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5941A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5941A CN105575941A CN201610074707.6A CN201610074707A CN105575941A CN 105575941 A CN105575941 A CN 105575941A CN 201610074707 A CN201610074707 A CN 201610074707A CN 105575941 A CN105575941 A CN 105575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output
- voltage
- control chip
- in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5—Lead-frames or other flat leads
- H01L23/49517—Additional leads
- H01L23/4952—Additional leads the additional leads being a bump or a wi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35—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48137—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e.g. on a common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4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5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die pad of the it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2—Layout
- H01L2224/49171—Fan-ou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包括引线框架,引线框架具有一个封装面,封装面上设置有16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出脚,封装面上封装有采用低压工艺制成的低压控制芯片和采用高压工艺制成的高压驱动芯片,低压控制芯片具有14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高压驱动芯片具有7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之间通过2个引脚连接,低压控制芯片的12个引脚与封装面上的12个引出脚连接,高压驱动芯片的3个引脚与封装面上的3个引出脚连接;优点是由于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分开代工,因此不需要在一个芯片里同时使用两种工艺,两种芯片分开中测,双芯片封装能提高良率,降低芯片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电视机和大功率商用LED的普及,液晶电视机和大功率商用LED都是依靠大功率谐振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工作。谐振电源的优点是对应从90V到265V的交流电压输入,都能实现恒定的直流电压电流输出,且交直流转换效率高,并能提供多种保护,如输入欠压保护、过流保护、负载短路保护、软启动等。谐振电源的核心就是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现有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都是将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集成在一个硅片里制造的,这样不仅对工艺要求高,需要集成高压工艺和低压工艺,而且制造得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良率也会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也会增加,芯片售价高,同时客户应用的整体方案的成本也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将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在一个引线框架上进行封装,其性能与低压控制模块和高压驱动模块集成在一个硅片里制造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完全一致,且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了芯片良率,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从而使得客户应用方案的成本也会下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框架,所述的引线框架具有一个封装面,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有16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出脚,且第1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IC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空引脚、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所述的封装面上封装有采用低压工艺制成的低压控制芯片和采用高压工艺制成的高压驱动芯片,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具有14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14个引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IC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出逻辑控制端,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具有7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6个引脚分别为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电源端、IC功率和信号地、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入逻辑控制端,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个引脚至第12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个引出脚至第12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3个引脚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6个引脚连接,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4个引脚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7个引脚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1个引脚至第3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4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4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2个引出脚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5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连接,所述的封装面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0个引出脚连接。
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和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均通过导电胶固定于所述的封装面上。
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第四比较器、第五比较器、运算放大器、RS触发器、第一NMOS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压控振荡器、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控制逻辑模块、欠压检测模块、驱动逻辑模块、低压驱动模块、电阻、电流源、逻辑电路;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85V电压,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RS触发器的S输入端连接,所述的RS触发器的Q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2V电压,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引脚,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3引脚,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三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三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四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3引脚,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2引脚,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端接地,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4引脚,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与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1引脚,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0引脚,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5V电压,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四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的0.8V电压,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五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流源的电流流入端和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电流源的电流流出端接地,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六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七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的电流源的开关,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8引脚各自的输入信号作为所述的逻辑电路的输入信号,所述的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9引脚;
