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5257B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15257B CN105515257B CN201610014478.9A CN201610014478A CN105515257B CN 105515257 B CN105515257 B CN 105515257B CN 201610014478 A CN201610014478 A CN 201610014478A CN 105515257 B CN105515257 B CN 1055152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
- connector
- main shaft
- piston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 H02K5/124—Sealing of 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16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the sealing action depending on movements; pressure difference, temperature or presence of leaking flui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elements which are subject to variation, e.g. adjustable bearings, reconfigurable windings, variable pitch venti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在电机外壳与主轴之间装配上活塞杆和活塞,封装活塞端盖;在第一接头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将第一接头与电机外壳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主轴形成过渡腔,电机外壳、主轴和活塞端盖形成内腔,在第一接头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活塞端盖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通过活塞移动来调节过渡腔和内腔之间的压力平衡。本发明采用双重密封,通过活塞平衡密封之间的压差,能够有效保障电机稳定运行,密封方法简便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或高压环境是指单纯的高温或高压环境,或者同时具有高温和高压的环境,如井下电机、深海电机等电机的工作环境。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的电机不但要承受外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外部介质对电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通常条件下,该类电机外部的介质为多相混合液体,包括固相、液相和气相。而电机内部介质通常为稀油介质,因此,如何防止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处外部介质进入电机内部以及防止内部介质泄漏到电机外部是该环境下工作电机需要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密封由于无法实现密封之间过渡腔体内压力的平衡,而只能采用单一密封单元的方式实现,单一密封使电机的维护周期大大缩短。在高温、高压以及外部多相混合液体的作用下,密封很快损坏,导致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同时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公开号为CN 2817188,公开日为2006年09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一体式潜油电机,包括由电机轴伸、电机头、定子、转子、止推轴承、扶正轴承、插座、电缆、引线盖及轴承座构成的电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机轴伸端部装配有密封头,密封头上有为潜油泵供液的进液孔,电机轴伸通过密封头上的联结螺孔直接与潜油泵对接,密封头由至少一对机械密封组成保护电机的密封腔;电机尾端的轴承座下部与底座间构成内腔与外部相互连通的空间,其中装配有调节内外压力的囊状调节装置,该装置中至少应有一个用以调节内外压力大小的调节腔体。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带密封装置的一体式潜油电机,在电机的上端部装配密封头,通过密封头直接与潜油泵对接,在密封头上装配机械密封以满足潜油电机的密封要求,这种单一的机械密封在高温、高压以及外部多相混合液体的作用下,密封极易损坏,导致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同时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使电机受损,致使电机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本发明采用双重密封,通过活塞平衡密封之间的压差,使密封在零压差环境下工作,防止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和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进而保障电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密封方法简便可靠。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与主轴之间装配上活塞杆和活塞,封装活塞端盖;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与电机外壳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主轴形成过渡腔,电机外壳、主轴和活塞端盖形成内腔,在第一接头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活塞端盖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通过活塞移动来调节过渡腔和内腔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径向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主轴上套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位于第二接头和主轴之间。
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对应布置。
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错开布置。
所述活塞上套有外侧密封圈,活塞杆上套有内侧密封圈,外侧密封圈位于第一接头和活塞之间,内侧密封圈位于活塞和活塞杆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机运行初期为外侧密封作用阶段:内腔及过渡腔内均为稀油,并且内腔内的稀油压力在保护器的作用下与外部介质压力平衡或压差很小,内腔与过渡腔之间通过活塞完全密封隔离。径向密封既可防止外部介质进入过渡腔,同时也可防止过渡腔内的稀油泄漏到外腔。在此阶段,端面机械密封完全在很好的稀油环境中运行,端面机械密封完全没有被损坏的风险,过渡腔内的稀油的压力会随着电机外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活塞的移动,能够使过渡腔与内腔的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得过渡腔压力与外界压力实现平衡,进而能够防止密封两侧压力差过大而使密封失效。
电机运行后期为内侧密封作用阶段:随着电机的不断运行,径向密封将被磨损并失效,过渡腔与外腔内的介质连通,此时外腔内的介质将进入过渡腔内,同时过渡腔内的介质也会向外部泄漏,径向密封失效初期,过渡腔内将以稀油和水的混合物为主,此时端面机械密封和活塞将起到隔离内腔与过渡腔的作用,外腔和过渡腔的介质仍然无法进入内腔,进而能够有效保障电机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本发明,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与主轴之间装配上活塞杆和活塞,封装活塞端盖;
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与电机外壳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主轴形成过渡腔,电机外壳、主轴和活塞端盖形成内腔,在第一接头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活塞端盖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通过活塞移动来调节过渡腔和内腔之间的压力平衡,采用该密封方法,实现了双重密封,通过活塞的移动来平衡密封之间的压差,使密封在零压差环境下工作,能够防止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和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进而保障电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密封方法简便可靠。
二、本发明,第一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外侧密封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内侧密封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随着电机的不断运行,即便外侧的径向密封失效,内侧的端面机械密封和活塞配合就能够起到隔离内腔与过渡腔的作用,外腔和过渡腔的介质仍然无法进入内腔,从而能够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三、本发明,第一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外侧密封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内侧密封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随着电机的长时间运行,即便外侧的端面机械密封失效,内侧的径向密封和活塞配合也能隔离内腔与过渡腔,防止外腔和过渡腔的介质进入内腔,保障电机稳定运行。
