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941B -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941B
CN105571941B CN201510711362.6A CN201510711362A CN105571941B CN 105571941 B CN105571941 B CN 105571941B CN 201510711362 A CN201510711362 A CN 201510711362A CN 105571941 B CN105571941 B CN 105571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die
testing
body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13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1941A (zh
Inventor
陈泳
袁新
袁玲
高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lit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lit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lit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lit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113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1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1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为了克服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方法,使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保持原有的性能下进行环向拉伸测试,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数据,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血管支架术凭借其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血管支架也从第一代不锈钢金属裸支架发展到第四代生物可降解支架。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因其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并可被人体生物降解吸收,逐渐被用于第四代生物可降解支架,但由于其本身性质,要达到如金属般机械性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将聚合物材料通过调节其化学组成或工艺改性,达到如金属支架相应机械性能。聚合物材料通过调节其化学组成或工艺改性后,常常需要检测选作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使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支架的使用要求。目前常被选用作为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如左旋聚乳酸L-PLA,乙醇酸PGA,以及聚乳酸乙醇酸PLGA等。
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使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由于其特殊尺寸,无法像一般的聚合物材料进行环向性能拉伸测试。通常塑料按照GB/T 1040(厚度大于1mm)、GB/T 13022(厚度小于1mm)和ASTM D638标准规定,把塑料裁剪成一定尺寸的哑铃型或类哑铃型试样进行拉伸测试;又或者按照ASTM D2290标准规定,把塑料管裁剪成一定尺寸的圆环或者类圆环试样进行拉伸测试。把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使用的聚合物小管材裁剪成一定尺寸的哑铃型或类哑铃型试样进行拉伸测试,首先需要把管材对切,然后展平,再使用特制刀具裁剪所需试样;或者使用冷激光切割机从聚合物小管材上直接切取所需的试样。前者,由于需要把圆形的管材展压平,需要在一定环境温度下使其变软进行展平,这样会或多或少对聚合物小管材的分子链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和原管材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差异,而且不能代表管材作为整体时的性能。后者,使用冷激光切割机切割的成本比较高,且工艺复杂具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展平切割还是激光切割,都根本做不到上述标准中规定尺寸的哑铃或类哑铃型试样,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把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使用的聚合物小管材裁剪成圆环或者类圆环试样,同样由于尺寸的问题,难以套在ASTM D2290标准中所示设备上进行拉伸测试。
CN1865906A公开了一种建筑工业领域所使用的大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由于聚合物支架小管材结构和性能的特殊性,两个领域相差甚远,CN1865906A所公开测试方法及其模具都难以应用于本发明。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研究,国内外还未对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建立相关的标准和方案,业内对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行之有效的研究报道也少之又少。因此,在生物可降解支架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前,迫切需要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方法,使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保持原有的性能下进行环向拉伸测试,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数据,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使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保持原有的性能下进行环向拉伸测试,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数据,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上,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所述连接部件103安装或者设置于主体装置102上,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
其中,受力杠101与连接部件103优选安装或者设置于主体装置的不同边上。本发明的主体装置102除了可以直接由一体化部件组成,还可以由两块对称或非对称的部件组装而成。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主体装置102由一体化的部件组成,其结构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一边,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连接部件103安装或者设置于主体装置102的对边,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
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主体装置102由两块对称的部件组装而成,其结构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主体装置102由两块对称的部件组成,主体装置102远端的一边安装或者设置有固定部件104,所述固定部件104对称或非对称分布,其中,通过固定部件104对接两块对称的部件,即固定部件104呈对称分布形式;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近端的一边,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连接部件103安装或者设置于主体装置102上,位于在主体装置102侧边,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6所示。
另外,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主体装置102由两块非完全对称的部件组装而成,即固定部件104只位于主体装置102远端的其中一侧,或其它非对称形式。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7、8和9所示。
