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7924B -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7924B CN105577924B CN201510964334.5A CN201510964334A CN105577924B CN 105577924 B CN105577924 B CN 105577924B CN 201510964334 A CN201510964334 A CN 201510964334A CN 105577924 B CN105577924 B CN 1055779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havior
- user
- wearable device
- terminal device
- slee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将用户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在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能够通过可穿戴设备自动地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避免由于用户忘记切换飞行模式而在睡梦中被吵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需要通过这些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相互联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户需要睡觉时,往往希望不被打扰,这时需要避免移动终端设备出现来电。目前的智能手机中,一般都具有飞行模式,当打开飞行模式时,智能手机将不会收到来电,避免用户被来电打扰。但是当前的飞行模式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若用户忘记开启或还未开启就睡着,那么用户就有被从睡梦中吵醒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
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是用户经常随身携带的,因此可以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行为,并且通过用户行为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也避免由于用户忘记切换飞行模式而在睡梦中被吵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用户行为,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才将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用户行为,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将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用户行为,包括:
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设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并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判断用户是处于睡眠状态还是醒来状态,从而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包括: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NFC。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发送模块,被配置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NFC。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是用户经常随身携带的,因此可以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行为,并且通过用户行为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也避免由于用户忘记切换飞行模式而在睡梦中被吵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实体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实体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由于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集成了通信、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人们一般都将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携带在身边。但是将智能终端随时携带在身边也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例如用户在睡觉时,智能终端的来电可能将用户吵醒,而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因此智能终端目前一般都具备飞行模式,当用户将智能终端切换到飞行模式,则智能终端将无法接收到来电信息,那么用户也不会被来电打扰。
但是目前的智能终端中,仅能由用户手动切换至飞行模式,若用户忘记切换则可能在睡梦中被吵醒。另外,用户也仅能手动将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若用户忘记切换则可能错过重要来电。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动切换智能终端中飞行模式的方法。
可穿戴设备是可穿戴在人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便携式终端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之类的可穿戴设备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穿戴设备一般都具有与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通信的能力。另外,可穿戴设备还能够检测所穿戴用户的生理特征或动作特征。那么,本公开中,考虑到使用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或动作特征,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来控制智能终端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实现终端设备飞行模式的自动控制。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在本步骤中,可穿戴设备首先需要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才能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是指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任一种通信方式建立通信信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数据,或者至少能够进行单向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由可穿戴设备对用户行为进行检测并通知终端设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后,至少存在可穿戴设备到终端设备的单向传输信道。
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可以包括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 unication,NFC)、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红外等任一种通信模式。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那么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将保存有相互的标识,只要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过一次,那么只要该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再次处于通信范围内,将自动建立通信信道。
可穿戴设备能够检测到所穿戴用户的相关行为。该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生理特征、用户的动作特征等特征。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所穿戴用户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特征。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所穿戴用户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记录用户走路、跑步的步数,检测所穿戴用户带上或摘掉可穿戴设备的动作等。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通过上述至少一种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至少一种相关行为。
在步骤S102中,将用户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在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具体地,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相关行为后,可以将该相关行为发送至于可穿戴设备配对成功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中可以配置有相关的判断逻辑,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用户行为确定穿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具体行为,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人们在入睡时,生理特征会产生变化,例如脉搏跳动速度降低、呼吸频率变低等。若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入睡时,可穿戴设备即可检测用户在入睡时的生理特征。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生理特征时,可以根据该生理特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从而控制终端设备是否进入飞行模式。还有些用户不习惯佩戴可穿戴设备睡觉,那么在睡觉前,用户会摘掉可穿戴设备,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出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动作,从而确定用户可能需要睡觉。而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一般都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不会在短时间内入睡。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判断为入睡行为还是醒来行为。当判断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且终端设备未处于飞行模式,则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判断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且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由于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是用户经常随身携带的,因此可以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行为,并且通过用户行为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也避免由于用户忘记切换飞行模式而在睡梦中被吵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用户行为包括用户的生理特征或动作特征,下面分别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不同用户行为对本公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在本步骤中,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可穿戴设备将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需要在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下进行。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若可穿戴设备在未出现故障时检测不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即可认为用户摘掉了可穿戴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检测用户是否摘掉可穿戴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2,若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考虑到实际的应用场景,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不一定是将要入睡。