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7007A -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7007A
CN105577007A CN201610125631.5A CN201610125631A CN105577007A CN 105577007 A CN105577007 A CN 105577007A CN 201610125631 A CN201610125631 A CN 201610125631A CN 105577007 A CN105577007 A CN 105577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witching tube
power supply
former limi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5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56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7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7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7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2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non-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Abstract

公开了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所述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包括: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原边绕组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开关管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用于获得电流采样信号;电压反馈电路,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两端,用于获得电压反馈信号;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开关管和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之间的第一节点获得电流采样信号,从所述电流采样电阻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的第二节点获得浮地信号。该开关电源可以省去辅助绕组,从而可以实现宽输出电压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技术,更具体地,涉及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可以采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获得与输出电压相关的反馈信号,因而可以将控制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原边,并且简化信号反馈路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容易形成模块化的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地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各种充电电源,以及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供电电源中。
然而,在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不仅导致电源的体积大,而且产生附加的成本。如果进一步利用辅助绕组为控制电路供电,则变压器的副边的输出电压的范围也会受到控制电路的工作电压的限制,从而不能实现宽输出电压,不利于开关电源的兼容性。
因此,期望进一步改进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以省去变压器的辅助绕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通过原边绕组感应副边电压以提供副边电压的反馈信号,从而省去辅助绕组供电,降低外围元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包括: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原边绕组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形成所述开关管至所述原边绕组的电流路径;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开关管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用于获得表征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电压反馈电路,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两端,用于获得表征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供电端和浮地端,分别用于接收供电电压和浮地信号,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开关管和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之间的第一节点获得所述电流采样信号,从所述电流采样电阻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的第二节点获得所述浮地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是所述副边绕组的副边电压的感应电压。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还包括:整流桥,用于将外部的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压转变成直流脉动电压;以及输入电容,用于对直流脉动电压滤波以产生直流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以及输出电容,所述输出电容连接在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输出电容的两端提供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地和所述浮地端之间的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第三节点连接至所述供电端。
优选地,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所述浮地端为正,所述第一二极管未导通,所述第一电容处于放电状态,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所述浮地端为负,所述第一二极管导通,利用感应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所述供电电路利用所述第一电容的交替充电和放电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从而在所述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利用直流输入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以提供所述控制电路的供电电压。
优选地,所述电路反馈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所述电压反馈信号是所述浮地信号的分压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电流采样信号、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且产生与具有占空比的控制信号;以及驱动模块,从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且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恒流控制模块经由所述控制电路的补偿端连接外部的补偿模块,以维持系统稳定。
优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补偿端和所述浮地端之间的电容、或者电阻电容补偿网络。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高压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优选地,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浮地端且第二端接地,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并且,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为同名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变压器和开关管,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开关管与所述原边绕组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开关管至所述原边绕组的电流路径上,获得表征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在所述原边绕组的两端,获得表征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根据所述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其中,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断开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使得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是所述副边绕组的副边电压的感应电压。