与一体化主体装置102相比,由两块组装而成的主体装置102更加灵活和方便安装试样,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管环试样的不同长度要求调整两块主体装置102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保护受力杠101,避免其在测试过程中因受力的不均匀造成弯曲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其中,所述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近端,其中受力杠101的一端或两端可拆卸,以便安装聚合物小管材试样。
另外,主体装置102远端的固定部件104位于受力杠101的对边上,既可以用于固定主体装置102的左右两侧边,还可以用于保护受力杠101。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是,在聚合物小管材内径允许的情况下,受力杠101的直径或对角线至少为聚合物小管材壁厚的3倍,并小于或等于聚合物小管材的半径;主体装置102的近端连接着受力杠101,其中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
上述部件的力学性能均优于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其中,特别是:
上述受力杠101的拉伸强度大于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拉伸断裂时最大拉伸应力,其范围为50~1000MPa,优选为100~600MPa。有益效果为抵抗管环试样测试对受力杠101造成的破坏。尤其是优选的100~600MPa,有益效果更为显著。
上述受力杠101的弹性模量大于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弹性应变比例内应力-应变之比,其范围为1~250GPa,优选为50~150GPa。有益效果为抵抗管环试样测试对受力杠101造成的弹性形变。尤其是优选的50~150GPa,有益效果更为显著。
上述受力杠101的拉伸伸长率大于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拉伸断裂时最大拉伸应变,其范围为5~150%,优选为50~100%。有益效果衡量受力杠101造成的弹性形变。尤其是优选的50~100%,有益效果更为显著。
其中,上述的拉伸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与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拉伸伸长率:在拉力作用下,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
上述受力杠101为圆柱体,也可以为棱柱体或其变形,优选为圆柱体或半圆柱体。
上述受力杠101直径或底面对角线为0.50mm~5.00mm,优选为0.50mm~3.00mm。
上述受力杠101长为2.00mm~15.00mm,优选为5.00mm~8.00mm。
上述受力杠101由铝,金,铜,镍,钢,或不锈钢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材料制成,优选45号钢。
上述受力杠101表面粗糙度等级范围为0.008~50,优选为0.008~0.1极重要的摩擦表面级别。其中,当粗糙度为6.3-50时:不接触表面或不接触面;1.6~6.3:不产生相对运动的或相对运动很低的接触面;0.2~0.8: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0.008~0.1:极重要的摩擦表面,可以通过抛光、细磨、精研、精珩、超精加工等获得。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通过车、镗、刨、铣、刮、拉、磨、锉、滚压、铣齿加工方法获得,该范围给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减少管环试样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增加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优选粗糙度为的0.008~0.1。
上述受力杠101一端固定在主体装置102-1的近端,主体装置102-2平行的位置上有受力杠101配套大小的孔口助受力杠101固定。其中,上述受力杠101固定在主体装置102-1的近端采用台柱形或加强筋固定。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
另外,上述受力杠101可根据测试管材试样直径大小选择匹配的尺寸,安装于主体装置102指定位置上的孔口处,采用螺丝或者鞘等定位。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上述主体装置102为圆柱体或正方体或长方体,优选为长方体。长为15.00mm~70.00mm,宽为15.00mm~70.00mm,厚为15.00mm~70.00mm,优选为长为20.00mm~50.00mm,宽为20.00mm~40.00mm,厚为20.00mm~30.00mm。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上述连接部件103为梯台体、长方体、卡槽正方体、螺纹柱体或其他柱体等,表面光滑或粗糙或有螺纹,优选梯台柱。长为10.00mm~50.00mm,宽为15.00~50.00mm,厚为5.00mm~40.00mm。
其中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上述主体装置102远端的固定部件104为柱体,长为15.00mm~25.00mm,宽为15.00mm~25.00mm,厚为3.00mm~25.00mm,或直径为10~40mm,长为3.00mm~25.00mm。
上述固定部件104横放或者竖放或者横竖十字交叉放或斜放或连接部件为一体。
上述固定部件104一端或两端固定在主体装置102。
上述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由塑料,铝,金,铜,镍,钢(比如高强度钢、45号钢或不锈钢)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材料制成,优选高强度钢。尤其,本发明所述高强度钢指牌号Q420钢,强度高,特别是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种高强度的低合金钢,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也就是当外力泄掉后,钢材只能保持受力的形状而无法回复原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
上述主体装置102,优选铝合金材料制成,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50,优选为1.6或3.2。
上述连接部件103,优选铝合金材料制成,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50,优选为1.6或3.2。
上述固定部件104,优选铝合金材料制成,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50,优选为1.6或3.2。
上述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配对使用,然后与受力杠101组成1副,每副可以对称匹配,也可以交叉匹配,最后2副组成一套模具。
上述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的连接处采用加强处理或不采用加强处理。
上述受力杠101底面尺寸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本专利所述的聚合物小管材为左旋聚乳酸L-PLA,乙醇酸PGA,以及聚乳酸乙醇酸PLGA等材料通过一定加工和改性制备而成的,直径为1.50~5.00mm,壁厚为0.05~0.25mm,拉伸强度为50~200MPa,弹性模量为100~600MPa,拉伸伸长率为50~20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的模具测试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准备:取聚合物小管材。
优选方案包括:试样为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管环,且其两个端面垂直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轴线。
上述管环试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mm。
上述管环试样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壁厚。
上述管环试样两端无缺口或者分别各有2个或以上缺口,同一端的2个缺口在同一直线上或成一定角度分布,不同一端的缺口在同一直线上或成一定的角度分布。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3中202-1、202-2、202-3、202-4所示,缺口203形状为半圆环或者梯形或者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其变形,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或者其中所述管环试样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mm,优选0.10~6.00mm。
上述管环试样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mm。
上述管环试样的端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或无细纹),试样的棱边允许不做处理或被做成倒圆或倒角。
