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3467A - 带锯锯条 - Google Patents

带锯锯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3467A
CN105583467A CN201510700917.7A CN201510700917A CN105583467A CN 105583467 A CN105583467 A CN 105583467A CN 201510700917 A CN201510700917 A CN 201510700917A CN 105583467 A CN105583467 A CN 105583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lique
length
saw blade
oblique ascens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0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F·马约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
Original Assignee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 filed Critical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
Publication of CN105583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3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61/00Tools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Clamping devices for these tools
    • B23D61/12Straight saw blades; Strap saw blades
    • B23D61/123Details of saw blad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wing (AREA)
  • Dic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锯锯条可包含: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以及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可按顺序次序包含:斜降区段,其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第一斜升区段,其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中间区段,其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第二斜升区段,其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Description

带锯锯条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主张2014年10月24日申请的题为“具有重复后边缘图案的带锯锯条及相关方法(BANDSAWBLADEWITHREPEATINGBACKEDGEPATTERNANDRELATEDMETHOD)”的第62/068,098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及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案特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带锯锯条及用于使用所述带锯锯条切割工件的方法,且更确切地说,涉及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的带锯锯条及用于使用所述带锯锯条切割工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此项技术中已知用于切割由各种类型材料形成的工件的各种类型带锯锯条。带锯锯条通常可形成为连续带,其包含切割边缘及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的后边缘。切割边缘可经配置以啮合工件,且后边缘可经配置以啮合带锯机的隔开的锯轮。在带锯机操作期间,带锯锯条可在切割方向上移动,且锯轮可在对置切割边缘切通工件时将压力施加到后边缘。
根据某些带锯锯条配置,切割边缘与后边缘可沿着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实质上彼此平行。以此方式,带锯锯条的高度可沿着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实质上恒定,且经由锯轮施加到后边缘的压力可致使切割边缘在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时以实质上恒定的切割力啮合工件。尽管以此方式配置的带锯锯条可适合于许多应用,但可能难以使用这些类型的带锯锯条来切割由某些类型的材料(包含(例如)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形成的工件。此种材料的一个实例是718,其由美国纽约州新哈福特的特殊金属公司(SpecialMetalsCorporation)出售。
根据其它带锯锯条配置,后边缘可成波状,使得切割边缘与后边缘并不沿着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的某些部分彼此平行。举例来说,后边缘可包含带锯锯条的高度沿着其增大的一或多个区段及带锯锯条的高度沿着其减小的一或多个区段。以此方式,经由锯轮施加到后边缘的压力可能致使切割边缘在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时以改变的切割力啮合工件。尽管以此方式配置的带锯锯条可适合于某些应用,但仍可能难以使用这些类型的带锯锯条来切割由某些类型的材料(包含(例如)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形成的工件。另外,使用这些带锯锯条可产生显著噪声或“振鸣声”,在锯轮中的一者啮合带锯锯条的高度沿着其增大的后边缘区段时尤其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第一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中间区段,其具有中间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第二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斜升区段,其具有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其中所述斜升区段定位为邻近于所述斜降区段;其中所述间隔区段定位为邻近于所述斜升区段;且其中所述斜升长度及所述间隔长度各自大于所述斜降长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第一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中间区段,其具有中间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第二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图式阐述详细描述。