优选地,所述开关管的断开使得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断开。
优选地,采用第一电容为所述开关电源的一部分电路供电,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利用存储的电压放电,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利用所述感应电压充电。
优选地,采用第一二极管控制所述第一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不导通,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采用浮地控制模式,通过原边绕组感应副边电压以提供副边电压的反馈信号,从而可以省去用于提供反馈信号的辅助绕组,实现开关管的控制,以获得预期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电阻、二极管和电容组成供电回路。在开关管的断开期间利用感应电压对电容充电,从而实现对开关电源的至少一部分电路的供电。该方案不需要设置专用的供电电路,从而可以简化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减少电子元件和进一步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该供电方式不需要使用辅助绕组,从而不存在由于开关电源的内部电路的工作电压限制开关电源向外部供电的输出电压范围的问题,可以实现宽输出电压,提高整机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该开关电源100包括变压器T1,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原边的整流桥110、功率因子校正(PFC)控制电路120、电压反馈电路130、启动及供电电路140、输入电容Cin、补偿电容C2、开关管M1、电流采样电阻Rs,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副边的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
整流桥110包括二极管D1至D4。整流桥110的两个输入端从外部的交流电源接收交流输入电压。输入电容Cin连接在整流桥11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从而提供直流输入电压Vin。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开关管M1和电流采样电阻Rs依次串联在输入电容Cin的高电位端和地之间。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连接至开关管M1的漏极。电流采样电阻Rs连接至开关管M1的源极和地之间,获得用于表征流经开关管M1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
电压反馈电路130包括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A、电阻R2和R3。电阻R2和R3串联连接在辅助绕组NA的同名端和地之间,从而组成分压网络,在电阻R2和R3的中间节点获得用于表征变压器副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
启动及供电电路140包括电阻R1、电容C1和二极管D5。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连接在输入电容Cin的高电位端和地之间,用于在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为PFC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压VCC。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至辅助绕组NA的同名端,阴极连接至电阻R1和电容C1的中间节点,从而在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阶段为PFC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压VCC。
PFC控制电路120具有驱动端DRV、补偿端COMP和多个输入端。PFC控制电路120的输入端VCC接收供电电压,输入端CS接收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FB接收电压反馈信号。PFC控制电路120的驱动端DRV连接至开关管M1的控制端,以提供开关管M1的驱动信号。补偿电容C2连接在PFC控制电路120的补偿端COMP和地之间,用于维持系统的稳定。
PFC控制电路120包括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驱动模块122和欠压锁定(UVLO)及基准模块126。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接收电流采样信号、电压反馈信号,经由补偿端COMP连接至外部的补偿电容C2,并且连接至驱动模块122,从而产生开关管M1的驱动信号。UVLO及基准模块126经由输入端VCC获取供电电压,并且产生PFC控制电路120工作所需的供电电压和基准电压。
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的两端。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至副边绕组NS的同名端,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ut的一端。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产生输出电压Vout。在该示例中,开关电源100的负载为LED灯,连接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之间。
参考图1,在开关电源100的正常工作阶段,PFC控制电路120控制开关管M1交替导通和断开。
在开关管M1的导通期间,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产生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变压器T1的原边电流由零开始上升,电流采样信号上升,电压反馈信号为低电平。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接收电流采样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根据电压反馈信号获得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然后,通过检测流经开关管M1的电流以及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计算出输出电流Iout。在开关管M1的导通时间Ton达到系统要求的导通时间时,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产生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使得开关管M1从导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在开关管M1的断开期间,变压器T1通过续流二极管D6放电,将能量传导至输出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压逐渐减小。整个系统通过检测电流采样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通过环路进行控制,达到输出电流恒定,并且有较高的功率因子值。
图1所示的电路正常工作时,供电部分通过辅助绕组NA及二极管D5、电容C1给PFC控制电路120供电。并且,PFC控制电路120的输入端FB通过辅助绕组NA及分压电阻R2、R3检测开关信号,用于PFC控制电路。因此,在此系统中,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A必不可少,同时用于供电及信号检测。
由于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在生产时会占用一定的成本,二极管D5及启动电阻R1也会有一定成本,因此,利用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A为PFC控制电路120供电导致电路成本的增加。此外,为了提供与变压器副边电压相对应的电压反馈信号,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匝数需要与副边匝数相匹配。PFC控制电路120的供电电压须在预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结果,变压器的副边电压也受到限制。相应地,整个开关电源100的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范围也受到限制,从而不能获得宽电压范围,不利于兼容不同输出电压规格的产品。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该开关电源200包括变压器T1,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原边的整流桥110、功率因子校正(PFC)控制电路220、电压反馈电路230、启动及供电电路240、输入电容Cin、补偿电容C2、开关管M1、电流采样电阻Rs,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副边的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
