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9958A -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9958A
CN105579958A CN201480049732.8A CN201480049732A CN105579958A CN 105579958 A CN105579958 A CN 105579958A CN 201480049732 A CN201480049732 A CN 201480049732A CN 105579958 A CN105579958 A CN 105579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platform
operator scheme
external unit
trigger profi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7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淅
陈家林
陈昕昊
沈平
方文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awi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wi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wi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wi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9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智能平台上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应用接口接收用户输入用于建立针对第一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检测模块检测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服务模块确定状态改变是否满足针对第一操作模式建立的触发简档,并且作为响应,在智能平台上发起第一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3年9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76,480、2013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76,882、2013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76,894和2014年8月2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4/470,602的权益,其各自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智能平台,更具体地涉及基于智能平台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之间的状态改变来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
背景技术
本文所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是为了总体上给出本公开的背景。就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工作的范围以及描述中在提交时并不以其他方式构成现有技术的方面而言,本发明人的工作既非明确也非隐含地被承认形成相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智能平台(诸如智能电话和智能平板)可以以不同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不同的操作模式在相同智能平台上提供不同的应用、数据和用户体验。例如,智能电话可以以儿童模式进行操作,其中仅向用户提供选择的少量面向儿童的应用。在儿童模式下,用户不被允许访问联系人信息或商务电子邮件,以便所有者的重要数据不被意外修改。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上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应当使得用户能够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进行方便地切换,同时保留某些操作模式要求的安全性和隐私。许多现有系统和方法要求用户导航通过配置选项的各个层以便在经常访问的操作模式之间切换,因此操作繁琐。在某些其他系统中,配置选项已经向所有用户提供,因此禁止用户在优选保持隐私的操作模式之间谨慎地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基于上文所述,提供了一种在智能平台上的操作模式之间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智能平台可以在若干操作模式下进行操作。智能平台包括应用接口、检测模块和服务模块。应用接口接收建立针对第一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检测模块监视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检测模块还检测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服务模块确定状态改变是否满足针对第一操作模式建立的触发简档。如果状态改变满足针对第一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则服务模块在智能平台上发起第一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简档通过针对第一操作模式定义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交互来建立。第一操作模式定义智能平台上的数据、应用、访问权限或操作的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块通过保留智能平台的当前操作模式、退出当前操作模式、获取先前保留的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作为第一操作模式、以及进入先前保留的操作模式来发起第一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接口接收建立针对智能平台的第二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以及在智能平台上执行操作的用户输入。响应于确定所执行的操作连同状态改变满足针对第二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服务模块发起第二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改变是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的热插拔连接或断开状态的改变、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位置的改变、或者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相关联的信号的衰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块响应于将基于位置的服务关机,退出第一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的衰减指示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相对距离、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开机、或者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关机。
附图说明
考虑到下面的详细描述,与附图相结合进行理解,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特征、其本质及各种优点将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针对操作模式控制系统的说明性系统架构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智能平台上操作的说明性操作模式控制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现在结合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对某些说明性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为了所针对的应用进行适当调适和修改,并且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在其他适当应用中得以采用,而且这样另外的附加和修改将并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针对操作模式控制系统的说明性系统架构的框图。智能平台101(或102)包括检测模块111(或121)、服务模块112(或122)和应用接口113(或123)。应用接口113允许用户建立针对智能平台101的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检测模块111检测至少一个外部设备(诸如外部设备103)与智能平台101之间的状态改变。服务模块112确定由检测模块111检测到的状态改变是否匹配由用户建立的触发简档,并且相应地发起或退出操作模式。在一个示例中,外部设备103、104和105可以是汽车钥匙、电源线、耳机、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安全数字(SD)卡、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近场通信(NFC)标签、无线高保真(Wi-Fi)标签或设备。
