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809A -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809A
CN105554809A CN201510482795.9A CN201510482795A CN105554809A CN 105554809 A CN105554809 A CN 105554809A CN 201510482795 A CN201510482795 A CN 201510482795A CN 105554809 A CN105554809 A CN 105554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data
sen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2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野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54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对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定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或接收到所述Ack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预定时间与因干涉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干涉波的周期对应。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在产生了对无线通信造成影响的干涉的状况下也能稳定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IEEE802.11所代表的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所代表的无线PAN(PersonalAreaNetwork:个人局域网)、或者无线电话等一般普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着被称为ISM(Industrial、ScientificandMedical: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的能够通用的无线频带。在ISM频段中,IEEE802.11、蓝牙(注册商标)等所使用的2.4GHz频段不仅利用于这些无线通信系统还利用于微波炉。因此,存在微波炉所产生的电磁波成为妨碍波对无线通信系统产生干涉而无法稳定地进行通信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例如提出了用于避免来自微波炉这种干涉源的干涉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513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希望有一种能够减轻这样的干涉的影响同时进行更稳定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时能够减轻来自干涉源的干涉同时进行更稳定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对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定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或接收到所述Ack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预定时间与因干涉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干涉波的周期对应。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者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由系统、装置、方法、记录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可以由系统、装置、方法、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无线通信时能够减轻来自干涉源的干涉同时进行更稳定的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网络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由干涉检测电路进行的干涉检测处理、由再送控制电路进行的传输速率设定处理以及再送次数设定处理、以及由发送定时控制电路进行的发送定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干涉波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数据包再送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工作站的一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的一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干涉波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数据包再送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接入点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工作站的一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接入点的一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接入点的一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干涉波和接入点发送的信标的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接入点的一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干涉波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8中的干涉波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背景技术中的干涉波和数据包再送次数的关系的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干涉波和数据包再送次数的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0、40、60天线
11、21、41、61开关
12、22、42、62接收电路
13、23、43、63接收控制电路
14、24、44、64主机接口
15、25干涉检测电路
16、26再送控制电路
17、31、47发送定时控制电路
18、28、48、67发送控制电路
19、29、49、68发送电路
27、51发送定时通知电路
30、45、70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
46再送控制电路
50终端管理电路
65干涉检测电路
66载波侦听控制电路
69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
100、100A、100B无线通信终端
101、102、103、104、111、112、113工作站
120干涉设备
200无线通信网络区域
201、202、203、204、205接入点
300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的区域
301微波炉
具体实施方式
(得到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经过)
近年来,IEEE802.11、蓝牙(注册商标)不仅搭载于PC、便携电话或者电视、相机这样的AV设备,还搭载于空调机、冰箱这样的白家电,构成家里的无线通信网络。这些白家电多数设置在家里的厨房中,避不开干涉设备(例如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测定妨碍波的等级,判定是否超过了干涉判定阈值,并且检测出缺少了对发送数据包的Ack响应,检测出产生了因干涉导致的无线通信错误。根据该技术,能够检测出因为产生干涉而产生了无线通信错误(专利文献1)。
另外,与IEEE802.11对应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从多个传输速率中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来进行无线通信的多速率功能,因此在产生了无线通信错误的情况下,进行降低传输速率来改善接收灵敏度的退缩控制(fallbackcontrol)。然而,若通过退缩控制使传输速率降低,则数据包长会变长,由此反而会容易受到干涉的影响。
关于该问题,使用图17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中,作为例子,对干涉设备是微波炉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17中,作为一例,从成为发送源的接入点(以下称为AP)向成为发送目标的工作站(以下称为STA)发送数据包P1。因微波炉的干涉而出现的妨碍波周期性地产生,将产生时的妨碍波的接收电平设为E1,将未产生时的妨碍波的接收电平设为E0。另外,AP在发送数据包P1之前为了确认是否其他无线终端没有正在发送数据包而进行载波侦听。
在IEEE802.11中,作为载波侦听的方式,存在如下方式:接收电平检测方式,测定接收电力来判定是否其他无线终端没有正在发送数据包;和前导检测方式,检测其他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数据包的物理层报头即前导(preamble)。
由于2.4GHz频段是很多无线通信系统共用的非常杂乱的无线频带,所以在接收电平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中有可能会错过进行发送的机会。因此,对于2.4GHz频段而言,通常使用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
由于AP进行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所以即使在微波炉的电磁波放射期间内也开始发送数据包。AP发送出的数据包P1受到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在STA中变为接收错误,因此不回复对数据包P1的ACK响应。AP没有收到来自STA的ACK响应,因此发送数据包P1的再送数据包P1(1)。此时,由于与数据包P1发送时相比使传输速率降低来进行发送,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数据包,时间长也会变长。以后同样每次进行再送时都一边降低传输速率一边反复再送。因此,在微波炉不产生电磁波的期间数据包长并不缩短,无法避免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在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等判断为处于微波炉的干涉影响下的情况下,停止退缩控制,将传输速率固定为恒定的速率,与没有干涉影响的通常通信时相比增加再送次数。根据该技术,即使在受到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干涉影响。
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微波炉放射电磁波的期间开始了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每次都反复再送,因此存在不必要地进行再送的问题。