如图2所示,与图1相比,该实施例的开关电源200省去了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A。
整流桥110包括二极管D1至D4。整流桥110的两个输入端从外部的交流电源接收交流输入电压,并且在两个输出端之间产生直流脉动电压。输入电容Cin连接在整流桥11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从而对直流脉动电压滤波以产生直流输入电压Vin。输出电容Cin的第一端作为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二端接地。开关管M1、电流采样电阻Rs、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依次串联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端连接至开关管M1的源极,另一端连接至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获得用于表征流经开关管M1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
电压反馈电路230包括电阻R2和R3。电阻R2和R3串联连接在原边绕组的异名端和地之间,从而组成分压网络,在电阻R2和R3的中间节点获得用于表征变压器原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
启动及供电电路240包括电阻R1和R4、电容C1和二极管D5。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浮地端GND之间。在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直流输入电压Vin经由电阻R1向电容C1充电,从而在电容C1两端产生供电电压VCC,提供给PFC控制电路220。二极管D5的阳极经由电阻R4连接至地,阴极连接至电阻R1和电容C1的中间节点,从而在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阶段为PFC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压VCC。
PFC控制电路220具有驱动端DRV、补偿端COMP、浮地端GND和多个输入端。PFC控制电路220的输入端VCC接收供电电压,输入端CS接收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FB接收电压反馈信号。PFC控制电路220的浮地端GND连接至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使得PFC控制电路220采用浮地控制方式工作。PFC控制电路220的驱动端DRV连接至开关管M1的控制端,以提供开关管M1的驱动信号。补偿电容C2连接在PFC控制电路220的补偿端COMP和浮地端GND之间,用于维持系统的稳定。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RC补偿网络代替补偿电容C2。
PFC控制电路220包括二极管D8、PFC及恒流控制模块221和驱动模块222。二极管D8连接在输入端VCC和浮地端GND之间,用于将供电电压钳位到固定电压,避免电压过高造成电路损坏。PFC及恒流控制模块221接收电流采样信号、电压反馈信号,经由补偿端COMP连接至外部的补偿电容C2,从而产生与具有占空比的控制信号,该占空比与期望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相对应。PFC及恒流控制模块221连接至驱动模块222,后者根据控制信号产生开关管M1的驱动信号。
优选地,PFC控制电路220还可以包括欠压锁存(UVLO)及基准模块226。UVLO及基准模块226经由输入端VCC获取供电电压,并且产生PFC控制电路220工作所需的供电电压和基准电压。
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的两端。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至副边绕组NS的同名端,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ut的一端。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产生输出电压Vout。在该示例中,开关电源200的负载为LED灯,连接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之间。
参考图2,在开关电源200的正常工作阶段,PFC控制电路220控制开关管M1交替导通和断开。
在开关管M1的导通期间,PFC及恒流控制模块221产生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开关管M1的漏极为低电平。电流依次流经开关管M1、电流采样电阻Rs和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因而,变压器T1储存能量。变压器T1的原边电流由零开始上升,电流采样信号上升。同时,PFC控制电路220的浮地端GND为正,接近直流输入电压Vin。电压反馈信号相对于浮地端GND为负。
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接收电流采样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根据电压反馈信号获得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然后,通过检测流经开关管M1的电流以及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计算出输出电流Iout。在开关管M1的导通时间Ton达到系统要求的导通时间时,PFC及恒流控制模块121产生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使得开关管M1从导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
在开关管M1的断开期间,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提供的放电电流依次流经续流二极管D6、输出电容Cout和负载LED。也即,变压器T1通过续流二极管D6放电,将能量传导至输出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压逐渐减小。同时,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产生副边绕组NS的感应电压,使得PFC控制电路220的浮地端GND为负,接近直流地电位。电压反馈信号相对于浮地端GND为正可以通过电压反馈信号检测续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整个系统通过检测电流采样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通过环路进行控制,达到输出电流恒定,并且有较高的功率因子值。
启动及供电电路240用于给PFC控制电路220供电。在系统正常工作期间,当开关管M1导通时,PFC控制电路220的浮地端GND为正。此时,启动及供电电路240的二极管D5不导通,系统通过电容C1存储的能量给PFC控制电路220供电。在系统正常工作期间,当开关管M1截止时,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即PFC控制电路220的浮地端GND为负。由于变压器T1的原边的地为零电压,因此,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两端的电压Vnp=N*Vns,其中,N为变压器T1的匝比,Vns为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两端的输出电压。电压Vnp经由电阻R4和二极管D5为电容C1充电。同时,PFC控制电路220的内部采用二极管D8提供一个钳位电压,用于限制供电电压的最高电压。
因此,在系统正常工作期间,启动及供电电路240周期性地对电容C1进行充电和放电,从而实现对PFC控制电路220的供电。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示意性电路框图。该开关电源300包括变压器T1,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原边的整流桥110、功率因子校正(PFC)控制电路320、电压反馈电路330、供电电路340、输入电容Cin、补偿电容C2、开关管M1、电流采样电阻Rs,以及位于变压器T1的副边的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
如图3所示,与图1相比,该实施例的开关电源300省去了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A。与图2相比,该实施例的开关电源300进一步采用供电电路340代替了启动及供电电路240,其中省去用于在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为电容C1充电的电阻R1。
为简明起见,下文对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电路模块不再详述,而仅描述二者的不同之处。
供电电路340包括电阻R4、电容C1和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阳极经由电阻R4连接至地,阴极连接至PFC控制电路320的输入端VCC,从而在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阶段为PFC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压VCC。