由于管环试样的尺寸比较小,相对于ASTMD2290标准本发明的技术难点是如何在试样两端设置一定形状大小的缺口,本发明模具能够测量尺寸较小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管环试样,并能够控制管环试样断裂在缺口附近的范围内,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好地控制管环试样断裂的范围,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优选测试过程:
步骤1,除特殊情况外,在测试前至少12小时,优选前40小时,将样品制备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除特殊情况外,测试数量至少为3次,优选5次。通常情况下,任何在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发生断裂的试样都必须记录和重新测试,除非试样中的缺陷是需要研究的多变因素或者是固有的,必须记录试样在缺陷处断裂的情况;
步骤3,将样品制备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用精度为0.1mm以上的量具测量管环试样两端的厚度(d)和宽度(b),单位为mm。每个管环试样每一端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至少三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建立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0.50mm~13.00mm。根据管环试样的直径大小和管环试样断裂发生的位置决定标线的位置和标距的长短。这是由于管环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受力和变形是不均匀的,管环试样的断裂往往都发生在管环根部(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中位置2处),并且内侧比外侧先断裂,最大形变量发生在管环的弯芯处(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中位置1处),其次是断裂处,在管环被拉直的两侧变形最小(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中位置3处);
步骤5,拉伸速率在0.5mm/min~50mm/min。拉伸速率是由从拉伸测试开始的0.5min~5.0min内产生断裂的最低速率决定;
步骤6,装载合适该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25N~100N;
步骤7,将管环试样置于本发明所述的模具中,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
步骤8,按上述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在标线外的部位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重做;
步骤10,测试完成后,收拾整理好测试用品。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I.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以σt(MPa)表示,按式(1)计算:
式中:p——最大负荷、断裂负荷、屈服负荷,N;
b1/b2——试样宽度,mm;
d1/d2——试样厚度,mm;
II.断裂伸长率或屈服伸长率以εt(%)表示,按式(2)计算:
式中:L0——试样原始标线距离,mm;
L——试样断裂时或屈服时标线间距离,mm;
III.作应力-应变曲线,从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计算拉伸弹性模量,以Et(MPa)表示,按式(3)计算:
式中:σ——应力,MPa;
ε——应变。
或者对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直接取其切线求出斜率,即可得到弹性模量。
IV.强度、应力和弹性模量取三位有效数字,伸长率取二位有效数字,也可在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以每组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表示。
V.如要求计算标准偏差值S,由式(4)计算:
式中:X——单个测定值;
——一组测定值的平均值;
n——测定值个数。
试验报告:
a.样品名称、材料组成,规格;
b.试样状态调节及试样的标准环境;
c.试验机型号;
d.试验速率;
e.所需环向拉伸性能的平均值;
f.试验日期、人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模具允许聚合物小管材采用圆环状试样进行拉伸,管材的受力状态和形变比单向拉伸更接近管材环向形变过程,可以更好地表征管材的环向形变的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是直接从原管材上切取的,避免了展平过程引起的管材性能变化和激光切割工艺的高成本和复杂性,不仅简单快捷,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拉伸试样真实的力学性能,更为准确地测试聚合物小管材的环向性能,使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更好,各件试样测试结果的标准差更小。
本发明模具的使用建立了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进行拉伸的方法,避免了常规加载试样的复杂性,使聚合物小管材的环向拉伸测试更加方便可靠,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另外,本发明受力杠101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拉伸伸长率优选的范围分别是100~600MPa、50~150GPa和50~100%,优选的效果是能够有效抵抗住测试过程中管环试样的反作用力带来的破环或者形变,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粗糙度的优选范围是0.008~0.1,优选的效果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管环试样和受力杠101接触处产生的摩擦力,增加测试数据的精确度,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有益效果尤其显著。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9-11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2A本发明实施例2模具的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及具有不同缺口形状的多个管环试样示意图,其中201为聚合物小管材、202-1为管环试样、202-2~4为带缺口形状的管环试样,203为管环试样的缺口。
图4A、B、C分别为本发明模具拉伸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断裂过程前、中和后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管环试样断裂位置示意图,1为管环的弯芯处,2为管环根部,3为管环被拉直的两侧。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结构示意图,B、C、D本发明模具三投视图,分别为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12本发明测试数据与把聚合物小管材对切、展平、裁剪成哑铃型试样测试数据的对比图。
图13本发明测试数据标准差与把聚合物小管材对切、展平、裁剪成哑铃型试样测试数据标准差的对比图。
上述图中,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主体装置102远端的固定部件104;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202;管环试样上的缺口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模具组成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一边,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内部;所述连接部件103设置于主体装置102的左右侧两边,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受力杠101为正六棱柱,底面边长为0.70mm,长为10mm,由高强度钢制备,粗糙度为0.05,与主体装置102顶部的距离为0.50mm,其中,受力杠101采用两端都可拆卸,两端都使用鞘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18.00mm,宽为18.00mm,厚为18.00mm,主体装置102的一端连接着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另一端为弯形部件,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长方体,长为30.00mm,宽为25.00mm,厚为18.00mm,在距离顶部10.00mm处有1个直径为5.00mm的圆孔;弯形部件为半圆环,直径为10.00mm,其中弯形部件把主体装置102连接为一体,连接部件103在其上,利用鞘经过圆孔和拉伸模块连接起来。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铝合金制成。
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2