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包括二极管、第二NMOS管、非门、高压输出驱动模块、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的二极管的正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的二极管的负端和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悬浮电源端连接,并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3引脚,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的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接地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悬浮地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1引脚。
所述的引线框架为直插十六脚的引线框架或为贴片十六脚的引线框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引线框架的封装面上封装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之间通过两个引脚连接,低压控制芯片的12个引脚与封装面上的12个引出脚连接,高压驱动芯片的3个引脚与封装面上的3个引出脚连接,由于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分开代工,因此不需要在一个芯片里同时使用两种工艺,两种芯片分开中测,双芯片封装能提高良率,降低芯片制造难度和成本;此外,由于高压工艺和低压工艺可以使用不同厂家的代工工艺,因此提高了芯片的保密性。
2)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应用于半桥谐振电路中时,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第11引出脚(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1引脚)需要有电流能力用于驱动半桥谐振电路中的一个MOS管,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第15引出脚(高压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也需要有电流能力用于驱动半桥谐振电路中的另一个MOS管,由于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第11引出脚和第15引出脚有电流流过,因此势必会造成芯片发热,而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中的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独立封装,很好地解决了散热问题,从而避免了芯片发热会造成芯片工作状态不稳定的现象的发生,但现有的单芯片封装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无法很好的解决散热问题。
3)该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性能与现有的将低压控制模块和高压驱动模块集成在一个硅片里制造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完全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SOP-16封装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DIP-16封装示意图;
图3为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的各个引出脚布置及说明示意图;
图4为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中的低压控制芯片的引脚布置示意图;
图5为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中的高压驱动芯片的引脚布置示意图;
图6为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中的低压控制芯片和高压驱动芯片的内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如图1和图3所示,其包括贴片十六脚的引线框架(SOP-16)81,引线框架81具有一个封装面82,封装面82上设置有16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出脚,且第1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分别为软启动端(CSS)、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DELAY)、定时电容端(CF)、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RFMIN)、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STBY)、输入电流检测端(ISEN)、输入电压检测端(LINE)、闭锁式驱动关闭端(DIS)、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PFC_STOP)、IC功率和信号地(GND)、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LVG)、电源端(VCC)、空引脚(NC)、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OUT)、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HVG)、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VBOOST),封装面82上封装有采用低压工艺的低压控制芯片91和采用高压工艺的高压驱动芯片92,如图4所示,低压控制芯片91具有14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14个引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低压控制芯片91的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出逻辑控制端,如图5所示,高压驱动芯片92具有7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6个引脚分别为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悬浮电源端、电源端、高压驱动芯片92的功率和信号地、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入逻辑控制端,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个引脚至第12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个引出脚至第12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3个引脚与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6个引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4个引脚与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7个引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1个引脚至第3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4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4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2个引出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5个引脚与封装面82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封装面82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0个引出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如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直插十六脚的引线框架(DIP-16)81,引线框架81具有一个封装面82,封装面82上设置有16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出脚,且第1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分别为软启动端(CSS)、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DELAY)、定时电容端(CF)、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RFMIN)、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STBY)、输入电流检测端(ISEN)、输入电压检测端(LINE)、闭锁式驱动关闭端(DIS)、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PFC_STOP)、IC功率和信号地(GND)、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LVG)、电源端(VCC)、空引脚(NC)、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OUT)、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HVG)、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VBOOST),封装面82上封装有采用低压工艺制成的低压控制芯片91和采用高压工艺制成的高压驱动芯片92,如图4所示,低压控制芯片91具有14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14个引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低压控制芯片91的