用户可能还会在其他情况下摘掉可穿戴设备,例如用户需要沐浴时,就需要摘掉可穿戴设备,或者用户在从事某些特殊工作时,由于工作特性而需要摘掉可穿戴设备。在这些场景中,用户并不是需要入睡,那么也无需使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在对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用户进入睡眠还需要一定的特定场合,例如比较安静、光线较暗、在特定的休息时间等。因此,在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还可以对当前的环境特征进行判断。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并且当前的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的睡眠特征时,才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具体地,上述环境特征包括: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正常用户的睡眠是有规律性的,例如23点入睡7点起床,或者22点入睡6点起床,或者在午休时12点入睡13点起床等。在大部分时间用户都会在这些时间内睡觉。因此,环境特征可以包括检测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用户的睡眠时间范围,这个时间范围可以是用户自定义设置的,也可以是系统中预设的,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睡眠习惯从用户的睡眠历史记录中总结获取的。总之,可穿戴设备只有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才认为用户需要睡觉,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在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如果进入睡眠,则不会在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而如果用户在摘掉可穿戴设备后,仍然对终端设备进行着操作,那么用户显然不是在睡眠状态中。因此,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检测用户在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是否有操作,若无操作,则才认为用户已进入睡眠状态。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另外,用户在睡觉时,一般都需要关闭房间内的灯光,拉上窗帘,为房间营造一个较暗的光线环境;还要将发出声音的设备例如电视、音响等关闭,保持房间处于较安静的状态。而在光线较亮或者噪音较大时,一般的用户是无法入睡的。因此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还可以检测当前环境的亮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当前环境的噪声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只有当前环境的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时,才认为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上述亮度的预设阈值或者噪声的预设阈值可以是系统中预设的,也可以由用户进行手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由可穿戴设备检测环境特征是否符合预设特征,但检测环境特征是否符合预设阈值的过程还可以由与可穿戴设备配对成功的终端设备进行。也就是说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向终端设备发送该行为,然后终端设备再对环境特征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才认为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才将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图3为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在本步骤中,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并且用户未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对用户是否佩戴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那么当可穿戴设备从检测不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状态到能够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时,即可认为用户带上了可穿戴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检测用户是否带上可穿戴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2,若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具体地,用户一般不会在需要睡觉时再带上可穿戴设备,而一般都是在醒来时,需要出门或开始其他活动时再带上可穿戴设备。因此用户从未佩戴可穿戴设备到带上可穿戴设备,一般以为这客户已经醒来,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睡觉。因此,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可将该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可认为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将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图4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在本步骤中,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可穿戴设备将对用户的生理特征进行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特征。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用户在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下,表现出的生理特征是存在区别的。例如在睡眠状态时,脉搏跳动速度将减缓、呼吸频率将减缓、血压小幅度降低、体温也将小幅度降低。而当用户从睡眠状态中醒来时,上述生理特征也将出现变换。那么通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即可判断用户是处于入睡状态还是醒来状态。当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将执行步骤S402,当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将执行步骤S403。
步骤S402,当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具体地,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将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入睡信号,则终端设备即可认为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飞行模式。
步骤S403,当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具体地,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将向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醒来信号,则终端设备即可认为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另外,在判断用户的行为是否为醒来行为时,还需要考虑用户在睡眠状态中可能存在做恶梦惊醒、起床去洗手间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也会使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符合醒来特征,但这些行为并不意味着用户需要醒来,用户在完成这些行为后还会继续进入睡眠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在判断用户的行为是否为醒来行为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对当前时间进行判断,若当前时间处于预设的睡眠时间范围,则将不认为用户的行为为睡眠行为,并且不解除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只有在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且当前时间也未处于预设的睡眠时间范围时,才解除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有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并进行判断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的。但可以理解的是,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仅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将检测到的生理特征发送至终端设备中后,由终端设备对该生理特征进行判断后确定用户的行为时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的。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并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判断用户是处于睡眠状态还是醒来状态,从而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图5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用户行为为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可穿戴设备首先需要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才能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是指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任一种通信方式建立通信信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数据,或者至少能够进行单向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由可穿戴设备对用户行为进行检测并通知终端设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后,至少存在可穿戴设备到终端设备的单向传输信道。
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可以包括蓝牙、NFC、WiFi、红外等任一种通信模式。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那么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将保存有相互的标识,只要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过一次,那么只要该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再次处于通信范围内,将自动建立通信信道。
可穿戴设备能够检测到所穿戴用户的相关行为。该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生理特征、用户的动作特征等特征。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所穿戴用户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特征。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所穿戴用户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记录用户走路、跑步的步数,检测所穿戴用户带上或摘掉可穿戴设备的动作等。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通过上述至少一种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至少一种相关行为。
