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0485A -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0485A
CN105580485A CN201480052070.XA CN201480052070A CN105580485A CN 105580485 A CN105580485 A CN 105580485A CN 201480052070 A CN201480052070 A CN 201480052070A CN 105580485 A CN105580485 A CN 105580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node
cell
small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20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K·沃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8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0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的方法,该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用于由处于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的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使用,该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指配至少一个C-RNTI,从多个C-RNTI中选择所述C-RNTI或所述C-RNTI中的每一个,以使能在用户设备和主节点和辅节点中的各节点之间的无冲突的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与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方法、电信系统、主节点、辅节点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小小区是能够在具有几十米的典型覆盖范围的住宅或企业环境中提供蜂窝服务的低功率低成本基站。其具有支持简单的即插即用布置的自动配置和自优化能力,并且被设计为将其自身自动地整合到现有宏蜂窝网络中。通常被称为微微小区或城域小区的小小区通常使用客户的宽带互联网连接,例如DSL、电缆等,作为朝向宏蜂窝网络的回程。对小小区之间以及小小区和宏小区之间的非理想回程(具有几微秒到几十微秒的单向时延)的支持被视作典型布置场景。
用于处理诸如热点区域的高业务区域中的容量需要的小小区布置是研究的领域。对处理高业务区域中的容量需要的一个建议是提供对用户设备的双连接支持。双连接支持允许用户设备(UE)同时连接到宏小区和小小区、或者连接到例如两个小小区或两个宏小区。因此,UE可以同时被连接到多于一个小区并且由多于一个小区服务。双连接支持被认为是使能在需要时进行业务卸载的方式。
然而,双连接支持引起了与UE的识别相关的多个问题,同时从移动性控制的角度保持具有对网络的单个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概念。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的方法,该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用于由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使用,该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指配至少一个C-RNTI,所述C-RNTI或所述C-RNTI中的每一个被从多个C-RNTI中选择以使能用户设备与主节点和辅节点中的各节点之间的无冲突的通信。C-RNTI可以从用于和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公共保留集合中选择。用户设备可以被指配第一和第二C-RNTI,以用于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的通信。第一C-RNTI可以在系统的主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并且第二C-RNTI在系统的辅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C-RNTI可以通过系统的主节点来选择,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主节点向辅节点传送所选择的C-RNTI。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电信系统,包括主节点、辅节点、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UE,该系统可操作为向UE指配至少一个C-RNTI,所述C-RNTI或所述C-RNTI中的每一个被从存储用于该系统的多个C-RNTI中选择,以使能用户设备与主节点和辅节点中的各节点之间的无冲突的通信。C-RNTI可以从用于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保留集合中选择。C-RNTI可以从用于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公共保留集合中选择。该集合在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可以是公共和被保留的。用户设备可以被指配第一和第二C-RNTI,以用于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的通信。第一C-RNTI可以在系统的主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并且第二C-RNTI在系统的辅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如本文提供的无线电电信系统的主节点,可在与UE的双连接链路中操作。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如本文提供的无线电电信系统的辅节点,可在与UE的双连接链路中操作。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与如本文提供的、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UE。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UE,该UE可根据如本文提供的方法操作。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体现于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使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被适配为被执行以实现与如本文提供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管理C-RNTI的方法,该C-RNTI用于由与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宏小区和小小区的集群的异构电信网络的示意表示;