关于该问题,使用图18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8中,与图17同样,在存在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的情况下,从AP向STA发送数据包。AP在进行了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之后,将数据包P1发送给STA。STA在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下,无法正常接收到数据包P1,不回复ACK响应。AP没有收到来自STA的ACK响应,因此发送再送数据包P1(1)。此时,通过退缩控制,数据包P1(1)的数据包长变为比数据包P1长。以后同样,STA无法接收到数据包,AP反复进行再送。
因此,AP在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判断为存在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的情况下,停止退缩控制。在图18中,在第3次再送时停止退缩控制,数据包P1(3)以与数据包P1(2)相同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因此数据包P1(3)和数据包P1(2)的数据包长相同。因此,数据包P1(3)能够在微波炉不产生电磁波的期间进行发送,STA能够正常接收到数据包P1(3)。
接着,AP要发送数据包P2,但与数据包P1的发送时同样,由于受到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所以反复进行再送,在发送了再送数据包P2(4)时从STA接收到ACK响应,无线通信成功。然而,每次新发送数据包时都反复进行再送,这不仅浪费了成为发送侧的AP的发送电力,还多次反复再送而占用了无线频带,因此如果从处于没有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位置的无线终端来看,发送机会减少。
另外,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仅接收侧的无线终端设置在受到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位置的情况下,发送侧的无线终端无法检测出产生了因微波炉的干涉而导致的无线通信错误。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产生了因微波炉等干涉设备产生干涉而导致的无线通信错误的情况下也能避免不必要地反复再送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另外,在IEEE802.11标准中,接入点(AP)为了建立时间同步或通知对于休眠终端的信息等目的,周期性地发送信标。另外,工作站(STA)在预定的期间无法接收到AP发送的信标时,切断与当前连接着的AP的连接,要重新搜索AP来连接。因此,在由于干涉设备的干涉的影响而导致在预定的期间无法接收到信标的情况下,STA会切断与AP的连接。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对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定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或接收到所述Ack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预定时间与因干涉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干涉波的周期对应。
由此,能够在干涉设备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进行无线通信,能够避免由于干涉设备的干涉的影响而多次反复再送。在此,干涉设备例如为微波炉、进行同步型放送的影像流系统、定期进行终端等的监视的无线控制系统。
例如,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将最初发送所述第1数据时所使用的传输速率设定为预定值,每次以第1发送间隔再次发送所述第1数据时,将所述第1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PHY速率更新为比上次发送时的传输速率低,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传输速率从该第1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传输速率的值恢复为所述预定值。
例如,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当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时,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上次发送出的所述第1数据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在从上次发送第1数据起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所述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例如,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多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向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发送了所述TSF计时器值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2数据,向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没有发送所述TSF计时器值的无线通信装置照常发送所述第2数据。
例如,对发送了所述TSF计时器值的对方的通信装置发送以预定间隔进行数据发送之意的信号。
例如,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Ack信号时,通过读出各无线通信装置所保持的同步用的计时器计数值并减去预定的值来算出所述TSF计时器值。
例如,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中,作为与所述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设定有值互不相同的第1周期和第2周期,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使用与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中的任意一方的周期对应的预定时间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的发送间隔从所述一方的周期切换为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中的另一方的周期。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输出妨碍波的周期因设置干涉设备的地域而不同,也能够通过变更该周期来避免干涉设备的妨碍波的影响,能够正常地进行无线通信。
例如,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是50Hz和60Hz的某一方。
例如,所述干涉设备是微波炉,与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是变频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的定时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的一定期间内进行载波侦听,通过进行所述载波侦听来算出信号强度,如果所述信号强度为预定的阈值以下,则将数据的发送间隔切换为变压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例如,所述干涉设备是微波炉,与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是变频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以第2发送间隔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的一定期间内发送数据包数据,在与所述数据包数据的发送对应而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间隔切换为变压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微波炉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因微波炉的样式的不同而不同,也能够检测出该停止期间来进行高效的无线通信。
例如,所述一定期间内是从所述计时器值起经过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的周期的一个周期后到经过两个周期为止的期间。
例如,所述一定期间是从所述计时器值起经过了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的周期的一又四分之一个周期、或者一又二分之一个周期、或者一又四分之三个周期的期间。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一种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即使发送了所述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期间,以第1发送间隔再次发送该第1数据,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2发送间隔对应于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
例如,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载波侦听方法,该载波侦听方法在进行无线通信之前确认无线通信频带的空闲状况来判定是否能够发送,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为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下时开始发送,在为所述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上时停止发送,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接收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停止发送,在未接收到所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开始发送,在使用任一个载波侦听方法进行了载波侦听之后,发送信标信号。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在干涉设备工作而存在干涉的影响的状态下,不切断AP与STA的连接,也能够继续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一种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控方法,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为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下时开始发送,在为所述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上时停止发送,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接收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停止发送,在未接收到所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开始发送,在使用任一个载波侦听方法进行了载波侦听之后,发送信标信号。
