第二区域20相邻接,且第一子区域101位于第二区域20的左下方,第二子区域102位于第二区域20的右下方。
当然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102可以是相互邻接的也可以是被第二区域20完全隔开不邻接的。
具体来说,由于用户在使用笔记本电脑输入的过程中,手部位置通常位于键盘中间位置,相应的,在移动到触控板上进行操作时,手指位置也偏向于触控板中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板在需要点击左右键的时候,常常会由于点击区域分辨不准确而误触错误区域。例如原本想点击左键,但实际却是在右键区域上操作,因此不得不在每一次操作前,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去确认实际操作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板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即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表面粗糙度不同,例如数值分别为11和19。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略微移动手指,根据间隔区域与旁边左右键区域的粗糙度不同,确定出左键和右键,即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102的具体范围。从而无需打断用户视线的连续,仅仅通过触觉就可以正确确定手指操作的位置。
第二种情形,如图7B所示,第一区域10大致呈T形。第二区域20包括第三子区域201和第四子区域202,第三子区域201和第四子区域202分别与第一区域10相邻接,且第三子区域201位于第一区域10的左下方,第四子区域202位于第一区域10的右下方。同样的,此时第三子区域201和第四子区域202可以是相互邻接的也可以是被第二区域20完全隔开不邻接的。
同样,在第二种情形中,用户在使用时,由于间隔区域(即第一区域10)和左右键区域(即第二区域20)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例如分别为11和19。因此用户也是可以通过略微移动手指,根据间隔区域与旁边左右键区域的粗糙度不同,确定出左键和右键,即第三子区域201和第四子区域202的具体范围。
当然,如果触摸表面上的左右键区域之间表面粗糙度不同时,也可以不在左右键区域之间设置间隔区域。例如左键区域301较为光滑(表面粗糙度数值为11),同时右键区域302较为粗糙(表面粗糙度为19)时,或相反情况时,用户通过出触觉也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操作区域,即如图7C所示。
实施例三
对应的,参考图8,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外壳81;触控板82,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其中,当检测到在触控板82上的触控操作时,能够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具体说明:
触控板82位于笔记本电脑外壳81上面,通常位于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下方。当用户在触控板82上进行一些触控操作的动作,例如在触控表面滑动,点击触控表面时,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的动作生成相应的指令并执行该指令。
例如,当用户手指在触控板82上左右滑动时,触控板82检测到此左右滑动的操作,于是响应该操作,生成一个控制鼠标指针对应做左右移动的指令,并执行该指令,使得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也相应的移动。当用户想点击触控板82的第一子区域101时,由于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即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表面粗糙度不同,例如数值分别为11和19。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略微移动手指,根据间隔区域(第二区域20)与旁边左右键区域(第一区域10)的粗糙度不同,确定出左键(第一子区域101)和右键(第二子区域102)的具体范围。因此,用户可以不用视觉确认就能分辨出点击区域是左键(第一子区域101)。触控板82检测到此区域内的点击操作,于是响应该点击操作,生成一个鼠标左键单击的指令,并执行,使得鼠标指针指向的对象被选定。同样的,当用户想要点击触控板82的右键(第二子区域102)时,也可以通过略微移动手指,根据间隔区域(第二区域20)与旁边左右键区域(第一区域10)的粗糙度不同,触控板82检测到此区域内的点击操作,响应该操作并生成一个鼠标右键点击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二次蚀刻或二次喷涂磨砂喷涂料的技术方案,使触控板表面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两部分粗糙度不同,用户可以凭借触觉就能分辨出左右键,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所以,电子设备响应的就是正确的触控操作,而不是错误的触控操作。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触控板表面粗糙度相同,导致左右键区域不能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有效区分左右键区域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使触控板表面不同区域粗糙度不同,用户可以有效区分触控板上的左右键,进而进行正确的触控操作,所以,电子设备响应的就是正确的触控操作,而不是错误的触控操作。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误响应用户的误操作,操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减少误响应用户的误操作,提高操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不同表面区域加工成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方案,进而,使触控板表面的左右键区域和中间的间隔区域两部分表面粗糙度不同,因此,用户不需要通过随时看触控板来确认左右键,而可以仅仅通过触摸来确认操作的区域,减少用户误操作的情况。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进而实现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对一触控板的表面进行粗糙度加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没有重叠区域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括:
清洗所述表面,去除所述表面的污渍;
使用第一蚀刻液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或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第一蚀刻液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或在所述使用第一磨砂喷涂料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所述第一蚀刻液;或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第一磨砂喷涂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所述第一蚀刻液;或清洗所述第一区域残留的第一磨砂喷涂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一预设位置;
获得所述第一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一位置偏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偏差值是否小于等于许可偏差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偏差值是否小于等于许可偏差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述触控板进行切割,获得切割后触控板;
获得所述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切割后触控板的切割后表面的第二实际位置;
获得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
所述第二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的第二位置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许可偏差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一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或第一次喷涂,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二区域进行所述第一次蚀刻,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二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表面上的第二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粗糙度的所述第二区域,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
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二次蚀刻,形成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区域上印刷形成保护油墨层时,使用第二蚀刻液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第一次蚀刻,形成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或当所述第一区域被遮蔽时,使用第二磨砂喷涂料对于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喷涂,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表面的第三实际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在所述表面上的第二预设位置;
