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7479A - 重力永动机 - Google Patents

重力永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7479A
CN105587479A CN201510829133.4A CN201510829133A CN105587479A CN 105587479 A CN105587479 A CN 105587479A CN 201510829133 A CN201510829133 A CN 201510829133A CN 105587479 A CN105587479 A CN 10558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vity
chain
perpetua mobilia
perpetua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91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291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7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7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10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Abstract

名称:“重力永动机”,为发明专利。本发明设计:以地球引力和物体重力为动力源,利用不对称框架结构,使框架两侧物体的重力形成偏差,重的一侧拉动轻的一侧,产生周而复始的机械运动。不对称形框架垂直中心线轴两侧的边长不同,沿框架周长等距离悬挂重物,使之形成链条,就会出现两侧的重力不均等。本人设计这款重力永动机的理念,是建立在不对称形框架两侧重力不对等基础上的。如果能够将摩擦力降至零,即使是微弱的重力偏差,重的一侧都会拉动轻的一侧,链条就会绕圈转动起来,永动机即被启动。重力永动机利用重力差产生转动,由于其两侧重力差较小,加上摩擦力作用,其所产生的动能和功用将是有限的。

Description

重力永动机
技术领域:重力永动机,是以地球引力和物体重力为动力源,利用不对称框架结构,使框架两侧物体的重力形成偏差,重的一侧拉动轻的一侧,产生周而复始的机械运动。
背景技术:
有理论认为:在所有的永动机设计中,总可以找出一个平衡位置来,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力恰好相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动力使它运动。所有永动机必然会在这个平衡位置上静止下来,变成不动机。
问题是,这个平衡位置会出现在不对称形体框架周边的什么部位呢?比如:在一个45度直角三角形(见图1)顶部的A点,挂上一根等距离串联的重物链条,一边在左侧,垂直于地面;一边在右侧,搭在斜面上。如果A点两侧链条的长度和重量相等,那么,它的平衡位置应该在A点的左侧。因为右侧的重物链条被斜面分解了部分重力,而导致右侧的重力小于左侧的重力,形成左侧的重物会拉动右侧的重物向左侧(向下)运动。当然,能否拉动,还取决于右侧重物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因素。若要使两侧重力均等,将平衡位置定在A点,就必须增加右侧的重量,把链条加长。那么,加长的比例是多少呢?大自然给出了答案:就是A点至B点长度链条的重力,正好等于A点至C点长度链条的重力。这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是自然定律。
假设,链条AB的长度是1,AC的长度就是1.414,两侧的长度比为1∶1.414;而两侧的重力又是均等的,即1(左)=1.414(右)(以下等式均同,单位省略),其重量比为1∶1.414。
那么,一个C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见图2),链条AB的长度为1,AC的长度就是2,两侧的长度比为1∶2;两侧重力关系为1=2,其重量比为1∶2。
以此类推,C角越小,等式右侧斜面的链条就越长,两侧的比值差额就越大;当C角趋于0时,斜面链条长度就趋于无穷大,两侧的重力关系即为:1=∞。
另外: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见图3),其一个边在左侧并垂直于地面;那么,左侧垂直边与右侧两个边的长度比为1∶2;两侧重力关系为1=2,其重量比为1∶2。
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形(见图4),其弧线长度约等于1.57。将半圆形的底边(直径)置于左侧并与地面垂直;那么,左侧直径底边与右侧半圆弧线长度比为1∶1.57,两侧重力关系为1=1.57,其重量比为1∶1.57。