例如,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定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1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在干涉设备工作而存在干涉的影响的状态下,AP也能够在干涉设备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发送信标,STA能够正常地接收信标,不切断AP与STA的连接,也能够继续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一种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1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例如,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无线通信的信标发送定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的情况下,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第2信标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在所述发送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2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第3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一种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方法中,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的情况下,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第2信标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在所述发送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2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第3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在AP设置在干涉设备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干涉设备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发送信标。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者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示出总括性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非限定本发明之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没有记载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是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说明的。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网络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通信网络具备无线通信终端100A、无线通信终端100B和干涉设备120。
在该通信网络中,从无线通信终端100A向无线通信终端100B进行由电波实现的无线通信。干涉设备120产生干涉波(妨碍波)。在各实施方式中,示出干涉设备120是微波炉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干涉设备120也可以是进行同步型放送的影像流系统、定期进行终端等的监视的无线控制系统。
从无线通信终端100A向无线通信终端100B的通信受到干涉波的影响。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无线通信终端100A或无线通信终端100B无线通信终端100。
此外,无线通信终端相当于无线通信装置。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2中,无线通信终端100具备天线10、开关11、接收电路12、接收控制电路13、主机接口14、干涉检测电路15、再送控制电路1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发送控制电路18以及发送电路19。
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天线10向无线空间发送预定的无线信号或者从无线空间接收预定的无线信号。在此,预定的无线信号是按照IEEE802.11标准的物理层的规范而调制后的2.4GHz频段的无线信号。
开关11对是将天线10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给接收电路12还是将从发送电路19输出的无线信号输出给天线10进行切换。接收电路12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力,对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并转换成基带信号,将该基带信号以及上述测定出的接收电力以帧为单位输出给接收控制电路13。
接收控制电路13判定所接收到的帧是否产生错误,在正常接收的情况下,将所接收到的帧的数据部输出给主机接口14。另外,接收控制电路13从接收帧中辨别来自无线通信对方的ACK响应。在预定的期间未获得ACK响应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测到发送错误,将该判定结果和接收电力输出给干涉检测电路15。
主机接口14在与未图示的主机或者上位层之间输入输出数据。从主机或者上位层输入的数据被从主机接口14输入到发送控制电路18。
干涉检测电路15基于从接收控制电路13输入的接收电力和发送错误判定结果,判定是否产生干涉,将该结果输出给再送控制电路16以及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
再送控制电路16基于干涉检测结果来进行再送次数和再送时的传输速率的控制。
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对发送控制电路18通知数据包的发送定时。
发送控制电路18将从主机接口14输入的数据构成为由IEEE802.11规定的发送帧的形式而输出给发送电路19。
发送电路19按IEEE802.11所规定的调制方式对上述发送帧进行调制而输出给开关11。
此外,天线10、开关11、接收电路12以及发送电路19相当于无线通信单元。另外,接收控制电路13、主机接口14、干涉检测电路15、再送控制电路1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以及发送控制电路18相当于通信控制单元。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干涉检测电路15、再送控制电路16以及发送定时控制电路的动作,使用图3进行详细说明。
无线通信终端100在无干涉影响的通常的通信状态下,向无线通信对方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数据包,接受ACK响应(S10)。
然而,在干涉检测电路15中,在尽管发送了数据包但由于干涉的影响而连续预定次数都无法接收到ACK响应的情况下判定为连续发送错误(S11),对接收电平进行判定。
在接收电平比预定的电平高的情况下,判断为处于干涉状态(S12),进行传输速率设定以及再送次数设定而转换到干涉状态(S13~S14)。在此,上述预定的电平是指在通常状态下能够正常接收帧的等级或者比其高的电平。另外,在通常状态下,再送控制电路16在产生了无线通信错误的情况下进行再送,但再送时的传输速率进行在每次再送时都降低的退缩控制。在传输速率设定中,在转换到干涉状态的情况下将传输速率固定设定为刚刚之前的再送时的传输速率或其以上的传输速率。
在干涉状态下,干涉检测电路15在没有从无线通信对方的无线终端收到ACK响应的情况下,将传输速率固定而继续进行再送,而在产生了ACK响应的情况下判定为发送成功(S21)。
在判定为发送成功的情况下,读出接收到ACK响应时的无线通信终端所保持的计时器计数值,将从该计时器计数值减去数据长和从数据包接收到ACK响应所需的时间而得到的值作为发送定时初始值通知给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保持发送定时初始值(S22)。在此,计时器计数值是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的由IEEE802.11规定的TSF(TimingSynchronizationFunction:定时同步功能)计时器的值,AP和STA使计时器计数值同步而增加计数。
接着,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将在上述发送定时初始值上加上干涉周期而得到的计数值设定为发送定时(S23)。干涉周期是微波炉的商用电源频率的倒数的1/2,在日本国内,商用电源频率在东日本为50Hz,在西日本为60Hz。
在此,关于发送定时的设定值,使用图4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了实施方式1中的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的图。
在图4中,作为一例将成为数据包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设为接入点(AP),将成为数据包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设为STA。AP将数据包P1发送给STA,但STA在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下无法正常接收到数据包P1,不回复ACK响应。AP没有收到来自STA的ACK响应,因此发送再送数据包P1(1)。此时,由于退缩控制,数据包P1(1)的数据包长变为比数据包P1长。以后同样,STA无法接收到数据包,AP反复进行再送。因此,AP判断为处于干涉状态,增加再送次数,并且停止退缩控制,在数据包P1(3)的再送时以与再送数据包P1(2)相同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此时,由于处于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STA正常接收数据包P1(3)而对AP回复ACK响应。AP在接收到来自STA的ACK响应时,读出该接收开始时间的TSF计时器值ta,求出按以下的(式1)以及(式2)求出的发送定时初始值tp0。
(式1)tp0=ta-Td
(式2)Td=T(P1(r))+Tsifs
在(式1)中,Td是从数据包发送开始到ACK响应发送开始所需的时间,由(式2)来求出。在(式2)中,T(P1(r))是第r次再送时的数据包P1的数据的时间长,Tsifs是由EEE802.11规定的作为从数据包发送结束到ACK响应发送开始为止的间隔的SIFS(ShortInter-FrameSpace:短帧间间隔)时间。在图4中,图示了再送次数r为3的情况。
此外,对于上述的动作,作为替代手段,AP也可以在数据包P1(3)发送时保持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
接着,AP通过以下的(式3)来求出以后发送的数据包发送定时tp(i)。
(式3)tp(i)=tp0+Ti×i
在(式3)中,Ti是干涉周期,是微波炉的商用电源频率的倒数的1/2。
