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401B -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401B
CN105571401B CN201610114967.1A CN201610114967A CN105571401B CN 105571401 B CN105571401 B CN 105571401B CN 201610114967 A CN201610114967 A CN 201610114967A CN 105571401 B CN105571401 B CN 10557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tle module
protection
protection little
flexible
riv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49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1401A (zh
Inventor
谢正权
李刚
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i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i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i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i Arm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49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5/00Armour; Armour plates
    • F41H5/02Plate construction
    • F41H5/04Plate construction composed of more than one layer
    • F41H5/0492Layered armour containing hard elements, e.g. plates, spheres, rod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elements being connected to a further flexible layer or being embedded in a plastics or an elastomer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包括柔性面料和通过双面铆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柔性面料两侧的数个防护小模块,所述数个防护小模块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防护小模块间设有间隙,所述柔性面料采用化纤材料或高强高模量的材料织成,用于紧密连接两侧的防护小模块,所述防护小模块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本发明还揭示了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种款式的防刺服和防护用品,在提高防刺材料的防刺性能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防刺材料的柔软性能。

Description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恐怖袭击在各国不断发生,各国人员都加大了对安全防护领域的研发力度。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安全防护装备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明确指明对公共安全领域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规划》中第四点重点发展领域特别提到开发柔性防刺防割面料,所以安全防护材料的发展符合国家纺织品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柔性防刺材料作为安全防护领域内一个比较难以解决而又是重点需解决的科研领域,目前相关的柔性防刺产品非常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特别少,而柔性防刺产品恰恰又是人们对自我防护有需要的,这是一个未来有大市场和大发展的领域。
根据防刺服防护材料的柔软程度,可以将防刺服分为硬质,半硬质和柔性三种。硬质防刺服的防护材料一般采用金属材料或金属片搭接而成。半硬质一般采用高强聚乙烯,芳纶,碳纤维等纤维材料无纬布与高分子树脂进行层压复合,经过多层的叠合之后防刺层的柔软性能大大下降。柔性防刺服一般采用高强聚乙烯,芳纶,碳长丝纤维进行三维的交织形成防刺层。
中国专利CN201520181317中公开了一种防刺服,防刺内芯采用芳纶和高强聚乙烯涂层复合材料+整块金属薄板的组合形式,这属于半硬质防刺服。中国专利CN201210364412公开了一种防刺体由高分子聚乙烯和芳纶材料采用三维织机交织而成,这种材料制造出来的防刺体虽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和柔软舒适性,但是采用三维织机的织造效率不高,成本制造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201210084695公开了一种剪切增稠液/芳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剪切增稠液与芳纶材料复合实现智能防护,这种有剪切增稠液浸渍的防护体不太容易保持,剪切增稠液会发生流动,影响防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在柔性面料两侧设置对位重叠并且按照一定间隙排列的防护小模块,以达到防刺的性能和一定的柔软性能。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包括柔性面料和固定设置于柔性面料两侧的数个防护小模块,所述数个防护小模块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防护小模块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防护小模块通过双面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面料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柔性面料采用化纤材料或高强高模量的材料制成,用于连接两侧的防护小模块。
优选地,所述防护小模块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防护小模块间的间隙范围为0.2-2m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制备防护小模块,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要求,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或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防护小模块;
S2,制备铆接模具,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参数及排列要求,制出用于铆接模具的上模和下模;
S3,将步骤S1中制备得到的防护小模块按照铆接所需方式放置于步骤S2中制成的上下模具中,且使上模和下模间设有放置柔性面料的间隙。
S4,将柔性面料放置于上下模中间并将两端拉紧形成一定的张力;
S5,将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并将柔性面料及位于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S1中,对于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方式制成,对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
优选地,所述S1和S2中,所述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包括防护小模块的形状、大小及厚度。
优选地,所述S5中,将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上下模间的防护小模块在柔性面料两侧形成对位重叠排列,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进行对位铆接。
优选地,所述S5中,所述将柔性面料及位于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热焊接或在铆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揭示的柔性防刺面料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防护小模块在柔性面料的两侧对位重叠排列,在兼顾材料防护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柔软性能。
由于防护小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本发明防刺材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能和透气性;
