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942A -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6942A
CN105576942A CN201610034067.6A CN201610034067A CN105576942A CN 105576942 A CN105576942 A CN 105576942A CN 201610034067 A CN201610034067 A CN 201610034067A CN 105576942 A CN105576942 A CN 105576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magnetic
unit
r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40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6942B (zh
Inventor
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340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6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6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6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9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3/00Alleged dynamo-electric perpetua mobil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包括:供能单元,所述供能单元包括供能蓄电池;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有磁扭机;所述供能组件为用于提供电能的供能组件,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为线圈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与所述供能组件连接;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储能蓄电池;能量回收单元;控制单元。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将供能单元、工作单元以及能量回收单元三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用以驱动一个车轮,如此,改变了传统了的机动车类传动方式,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动力充沛,可操控性较强;2、利用电能转换成为磁能作为动力,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动力充沛;3、设置了能量回收单元,该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机动车的惯性能量进行回收。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较为典型的汽车都是采用石油或者天然气作为能源,在发动机中燃烧后通过活塞将热能抓换为动能,对外输出后驱动车辆运动。另外一种是电动车,采用电池储能供电,电动机与电池连接用于驱动车轮运转。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1、使用石油或者天然气作为能源,污染环境;
2、设置一台发动机,需要额外配置传动系统用于驱动一个或无数个车轮或其他传导轮;
3、无能源回收系统,在刹车、下坡过程中,制动能量以热量散发,造成较大的能源资源浪费。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包括:
供能单元,所述供能单元包括有能够储存电能并能够输出电能的供能蓄电池;
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有磁扭机,所述磁扭机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有定子套以及定子磁组,所述定子磁组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定子磁组单元组成,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保成圆形结构,全部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所述定子套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定子安装槽,所述定子磁组单元设置于所述定子安装槽内;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有转子架以及转子磁组,所述转子架上设置有动力轴,所述转子磁组由多个结构相同的转子磁组单元组成,所述转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所述转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保成圆形结构,全部的所述转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所述转子磁阻单元的旋扭方向与所述定子磁组单元的旋扭方向相反,所述转子架设置有与所述转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转子安装槽,所述转子磁组单元设置于所述转子安装槽内,所述转子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子套内,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与所述转子磁阻单元之间通过磁力能够产生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的磁力扭矩;所述供能组件为用于提供电能的供能组件,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为线圈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与所述供能组件连接;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有能够进行涓流充电的储能的各种蓄电池;
能量回收单元,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包括有前外壳、后外壳、定子线圈以及转子磁片,所述定子线圈通过磁扭卡子成圆环形设置于所述前外壳内,所述转子磁片通过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外壳中并与所述定子线圈磁力配合用于进行磁电转换,所述后外壳扣合于所述前外壳上,所述转子磁片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子架动力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智能处理器以及电能感应器,所述功能蓄电池与所述磁扭机电力连接用于向所述磁扭机供电驱动其运转,所述储能蓄电池与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电力连接用于储存由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发出的电能,所述电能感应器与所述功能蓄电池以及所述储能蓄电池连接用于检测其内部储存的电能,所述电能感应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智能处理器发送电能检测信号,所述智能处理器与所述功能蓄电池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扭机的运转。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有自动补偿系统;所述自动补偿系统包括有偏平衡压力器,所述偏平衡压力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并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电气连接。