一个多折形框架1(见图5),左侧垂直边长为1,右侧弧线加斜线总长约为2.2;两侧长度比为1∶2.2,重力关系就是1=2.2,其重量比为1∶2.2。
多折形框架2(见图6),左侧垂直边长为1,右侧斜线总长约为8;两侧的长度比为1∶8,重力关系为1=8,其重量比为1∶8。
螺旋形(弹簧式)框架(见图7),左侧垂直边长为1,右侧螺旋斜线总长为n(可根据需要设定);两侧的长度比为1∶n,重力关系为1=n,其重量比为1∶n。螺旋形由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扩展,以增加右侧链条的长度和重量。
不过,无论是何种形状的框架,无论有多少叠折,也无论重物链条有多长;两侧向下运动的重力总是均等的。这是由于右侧物体的重力被斜面分解,斜面越平缓,所分解的重力就越大,从而导致两侧物体的重力均等。就好比一个楼梯,不论有多少个台阶,如果把每个台阶的高度相加,其总和必然与这个楼梯的垂直高度相等。
因此,左侧的1,可以等于右侧的任何数值。
若果真如此,以重力为动力的永动机,在理论上则是不可行的。
可是,上述等式真的成立吗?
左右两侧重力是否均等,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右侧重物链条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因为,左侧重物链条是垂直悬空的,不存在摩擦力问题,重力固定不变。而右侧重物链条则表现为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重力,并且整个链条必须形成整体合力。摩擦力越小,其显示的重力就越大;摩擦力越大,则显示的重力就越小;若是摩擦力为零,其向下运动的势能将达到最大化。依据上述理论,即便摩擦力为零,依照自然定律,左右两侧的重力正好相等,也无法使所设计的这款永动机转动起来。
本人将一段链条用弹簧秤做了测量,垂直重量为0.255千克,斜面重量为0.165千克。若采用等边三角形等比数列关系进行计算,右侧的总重量就是0.33千克,大于左侧的重量。这表明,不对称框架两侧的链条重力并不完全相等。
设计重力永动机的理念,完全是建立在上述等式不成立基础上的。假如,链条右侧的重力大于左侧,即使是微弱的偏差。从理论上说,只要能够将摩擦力将至零,就可以拉动左侧的链条运转。因此,降低摩擦力,是启动永动机的关键环节。
倘若重力永动机真的能够转动起来,由于其两侧重力差较小,所产生的动能和功用也将非常微弱。如欲提高永动机的功率,则必须加大链条的重量。
重力永动机是制造永动机途径的唯一选择。
发明内容:
本人设计发明的重力永动机,依据物体的重力原理,采用不对称框架模式,以框架最高点为垂直中心线轴;将重物等距离串联在不对称形体框架的周边上,形成链条;该链条在整体连接时,不能绷紧;必须在框架底部留有适当的空隙,形成非受力区的断口,确保左右两侧产生重力差;否则会形成自拉自现象,直至静止不动;最后利用框架两侧重物链条的重力差,偏重的一侧拉动偏轻的一侧,使之产生一边上、一边下的绕圈运动,并保持周而复始的永恒。
本人设计的重力永动机共有4款:
一为半圆形永动机(见图8),利用直径与半圆弧之间三分之一的长度差,在中心线轴两侧形成约三分之一的重量差,从而达到右侧链条拉动左侧链条顺时针运转的目标。
半圆形永动机由半圆框架、支架、上下滑槽、滑轮、托架和链条组成。
半圆形框架(材质不限,以下均同):直径长1米,半圆弧长约1.57米。支架:尺寸大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定。滑槽:分上下两段,起到轨道的作用,并防止链条脱落。滑轮:既可以减少摩擦力,又起到支撑链条的作用。托架:用于托起下滑槽。链条:是由铁环将轴承串联起来而成,其长度略长于框架周长;用轴承做滚动链条,以减少摩擦力;用铁环串联轴承,只接触到内圈,也可以减少摩擦力。
半圆形永动机,左右两侧链条长度比为1∶1.57。
二为等边三角形永动机(见图9),利用左侧垂直边与右侧另外两个边之间一倍的长度差,在中心线轴两侧形成一倍的重量差,从而达到右侧链条拉动左侧链条顺时针运转的目标。
等边三角形永动机由等边三角形框架、支架、上下滑槽、滑轮、托架和链条组成。
等边三角形框架:边长1米。支架尺寸大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定。滑槽:分上下两段,起到轨道的作用,防止链条脱落。滑轮:既可以减少摩擦力,又起到支撑链条的作用。托架:用于托起下滑槽。链条:是由铁环将轴承串联起来而成,其长度略长于框架周长;用轴承做滚动链条,以减少摩擦力;用铁环串联轴承,只接触到内圈,也可以减少摩擦力。
等边三角形永动机,左右两侧链条长度比为1∶2。
三为多折形永动机(见图10),利用左侧垂直边与右侧另外四个边之间四倍的长度差,在中心线轴两侧形成四倍的重量差,从而达到右侧链条拉动左侧链条顺时针运转的目标。
多折形永动机由等边三角形框架、支架、滑槽、滑轮和链条组成。