相同参考数字的使用可指示类似或相同的项目。各种实施例可利用不同于图式中所说明的那些元件和/或特征的元件及/或特征,且各种实施例中可能不存在一些元件及/或特征。图式中的元件及/或特征未必是按比例绘制。贯穿本发明,取决于上下文,单数与复数术语可互换地使用。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及带锯机的一对锯轮的侧面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4是图1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6是图5的带锯锯条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
下文描述带锯锯条以及带锯锯条的个别特征的实例实施例。带锯锯条可与带锯机一起使用以切割工件。如下所述,带锯锯条可经配置以在用以切割工件(包含由各种类型的材料(例如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形成的工件)时提供增强的切割性能。另外,如下所述,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可经配置以降低在使用带锯锯条切割工件期间产生的噪声或振鸣声的声级。
一般来说,带锯锯条可包含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的切割边缘,及相对于切割边缘位于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经配置以啮合带锯机的隔开的锯轮的经模式化后边缘。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后边缘的模式是重复后边缘图案。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后边缘图案可按顺序次序包含: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第一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中间区段,其具有中间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切割平面;第二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切割平面。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长度、中间长度与第二斜升长度的总和可大于斜降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长度、中间长度与第二斜升长度的总和可大于间隔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间隔长度可大于斜降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长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斜降长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中间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斜降锐角可大于第一斜升锐角及第二斜升锐角中的每一者。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锐角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锐角。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斜降区段可从后边缘图案的前端延伸到第一斜升区段的前端,第一斜升区段可从斜降区段的尾端延伸到中间区段的前端,中间区段可从第一斜升区段的尾端延伸到第二斜升区段的前端,第二斜升区段可从中间区段的尾端延伸到间隔区段的前端,且间隔区段可从第二斜升区段的尾端延伸到后边缘图案的尾端。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可在斜降区段的前端处具有第一高度,带锯锯条可在斜降区段的尾端及第一斜升区段的前端处具有第二高度,带锯锯条可在第一斜升区段的尾端处、沿着中间区段及在第二斜升区段的前端处具有第三高度,且带锯锯条可在第二斜升区段的尾端处且沿着间隔区段具有第四高度。第一高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四高度,第一高度可大于第二高度及第三高度中的每一者,且第三高度可大于第二高度。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后边缘图案可按顺序次序包含: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斜升区段,其具有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升锐角;以及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切割平面。斜升区段可定位为邻近于斜降区段,且间隔区段可定位为邻近于斜升区段。斜升长度与间隔长度各自可大于斜降长度。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斜升区段可包含:第一斜升子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第二斜升子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中间子区段,其在第一斜升子区段与第二斜升子区段之间延伸且具有中间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中间子区段可定向为平行或实质上平行于切割平面。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中间子区段可包含: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中间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一中间锐角;以及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二中间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第二中间锐角。第一中间长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中间长度,且第一中间锐角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中间锐角。