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将供能单元、工作单元以及能量回收单元三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用以驱动一个车轮,如此,改变了传统了的机动车类传动方式,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动力充沛,可操控性较强;2、利用电能转换成为磁能作为动力,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动力充沛;3、设置了能量回收单元,该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机动车的惯性能量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定子套1、定子磁组2、转子架3、转子磁组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9,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包括:供能单元,供能单元包括有能够储存电能并能够输出电能的供能蓄电池;工作单元,工作单元包括有磁扭机,磁扭机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有定子套1以及定子磁组2,定子磁组2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定子磁组单元组成,定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定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保成圆形结构,全部的定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定子套1设置有与定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定子安装槽,定子磁组单元设置于定子安装槽内;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有转子架3以及转子磁组4,转子架3上设置有动力轴,转子磁组4由多个结构相同的转子磁组单元组成,转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转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保成圆形结构,全部的转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转子磁阻单元的旋扭方向与定子磁组单元的旋扭方向相反,转子架3设置有与转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转子安装槽,转子磁组单元设置于转子安装槽内,转子架3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套1内,定子磁组单元与转子磁阻单元之间通过磁力能够产生用于驱动转子转动的磁力扭矩;供能组件为用于提供电能的供能组件,定子磁组单元为线圈组,定子磁组单元与供能组件连接;储能单元,储能单元包括有能够进行涓流充电的储能蓄电池;能量回收单元,能量回收单元包括有前外壳、后外壳、定子线圈以及转子磁片,定子线圈通过磁扭卡子成圆环形设置于前外壳内,转子磁片通过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前外壳中并与定子线圈磁力配合用于进行磁电转换,后外壳扣合于前外壳上,转子磁片通过支架与转子架3动力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有智能处理器以及电能感应器,功能蓄电池与磁扭机电力连接用于向磁扭机供电驱动其运转,储能蓄电池与能量回收单元电力连接用于储存由能量回收单元发出的电能,电能感应器与功能蓄电池以及储能蓄电池连接用于检测其内部储存的电能,电能感应器与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向智能处理器发送电能检测信号,智能处理器与功能蓄电池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磁扭机的运转。
具体地,本发明还包括有自动补偿系统;自动补偿系统包括有偏平衡压力器,偏平衡压力器与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并与储能蓄电池电气连接。
磁力矩M=BIS,其中,M:磁力矩B:磁通量大小I:线圈中的电流S:线圈面积。
本发明为永/磁扭/磁阻扩能、能量循环(使用)动力系统;
能量循环使用概念:将原始能量在使用中尽少的消耗其量的前提下将其前发生的惯性能量回收利用、再发电(磁)循环增加能量、储能再使用。
磁扭:将磁力线扭旋,动/定子反扭配合使用,其产生是效果是节能、高效、安全、环保。
磁阻:将磁扭技术进行数字化自动用磁阻技术来控制运行,必须保证充电时间小于用电时间。
将磁效应作用于动力而向外提供动能,其主要是将磁效应发挥到最大,从而提供清洁、环保、可移动的新型能量循环使用源。
本发明具体分为五大单元;
供能(动)单元:启动方式----其他动力、电池、涓流电池、石墨烯电池、灌(涓)流循环(电池)系统。
动力(永/磁扭/磁阻)工作(技术原理)单元:使用有各型电(磁)机,将磁力切割线按要设计定、转子正扭、反扭固套使用(绕组)。根据磁力线的工作原理,再将磁力线正、反扭曲套固而增加磁力线的长度,可以增加动能减少输入的能耗。定、转子都可以绕组,用这核心技术原理来实现节能、高输出的效果。
单向储能单元:利用物体的运行中产生的惯性能量发电(磁)储存到各种电池(涓流电池、石墨烯涓流电池),一个永磁补偿器及系统。使用主、被动电(磁)机/发动机从1(组)个到无数个,根据使用要求去安排设计数量。该单元的核心技术原理:电池(组1)系统----磁扭//电机动力----惯性回收发电(磁)----UPU控制系统----补偿器----电池(组2)系统---------周而复始使用。
再储能引用单元:在上述的供能(动)基础上再设置一个回收惯性能量所发电(磁)的储能系统,两组能量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一个在用,另一个在储能,当一个在用完前,另一个加入工作替代前一个,前一个再接受惯性能量充能,暨能量循环使用。该单元完全克服了老各类电池只充不能用的弊端,可实现边充边用,完全适合本项目的技术原理。
自动化控制单元;此技术关键在有储能、供能各一个系统,否则无法达到能量循环的目的,此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单元就将一个储能组供能工作,另一个进行储能工作,到达循环的目的。控制充电//用电程序,关键在于;充电时间必须小于用电时间。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输出动能偏差、修正、提供使用匹配数据、输入惯性能量的使用数据。
本系统技术适用于常规的汽车而言,将目前的汽车动力系统改进,此技术是一个简单的独立工作系统,可使到目前的车辆完全取消任何石化能源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寿命应该在零部件的寿命而延续,比如;在无事故的前提下,最少零部件使用/寿命/时效而定,其提供动能使用寿命可能是一年、二年、三年...甚至于更长而无需在中间再添加任何其他能源。
根据上述基本的使用原理,将可在其他相应的设备和领域广泛推广使用,是一次机、电、磁配合的新革命。基于此项技术的应用面而言,将目前成熟的磁、机、电技术再一次结合、优化、升华,根据本原理可适用于现在的汽车、舰船艇、航空器、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公交、电动助力车、残疾人车、摩托车、其他供电系统改造,可完全颠覆目前的动力原理,可提高动能,消耗小、可控、(提)速度更快。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2)

1.一种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能单元,所述供能单元包括有能够储存电能并能够输出电能的供能蓄电池;
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有磁扭机,所述磁扭机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有定子套(1)以及定子磁组(2),所述定子磁组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定子磁组单元组成,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扰成圆形结构,全部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所述定子套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定子安装槽,所述定子磁组单元设置于所述定子安装槽内;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有转子架(3)以及转子磁组(4),所述转子架上设置有动力轴,所述转子磁组由多个结构相同的转子磁组单元组成,所述转子磁组单元为条状结构,全部的所述转子磁组单元轴线平行并等间隔环保成圆形结构,全部的所述转子磁组单元向同一个方向旋扭设置,所述转子磁阻单元的旋扭方向与所述定子磁组单元的旋扭方向相反,所述转子架设置有与所述转子磁组单元结构吻合的转子安装槽,所述转子磁组单元设置于所述转子安装槽内,所述转子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子套内,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与所述转子磁阻单元之间通过磁力能够产生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的磁力扭矩;所述供能组件为用于提供电能的供能组件,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为线圈组,所述定子磁组单元与所述供能组件连接;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有能够进行涓流充电的储能各种蓄电池;