多折形框架:垂直边长1米,往返折叠的四个边长各为1米。支架:尺寸大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定。滑槽:共有四段,起到轨道的作用,防止链条脱落;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减小摩擦力的效果,还可以在每个滑槽的下端安装滑轮。滑轮:既可以减少摩擦力,又起到支撑链条的作用。链条:是由铁环将轴承串联起来而成,其长度略长于多折形框架周长的总长度;用轴承做滚动链条,以减少摩擦力;用铁环串联轴承,只接触到内圈,也可以减少摩擦力。
多折形永动机,左右两侧链条长度比为1∶4。
四为螺旋形(弹簧式)永动机(见图11),利用左侧垂直边与右侧螺旋体约7.5倍的长度差,在中心线轴两侧形成7.5倍的重量差,从而达到右侧链条拉动左侧链条顺时针运转的目标。
螺旋形永动机由螺旋形框架、支架、滑槽、滑轮和链条组成。
螺旋形框架:垂直高度1米,直径0.8米,螺旋斜线总长约为7.5米。支架:尺寸大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定。滑槽:整体镶嵌在螺旋框架上,起到轨道的作用,防止链条脱落;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链条,在滑槽内安装轨道,效果会更佳。滑轮:既可以减少摩擦力,又起到支撑链条的作用。链条:是由铁环将轴承串联起来而成,其长度略长于多折形框架周长的总长度;用轴承做滚动链条,以减少摩擦力;用铁环串联轴承,只接触到内圈,也可以减少摩擦力。
螺旋形永动机,左右两侧链条长度比为1∶7.5。
附图说明:
图1是45度直角三角形图。
图2是30度直角三角形图。
图3是等边三角形图。
图4是半圆形图。
图5是多折形1(弧线加直线)图。
图6是多折形2图。
图7是螺旋形(弹簧式)图。
图8是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中①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框架”;
图8中②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支架”;
图8中③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上滑槽”;
图8中④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下滑槽”;
图8中⑤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滑轮”;
图8中⑥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托架”;
图8中⑦为“半圆形重力永动机的链条”。
图9是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中①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框架”;
图9中②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支架”;
图9中③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上滑槽”;
图9中④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下滑槽”;
图9中⑤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滑轮”;
图9中⑥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托架”;
图9中⑦为“等边三角形重力永动机的链条”。
图10是多折形重力永动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中①为“多折形重力永动机的框架和滑槽(本图中二者为一体)”;
图10中②为“多折形重力永动机的支架”;
图10中③为“多折形重力永动机的滑轮”;
图10中④为“多折形重力永动机的链条”。
图11是螺旋形重力永动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11中①为“螺旋形重力永动机的框架和滑槽(本图中二者为一体)”;
图11中②为“螺旋形重力永动机的支架”;
图11中③为“螺旋形重力永动机的滑轮”;
图11中④为“螺旋形重力永动机的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先分别制作永动机框架,以及支架、托架,并将轴承链条串联完结,其长度符合框架周长需要且略长一些。将框架分别安装固定在支架上,使框架左侧的被动边与地面垂直。分别将滑轮安装在框架顶部的左上角。将滑槽分别安装在框架上,用托架予以固定;有上下滑槽的,将上滑槽的前端与滑轮的顶端持平衔接,后端与下滑槽的前端衔接,并为链条的运行留有足够的空隙;下滑槽的后端与地面接近,并与滑轮左边的垂直线留有少许距离。分别将链条的一头穿过框架、托架,及上下滑槽(不含螺旋形),沿框架周边安放在滑槽内,并搭连在滑轮上;再牵引至框架底部,与链条的另一头相连;确定截取链条的长度,最后予以整体连接。
此刻,若是两侧的重力不对等,摩擦力足够小,链条便会绕圈转动起来。