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斜降长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中间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长度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长度,且第一斜升锐角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锐角。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可等于或大于约10英尺(3.05米)且小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可等于或大于斜降长度。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可等于或大于约10英尺(3.05米)且小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可等于或大于斜升长度的约三分之一且小于斜升长度的约一又二分之一倍。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可等于或大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可等于或大于斜降长度。
经由在下文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实施例。此简明概述(包含章节标题及对应概述)是为便于读者而提供,且不意欲限制权利要求书或先前章节的范围。此外,上文及下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数种方式且在数个上下文中加以实施。参考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附图来提供若干实例实施及上下文。然而,以下实施方案及上下文仅为许多实施方案及上下文中的几个。
说明性实施例
图1到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例实施例的带锯锯条10(其还可简称为“锯条”)。带锯锯条10可适合用于带锯机中以切割工件。明确地说,如图2中所示,带锯锯条10可经配置以在带锯锯条10移动期间啮合带锯机的隔开的锯轮12。如下所述,带锯锯条10可经配置以在用以切割工件(包含由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各种类型的材料形成的工件)时提供增强的切割性能。此外,如下所述,带锯锯条10可经配置以降低使用带锯锯条10切割工件期间产生的噪声或振鸣声的声级。
本文中参考图式中说明的实施例描述带锯锯条10的某些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不限于图式中说明的实施例。带锯锯条10的某些特征在本文中描述为具有相对于x轴延伸的长度、相对于y轴延伸的宽度及/或相对于z轴延伸的高度。相应轴在图式中相对于带锯锯条10而展示。
带锯锯条10的某些尺寸及其特征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约”加以描述。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约”指示所描述尺寸中的每一者并非严格边界或参数,且不排除其功能上类似的变化。除非上下文或描述另有指示,否则结合数字参数使用术语“约”指示所述数字参数包含变化,使用在此项技术中公认的数学及工业原理(例如,四舍五入、测量或其它系统性误差、制造容限,等),所述变化将不改变最低有效数字。
本文中使用术语“实质上”描述了带锯锯条10的尺寸之间及带锯锯条10的特征之间的某些关系。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实质上相等”指示相等关系并非严格关系,且不排除其功能上类似的变化。除非上下文或描述另有指示,否则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描述尺寸使用术语“实质上相等”指示所述尺寸之间的相等关系包含变化,使用在此项技术中公认的数学及工业原理(例如,四舍五入、测量或其它系统性误差、制造容限,等),所述变化将不改变尺寸的最低有效数字。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实质上恒定”指示恒定关系并非严格关系,且不排除其功能上类似的变化。除非上下文或描述另有指示,否则结合所描述尺寸使用术语“实质上恒定”指示所述尺寸包含变化,使用在此项技术中公认的数学及工业原理(例如,四舍五入、测量或其它系统性误差、制造容限,等),所述变化将不改变尺寸的最低有效数字。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实质上平行”指示平行关系并非严格关系,且不排除其功能上类似的变化。
带锯锯条10可形成为经配置以供用于带锯机中的连续(即,环状)带。如图所示,带锯锯条10可包含切割边缘14及相对于切割边缘14位于带锯锯条10的相对侧上的后边缘16。切割边缘14及后边缘16各自可沿着带锯锯条10的总周向长度延伸。切割边缘14可界定带锯锯条10的切割平面18,如图所示,且切割边缘14可经配置以在带锯锯条10于切割方向20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整个切割边缘14不处于单个平面中。如图所示,切割边缘14可包含经配置以在带锯锯条10于切割方向20上移动时啮合且切割工件的多个锯齿15。将了解,带锯锯条10的切割方向20对应于切割边缘14的锯齿15的定向。明确地说,如图所示,锯齿15的前倾面通常可定向于切割方向20上,且锯齿15的间隙表面通常可定向于与切割方向20相反的方向上。以此方式,锯齿15可经定向以在带锯锯条10于切割方向20上移动时切割工件。锯齿15可具有如图1到6中所说明的锯齿外观,但其它锯齿外观可用于带锯锯条10的各种实施例中。另外,在带锯锯条10的各种实施例中,可根据所界定的设定图案来不设定或设定锯齿15。
带锯锯条10的后边缘16可经配置以啮合带锯机的隔开的锯轮12。尽管图2中展示两个锯轮12,但带锯机可包含啮合带锯锯条10的后边缘16的任何数目个锯轮12。如图所示,带锯锯条10的后边缘16可包含重复后边缘图案21。换句话说,后边缘16可包含沿着带锯锯条10的周向长度以重复串联方式布置的多个后边缘图案21。尽管图1中仅展示两个后边缘图案21,但根据带锯锯条10的各种实例实施例,带锯锯条10的后边缘16可包含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或更多个后边缘图案21。如图所示,后边缘图案21按顺序次序可包含:(i)相对较短的斜降区段22;(ii)相对较长的斜升区段24;及(iii)相对较长的间隔区段26。以此方式,带锯锯条10的高度(即,带锯锯条10的切割边缘14与后边缘16之间的高度延伸距离)可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长度而变化。如图所示,可在与切割方向20相反的方向上布置斜降区段22、斜升区段24及间隔区段26的顺序次序。换句话说,在带锯锯条10于切割方向20上移动且切割边缘14啮合工件时,斜降区段22可为重复后边缘图案21的前导区段,斜升区段24可在斜降区段22的尾端,且间隔区段26可在斜升区段24的尾端。