图2是用于在小小区配置期间向UE分配辅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
图3是用于在对小小区的随机接入期间向UE分配辅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
图4是用于传送支持双连接的UE的保留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以及
图5是用于解决标识符冲突的过程的示意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充分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现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过程。重要的是应当理解,实施例可以以许多替代形式来提供,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示例。
因此,尽管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来修改并且可以采取各种替代形式,但是作为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以下具体描述其具体实施例。不旨在于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应当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价物和替代。贯穿附图和具体描述,适当地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一致地表示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实施例的术语并不意在限制范围。冠词“一”、“一个”和“该”是单数,因为其具有单个指示物,然而本文中的单数形式的使用不应当排除多于一个指示物的存在。换言之,单数指示的元件可以编号一个或多个,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项、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项、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将被根据本领域中的惯常含义进行解释。还应当理解,通常使用的术语也应当被根据相关领域中的惯用意义进行解释,而不是在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上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
通常,传统系统取决于在UE连接到网络时经由网络分配的标识符进行的UE标识。该标识符在对网络的初始接入期间被分配给UE,并且当UE移动到网络的另一小区时,新的标识符被分配。针对UE和指配该标识符的节点之间的所有通信,使用该标识符来寻址UE。当UE一次仅连接到一个节点时,能够保持相同的标识符。
图1是包括宏小区12和小小区的集群14的异构电信系统10的示意表示。小区12和小小区的集群14中的小区中各个小区由E-UTRAN节点B,也称为演进的节点B(在本文中“eNB”,也可互换地被称为“节点”)来服务,其形成连接到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硬件,该无线电通信网络与称为用户设备(UE)的移动电话直接通信。
小小区的集群14包括第一小小区16、第二小小区18、第三小小区20、第四小小区22和第五小小区24。小小区在地理上分布,以提供在宏小区12内的覆盖区域。UE21可以在网络10中漫游。当用户设备位于宏小区12内时,可以在用户设备和宏小区基站26之间通过关联的无线电链路建立通信。如果用户设备地理上位于小小区16、18、20、22和24中的一个内,则可以通过关联的无线电链路在用户设备的关联的小小区的基站之间建立通信。应当理解,图1仅示出了示例性异构网络,并且可以提供多个宏小区,可以提供多于或少于5个小小区,并且可以提供多个小小区集群。
如上所述,在宏小区12内,提供了多个小小区基站,其提供多个小小区16、18、20、22和24。小小区在其附近提供用于用户的本地通信覆盖。当用户设备进入诸如第一小小区16的小小区的范围内时,诸如当小小区的基站检测到用户设备已经进入范围内时,在宏小区的基站26和小小区的基站28之间可以进行切换。类似地,当用户设备进入不同小小区的范围内时,当也可以在当前小小区的基站和新的小单元的基地台之间,当新的小小区的基站检测到用户设备已经进入范围内时,可以在当前小小区的基站和新的小小区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
为了处理高业务区域的容量需要,图1的电信网络10中的用户设备可以被提供有双连接支持。即,用户设备可以连接到宏小区12和小小区16二者。而且,应当理解,用户设备可以双连接到小小区16和其他小小区18至24中的任何一个。参考图1所描述的双连接可以用于使能在需要时经由小小区卸载业务。例如,与用户设备在使用的特定服务相关联的数据流可以被卸载到高业务区域中的小小区,否则,可能导致宏小区12变得例如过载。
因此,UE21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于一个小区,并且因此UE可以由多于一个小区来服务,该多于一个小区可以属于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eNB。小小区不仅需要服务针对双连接的UE的卸载的业务,而是还可以服务直接连接到小小区的传统UE。通常,连接到网络的UE使用标识符来标识,该标识符诸如分配的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或C-RNTI,其在UE对网络的初始接入时被分配给该UE,并且可以使用切换过程被改变。