如此,AP通过(式3)设定以后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在所设定的发送定时到来的情况下,如果存在要发送的帧就开始发送。在图4中,在时刻tp(1)的定时发送数据包P2。此时,因为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停止输出,所以STA正常接收数据包P2而回复ACK响应。在此,因为没有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所以数据包P2能够以通常通信时的传输速率进行接收,因此AP恢复到与数据包P1发送时相同的通常的通信状态的传输速率来发送数据包P2。以后,AP在干涉状态下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
最后,在图3中,干涉检测电路15定期进行电力测定,在判断为因干涉产生的妨碍波的电力降低而干涉的影响消失的情况下(S24),恢复到再送次数、通常的通信状态的设定,转换到通信状态(S25)。
根据以上的动作,无线通信终端100能够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进行无线通信,能够避免由于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而多次反复进行再送。另外,通过不多次进行再送,能够抑制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功耗,并且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占用无线频带。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是由IEEE802.11标准规定的接入点(AP)和工作站(STA)的任一方。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处于干涉状态的无线通信终端100发送数据包时使传输速率恢复到了通常状态下的传输速率,但此时的传输速率也可以设定为即将转换到干涉状态之前成功进行了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与通常状态下的传输速率之间的传输速率。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接着数据包P2而发送的数据包在发送定时tp(2)进行发送,但在数据包长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对数据包P1的ACK响应之后进行发送。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为无线通信终端之一的工作站(STA)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5中,STA101具备天线20、开关21、接收电路22、接收控制电路23、主机接口24、干涉检测电路25、再送控制电路26、发送定时通知电路27、发送控制电路28以及发送电路29。
工作站101的天线20、开关21、接收电路22、接收控制电路23、主机接口24、干涉检测电路25、再送控制电路26、发送控制电路28以及发送电路29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天线10、开关11、接收电路12、接收控制电路13、主机接口14、干涉检测电路15、再送控制电路16、发送控制电路18以及发送电路19相同的动作。
发送定时通知电路27将用于向AP通知在干涉检测电路25中检测出的发送定时的初始值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电路28并进行帧化,发送给后述的AP。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为无线通信终端之一的接入点(AP)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6中,AP201具备天线40、开关41、接收电路42、接收控制电路43、主机接口44、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45、再送控制电路4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47、发送控制电路48以及发送电路49。
AP201的天线40、开关41、接收电路42、接收控制电路43、主机接口44、再送控制电路4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47、发送控制电路48以及发送电路49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天线10、开关11、接收电路12、接收控制电路13、主机接口14、再送控制电路1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发送控制电路18以及发送电路19相同的动作。
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45从由接收控制电路43从前述的STA2接收到的帧中取得发送定时的初始值,输出给发送定时控制电路47。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STA以及AP的动作,使用图7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7中,STA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而AP设置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范围外。因此,无法接收到AP发送出的数据包P1,AP反复进行数据包P1的再送。然而,因为AP未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所以无法检测干涉电平,一边通过退缩控制使传输速率降低,一边反复进行再送。在进行了几次再送之后仍无法接收到来自STA的ACK响应的情况下,AP停止退缩控制,再次发送数据包P1。在图7中,在第3次再送时,以与第2次再送时相同的传输速率发送数据包P1(3)。
STA在干涉检测电路25中检测出干涉的状态下,在接收到来自AP的数据包P1(3)之后,发送ACK响应,并且根据该接收开始时刻的TSF计时器值来求出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并保持。然后,STA将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作为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Pi而发送给AP。
AP在接收到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Pi之后,保持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使用实施方式1中的(式3)来求出以后进行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tp(i)。如此,AP设定以后进行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在所设定的发送定时到来的情况下,如果存在要发送的帧就开始发送。
另外,STA在从干涉状态恢复到通常的通信状态的情况下,也向AP通知不再处于干涉状态,AP在通常的通信状态下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以上的动作,AP在设置在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能够掌握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能够避免由于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而多次反复进行再送。
此外,STA对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Pi进行发送的定时设为了接收到来自AP数据包P1(3)之后,但也可以在下一个发送定时tp(1)进行发送。
另外,AP在与特定的STA之间的无线通信连续不成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传输速率固定的状态下连续向上述特定的STA发送短的文本数据包,使得STA能够检测微波炉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接入点(AP)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8中,AP202具备天线40、开关41、接收电路42、接收控制电路43、主机接口44、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45、终端管理电路50、发送定时通知电路51、发送控制电路48以及发送电路49。
AP202的天线40、开关41、接收电路42、接收控制电路43、主机接口44、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45、发送控制电路48以及发送电路49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2的AP201中的同名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动作。
终端管理电路50对发送了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Pi的STA的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进行管理。发送定时通知电路51将对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进行通知的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发送给由终端管理电路50管理的STA。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工作站(STA)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9中,STA102具备天线20、开关21、接收电路22、接收控制电路23、主机接口24、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30、再送控制电路2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31、发送控制电路28以及发送电路29。
STA102的天线20、开关21、接收电路22、接收控制电路23、主机接口24、再送控制电路26、发送控制电路28以及发送电路29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2中的STA101相同的动作。
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30从由接收控制电路23从AP接收到的帧中取得发送定时的初始值,输出给发送定时控制电路31以及再送控制电路26。发送定时控制电路31将数据包的发送定时通知给发送控制电路28。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AP以及STA的动作,使用图10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0中,在AP202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200中,存在STA102~104以及STA111~113,构成无线通信网络。另外,STA102~104同时也存在于受到微波炉301输出的妨碍波的影响的区域300。
在如此设置了AP202以及STA102~104的情况下,在AP202向STA102、STA103以及STA104依次发送了数据包时,STA102、STA103以及STA104由于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而无法接收到该数据包,AP202反复进行该数据包的再送。然而,因为AP202没有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所以无法检测干涉电平。在这种情况下,如实施方式2中所示,STA102、STA103以及STA104通过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对AP202通知发送定时的初始值。