相对于带锯锯条10的切割方向20,斜降区段22、斜升区段24及间隔区段26各自可具有前端及尾端。如图所示,斜降区段22的尾端可定位为邻近于斜升区段24的前端,且斜升区段24的尾端可定位为邻近于间隔区段26的前端。换句话说,斜降区段22可从后边缘图案21的前端(及先前后边缘图案21的尾端)延伸到斜升区段24的前端,斜升区段24可从斜降区段22的尾端延伸到间隔区段26的前端,且间隔区段26可从斜升区段24的尾端延伸到后边缘图案21的尾端(及随后后边缘图案21的前端)。
如图所示,带锯锯条10的高度可从斜降区段22的前端到斜降区段22的尾端减小,带锯锯条10的高度可从斜升区段24的前端到斜升区段24的尾端增大,且带锯锯条10的高度可从间隔区段26的前端到间隔区段26的尾端保持恒定或实质上恒定。以此方式,带锯锯条10可在斜降区段22的尾端与斜升区段24的前端的相交点处具有最小高度,且带锯锯条10可沿着间隔区段26具有最大高度。
斜降区段22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至少一个斜降锐角αARD,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至少一个斜降钝角αORD。如图所示,所述至少一个斜降锐角αARD及所述至少一个斜降钝角αORD可由斜降区段22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斜升区段24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至少一个斜升锐角αARU1、αARU2,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至少一个斜升钝角αORU1、αORU2。如图所示,所述至少一个斜升锐角αARU1、αARU2及所述至少一个斜升钝角αORU1、αORU2可由斜升区段24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间隔区段26可包含至少实质上平行(即,实质上平行或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笔直线性边缘。
如图所示,斜升区段24可包含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其还可称为“第一斜升区段”)、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其还可称为“第二斜升区段”),及定位于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与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之间的中间子区段32(其还可称为“中间区段”)。相对于带锯锯条10的切割方向20,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及中间子区段32各自可具有前端及尾端。如图所示,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尾端可定位为邻近于中间子区段32的前端,且中间子区段32的尾端可定位为邻近于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前端。换句话说,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可从斜升区段24的前端(及斜降区段22的尾端)延伸到中间子区段32的前端,中间子区段32可从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尾端延伸到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前端,且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可从中间子区段32的尾端延伸到斜升区段24的尾端(及间隔区段26的前端)。
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第一斜升锐角αARU1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第一斜升钝角αORU1。如图所示,第一斜升锐角αARU1及第一斜升钝角αORU1可由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第二斜升锐角αARU2,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第二斜升钝角αORU2。如图所示,第二斜升锐角αARU2及第二斜升钝角αORU2可由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斜升锐角αARU1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锐角αARU2,且第一斜升钝角αORU1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斜升钝角αORU2。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斜升锐角αARU1可不同于(例如,大于或小于)第二斜升锐角αARU2,且第一斜升钝角αORU1可不同于第二斜升钝角αORU2。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斜降锐角αARD可大于第一斜升锐角αARU1及第二斜升锐角αARU2中的每一者,且斜降钝角αORD可小于第一斜升钝角αORU1及第二斜升钝角αORU2中的每一者。
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1到4中所示,中间子区段32可包含至少实质上平行(即,实质上平行或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笔直线性边缘。以此方式,带锯锯条10的高度可从中间子区段32的前端到中间子区段32的尾端保持恒定或实质上恒定。
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如图5及6中所示,中间子区段32可包含共同地沿着后边缘16形成凹入的“V”形状的第一部分32a(其还可称为“第一中间部分”)及第二部分32b(其还可称为“第二中间部分”)。相对于带锯锯条10的切割方向20,第一部分32a及第二部分32b各自可具有前端及尾端。如图所示,第一部分32a的尾端可定位为邻近于第二部分32b的前端。换句话说,第一部分32a可从中间子区段32的前端(及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尾端)延伸到第二部分32b的前端,且第二部分32b可从第一部分32a的尾端延伸到中间子区段32的尾端(及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前端)。