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出逻辑控制端,如图5所示,高压驱动芯片92具有7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6个引脚分别为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悬浮电源端、电源端、高压驱动芯片92的功率和信号地、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入逻辑控制端,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个引脚至第12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个引出脚至第12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3个引脚与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6个引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14个引脚与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7个引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1个引脚至第3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4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4个引脚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2个引出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高压驱动芯片92的第5个引脚与封装面82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封装面82与封装面82上设置的第10个引出脚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低压控制芯片91和高压驱动芯片92均通过导电胶或其它导电物质固定于封装面上。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低压控制芯片91和高压驱动芯片92的内部电路如图6所示,具体为:低压控制芯片91包括第一比较器B1、第二比较器B2、第三比较器B3、第四比较器B4、第五比较器B5、运算放大器F1、RS触发器C1、第一NMOS管N1、第一NPN三极管P1、第二NPN三极管P2、压控振荡器VCO、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控制逻辑模块11、欠压检测模块12、驱动逻辑模块13、低压驱动模块14、电阻R、电流源Y、逻辑电路15;第一比较器B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第一比较器B1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85V电压,第一比较器B1的输出端与RS触发器C1的S输入端连接,RS触发器C1的Q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一个输入信号端连接,第二比较器B2的反相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第二比较器B2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第二比较器B2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二个输入信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F1的反相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运算放大器F1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2V电压,运算放大器F1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一NMOS管N1的源极与运算放大器N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NMOS管N1的漏极与压控振荡器VCO的控制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P1的集电极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引脚,第一NPN三极管P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NPN三极管P1的基极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3引脚,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三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二个输出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三个输出端与驱动逻辑模块13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四个输出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3引脚,欠压检测模块12的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2引脚,欠压检测模块12的输入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端接地,欠压检测模块12的输出端与驱动逻辑模块13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驱动逻辑模块13的第一个输出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4引脚,驱动逻辑模块13的第二个输出端与低压驱动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低压驱动模块14的输出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1引脚,低压驱动模块14的接地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0引脚,第三比较器B3的同相输入端与第四比较器B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第三比较器B3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5V电压,第三比较器B3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四个输入信号端连接,第四比较器B4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的0.8V电压,第四比较器B4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五个输入信号端连接,第五比较器B5的同相输入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第五比较器B5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电流源Y的电流流入端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负端连接,电流源Y的电流流出端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正端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P2的基极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P2的集电极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六个输入信号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P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的另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P2的发射极连接,第五比较器B5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第五比较器B5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11的第七个输入信号端连接,第五比较器B5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电流源Y的开关,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8引脚各自的输入信号作为逻辑电路15的输入信号,逻辑电路15的输出端作为低压控制芯片的第9引脚。
高压驱动芯片92包括二极管D、第二NMOS管N2、非门M、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电压转换模块23,第二NMOS管N2的漏极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6引脚,第二NMOS管N2的漏极与二极管D的正端连接,第二NMOS管N2的源极分别与二极管D的负端和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的悬浮电源端连接,并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3引脚,第二NMOS管N2的栅极与非门M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模块23的接地端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5引脚,电压转换模块23的输入端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7引脚,电压转换模块23的输出端与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的第一个输出端与非门M的输入端连接,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的第二个输出端与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的输入端连接,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的输出端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的悬浮地作为高压驱动芯片的第1引脚。
上述,第一比较器B1、第二比较器B2、第三比较器B3、第四比较器B4、第五比较器B5均采用现有的比较器;运算放大器F1、RS触发器C1均采用现有技术;第一NMOS管N1、第二NMOS管N2均采用现有的NMOS管;第一NPN三极管P1、第二NPN三极管P2均采用现有的NPN三极管;压控振荡器VCO采用现有技术;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均采用现有的稳压二极管;电流源Y采用现有技术。
上述,欠压检测模块12采用现有的欠压检测电路;电压转换模块23采用现有的电压转换电路。