AP202在从STA102、STA103以及STA104接收到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时,通过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45,将STA102、STA103以及STA104的MAC地址和发送定时的初始值输出给终端管理电路50。终端管理电路50对STA102、STA103以及STA104的MAC地址进行管理,并且对各自的发送定时的初始值进行平均化而输出给发送定时通知电路51。
在微波炉30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STA102、STA103以及STA104对AP202通知不再受到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
接着,在微波炉再次工作的情况下,最初检测到微波炉的干涉的STA102~STA104的任一方将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发送到AP202。AP202在接收到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之后,通过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对由终端管理电路50管理的STA102、STA103以及STA104通知以后开始数据包发送的定时和在微波炉的每个干涉周期开始发送数据包。
此外,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可以按STA102、STA103以及STA104依次通过单播(unicast)进行发送,也可以使STA102、STA103以及STA104分组而赋予组地址,向上述组地址进行组播(muticast)发送。
STA102、STA103以及STA104在接收到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之后,从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中取得发送定时,以后按微波炉的每个干涉周期从该发送定时起开始数据包的发送。
另外,未受到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STA111、STA112以及STA113,因为没有接收到上述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所以与上述发送定时无关而进行与AP202的通信。
另外,AP202对STA102~STA104,在存在要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发送定时开始数据包发送,对STA111~STA113,在存在要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与上述发送定时无关而随时开始数据包的发送。
根据以上的动作,受到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STA,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能够与AP进行无线通信,并且设置在微波炉的干涉影响的范围外的STA能够与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无关地与AP进行无线通信,作为无线通信网络整体能够进行高效的无线通信。
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AP202对通知了发送定时的初始值的STA的MAC地址进行管理,仅向管理着的MAC地址的STA发送了发送定时,但也可以通过向所有的STA广播来进行通知。
(实施方式4)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接入点(AP)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11中,AP203具备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干涉检测电路65、载波侦听控制电路66、发送控制电路67以及发送电路68。
AP203的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干涉检测电路65、发送电路68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天线10、开关11、接收电路12、接收控制电路13、主机接口14、干涉检测电路15以及发送电路19相同的动作。
发送控制电路67除了进行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发送控制电路18的动作之外,还按预定的周期来发送由IEEE802.11规定的信标帧。
载波侦听控制电路66基于干涉检测电路65输出的干涉状态的判定结果,对载波侦听的方式进行切换。
在IEEE802.11标准中,载波侦听方式规定有前导检测方式和等级检测方式这两种。在前导检测方式中,在检测到由IEEE802.11规定的物理层帧的作为前头部分的前导的情况下,判断为正使用无线介质。与此相对,在等级检测方式中,测定接收电力,如果为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上,则判断为处于无线介质使用中。
若在无线终端发送数据包之前作为载波侦听方式而使用前导检测方式,则在处于依照IEEE802.11标准的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期间的情况下,延迟数据包发送开始,因此能够在无线通信网络内避免数据包冲突。
另一方面,若作为载波侦听方式而使用等级检测方式,则在处于包含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终端且利用同一频率带的无线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期间的情况下,延迟数据包发送。然而,作为ISM频段的2.4GHz频段,除了用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终端以外还用于蓝牙(注册商标)、无线电话等很多无线设备,另外,由于也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所以在等级检测方式中,不太容易获得发送数据包的机会。因此,通常而言,虽然存在与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涉的影响,但还是利用前导检测方式。
另外,在进行了上述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之后,AP按预定的周期向属于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所有STA广播发送上述信标帧。在信标帧中存储有TSF计时器计数器等的信息,AP和STA能够建立时间同步。STA在按预定的次数无法接收到该信标帧的情况下,由于AP到了通信范围外等的理由,判断为与构成当前所属的无线通信网络的AP不能进行通信,切断与该AP的连接,搜索其他的AP。
然而,这样的状况在微波炉工作导致STA受到微波炉的干涉的影响而无法接收到信标帧时也会产生,AP与STA的连接暂时被切断。这是因为在存在微波炉的妨碍波的影响的环境下AP也通过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来进行信标的发送,在与由其他无线设备造成的妨碍的影响相比输出远大的微波炉的妨碍波被输出时,优选进行等级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避开微波炉输出妨碍波的期间来发送信标。
因此,在AP中设置载波侦听控制电路,在通常的通信时进行了前导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之后进行信标发送,在微波炉工作而处于干涉状态的情况下,将载波侦听方式切换为等级检测方式来发送信标。在不再处于干涉状态的情况下,再次将载波侦听方式切换为前导检测方式。
但是,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等级并非一直恒定,而是随机的,因此在等级检测方式的载波侦听中,尽管通过进行检测的接收电力的等级的设定值而进行了载波侦听,但有时载波侦听也会失败而开始了信标发送。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在信标发送时并不是每次载波侦听都失败,所以STA能够接收信标。
根据以上的动作,即使在微波炉工作而处于干涉的影响的状态下,也能够不切断AP与STA的连接而继续进行无线通信。
(实施方式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接入点(AP)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12中,AP204具备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干涉检测电路65、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69、发送控制电路67以及发送电路68。
AP204的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干涉检测电路65、发送电路68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4的AP203中的同名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动作。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AP204的动作,使用图13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3中,AP和STA在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期间都无法正常接收数据包。AP以时间Tbi0的间隔对属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所有STA广播发送信标。然而,由于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STA无法接收信标。在这样的状况持续的情况下,STA切断与AP的连接,搜索其他能够连接的AP。
因此,在AP通过干涉检测电路65判断为存在微波炉的妨碍波的影响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使用(式4)根据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来求出信标发送定时tbc(i)。
(式4)tbc(1)=tp0+Ti×k
在(式4)中,Ti为干涉周期,是微波炉的商用电源频率的倒数的1/2,另外,k为整数,tbc(1)为满足(式5)的最小值。
(式5)tbc(1)≧tb(1)+Tbi0
在(式5)中,Tbi0为通常的无线通信时的AP发送信标的周期。也即是,AP在时刻tbc(1)发送了信标B01之后,应该在时间Tbi0后发送信标B02,但使其转移到接下来的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在时刻tbc(1)开始信标B11的发送。以后,AP以时间Tbi1间隔开始信标的发送。Tbi1通过(式6)来求出。
(式6)Tbi1=Ti×m
在(式6)中,m为整数。
根据以上的动作,即使在微波炉工作而存在干涉的影响的状态下,AP也能够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发送信标,STA能够正常接收信标,能够不切断AP与STA的连接而继续进行无线通信。
