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2945B -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2945B
CN105532945B CN201610046055.5A CN201610046055A CN105532945B CN 105532945 B CN105532945 B CN 105532945B CN 201610046055 A CN201610046055 A CN 201610046055A CN 105532945 B CN105532945 B CN 105532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thering
air
conveyer belt
belt mechanism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60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2945A (zh
Inventor
余步贵
谢乐明
金心怡
李鑫磊
郑远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enghe Ruiming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enghe Ruiming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enghe Ruiming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enghe Ruiming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60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2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2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2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包括机架、进料输送机构、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升降上叶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升降上叶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可滑动的滑架,滑架上固定有位于进料输送机构输出端正下方的上叶输送带机构,升降架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与滑架固定连接,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纵向排列于滑架一侧的机架内,出料输送机构输入端位于最下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正下方。该茶叶萎凋机,各层萎凋输送带机构间无依赖关系,独立设置,其可实现任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上叶工作,灵活度高,且可选择部分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用于茶叶萎凋,可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背景技术
萎凋是乌龙茶、白茶、红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将鲜叶置于一定环境和设备下,使鲜叶的叶温达到一定,茶叶内源酶活性增强,水分蒸发,叶子变软,青气挥发,便于进入揉捻或做青工序。生产上常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技术,将茶叶平摊,自然风干进行,该种方法受天气影响大,萎凋温度、湿度不可控,茶叶萎凋的品质差,易出现次品,且萎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3446448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萎凋房,包括热风炉和萎凋房,萎凋房外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出料口与一输送带A的输入端连接,输送带A的输出端伸入萎凋房内,输送带A输出端的下方设有两层以上且交错排列于萎凋房内的输送带B,最下层输送带B下方设有输送带C,热风炉通过管道伸入萎凋房内。工作时,热风炉通过管道向萎凋房送入热风,茶叶由进料斗通过输送带A输送至最上层的输送带B上,茶叶随最上层的输送带B传送至输出端后,掉落到下一层的输送带B上,如此依次运行,最后,茶叶落于最下层的输送带B上,由最下层的输送带B输送至输送带C。该种萎凋房,各层输送带B依赖性较大,灵活度低,茶叶萎凋的过程中,所有输送带B都需处于运行状态,造成电能浪费,且萎凋出料只能由最下层的输送带B输出端输送至输入带C,萎凋出料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包括萎凋室和萎凋机,所述萎凋机包括机架、进料输送机构、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升降上叶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机架设于萎凋室内,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萎凋室外且该输入端的上方设有料斗,进料输送机构输出端位于萎凋室内,所述升降上叶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升降架上设有可滑动的滑架,所述滑架上固定有位于进料输送机构输出端正下方的上叶输送带机构,升降架上固定有行程方向与上叶输送带机构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滑架固定连接,所述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纵向排列于滑架远离进料输送机构一侧的机架内,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上叶输送带机构以及进料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水平分量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出料输送机构输入端位于最下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正下方,出料输送机构输出端位于萎凋室外。
进一步地,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包括活动固定于机架上两平行的第一转动轴,两第一转动轴上共同套设一萎凋输送带,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一侧的第一转动轴一端套固有第一传动链轮,且该第一转动轴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一侧的单边机架上活动固定有与该第一转动轴平行的中间转动轴,中间转动轴上分别套固有第二传动链轮和被动轮,第二传动链轮与第一传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第二传动链轮与第一传动链轮上共同套设有第一传动链,被动轮位于机架内侧的一端端部,上叶输送带机构包括活动固定于滑架上两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两第二转动轴上共同套设一上叶输送带,上叶输送带下方的滑架上设有位于被动轮内侧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与第二转动轴平行且其位于靠近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二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一花键轴,花键轴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三传动链轮,任一第二转动轴端部设有与第三传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的第四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轮与第四传动链轮上共同套设有第二传动链,所述花键轴自由端端部还套固有主动轮,主动轮与被动轮相对立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插销和插销孔。