PFC控制电路320包括二极管D8、PFC及恒流控制模块321、驱动模块322、高压启动模块325。二极管D8连接在输入端VCC和浮地端GND之间,用于将供电电压钳位到固定电压,避免电压过高造成电路损坏。PFC及恒流控制模块321接收电流采样信号、电压反馈信号,经由补偿端COMP连接至外部的补偿电容C2,从而产生与具有占空比的控制信号,该占空比与期望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相对应。PFC及恒流控制模块321连接至驱动模块322,后者根据控制信号产生开关管M1的驱动信号。
优选地,PFC控制电路320还可以包括UVLO及基准模块326。UVLO及基准模块326经由输入端VCC获取供电电压,并且产生PFC控制电路220工作所需的供电电压和基准电压。
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续流二极管D6和输出电容Cout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的两端。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至副边绕组NS的同名端,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ut的一端。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产生输出电压Vout。在该示例中,开关电源300的负载为LED灯,连接在输出电容Cout的两端之间。
参考图3,在开关电源300的正常工作阶段,PFC控制电路320控制开关管M1交替导通和断开。
在开关电源300的启动期间,PFC控制电路320中的高压启动模块325用于系统上电启动。
在开关电源300的正常工作期间,供电电路340用于给PFC控制电路320提供供电。当开关管M1导通时,PFC控制电路320的浮地端GND为正。此时,供电电路340的二极管D5不导通,系统通过电容C1存储的能量给PFC控制电路320供电。当开关管M1截止时,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即PFC控制电路320的浮地端GND为负。由于变压器T1的原边的地为零电压,因此,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两端的电压Vnp=N*Vns,其中,N为变压器T1的匝比,Vns为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两端的输出电压。电压Vnp经由电阻R4和二极管D5为电容C1充电。同时,PFC控制电路320的内部采用二极管D8提供一个钳位电压,用于限制供电电压的最高电压。
因此,在系统正常工作期间,供电电路340周期性地对电容C1进行充电和放电,从而实现对PFC控制电路320的供电。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对COMP端补偿网络组成方式的修改、对电路的局部构造的变更、对元器件的类型或型号的替换。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包括:
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原边绕组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形成所述开关管至所述原边绕组的电流路径;
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开关管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用于获得表征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
电压反馈电路,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两端,用于获得表征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
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供电端和浮地端,分别用于接收供电电压和浮地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开关管和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之间的第一节点获得所述电流采样信号,从所述电流采样电阻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的第二节点获得所述浮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是所述副边绕组的副边电压的感应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
整流桥,用于将外部的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压转变成直流脉动电压;以及
输入电容,用于对直流脉动电压滤波以产生直流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
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以及
输出电容,所述输出电容连接在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
其中,所述输出电容的两端提供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地和所述浮地端之间的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第三节点连接至所述供电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所述浮地端为正,所述第一二极管未导通,所述第一电容处于放电状态,
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所述浮地端为负,所述第一二极管导通,利用感应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
所述供电电路利用所述第一电容的交替充电和放电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从而在所述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利用直流输入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以提供所述控制电路的供电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电路反馈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所述电压反馈信号是所述浮地信号的分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电流采样信号、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且产生与具有占空比的控制信号;以及
驱动模块,从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且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恒流控制模块经由所述控制电路的补偿端连接外部的补偿模块,以维持系统稳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补偿端和所述浮地端之间的电容、或者电阻电容补偿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高压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源的启动阶段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中,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浮地端且第二端接地,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并且,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为同名端。
14.一种用于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变压器和开关管,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开关管与所述原边绕组串联连接在直流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开关管至所述原边绕组的电流路径上,获得表征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
在所述原边绕组的两端,获得表征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的电压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产生所述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
其中,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断开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使得所述原边绕组的原边电压是所述副边绕组的副边电压的感应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关管的断开使得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断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第一电容为所述开关电源的一部分电路供电,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利用存储的电压放电,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利用所述感应电压充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第一二极管控制所述第一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期间不导通,在所述开关管的断开期间导通。