由于防护小模块是由高性能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组成,其具有较好的防刺性能。
由于连接防护小模块的柔性面料处于小模块厚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使得在保证防护材料柔软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防护小模块间的间隙,这样使得防护材料的防护性能大大提高。
由于两面的防护小模块通过铆接和热焊接固定,防护小模块不易脱落,保证防护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防护小模块的大小、尺寸、颜色、排列方式以及连接间隙等可以根据防护部位需要和防护等级进行设计,大大拓宽了该防护材料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的侧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防护小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中上模和下模中防护小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防护小模块固定连接到一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如图1所示,其由柔性面料1和固定设于柔性面料两侧的数个防护小模块2对位铆接而形成,所述柔性面料1用于连接两侧的防护小模块2,多个防护小模块2按一定顺序排列连接而成,且相邻防护小模块2相互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3,以保证柔性防刺材料的防护性能和柔软性能。整个柔性防刺材料上设有数个双面铆接柔性面料1及两侧防护小模块2的铆钉4。
所述柔性面料1夹在两侧的防护小模块2的中间,柔性面料1采用化纤材料或高强高模量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的化纤材料包括普通的涤纶,锦纶或丙纶等材料,所述高强高模量材料采用芳纶,碳纤维材料或玻璃纤维等面料,面料一般采用平纹或斜纹组织,厚度为0.1-0.3mm。柔性面料在制备工艺中起连接和支撑防护小模块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抵御在刺穿过程中的冲击力,使防护小模块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防护小模块间的缝隙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从而起到较好的防刺作用。
较优地,所述柔性防刺材料中柔性面料1的层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1-5层。
结合图2所示,所述防护小模块2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由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与高性能增强纤维复合制成,如玻纤,芳纶,碳纤维短纤与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等复合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可选自铝合金、镁合金、镍合金等。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2的参数,通过开模具注塑或机械加工的方式制备出防护小模块,防护小模块2的形状可以采用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的组合。
防护小模块2在柔性面料1两侧排列时,相邻的防护小模块2间形成有较小的间隙3,该间隙范围为0.2-2mm,每个防护小模块2的大小范围为2-50mm,厚度为0.3-5mm。为了保证来自正面方向的防刺性能,防护小模块2在厚度方向上不具有坡度或坡度小于0.3度。防护小模块2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以及很好的防刺性能。
如图3,本发明还揭示了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由柔性面料1和设置在柔性面料两侧的数个防护小模块2组成,所述柔性面料1及两侧的防护小模块2通过双面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制备防护小模块,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或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防护小模块;
其中,对于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方式制成;对于由金属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包括防护小模块的形状、大小及厚度。
S2,制备铆接模具,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参数及排列的要求,制出用于铆接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包括防护小模块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及间隙。
S3,将步骤S1中制备得到的防护小模块按照铆接所需方式放置于步骤S2中制成的上下模具中,且使上模和下模间设有放置柔性面料的间隙。
S4,将柔性面料放置于上下模中间的间隙中,并将两端拉紧以形成一定的张力;
S5,将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上下模间的防护小模块在柔性面料两侧形成对位重叠排列,两侧的防护小模块按照设计的铆接方式进行对位铆接。
S6,固定连接柔性面料及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将柔性面料两侧铆接对位而成的防护小模块通过热焊接的方式固定,或采用在防护小模块两侧对位通孔间铆钉固定的方式;以保证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对中间面料的夹紧和固定牢固。
本发明柔性防刺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种款式的防刺服,防砍服,护臂,护脖,护膝等不同的防护用品,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防护。
以下是本发明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柔性防刺材料中,防护小模块2的材料采用碳纤维短纤与热塑性尼龙66复合增强材料,碳纤维短纤与尼龙材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3,将防护小模块2制成边长为15mm的等边三角形,厚度为1mm,如附图4中所示的形式,其中下模有三个用于铆接的铆钉4,上模的防护小模块2在铆接位有三个通孔5,通孔上有设有卡口,在将上下模按照图3装配完成后采用热焊的方式将凸出的铆钉压平到卡口上以固定牢固。
夹在中间的连接防护小模块的柔性面料采用芳纶纱线制成的平纹面料,面料克重为200克每平方米,防护小模块间的间隙为0.3mm。
将此种方式而成的防护材料3层进行交错重叠形成防护内芯,制成的防刺服防刺层总质量为1.8kg,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中24J的防刺能量级别。
实施例2:
柔性防刺材料中,组成防护材料层的防护小模块材料采用芳纶纤维短纤与聚碳酸酯增强复合材料,芳纶短纤与聚碳酸酯材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4,将防护小模块制成边长为10mm的正方形,厚度为1.5mm。夹在中间的柔性连接材料可以选用高强聚乙烯长丝材料制成克重为200克每平方米的平纹面料。在正方形防护小模块的四个角上分别设计有可以对位铆接的上模的铆接孔和下模的铆钉,按照防护材料制造工艺对位铆接完成后采用热焊接的方式固定,保证防护小模块的牢度。
由此制成的防护材料数量为3层的防护层,制成的防刺服防护层内芯总质量为1.8kg,可以有效的防护来自尖锐物体刺穿的伤害。
实施例3:
柔性防刺材料中,组成防护材料层的防护小模块材料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防护小模块可以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制成,具体的尺寸是边长为20mm的等边三角形,厚度为1.5mm,在三角形三个角的相应位置有圆形通孔。在柔性面料两侧对位重叠排列好之后,如图3采用铆钉固定的方式。夹在中间的柔性防刺面料可以采用锦纶长丝制成的面料,面料克重为200克每平方米。
由此织成的柔性防护材料数量为1层的防护层,制成的防砍服防护层总质量为1.4kg,可以有效的防护来自刀具,玻璃等尖锐物体的砍,割的伤害。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包括柔性面料和固定设置于柔性面料两侧的数个防护小模块,所述数个防护小模块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防护小模块间设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制备防护小模块,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要求,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或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防护小模块;