上述,控制逻辑模块11就是低压控制芯片91的信号处理器,其采集不同引脚上的电压变化,一旦超过设定值,将改变低压控制芯片91的工作状态,例如,一旦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8引脚(DIS)的电压超过1.85V,那么第一比较器B1输入到RS触发器C1的电平就会翻转,同样的RS触发器C1的输出电平就会翻转,输入到控制逻辑模块11的电平发生改变,控制逻辑模块11的输出信号输入到驱动逻辑模块13的信号将变为低电平,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也将都变为低电平;同理,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5引脚(STBY)的电压低于1.25V时,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也将都变为低电平;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7引脚(LINE)的电压低于1.25V或者超过6V时,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也将都变为低电平;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6引脚(ISEN)的电压超过1.5V时,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也将都变为低电平。正常状态下,控制逻辑模块11输入到驱动逻辑模块13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幅值为0~5V,频率同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一致。
上述,驱动逻辑模块13是低压控制芯片91和高压驱动芯片92驱动信号的控制模块,它是将欠压检测模块12的输出信号和控制逻辑模块11的输出信号处理后输出,当低压控制芯片91的电源电压小于设定值时,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且驱动逻辑模块13的这个输出信号没有电流能力。正常状态下,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两路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幅值为0~5V,方向相反,频率同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一致。
上述,驱动逻辑模块13的一路输出信号经过低压驱动模块14处理输出,经过低压驱动模块14的处理使得这路信号有电流能力,用于驱动外围电路的MOS管M2。
上述,逻辑电路15是检测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8引脚(DIS)、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5引脚(STBY)和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6引脚(ISEN)的采集信号,当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8引脚(DIS)的电压超过1.85V,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5引脚(STBY)的电压低于1.25V和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6引脚(ISEN)的电压超过1.5V,三个条件任一条件满足时,逻辑电路15的输出信号将变为低电平,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9引脚(PFC_STOP)的输出信号变为低电平,关断前级PFC电路。正常状态下,低压控制芯片91的第9引脚(PFC_STOP)的输出信号为5V高电平。
上述,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与低压驱动模块14的功能类似,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与驱动逻辑模块13的功能类似,用于驱动外围电路的MOS管M1。
上述,控制逻辑模块11、驱动逻辑模块13、低压驱动模块14、逻辑电路15、高压输出驱动模块21、高压驱动逻辑模块22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在本申请公开的连接关系的基础上能够给出相应的详细实现电路。
Claims (4)
1.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框架,所述的引线框架具有一个封装面,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有16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出脚,且第1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IC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空引脚、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所述的封装面上封装有采用低压工艺制成的低压控制芯片和采用高压工艺制成的高压驱动芯片,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具有14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14个引脚分别为软启动端、过载电流延迟关断端、定时电容端、最低振荡器频率设置端、间歇工作模式门限端、输入电流检测端、输入电压检测端、闭锁式驱动关闭端、前级PFC控制器的控制通道端、IC功率和信号地、低侧门级驱动输出端、电源端、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出逻辑控制端,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具有7个相互隔离且绝缘的引脚,且第1个引脚至第6个引脚分别为高侧门级驱动的悬浮地、高侧门级驱动输出端、高侧门极驱动输出悬浮电源端、电源端、IC功率和信号地、高压信号电源端、高压信号输入逻辑控制端,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个引脚至第12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个引出脚至第12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3个引脚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6个引脚连接,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4个引脚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7个引脚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1个引脚至第3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4个引出脚至第16个引出脚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4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2个引出脚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5个引脚与所述的封装面连接,所述的封装面与所述的封装面上设置的第10个引出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和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均通过导电胶固定于所述的封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第四比较器、第五比较器、运算放大器、RS触发器、第一NMOS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压控振荡器、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控制逻辑模块、欠压检测模块、驱动逻辑模块、低压驱动模块、电阻、电流源、逻辑电路;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85V电压,所述的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RS触发器的S输入端连接,所述的RS触发器的Q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所述的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2V电压,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引脚,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3引脚,所述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三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三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四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3引脚,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2引脚,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端接地,所述的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4引脚,所述的驱动逻辑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与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1引脚,所述的低压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10引脚,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5V电压,所述的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四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的0.8V电压,所述的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五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流源的电流流入端和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电流源的电流流出端接地,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六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内部基准输出的1.25V电压,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逻辑模块的第七个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的第五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的电流源的开关,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8引脚各自的输入信号作为所述的逻辑电路的输入信号,所述的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低压控制芯片的第9引脚;