连接106表示一方面智能平台101和102与另一方面外部设备103、104和105之间的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106可以是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物理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交互的详细描述鉴于下面图2将变得容易理解。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智能平台上操作的说明性操作模式控制系统的框图。该智能平台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存储电路和用户输入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智能平台101相当于图1的智能平台101或102,并且外部设备103相当于图1的外部设备103、104或10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三个模块可以在智能平台101上运行:检测模块111、服务模块112和应用接口113。服务模块112可以通过用于发起或退出操作模式的单独模块114来有利地控制操作模式的发起或退出。
应用接口113接收用户输入以建立针对智能平台101的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接口113可以是使用显示电路呈现的设置或配置页面,其中用户可以指定(1)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以及(2)如果指定交互出现,则发起、退出或待由服务模块112执行的与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其他动作。此后,指定的交互和与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动作被封装至针对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并且该触发简档被保存在智能平台101的存储电路中。例如,如果智能平台和汽车钥匙彼此接近并且均位于或在用户家的坐标附近(即,指定的交互),则用户可以配置智能平台进入“家”模式(即,与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动作)。通过此方式,用户不再需要手动切换至“家”模式,反而可以依赖自动检测到的智能平台与汽车钥匙之间的交互无缝完成此转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简档可以附加地指定对智能平台本身的用户输入。该用户输入可以由智能平台的用户输入电路捕获。例如,当在智能电话上按压音量增大按钮时,用于在智能电话上发起儿童模式的触发简档可以被指定为拔出充电电缆。这里,按压音量增大按钮是作为触发简档的一部分所需的附加用户输入。通过此方式,外部设备或配件(即,充电电缆)的普通操作将不会意外地触发操作模式的切换。
检测模块111在智能平台101的控制电路上运行,并且监视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例如,交互106)。所监视的交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通信信号的衰减落在阈值之下,当在智能平台上按压退格按钮时耳机从电话插孔的拔出动作,或者智能平台靠近支持GPS的手表。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11将交互作为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其继而被提供给服务模块112用于进一步处理。
服务模块112在后台继续运行在智能平台101的控制电路上,并且从应用接口113接收建立的触发简档以及从检测模块111接收检测到的状态改变。继而,通过将检测到的状态改变与触发简档中的预指定交互进行比较来确定检测到的状态改变是否满足建立的触发简档。如果确定状态改变匹配特定触发简档(如先前保留在存储电路中的),则特定触发简档中指定的动作(诸如,发起新的操作模式、退出当前操作模式、或与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其他动作)将会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块112可以使得在智能平台上显示通知,并且允许用户选择如上文说明的动作是否应当被执行。然而,如果状态改变不匹配触发简档,则不执行任何动作。
在优选实施例中,发起新的操作模式涉及在存储电路上保留当前操作模式并退出该当前操作模式。通过此方式,当前操作模式下的用户活动和修改可以被保存用于将来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发起新的操作模式涉及从存储电路获取先前保留的操作模式,并且进入先前保留的操作模式。
在上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被方便地完成而不需要通过配置选项的各个层。本公开的另一优势在于触发简档可以指定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低姿态交互集,使得操作模式可以以谨慎方式发起和退出。通过此方式,操作模式的切换仅由相关用户知道并执行,因此提供了更加安全和隐私的环境。例如,出于慎重考虑,在共享平板上保持隐私信息的某些智能平台用户可能期望根本不让其他用户意识到这种隐私信息存在。在此情况下,慎重的用户可以利用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将平板谨慎地切换至隐私模式而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如可以是在普通密码保护的登录系统的情况下。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用于说明关于图1和图2所述的智能平台系统的操作的原理。
I.基于热插拔的系统
应用接口显示与控制智能平台(例如,智能电话)的操作模式(例如,“隐私”模式和“公开”模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应用接口可以显示操作模式引导屏幕以便指导用户在智能平台上设置不同的操作模式及其相应的触发简档。外部设备(例如,USB充电电缆)可以经由热插拔连接(例如,USB连接)被连接智能平台。当外部设备插入智能平台或从智能平台拔出时,热插拔状态的改变可以由智能平台的检测模块检测。作为响应,在后台运行的服务模块从检测模块接收检测到的状态改变,并且使得智能平台被切换至新的操作模式。在根据应用接口中的用户配置以新的操作模式完成期望的操作之后,用户可以重复上述步骤,或者录入密码以将智能平台恢复回其原始操作模式。
II.基于位置的系统
应用接口以与上文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于热插拔的系统)所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能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相当于基于位置的服务接收并发射其自己的位置。当外部设备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时,智能平台(例如,智能电话)的检测模块检测外部设备的位置的改变。作为响应,在后台运行的服务模块从检测模块接收检测到的位置的改变,并且使得智能平台被切换至新的操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基于位置的服务被关机时,智能平台可以退出该新的操作模式。一些智能平台还支持GPS。在这种智能平台中,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被检测并用于触发操作模式切换。例如,当支持GPS的智能电话位于远离支持GPS的智能手表(即,外部设备)不止一英里的位置时,支持GPS的智能电话进入“被盗”模式。通过此方式,被盗的智能电话将在用户意识到之前自动地下锁,而不需要用户执行远程下锁操作。因此,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切换到“被盗”模式的方式与现有技术可以提供的相比对用户更加方便。
III.基于信号强度的系统
应用接口以与上文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于热插拔的系统)所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外部设备(例如,支持的汽车钥匙)可以经由无线连接(例如,通信)连接到智能平台(例如,智能电话)。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外部设备移动远离智能平台时,智能平台的检测模块可以检测通信链路中的信号衰减。随着信号强度衰减到阈值之下,在后台运行的服务模块可以从检测模块接收状态改变的通知,并且使得智能平台被切换至新的操作模式。
