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4525B -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4525B
CN105584525B CN201410705314.1A CN201410705314A CN105584525B CN 105584525 B CN105584525 B CN 105584525B CN 201410705314 A CN201410705314 A CN 201410705314A CN 105584525 B CN105584525 B CN 105584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ylinder
steering mechanism
trailing whe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5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4525A (zh
Inventor
林祐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filed Critical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Publication of CN105584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4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4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4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辅助转向机构适用以装设在车体上。车体包含底盘、前轮转向机构及后轮悬吊机构。辅助转向机构包含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第一油缸邻设前轮转向机构。第一油缸包含活塞杆、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活塞杆固定在前轮转向机构上并可与横拉杆连动,而分别使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输出或接收液压油。第二油缸设在底盘上,且包含输出杆、第三缸体及第四缸体。第三缸体与第四缸体用以接收或输出液压油,以使输出杆控制后轮悬吊机构摆动。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缸体与第三缸体。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缸体与第四缸体。本发明的辅助转向机构具有组件简单以及安装容易的优点,借此可减小电动车的回转半径,提升电动车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辅助机构,且特别是一种辅助转向机构及其在低速电动车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低速电动车主要可作为行动不便的人的慢速代步车,其必须要在低速时保持灵活地移动。然而,一般的四轮电动车主要是以前面两个轮子作为转向轮,尤其是目前有许多的豪华型低速电动车因为搭载较多的零组件,导致需要更大的车体结构,而使其车体轴距超过1500mm。轴距超过1500mm的车体仅适合户外或宽阔地区使用,并无法在狭窄的室内环境中顺利进行回转动作。此外,内政部也规定,回转半径超过1500mm的电动车不准进入室内空间,故导致许多行动不便的人无法在室内空间自由行动。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后轮辅助转向机构主要是用在大型车辆中,其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且组装不易,对于售价低廉的低速电动车而言并不符合成本效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其具有组装容易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辅助转向机构。此辅助转向机构适用以装设在一车体上。车体包含底盘、前轮转向机构以及后轮悬吊机构。辅助转向机构包含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结座以及鱼眼轴承。第一油缸邻设前轮转向机构。第一油缸包含活塞杆、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活塞杆是固定在前轮转向机构的横拉杆上,且活塞杆可与横拉杆连动,而分别使得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输出或接收液压油。第二油缸装设在底盘上。第二油缸包含输出杆、第三缸体及第四缸体,其中第三缸体与第四缸体是用以接收或输出液压油,以使输出杆控制后轮悬吊机构的摆动方向。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缸体与第三缸体。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缸体与第四缸体。连结座设置在后轮悬吊机构上。鱼眼轴承连接输出杆与连结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电动车。此电动车包含车体以及辅助转向机构。车体包含底盘、前轮转向机构以及后轮悬吊机构。其中,前轮转向机构与后轮悬吊机构分别设置在底盘上。辅助转向机构包含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结座以及鱼眼轴承。第一油缸邻设前轮转向机构。第一油缸包含活塞杆第一缸体及一第二缸体。活塞杆是固定在前轮转向机构的横拉杆上,且活塞杆可与横拉杆连动而分别使得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输出或接收液压油。第二油缸装设在底盘上。第二油缸包含输出杆、第三缸体及第四缸体,其中第三缸体与第四缸体是用以接收或输出液压油,以使输出杆控制后轮悬吊机构的摆动方向。