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的卡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的上固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的下固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拉紧机构10、卡绳总成11、底板111、第一杠杆112、第二杠杆113、第一卡绳楔114、第二卡绳楔115、第一连板116、第二连板117、限位杆118、限位帽119;
驱动总成12、第一液压缸121、第二液压缸122;
上固定总成20、上底座201、上壳体202、第一通孔203、第一楔块204、第二楔块205;
下固定总成30、下底座301、下壳体302、第二通孔303、第三楔块304、第四楔块305;
第一绳卡401、第二绳卡402、第三绳卡403、罐道绳404。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其包括拉紧机构10、上固定总成20以及下固定总成30,拉紧机构10与上固定总成20连接。其中,下固定总成30安装在井底,用于固定罐道绳404的下端。上固定总成20安装在井口,用于固定罐道绳404的上端。当下固定总成30将罐道绳404的下端固定好后,可进行调绳工作,拉紧机构10开始工作,从罐道绳404的上端将罐道绳404拉紧,使罐道绳404的张紧力达到预定值。当罐道绳404的张紧力达到预定值后,上固定总成20将罐道绳404的上端固定,拉紧机构10停止工作。
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拉紧机构10又包括能够上下运动的卡绳总成11和用于驱动卡绳总成11运动的驱动总成12,驱动总成12驱动卡绳总成11驱动卡绳总成11重复地上下运动,实现将罐道绳404拉紧的效果。作为优选,驱动总成12包括具有第一液压缸121的第一液压系统(图中未示出)和具有第二液压缸122的第二液压系统(图中未示出),第一液压缸121和第二液压缸122位于卡绳总成11的两侧。
其中,卡绳总成11包括底板111、第一杠杆112、第二杠杆113、以及用于卡紧罐道绳404的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第一杠杆112的被动臂与第一卡绳楔114连接,第一杠杆112的主动臂与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连接,第一杠杆112的支点与底板111转动连接,第二杠杆113的被动臂与第二卡绳楔115连接,第二杠杆113的主动臂与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连接,第二杠杆113的支点与底板111转动连接。驱动总成12驱动卡绳总成11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选择性地相向或相背运动。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相向运动,可将罐道绳404夹紧;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相背运动,解除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总成20包括上底座201、上壳体202以及用于卡紧罐道绳404的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上壳体202与上底座201的上表面连接,上壳体202内设置有第一通孔203,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相对地置于第一通孔203中,第一通孔203的纵截面呈倒梯形,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的纵截面形状呈倒直角梯形。上固定总成20的夹紧罐道绳404的工作原理是,当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在第一通孔203中向下运动时,通过纵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一通孔203与纵截面形状呈倒直角梯形的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一楔块204与第二楔块205相向运动,便可将罐道绳404夹紧,进而将罐道绳404的上端固定。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在第一通孔203中向上运动时,第一楔块204与第二楔块205相背运动,解除对将罐道绳404的夹紧力。
请参阅图1和图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下固定总成30包括下底座301、下壳体302以及用于卡紧罐道绳404的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下壳体302与下底座301的下表面连接,下壳体302内设置有第二通孔303,第二通孔303的纵截面呈梯形,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置于二通孔中,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的纵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下固定总成30的夹紧罐道绳404的工作原理是,当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在第二通孔303中向上运动时,通过纵截面呈梯形的第二通孔303与纵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的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三楔块304与第四楔块305相向运动,便可将罐道绳404夹紧,进而将罐道绳404的下端固定。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在第二通孔303中向下运动时,第三楔块304与第四楔块305相背运动,解除对将罐道绳404的夹紧力。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工作前,罐道绳404的上端由上固定总成20固定,罐道绳404的下端由下固定总成30固定,罐道绳404的上端再穿过卡绳总成11上的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相对形成的供罐道绳404穿过的绳孔。
(a):调绳时,启动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此时,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上升,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带动第一杠杆112顺时针转动,再带动第一卡绳楔114往第二卡绳楔115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上升,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带动第二杠杆113逆时针转动,再带动第二卡绳楔115往第一卡绳楔114方向移动;因此,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产生相向运动,二者配合将罐道绳404夹紧。随着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和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继续上升,带动卡绳总成11整体一起上升,由于卡绳总成11的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已夹紧罐道绳404,卡绳总成11上升的过程中便可将罐道绳404往上拉,进而将罐道绳404拉紧。
(b):当活塞的行程达到上止点时,若罐道绳404的张紧力还未达到预定值,则需要进行窜绳。即再次将上固定总成20把罐道绳404固定,调节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使得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和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下降,使其回到下止点。第一液压缸121的活塞下降时,带动第一杠杆112逆时针转动,再带动第一卡绳楔114远离第二卡绳楔115运动;同理,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下降时,带动第二杠杆113顺时针转动,再带动第二卡绳楔115远离第一卡绳楔114运动;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产生相背运动,进而解除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使得卡绳总成11能够随同第一液压缸121和第二液压缸122的活塞下降一起下降,直到下降至下止点。