S2,制备铆接模具,根据预设的防护小模块参数及排列要求,制出用于铆接模具的上模和下模;
S3,将步骤S1中制备得到的防护小模块按照铆接所需方式放置于步骤S2中制成的上下模具中,且使上模和下模间设有放置柔性面料的间隙;
S4,将柔性面料放置于上下模中间并将两端拉紧形成一定的张力;
S5,将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并将柔性面料及位于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对于由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方式制成,对于由金属制成的防护小模块,采用机械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2中,所述预设的防护小模块的参数包括防护小模块的形状、大小及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上下模间的防护小模块在柔性面料两侧形成对位重叠排列,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进行对位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将柔性面料及位于柔性面料两侧的防护小模块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热焊接或在铆钉固定连接。
CN201610114967.1A 2016-03-01 2016-03-01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7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967.1A CN105571401B (zh) 2016-03-01 2016-03-01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967.1A CN105571401B (zh) 2016-03-01 2016-03-01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401A CN105571401A (zh) 2016-05-11
CN105571401B true CN105571401B (zh) 2017-11-03

Family

ID=5588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4967.1A Active CN105571401B (zh) 2016-03-01 2016-03-01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1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3759B (zh) * 2016-05-30 2018-12-18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防弹防刺结构的制备工艺
CN106091820B (zh) * 2016-07-28 2018-04-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刺服
CN112762765A (zh) * 2021-01-13 2021-05-07 佛山隆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注射成型的盔甲鳞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防弹装置
CN114747823A (zh) * 2022-03-24 2022-07-15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针刺复合面料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83902A (en) * 1993-11-10 1995-05-24 T & N Technology Ltd Armour, e.g. for jackets
CN2302497Y (zh) * 1997-04-22 1998-12-30 钱文斌 钢质柔性多功能护身衣
EP1136005A1 (de) * 2000-03-18 2001-09-26 Lutz Voigtländer Flexible, gepanzerte Gewebebahn für Schutzkleidung oder dergleichen
CN2625838Y (zh) * 2003-03-06 2004-07-14 昆明新桥商行 搭嵌式防弹防剌衣
CN2742790Y (zh) * 2004-11-23 2005-11-30 上海秦盾公共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防刺护甲结构
CN105258567A (zh) * 2015-09-07 2016-01-20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03602U (zh) * 2016-03-01 2016-07-27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83902A (en) * 1993-11-10 1995-05-24 T & N Technology Ltd Armour, e.g. for jackets
CN2302497Y (zh) * 1997-04-22 1998-12-30 钱文斌 钢质柔性多功能护身衣
EP1136005A1 (de) * 2000-03-18 2001-09-26 Lutz Voigtländer Flexible, gepanzerte Gewebebahn für Schutzkleidung oder dergleichen
CN2625838Y (zh) * 2003-03-06 2004-07-14 昆明新桥商行 搭嵌式防弹防剌衣
CN2742790Y (zh) * 2004-11-23 2005-11-30 上海秦盾公共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防刺护甲结构
CN105258567A (zh) * 2015-09-07 2016-01-20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03602U (zh) * 2016-03-01 2016-07-27 苏州高甲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401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398B (zh) 一种无间隙排列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71401B (zh)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8567A (zh) 柔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7194B (zh) 一种模块化多维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6684B (zh) 防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890018U (zh) 一种单侧无间隙排列的柔性防弹防刺材料
US20020112325A1 (en) Drapable surface fasten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5011613B2 (ja) プリフォームおよび成形方法
BR112018071190B1 (pt) Compósito prepreg resistente à penetração balística isento de bolhas e método de formação de um compósito prepreg resistente à penetração balística isento de bolhas compreendendo um compósito unitário
CN107212485A (zh) 一种柔性防刺织物
US6022601A (en) Penetration-resistant composition
KR20140132339A (ko) 내탄도성 물품, 내탄도성 물품을 위한 반제품 및 내탄도성 물품을 위한 셸의 제조 방법
CN205425982U (zh) 无间隙排列的柔性防刺材料
CN103600536A (zh) 一种用于防弹头盔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5887B (zh) 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5132A (zh) 一种防弹头盔的制备方法
CN205784871U (zh) 柔性防弹防刺材料
CN206832131U (zh) 防弹防刺结构及防护服
CN207180483U (zh) 一种复合热塑性防弹防刺片材
CN103342015B (zh) 木材用增强织物复合板及在雷达、激光、声纳、红外全隐身中的应用
CN205403602U (zh) 双面铆接的柔性防刺材料
CN112140584A (zh) 一种改善碳纤维结构件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02230759A (zh) 一种基层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55353A (zh) 防弹头盔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489B (zh) 一种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