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7157B -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7157B
CN105557157B CN201510932075.8A CN201510932075A CN105557157B CN 105557157 B CN105557157 B CN 105557157B CN 201510932075 A CN201510932075 A CN 201510932075A CN 105557157 B CN105557157 B CN 105557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ice
drought
pendulum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2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7157A (zh
Inventor
郑东峰
王学君
刘盛林
孙泽强
田慎重
辛淑荣
张璘
崔太昌
吴秀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9320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7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7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驱动水稻旱栽机行进的驱动装置、摆苗平台、分苗轨道,驱动装置设于摆苗平台的前端,摆苗平台的后端与分苗轨道相连,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形成一个摆苗工作平面,所述摆苗工作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驱动装置带动整个水稻旱栽机的前进,利用水稻旱栽机在运行工作中自身的震动和倾斜设置的摆苗工作平面,使秧苗自动的由摆苗平台进入分苗轨道,从而落入土地中,使作业更加节能环保,效率更高,可以较为方便的控制作业时间,能提早插秧时间,秧苗成活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有水稻种植。我国水稻的栽植方法一般采用水田插秧的方式,主要插秧方式有人工插秧、人工抛秧、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现有的水地插秧机插秧,秧苗插入水地里易发生漂秧,且通过机械手进行插秧对秧苗的损害较大,插秧位置容易不整齐,秧苗成活率较低。近几年,也有采用旱直播和水直播的方式。这些栽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人工插秧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抛秧、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均能减少人的劳动强度,但对水田整地要求较高,必须要求土地尽量平。水稻直播的生育期较长,对山东等稻麦两熟区其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选择,是限制其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我国鲜有水稻机械化旱栽秧的栽植方法,中国专利文件“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公开号101563995),该专利的栽植过程全为人工,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中国专利文件“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公告号201509459)公开了一种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其特征是由底板和外围板构成盘体,在所述底板上放置有起秧膜;在盘体中,分别呈纵向和横向的分格条间隔设置,形成各独立的育秧盒,在各育秧盒中,起秧膜及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透水孔,分格条是以直接插装在盘体中的安装形式可拆装。该文件的盘体为分别呈纵向和横向的分格条间隔设置,形成各独立的育秧盒,与起秧膜不是一体的,这种结构在水稻育苗过程中,根系很容易在间隔框和起秧膜穿过,根系盘结在一起,育苗块不易分开,影响机械栽秧。且该文件提供的插秧器结构、对秧苗的前序处理均较复杂,秧苗在栽秧盘中容易阻塞通道,故障率高,若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不易掌控和及时补救,且栽秧盘的规格有限,不利于大规模、长时间在田间作业。传统用于栽植烟草的机械,需要人工喂秧,不适合水稻的旱栽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旱栽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水稻旱栽机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旱栽机,包括驱动水稻旱栽机行进的驱动装置、摆苗平台、分苗轨道,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摆苗平台的前端,所述摆苗平台的后端与分苗轨道相连,所述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形成一个摆苗工作平面,所述摆苗工作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水稻旱栽机的行进方向上,驱动装置设在摆苗平台的前端,用以带动整个水稻旱栽机的前进,利用水稻旱栽机在运行工作中自身的震动和倾斜设置的摆苗工作平面,使秧苗自动的由摆苗平台进入分苗轨道,从而落入土地中。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苗轨道上设有苗量开关,所述苗量开关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通过电信号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控制两个夹板循环开启与闭合。在两个夹板开启时秧苗通过苗量开关,两个夹板闭合后摆苗平台上的秧苗不会通过苗量开关,从而使秧苗有规律的落入土地中;设置为两个对称的夹板,较之一个贯穿整个分苗轨道的挡板,更易操作,分苗控制更为精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苗量开关由驱动装置控制开启时间为1秒,闭合时间为2秒。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摆苗工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5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摆苗平台前端底部设有平地挡板,平地挡板一端与地表接触。利用平地挡板,使该旱栽机在行进过程中,将土地表面规整得更为平整。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秧盘放置区,所述秧盘放置区设于摆苗平台前端。秧盘放置区用以放置育好秧苗的秧盘,方便大规模不间断作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秧盘放置区内放置育好秧苗的秧盘,所述秧盘包括至少一个倒圆台状的秧穴,所述秧穴上口直径为2.5cm,秧穴底面直径为2.4cm,秧穴高度为2cm。