然后,不断重复(a)和(b)的过程,直到罐道绳404的张紧力达到预定值为止。
现有的罐道绳拉紧装置,其主要通过“斜面夹绳”的原理将罐道绳404夹紧后再往上拉(其夹紧绳的原理与本实施例中的上固定总成20夹紧绳的原理类似),在窜绳时需要手动将卡绳的梯形楔块从壳体中的梯形孔中拔松,由于梯形楔块与梯形孔的侧壁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压力,在将梯形楔块拔松时,其产生的摩擦力非常大。因此,耗费的劳动强度也大,相应的耗时也长,导致调绳的效率很低。然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改变了现有的“斜面夹绳”的方式,通过第一杠杆112和第二杠杆113的设置,使得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在产生相背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几乎为零,因此,很容易地使得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解除,大大地降低了窜绳时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窜绳时间,提高了调绳效率,再配合第一液压缸121和和第二液压缸122,实现了调绳的半自动化,实现智能调绳的效果,确保了每根罐道绳404的张紧力一致以及张紧力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拉紧机构10将罐道绳404向上拉的过程中,罐道绳404的侧壁与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产生摩擦力,使得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向上运动,进而解除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确保罐道绳404可以顺利向上拉紧,因此,上固定总成20并不阻碍罐道绳404向上运动。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加强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对相向运动时对罐道绳404夹紧力,在底板111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板116和第二连板117,第一连板116的一端与底板1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卡绳楔114转动连接,第二连板117的一端与底板1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绳楔115转动连接。当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对相向运动时,第一连板116和第二连板117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分别推动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相向运动,增强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防止罐道绳404在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之间打滑。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拉紧机构10与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即第一液压缸121的底部和第二液压缸122的底部与上固定总成20中的上底座201可拆卸连接。由于在一个矿井中具有多根罐道绳404,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每根罐道绳404配置一个下固定总成30和一个上固定总成20,多根罐道绳404共同配置一个拉紧机构10。拉紧装置调好一根罐道绳404后,从上固定总成20上拆卸下来,然后连接到另一个上固定总成20上,继续调罐道绳404,依次类推,直到调好所有的罐道绳404。调绳结束后,将拉紧机构10拆卸下来保存好即可。因此,拉紧机构10与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一液压缸121的底部和第二液压缸122的底部分别通过销轴与上底座201靠近上壳体202的两侧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卡绳槽。即在第一卡绳楔114靠近第二卡绳楔115的一侧设置卡绳槽,以及在第二卡绳楔115靠近第一卡绳楔114的一侧设置卡绳槽。当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夹紧罐道绳404时,罐道绳404位于卡绳槽中,进而避免了罐道绳404在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之间发生滚动的现象,确保了罐道绳404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防止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在相背运动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错位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118,限位杆118一端与第一卡绳楔114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绳楔115滑动连接,限位杆1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帽119。当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在相背运动,限位杆118两端分别设置的限位帽119能够挡住并组织第一卡绳楔114与第二卡绳楔115从限位杆118上脱落,进而确保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相对位置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
请参阅图1,此外,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上固定总成20和下固定总成30对罐道绳404的夹紧力可能会降低,罐道绳404会收缩,导致其张紧力下降,为了防止罐道绳404收缩。本实施例的罐道绳拉紧装置还包括多个能够卡紧罐道绳404的绳卡,其分布在相应的位置,用于防止罐道绳404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绳卡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绳卡401、第二绳卡402以及第三绳卡403。第一绳卡401安装在靠近下固定总成30下端的位置,第二绳卡402安装在靠近上固定总成20上端的位置,第三绳卡403安装在靠近拉紧机构10上端的位置。当罐道绳404收缩时,第一绳卡401抵住下固定总成30的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使得第三楔块304和第四楔块305向上运动,往第二通孔303中挤压,进而夹紧罐道绳404;同理,第二绳卡402抵住上固定总成20的第一楔块204和第二楔块205向下运动,往第一通孔203中挤压,夹紧罐道绳404;第三绳卡403抵住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向下运动同时相向运动夹紧罐道绳404。因此,通过第一绳卡401、第二绳卡402以及第三绳卡403的设置有效地防止罐道绳404的张紧力下降,确保罐道绳404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罐道绳拉紧装置,通过第一杠杆112和第二杠杆113的设置使得第一卡绳楔114和第二卡绳楔115能够很容易地相向或相背运动,降低了使用者在窜绳时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调绳时间,提高了调绳的工作效率;且再通过拉紧机构10与上固定总成20的可拆卸连接,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