即使UE连接到多于一个的小区,在一些架构解决方案中,UE可能仅具有到网络的一个RRC连接。当用于UE的RRC协议仅在一个eNB处终止时,该eNB还可以用作用于移动性相关的信令的中心控制器,由此用作移动性锚点。从UE和网络通信的角度,可能需要多个UE标识和/或多个传输路径的识别。然而,从RRC连接的角度,UE由单个C-RNTI来标识。根据示例,从移动性控制的角度,具有对网络的单个RRC连接的概念被保留,同时可以指配独立的UE标识,以用于在UE和不同eNB之间的通信的目的。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C-RNTI的管理的方法,该C-RNTI用于与双连接的UE一起使用。在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区分主和辅C-RNTI的方法,其中主C-RNTI用作从移动性观点来看的UE的标识(诸如关于例如移动性锚定和连接模式寻呼),以及用于使能UE和主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UE的标识。这可以采取在物理控制信道(PDCCH)中UE寻址以及数据传输的加扰使用的形式。辅C-RNTI可以由UE与其处于双通信的第二节点来分配,并且可以用于UE寻址和在例如UE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标识的目的。
在替代示例中,多个C-RNTI可以被保留用于与双连接的UE一起使用。即,C-RNTI空间的一部分可以被保留用于支持双连接的UE的使用。所保留的C-RNTI空间可以在双连接中所涉及的任何节点之间进行传送。
因此,在考虑用于小小区增强的双连接场景下,UE被连接到属于不同eNB的至少两个eNB(宏小区和小小区)。
诸如26的宏eNB向与之连接的UE分配C-RNTI。类似地,诸如集群14中的小小区中的一个的小小区eNB向与之连接的UE分配C-RNTI。根据示例,UE被连接到宏小区,并且当UE处于小小区的覆盖附近时,宏节点配置UE以用于双连接。因为已经从宏小区给予UE了C-RNTI,并且因为小小区不知道所分配的C-RNTI,所以相同的C-RNTI可能已经被分配给连接给连接到小小区的传统UE。为了释放分配给传统UE的C-RNTI,小区内切换过程可能产生对传统UE的用户平面干扰。
根据示例,UE标识与传输路径标识分离。传统C-RNTI(如传统系统中考虑的)可以用于宏小区中的UE标识,双连接的UE的集中式的RRC位于该宏小区。这也可以用于UE传输路径标识以用于宏小区中的通信。辅C-RNTI被定义用于小小区中的UE的传输路径标识。
主C-RNTI具有相同的功能,并且以与在传统网络中的标识符的相同方式起作用。网络基于主C-RNTI来识别UE。当UE被切换到另一eNB时,或者在RRC重新建立的情况下在UE到达准备的情况下,主C-RNTI被用作UE标识。
然而,在失去同步同时RRC连接的情况下,针对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的用于的UE寻呼的过程被基于传输路径修改。在一个示例中,UE可以使用主C-RNTI来寻呼。这在UE在宏小区和小小区/节点中均失去同步的情况下是适当的,并且其中,多流传输被使能,其中,分组属于同一无线电承载并且经由小小区和宏小区二者被传送。
在另一示例中,UE使用适当的C-RNTI来寻呼。如果UE与讨论中的小小区不同步,并且存在要从小小区传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则使用辅C-RNTI来寻呼UE,这触发用于辅小区或主小区和辅小区二者的上行链路同步过程。
辅C-RNTI的主要使用是用于通过小小区的通信的UE标识和加扰使用。UE被从小小区传送的PDCCH、PUCCH和小小区的PHICH使用辅C-RNTI来寻址。使用辅C-RNTI来加扰从小小区接收的PDSCH/发送到小小区的PUSCH。
主C-RNTI在UE的初始接入期间被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切换过程来修改。辅C-RNTI由小型(辅)小区/节点来分配。这在小小区配置过程期间进行。替代地,辅C-RNTI可以在对小小区的随机接入期间由小小区直接分配给UE。
图2是用于在小小区配置期间向UE分配辅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宏节点26将小小区配置请求发送到例如小小区20或小小区的集群14内的小小区中的任何其他小小区。确认消息可以由小小区节点返回给宏小区。该确认将小小区配置和辅标识符数据包括在透明容器中。该数据由宏小区转发到UE21。小小区激活是由宏小区发起的,并且使用辅C-RNTI来用信令通知命令,包括专用前导。最后,提供与小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
图3是在对小小区的随机接入期间用于向UE分配辅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从宏eNB26向UE21发送小小区配置请求,该小小区配置请求包括到小小区20的上行链路同步的专用前导。提供了在UE21和小小区20之间的上行链路同步,并且由小小区20向UE21分配辅标识符。
在一些无线电通信系统架构中,遵循集中式RRC协议概念。在该情况下,RRC协议位于宏eNB处。UE保持与宏eNB处的RRC实体的RRC连接,并且RRC保持UE上下文,包括至少主C-RNTI。辅C-RNTI可以或可以不由中央RRC来保持。如果辅C-RNTI被保持,则用于UE的辅C-RNTI可以被由小小区提供给宏小区。另一方面,辅C-RNTI将由小小区使用以用于在UE和小小区之间的通信。因此,即使被称为C-RNTI,其仅仅用作用于UE的传输路径标识。因此,辅C-RNTI可以在该小小区处保持。假定根据该架构,仅用户平面协议存在于小小区处,辅C-RNTI也可以被认为是用于UE的用户平面传输ID,并且保持在用户平面协议层处,例如:PDCP、RLC或MAC层。如果协议架构使得RRC协议在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分布,则辅C-RNTI可以被保持在位于小小区处的RRC层处。
根据替代示例,在两个小区中,即宏小区和小小区中,可以使用相同的C-RNTI。在与支持双连接的UE一起使用的或适合与支持双连接的UE一起使用的小区中可以保留或预先分配多个C-RNTI的集合。宏将来自预先分配的集合中的C-RNTI分配给支持双连接的UE。当双连接被配置时,小小区中的相同C-RNTI可以被释放,以用于进入的双连接的UE的使用(在相同C-RNTI已经从例如另一eNB分配给另一双连接UE的情况下)。
注意,多个宏eNB可以利用相同的小小区来用于数据卸载,即使该方法消除了对传统UE的可能的负面影响,支持双连接的UE可能由于C-RNTI重新分配而经历用户平面中断。此外,需要在所涉及的eNB之间的新的信令用于C-RNTI池协商,并且在相同的C-RNTI被分配给多于一个的双连接UE时还用于解决冲突。RRC或Xn信令可以用于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双连接UE的使用的保留C-RNTI池还可以被硬编码。
在图4中示出了用于传送针对双连接UE分配的C-RNTI池的信令(RRC或Xn协议信令),这是用于传送针对支持双连接的UE的保留标识符的过程的示意表示。
小小区20保留C-RNTI池,并且将其传送给相邻eNB40、45。当宏eNB40、45或小小区eNB20向支持双连接的UE分配C-RNTI时,C-RNTI保留池中的C-RNTI被指配给UE。在示例中,这意味着负责C-RNTI分配的eNB将知道UE用于双连接的能力。因此,对于切换的情况,通过源eNB将UE的双连接UE能力传送到目标eNB。
