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782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7822A
CN105527822A CN201410513880.2A CN201410513880A CN105527822A CN 105527822 A CN105527822 A CN 105527822A CN 201410513880 A CN201410513880 A CN 201410513880A CN 105527822 A CN105527822 A CN 105527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module
noumenon
electronic equipm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38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7822B (zh
Inventor
姚映佳
金凌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138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7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7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框架体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上;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隐藏;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同时显露;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框架体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与所述固定装置构成环状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的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的腕上设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如腕上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一些内容,但是由于需要实现可穿戴,显示屏不可能做的很大;故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能显示更多信息的显示模组,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框架体和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框架体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与所述固定装置构成环状空间。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及控制单元;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感应参数;所述感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参数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一功耗,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低于所述第二功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包括显示模块;当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原理不同;
或/和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
优选地,由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原理不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交互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远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所述第二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接近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一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一感知画面;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一显示内容;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二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所发出的光束入射到所述用户的所述眼睛使得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二感知画面;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二显示内容;
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为光学投影系统,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一部分为光传导组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部分为显示组件和准直组件;
所述光传导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输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以光束方式投射出第一光束输出;
所述准直组件,用于将以所述光束方式投射输出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处理转换成所述第二光束输出;
所述光传导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在构成所述光传导组件的透明材质中进行传导;
其中,所述光传导组件中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超出部分的特定区域,用于将改变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透明材质中的传导方向,以第二方向投射,并在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感知画面;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光传导组件中设置有所述反射单元的所述特定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模组通过转动模组或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上;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框架体上;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层叠设置;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本体的第一边缘的长度值;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本体的第二边缘的长度值。
优选地,所述每个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
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阻尼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增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一推力;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由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一推力;所述第一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增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二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由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二推力;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二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从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阻尼装置为具有弧度的弹性部件;
所述阻尼装置通过自身弧度的变形而提供阻尼力或推力;所述阻尼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点;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一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二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从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弧度和第二弧度均小于所述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三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相对于仅设置有一个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提供了更大的显示面积,能够显示更为丰富的显示内容;同时为了避免安装第二显示模组,导致框架体的内径过大的问题,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活动连接在所述框架体上,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运动隐藏或显露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通过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之间的部分重叠设置,使所述框架体以较小的内径安装两个显示模组,从而所述电子设备显得更加小巧,便于用户的随身佩戴。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交互方式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之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所述电子设备可为各种能够佩戴的智能设备,优选为智能手表,所述固定装置130可为智能手表的腕带;所述框架体140可为智能手表的表盘;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均为用于显示的显示模组。所述支撑体可以可包括用户的手腕。当所述智能手表被固定到用户的手腕上之后,所述框架体140和所述固定装置130都为构成了所述环状空间的环状体。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不局限于所述智能手表,还可以是智能手环或智能项链、智能戒指等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项链时,所述框架体优选为项链挂坠的壳体;所述支撑体优选为用户的脖子等。当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戒指时,所述支撑体可为用户的手指。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可为液晶显示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为低功耗的显示屏,第二显示模组为相对于第一显示模组的功耗较高的显示屏。例如,第一显示模组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模组或电子墨水E-link显示模组等显示结构;第二显示模组可以为LCD显示模组等显示结构。且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用于显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显示模组,相对与仅包括一个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通过增设一个显示模组,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从电子设备可同时显示更多的信息。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模式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独立显示模式;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独立显示,显示内容互不关联;具体如,第一显示模组110显示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的邮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显示基于用户指示下载的地图。
第二种:联合显示;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内容具有关联性;具体如,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电子邮件;通常若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表盘不会做的很大;就可能出现电子设备无法第一显示模组110无法一次性显示出用户想知道所有电子邮件的内容;若采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则可以通过第一显示模组110显示电子邮件的发件人、发件日期以及主题等信息;可以通过第二显示模组120显示电子邮件的正文。再以邮件显示为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可以显示邮件发件人、发件日期以、主题以及正文等信息;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可用于显示邮件携带的附件的内容。