工作时,升降架上的上叶输送带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移动至指定层萎凋输送带机构后,第一气缸带动滑架,使上叶输送带一端位于该层萎凋输送带的上方,随后第二气缸带动电机向被动轮侧靠近,其中,花键轴和主动轮均随电机向被动轮侧移动,而第三传动链轮固定不动,待主动轮上的插销与被动轮上的插销孔卡合后,第二气缸停止动作,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传动链轮转动,进而实现上叶输送带和萎凋输送带的输送动作。该设置,可使萎凋输送带机构与上叶输送带机构共用同一电机,其结构简单,并可大大降低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气缸滑动设于滑架上,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有定位杆,电机固定于定位杆上,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中间转动轴下方的机架内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第二气缸于活塞杆对立侧上固定有顶杆,滑架于活塞杆的下方设有一台阶,台阶上表面高于第二气缸的下表面。工作时,升降架移动至指定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第一气缸带动滑架,使上叶输送带一端位于该层萎凋输送带的上方后,第二气缸活塞杆推出,第二气缸因推出动作向顶杆侧移动,随后顶杆顶住一侧机架,活塞杆继续推出带动定位杆及定位杆上的电机向被动轮侧靠近,其中,花键轴和主动轮均随电机向被动轮侧移动,而第三传动链轮固定不动,待主动轮上的插销与被动轮上的插销孔卡合,同时,定位杆自由端插入另一侧机架上的定位孔内,第二气缸停止动作,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传动链轮转动,进而实现上叶输送带和萎凋输送带的输送动作。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强烈振动,强烈的振动易引起滑架晃动,进而造成结构不稳定,第二传动链等结构损坏,且易使主动轮上的插销与被动轮上的插销孔定位不准确,无法实现卡合,该设置,通过定位杆、定位孔以及顶杆的相互配合,可避免滑架因电机振动而产生晃动,结构更稳定,且可对主动轮上的插销进行定位,实现主动插销与被动轮上的插销孔精确卡合。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链轮和被动轮分别位于机架的外、内侧。该设置,可使中间转动轴两端受力更均匀,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调温排湿系统,调温排湿系统包括风道、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萎凋室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出风支道自由端设有数量与萎凋输送带机构数量相同的出风口,若干出风口一一对着若干层萎凋输送带机构,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位于干风道和第一进风支道上,压缩机的冷媒出口、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天气晴朗或萎凋初始,鲜叶含水率和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压缩机不工作,调节管道阀门,使第一进风支道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通过引风机将萎凋室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送带机构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机构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以节约能耗;在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或初步萎凋后茶叶、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调节管道阀门,使第二进风支道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通风,同时启动压缩机,当空气温度较低时,关闭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引风机将萎凋室内的空气引入,先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冷凝器对低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排至萎凋输送带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萎凋,当空气温度较高时,打开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引风机将萎凋室内的空气引入,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干风道和出风支道排至萎凋输送带机构处,对萎凋输送带机构上的茶叶进行萎凋。相比自然风干,合理设计风道与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蒸发器与第一出风口间的第一进风支道上设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进、出管,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当空气温度较低,为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在通过蒸发器除湿后,先经预加热器与热水进水管进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通过预加热器的预升温,可降低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工作功率,减少电能的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出风支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上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机构的两侧。引风机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机构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排出,以萎凋输送带机构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该设置,可使茶叶萎凋更均匀。
进一步地,出风支道出风口连接有与萎凋输送带机构输送方向平行的风量分散管,风量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该设置,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机构处的风沿萎凋输送带机构输送方向分散开,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进一步地,管道阀门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处的双用风门。管道阀门转向第二进风支道侧时,第二进风支道关闭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通风;管道阀门转向第一进风支道侧时,第一进风支道并闭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该种设置,只需使用一个管道阀门即可,其结构更简单。