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衰减可以指示外部设备的开机或关机,使得在外部设备开机时发起新的操作模式,并且在外部设备关机时退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说明性过程300的流程图。在310,智能平台是被开启并且操作的。在320,智能平台经由在用户输入电路上运行的应用接口113接收用户输入以建立针对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用户输入电路可以是键盘、触摸屏、操纵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任意其他输入电路。用户输入还可以从与智能平台连接的另一媒体设备转移,诸如通过USB电缆、Wi-Fi通信或因特网与蜂窝电话连接的计算设备。在330,在智能平台的控制电路上运行的检测模块(诸如检测模块111)监视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如上文关于图2所述,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中每个形式可以在针对特定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中明确地定义,使得交互可以与特定操作模式相关联。在340,检测模块111检测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改变可以简单地是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预定义交互。在其他实施例中,状态改变表示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通信的现有状态的偏差。上文关于图2图示了状态改变的示例性实施例。在350,在智能平台的控制电路上运行的服务模块112确定状态改变是否满足任何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如果状态改变满足特定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则在360发起该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如果状态改变不满足任意触发简档,则服务模块112不执行任何动作并且返回到后台运行。此时,在330,检测模块111将继续监视外部设备与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并且检测任何将来的状态改变。
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仅是作为示例而被提供。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行多种变化、改变和替换而并不背离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公开时可以采用针对这里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替换。以下权利要求意在定义本公开的范围,并且处于这些权利要求范围之内的方法和结构及其等同形式因此被得以覆盖。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发起操作模式的智能平台,所述智能平台包括:
应用接口,被配置为接收建立针对所述智能平台的第一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
监视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以及
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以及
服务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状态改变是否满足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状态改变满足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在所述智能平台上发起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触发简档通过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定义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交互来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定义所述智能平台上的数据、应用、访问权限或操作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
所述应用接口进一步被配置为:
接收建立针对所述智能平台的第二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以及
接收在所述智能平台上执行操作的用户输入;以及
所述服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确定所执行的操作连同所述状态改变满足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在所述智能平台上发起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的热插拔连接或断开状态的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位置的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服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将所述基于位置的服务关机,退出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相关联的信号的衰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信号的所述衰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开机,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关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服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发起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保留所述智能平台的当前操作模式;
退出所述当前操作模式;
获取先前保留的所述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以及
进入所述先前保留的操作模式。
11.一种用于在智能平台上发起操作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应用接口接收建立针对所述智能平台的第一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
监视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交互;
使用检测模块来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状态改变;
确定所述状态改变是否满足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状态改变满足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在所述智能平台上发起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建立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包括针对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定义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交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定义所述智能平台上的数据、应用、访问权限或操作的集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建立针对所述智能平台的第二操作模式的触发简档的用户输入;
接收在所述智能平台上执行操作的用户输入;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执行的操作连同所述状态改变满足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所述触发简档,在所述智能平台上发起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的热插拔连接或断开状态的改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位置的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将所述基于位置的服务关机,退出所述第一操作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改变是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相关联的信号的衰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所述信号的所述衰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与所述智能平台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开机,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关机。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平台,其中发起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包括:
保留所述智能平台的当前操作模式;
退出所述当前操作模式;
获取先前保留的所述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以及
进入所述先前保留的操作模式。
CN201480049732.8A 2013-09-11 2014-09-03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55799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6480P 2013-09-11 2013-09-11
US61/876,480 2013-09-11
US201361876882P 2013-09-12 2013-09-12
US201361876894P 2013-09-12 2013-09-12
US61/876,882 2013-09-12
US61/876,894 2013-09-12