(实施方式6)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接入点(AP)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14中,AP205具备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70、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69、发送控制电路67以及发送电路68。
AP205的天线60、开关61、接收电路62、接收控制电路63、主机接口64、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69、发送控制电路67、发送电路68分别进行与实施方式5的AP204中的同名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动作。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AP205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在AP205设置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范围外的情况下,处于微波炉的干涉影响下的STA无法接收AP205发送的数据包。因此,处于微波炉的干涉影响下的STA进行实施方式2中的动作,将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向AP205发送。AP205通过发送定时通知处理电路70进行STA发送出的发送定时通知数据包的接收处理,将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通知给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69。
信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69使用上述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来求出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信标发送定时tbc(i),输出给发送控制电路67。以后,AP205在信标发送定时tbc(i)发送信标。
根据以上的动作,即使在AP设置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微波炉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发送信标。因此,处于微波炉的干涉影响下的STA也能够正常接收AP发送的信标,能够继续与AP的连接。
(实施方式7)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干涉波和STA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在实施方式1中,将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周期设为了Ti,但由于在日本国内的东日本和西日本商用电源频率不同,所以在东日本和西日本该周期Ti不同。
由于东日本的商用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变频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e为其倒数的1/2,约为10msec。在变频型的微波炉中,虽然因因机型而存在差异,但通常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7.7msec,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2.3msec。
另一方面,由于西日本的商用电源频率为60Hz,所以变频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w约为8.3msec。在变频型的微波炉中,通常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6.3msec,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2.0msec。
若STA使用实施方式1的方法按周期Tie发送数据包,则在东日本进行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在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停止期间进行无线通信,因此能够正常地进行无线通信,而在西日本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产生周期Tie与周期Tiw的偏离,即使暂时能够正常进行无线通信,也会再次受到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而产生无线通信错误。在图15中,在西日本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干涉的STA发送数据包P1时,在微波炉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进行发送,而在发送数据包P2时,在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期间发送了数据包P2,因此反复进行再送。另外,虽然在时间Tie后也发送了数据包P3,但同样受到妨碍波的影响而反复进行再送。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方式7中,使得在实施方式1中的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中切换周期Tie和Tiw。即,在干涉状态下,通过发送定时控制电路17将周期Ti设定为东日本的周期Tie来求出发送定时tp(i),决定发送定时,而在再次检测到连续再次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读出反复再送而接收到Ack响应的开始时刻的TSF计时器值ta,使用(式1)来求出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
进而,在(式3)中,将周期Ti切换为西日本的周期Tiw来求出发送定时tp(i),以后在该时刻发送数据包。
在图15中,反复进行数据包P3的再送,根据成功进行了再送的定时来求出发送定时的初始值tp0,以后,将周期变更为Tiw来发送数据包P4。
根据以上的动作,即使由于设置微波炉的地域而导致输出妨碍波的周期不同,也能够通过变更该周期来避免微波炉的妨碍波的影响,能够正常地进行无线通信。
(实施方式8)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干涉波和STA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在实施方式1中,将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周期设为了Ti,但微波炉有多种样式。通常利用变频型和变压型,各自产生妨碍波的周期不同。变频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为商用电源频率的倒数的1/2,而变压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为商用电源频率的倒数,相比于变频型,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短。
在图16中,变频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i和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一样。关于变压型的微波炉,在东日本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t约为20.0msec,另外,虽然因机型而存在些许差异,但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8.4msec,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11.6msec。另一方面,在西日本,变压型的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t约为16.7msec,虽然因机型而存在些许差异,但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7.5msec,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约为9.2msec。
当使用实施方式1的方法,作为微波炉产生妨碍波的周期Ti而设定变频型的周期Tii来进行无线通信时,在干涉状态下,STA按周期Tii发送数据包。然而,在实际使用的微波炉为变压型的情况下,不受微波炉产生的妨碍波的影响的期间长,尽管没有干涉的影响,STA也无法发送数据包。
因此,为了确认实际使用的微波炉是否为变压型,从发送定时的时刻tp(i)起在周期Tit后发送文本数据包Pt,检测干涉的影响。在图16中,作为一例,在将周期Tii一分为四的时刻进行发送。该情况下,例如在发送了四次文本数据包Pt的期间有三次以上无法接收到ACK响应的情况下,判断为变压型的微波炉。
在判断为变压型的微波炉的情况下,在数据包发送定时tp(i)发送了数据包之后,在微波炉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继续数据包发送。如此,STA通过在存在要发送的数据包的情况下连续地发送数据包,能够在微波炉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高效地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上述的文本数据包发送的次数设为了四次,但也可以在发送了三次以上而无法接收到其一半以上次数的ACK响应的情况下,判断为变压型的微波炉。
另外,也可以取代发送文本数据包,在发送文本数据包的定时测定接收电平,确认是否未连续检测到预定的电平以上的接收电平,在未连续检测到的情况下判断为变压型的微波炉。
根据以上的动作,即使微波炉停止输出妨碍波的期间因微波炉的样式的不同而不同,也能够检测该停止期间来进行高效的无线通信。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通过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并执行来实现。在此,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等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
即,该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使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即使发送了所述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期间,以第1发送间隔再次发送该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对应于微波炉的干涉波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了该第1数据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无线通信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得到的实施方式、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而构筑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在产生干涉的状况下避免干涉的影响并且避免线路被切断的效果,能够适用于连接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来构筑无线LAN系统。

Claims (19)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
