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9103A -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9103A
CN105509103A CN201610055857.2A CN201610055857A CN105509103A CN 105509103 A CN105509103 A CN 105509103A CN 201610055857 A CN201610055857 A CN 201610055857A CN 105509103 A CN105509103 A CN 105509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range
adjusting device
group
type triode
electric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58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明华
蔡建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ulingd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ulingd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ulingd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ulingd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58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9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9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91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针对现有的燃气灶结构进行改进,引入了智能监测驱动控制结构设计,在灶头本体(2)的一周设置环形集水槽(9),用于针对加热器皿中所溢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并通过环形集水槽(9)中所设计的水浸传感器(10)针对器皿所溢出的液体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通过针对所设计转动电机(6)的智能控制,针对用于控制火焰大小的控制旋钮(3)进行智能控制,进而实现针对火焰大小调节的智能控制,一方面避免了加热器皿中更多液体的溢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所设计的智能加热调节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加热器皿中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诸如智能电视、智能插座等等,无一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在燃气灶方面,也同样出现了不少改进,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10647382.2,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安装于面板上侧的炉头,安装孔的金属材料的燃气灶面板,安装孔内连接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无线电信号输和或电传导功能的嵌件,嵌件下侧设置有电子部件。通向燃气燃烧器的第一供气管道,借助于开关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一供气管道的燃气流量。所述面板上侧所述炉头以及所述锅支架下侧与所述面板相连接的盛液盘,所述锅支架包括支架座和连接在所述支架座上的多个锅支脚,所述盛液盘的外轮廓隐藏于所述支架座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燃气灶,安全性能改进,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活质量。
还有专利申请号:201410841411.3,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灶体,架设在灶体上的支架,设置在灶体内的炉头组件,设置于灶体内的控制电路;炉头组件包括炉头,连接于炉头的进气管,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于进气管上的阀门、气压传感器,安装于炉头底部的升降装置;阀门、气压传感器、升降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燃气灶,由于阀门的开启程度不同,炉头的火焰的高度也不一样,气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气压大小也不一样;据此,可建立气压大小与火焰高度的对应关系;由此,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气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气压大小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以带动炉头的升降,从而自动控制炉头的火焰的外焰接触锅体的底部,从而达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实现节能的目的。
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510033747.1,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和锅架,所述锅架设在所述面板上方,所述锅架的下部设有定位孔;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设在所述面板与所述锅架之间,所述装饰条与所述面板相连;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装饰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定位孔内。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燃气灶,锅架可通过连接件和装饰条实现在面板上的定位和固定,该种定位方式无需在面板上设置用于定位的孔,使得面板的质量要求降低,无需开孔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面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异常破碎显著减小,面板能够承受的极限温差明显增大。该种结构可靠、简易、高效,能够有效减少面板破碎几率,产品质量提高。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现有设计的燃气灶,不论是结构,还是功能上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改进,但是在燃气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诸如,在使用燃气灶加热器皿时,不论器皿上方是否有盖子,在加热过程中,器皿中的液体都有可能溢出器皿之外,落在燃气灶的台面上,污染了台面,而且溢出器皿之外的液体若是落在火焰上,还会影响到燃烧的效果,并发出嗤嗤声音,对于这一点,要是能引入智能化的控制,将会使燃气灶的使用变得更加人性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针对现有燃气灶结构进行改进,引入了智能监测驱动控制结构设计,针对加热器皿中液体的溢出情况进行监测,并结合智能控制设计,自动调节火焰大小,实现智能加热操作。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包括灶具台面,以及设置于灶具台面上的至少一组灶头加热装置,各组灶头加热装置分别包括灶头本体,以及与灶头本体一一对应控制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以其底部的转动轴进行转动;还包括控制模块、电源和至少一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的数量与灶头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并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与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其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分别包括转动电机、排水管、L型杆、环形集水槽、电机驱动电路和至少四个水浸传感器;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分别与对应各个水浸传感器相连接,同时,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分别经对应电机驱动电路与对应转动电机相连接;电源与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接,为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各个水浸传感器进行供电,同时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为对应转动电机进行供电;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分别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接;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的内径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的外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设置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的外围;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各个水浸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对应环形集水槽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的底部设置一个通孔,且通孔的口径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的口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的一端与对应环形集水槽底部的通孔相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输向下水管道;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的其中一条边与对应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且L型杆的该连接边与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相垂直,以及L型杆的另一边与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相平行,L型杆的另一边以对应转动电机转动杆所在直线为轴,在转动电机控制下进行转动;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分别设置于灶具台面的下方,且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的位置相对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底部转动轴所在直线相共线,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上与对应转动电机转动杆相平行一边的端部,与对应控制旋钮底部的边缘相连接,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上不与转动电机相连的边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均为无刷转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电池或外接电源。
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针对现有的燃气灶结构进行改进,引入了智能监测驱动控制结构设计,在灶头本体的一周设置环形集水槽,用于针对加热器皿中所溢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并通过环形集水槽中所设计的水浸传感器针对器皿所溢出的液体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通过具体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针对所设计转动电机的智能控制,针对用于控制火焰大小的控制旋钮进行智能准确的控制,进而实现针对火焰大小调节的智能精确控制,一方面避免了加热器皿中更多液体的溢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所设计的智能加热调节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加热器皿中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工作效率;