US14/470,602 US20150074538A1 (en) 2013-09-11 2014-08-27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ng modes of smart platforms
US14/470,602 2014-08-27
PCT/IB2014/002325 WO2015036863A1 (en) 2013-09-11 2014-09-03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ng modes of smart platform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9958A true CN105579958A (zh) 2016-05-11

Family

ID=5262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732.8A Pending CN105579958A (zh) 2013-09-11 2014-09-03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74538A1 (zh)
EP (1) EP3044668B1 (zh)
CN (1) CN105579958A (zh)
WO (1) WO2015036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6025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Sporttech,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d Communicating a Performance Measure Using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KR102243235B1 (ko) * 2014-08-14 2021-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기록 매체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와 연동되는 이어잭 단자 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174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用户界面接口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2011024182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Devrim Varoglu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change of an operating mode relating to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225127A1 (en) * 2011-08-09 2013-08-29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Proximity ta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7749A (ja) * 2001-09-18 2003-06-13 Sony Corp ユーザの簡易切り替え機能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
US20040198379A1 (en) * 2002-08-28 2004-10-07 Magee Stephen 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location services
US7761098B1 (en) * 2007-06-05 2010-07-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Handset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user preferences
US20140101345A1 (en) * 2012-10-08 2014-04-10 Analog Devices,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plug-in event detec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174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用户界面接口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2011024182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Devrim Varoglu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change of an operating mode relating to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225127A1 (en) * 2011-08-09 2013-08-29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Proximity ta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4668A1 (en) 2016-07-20
US20150074538A1 (en) 2015-03-12
EP3044668B1 (en) 2018-08-22
WO2015036863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6549B2 (en) Secur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295686B1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하이브리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61913B1 (ko) 전자 장치의 동작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59568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9281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自动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EP3076718B1 (en) Wireless access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US202301257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applying security mode in mobile device
JP2013236316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4797003A (zh) 一种切换智能终端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9029A1 (en) Intelligent remote touch for touch screen devices
CN103279272B (zh) 一种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98836A (zh) 在移动终端上对通信内容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433699B1 (en) Controlling a mod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host computer and a detachable peripheral device
CN105763598A (zh) 共享控制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US10708775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network connection by using WPS, and mobile Wi-Fi device
CN111752289B (zh) 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579958A (zh) 用于控制智能平台的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54839A1 (en) Security cable for a mobile platform with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lock
KR20140118111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데이터를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6648501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778701A (zh) 智能门锁管理系统
CN103020500B (zh) 登录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33800B (zh)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5303897B2 (ja) 携帯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4123146A (zh) 一种双系统之间实现热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