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对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定时,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或接收到所述Ack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预定时间与因干涉设备工作而产生的干涉波的周期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将最初发送所述第1数据时所使用的传输速率设定为预定值,
每次以第1发送间隔再次发送所述第1数据时,将所述第1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PHY速率更新为比上次发送时的传输速率低,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传输速率从该第1数据的发送所使用的传输速率的值恢复为所述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当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时,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上次发送出的所述第1数据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
在从上次发送第1数据起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的定时将所述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多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向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发送了所述TSF计时器值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2数据,
向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没有发送所述TSF计时器值的无线通信装置照常发送所述第2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对发送了所述TSF计时器值的对方的通信装置发送以预定间隔进行数据发送之意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Ack信号时,通过读出各无线通信装置所保持的同步用的计时器计数值并减去预定的值来算出所述TSF计时器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中,作为与所述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设定有值互不相同的第1周期和第2周期,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使用与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中的任意一方的周期对应的预定时间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的发送间隔从所述一方的周期切换为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中的另一方的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1周期和所述第2周期是50Hz和60Hz的某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干涉设备是微波炉,与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是变频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的定时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的一定期间内进行载波侦听,
通过进行所述载波侦听来算出信号强度,
如果所述信号强度为预定的阈值以下,则将数据的发送间隔切换为变压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干涉设备是微波炉,与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是变频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在以第2发送间隔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而无法从所述对方的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2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了所述第2数据之后的一定期间内发送数据包数据,
在与所述数据包数据的发送对应而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间隔切换为变压型微波炉产生的电波的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一定期间内是从所述计时器值起经过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的周期的一个周期后到经过两个周期为止的期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一定期间是从所述计时器值起经过了所述微波炉的干涉波的周期的一又四分之一个周期、或者一又二分之一个周期、或者一又四分之三个周期的期间。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
在即使发送了所述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期间,以第1发送间隔再次发送该第1数据,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该第1数据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数据的第2数据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2发送间隔对应于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对应的周期。
1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
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载波侦听方法,该载波侦听方法在进行无线通信之前确认无线通信频带的空闲状况来判定是否能够发送,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为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下时开始发送,在为所述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上时停止发送,
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
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接收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停止发送,在未接收到所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开始发送,
在使用任一个载波侦听方法进行了载波侦听之后,发送信标信号。
1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为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下时开始发送,在为所述预定的接收电平以上时停止发送,
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
使用如下的载波侦听方法:在接收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停止发送,在未接收到所述预定的无线信号时开始发送,
在使用任一个载波侦听方法进行了载波侦听之后,发送信标信号。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
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定时,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
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
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1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1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1数据,在能够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
在即使向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了第1数据却无法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与该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该第1数据的再次发送,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了与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Ack信号的情况下,
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1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1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单元,其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
通信控制单元,其控制无线通信的信标发送定时,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
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的情况下,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第2信标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
在所述发送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2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第3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1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无线通信网络与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以第1发送间隔发送第1信标信号,
在从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TSF计时器值的情况下,使用所接收到的所述TSF计时器值来决定第2信标的发送定时,所述TSF计时器值用于使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同步,