智能电子设备为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通常所述框架体140基本上呈圆形或矩形;此时所述圆形框架体的直径或矩形框架体140的边长都不可能做的很长,否则将导致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表盘显得很大,显得很笨重,且可能活动不方便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不增大表盘的直径或变长的情况下,增加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采用了上述方法;将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都设置在未增大直径或变长的框架体内;且将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可被显露出的部分层叠设置,但是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框架体140活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运动,显示或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当需要第二显示模组120显示时,可以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推开,使第一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以显露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当不需要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显示时,可以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复原到第一位置,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
所述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如铰接、链接或转轴连接等方式;在此就不再一一详细阐述了。
在本实施例中的图1a和图1b中,所述黑色实心箭头表示的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相对运动方向;虚线箭头指向的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电子设备;虚线箭头背离的电子设备为第一显示模组11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电子设备。在图1a中的直线箭头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运动方式为滑动;在图1b中的弧形箭头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运动方式为转动。
综合上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二显示模组120;第二显示模组120的增设,增大了电子设备的可显示面积,从而电子设备一次性可显示的信息量更大;同时为了不增大框架体的直径或变长,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层叠设置并连接在所述框架体140上,通过第一显示模组110的运动来显示或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这样同时能保证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实施例二: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150及控制单元160;
所述传感单元150用于检测感应参数;所述感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160,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参数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不同;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一功耗,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低于所述第二功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包括显示模块;当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传感单元150的具体结构有多种,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所述传感单元150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相邻设置的光敏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光敏传感器同时隐藏;此时,光敏传感器与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黑暗的环境中,光敏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参数为第一传感参数;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光敏传感器同时显露;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光敏传感器处于有光的环境中;光敏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参数为第二传感参数;所述传感参数为光强或光通量等表征环境光强弱的参数。
所述光敏传感器具体可包括光敏电阻。
第二种:所述传感单元150可包括检测信号收发器;具体如红外线收发器;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红外线收发器同时隐藏;此时,红外线收发器发送的红外信号会被第一显示模组遮挡,这样红外线收发器检测被反射回的红外线的强度大;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光敏传感器同时显露;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不会遮挡红外线收发器发送的红外信号向外传输,此时,红外线收发器检测被反射回的红外线的强度小;所述传感参数为被反射会的红外线的强弱。
此外,所述红外线收发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背面;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红外线收发器相对设置,所述红外线收发器发送的红外线因第二显示模组120的阻挡被大量的反射,故红外线收发器检测到的反射会的红外线的强度大;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与所述红外线收发器相互错开,所述红外线收发器发送的红外线不再第二显示模组120的阻挡,反射回的红外线减少。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检测信号收发器,还可以发射的紫外线收发器等检测信号收发器。
第三种:
所述传感单元150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运动状态的传感器,具体如G-sensor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等可以检测第一显示模组110的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运动方式,所述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也不同。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通过转动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运动时,所述传感器可以为转动传感器;当所述的第一显示模组110通过平移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运动时,所述传感器可以位移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可检测运动状态的传感器,参照物均是以第二显示模组120或框架体140。
所述控制单元160的具体结构可包括与所述传感单元150连接的处理器,具体如应用处理器AP、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可编程逻辑处理器PLC等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可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为非显示状态;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可用于显示信息;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不可显示信息。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具体结构可包括显示数据处理器以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基于所述显示数据处理器的显示数据对外显示文字和/或图片信息。当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所述非显示状态下时,所述显示数据处理器和所述显示模组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处于关闭或休眠状态的;显然相对于处于显示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数据处理器以及显示模组都处于开启状态下时的能耗小。
具体的如,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还为休眠状态,对应的则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还为激活状态;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休眠状体时,处于低功耗的休眠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可以为上述的显示状态或激活状态。所述显示模组具体可包括显示驱动模组以及光源模组等结构;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关闭状态下时,所述显示模组的光源模组或显示驱动模组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显示驱动模组为提供驱动信号的模组;所述光源模组为提供显示光源的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的设置,可以根据第一显示模组110的当前位置(即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当前是否被显露的状态,控制第二显示模组120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以延长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间;且同时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为了提高所述控制单元160的控制精确性,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增设控键,以接收用户输入,当接收到用户输入及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所在位置来共同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如,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二显示模组,且同时控键检测到用户输入时,控制单元160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否则保持使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此外,还可以在第一显示模组1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示提示信息,并接收基于所述提示信息形成的用户输入。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选择对话框;用户通过触控、键盘输入或语音输入的方式,基于所述对话框形成的用户输入。
总之,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增设或已设的人机交互接口,接收用户指示第二显示模组120工作状态的用户输入,以便所述控制单元160来精确控制第二显示模组120的工作状态切换;以避免第一显示模组110因维修或等以外因素处于第二位置时,自行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导致的功耗;在具体实现时,优选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20在没有用户输入时,仅需在第一显示模组110处于第一位置,就保持在第一工作状态,以节省电子设备的能耗。
实施例三: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原理不同;或/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原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如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为液晶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为电子墨水显示模组;显然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原理是基于液晶偏转来显示,电子墨水则时基于电子墨水胶囊携带的电荷的来显示的。