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缸体与第三缸体。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缸体与第四缸体。连结座设置在后轮悬吊机构上。鱼眼轴承连接输出杆与连结座。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辅助转向机构还包含夹固件。活塞杆是通过夹固件固定在横拉杆上。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上述的辅助转向机构还包含缓冲件连接底盘与后轮悬吊机构。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上述的缓冲件为橡胶衬套。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辅助转向机构具有组件简单以及安装容易的优点,且不需改变或破坏原有的电动车架构,即可以外加的方式加装在一般低速电动车上。此外,本发明是利用前轮转向机构在转向的过程中,连动第一油缸并输出液压油至第二油缸的方式来后轮悬吊机构摆动,进而驱动后轮,以达到辅助前轮转向的目的,借此可减小回转半径,提升电动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后轮悬吊机构是以扭力梁式后悬吊机构为基础而设计,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及图6是分别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转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动车100包含车体110以及辅助转向机构120。辅助转向机构120装设在车体110上。车体110主要包含底盘111、前轮转向机构112、前轮113、后轮悬吊机构114以及后轮115。前轮转向机构112与后轮悬吊机构114是分别设置在底盘111上。前轮113装设在前轮转向机构112上,且前轮转向机构112具有横拉杆112a,通过横拉杆112a可控制前轮113的行进方向。后轮115装设在后轮悬吊机构114上。借此,当前轮转向机构112在转向时,可连动辅助转向机构120以控制后轮悬吊机构114摆动,进而控制后轮115随着前轮113的行进方向行进,借以减小电动车100的回转半径,以增加电动车100的移动灵活性。
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其中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装置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辅助转向机构120主要包含第一油缸121、第二油缸122、第一管路123、第二管路124以及缓冲件125。如图1所示,第一油缸121邻设前轮转向机构112。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油缸121包含活塞杆121a以及活塞121b。活塞121b位于第一油缸121的内部空间中,并将第一油缸121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缸体A1及第二缸体A2。而且,活塞杆121a的一端连接活塞121b,另一端凸伸在第一油缸121外,且设有夹固件121c。因此,活塞杆121a可透过夹固件121c而固定在辅助转向机构120的横拉杆112a上。借此,当前轮转向机构112在转向时,活塞杆121a可随着横拉杆112a移动而带动活塞121b移动,进而可使第一缸体A1及第二缸体A2输出或接收液压油。
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4,其中图4为图1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第二油缸122装设在底盘111上。第二油缸122包含输出杆122a及活塞122b。活塞122b位于第二油缸122的内部空间中,并将第二油缸122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三缸体A3及第四缸体A4。而且,输出杆122a的一端连接活塞122b,另一端是凸伸在第二油缸122外,并且连接后轮悬吊机构114。借此,透过第三缸体A3及第四缸体A4接收或输出液压油,可推动活塞122b而连动输出杆122a,进而驱动后轮悬吊机构114摆动。如图4所示,在一些例子中,后轮悬吊机构114上设有连结座114a,以连接第二油缸122的输出杆122a凸伸在第二油缸122外的一端。在其他例子中,输出杆122a凸伸在第二油缸122外的一端可设有鱼眼轴承122c,且鱼眼轴承122c可设置在连结座114a中,借此增加后轮悬吊机构114的摆动自由度。
此外,如图1所示,缓冲件125主要是用来连接车体110的底盘111与后轮悬吊机构114。在一例子中,缓冲件125可为橡胶衬垫(Rubber Bushing)。而且,第二油缸122的输出杆122a是位于缓冲件125的一侧。借此,当输出杆122a在驱动后轮悬吊机构114摆动时,后轮悬吊机构114可以缓冲件125为支点摆动。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后轮悬吊机构114是以扭力梁式后悬吊机构为基础而设计,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请参照图1、图5及图6,其中图5及图6是分别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的转向示意图。在辅助转向机构120中,第一管路123连通第一缸体A1与第三缸体A3。第二管路124连通第二缸体A2与第四缸体A4。而且,由于第一缸体A1与第二缸体A2是由活塞121b所分隔开来,故活塞121b的移动将会改变第一缸体A1与第二缸体A2的空间大小,进而可使第一缸体A1与第二缸体A2输出或接收液压油。同样地,由于第三缸体A3与第四缸体A4是由活塞122b所分隔开来,故活塞122b的移动将会改变第三缸体A3与第四缸体A4的空间大小,进而可使第三缸体A3与第四缸体A4输出或接收液压油。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5所示,当前轮转向机构112在控制前轮113向左转时,横拉杆112a可连动活塞杆121a而向右推动活塞121b,进而压缩第一缸体A1而输出液压油。