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相关行为后,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步骤S502,判断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具体地,终端设备中可以配置有相关的判断逻辑,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用户行为确定穿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具体行为,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人们在入睡时,生理特征会产生变化,例如脉搏跳动速度降低、呼吸频率变低等。若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入睡时,可穿戴设备即可检测用户在入睡时的生理特征。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生理特征时,可以根据该生理特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从而控制终端设备是否进入飞行模式。还有些用户不习惯佩戴可穿戴设备睡觉,那么在睡觉前,用户会摘掉可穿戴设备,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出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动作,从而确定用户可能需要睡觉。而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一般都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不会在短时间内入睡。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判断为入睡行为还是醒来行为。
步骤S503,当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
当判断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且终端设备未处于飞行模式,则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
步骤S504,当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当判断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且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由于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是用户经常随身携带的,因此可以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行为,并且通过用户行为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从而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也避免由于用户忘记切换飞行模式而在睡梦中被吵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在本步骤中,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可穿戴设备将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需要在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下进行。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若可穿戴设备在未出现故障时检测不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即可认为用户摘掉了可穿戴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检测用户是否摘掉可穿戴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考虑到实际的应用场景,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不一定是将要入睡。用户可能还会在其他情况下摘掉可穿戴设备,例如用户需要沐浴时,就需要摘掉可穿戴设备,或者用户在从事某些特殊工作时,由于工作特性而需要摘掉可穿戴设备。在这些场景中,用户并不是需要入睡,那么也无需使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在对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用户进入睡眠还需要一定的特定场合,例如比较安静、光线较暗、在特定的休息时间等。因此,在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还可以对当前的环境特征进行判断。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并且当前的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的睡眠特征时,才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可穿戴设备完成判断,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具体地,上述环境特征包括: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正常用户的睡眠是有规律性的,例如23点入睡7点起床,或者22点入睡6点起床,或者在午休时12点入睡13点起床等。在大部分时间用户都会在这些时间内睡觉。因此,环境特征可以包括检测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用户的睡眠时间范围,这个时间范围可以是用户自定义设置的,也可以是系统中预设的,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睡眠习惯从用户的睡眠历史记录中总结获取的。总之,可穿戴设备只有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才认为用户需要睡觉,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在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如果进入睡眠,则不会在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而如果用户在摘掉可穿戴设备后,仍然对终端设备进行着操作,那么用户显然不是在睡眠状态中。因此,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检测用户在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是否有操作,若无操作,则才认为用户已进入睡眠状态。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另外,用户在睡觉时,一般都需要关闭房间内的灯光,拉上窗帘,为房间营造一个较暗的光线环境;还要将发出声音的设备例如电视、音响等关闭,保持房间处于较安静的状态。而在光线较亮或者噪音较大时,一般的用户是无法入睡的。因此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还可以检测当前环境的亮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当前环境的噪声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只有当前环境的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时,才认为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此时才将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确定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上述亮度的预设阈值或者噪声的预设阈值可以是系统中预设的,也可以由用户进行手工设置。
步骤S602,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可确定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步骤S603,当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由可穿戴设备检测环境特征是否符合预设特征,但检测环境特征是否符合预设阈值的过程还可以由与可穿戴设备配对成功的终端设备进行。也就是说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向终端设备发送该行为,然后终端设备再对环境特征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才认为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才将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图7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并且用户未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对用户是否佩戴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那么当可穿戴设备从检测不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状态到能够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时,即可认为用户带上了可穿戴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检测用户是否带上可穿戴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用户一般不会在需要睡觉时再带上可穿戴设备,而一般都是在醒来时,需要出门或开始其他活动时再带上可穿戴设备。因此用户从未佩戴可穿戴设备到带上可穿戴设备,一般以为这客户已经醒来,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睡觉。因此,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步骤S702,判断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即可认为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
步骤S703,当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当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时,将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图8为根据还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能够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在本步骤中,当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可穿戴设备将对用户的生理特征进行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特征。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用户在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下,表现出的生理特征是存在区别的。例如在睡眠状态时,脉搏跳动速度将减缓、呼吸频率将减缓、血压小幅度降低、体温也将小幅度降低。而当用户从睡眠状态中醒来时,上述生理特征也将出现变换。那么通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即可判断用户是处于入睡状态还是醒来状态。当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后,将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
步骤S802,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终端设备若接收到入睡信号,则判断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若接收到醒来信号,则判断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步骤S803,当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
步骤S804,当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另外,在判断用户的行为是否为醒来行为时,还需要考虑用户在睡眠状态中可能存在做恶梦惊醒、起床去洗手间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也会使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符合醒来特征,但这些行为并不意味着用户需要醒来,用户在完成这些行为后还会继续进入睡眠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在判断用户的行为是否为醒来行为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对当前时间进行判断,若当前时间处于预设的睡眠时间范围,则将不认为用户的行为为睡眠行为,并且不解除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只有在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且当前时间也未处于预设的睡眠时间范围时,才解除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有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并进行判断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的。但可以理解的是,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仅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将检测到的生理特征发送至终端设备中后,由终端设备对该生理特征进行判断后确定用户的行为时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的。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并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判断用户是处于睡眠状态还是醒来状态,从而向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以使终端设备确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进一步地完善了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解除飞行模式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进行控制。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是以成功配对的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至少具有可穿戴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为前提进行的说明。但考虑一般而言,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时,将关闭某些通信功能和通信信道。那么,为了使终端设备能够在处于飞行模式时,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醒来信号,或用户使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的其他信息,需要对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时,如何接收信息进行定义。