CN201610125631.5A 2016-03-04 2016-03-04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577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5631.5A CN105577007A (zh) 2016-03-04 2016-03-04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5631.5A CN105577007A (zh) 2016-03-04 2016-03-04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7007A true CN105577007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8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5631.5A Pending CN105577007A (zh) 2016-03-04 2016-03-04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700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716A (zh) * 2016-08-08 2016-12-2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6714367A (zh) * 2016-11-16 2017-05-24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 恒流电路及其恒流控制器
CN110535352A (zh) * 2019-09-26 2019-12-03 四川虹锐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隔离dc-dc供电电路
CN113381626A (zh) * 2021-05-08 2021-09-10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调光驱动的负载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4123757A (zh) * 2021-11-24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电路、控制方法、装置及隔离开关电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359A (zh) * 2012-10-25 2013-01-16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偏置电压产生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203086823U (zh) * 2013-02-06 2013-07-2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辅助绕组供电的非隔离led驱动电路
CN103354690A (zh) * 2013-08-07 2013-10-16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led驱动电路及其pfc恒流控制电路
CN103457489A (zh) * 2013-09-25 2013-12-18 无锡莱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模式电源系统及其供电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359A (zh) * 2012-10-25 2013-01-16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偏置电压产生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203086823U (zh) * 2013-02-06 2013-07-2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辅助绕组供电的非隔离led驱动电路
CN103354690A (zh) * 2013-08-07 2013-10-16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led驱动电路及其pfc恒流控制电路
CN103457489A (zh) * 2013-09-25 2013-12-18 无锡莱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模式电源系统及其供电电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716A (zh) * 2016-08-08 2016-12-2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6714367A (zh) * 2016-11-16 2017-05-24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 恒流电路及其恒流控制器
CN106714367B (zh) * 2016-11-16 2018-11-09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 恒流电路及其恒流控制器
CN110535352A (zh) * 2019-09-26 2019-12-03 四川虹锐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隔离dc-dc供电电路
CN110535352B (zh) * 2019-09-26 2022-02-08 四川虹锐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隔离dc-dc供电电路
CN113381626A (zh) * 2021-05-08 2021-09-10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调光驱动的负载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3381626B (zh) * 2021-05-08 2023-02-17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调光驱动的负载供电系统和调光驱动系统
CN114123757A (zh) * 2021-11-24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电路、控制方法、装置及隔离开关电源
CN114123757B (zh) * 2021-11-24 2023-10-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电路、控制方法、装置及隔离开关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7007A (zh)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2246405B (zh) 用于单相和多相系统的通用ac-dc同步整流技术
CN205509876U (zh)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
CN103457492A (zh) 一种离线电压调节器及其电压转换方法
CN103944371B (zh) 待机功率降低装置
CN106253716A (zh)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6411134A (zh) Dc/dc转换器、电源装置、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A2616728C (en) Step-down voltage converter
CN102710114B (zh) 起动电路和输入电容器平衡电路
CN102882359A (zh) 一种偏置电压产生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103354690B (zh) 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led驱动电路及其pfc恒流控制电路
CN206023605U (zh) 原边控制的开关电源
CN101373930B (zh)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WO2018075686A1 (en) Bootstrap circuit for dc/dc converter
CN103916020A (zh) 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电路
CN112738953B (zh) 电源转换器
CN112689363B (zh) 电源转换器
CN210405097U (zh) 宽电压范围直流输入开关电源
JP4101544B2 (ja) インバータ回路および光発電装置
CN203554020U (zh) 双向开关电路及移动电源电路
US20090116264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voltage converting circuit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6060569U (zh) 一种三相vienna整流器的驱动电源电路
US20100134088A1 (en) Invert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n inverted voltage
CN109639118A (zh) 开关电源的自供电电路、控制芯片及开关电源和电气装置
CN219041630U (zh) 一种输入耐高压的升降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