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包括二极管、第二NMOS管、非门、高压输出驱动模块、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的二极管的正端连接,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的二极管的负端和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悬浮电源端连接,并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3引脚,所述的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的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接地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出端与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所述的高压输出驱动模块的悬浮地作为所述的高压驱动芯片的第1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框架为直插十六脚的引线框架或为贴片十六脚的引线框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74707.6A CN105575941B (zh) | 2016-02-03 | 2016-02-03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74707.6A CN105575941B (zh) | 2016-02-03 | 2016-02-03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5941A true CN105575941A (zh) | 2016-05-11 |
CN105575941B CN105575941B (zh) | 2018-01-02 |
Family
ID=5588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4707.6A Active CN105575941B (zh) | 2016-02-03 | 2016-02-03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7594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33686A (zh) * | 2018-03-09 | 2018-06-29 |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有功率开关管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源管理装置 |
CN108962884A (zh) * | 2017-05-22 | 2018-12-07 |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 模制智能电源模块 |
CN109585442A (zh) * | 2018-11-28 | 2019-04-05 | 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芯片版图及其布局和封装打线优化方法 |
CN111734966A (zh) * | 2019-03-22 | 2020-10-02 | 深圳市芯光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流直驱led发光二极管 |
TWI843153B (zh) * | 2022-04-24 | 2024-05-21 | 大陸商弘凱光電(江蘇)有限公司 | 封裝結構及顯示裝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0271A (en) * | 1990-08-21 | 1992-09-2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otector |
CN102263088A (zh) * | 2011-07-15 | 2011-11-30 | 上海凯虹电子有限公司 | 包含多个芯片的封装结构 |
CN104253102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
CN205428909U (zh) * | 2016-02-03 | 2016-08-03 | 日银Imp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
2016
- 2016-02-03 CN CN201610074707.6A patent/CN1055759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0271A (en) * | 1990-08-21 | 1992-09-2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otector |
CN102263088A (zh) * | 2011-07-15 | 2011-11-30 | 上海凯虹电子有限公司 | 包含多个芯片的封装结构 |
CN104253102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
CN205428909U (zh) * | 2016-02-03 | 2016-08-03 | 日银Imp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62884A (zh) * | 2017-05-22 | 2018-12-07 |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 模制智能电源模块 |
CN108962884B (zh) * | 2017-05-22 | 2022-01-21 |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 模制智能电源模块 |
CN108233686A (zh) * | 2018-03-09 | 2018-06-29 |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有功率开关管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源管理装置 |
CN109585442A (zh) * | 2018-11-28 | 2019-04-05 | 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芯片版图及其布局和封装打线优化方法 |
CN111734966A (zh) * | 2019-03-22 | 2020-10-02 | 深圳市芯光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流直驱led发光二极管 |
TWI843153B (zh) * | 2022-04-24 | 2024-05-21 | 大陸商弘凱光電(江蘇)有限公司 | 封裝結構及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5941B (zh) | 2018-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5941A (zh)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
CN103378725B (zh) | 具有多功能引脚的控制器及转换控制器 | |
CN103545305B (zh) | 一种功率模块 | |
CN102624203A (zh) | 变频调速器及变频空调器 | |
CN102739069B (zh) |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以及应用其的电力电子设备 | |
CN204465969U (zh) | 功率器件合封的led驱动电路封装结构 | |
CN204697354U (zh) | 抗浪涌led电源电路 | |
CN201956968U (zh) | 变频调速器及变频空调器 | |
CN207150147U (zh) | 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 |
CN208241588U (zh) | 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及电器设备 | |
CN102208865B (zh) | 一种用于三相电机桥式驱动的智能功率模块电路 | |
CN205428909U (zh) | 一种双芯片封装实现的大功率谐振电源控制芯片 | |
CN108258762A (zh) | 一种预装电池系统的快速充电电路及智能终端 | |
CN209184524U (zh) | 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7280736U (zh) | 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结构 | |
CN201011657Y (zh) | 三相整流桥式扁平封装功率模块 | |
CN114334853B (zh) | 一种功率模块结构及其驱动电路 | |
CN115021590A (zh) |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 | |
CN202167490U (zh) | 分体式igbt晶体管与控制板的插接式安装结构 | |
CN106298737A (zh) | 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883669U (zh) | 高低边驱动集成电路以及开关电源 | |
CN204168140U (zh) | Igbt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控制器和动力驱动系统 | |
CN203387740U (zh) | 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led驱动电路及其pfc恒流控制电路 | |
CN202068342U (zh) | 一种智能功率装置 | |
CN205376521U (zh) | 一种非绝缘型frd模块的封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28 Address after: 315809 Beilun City, Ningbo Province, Wan Chai street, Wan Jing Road, No. G, block, floor three, 12-3, 213 Applicant after: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of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Kodak road 315040 No. 7 Applicant before: Daily Silver IM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