相较水田插秧用的秧盘,本发明设计的秧盘更适用于旱栽,底面直径与上口直径相差不大,利于在摆苗平台上树立、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秧穴底面设有直径4mm的透水孔。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苗轨道一端设有漏苗口,所述漏苗口处设有漏苗管,所述漏苗管与地面垂直。通过漏苗口的阻挡和漏苗管的引导,使秧苗在行进至分苗轨道的末端时,由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使秧苗竖直的落入水平地面上,使栽种更加标准,提高成活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苗管为中空圆柱管,漏苗管内径与秧苗相匹配。漏苗管的内径与单株秧苗的大小相匹配设置,用以方便秧苗通过又不损伤秧苗。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苗轨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侧沿,底板与摆苗平台相连。通过增设侧沿,使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不发生掉落现象,同时进一步保证秧苗在行进过程中直立在分苗轨道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为长板状,侧沿设于底板的两侧,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相同,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相匹配。设计底板上不同位置的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均相同,且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大小相匹配,与不规则的分苗轨道、或一端宽一端窄的分苗轨道相比,更利于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保持直立。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稻旱栽机还包括压沟轮,所述压沟轮设于摆苗平台的下方。压沟轮用以在秧苗落入土地之前在土地表面压出一条沟壑,使秧苗落入开好的沟壑中,水稻旱栽机运行过之后即能开好沟壑,避免了人工事先开沟的劳动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沟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压沟轮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稻旱栽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覆土机构,所述覆土机构为Y型杆,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下方,相邻两个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两侧。在开沟壑、落入秧苗后,通过覆土机构拨平沟壑两边的土,将沟壑及秧苗重新覆盖填充。
一种利用上述水稻旱栽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秧苗摆放在摆苗平台上;
(2)开启驱动装置,带动水稻旱栽机前进,驱动装置控制苗量开关进行循环开启与闭合。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水稻旱栽机行进过程中,由人工将秧盘放置区内秧盘里的秧苗不断补充放置在摆苗平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节能性优越,传统的插秧机在水地间行走,机械耗能高,而在旱田上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栽秧操作比在水田上操作,更节能,速度也更快。
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较为方便的控制作业时间,能提早插秧时间,较抛秧、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均可提早插秧时间。
3、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水稻旱栽,旱栽的秧苗整体规整,秧苗成活率高。
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清晰,故障率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正常的行驶作业中,可以实时监控秧苗的旱栽情况,能够及时补救,有效实现对田间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旱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秧盘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驱动装置,2、摆苗平台,3、分苗轨道,4、苗量开关,5、平地挡板,6、秧盘放置区,7、秧盘,8、秧穴,9、漏苗口,10、漏苗管,11、压沟轮,12、覆土机构,13、秧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水稻旱栽机,包括驱动水稻旱栽机行进的驱动装置、摆苗平台、分苗轨道,驱动装置设于摆苗平台的前端,摆苗平台的后端与分苗轨道相连,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形成一个摆苗工作平面,摆苗工作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摆苗工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分苗轨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设定,如图1所示,图1的结构示意图中设有5个分苗轨道。驱动装置带动整个水稻旱栽机的前进,利用水稻旱栽机在运行工作中自身的震动和倾斜设置的摆苗工作平面,使秧苗自动的由摆苗平台进入分苗轨道,从而落入土地中。
实施例2: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分苗轨道上设有苗量开关,所述苗量开关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通过电信号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控制两个夹板循环开启与闭合。在两个夹板开启时秧苗通过苗量开关,两个夹板闭合后摆苗平台上的秧苗不会通过苗量开关,从而使秧苗有规律的落入土地中;设置为两个对称的夹板,较之一个贯穿整个分苗轨道的挡板,更易操作,分苗控制更为精准,本实施例中,设置苗量开关由驱动装置控制开启时间为1秒,闭合时间为2秒。苗量开关开启和闭合的时间可在作业前人为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作业环境、作业要求,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水稻旱栽机的尺寸大小、行进速度来设置不同的秒数,以此设定相邻两株秧苗之间的株距,由此对开启、闭合时间的更改均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实施例3: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摆苗工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0°