在所述发送定时将接着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第2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将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从所述第1发送间隔切换为与干涉设备的干涉波具有的周期对应的第2发送间隔,在从发送所述第2信标信号起经过了所述第2发送间隔的定时将接着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第3信标信号发送给所述对方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1510482795.9A 2014-10-28 2015-08-03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5548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9562 2014-10-28
JP2014-219562 2014-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809A true CN105554809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79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2795.9A Pending CN105554809A (zh) 2014-10-28 2015-08-03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3419B2 (zh)
JP (1) JP6300210B2 (zh)
CN (1) CN1055548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27A (zh) * 2016-06-24 2019-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不活动超时管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9307A (ja) * 2016-07-29 2018-02-01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63311B2 (ja) * 2017-07-21 2023-04-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他の端末から信号を受信した端末がフィードバック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90182010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daptation enhancements
JP7239980B2 (ja) * 2019-03-29 2023-03-15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1552218B (zh) * 2020-05-28 2023-11-1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5396827B (zh) * 2021-05-24 2024-01-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303A (ja) * 2006-07-27 200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干渉検出方法及び干渉回避方法
US20090005092A1 (en) * 2007-06-30 2009-01-01 Guoqing Li Contention window adapt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for mitigation of periodic interference
US20110222524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Allan Thomson Using 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 to achieve coexistence with interfering sources
CN102498736A (zh) * 2009-09-14 2012-06-13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电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0625A (ja) * 2005-07-27 2007-03-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子レンジモードノイズ環境下における通信モード
US20070280332A1 (en) * 2006-06-05 2007-12-06 Srikathyayani Srikanteswara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Adaptation
WO2008012954A1 (fr) 2006-07-27 2008-01-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système lan sans fil, procédé de détection d'interférence, et procédé d'évitement d'interférence
US20110021153A1 (en) * 2009-07-10 2011-01-27 Saeid Safavi Centralized cross-layer enhanc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303A (ja) * 2006-07-27 200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干渉検出方法及び干渉回避方法
US20090005092A1 (en) * 2007-06-30 2009-01-01 Guoqing Li Contention window adapt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for mitigation of periodic interference
CN102498736A (zh) * 2009-09-14 2012-06-13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电站
US20110222524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Allan Thomson Using 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 to achieve coexistence with interfering sourc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27A (zh) * 2016-06-24 2019-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不活动超时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86406A (ja) 2016-05-19
US20160119800A1 (en) 2016-04-28
US9843419B2 (en) 2017-12-12
JP6300210B2 (ja) 2018-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809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De Guglielmo et al. IEEE 802.15. 4e: A survey
CN101176308B (zh) 高密度无线局域网
CN109792779B (zh) 用于多用户edca操作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0502357C (zh) 用于组播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中的相应方法
USRE47488E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device discovery process
EP2732666A1 (en) Overlaying independent unicast frequency hopping schedules with a common broadcast schedule
CN103237319A (zh) 无线网络中连通性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MX2008016109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comunicar transmisiones de radiobaliza en sistemas de red de area local inalambrica (wlan).
EP3172860A1 (en) Fast network formation after network power restoration
CN107592965B (zh) 与资源提供商和家域网的交错通信
CN103733712A (zh) 正常速率物理层和低速率物理层在无线网络中的共存
JP200434350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hrig et al. Reli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positioning enabling mobile control and safety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EP2271029B1 (e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an ad-ho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529471B1 (ko) 개인 영역 무선 네트워크
CN102119571A (zh) 无线节点进行的用于改善操作范围的自适应性信道选择
WO201512398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Lin et al. Pol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 new MAC protocol for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 for factory automation
JP2007006019A (ja) 無線装置、通信局、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CN105637794B (zh) 传输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17242747A (zh) 用于网络通信的时间划分物理层接入
JP2007158655A (ja) 受信端末、送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8017157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implementing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chemes with handover capability
Okumura et al. A broadcast protocol for IEEE 802.15. 4e RIT based Wi-SU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