四、本发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径向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均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实现双重密封,配合活塞的移动,能够平衡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之间的压差,进而使电机运行稳定。
五、本发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均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通过活塞移动平衡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之间的压差,能够使电机稳定的运行。
六、本发明,主轴上套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位于第二接头和主轴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外侧密封效果,有效防止外腔内的介质进入过渡腔。
七、本发明,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对应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能够使活塞快速的移动,使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便于保护密封,保障密封效果。
八、本发明,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错开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得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之间存在高度差,能够微调活塞的移动,使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长期趋于平衡,从而保障密封的使用效果。
九、本发明,活塞上套有外侧密封圈,活塞杆上套有内侧密封圈,外侧密封圈位于第一接头和活塞之间,内侧密封圈位于活塞和活塞杆之间,通过设置内侧密封圈和外侧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防止活塞分别与第一接头和活塞杆产生间隙,保证活塞使用稳定性,使活塞移动更顺畅,便于调节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主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机外壳,2、第一接头,3、主轴,4、第二接头,5、活塞杆,6、活塞,7、活塞端盖,8、过渡腔,9、内腔,10、第一压力平衡孔,11、第二压力平衡孔,12、静环,13、弹簧,14、动环,15、卡环,16、径向轴承,17、径向密封圈,18、外侧密封圈,19、内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与主轴之间装配上活塞杆和活塞,封装活塞端盖;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与电机外壳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主轴形成过渡腔,电机外壳、主轴和活塞端盖形成内腔,在第一接头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活塞端盖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通过活塞移动来调节过渡腔和内腔之间的压力平衡,采用该密封方法,实现了双重密封,通过活塞的移动来平衡密封之间的压差,使密封在零压差环境下工作,能够防止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和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进而保障电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密封方法简便可靠。
实施例2
参见图2,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二接头4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外侧密封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内侧密封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随着电机的不断运行,即便外侧的径向密封失效,内侧的端面机械密封和活塞配合就能够起到隔离内腔与过渡腔的作用,外腔和过渡腔的介质仍然无法进入内腔,从而能够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实施例3
参见图3,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一接头2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第二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密封件为径向密封,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为端面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外侧密封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内侧密封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随着电机的长时间运行,即便外侧的端面机械密封失效,内侧的径向密封和活塞配合也能隔离内腔与过渡腔,防止外腔和过渡腔的介质进入内腔,保障电机稳定运行。
实施例4
参见图4,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径向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一接头2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二接头4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径向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一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和径向密封圈,径向轴承套在主轴上,第二接头和主轴通过径向密封圈连接,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均通过径向密封与主轴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实现双重密封,配合活塞的移动,能够平衡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之间的压差,进而使电机运行稳定。
实施例5
参见图5,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一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弹簧、动环和卡环,静环固定在第二接头上,卡环卡接在主轴上,静环和动环通过弹簧连接,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均通过端面机械密封,利用其静环与动环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密封,通过活塞移动平衡外侧密封和内侧密封之间的压差,能够使电机稳定的运行。
实施例6
参见图6,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所述主轴3上套有径向轴承16,径向轴承16位于第二接头4和主轴3之间。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主轴上套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位于第二接头和主轴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外侧密封效果,有效防止外腔内的介质进入过渡腔。
实施例7
参见图6,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所述主轴3上套有径向轴承16,径向轴承16位于第二接头4和主轴3之间。
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10和第二压力平衡孔11对应布置。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对应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能够使活塞快速的移动,使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便于保护密封,保障密封效果。
实施例8
参见图7,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所述主轴3上套有径向轴承16,径向轴承16位于第二接头4和主轴3之间。
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10和第二压力平衡孔11错开布置。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错开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得第一压力平衡孔和第二压力平衡孔之间存在高度差,能够微调活塞的移动,使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长期趋于平衡,从而保障密封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9