实施例4: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摆苗平台前端底部设有平地挡板,平地挡板一端与地表接触。利用平地挡板,使该旱栽机在行进过程中,将地面规整得更为平整。
实施例5: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秧盘放置区,秧盘放置区设于摆苗平台前端。秧盘放置区用以放置育好秧苗的秧盘,方便大规模不间断作业。秧盘放置区内放置育好秧苗的秧盘,所述秧盘包括至少一个倒圆台状的秧穴,所述秧穴上口直径为2.5cm,秧穴底面直径为2.4cm,秧穴高度为2cm。相较水田插秧用的秧盘,本发明设计的秧盘更适用于旱栽,底面直径与上口直径相差不大,利于在摆苗平台上树立、运动。
实施例6: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5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所述秧穴底面设有直径4mm的透水孔。
实施例7: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分苗轨道一端设有漏苗口,所述漏苗口处设有漏苗管,所述漏苗管与地面垂直。通过漏苗口的阻挡和漏苗管的引导,使秧苗在行进至分苗轨道的末端时,由倾斜状态变为垂直状态,使秧苗垂直的落入水平地面上,使栽种更加标准,提高成活率。
实施例8: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7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漏苗管为中空圆柱管,漏苗管内径与秧苗相匹配。漏苗管的内径与单株秧苗的大小相匹配设置,用以方便秧苗通过又不损伤秧苗。
实施例9: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分苗轨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侧沿,底板与摆苗平台相连。通过增设侧沿,使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不发生掉落现象,同时进一步保证秧苗在行进过程中直立在分苗轨道上。
底板为长板状,侧沿设于底板的两侧,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相同,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相匹配。设计底板上不同位置的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均相同,且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大小相匹配,与不规则的分苗轨道、或一端宽一端窄的分苗轨道相比,更利于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保持直立。
实施例10: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水稻旱栽机还包括压沟轮,所述压沟轮设于摆苗平台的下方。压沟轮用以在秧苗落入土地之前在土地表面压出一条沟壑,使秧苗落入开好的沟壑中,所以压沟轮的数量与分苗轨道的数量是一致的,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有5个分苗轨道,所以对应的设有5个压沟轮,水稻旱栽机运行过之后即能开好沟壑,避免了人工事先开沟的劳动成本。相邻两个压沟轮之间的距离为20cm,由此开出的沟壑行间距即为20cm。
实施例11: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0所示,区别在于,相邻两个压沟轮之间的距离为30cm,由此开出的沟壑行间距即为30cm。
实施例12:
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进一步的,水稻旱栽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覆土机构,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有5个分苗轨道,故水稻旱栽机设有6个覆土机构,所述覆土机构为Y型杆,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下方,相邻两个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两侧。在开沟壑、落入秧苗后,通过覆土机构拨平沟壑两边的土,将沟壑及秧苗重新覆盖填充。
实施例13:
一种利用实施例1-4,6-12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旱栽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秧苗摆放在摆苗平台上;
(2)开启驱动装置,带动水稻旱栽机前进,驱动装置控制苗量开关进行循环开启与闭合,使秧苗有规律的落入土地中,完成水稻秧苗的旱栽种。
实施例14:
一种利用实施例5所述的水稻旱栽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秧苗摆放在摆苗平台上;
(2)开启驱动装置,带动水稻旱栽机前进,驱动装置控制苗量开关进行循环开启与闭合,使秧苗有规律的落入土地中,完成水稻秧苗的旱栽种;
(3)在水稻旱栽机行进过程中,可使两人在水稻旱栽机上与水稻旱栽机同行,一人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行进,另一人观察水稻旱栽机上的秧苗的行进情况,在较多秧苗旱栽完成后,摆苗平台和分苗轨道上的秧苗数量减少,此时可人工将秧盘放置区内秧盘里的秧苗不断补充放置在摆苗平台上,以完成大规模不间断作业。

Claims (6)

1.一种水稻旱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水稻旱栽机行进的驱动装置、摆苗平台、分苗轨道,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摆苗平台的前端,所述摆苗平台的后端与分苗轨道相连,所述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形成一个摆苗工作平面,所述摆苗工作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摆苗工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50°;
所述分苗轨道上设有苗量开关,所述苗量开关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通过电信号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控制两个夹板循环开启与闭合;所述分苗轨道一端设有漏苗口,所述漏苗口处设有漏苗管,所述漏苗管与地面垂直;所述漏苗管为中空圆柱管,漏苗管内径与秧苗相匹配;