参照图2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一边,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所述连接部件103设置于主体装置102的左右侧两边,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其中主体装置102进一步细分为远端的固定部件104,和近端的顶部,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受力杠101为圆柱,直径为1.00mm,长为10mm,由45号钢制备,粗糙度为0.008;主体装置102(102-1和102-2)、连接部件103(103-1和103-2)、固定部件104(104-1和104-2)分别由两块对称的部件组成,其中主体装置102-1和102-2为长方体,长为50.00mm,宽为10.00mm,厚为10.00mm,主体装置102-1近端连接着受力杠101,并且受力杠101一端固定在102-1,另一端通过孔安装在102-2上,并且可拆卸;连接部件103-1和103-2为梯台,长为20.00mm,宽为20.00mm,厚为20.00mm。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粗糙度为3.2。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3
参照图6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一边,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所述连接部件103设置于主体装置102的左右侧两边,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其中主体装置102进一步细分为远端的固定部件104,和近端的顶部,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受力杠101为半圆柱,直径为1.00mm,长为10mm,由45号钢制备,粗糙度为0.8;主体装置102由两块对称的部件组成,其中主体装置102为长方体,长为50.00mm,宽为10.00mm,厚为10.00mm,主体装置102一侧边近端固定着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另一侧边的对应处设置有孔口,用于安装受力杠101另一端,并且可拆卸;连接部件103为梯台,长为20.00mm,宽为20.00mm,厚为20.00mm;固定部件104为长方体,固定在主体装置102远端的左右两侧上,长为25.00mm,宽为20.00mm,厚为5.00mm,沿主体装置102底边横放,呈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粗糙度为3.2。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4
参照图7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半圆柱,直径为2.00mm,,长为8mm,由不锈钢制备,粗糙度为6.3,与主体装置102的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其中,受力杠101两端均可拆卸,使用螺丝的方式使其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一侧边;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20.00mm,宽为20.00mm,厚为20.00mm,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距离0.250mm处各有一个和受力杠101匹配的圆孔,主体装置102其中一侧远端有固定部件104,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左右两侧为长方体,长为20.00mm,宽为15.00mm,厚为10.00mm,和受力杠101圆滑过渡;固定部件104为长方体,长为10.00mm,宽为5.00mm,厚为3.00mm,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边远端只有一侧有固定部件104,沿主体装置102底边竖放,呈不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粗糙度为6.3。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5
参照图8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半圆柱,直径为2.50mm,,长为5mm,由45号钢制备,粗糙度为25,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长方体,长为20.00mm,宽为15.00mm,厚为5.00mm,主体装置102其中一侧的近端连接着受力杠101,连接处采用加强处理,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另一侧远端有固定部件104,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卡槽正方体,长为10.00mm,宽为10.00mm,厚为10.00mm,其中卡槽与连接的拉伸模块相匹配;固定部件104为正三棱柱,边长为10.00mm,厚为3.00mm,呈不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均由铁材料制成,粗糙度为6.3。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6
参照图9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正六棱柱,边长为0.50mm,长为8mm,由高强度钢制备,粗糙度为0.4,与主体装置102顶部的距离为0.25mm,;其中,受力杠101采用两端都可拆卸,两端都使用鞘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长方体,长为25.00mm,宽为10.00mm,厚为8.00mm,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距离0.25mm处各有一个和受力杠101匹配的圆孔,另一远端有固定部件104,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长方体,长为16.00mm,宽为10.00mm,厚为20.00mm,距离顶部10.00mm处有一个直径为5.00mm的圆孔,利用鞘经过圆孔和拉伸模块连接起来;固定部件104为长方体十字交叉形状,长为7.00mm,宽为5.00mm,厚为7.00mm,呈不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均由铜材料制成,粗糙度为1.6。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7
参照图10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圆柱,直径为0.50mm,长为15mm,由镍合金制备,粗糙度为3.2,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其中,受力杠101通过距离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的圆孔直接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一侧;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30.00mm,宽为30.00mm,厚为30.00mm,远端有固定部件104,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圆柱体螺丝,直接旋进拉伸模块的配套螺丝孔以固定模具,直径为20.00mm,长为25.00mm,;固定部件104为圆柱,直径为30.00mm,厚为10.00mm,呈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均由45号钢材料制成,粗糙度为3.2。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8
参照图11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圆柱,直径为1.50mm,长为5.00mm,由45号钢制备,粗造度为0.1,其中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25mm;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圆柱体,直径为30.00mm,厚为10.00mm,主体装置102一侧的近端连接着受力杠101的一端,连接处加强处理,主体装置102另一侧的近端相应部位处设置一个相应的孔口用于匹配固定的受力杠101的另一端,以助在拉伸过程中受力杠101的固定;主体装置102两侧远端连接有保护固定部件104,保持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边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其中,主体装置102连接有连接部件103,连接部件103为圆柱体,直径为20.00mm,厚为10.00mm;固定部件104为圆柱体,固定在主体装置102上,直径为20.00mm,厚为4.00mm,沿定位部件底边横放,呈对称分布。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均由镍合金材料制成,粗糙度为3.2。