再比如,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可为电子墨水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可为投影显示模组;投影显示模组是通过形成投影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模组。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在其正常工作状态的功耗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耗;若所述电子设备开启,则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就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第二显示模组的则根据用户需求或显示需求工作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或第一工作状态;显然使第一显示模组110的正常工作状态的功耗低于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有利于减少电子设备的整体的功耗,及延长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长。
设施例四: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原理不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第二交互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远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所述第二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接近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一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一感知画面;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一显示内容;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二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所发出的光束入射到所述用户的所述眼睛使得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二感知画面;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二显示内容;
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通常为等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显示区域111的显示面积;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大于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第二显示区域121的面积,比如当第二显示模组120为投影模组时,第二显示区域121即为棱镜组成的反射单元,而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则为投影到框架体的外表面形成的光斑;形成所述光斑的光线,发散后进入人眼会造成人眼感觉到所述第二感知画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视觉感受。
第一显示模组110对应的第一交互方式,用户将以第四距离观测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以便可以看清楚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显示的第一显示内容;第二显示模组120对应的第二交互方式,用于将第五距离观测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以便可以看清楚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显示的第二显示内容;所述第四距离为人眼与第一显示输出区域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为人眼与第二显示输出区域之间的距离;通常所述第四距离大于所述第五距离。
当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为投影模组时,用于以凑近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方式观测所述第二显示内容,所述投影模组将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投影形成大于所述光斑的第二感知画面。
如图4所示,用户以第二交互方式观测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123时,在人眼视觉上可形成所示的第二感知画面124。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为了方便适用不同用户的视力,所述第五距离为可调距离,具体如设置为2cm。具体如用户A的视力正常,而用户B患有近视示例障碍,显然用户A和用户B清楚观测到第二感知图像的舒服距离是不同的;此外,用户B可能会通过佩戴眼镜来校正其视力;此时可以将用户A佩戴的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五距离设置为2cm;而将用户B佩戴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五距离设置为4cm;方便用户B在佩戴着眼镜时仍能方便的观测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如图5所示,当用户以第五距离观测所述电子设备时,可以看到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121的全貌,仅能看到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111的部分。其中,图5中从人眼处发散出的虚线表示的用户的实现访问;在图5中,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面积。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小于等于预定面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大于所述预定面积。所述预定面积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电子设备满足预定距离时,所述用户的眼睛视野的横截面面积。显然所述第五距离的调整,可以根据用户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大小来调整;具体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可以通过控制显示模组传输管线的发散度来控制光斑大小来确定;具体如何控制,可以有所述控制单元160通过执行预定的可知执行指令来调节;具体如何执行方式还有多种,在此就不再一一重复了。
显然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由于第二显示模组形成的第二感知画面会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利用此原理,可以适当的缩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在第二显示区域上显示内容大小,以显示更多的第二显示内容。如第二显示模组在第二显示区域上显示有一幅面积为1cm*1cm的图片,但是进入用户眼睛形成的第二感知画面可能由2cm*2cm的大小,若进入人眼的第二感知画面为1cm*1cm时,用于足以看清楚显示内容,则可以再次缩小所述第二感知换面对应在第二显示区域上的面积,从而能使所述第二显示模组显示更多的内容。
实施例五: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第二显示模组120的显示原理不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第二交互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远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所述第二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接近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一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一感知画面;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一显示内容;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二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所发出的光束入射到所述用户的所述眼睛使得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二感知画面;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二显示内容;
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如图6或图7所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为光学投影系统,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一部分为光传导组件323,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部分为显示组件和准直组件322;
所述光传导组件323由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显示组件321,用于显示输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以光束方式投射出第一光束输出;
所述准直组件322,用于将以所述光束方式投射输出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处理转换成所述第二光束输出;
所述光传导组件323,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在构成所述光传导组件的透明材质中进行传导;
其中,所述光传导组件323中包括反射单元3232,所述反射单元3232设置在所述超出部分的特定区域,用于将改变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透明材质中的传导方向,以第二方向投射,并在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感知画面;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第一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光传导组件323中设置有所述反射单元3232的所述特定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321包括分束单元3211和显示单元3212,所述准直组件322包括第二准直单元3221和第一准直单元3222和偏振分束单元3223,所述光传导组件323包括波导单元3231和反射单元3232。
其中,在图7中,所述显示组件321还包括发光单元3210。所述准直组件321将以所述光束方式投射输出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处理,转换成所述第二光束输出给光传导组件323。
具体地,所述准直组件321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准直单元3222和第二准直单元3221,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准直单元3222和第二准直单元3221之间的偏振分束单元3223,来自所述显示组件输出的所述第一光束始经由所述偏振分束单元3223反射向所述第一准直单元3222,然后经由所述第一准直单元3222和第二准直单元3221准直后经由所述偏振分束单元3223作为所述第二光束出射。
这里,所述第一准直单元3222和第二准直单元3221可以是根据需要设计的单个透镜或透镜组。
所述光传导组件323,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在构成所述光传导组件的材质中进行传导,最后将光线输出给观察者(如用户);所述光传导组件323包括波导单元3231和反射单元3232,通过设置反射单元3232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控制来自所述第二光束,并导向所述特定位置出射。在第一情况下,所述准直组件322以及所述显示组件321处于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3231所处平面的第一侧,当设置反射单元3232时,与所述第二光束可以向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3231所处平面的第二侧出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3231所处平面的相反侧。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应用于智能手表时,可以采用上述的配置示例,使得与所述第二光束向所述第二侧出射,即使得所述第二光束向佩戴并观看腕带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部出射。进一步详细说明地,可以根据观看需要配置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出射方向,例如可以控制所述反射单元3232的转动,以便控制所述反射单元3232出射方向,实现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双向显示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单元3232可以是根据需要设计的单个棱镜或棱镜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具有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如上所述,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为第一显示屏幕,因此,所述第一显示屏幕的物理尺寸与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显示屏幕可为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等。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具有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为所述反射单元3232设置在所述超出部分上的特定区域。一般来说,观察者(用户)看到反射单元的物理尺寸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尺寸,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单元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图6或图7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使用时的状态;例如该电子设备使用时是固定支撑体上的,当所述支撑体为手腕时,用户抬起手臂将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眼前,可见,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是以正视角度观看该电子设备所提供的信息。