(2)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中,针对所设计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均设计采用为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具有的智能监测调节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3)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智能驱动式燃气灶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4)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中,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电池或外接电源,多种电源供电方案的选择,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监测控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所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中电机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其中,1.灶具台面,2.灶头本体,3.控制旋钮,4.控制模块,5.电源,6.转动电机,7.排水管,8.L型杆,9.环形集水槽,10.水浸传感器,11.通孔,12.电机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包括灶具台面1,以及设置于灶具台面1上的至少一组灶头加热装置,各组灶头加热装置分别包括灶头本体2,以及与灶头本体2一一对应控制的控制旋钮3,控制旋钮3以其底部的转动轴进行转动;还包括控制模块4、电源5和至少一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的数量与灶头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并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与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其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分别包括转动电机6、排水管7、L型杆8、环形集水槽9、电机驱动电路12和至少四个水浸传感器10;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分别与对应各个水浸传感器10相连接,同时,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分别经对应电机驱动电路12与对应转动电机6相连接;电源5与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为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各个水浸传感器10进行供电,同时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为对应转动电机6进行供电;如图2所示,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分别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控制模块4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6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内径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设置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围;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各个水浸传感器10分别设置于对应环形集水槽9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底部设置一个通孔11,且通孔11的口径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口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一端与对应环形集水槽9底部的通孔11相连接,排水管7的另一端输向下水管道;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的其中一条边与对应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且L型杆8的该连接边与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相垂直,以及L型杆8的另一边与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相平行,L型杆8的另一边以对应转动电机6转动杆所在直线为轴,在转动电机6控制下进行转动;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6分别设置于灶具台面1的下方,且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的位置相对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6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底部转动轴所在直线相共线,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与对应转动电机6转动杆相平行一边的端部,与对应控制旋钮3底部的边缘相连接,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不与转动电机6相连的边的转动而转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针对现有的燃气灶结构进行改进,引入了智能监测驱动控制结构设计,在灶头本体2的一周设置环形集水槽9,用于针对加热器皿中所溢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并通过环形集水槽9中所设计的水浸传感器10针对器皿所溢出的液体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通过具体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12,针对所设计转动电机6的智能控制,针对用于控制火焰大小的控制旋钮3进行智能准确的控制,进而实现针对火焰大小调节的智能精确控制,一方面避免了加热器皿中更多液体的溢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所设计的智能加热调节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加热器皿中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所设计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6,均设计采用为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具有的智能监测调节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还有针对控制模块4,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智能驱动式燃气灶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而且针对电源5,进一步设计采用电池或外接电源,多种电源供电方案的选择,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监测控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所设计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设计的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灶具台面1,以及设置于灶具台面1上的至少一组灶头加热装置,各组灶头加热装置分别包括灶头本体2,以及与灶头本体2一一对应控制的控制旋钮3,控制旋钮3以其底部的转动轴进行转动;还包括单片机、电源5和至少一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应用中,电源5可以选择电池或外接电源;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的数量与灶头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并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与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其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分别包括无刷转动电机、排水管7、L型杆8、环形集水槽9、电机驱动电路12和至少四个水浸传感器10;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分别与对应各个水浸传感器10相连接,同时,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分别经对应电机驱动电路12与对应无刷转动电机相连接;电源5与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相连接,为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各个水浸传感器10进行供电,同时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为对应无刷转动电机进行供电;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分别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单片机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无刷转动电机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单片机相连接;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内径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设置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围;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各个水浸传感器10分别设置于对应环形集水槽9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底部设置一个通孔11,且通孔11的口径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口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一端与对应环形集水槽9底部的通孔11相连接,排水管7的另一端输向下水管道;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的其中一条边与对应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且L型杆8的该连接边与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相垂直,以及L型杆8的另一边与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相平行,L型杆8的另一边以对应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所在直线为轴,在无刷转动电机控制下进行转动;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无刷转动电机分别设置于灶具台面1的下方,且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的位置相对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底部转动轴所在直线相共线,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与对应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相平行一边的端部,与对应控制旋钮3底部的边缘相连接,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不与无刷转动电机相连的边的转动而转动。