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底边尺寸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9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正六棱柱,边长为0.70mm,长为10mm,由高强度钢制备,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粗糙度为0.05,拉伸强度为50MPa,弹性模量为250GPa,拉伸伸长率为150%,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其中,受力杠101采用两端都可拆卸,两端都使用鞘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18.00mm,宽为18.00mm,厚为18.00mm,主体装置102的一端连接着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另一端为弯形部件,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长方体,长为30.00mm,宽为25.00mm,厚为18.00mm,在距离顶部10.00mm处有1个直径为5.00mm的圆孔;弯形部件为半圆环,直径为10.00mm,其中弯形部件把主体装置102连接为一体,连接部件103在其上,利用鞘经过圆孔和拉伸模块连接起来。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碳酸酯塑料制成。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10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正六棱柱,边长为0.70mm,长为10mm,由高强度钢制备,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粗糙度为0.05,拉伸强度为400MPa,弹性模量为100GPa,拉伸伸长率为100%,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其中,受力杠101采用两端都可拆卸,两端都使用鞘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18.00mm,宽为18.00mm,厚为18.00mm,主体装置102的一端连接着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另一端为弯形部件,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长方体,长为30.00mm,宽为25.00mm,厚为18.00mm,在距离顶部10.00mm处有1个直径为5.00mm的圆孔;弯形部件为半圆环,直径为10.00mm,其中弯形部件把主体装置102连接为一体,连接部件103在其上,利用鞘经过圆孔和拉伸模块连接起来。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聚酰胺塑料制成。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实施例11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性能拉伸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为正六棱柱,边长为0.70mm,长为10mm,由高强度钢制备,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粗糙度为0.05,拉伸强度为1000MPa,弹性模量为1GPa,拉伸伸长率为5%,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其中,受力杠101采用两端都可拆卸,比如两端都使用鞘固定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主体装置102左右两侧为正方体,长为18.00mm,宽为18.00mm,厚为18.00mm,主体装置102的一端连接着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顶部的距离为0.50mm,另一端为弯形部件,保持主体装置102间的距离,以防挤压受力杠101;连接部件103为长方体,长为30.00mm,宽为25.00mm,厚为18.00mm,在距离顶部10.00mm处有1个直径为5.00mm的圆孔;弯形部件为半圆环,直径为10.00mm,其中弯形部件把主体装置102连接为一体,连接部件103在其上,利用鞘经过圆孔和拉伸模块连接起来。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均由聚四氟乙烯塑料制成。
参照图4所示,本模具两副成对使用,上述成对的受力受力杠101直径相同且轴线平行可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平行。
模具使用
实施例12
一种通过上述的模具测试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准备:
在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4.00mm的管环试样,其两个端面垂直于管环试样的轴线,端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细纹,试样的棱边允许被做成倒圆,管环试样两端分别各有2个半径0.5mm的半圆环缺口,如图3,202-2所示。
(2)测试过程:
步骤1,在测试前12小时,将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测试数量至少为3。通常情况下,任何在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发生断裂的试样都必须记录和重新测试,除非试样中的缺陷是需要研究的多变因素或者是固有的,必须记录试样在缺陷处断裂的情况。
步骤3,用精度为0.1mm以上的量具测量管环试样两端的厚度(d)和宽度(b),单位为mm。每个管环试样每一端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三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确定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2.00mm。
步骤5,确定拉伸速率:5.0mm/min。
步骤6,装载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50N。
步骤7,装载试样,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
步骤8,按上述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在标线外的部位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重作。
步骤10,测试完成后,收拾整理好测试用品。
(3)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实施例13
一种通过上述的模具测试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准备:
在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2.00mm的管环试样,其两个端面垂直于管环试样的轴线,端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细纹,试样的棱边允许被做成倒角,管环试样两端分别各有2个宽度0.50mm的哑铃型缺口,如图3,202-4所示。
(2)测试过程:
步骤1,在测试前24小时,将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测试数量至少为7。通常情况下,任何在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发生断裂的试样都必须记录和重新测试,除非试样中的缺陷是需要研究的多变因素或者是固有的,必须记录试样在缺陷处断裂的情况。
步骤3,用精度为0.1mm以上的量具测量管环试样两端的厚度(d)和宽度(b),单位为mm。每个管环试样每一端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5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确定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4.00mm。
步骤5,确定拉伸速率:7.0mm/min。
步骤6,装载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80N。
步骤7,装载试样,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
步骤8,按上述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在标线外的部位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重作。
步骤10,测试完成后,收拾整理好测试用品。
(3)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实施例14
一种通过上述的模具测试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准备:
在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1.00mm的管环试样,其两个端面垂直于管环试样的轴线,端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细纹,试样的棱边不做处理,如图3,202-1所示。
(2)测试过程:
步骤1,在测试前40小时,将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测试数量至少为7。通常情况下,任何在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发生断裂的试样都必须记录和重新测试,除非试样中的缺陷是需要研究的多变因素或者是固有的,必须记录试样在缺陷处断裂的情况。
步骤3,用精度为0.1mm以上的量具测量管环试样两端的厚度(d)和宽度(b),单位为mm。每个管环试样每一端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3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确定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8.00mm。
步骤5,确定拉伸速率:5.0mm/min。
步骤6,装载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100N。
步骤7,装载试样,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
步骤8,按上述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在标线外的部位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重作。
步骤10,测试完成后,收拾整理好测试用品。
(3)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实施例15
一种通过上述的模具测试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准备:
在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3.00mm的管环试样,其两个端面垂直于管环试样的轴线,端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细纹,试样的棱边允许被做成倒圆,管环试样两端分别各有2个宽度为0.50mm的方形环缺口,如图3,202-3所示。
(2)测试过程:
步骤1,在测试前18小时,将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测试数量至少为5。通常情况下,任何在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发生断裂的试样都必须记录和重新测试,除非试样中的缺陷是需要研究的多变因素或者是固有的,必须记录试样在缺陷处断裂的情况。
步骤3,用精度为0.1mm以上的量具测量管环试样两端的厚度(d)和宽度(b),单位为mm。每个管环试样每一端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5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确定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12.00mm。
步骤5,确定拉伸速率:7.0mm/min。
步骤6,装载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70N。
步骤7,装载试样,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
步骤8,按上述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在标线外的部位时,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重作。
步骤10,测试完成后,收拾整理好测试用品。
(3)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模具按实施例12的方法进行测试和把聚合物小管材对切、展平、裁剪成哑铃型试样进行测试,两者各测试5组数据,测试数据结果对比如表1和图12,两种测试方案的稳定性对比如图13,从比较结果得出本发明测试方案因避免了试样处理的影响明显较哑铃型测试结果更准确地反应出管材本身的性质,而且测试数据更稳定(标准差更低),精度更高,可以大大提高测试的效率。
表1测试结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8的模具按实施例12的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如表2,可以看到在其它参数允许的范围内,无论是实施例1的一体化结构和实施例2、实施例8的非一体化结构所得到的测试数据,还是实施例2的对称性组成和实施例8的非对称性组成所得到的测试数据,其数据差异性都不明显,这表明这三种发明模具结构形式都能得到精确稳定的测试结果。
表2不同结构的测试结果
不同的力学性能的受力杠101的实施例9~11的模具按实施例12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形状结果下的受力杠101其力学性能对测试结果也至关重要,如表3,在拉伸强度100~600MPa、弹性模量50~150GPa、拉伸伸长率50~100%优选范围之外的受力杠101或过软或过脆,未能经受得出管环试样拉伸所需的拉伸应力导致弯曲或断裂,在优选范围之内能成功实现管环试样的拉伸测试。
表3不同力学性能的受力杠101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1~8的模具按实施例12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受力杠101的粗糙度逐渐减小,测试数据也相应越小;从表中还可以得出粗糙度在0.008~0.1范围内的测试数据差异性很小,粗糙度大于0.1,测试数据差异性较明显。因为受力杠101的粗糙度越小,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小,拉伸机所给予的拉力也就小一些,所得结果也相对小。由于非拉伸管环试样的所需的摩擦力小,测得的拉伸力数据就更接近管环试样所受到的拉伸力,而且当粗糙度小于0.1时,管环试样和受力杠101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无限接近于0,并趋向稳定,所测得的数据更精确,使得在优选范围内的有益效果更明显。
表4受力杠101不同粗糙度测试结果
上述实施例1~1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包含:受力杠(101),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其中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上,并可沿聚合物小管材轴向穿过聚合物小管材管腔;所述连接部件(103)安装或者设置于主体装置(102)上,并且用于连接模具和拉伸模块;
所述主体装置(102)由两块对称或非对称的部件组装而成,以使得所述主体装置(102)的两个所述部件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所述聚合物小管材的不同长度调整;
所述受力杠(101)安装在主体装置(102)的近端,其中受力杠(101)的一端或两端可拆卸,受力杠(101)与主体装置(102)近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所述受力杠(101)安装于主体装置(102)指定位置上的孔口处,采用螺丝或者鞘定位;所述主体装置(102)的远端安装或者设置有固定部件(104),所述固定部件(104)对称或非对称分布,且所述固定部件(104)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02)的两块所述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固定部件(104)对接两块对称或非对称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为棱柱体、圆柱体或半圆柱体,长为2.00mm~15.00mm;所述受力杠(101)的直径或底面对角线至少为聚合物小管材壁厚的3倍,并小于或等于聚合物小管材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杠(101)长为5.00mm~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由铝、金、铜、镍、钢或不锈钢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所述受力杠(101)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装置(102)为圆柱体或正方体或长方体,长为15.00mm~70.00mm,宽为15.00mm~70.00mm,厚为15.00mm~7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装置(102)长为20.00mm~50.00mm,宽为20.00mm~40.00mm,厚为20.00mm~3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103)为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103)为梯台柱,长为10.00mm~50.00mm,宽为15.00~50.00mm,厚为5.00mm~4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104)为柱体,长为15.00mm~25.00mm,宽为15.00mm~25.00mm,厚为15.00mm~25.00mm;或直径为10~40mm,长为3.00mm~25.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由塑料、铝、金、铜、镍、钢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材料制成,表面粗糙程度为0.008~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装置(102)、连接部件(103)、固定部件(104)表面粗糙程度为1.6或3.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的拉伸强度为50~1000MPa;弹性模量为1~250GPa;拉伸伸长率为5~15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的拉伸强度为100~600MPa。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的弹性模量为50~150GPa。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杠(101)的拉伸伸长率为50~100%。