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结构,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为包括光学系统的投影模组;通过投影的方式,实现在较小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内形成交代的第二感知画面,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显示更加丰富的信息量。
实施例六:
如图1a或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通过转动模组或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
其中,在图1a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通过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在图1b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通过转轴模组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转动模组包括转轴;所述转动模组可以使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如图1b中所示的相对与所述框架体构成的平面内转动,也可以是在所述框架体构成的平面的垂直平面内运动;所述转动模组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转动结构,在此就不再详细阐述了。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滑动模组的具体结构有很多种,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至少还包括以下方式:
所述滑动模组的结构也有多种,以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滑动模组;具体所述滑动模组可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上的滑动导轨及沿所述滑动导轨滑动的滑盖;所述第一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滑盖上;所述滑动导轨位于所述框架的第一表面或垂直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滑盖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下表面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模组还包括滑动卡和结构;
所述滑动卡和结构包括弹性卡点以及与所述弹性卡点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滑动卡和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盖之前,用于使所述第一显示组件稳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优选为所述弹性卡点优选为呈锥形状;这样方便用户以较小的力气推动或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
所述弹性卡点位于所述滑盖上时,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滑动导轨上,且分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卡点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当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卡点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此外,所述弹性卡点还可位于所述滑动导轨上;
所述滑盖上还设有与第一弹性卡相适配的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
当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卡点位于所述第三卡槽内;当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点位于所述第四卡槽内。
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限定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具体如何运动,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可以通过转动模组与框架体140活动连接,通过转动来显露或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也可以通过滑动模组与框架体140活动连接,通过滑动来显露或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这两种结构都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实施例七: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上,具体可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下表面壳体;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所述框架体上,具体可为所述框架体邻近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下表面的上表面或侧表面壳体;
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301和第二连接装置30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3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均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运动截止的位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阻挡片或阻挡块来确定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阻挡片或阻挡块所在的位置极为所述极限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户可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上施加外力迫使所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发生相对运动时作为操作体的用户的手指务必会在感应区域内的某一个感应点上施加外力,那么感应区域(第二输入装置)一定能够获得一个接触的感应点,或者是按压的感应点,那么电子设备就可以通过第二输入装置的获得感应点以及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相对运动的运动参数一起确定控制指令。或者,电子设备就可以通过第二输入装置的获得感应点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运动的运动参数一起确定控制指令用户的一次输入动作以及所述用户一次输入动作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的相对运动,使搜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运动。
实施例八: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上,具体可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下表面壳体;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所述框架体上,具体可为所述框架体邻近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下表面的上表面或侧表面壳体;
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301和第二连接装置30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3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本体10的第一边缘的长度值;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本体20的第一边缘的长度值。
所述滑动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的距离。所述滑动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第一边缘的长度值或小于所述第一本体20的第二边缘的长度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可以为四个连接装置,这些连接装置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也就是说,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第一连接装置301与第二连接装置302沿电子设备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装置时,该两个连接装置也可以沿电子设备的对角线对称,即两个连接装置沿电子设备中心对称。当连接装置对称设置时,可以使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滑动时更平稳。
当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四个连接装置时,该四个连接装置可以分别沿电子设备的两个中轴线分别对称,当然,这种情况下,该四个连接装置也分别以电子设备的中心中心对称。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装置为四个时,四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由于连接装置设置于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相互对称的两边,其所能提供的滑动行程将小于所设置的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边长。当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连接装置时,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每个边设置两个连接装置,此时,连接装置所能提供的滑动行程将小于所设置边的边长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将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长边,则连接装置所能提供的滑动行程小于长边的一半,如果将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短边,则连接装置所能提供的滑动行程小于短边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201为从非设置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的第二边缘沿着所述第一边缘延伸所述滑动距离所形成的上表面,以确保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显露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上表面;或者,以确保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滑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隐藏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上表面。
如图8或图9所示,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将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向上推动时,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显露,同时位于第二本体20的第二显示模组显露;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向下滑动时,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隐藏,同时位于第二本体20上表面的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本实施例具体限定了所述连接装置的分布以及所述滑动距离的大小,不仅实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的位置发生改变,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实施例九: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上,具体可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下表面壳体;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所述框架体上,具体可为所述框架体邻近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下表面的上表面或侧表面壳体;