获得所述第三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的第三位置偏差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所述第三实际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的第三位置偏差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小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合格的第一提示信息;或
在所述第三偏差值大于所述许可偏差值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表面为不合格的第二提示信息。
12.一种触控板,应用于包含设备外壳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在所述触控板上的触控操作,并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所述触控板包含一触控表面,其中,所述触控板的触控表面包括:
表面粗糙度为第一粗糙度的第一区域;
表面粗糙度为第二粗糙度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粗糙度与所述第二粗糙度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大致呈T形;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接,且所述第一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左下方,所述第二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右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大致呈T形;
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和所述第四子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接,且所述第三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左下方,所述第四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右下方。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
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一表面上;
其中,当检测到在所述触控板上的触控操作时,能够响应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并执行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
CN201410572769.0A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05589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2769.0A CN105589589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2769.0A CN105589589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589A true CN105589589A (zh) 2016-05-18
CN105589589B CN105589589B (zh) 2019-03-29

Family

ID=5592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2769.0A Active CN105589589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95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171A (zh) * 2016-07-01 2016-08-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笔记本电脑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510A (zh) * 2011-01-22 2011-06-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317663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装饰框的制造方法与应用的触控显示系统
US2013027332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Corning Incorporated Strengthened glass articles having etched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203630754U (zh) * 2013-11-08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玻璃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03630729U (zh) * 2013-11-21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玻璃键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510A (zh) * 2011-01-22 2011-06-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317663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装饰框的制造方法与应用的触控显示系统
US2013027332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Corning Incorporated Strengthened glass articles having etched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203630754U (zh) * 2013-11-08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玻璃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03630729U (zh) * 2013-11-21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玻璃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171A (zh) * 2016-07-01 2016-08-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笔记本电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589B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7039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ce and proximity sensing employing an intermediate shield electrode layer
CN105528130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30063286A1 (en) Fusion keyboard
EP3049898B1 (en) Pressure-sensitive trackpad
US84161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key range of a keycapless keyboard
JP2010277377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
CN103186339A (zh) 一种输入方法以及设置有虚拟键盘的电子设备
JP2008225980A (ja) 複合式タッチセンサー
JP2016009462A (ja)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WO2012170745A3 (en) Touch typing on a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40085208A1 (en) Touchscree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914240A (zh) 一种显示虚拟键盘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6189037A (ja) センサ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検出方法
WO2015011902A1 (ja)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を用いた検出方法と電子機器
CN105589589A (zh) 一种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JP6267060B2 (ja) 操作装置
US20160034092A1 (en) Stackup for touch and force sensing
US20170153720A1 (en) Electronic eraser
JP2015141426A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ッ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615318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终端
EP3822748A1 (en) Multi-mode operation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9035901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recognition method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Ikematsu et al. ShiftTouch: Sheet-type Interface Extending Capacitive Touch Inputs with Minimal Screen Occlusion
GB2445198A (en) Touch control input system
JP6188882B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