17.一种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模具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中医用的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模具试样制备方法包括在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上截取的一段管环,管环试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mm,大于或等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的壁厚,
所述管环试样两端分别各有2个缺口,缺口形状为半圆环或者梯形或者长方形或正方形,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其中所述管环试样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mm;所述管环试样的端面应无毛刺,试样的棱边被做成倒圆或者倒角;
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在测试前至少12小时,将按照上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步骤2,测试数量至少为3次,并且要求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无发生断裂;
步骤3,按照上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用量具测量试样的厚度(d)和宽度(b),每个试样的厚度及宽度应在标距内测量至少三点,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准确至0.001mm,宽度准确至0.1mm;
步骤4,建立适合试样测试的标距0.50mm~13.00mm;
步骤5,拉伸速率在5.0mm/min~50mm/min;
步骤6,装载合适该试样测试的加载负荷传感器,25N~100N;
步骤7,将管环试样置于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中,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松紧适宜足以防止试样滑脱;
步骤8,按照上述步骤的参数,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步骤9,试样断裂后,读取所需负荷及相应的标线间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在测试前至少40小时,将按照上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聚合物小管材管环试样放置于23±2℃和50±5%相对湿度的测试环境。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测试数量为5次,并且要求试样中心标识的范围外无发生断裂。
CN201510711362.6A 2014-10-30 2015-10-28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Active CN105571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1362.6A CN105571941B (zh) 2014-10-30 2015-10-28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86708 2014-10-30
CN201410598670 2014-10-30
CN201510711362.6A CN105571941B (zh) 2014-10-30 2015-10-28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941A CN105571941A (zh) 2016-05-11
CN105571941B true CN105571941B (zh) 2023-08-29

Family

ID=5588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3460.0U Active CN205449663U (zh) 2014-10-30 2015-10-28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
CN201510711362.6A Active CN105571941B (zh) 2014-10-30 2015-10-28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3460.0U Active CN205449663U (zh) 2014-10-30 2015-10-28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44966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49663U (zh) * 2014-10-30 2016-08-10 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
CN108168966B (zh) * 2017-11-30 2020-07-21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钼及钼合金管材拉伸试样标距线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0763566B (zh) * 2019-11-28 2021-05-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各向异性管材环向厚向异性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0763567B (zh) * 2019-11-28 2021-05-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管材任意方向的厚向异性系数和屈服应力测定方法
CN110763568B (zh) * 2019-11-28 2021-05-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管材任意方向厚向异性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2414841B (zh) * 2020-10-13 2023-11-24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自适应导正的管材周向拉伸强度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281166B (zh) * 2021-04-06 2023-05-02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测量复材管环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试验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06A (zh) * 2006-06-14 2006-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CN201503372U (zh) * 2009-09-28 2010-06-09 河南欧迪艾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验机夹具
KR20100071263A (ko) * 2008-12-19 2010-06-2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라인파이프용 인장시험 시편 및 라인파이프 인장시험방법
CN201607372U (zh) * 2010-02-23 2010-10-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高精度金属丝杨氏模量测量装置
CN201880831U (zh) * 2010-12-10 2011-06-29 海东供电公司 拉线制作工具
CN102144152A (zh) * 2008-09-08 2011-08-03 阿克马法国公司 预先确定聚合物组合物的疲劳寿命的方法
CN102445384A (zh) * 2011-09-22 2012-05-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材环向拉伸性能试验夹具
CN102607944A (zh) * 2012-04-17 2012-07-25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拉伸试验用夹持器
CN102735536A (zh) * 2012-06-19 2012-10-1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管环向变形测量的卡头、试样管、测量系统、测量方法