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301和第二连接装置30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3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如图10所示,所述每个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
阻尼装置303,所述阻尼装置30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304上,所述阻尼装置30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20的下表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向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303提供递增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一推力;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303由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一推力;所述第一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303提供递增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二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由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二推力;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二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位置为第一显示模组11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滑动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的阻尼装置303的设置,在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使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第二显示模组120要么处于第一位置,要么处于第二位置;这样就能达到使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稳定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目的,方便用户观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或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
实施例十: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10、第二显示模组120、固定装置130和框架体140;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140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与所述框架体140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110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120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框架体14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30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30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30构成环状空间。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上,具体可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的下表面壳体;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所述框架体上,具体可为所述框架体邻近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下表面的上表面或侧表面壳体;
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301和第二连接装置30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1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02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3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1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阻尼装置为具有弧度的弹性部件;
所述阻尼装置303通过自身弧度的变形而提供阻尼力或推力;所述阻尼装置303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点;据图如10所示,所述阻尼装置303可通过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04上与所述第一本体10相连;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一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二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从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弧度和第二弧度均小于所述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三距离。
具体为,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位置(即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压缩量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量最少(具体如所述探险部件未被压缩),故此时能够稳定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稳定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第三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连线方向。
在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位置(即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变形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压缩量最小(具体如所述弹性部件处于伸张状态,没有压缩量),故此时能够稳定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稳定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为从第三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方向。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七至实施例九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为包括具有弧度的弹性部件,不仅可以提供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滑动推理或阻尼力,还可以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的形变量将所述第一显示模组110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一个结构实现了多重功能,具有结构精巧的优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模组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框架体和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体上;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显露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隐藏;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同时显露;
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框架体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支撑体上、且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框架体与所述固定装置构成环状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及控制单元;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感应参数;所述感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参数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当所述传感参数表明所述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一功耗,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为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低于所述第二功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包括显示模块;当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原理不同;
或/和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功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原理不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交互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远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所述第二交互方式为所述用户的眼睛接近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观看方式;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一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一感知画面;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所述第一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一显示内容;
当所述用户以所述第二交互方式观察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所发出的光束入射到所述用户的所述眼睛使得所述用户感知到第二感知画面;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显示内容为第二显示内容;
所述第二感知画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为光学投影系统,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一部分为光传导组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部分为显示组件和准直组件;
所述光传导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输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以光束方式投射出第一光束输出;
所述准直组件,用于将以所述光束方式投射输出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处理转换成所述第二光束输出;
所述光传导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在构成所述光传导组件的透明材质中进行传导;