第一部分32a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第一中间锐角αAINT1,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第一中间钝角αOINT1。如图所示,第一中间锐角αAINT1及第一中间钝角αOINT1可由第一部分32a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第二部分32b可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第二中间锐角αAINT2,且相对于平行于切割平面18而定向的平面界定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第二中间钝角αOINT2。如图所示,第二中间锐角αAINT2及第二中间钝角αOINT2可由第二部分32b的笔直线性边缘界定。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中间锐角αAINT1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中间锐角αAINT2,且第一中间钝角αOINT1可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二中间钝角αOINT2。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第一中间锐角αAINT1可不同于第二中间锐角αAINT2,且第一中间钝角αOINT1可不同于第二中间钝角αOINT2
如图3及5中所示,斜降区段22具有斜降长度LRD,斜升区段24具有斜升长度LRU,且间隔区段26具有间隔长度LSP。后边缘图案21具有等于斜降长度LRD、斜升长度LRU与间隔长度LSP的总和的图案长度LPAT。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斜升长度LRU及间隔长度LSP各自可大于斜降长度LRD。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斜升长度LRU可大于间隔长度LSP。如图所示,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具有第一成角斜升长度LRU1,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具有第二成角斜升长度LRU2,且中间子区段32具有中间长度LINT。斜升长度LRU等于第一成角斜升长度LRU1、第二成角斜升长度LRU2与中间长度LINT的总和。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成角斜升长度LRU1可等于第二成角斜升长度LRU2。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第一成角斜升长度LRU1可不同于第二成角斜升长度LRU2。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斜降长度LRD可等于中间长度LINT。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斜降长度LRD可不同于中间长度LINT
如图5及6中所示,第一部分32a具有第一中间长度LINT1,且第二部分32b具有第二中间长度LINT2。中间长度LINT等于第一中间长度LINT1与第二中间长度LINT2的总和。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中间长度LINT1可等于第二中间长度LINT2。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第一中间长度LINT1可不同于第二中间长度LINT2
带锯锯条10具有总周向锯条长度LBLD(未展示)。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图案长度LPAT乘以沿着后边缘16存在的后边缘图案21的数目。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十(10)英尺(3.05米)且小于约十五(15)英尺(4.57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约三分之一(1/3)的斜升长度LRU且小于或等于约一又二分之一(1.5)倍的斜升长度LRU。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十五(15)英尺(4.57米)且小于约二十(20)英尺(6.10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约二分之一(1/2)的斜升长度LRU且小于约两(2)倍的斜升长度LRU。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二十(20)英尺(6.10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约二分之一(1/2)的斜升长度LRU且小于约三(3)倍的斜升长度LRU。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10英尺(3.05米)且小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斜降长度LRU。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10英尺(3.05米)且小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约三分之一的斜升长度LRU且小于约一又二分之一倍的斜升长度LRU。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锯条长度LBLD可等于或大于约14英尺(4.27米),且间隔长度LSP可等于或大于斜降长度LRU。将理解,带锯锯条10及后边缘16的区段的确切尺寸可根据带锯锯条10的各种实施例而变化。
如图所示,带锯锯条10的高度可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长度而变化。根据图1到4中说明的实例实施例,带锯锯条具有:(i)在斜降区段22的前端处的第一高度H1;(ii)在斜降区段22的尾端及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前端处的第二高度H2;(iii)在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尾端处、沿着中间子区段32及在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前端处的第三高度H3;以及(iv)在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尾端处且沿着间隔区段26的第四高度H4。在图1到4的实例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四高度H4;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及第三高度H3中的每一者;且第三高度H3大于第二高度H2。以此方式,第一高度H1及第四高度H4是带锯锯条10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最大高度,且第二高度H2是带锯锯条10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最小高度。