CN202693413U (zh) * 2012-07-06 2013-01-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小尺寸管材环向拉伸夹具
CN203561551U (zh) * 2013-10-28 2014-04-23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环向拉伸强度测试用分离盘
CN205449663U (zh) * 2014-10-30 2016-08-10 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06A (zh) * 2006-06-14 2006-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材环向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CN102144152A (zh) * 2008-09-08 2011-08-03 阿克马法国公司 预先确定聚合物组合物的疲劳寿命的方法
KR20100071263A (ko) * 2008-12-19 2010-06-2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라인파이프용 인장시험 시편 및 라인파이프 인장시험방법
CN201503372U (zh) * 2009-09-28 2010-06-09 河南欧迪艾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验机夹具
CN201607372U (zh) * 2010-02-23 2010-10-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高精度金属丝杨氏模量测量装置
CN201880831U (zh) * 2010-12-10 2011-06-29 海东供电公司 拉线制作工具
CN102445384A (zh) * 2011-09-22 2012-05-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材环向拉伸性能试验夹具
CN102607944A (zh) * 2012-04-17 2012-07-25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拉伸试验用夹持器
CN102735536A (zh) * 2012-06-19 2012-10-1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管环向变形测量的卡头、试样管、测量系统、测量方法
CN202693413U (zh) * 2012-07-06 2013-01-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小尺寸管材环向拉伸夹具
CN203561551U (zh) * 2013-10-28 2014-04-23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环向拉伸强度测试用分离盘
CN205449663U (zh) * 2014-10-30 2016-08-10 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941A (zh) 2016-05-11
CN205449663U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941B (zh) 用于聚合物小管材环向拉伸测试的模具及其测试方法
US7360442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calculating tensile elongation of ductile metals
CN103234432A (zh) 无圆心圆弧弯曲半径测量尺和弯管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CN108362193B (zh) 一种管件测量调直一体机
CN106825122B (zh) 一种管件测量调直一体机及其测量调直方法
CN107703005A (zh) 一种纺织品抗弯曲抗扭转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760489B (zh) 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2504861A (zh) 一种橡胶拉伸智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8239195U (zh) 用于整骨及仿生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三点弯曲夹具
CN207556981U (zh) 用于低维尺度材料的拉伸卡具
CN108956282B (zh) 一种用于医用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专用夹具
EP2597417B1 (de) Messvorrichtung und Messverfahren zur Prüfung der Maßhaltigkeit eines Werkstücks
Wang et al. Short-rod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toughness test using miniature specimens
DE19645334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der Knickstabilität
US118087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strain using removable reusable markers
Shlyannikov et al. Surface crack growth subject to bending and biaxial tension-compression
CN115356200A (zh) 基于断裂试样的油井管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敏感性测试方法
CN110967292B (zh) 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
Meredith et al. Effect of crystallographic texture on flexure fatigue properties of Ti-3Al-2.5 V hydraulic tubing
Favilla Tensile Testing Laboratory
CN205228946U (zh) 一种方便螺钉拉力测试机
JPH11206795A (ja) 整形外科用ワイヤ及び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agaert et al. Bulk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poly-e-caprolactone
RU159368U1 (ru) Склерометр
CN113387324B (zh) 一种微纳牛级力计量器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Yong

Inventor after: Yuan Xin

Inventor after: Yuan Ling

Inventor after: Gao Kangr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Yong

Inventor before: Yuan Xin

Inventor before: Yuan L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18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Pingshan New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planning five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ALUBR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2 115 City District 1 factories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ALUBR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18, No. five, No. 1, great industrial zone, Ping Shan,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ALUBR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Pingshan New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planning five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ALUBR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18 No.1, Guihua 5th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Xinlita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No.1, Guihua 5th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ALUBR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