然而,C-RNTI冲突可能仍然发生。例如,如果小小区向连接到小小区的支持双连接的UE分配了C-RNTI。该UE仅单连接到小小区。因此,在相邻宏小区中不存在该UE的可视性。相邻宏小区也具有连接到宏eNB的支持双连接的UE。同样,UE仅连接到宏小区。相同的C-RNTI可能被独立地分配给小小区中的UE和宏小区中的UE。两个UE均移动,因此需要配置对小小区和宏小区的双连接。当两个UE具有相同的C-RNTI时,在双连接配置期间,可以对一个UE给予不同的C-RNTI。在图5中示出了冲突情况下的用于C-RNTI协商的可能信令流,图5是用于解决标识符冲突的过程的示意表示。
宏eNB26向小小区20发送包括当前C-RNTI的小小区配置请求。小小区20确认该请求,并且向小区26传送数据以指示是否存在C-RNTI冲突,并且如果是这样则包括新的C-RNTI,这全部可以在透明容器中被发送。宏小区26将该小小区配置、包括容器中的新的C-RNTI,转发到UE21。小小区激活被发起,并且从小小区20用信令将PDCCH命令发送到新的C-RNTI,包括专用前导。对小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被发起。
宏eNB26向小小区20发送包括当前C-RNTI的小小区配置请求。小小区20确认该请求,并且向小区26传送数据,指示是否存在C-RNTI冲突,并且如果是这样则包括新的C-RNTI。如果新的C-RNTI已经被宏eNB中的另一UE使用,则宏eNB拒绝C-RNTI,并且请求或提出另一C-RNTI。因此,C-RNTI协商可以在两个eNB之间执行。宏小区26向UE21转发包括新的C-RNTI的小小区配置。小小区激活被发起,并且从小小区20用信令将PDCCH命令发送到新的C-RNTI,包括专用前导。发起对小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当UE被连接到多于一个的节点时,诸如当处于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的双连接时,提供用户传输路径标识的方法。在一个示例中,UE由位于不同节点处并且经由非理想的回程链路连接的多于一个的独立调度器来服务。
虽然已经参考C-RNTI描述了这里的方法和系统,但是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标识符,并且上述不意在进行限制。相反,出于清楚和简单,提供了对诸如C-RNTI的特定标识符的引用。虽然已经参考宏eNB和小小区eNB描述了本文的方法和系统,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于对例如两个小小区或两个宏小区的双连接的UE身份分配。
本发明可以在其他特定装置和/或方法中实现。在所有方面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要被视作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具体地,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本文的说明书和附图来指示。落在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要被包括在其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的方法,所述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用于由与所述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指配至少一个C-RNTI,所述C-RNTI或所述C-RNTI中的每一个C-RNTI从多个C-RNTI中被选择,以使能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主节点和所述辅节点中的各节点之间的无冲突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RNTI是从用于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和所述辅节点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保留集合中选择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RNTI是从用于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和所述辅节点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公共保留集合中选择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指配第一C-RNTI和第二C-RNTI,以用于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和所述辅节点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RNTI在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和所述用户设备之间使用,并且所述第二C-RNTI在所述系统的所述辅节点和所述用户设备之间使用。
6.一种无线电电信系统(10),包括:
主节点(26);
辅节点(16、18、20、22、24);
处于与所述系统(10)的所述主节点(26)和辅节点(16、18、20、22、24)的双连接的UE(21);
系统可操作为向所述UE(21)指配至少一个C-RNTI,所述C-RNTI或所述C-RNTI中的每一个从存储用于所述系统(10)的多个C-RNTI中被选择,以使能在所述UE(21)与所述主节点(26)和所述辅节点(16、18、20、22、24)中的各节点之间的无冲突的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C-RNTI是从用于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26)和所述辅节点(16、18、20、22、24)一起使用的多个C-RNTI的公共保留集合中选择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UE(21)被指配第一C-RNTI和第二C-RNTI,以用于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26)和所述辅节点(16、18、20、22、24)的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UE(21)使用所述第一C-RNTI与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26)进行通信,并且所述UE(21)使用所述第二C-RNTI与所述系统的所述辅节点(16、18、20、22、24)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26)可操作为选择所述C-RNTI,并且向所述辅节点(16、18、20、22、24)传送所选择的C-RNTI。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电信系统(10)的主节点(26),可操作在与UE(21)的双连接链路中。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电信系统(10)的辅节点(16、18、20、22、24),可操作在与UE(21)以的双连接链路中。