实际应用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分别设置于环形集水槽9中的各个水浸传感器10实时工作,并将实时检测结果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根据分别来自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水浸传感器10的实时检测结果,分别针对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当使用者针对器皿进行加热时,将盛装好东西的器皿放置于灶头加热装置中的灶头本体2上,操作对应控制旋钮3点火,针对放置好的器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当器皿中的液体没有溢出来时,则对应环形集水槽9中的水浸传感器10检测不到水浸情况,则单片机据此判断此时加热器皿没有溢液情况,则单片机不做任何进一步操作;当器皿中的液体溢出来时,溢出的液体会落入对应的环形集水槽9中,进而将设置于环形集水槽9中的水浸传感器10淹没,这一情况会被对应环形集水槽9中的水浸传感器10所检测到并上转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据此判断被加热器皿存在溢液情况,则单片机随即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产生针对对应该被加热器皿所设灶头本体2的无刷转动电机的驱动信号,并发送至该无刷转动电机中,控制该无刷转动电机工作,对应与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相连的L型杆8,随无刷转动电机工作而转动,由于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底部转动轴所在直线相共线,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与对应无刷转动电机转动杆相平行一边的端部,与对应控制旋钮3底部的边缘相连接,因此,对应控制旋钮3随L型杆8的转动而转动,控制对应灶头本体2的火焰变小,防止该被加热器皿中液体的进一步外溢,通过上述设计结构的智能调节,实现针对燃气灶加热工作过程的智能控制,有效提高了燃气灶的工作效率。
上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包括灶具台面(1),以及设置于灶具台面(1)上的至少一组灶头加热装置,各组灶头加热装置分别包括灶头本体(2),以及与灶头本体(2)一一对应控制的控制旋钮(3),控制旋钮(3)以其底部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4)、电源(5)和至少一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灶头检测调节装置的数量与灶头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并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与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其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分别包括转动电机(6)、排水管(7)、L型杆(8)、环形集水槽(9)、电机驱动电路(12)和至少四个水浸传感器(10);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分别与对应各个水浸传感器(10)相连接,同时,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分别经对应电机驱动电路(12)与对应转动电机(6)相连接;电源(5)与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为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各个水浸传感器(10)进行供电,同时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为对应转动电机(6)进行供电;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2)分别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控制模块(4)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6)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控制模块(4)相连接;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内径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设置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灶头本体(2)的外围;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各个水浸传感器(10)分别设置于对应环形集水槽(9)中;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环形集水槽(9)的底部设置一个通孔(11),且通孔(11)的口径与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口径相适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排水管(7)的一端与对应环形集水槽(9)底部的通孔(11)相连接,排水管(7)的另一端输向下水管道;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的其中一条边与对应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且L型杆(8)的该连接边与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相垂直,以及L型杆(8)的另一边与转动电机(6)的转动杆相平行,L型杆(8)的另一边以对应转动电机(6)转动杆所在直线为轴,在转动电机(6)控制下进行转动;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6)分别设置于灶具台面(1)的下方,且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的位置相对应,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转动电机(6)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对应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底部转动轴所在直线相共线,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与对应转动电机(6)转动杆相平行一边的端部,与对应控制旋钮(3)底部的边缘相连接,各组灶头加热装置中控制旋钮(3),随对应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L型杆(8)上不与转动电机(6)相连的边的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灶头检测调节装置中的转动电机(6)均为无刷转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4)为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5)为电池或外接电源。
CN201610055857.2A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Withdrawn CN105509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5857.2A CN105509103A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5857.2A CN105509103A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9103A true CN105509103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1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5857.2A Withdrawn CN105509103A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91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6381A (zh) * 2017-10-19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支架能自动调节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15074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具有排水结构的电焰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632Y (zh) * 2007-02-13 2008-02-27 许晓广 溢液自动检测灶具
CN202132985U (zh) * 2011-04-27 2012-02-01 成都泽鑫电脑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可以防止汤水溢出的智能家用燃气灶控制装置
CN104566523A (zh) * 2014-12-29 2015-04-29 筷子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632Y (zh) * 2007-02-13 2008-02-27 许晓广 溢液自动检测灶具
CN202132985U (zh) * 2011-04-27 2012-02-01 成都泽鑫电脑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可以防止汤水溢出的智能家用燃气灶控制装置
CN104566523A (zh) * 2014-12-29 2015-04-29 筷子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6381A (zh) * 2017-10-19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支架能自动调节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15074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具有排水结构的电焰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19207A1 (fr) Appareil de cuisson intelligent sans fil, cuisinière, dispositif de cuisson et fonctionnement de ceux-ci
CN205261676U (zh) 红外测温吸油烟机
CN100553546C (zh) 电子控温无油烟锅灶
CN104534522A (zh) 燃气灶及燃气灶支架
CN102563721A (zh) 自动火力控制的燃气灶具
CN207762976U (zh) 燃气炉
CN105509103A (zh)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CN201141644Y (zh) 一种电磁炉与燃气灶组合的燃气调节器结构
CN204203660U (zh) 一种抽油烟机与燃气灶联动控制系统
CN105509102A (zh) 一种智能燃气灶
CN105546597A (zh)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燃气灶
CN206419993U (zh) 一种新型天然气灶
CN202521658U (zh) 自动火力控制的燃气灶具
CN205481155U (zh) 一种智能燃气灶
CN205535977U (zh) 一种智能驱动式燃气灶
CN204554896U (zh) 燃气灶及燃气灶支架
CN205535984U (zh)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燃气灶
CN208687796U (zh) 一种烟灶联动控制系统
CN203506504U (zh) 柜式多功能组合食品处理机
CN20239724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水功能的煲粥煲汤机
CN206755251U (zh) 一种煲仔灶及厨具
CN108158385A (zh) 一种恒温慢煮机
CN210107467U (zh) 智能节能防溢燃气灶
CN218209706U (zh) 一种简易智能灶
CN207486879U (zh) 感温智能燃气灶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