而且,液压油从第一管路123进入至第二油缸122的第三缸体A3中。此时,进入第三缸体A3中的液压油则会推动活塞122b而连动输出杆122a往第四缸体A4的方向移动。借此可将第四缸体A4的液压油从第二管路124传输至第二缸体A2中。由图5可知,当输出杆122a往第四缸体A4的方向移动时,后轮悬吊机构114是以缓冲件125为支点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偏摆,进而使后轮115朝向右方,以在前轮113左转时,辅助前轮113转向,并可缩小电动车100的回转半径。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6所示,当前轮转向机构112在控制前轮113向右转时,横拉杆112a可连动活塞杆121a而向左拉动活塞121b,进而压缩第二缸体A2而输出液压油。而且,液压油从第二管路124而进入至第二油缸122的第四缸体A4中。此时,进入第四缸体A4中的液压油则会推动活塞122b而连动输出杆122a往第三缸体A3的方向移动。借此可将第三缸体A3的液压油从第一管路123传输至第一缸体A1中。由图6可知,当输出杆122a往第三缸体A3的方向移动时,后轮悬吊机构114是以缓冲件125为支点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偏摆,进而使后轮115朝向左方,以在前轮113右转时,辅助前轮113转向,同样可缩小电动车100的回转半径。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辅助转向机构具有组件简单以及安装容易的优点,且不需改变或破坏原有的电动车架构,即可以外加的方式加装在一般低速电动车上。此外,本发明是利用前轮转向机构在转向的过程中,连动第一油缸并输出液压油至第二油缸的方式来后轮悬吊机构摆动,进而驱动后轮,以达到辅助前轮转向的目的,借此可减小回转半径,提升电动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后轮悬吊机构是以扭力梁式后悬吊机构为基础而设计,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以装设在一车体上,其中该车体包含一底盘、一前轮转向机构以及一后轮悬吊机构,该辅助转向机构包含:
一第一油缸,邻设该前轮转向机构,其中该第一油缸包含一活塞杆、一第一缸体及一第二缸体,该活塞杆固定在该前轮转向机构的一横拉杆上,且该活塞杆可与该横拉杆连动,而分别使得该第一缸体与该第二缸体输出或接收一液压油;
一第二油缸,装设在该底盘上,其中该第二油缸包含一输出杆、一第三缸体及一第四缸体,其中该第三缸体与该第四缸体是用以接收或输出该液压油,以使该输出杆控制该后轮悬吊机构的摆动方向;
一第一管路,连接该第一缸体与该第三缸体;
一第二管路,连接该第二缸体与该第四缸体;
一连结座,设置在该后轮悬吊机构上;以及
一鱼眼轴承,连接该输出杆与该连结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夹固件,其中该活塞杆是通过该夹固件固定在该横拉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缓冲件,连接该底盘与该后轮悬吊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为一橡胶衬套。
5.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车体,包含一底盘、一前轮转向机构以及一后轮悬吊机构,其中该前轮转向机构与该后轮悬吊机构分别设置在该底盘上;以及
一辅助转向机构,装设在该车体上,该辅助转向机构包含:
一第一油缸,邻设该前轮转向机构,其中该第一油缸包含一活塞杆、一第一缸体及一第二缸体,该活塞杆固定在该前轮转向机构的一横拉杆上,且该活塞杆可与该横拉杆连动而分别使得该第一缸体与该第二缸体输出或接收一液压油;
一第二油缸,装设在该底盘上,其中该第二油缸包含一输出杆、一第三缸体及一第四缸体,其中该第三缸体与该第四缸体是用以接收或输出该液压油,以使该输出杆控制该后轮悬吊机构的摆动方向;
一第一管路,连接该第一缸体与该第三缸体;以及
一第二管路,连接该第二缸体与该第四缸体;
一连结座,设置在该后轮悬吊机构上;以及
一鱼眼轴承,连接该输出杆与该连结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夹固件,其中该活塞杆是通过该夹固件固定在该横拉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缓冲件,连接该底盘与该后轮悬吊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为一橡胶衬套。
CN201410705314.1A 2014-10-14 2014-11-28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Active CN105584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534 2014-10-14
TW103135534A TWI572502B (zh) 2014-10-14 2014-10-14 輔助轉向機構及電動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4525A CN105584525A (zh) 2016-05-18
CN105584525B true CN105584525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92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5314.1A Active CN105584525B (zh) 2014-10-14 2014-11-28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4525B (zh)
TW (1) TWI5725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3873A (en) * 1981-11-05 1986-08-05 Roberto Perlini Device for straight traveling stabilization and change of attitude on predetermined paths for vehicle axles