13.一种与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10)的主节点(26)和辅节点(16、18、20、22、24)处于双连接的UE(21)。
14.一种与系统(10)的主节点(26)和辅节点(16、18、20、22、24)处于双连接的UE(21),所述UE(2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可操作。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体现于其中的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使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被适配为被执行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管理C-RNTI的方法,所述C-RNTI用于由与所述系统的主节点和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使用。
CN201480052070.XA 2013-08-09 2014-07-21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055804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360016.3A EP2836049A1 (en) 2013-08-09 2013-08-09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
EP13360016.3 2013-08-09
PCT/EP2014/001983 WO2015018481A1 (en) 2013-08-09 2014-07-21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0485A true CN105580485A (zh) 2016-05-11

Family

ID=49382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070.XA Pending CN105580485A (zh) 2013-08-09 2014-07-21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83315A1 (zh)
EP (1) EP2836049A1 (zh)
JP (1) JP2016529817A (zh)
KR (1) KR20160042998A (zh)
CN (1) CN105580485A (zh)
TW (1) TW201513712A (zh)
WO (1) WO201501848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657A (zh) * 2016-09-26 2019-07-19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
CN112654069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非独立组网切换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8083B2 (en) * 2014-11-05 2018-07-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ity management
WO2017086496A1 (ko) * 2015-11-17 2017-05-26 엘지전자(주)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식별자를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214983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019157B2 (en) 2019-03-06 2021-05-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nectionless service and other services for devices using microservices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596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i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3104416A1 (en) * 2012-01-11 2013-07-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econdary cell preparation for inter- 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4946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trol channel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567559A4 (en) * 2010-05-03 2015-12-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COVER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
EP2439984B1 (en) * 2010-10-05 2015-09-02 Alcatel Luc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n a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8570971B2 (en) * 2011-05-06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remote radio heads