能量回收单元,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包括有前外壳、后外壳、定子线圈以及转子磁片,所述定子线圈通过磁扭卡子成圆环形设置于所述前外壳内,所述转子磁片通过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外壳中并与所述定子线圈磁力配合用于进行磁电转换,所述后外壳扣合于所述前外壳上,所述转子磁片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子架动力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智能处理器以及电能感应器,所述功能蓄电池与所述磁扭机电力连接用于向所述磁扭机供电驱动其运转,所述储能蓄电池与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电力连接用于储存由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发出的电能,所述电能感应器与所述功能蓄电池以及所述储能蓄电池连接用于检测其内部储存的电能,所述电能感应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智能处理器发送电能检测信号,所述智能处理器与所述功能蓄电池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扭机的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自动补偿系统;
所述自动补偿系统包括有偏平衡压力器,所述偏平衡压力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信号连接并与所述储能各种蓄电池电气连接,形成循环。
补偿系统是能量循环使用的核心技术,所述补偿;不让能量消耗殆尽。
CN201610034067.6A 2016-01-19 2016-01-19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76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4067.6A CN105576942B (zh) 2016-01-19 2016-01-19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4067.6A CN105576942B (zh) 2016-01-19 2016-01-19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942A true CN105576942A (zh) 2016-05-11
CN105576942B CN105576942B (zh) 2018-04-17

Family

ID=5588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406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76942B (zh) 2016-01-19 2016-01-19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69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646A (zh) * 2021-08-18 2021-12-10 邱俊 一种可移动式磁扭、能量循环动力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993U (zh) * 1992-05-14 1992-09-23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可以回收能量的数控电力拖动装置
CN2843915Y (zh) * 2005-09-10 2006-12-06 高道崑 电动车能量再生回收装置
CN201118334Y (zh) * 2007-09-10 2008-09-17 蔡景利 空气枪的马达构造
US20110320074A1 (en) * 2007-12-19 2011-12-29 Erlston Lester J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and electric drive for vehicles
US20120228040A1 (en) * 2004-08-09 2012-09-13 Kyle Ronald L Hybrid vehicle with exhaust powered turbo generator
JP2013162592A (ja) * 2012-02-03 2013-08-19 Koki Kata 発電システム
CN104401197A (zh) * 2014-09-16 2015-03-1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卡车自供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993U (zh) * 1992-05-14 1992-09-23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可以回收能量的数控电力拖动装置
US20120228040A1 (en) * 2004-08-09 2012-09-13 Kyle Ronald L Hybrid vehicle with exhaust powered turbo generator
CN2843915Y (zh) * 2005-09-10 2006-12-06 高道崑 电动车能量再生回收装置
CN201118334Y (zh) * 2007-09-10 2008-09-17 蔡景利 空气枪的马达构造
US20110320074A1 (en) * 2007-12-19 2011-12-29 Erlston Lester J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and electric drive for vehicles
JP2013162592A (ja) * 2012-02-03 2013-08-19 Koki Kata 発電システム
CN104401197A (zh) * 2014-09-16 2015-03-1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卡车自供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646A (zh) * 2021-08-18 2021-12-10 邱俊 一种可移动式磁扭、能量循环动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942B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5722A (zh) 磁悬浮储能发电车轮
Bai et al. H∞ control for 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s
CN205105045U (zh) 磁悬浮储能发电车轮
CN206202005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动力系统
CN105576942A (zh) 可移动式磁扭机动力系统
CN101947937B (zh) 汽车节能装置
TW200831319A (en)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for restoring renewable energy from electric vehicles
CN107187432A (zh) 一种电动车轮利用惯性回收发电装置
CN104029590A (zh)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的拖拉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81257B (zh) 轮毂惯性发电机
CN201712722U (zh) 超级电容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01639464U (zh) 车辆补充电源装置
CN101478213A (zh) 一种无刷直流轮毂电机及其摩托车、汽车、坦克
CN201102479Y (zh) 磁能车
CN202357903U (zh) 电动汽车节能装置
CN203293807U (zh) 一种馈能轮胎
CN206615202U (zh) 一种电动车轮利用惯性回收发电装置
CN103273918B (zh) 一种汽车动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1648511B (zh) 混合动力车发电状态下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CN101362440A (zh) 磁能车
CN103253091B (zh) 一种馈能轮胎
CN108859821B (zh) 能量回收包、系统及方法
CN102673414A (zh) 电动汽车节能装置及方法
CN108859777A (zh) 汽车节能装置
Jagdale et al. Suspension based power generation for EV Range impr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