参见图8,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端面机械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一接头2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静环12、弹簧13、动环14和卡环15,静环12固定在第二接头4上,卡环15卡接在主轴3上,静环12和动环14通过弹簧13连接。
所述主轴3上套有径向轴承16,径向轴承16位于第二接头4和主轴3之间。
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10和第二压力平衡孔11错开布置。
所述活塞6上套有外侧密封圈18,活塞杆5上套有内侧密封圈19,外侧密封圈18位于第一接头2和活塞6之间,内侧密封圈19位于活塞6和活塞杆5之间。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与主轴之间装配上活塞杆和活塞,封装活塞端盖;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与电机外壳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主轴形成过渡腔,电机外壳、主轴和活塞端盖形成内腔,在第一接头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活塞端盖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通过活塞移动来调节过渡腔和内腔之间的压力平衡,采用该密封方法,实现了双重密封,通过活塞的移动来平衡密封之间的压差,使密封在零压差环境下工作,能够防止电机内部稀油泄漏和外部多相液体进入电机内部,进而保障电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密封方法简便可靠。活塞上套有外侧密封圈,活塞杆上套有内侧密封圈,外侧密封圈位于第一接头和活塞之间,内侧密封圈位于活塞和活塞杆之间,通过设置内侧密封圈和外侧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防止活塞分别与第一接头和活塞杆产生间隙,保证活塞使用稳定性,使活塞移动更顺畅,便于调节内腔和过渡腔之间的压力平衡。
Claims (4)
1.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包括封装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封装步骤前还包括活塞装配步骤和密封步骤;
所述活塞装配步骤是指先在电机外壳(1)与主轴(3)之间装配上活塞杆(5)和活塞(6),封装活塞端盖(7);
所述密封步骤是指在第一接头(2)上装配第一密封件,在第二接头(4)与主轴之间装配第二密封件;
所述封装步骤是指将第一接头(2)与电机外壳(1)连接,第二接头(4)与第一接头(2)连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4)和主轴(3)形成过渡腔(8),电机外壳(1)、主轴(3)和活塞端盖(7)形成内腔(9),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孔(10),活塞端盖(7)上设置第二压力平衡孔(11),通过活塞(6)移动来调节过渡腔(8)和内腔(9)之间的压力平衡;所述活塞(6)上套有外侧密封圈(18)和内侧密封圈(19),外侧密封圈(18)位于第一接头(2)和活塞(6)之间,内侧密封圈(19)位于活塞(6)和活塞杆(5)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径向密封,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一接头(2)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径向轴承(16)和径向密封圈(17),径向轴承(16)套在主轴(3)上,第二接头(4)和主轴(3)通过径向密封圈(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上套有径向轴承(16),径向轴承(16)位于第二接头(4)和主轴(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10)和第二压力平衡孔(11)对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平衡孔(10)和第二压力平衡孔(11)错开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4478.9A CN105515257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4478.9A CN105515257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5257A CN105515257A (zh) | 2016-04-20 |
CN105515257B true CN105515257B (zh) | 2018-10-09 |
Family
ID=55723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14478.9A Active CN105515257B (zh) | 2016-01-11 | 2016-01-11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1525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6012A (en) * | 1994-07-29 | 1997-09-09 | Innerspace Corporation | Rotating shaft seal |
CN1834469A (zh) * | 2006-04-10 | 2006-09-20 | 于业明 | 潜水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
CN101338761A (zh) * | 2007-07-03 | 2009-01-07 | 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 | 油浸式防水潜水泵 |
CN102761204A (zh) * | 2012-07-11 | 2012-10-31 | 成都欧迅海洋工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一体化深海电机 |
-
2016
- 2016-01-11 CN CN201610014478.9A patent/CN1055152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6012A (en) * | 1994-07-29 | 1997-09-09 | Innerspace Corporation | Rotating shaft seal |
CN1834469A (zh) * | 2006-04-10 | 2006-09-20 | 于业明 | 潜水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
CN101338761A (zh) * | 2007-07-03 | 2009-01-07 | 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 | 油浸式防水潜水泵 |
CN102761204A (zh) * | 2012-07-11 | 2012-10-31 | 成都欧迅海洋工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一体化深海电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5257A (zh) | 2016-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15256B (zh)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系统 | |
CN103775018B (zh) | 一种旋转密封总成 | |
CN101635484A (zh) | 一种集成式液压驱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 | |
CN112658783A (zh) | 一种直驱式精密转台装置 | |
CN105515257B (zh)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方法 | |
CN105008659B (zh) | 井筒传送设备 | |
CN205489915U (zh) |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系统 | |
CN108775302A (zh) | 机器人运动关节专用叶片摆动式液压缸 | |
CN205078787U (zh) |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转轴的密封装置 | |
CN208457207U (zh) | 一种集成式双端机械密封 | |
CN105507808B (zh) | 一种井下钻具电机 | |
CN111236930B (zh) | 一种剪切式泥浆脉冲发生装置 | |
CN205479362U (zh) | 一种多级冗余的主轴密封系统 | |
CN105546114B (zh) | 一种多级冗余的主轴密封方法 | |
CN103256230B (zh) | 一种电机磁力泵 | |
CN109989937A (zh) | 一种潜水泵轴的轴端密封装置 | |
CN113595306B (zh) | 一种自平衡压差式潜水电机 | |
CN105508618B (zh) | 一种多级冗余的主轴密封系统 | |
CN109617318B (zh) | 潜水电机及潜水泵 | |
CN208619370U (zh) | 一种双联式管道循环泵 | |
CN205532268U (zh) | 一种井下钻具电机 | |
CN207406954U (zh) | 带强制冷却的双介质旋转接头 | |
CN201162711Y (zh) | 水泵密封件总成 | |
CN103228925A (zh) | 压缩机 | |
CN205681214U (zh) | 齿轮泵用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