Claims (5)

1.名称:重力永动机。
类型:发明。
技术特征:
重力永动机,是以地球引力和物体重力为动力源,利用不对称框架结构,使框架两侧物体的重力形成偏差,重的一侧拉动轻的一侧,产生周而复始的机械运动。
解决的方案为:
本人设计发明的重力永动机,依据物体的重力原理,采用不对称框架模式,将重物等距离串联在一个不对称形体框架的周边上,形成链条;该链条在框架底部连接时,决不能过紧,必须留有适当的空隙;最后利用框架两侧重物链条的重力差,偏重的一侧拉动偏轻的一侧,使之产生左上右下的运动,并保持周而复始的永恒。
本人设计的重力永动机共有4款,一为半圆形永动机(见图8),二为等边三角形永动机(见图9),三为多折形永动机(见图10),四为螺旋形永动机(见图11)。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多种不对称形永动机。
构建组成:
半圆形永动机由半圆框架、支架、上下滑槽、滑轮、托架和链条组成。
等边三角形永动机由等边三角形框架、支架、上下滑槽、滑轮、托架和链条组成。
多折形永动机由等边三角形框架、支架、滑槽、滑轮和链条组成。
螺旋形永动机由螺旋形框架、支架、滑槽、滑轮和链条组成。
用途:
重力永动机,在不消耗能源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为任何机械传动装置提供永久性的动能(因永动机自身机械磨损需维修的时间除外),对社会生产与生活具有极佳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有观赏、娱乐、教学,以及制作玩具、工艺品等用途。
2.应用于重力永动机的不对称框架外形:如三角形、半圆形、多折形、螺旋形等等;包括垂直中心线轴两侧的边长,一侧大于另一侧的不规则形,以及平面和三维立体形等。
3.应用于重力永动机的驱动动力源:即物体的重力、地球的引力。
4.应用于重力永动机的驱动原理:即不对称框架形垂直中心轴线两侧的重力不均等,偏重的一侧拉动偏轻的一侧做绕圈运动。
5.应用于重力永动机的链条是由轴承、轮子、圆柱或球形体等串联组成,用于减小摩擦力,并以滑槽为轨道做周而复始的绕圈运动。
CN201510829133.4A 2015-11-20 2015-11-20 重力永动机 Pending CN105587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9133.4A CN105587479A (zh) 2015-11-20 2015-11-20 重力永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9133.4A CN105587479A (zh) 2015-11-20 2015-11-20 重力永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7479A true CN105587479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2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9133.4A Pending CN105587479A (zh) 2015-11-20 2015-11-20 重力永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74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58564C1 (en) Tower ride
KR101232775B1 (ko) 복합 놀이기구
CN104157201B (zh) 多功能立体式组合传动机构
CN106178516A (zh) 用于轨道车的导引转向装置
CN105587479A (zh) 重力永动机
US8641541B2 (en) Narrow base viewing wheel
CN106114237A (zh) 一种轨道车的取电装置
CN106178517A (zh) 用于轨道车的供电系统
CN106066244A (zh) 一种大惯量扭转柔性负载模拟装置
CN205388124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支撑装置
KR101590397B1 (ko) 모듈방식의 복합 시설물
CN106139599A (zh) 一种轨道取电小车的导向装置
CN202682698U (zh) 一种模拟攀岩机
US20160108898A1 (en) Machine for generating green energy by the movement of solid masses along the radius of a spinning mechanical wheel
CN201971171U (zh) 一种重力平衡吊挂装置
CN105781910A (zh) 机械式重力能量动力机
CN106744299B (zh) 塔式起重机行走底盘
US20180135603A1 (en) Eternal energy source from self-active falling weight-units
CN205627044U (zh) 多功能文化乐园
Hunt Design analysis of roller coasters
CN205998804U (zh) 电梯的补偿链导向装置
US1195927A (en) mccloy
CN206067799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支护的搬运装置
Sarma Principle of the Gravitation Engine Based on'Continuous Weight-Transfer'Method
CN213724832U (zh) 一种新型探索轨道组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Kexi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Make Rectif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3000 No. 600 nanhu road, Bengb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hui

Applicant after: Chen Kexiang

Address before: 233000 Anhui province Bengbu Longzihu Liberation Road No. 68 two

Applicant before: Chen Kex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3000 room ten, building 600, Public Security Bureau, nanhu road, No. 1009 nanhu road, Bengbu, Anhui

Applicant after: Chen Kexiang

Address before: 233000 No. 600 nanhu road, Bengb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hui

Applicant before: Chen Kex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