根据图5及6中说明的实例实施例,带锯锯条具有:(i)在斜降区段22的前端处的第一高度H1;(ii)在斜降区段22的尾端及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前端处的第二高度H2;(iii)在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的尾端及中间子区段32的第一部分32a的前端处的第三高度H3;(iv)在中间子区段32的第一部分32a的尾端及中间子区段32的第二部分32b的前端处的第四高度H4;(v)在中间子区段32的第二部分32b的尾端及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前端处的第五高度H5;及(vi)在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的尾端处及沿着间隔区段26的第六高度H6。在图5及6的实例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六高度H6;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第三高度H3、第四高度H4及第五高度H5中的每一者;第三高度H3等于或实质上等于第五高度H5;第三高度H3大于第二高度H2及第四高度H4中的每一者;且第四高度H4大于第二高度H2。以此方式,第一高度H1及第六高度H6是带锯锯条10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最大高度,且第二高度H2是带锯锯条10沿着后边缘图案21的最小高度。
因此,在所展示的实例实施例中,带锯锯条10的重复后边缘图案21致使带锯锯条10的高度在重复模式中沿着带锯锯条10的长度不同。带锯锯条10的切割边缘14啮合工件的力(其还可称为“切割力”)至少部分地对应于带锯锯条10的啮合工件的部分的高度。因此,在使用带锯锯条10期间,重复后边缘图案21致使切割力根据重复模式而变化。切割力的重复且改变的模式可辅助将切割边缘14刺透到工件中,且由此切割(例如)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例如,718)。
带锯锯条10的重复后边缘图案21还致使邻近锯轮12中的一者的带锯锯条10部分的高度在重复图案中相对于邻近锯轮12中的另一者的带锯锯条10部分的高度不同。这又致使邻近锯轮12的切割边缘14部分相对于由切割边缘14的至少实质性其余部分界定的切割平面18在重复模式中移动。这种移动还可辅助增大切割边缘14到工件中的刺透,且由此切割(例如)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例如,718)。
此外,带锯锯条10的重复后边缘图案21可辅助减小在带锯锯条10的使用期间在后边缘16啮合锯轮12且切割边缘14啮合工件时产生的噪声或振鸣声的声级。举例来说,第一成角斜升子区段28与第二成角斜升子区段30之间的中间子区段32的存在可降低在斜升区段24啮合锯轮12中的一者且沿其行进(引起由切割边缘14施加到工件的切割力的对应增大)时产生的噪声或振鸣声的声级。实际上,在斜升区段24啮合锯轮12中的一者且沿其行进时,中间子区段32可消解带锯锯条10的高度的增大(及由切割边缘14施加到工件的切割力的对应增大)。
实例带锯锯条10可用以切割工件。一种用于切割工件的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骤:(i)提供本文所述的带锯锯条10;(ii)提供包含隔开的锯轮12的带锯机;以及(iii)为带锯机供电以使带锯锯条10在切割方向20上移动,同时维持带锯锯条10的后边缘16与隔开的锯轮12的啮合,且同时选择性地啮合工件与带锯锯条10的切割边缘14。在某些实例实施例中,工件可由在切割期间具有加工硬化倾向的材料形成。举例来说,工件可由718形成。
尽管已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众多其它修改及替代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举例来说,相对于特定装置或组件描述的功能性中的任一者可由另一装置或组件执行。另外,尽管已描述特定装置特性,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关于众多其它装置特性。另外,尽管已用特定针对于结构特征及/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实施例,但应理解,本发明不必限于所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实际上,特定特征及动作揭示为实施实施例的说明性形式。除非另有特定说明或以其它方式在如所使用的上下文内理解,否则例如“可以”、“可能”、“可”以及其它语言等条件性语言通常意欲传达某些实施例可包含而其它实施例可不包含某些特征、元件及/或步骤。因此,这些条件性语言通常不意欲暗示一或多个实施例以任何方式需要特征、元件及/或步骤。最后,术语“多个”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在用于描述及/或权利要求书中时指示相应元件的多个数目。

Claims (20)

1.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
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
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
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
第一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
中间区段,其具有中间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第二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
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长度、所述中间长度与所述第二斜升长度的总和大于所述斜降长度及所述间隔长度中的每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间隔长度大于所述斜降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长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斜升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斜降长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中间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斜降锐角大于所述第一斜升锐角及所述第二斜升锐角中的每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锐角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斜升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斜降区段从所述后边缘图案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斜升区段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