DE3720273A1 (de) * 1987-06-19 1989-01-05 Clerck Fahrzeugbau Gmbh Hydraulische lenkvorrichtung fuer mehrachsige fahrzeuge
US5839527A (en) * 1994-04-22 1998-11-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axle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N202063181U (zh) * 2011-05-30 2011-12-07 郭红海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CN103171620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桥转向系统和多桥转向车辆
CN203047347U (zh) * 2013-01-29 2013-07-1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液压传动四轮转向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41955A1 (de) * 1982-11-19 1984-05-24 Honda Giken Kogyo K.K., Tokio/Tokyo Hinterradaufhaengung fuer fahrzeuge
US5653304A (en) * 1994-04-20 1997-08-05 University Of Arkansas, N.A. Lever steering system
US6131689A (en) * 1998-12-11 2000-10-17 Deere & Company All-wheel-steer biasing mechanism
CN102248964B (zh) * 2011-05-30 2014-09-10 郭红海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3873A (en) * 1981-11-05 1986-08-05 Roberto Perlini Device for straight traveling stabilization and change of attitude on predetermined paths for vehicle axles
DE3720273A1 (de) * 1987-06-19 1989-01-05 Clerck Fahrzeugbau Gmbh Hydraulische lenkvorrichtung fuer mehrachsige fahrzeuge
US5839527A (en) * 1994-04-22 1998-11-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axle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N202063181U (zh) * 2011-05-30 2011-12-07 郭红海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CN103171620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桥转向系统和多桥转向车辆
CN203047347U (zh) * 2013-01-29 2013-07-1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液压传动四轮转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4525A (zh) 2016-05-18
TWI572502B (zh) 2017-03-01
TW201613776A (en) 201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5015B2 (en) Laterally tiltable, multitrack vehicle
CN206679065U (zh) 一种可转动90度角的车辆悬挂系统
CN102582386A (zh) 一种转向/悬架一体化系统
CN102849142A (zh) 太阳能圆碟型前后反向原地回转汽车
CN107010110A (zh) 一种大轴荷底盘用双桥转向系统
CN202463493U (zh) 一种转向/悬架一体化系统
CN204506988U (zh) 一种后轮转向自走式tmr饲料搅拌车
CN105584525B (zh) 辅助转向机构及电动车
CN203268122U (zh) 一种汽车四轮转向系统
CN204077790U (zh) 一种汽车转向机构及汽车
CN202480779U (zh) 非断开式电动汽车前驱动桥总成
CN202194884U (zh) 一种液压缸
CN103496398A (zh) 一种五轮四向驱动行驶转向系统
CN203601361U (zh) 汽车助力转向结构
CN106741162A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01573697U (zh) 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
CN203854713U (zh)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及电动货车
CN106515837A (zh) 一种工程车辆转向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起重机
CN208774867U (zh) 一种起重机的转向结构装置
CN107054462A (zh) 一种重型底盘用双桥转向系统
CN206327434U (zh) 一种车辆的转向助力装置
CN206797468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07972668U (zh) 一种四轮汽车
CN205131368U (zh) 一种装弹车液压控制转向机构
CN201099280Y (zh) 一种紧凑型拖拉机前驱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