终端设备在处于飞行模式时,可以只切断其信号发送通道,而保留信号接收通道处于监听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在处于飞行模式时,即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信号。由于此时终端设备只有接收通道处于监听状态,终端设备将无法与可穿戴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那么可穿戴设备发送的醒来信号或其他信息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终端设备检测到与其成功建立过配对的可穿戴设备发送的醒来信号或其他用于指示醒来的信息时,即可解除飞行模式。
终端设备在处于飞行模式时,还可以是切断移动通信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而保留蓝牙、NFC等近距离通信模块处于正常开启状态。由于近距离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较近,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之内,一般只有拥有终端设备的用户自己的相关设备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那么保留近距离通信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将不会在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对用户产生影响。因此,终端设诶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终端设备在处于飞行模式时,还可以是周期性地或间歇性地监听麦克风等音频输入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声波广播或声波通信的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用户行为。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可穿戴设备90,包括:
检测模块91,被配置为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发送模块92,被配置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1,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模块92,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可选地,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1,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模块92,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可选地,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1,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模块92,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
接收模块110,被配置为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模块120,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控制模块130,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判断模块120,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判断模块120,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判断模块120,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0,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NFC。
可选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图9描述了可穿戴设备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实体的框图,参照图11,该可穿戴设备1100可具体实现为:检测器111、通信模块112。检测器111可以为任一种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可穿戴设备1100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12与成功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检测器111,被配置为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通信模块112,被配置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上述检测器111可以用于实现图9所示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1的处理,通信模块112可以用于实现图9所示实施例中通信模块92的处理。
图10描述了终端设备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实体的框图,参照图12,该终端设备1200可具体实现为:处理器121、通信模块122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12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23。终端设备1200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22与成功配对的可穿戴设备通信。
通信模块122被配置为: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1200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处理器121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1200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1200解除飞行模式。
上述处理器111可以用于实现图10所示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20和控制模块130的处理,通信模块122可以用于实现图10所示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的处理。
在上述信息的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例如,该终端设备13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参照图13,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2,存储器1304,电力组件1306,多媒体组件1308,音频组件13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312,传感器组件1314,以及通信组件1316。
处理组件13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多媒体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8和处理组件1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各类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306为终端设备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1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音频组件13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04或经由通信组件13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3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312为处理组件13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
传感器组件1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1300或终端设备1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1300访问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3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设备1300的处理器13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设备1300的处理组件1302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1300的处理组件1302能够执行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NFC。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6)
1.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
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所述检测用户行为,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行为,还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行为,还包括:
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所述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5.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包括: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还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还包括: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包括:
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12.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近场通信NFC。
13.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包括:
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14.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当与终端设备配对成功时,检测用户行为;