所述水稻旱栽机还包括压沟轮,所述压沟轮设于摆苗平台的下方;所述压沟轮的数量至少一个,相邻两个压沟轮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水稻旱栽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覆土机构,所述覆土机构为Y型杆,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下方,相邻两个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苗平台前端底部设有平地挡板,平地挡板一端与地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秧盘放置区,所述秧盘放置区设于摆苗平台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旱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盘放置区内放置育好秧苗的秧盘,所述秧盘包括至少一个倒圆台状的秧穴,所述秧穴上口直径为2.5cm,秧穴底面直径为2.4cm,秧穴高度为2cm,所述秧穴底面设有直径4mm的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苗轨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侧沿,底板与摆苗平台相连;所述底板为长板状,侧沿设于底板的两侧,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相同,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相匹配。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稻旱栽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秧苗摆放在摆苗平台上;
(2)开启驱动装置,带动水稻旱栽机前进,驱动装置控制苗量开关进行循环开启与闭合;
(3)在水稻旱栽机行进过程中,由人工将秧盘放置区内秧盘里的秧苗不断补充放置在摆苗平台上。
CN201510932075.8A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Active CN105557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2075.8A CN105557157B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2075.8A CN105557157B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7157A CN105557157A (zh) 2016-05-11
CN105557157B true CN105557157B (zh) 2018-01-05

Family

ID=5586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2075.8A Active CN105557157B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7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774B (zh) * 2018-07-13 2021-02-12 怀宁县吉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简便的水稻苗种植机械
CN114128460A (zh) * 2021-11-04 2022-03-04 湖南省裕登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稻种植设备
CN114391345B (zh) * 2021-12-15 2024-04-0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农业机械分苗装置
CN115735470A (zh) * 2022-11-30 2023-03-07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绿化带快速种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118Y (zh) * 1999-08-06 2000-06-07 刘中鉴 方格型秧穴钵盘
CN201011764Y (zh) * 2006-05-25 2008-01-30 张松 水稻钵苗栽植装置
CN101715671A (zh) * 2009-11-19 2010-06-0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
CN201781765U (zh) * 2010-09-14 2011-04-06 张炳全 免耕式坂田插秧机
CN203467186U (zh) * 2013-10-14 2014-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
CN204272652U (zh) * 2014-11-02 2015-04-22 嘉兴学院 稻板田秧苗移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3220B2 (ja) * 2009-02-17 2013-07-3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田植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118Y (zh) * 1999-08-06 2000-06-07 刘中鉴 方格型秧穴钵盘
CN201011764Y (zh) * 2006-05-25 2008-01-30 张松 水稻钵苗栽植装置
CN101715671A (zh) * 2009-11-19 2010-06-0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
CN201781765U (zh) * 2010-09-14 2011-04-06 张炳全 免耕式坂田插秧机
CN203467186U (zh) * 2013-10-14 2014-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
CN204272652U (zh) * 2014-11-02 2015-04-22 嘉兴学院 稻板田秧苗移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7157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7157B (zh) 一种水稻旱栽机及工作方法
CN203951790U (zh) 棉苗移栽机
CN208191274U (zh) 硒砂瓜移栽机
CN105340628B (zh) 一种水稻旱栽秧盘及其育秧方法与应用
CN104488522A (zh) 一种甘蔗宽窄行种植方法
CN206118557U (zh) 节水育苗盘
CN107683651A (zh) 一种气吸式油菜精量播种机
CN208338246U (zh) 一种林下魔芋种植挖坑装置
CN105248189B (zh) 一种促进水稻分蘗早发的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103340125A (zh) 双膜覆盖沟形温室种植模式及配套点播机
CN105409667B (zh) 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
CN103636379B (zh) 半干旱区荒山灌草立体配置恢复方法
CN106508485A (zh) 一种适于石质山地造林苗木培育的育苗器
CN207135462U (zh) 一种小麦窄行线耕播种机
CN109601191A (zh) 新型高效杂交水稻钵毯式育苗方法
CN104472085A (zh) 具有独立开沟犁的单行甘蔗种植机
CN104782287A (zh) 一种丘陵山区稻田满栽满插式机械化插秧方法
CN105075793B (zh) 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
CN101142872B (zh) 一种正负气压组合式油菜籽精量联合直播机
CN204392829U (zh) 具有独立开沟犁的单行甘蔗种植机
CN212753570U (zh) 一种梭梭树肉苁蓉同步种植机
CN103891566A (zh) 一种机插水稻微喷灌旱育秧方法
CN210929012U (zh) 绿叶蔬菜沙基质栽培生产系统
CN103355042B (zh) 通过灌水施氮调控粘土地膜下滴灌棉花根系构型方法
CN106888911A (zh) 一种梨树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