一斜升区段从所述斜降区段的尾端延伸到所述中间区段的前端,其中所述中间区段从所述第一斜升区段的尾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斜升区段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二斜升区段从所述中间区段的尾端延伸到所述间隔区段的前端,且其中所述间隔区段从所述第二斜升区段的尾端延伸到所述后边缘图案的尾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带锯锯条在所述斜降区段的前端处具有第一高度,其中所述带锯锯条在所述斜降区段的所述尾端及所述第一斜升区段的所述前端处具有第二高度,其中所述带锯锯条在所述第一斜升区段的所述尾端处、沿着所述中间区段且在所述第二斜升区段的所述前端处具有第三高度,其中所述带锯锯条在所述第二斜升区段的所述尾端处且沿着所述间隔区段具有第四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高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四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及所述第三高度中的每一者,且其中所述第三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10.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
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
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重复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
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
斜升区段,其具有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斜升锐角;以及
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其中所述斜升区段定位为邻近于所述斜降区段;
其中所述间隔区段定位为邻近于所述斜升区段;且
其中所述斜升长度及所述间隔长度各自大于所述斜降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斜升区段包括:
第一斜升子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
第二斜升子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
中间子区段,其在所述第一斜升子区段与所述第二斜升子区段之间延伸且具有中间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中间子区段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中间子区段包括:
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中间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中间锐角;以及
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二中间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中间锐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长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中间长度,且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锐角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中间锐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斜降长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中间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长度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斜升长度,且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锐角等于或实质上等于所述第二斜升锐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等于或大于约10英尺且小于约14英尺,且其中所述间隔长度等于或大于约三分之一的所述斜升长度且小于约一又二分之一倍的所述斜升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带锯锯条的总周向长度等于或大于约14英尺,且其中所述间隔长度大于所述斜降长度。
19.一种带锯锯条,其包括:
切割边缘,其界定切割平面且经配置以在所述带锯锯条于切割方向上移动期间啮合工件;
后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位于所述带锯锯条的相对侧上且界定后边缘图案,所述后边缘图案按顺序次序包括:
斜降区段,其具有斜降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平面界定斜降锐角;
第一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一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一斜升锐角;
中间区段,其具有中间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第二斜升区段,其具有第二斜升长度且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的所述平面界定第二斜升锐角;以及
间隔区段,其具有间隔长度且定向为至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切割平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锯锯条,其中所述第一斜升长度、所述中间长度与所述第二斜升长度的总和大于所述斜降长度及所述间隔长度中的每一者。
CN201510700917.7A 2014-10-24 2015-10-26 带锯锯条 Pending CN1055834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68098P 2014-10-24 2014-10-24
US62/068,098 2014-10-24
US14/919,807 US9987695B2 (en) 2014-10-24 2015-10-22 Band saw blade with repeating back edge pattern and related method