发送模块,被配置将所述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进入飞行模式,并在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解除飞行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则将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是否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用户有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则将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入睡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睡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入睡行为并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的生理特征为醒来特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醒来信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户的行为为醒来行为并解除飞行模式。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用户行为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配对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行为后发送的;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或醒来行为;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入睡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飞行模式,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时,并且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时发送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摘掉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入睡行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特征符合预设特征,包括:
时间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
或者用户摘掉可穿戴设备后预设时间内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设备无操作;
或者亮度低于预设阈值;
或者噪声低于预设阈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用户带上可穿戴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带上可穿戴设备的行为为醒来行为。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所述入睡信号或醒来信号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入睡信号为入睡行为或判断所述醒来信号为醒来行为。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用户行为为醒来行为时,并且当前时间未处于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解除飞行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处于监听状态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25.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近距离通信功能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所述近距离通信功能包括蓝牙或近场通信NFC。
26.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若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则通过音频接收设备周期性监听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户行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64334.5A CN105577924B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64334.5A CN105577924B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7924A CN105577924A (zh) | 2016-05-11 |
CN105577924B true CN105577924B (zh) | 2019-07-05 |
Family
ID=5588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64334.5A Active CN105577924B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779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7271A (zh) * | 2016-05-26 | 2016-10-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路由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211133A (zh) * | 2016-07-13 | 2016-12-07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穿戴设备上无线通信方式自由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040643A (zh) * | 2016-10-25 | 2017-08-11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飞行模式下无线通讯选择方法及系统 |
CN106603812A (zh) * | 2016-11-03 | 2017-04-2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 |
CN106709304A (zh) * | 2016-11-21 | 2017-05-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41735A (zh) * | 2017-03-13 | 2017-07-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穿戴式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7659986A (zh) * | 2017-09-18 | 2018-0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熄屏时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666540B (zh) * | 2017-10-17 | 2021-06-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7682560A (zh) * | 2017-10-31 | 2018-02-09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提醒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924915B (zh) * | 2018-05-30 | 2021-07-09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飞行模式的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
CN113784454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深圳思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保持蓝牙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CN116033060B (zh) * | 2022-07-29 | 2024-04-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来电静音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6033061B (zh) * | 2022-07-29 | 2024-04-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来电静音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50971B2 (en) * | 2007-05-24 | 2014-06-10 | Bao Tran | Wireless stroke monitoring |
CN104598130A (zh) * | 2015-01-13 | 2015-05-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模式切换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及装置 |
CN105100472A (zh) * | 2015-07-23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
2015
- 2015-12-21 CN CN201510964334.5A patent/CN1055779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50971B2 (en) * | 2007-05-24 | 2014-06-10 | Bao Tran | Wireless stroke monitoring |
CN104598130A (zh) * | 2015-01-13 | 2015-05-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模式切换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及装置 |
CN105100472A (zh) * | 2015-07-23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7924A (zh) | 2016-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7924B (zh) |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5243799B (zh) |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5373227B (zh) | 一种智能关闭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929835B (zh) | 闹钟振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3173017B1 (en) | Sleep state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309356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urning on air conditioner | |
EP311354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cu chip | |
US9854081B2 (en) | Volum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 |
US2016003699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atic electric field sensor and related method | |
WO2014143959A2 (en) | Volum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 |
CN104657057A (zh) |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 |
EP3130967B1 (en) | Method for managing an alarm clock and system associated | |
CN104580730B (zh) | 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65494A1 (en) | Detecting stowing or unstowing of a mobile device | |
CN104158956A (zh) | 终端进行睡眠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 |
EP3822934B1 (en) | Hand-wash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hand-washing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6790955A (zh) |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3889040A (zh) | 发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385488B (zh) | 恢复正常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060296A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708609A (zh) | 用户打鼾的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083220A (zh) | 一种省电处理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
CN110574355A (zh)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6293810B (zh) | 基于vr设备的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和vr设备 | |
US10499315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