其中,所述光传导组件中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超出部分的特定区域,用于将改变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透明材质中的传导方向,以第二方向投射,并在所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感知画面;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光传导组件中设置有所述反射单元的所述特定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通过转动模组或滑动模组与所述框架体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两个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上;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框架体上;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层叠设置;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分别为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第二极限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本体的第一边缘的长度值;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所提供的滑动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本体的第二边缘的长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包括:
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阻尼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增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一推力;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由提供最大的第一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一推力;所述第一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
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增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装置提供递减的第二推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当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三位置开始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时,所述阻尼装置由提供最大的第二阻尼力而变换为提供最大的第二推力;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二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从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为具有弧度的弹性部件;所述阻尼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点;
所述阻尼装置通过自身弧度的变形而提供阻尼力或推力;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一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二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的弧度为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从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需要经过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弧度和第二弧度均小于所述第三弧度;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三距离。
CN201410513880.2A 2014-09-29 2014-09-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527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880.2A CN105527822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880.2A CN105527822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822A true CN105527822A (zh) 2016-04-27
CN105527822B CN105527822B (zh) 2019-04-26

Family

ID=5577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880.2A Active CN105527822B (zh) 2014-09-29 2014-09-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782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2275A (zh) * 2016-06-20 2016-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7820587A (zh) * 2016-09-2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58458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269506A (zh) * 2017-12-22 2018-07-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2018170753A (ja) * 2017-03-29 2018-11-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133992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110170158A (zh) * 2018-04-16 2019-08-2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体能测试仪
WO2021008012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穿戴设备
CN113985718A (zh) * 2021-11-02 2022-01-28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电话手表的轨迹及运动状态协同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4333587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机构及座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814A (zh) * 2002-03-28 2003-10-15 思力图有限公司 多重显示装置
CN1620327A (zh) * 2001-10-10 2005-05-25 伊默逊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触觉反馈的声音数据输出和处理
CN1875328A (zh) * 2003-09-05 2006-12-06 丹尼斯·C·肯特 以可选显示图案显示时间的装置
US20100099463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Jun-Hee Kim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ouch sensor-equipped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97945A (zh) * 2009-08-25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设备和控制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327A (zh) * 2001-10-10 2005-05-25 伊默逊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触觉反馈的声音数据输出和处理
CN1448814A (zh) * 2002-03-28 2003-10-15 思力图有限公司 多重显示装置
CN1875328A (zh) * 2003-09-05 2006-12-06 丹尼斯·C·肯特 以可选显示图案显示时间的装置
US20100099463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Jun-Hee Kim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ouch sensor-equipped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97945A (zh) * 2009-08-25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设备和控制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2275B (zh) * 2016-06-20 2019-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5892275A (zh) * 2016-06-20 2016-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7820587A (zh) * 2016-09-2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58458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58461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995989A (zh) * 2016-09-29 2018-05-0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JP2019530018A (ja) * 2016-09-29 2019-10-17 深▲セ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Ltd. 電子装置
JP2018170753A (ja) * 2017-03-29 2018-11-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269506A (zh) * 2017-12-22 2018-07-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170158A (zh) * 2018-04-16 2019-08-2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体能测试仪
CN110133992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110133992B (zh) * 2018-09-29 2023-09-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WO2021008012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穿戴设备
CN113985718A (zh) * 2021-11-02 2022-01-28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电话手表的轨迹及运动状态协同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4333587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机构及座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822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7822A (zh) 电子设备
US11668941B2 (en) Dynamic focusing head mounted display
US10054788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heads-up displays
US10156896B2 (en) Head-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227779A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Wearable Computer
US9250442B2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user interface format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WO2013096064A1 (en) Pixel opacity for augmented reality
US20190189037A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over-scanning for pupil distance compensation
CN109071209A (zh) 被配置为将图像投影到表面上的投影仪以及包括这种投影仪的便携式装置
CN110189665A (zh) 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054837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34718B (zh) 显示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786163A (zh) 显示处理方法和显示处理装置
CN104464527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06155604B (zh) 显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392684B (zh)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06155605B (zh) 显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26004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181090U (zh) 一种可穿戴式装置
US111568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ispla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