进一步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室内。该设置可大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高效利用压缩机、冷凝器的热量,对委凋室空气升温,节省电能。
本发明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纵向排列于机架内,各层萎凋输送带机构间无依赖关系,独立设置,工作时,其可实现任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上叶工作,而不影响其它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工作,灵活度高,且在茶叶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选择部分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用于茶叶萎凋,而无需使所有的萎凋输送带机构均处于运行状态,可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不包括上叶输送带机构、进料输送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调温排湿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调温排湿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调温排湿系统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包括萎凋室200和萎凋机100,所述萎凋机100包括机架10、进料输送机构1、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2、升降上叶机构3和出料输送机构4,所述机架10设于萎凋室200内,所述进料输送机构1的输入端位于萎凋室200外且该输入端的上方设有料斗11,进料输送机构1输出端位于萎凋室200内,所述升降上叶机构3包括固定于机架10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架31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架3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32,升降架31上设有可滑动的滑架33,所述滑架33上固定有位于进料输送机构1输出端正下方的上叶输送带机构34,升降架31上固定有行程方向与上叶输送带机构34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一气缸35,第一气缸活塞杆351的端部与滑架33固定连接,所述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2纵向排列于滑架33远离进料输送机构1一侧的机架10内,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2、上叶输送带机构34以及进料输送机构1输送方向的水平分量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输入端位于最下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正下方,出料输送机构4输出端位于萎凋室200外。
所述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包括活动固定于机架10上两平行的第一转动轴21,两第一转动轴21上共同套设一萎凋输送带22,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34一侧的第一转动轴21一端套固有第一传动链轮23,且该第一转动轴21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34一侧的单边机架10上活动固定有与该第一转动轴21平行的中间转动轴24,中间转动轴24上分别套固有第二传动链轮25和被动轮26,第二传动链轮25与第一传动链轮23位置相对应,第二传动链轮25与第一传动链轮23上共同套设有第一传动链27,被动轮26位于机架10内侧的一端端部,上叶输送带机构34包括活动固定于滑架33上两平行的第二转动轴341,两第二转动轴341上共同套设一上叶输送带342,上叶输送带342下方的滑架33上设有位于被动轮26内侧可滑动的第二气缸343,第二气缸活塞杆3431与第二转动轴341平行且其位于靠近第二气缸343的一侧,第二气缸活塞杆3431连接有定位杆349,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中间转动轴24下方的机架10内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杆349配合的定位孔3491,第二气缸343于活塞杆3431对立侧上固定有顶杆3492,滑架33于活塞杆3431的下方设有一台阶340,台阶340上表面高于第二气缸343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杆349上固定有电机344,电机输出轴3441连接一花键轴3442,花键轴3442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三传动链轮346,任一第二转动轴341端部设有与第三传动链轮346位置相对应的第四传动链轮347,第三传动链轮346与第四传动链轮347上共同套设有第二传动链348,所述花键轴3442自由端端部还套固有主动轮345,主动轮345与被动轮26相对立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插销3451和插销孔261。升降架31上的上叶输送带机构34在驱动机构32的驱动下,升降移动至指定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第一气缸35带动滑架33,使上叶输送带342一端位于该层萎凋输送带22的上方后,第二气缸活塞杆3431推出,第二气缸343因推出动作向顶杆3492侧移动,随后顶杆3492顶住一侧机架10,活塞杆3431继续推出带动定位杆349及定位杆349上的电机344向被动轮26侧靠近,其中,花键轴3442和主动轮345均随电机344向被动轮26侧移动,而第三传动链轮346固定不动,待主动轮345上的插销3451与被动轮26上的插销孔261卡合,同时,定位杆349自由端插入另一侧机架10上的定位孔3491内,第二气缸343停止动作,电机344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链轮23、第二传动链轮25、第三传动链轮346和第四传动链轮347转动,进而实现上叶输送带342和萎凋输送带22的输送动作。该设置,一方面,可使萎凋输送带机构2与上叶输送带机构34共用同一电机344,其结构简单,并可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电机344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振动,易引起滑架33晃动,进而造成结构不稳定,第二传动链348等结构损坏,且还易使主动轮345上的插销3451与被动轮26上的插销孔261定位不准确,无法实现卡合,因此,通过定位杆349、定位孔3491以及顶杆3492的相互配合,可避免滑架33因电机344振动而产生晃动,结构更稳定,且可对主动轮345上的插销3451进行定位,实现主动插销3451与被动轮26上的插销孔261精确卡合。
所述第二传动链轮25和被动轮26分别位于机架10的外、内侧。该设置,可使中间转动轴24两端受力更均匀,结构更稳定。