KR102088022B1 (ko) * 2012-08-01 2020-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386619B2 (en) * 2013-02-22 2016-07-0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 cell addi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78241B2 (en) * 2013-03-22 2015-07-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multiple radio connections
US9526044B2 (en) * 2013-05-08 2016-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EP3474626B1 (en) * 2013-06-26 2021-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activation of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for a secondary base station
WO2015013911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596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i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3104416A1 (en) * 2012-01-11 2013-07-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econdary cell preparation for inter- 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81bis#18][LTE/SCE-HL] CP protocol and architecture alternatives", 《3GPP TSG-RAN WG2 #82, R2-131673》 *
HUAWEI: "Study of Solutions and Radio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Dual-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1BIS,R2-13116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657A (zh) * 2016-09-26 2019-07-19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
US11477637B2 (en) 2016-09-26 2022-10-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654069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非独立组网切换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3712A (zh) 2015-04-01
EP2836049A1 (en) 2015-02-11
US20160183315A1 (en) 2016-06-23
JP2016529817A (ja) 2016-09-23
KR20160042998A (ko) 2016-04-20
WO2015018481A1 (en) 2015-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0485A (zh) 用于管理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533662B (zh) 上行调度请求方法、上行调度方法及其设备
CN105359613B (zh) 向微微bs的部分卸载
US10314095B2 (en) Method for data forwarding in a small cell system
CN104812025A (zh) 设备间发现及通信方法和系统
KR101644869B1 (ko) C-rnti의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7507581A (ja) ユーザ機器のハンドオーバに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および二重接続性システム
CN105453643B (zh) 用于数据流的设置或修改的方法和系统、主节点、辅节点、ue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85175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0121899B (zh) 在5g微小区中切换
CN105580430A (zh) 减少由于用户设备在小型小区之间的频繁小区改变所导致的至核心网的信令负载
CN101902785A (zh) 一种lte系统中的小区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和系统
KR101206161B1 (ko) 소형 기지국에서의 단말기 관리 및 간섭 제어 방법
CN102378313A (zh) 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方法及中继节点
CN105323853B (zh) 一种双连接网络中服务小区索引值的分配方法
CN101902786A (zh) 一种lte系统中的小区切换控制方法和基站
CN104581698B (zh)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JP2018129812A (ja) 無線構成パラメータの同期化
CN111357321B (zh)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2132B (zh)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15063819A1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局
CN103220828A (zh) 一种基于扁平化网络结构的多模基站系统
CN104581699A (zh)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确定方法
KR20130041659A (ko) 대중교통 사용자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8528669A (ja) Sfn間ノードメッセー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