US14/919,807 2015-10-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3467A true CN105583467A (zh) 2016-05-18

Family

ID=5436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0917.7A Pending CN105583467A (zh) 2014-10-24 2015-10-26 带锯锯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87695B2 (zh)
EP (1) EP3012054B1 (zh)
JP (1) JP2016083767A (zh)
CN (1) CN105583467A (zh)
CA (1) CA2910155A1 (zh)
MX (1) MX20150149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7762A1 (de) * 2015-10-14 2017-04-15 Voestalpine Prec Strip Gmbh Schneidwerkzeug zum Trennen von Flachmaterialien
IT201600109228A1 (it) * 2016-10-28 2018-04-28 Francesco Arrighi Macchina segatrice con lama a nastro conformata
WO2019050982A1 (en) * 2017-09-05 2019-03-14 Simonds Saw, Llc SAW BLADE COMPRISING VARIABLE CURVE GEOMETRY RAMP ELEMENTS
MX2022015390A (es) * 2020-06-05 2023-03-14 The M K Morse Company Hoja de sierra de cinta con borde posterior mejorad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50478A (en) * 1930-11-06 1932-03-22 Atlantic Service Company Inc Saw
US4195543A (en) * 1976-11-12 1980-04-01 Wallace Murray Canada Limited Band saw
US4160397A (en) * 1977-10-17 1979-07-10 Milo Bertini Saw blad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205571A (en) 1977-10-17 1980-06-03 Millo Bertini Saw blade construction
US4423653A (en) 1982-10-15 1984-01-03 American Saw & Mfg. Company Band saw blade construction
US4603613A (en) * 1983-09-23 1986-08-05 Harry Wilson Hollow formed band saw for industrial band mill
JP4102817B2 (ja) 2004-08-19 2008-06-18 株式会社アマダ 帯鋸刃
JP5600473B2 (ja) * 2009-05-12 2014-10-01 株式会社アマダ 帯鋸刃
SE538438C2 (sv) 2012-07-03 2016-06-28 Kapman Ab Sågblad och sätt att utforma en bakkant på ett sågblad
DE102013110120A1 (de) * 2013-09-13 2015-03-19 WIKUS-Sägenfabrik Wilhelm H. Kullmann GmbH & Co. KG Sägeband mit profiliertem Bandrück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12054B1 (en) 2017-08-23
EP3012054A1 (en) 2016-04-27
US20160114416A1 (en) 2016-04-28
CA2910155A1 (en) 2016-04-24
US9987695B2 (en) 2018-06-05
JP2016083767A (ja) 2016-05-19
MX2015014923A (es) 2016-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3467A (zh) 带锯锯条
AU2014203606B2 (en) Hole cutter
US20130149059A1 (en) Saw Blade with Tooth Form Projection
CN104968460A (zh) 对诸如涡轮机转子盘或涡轮压缩机盘的部件拉削狭槽的方法及拉刀
DE102007058889A1 (de) Sägeblatt für Werkzeugmaschinen
JP2009144716A (ja) ターボ機械用の多段タービンを設計する方法
US20150190871A1 (en) Saw Blade Having Compound Angled Tips
WO2006099607A2 (en) Saw blade
JP2014134115A (ja) 複数の直線により形状が定義されるインペラ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インペラ
CN105396545A (zh) 一种高效环矩鞍填料
RU2006117267A (ru) Лопаточный аппарат рабочего колеса радиально-осевой гидротурбины
CN203265777U (zh) 圣诞树榫槽拉刀
CN202539696U (zh) 一种双面刃往复锯条
CN104439472B (zh) 一种复杂槽型铣刀及其断屑槽的加工方法
CN104908500A (zh) 一种钢丝纹理加工装置的雕刻轮
WO2018155356A1 (ja) 歯先面取が歯先縁に沿って形成されたアサリ歯を有する硬質チップ帯鋸刃
CN203156883U (zh) 加工木质面板成形槽用倒角面板刀
CN203156887U (zh) 加工木质面板成形槽用波浪橱柜刀
RU2306208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лезвийных режущ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CN204673738U (zh) 加工木质面板成形线条的佛肚扶手刀
CN203156885U (zh) 加工木质面板成形槽用多弧面板刀
US1888508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blade disks for radial admission turbines
CN218177291U (zh) 旋转叶片锁紧结构及汽轮机
CN215545461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金属锯片制品
CN108838629B (zh) 菱形两侧面齿形动隔叶件加工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