如图4至图6,所述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还包括调温排湿系统,调温排湿系统包括风道52、压缩机54、冷凝器55、膨胀阀56以及蒸发器57,所述风道52包括干风道521,干风道521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522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523,干风道521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524,干风道521内设有引风机53,第一进风支道522和第二进风支道523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5221和第二进风口5231,所述第一进风口5221和第二进风口5231分别位于萎凋室200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522和第二进风支道523上设有管道阀门520,出风支道524自由端设有数量与萎凋输送带机构2数量相同的出风口5241,若干出风口5241一一对着若干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所述冷凝器55和蒸发器57分别位于干风道521和第一进风支道522上,压缩机54的冷媒出口、冷凝器55、膨胀阀56、蒸发器57和压缩机54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540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54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541,542),冷却水进水管541上设有第一阀门5411。该调温排湿系统使用时,当关闭与压缩机5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541上的第一阀门5411,蒸发器57与压缩机54间冷媒管540内的常温低压冷媒经压缩机54的作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进入冷凝器55,冷凝器55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与干风道521内经冷凝器55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凝器55的空气升温,而冷媒变成常温高压的冷媒后,经膨胀阀56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57,与第一进风支道522内经蒸发器5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经蒸发器57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以达到除湿的目的,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入压缩机54进行循环;当打开与压缩机5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541上的第一阀门5411,蒸发器57与压缩机54间冷媒管540内的常温低压冷媒经压缩机54的作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与由冷却水进水管541进入压缩机54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变成高温水由冷却水出水管542排出,而冷媒变成常温高压的冷媒后依次经冷凝器55和膨胀阀56,在经膨胀阀56的作用下,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57,与第一进风支道522内经蒸发器5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经蒸发器57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达到除湿的目的,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入压缩机54进行循环。在天气晴朗或萎凋初始,鲜叶含水率和萎凋室200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压缩机54不工作,调节管道阀门524,使第一进风支道522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523通风,通过引风机53将萎凋室200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送带机构2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机构2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以节约能耗;在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或初步萎凋后茶叶、萎凋室200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调节管道阀门24,使第二进风支道23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22通风,同时启动压缩机54,当空气温度较低时,关闭与压缩机5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541上的第一阀门5411,引风机53将萎凋室200内的空气引入,先经过蒸发器5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521,冷凝器55对低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5241排至萎凋输送带511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5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当空气温度较高时,打开与压缩机5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541上的第一阀门5411,引风机53将萎凋室200内的空气引入,经过蒸发器5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干风道521和出风支道524排至萎凋输送带机构2处,对萎凋输送带机构2上的茶叶进行萎凋。相比自然风干,合理设计风道52与压缩机54、冷凝器55、膨胀阀56、蒸发器57组成的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所述蒸发器57与第一出风口5221间的第一进风支道522上设有预加热器58,所述预加热器58连接有热水进、出管(581,582),热水进管581上设有第二阀门5811。当空气温度较低,为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在通过蒸发器57除湿后,先经预加热器58与热水进水管581进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通过预加热器58的预升温,可降低压缩机54和冷凝器55的工作功率,减少电能的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所述出风支道52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524上的出风口5241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两侧。引风机53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机构2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5241排出,以萎凋输送带机构2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该设置,可使茶叶萎凋更均匀。
所述出风支道出风口5241连接有与萎凋输送带机构2输送方向平行的风量分散管525,风量分散管525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5251。该设置,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机构2处的风沿萎凋输送带机构2输送方向分散开,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所述管道阀门520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522与第二进风支道523汇合处的双用风门。管道阀门520转向第二进风支道523侧时,第二进风支道523关闭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522通风;管道阀门520转向第一进风支道522侧时,第一进风支道522关闭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523通风,该种设置,只需使用一个管道阀门520即可,其结构更简单。
所述压缩机54、冷凝器55、膨胀阀56和蒸发器57均设于萎凋室200内。该设置可大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高效利用压缩机54、冷凝器55的热量,对委凋室100空气升温,节省电能。
本发明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升降架31上的上叶输送带机构34在驱动机构32的驱动下,升降移动至指定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后,第一气缸35带动滑架33,使上叶输送带342一端位于该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上方,茶叶置于料斗11内,料斗11内的茶叶落入进料输送机构1输入端,由进料输送机构1输送至输出端并落入上叶输送带机构34上,再由上叶输送带机构34输送落入指定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其后,升降架31上的上叶输送带机构34在驱动机构32的驱动下,升降移动至另一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第一气缸35带动滑架33,使上叶输送带342一端位于该另一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上方,进料输送机构1上的茶叶落入上叶输送带机构34上,由上叶输送带机构34输送落入该另一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上,以此循环,最后出料时,萎凋输送带机构2将茶叶输出至末端落入出料输送机构4内,由出料输送机构4输送出萎凋室200。该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由于萎凋室200内空气温度高且干燥,料斗11以及出料输送机构4输出端设于萎凋室200外,可使工作人员无需进入萎凋室200内,在萎凋室200加料、取料即可。
本发明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2纵向排列于机架10内,各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间无依赖关系,独立设置,工作时,其可实现任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上叶工作,而不影响其它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的工作,灵活度高,且在茶叶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选择部分层萎凋输送带机构2用于茶叶萎凋,而无需使所有的萎凋输送带机构2均处于运行状态,可有效避免电能的浪费。

Claims (8)

1.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包括萎凋室和萎凋机,所述萎凋机包括机架、进料输送机构、若干水平设置的萎凋输送带机构、升降上叶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机架设于萎凋室内,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萎凋室外且该输入端的上方设有料斗,进料输送机构输出端位于萎凋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上叶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升降架上设有可滑动的滑架,所述滑架上固定有位于进料输送机构输出端正下方的上叶输送带机构,升降架上固定有行程方向与上叶输送带机构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滑架固定连接,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纵向排列于滑架远离进料输送机构一侧的机架内,若干萎凋输送带机构、上叶输送带机构以及进料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水平分量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出料输送机构输入端位于最下层萎凋输送带机构的正下方,出料输送机构输出端位于萎凋室外;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包括活动固定于机架上两平行的第一转动轴,两第一转动轴上共同套设一萎凋输送带,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一侧的第一转动轴一端套固有第一传动链轮,且该第一转动轴靠近上叶输送带机构一侧的单边机架上活动固定有与该第一转动轴平行的中间转动轴,中间转动轴上分别套固有第二传动链轮和被动轮,第二传动链轮与第一传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第二传动链轮与第一传动链轮上共同套设有第一传动链,被动轮位于机架内侧的一端端部,上叶输送带机构包括活动固定于滑架上两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两第二转动轴上共同套设一上叶输送带,上叶输送带下方的滑架上设有位于被动轮内侧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与第二转动轴平行且其位于靠近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二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一花键轴,花键轴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三传动链轮,任一第二转动轴端部设有与第三传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的第四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轮与第四传动链轮上共同套设有第二传动链,所述花键轴自由端端部还套固有主动轮,主动轮与被动轮相对立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插销和插销孔;第二气缸滑动设于滑架上,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有定位杆,电机固定于定位杆上,每层萎凋输送带机构中间转动轴下方的机架内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第二气缸于活塞杆对立侧上固定有顶杆,滑架于活塞杆的下方设有一台阶,台阶上表面高于第二气缸的下表面;所述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还包括调温排湿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链轮和被动轮分别位于机架的外、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调温排湿系统包括风道、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萎凋室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出风支道自由端设有数量与萎凋输送带机构数量相同的出风口,若干出风口一一对着若干层萎凋输送带机构,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位于干风道和第一进风支道上,压缩机的冷媒出口、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与第一出风口间的第一进风支道上设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进、出管,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出风支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上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机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出风支道出风口连接有与萎凋输送带机构输送方向平行的风量分散管,风量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管道阀门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处的双用风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室内。
CN201610046055.5A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Active CN105532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055.5A CN105532945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055.5A CN105532945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945A CN105532945A (zh) 2016-05-04
CN105532945B true CN105532945B (zh) 2022-11-22

Family

ID=5581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6055.5A Active CN105532945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29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7129A (zh) * 2019-03-21 2019-07-23 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节能保温的茶叶杀青滚筒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0326676B (zh) * 2019-07-10 2024-01-1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环境智能控制的茶鲜叶处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7172A (ja) * 1998-11-26 2000-06-13 Kawasaki Kiko Co Ltd 製茶用垂直バケットコンベヤ
CN201577484U (zh) * 2009-11-20 2010-09-15 安徽农业大学 输送带式茶叶红外烘焙机
CN202907728U (zh) * 2012-10-26 2013-05-01 吴振平 一种茶叶理条机
CN203105492U (zh) * 2012-12-24 2013-08-07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茶叶萎凋房
CN203243888U (zh) * 2013-05-03 2013-10-23 闻声乔 热能循环利用的茶叶连续烘干机
CN103636828A (zh) * 2013-12-25 2014-03-1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离心摊青机
CN203913259U (zh) * 2014-06-30 2014-11-05 福建达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7172A (ja) * 1998-11-26 2000-06-13 Kawasaki Kiko Co Ltd 製茶用垂直バケットコンベヤ
CN201577484U (zh) * 2009-11-20 2010-09-15 安徽农业大学 输送带式茶叶红外烘焙机
CN202907728U (zh) * 2012-10-26 2013-05-01 吴振平 一种茶叶理条机
CN203105492U (zh) * 2012-12-24 2013-08-07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茶叶萎凋房
CN203243888U (zh) * 2013-05-03 2013-10-23 闻声乔 热能循环利用的茶叶连续烘干机
CN103636828A (zh) * 2013-12-25 2014-03-1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离心摊青机
CN203913259U (zh) * 2014-06-30 2014-11-05 福建达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945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6747B2 (en) Timber drying kiln
CN200993520Y (zh) 易于调节温度及湿度的调湿干燥机
CN105492852B (zh) 利用温差的干燥方法、干燥设备和干燥系统
AU2001290387A1 (en) Timber drying kiln
CN203586723U (zh) 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
CN105532945B (zh)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CN109405525B (zh) 一种自调式除湿烘干热泵系统
CN105546965A (zh) 一种节能分区带式干燥机
CN207197188U (zh) 利用输送网带的热泵果蔬烘干机
CN206094826U (zh) 一种用于实木板材烘干的环保型节能烘干机
CN104340633A (zh) 双层网带式直接复烤设备及其复烤方法
CN108286877B (zh) 一种开式空气能与闭式除湿双功能的空气源热泵烘干机
CN205547204U (zh)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CN106802068A (zh) 一种隧道式木材单板干燥装置
CN101744046B (zh) 高湿粮食干燥机
CN111218855B (zh) 一种纸浆模塑烘干生产线及烘干工艺
CN210515067U (zh) 烤房干湿球温度控制系统
CN106839674A (zh) 一种可变风向的多通道混流干燥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6739827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4137801U (zh) 双层网带式直接复烤设备
CN104215040B (zh) 一种太阳空气能干燥机
CN201274750Y (zh) 二次杀菌冷却风干成套设备
CN205358049U (zh) 一种节能调温排湿的茶叶萎凋机
CN107677093A (zh) 动态网带热泵果蔬烘干机
CN106834561A (zh) 用于对层状柔软制品进行干燥的易于调节温度及湿度的调湿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