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7366A -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7366A
CN105507366A CN201511015492.2A CN201511015492A CN105507366A CN 105507366 A CN105507366 A CN 105507366A CN 201511015492 A CN201511015492 A CN 201511015492A CN 105507366 A CN105507366 A CN 105507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peline
framework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54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154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7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7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7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28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humi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52Water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包括底板、过滤装置、压缩装置、加热装置、液化装置及出水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块及第四支撑杆,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一过滤网、第一弯曲板、粘附层、第二过滤网、第一连接杆、第一横杆、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箱、第一挡块、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块、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簧、第二支架、第一推板、第一推动杆及第二横杆,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框、第三管道、第二阀门、隔板、第二加热框、第一散热框、第一加热棒、集热框、第四管道及第三支架,然后进行压缩加热等一系列工序,使得将空气中的水分转换呈液态水,转换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水资源的日益贫乏,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然而空气制水技术成为了一种较为使用的先进的技术。但是现有的空气制水装置结构复杂,使用很不方便,并且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所述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壮志右侧的压缩装置、位于所述压缩装置右侧的加热装置、位于左侧的液化装置及位于右侧的出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左侧的第四支撑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部的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上得粘附层、位于所述粘附层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侧的第二管道,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箱、位于所述压缩箱内的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挡块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板下方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框、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左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下方的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二加热框、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框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下方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上方的集热框、位于所述集热框上方的第四管道及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箱、位于所述液化箱内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液化箱下方的第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水泵、位于所述液化箱右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液化箱上方的气阀,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卡扣件、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三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三加热棒上方的第三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上方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右侧的第六管道、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下方的出水管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固定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粘附层呈弯曲状,所述粘附层与所述第一弯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机及位于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连接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方的第二连接架及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呈L型,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压缩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压缩箱竖直放置,所述压缩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密封环、位于左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压缩箱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得输出轴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连接线,,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压缩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压缩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压缩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压缩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缩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电机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连接线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贯穿所述第四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表面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穿过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加热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加热框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若干第八通孔及位于左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三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压缩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呈长方体,所述隔板水平放置,所述隔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加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加热框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加热框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棒设置于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的内部,所述集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集热框内设有第二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部的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散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与所述集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四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及位于内部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挡块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四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液化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液化箱竖直放置,所述液化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一圆孔、第三圆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圆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刷毛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液化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阀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四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部的固定块,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圆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上。
所述卡扣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卡扣件内,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卡扣件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圆柱体部及位于所述圆柱体部下方的第六圆孔,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圆柱体部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第六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圆柱体部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呈L型,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圆柱体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型,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柱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空气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压缩加热等一系列工序,使得将空气中的水分转换呈液态水,转换效率高,并且快速,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同时压缩时较为方便,使得压缩的很快速,并且对空气加热,使得其中的水汽可以转换呈水蒸气,然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液化里。前期过滤效果显著,防止杂质混杂在机械设备内部,进而影响机动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过滤装置2、位于所述过滤壮志2右侧的压缩装置3、位于所述压缩装置3右侧的加热装置4、位于左侧的液化装置5及位于右侧的出水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左侧的第二支撑杆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左侧的第三支撑杆1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13左侧的第一支撑块14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4左侧的第四支撑杆15。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1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1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13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1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1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15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左侧的第一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部的第一弯曲板23、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23上得粘附层24、位于所述粘附层24上方的第二过滤网2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5上方的第一连接杆26、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左侧的第一横杆28、位于第一框体21右侧的第一管道29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29右侧的第二管道20。所述第一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2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211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2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通孔212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左侧。所述第一弯曲板2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板23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右侧。所述粘附层24呈弯曲状,所述粘附层24与所述第一弯曲板23固定连接,所述粘附层24可以为胶或者其他具有粘附功能的材料,从而可以粘附空气中得杂质。所述第二过滤网2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2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26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6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261,所述第三通孔26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横杆2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8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9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29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29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29上设有第一风机291及位于下方的第一支架292,所述第一风机291用于将第一框体21内的空气吸入到第一管道29上,所述第一支架29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9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9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0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20上设有第一密封环201、第一连接架20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202下方的第二连接架204及第一阀门203,所述第一密封环201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20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20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20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20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2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202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架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2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04呈L型,所述第二连接架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203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20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20中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压缩装置3包括压缩箱31、位于所述压缩箱31内的第一挡块32、位于所述第一挡块32下方的第二连接杆3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3下方的第一固定块3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4下方的第一支撑板3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5上方的第一弹簧3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5下方的第二支架37、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7下方的第一推板38、位于所述第一推板38下方的第一推动杆39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9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30。所述压缩箱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压缩箱31竖直放置,所述压缩箱31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四通孔311、位于右表面的第五通孔312、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密封环313、位于左侧的第三横杆314、位于所述压缩箱31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315、位于所述第四横杆315上方的电机316、设置于所述电机316上得输出轴317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317上的连接线318。所述第四通孔3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311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部轩相通,所述第二管道20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11且与所述压缩箱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20的内部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3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五通孔312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密封环313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3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313与所述压缩箱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313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3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横杆3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314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31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314的右端与所述压缩箱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31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31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315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315的一端与所述压缩箱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315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3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电机31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31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机31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3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1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输出轴317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317与所述电机316连接,使得所述电机316带动所述输出轴317旋转。所述连接线31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连接线318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3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318贯穿所述第四横杆31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块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块32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压缩箱31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挡块32位于所述第四通孔311的正下方,从而可以起到封闭的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杆33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34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33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固定块34旋转。所述第一固定块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3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5的左端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351,所述第六通孔351呈圆柱体状,从而方便上下空气的流通。所述第一弹簧3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7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7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7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371,所述第七通孔37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推板3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板38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板38上设有第二密封环381,所述第二密封环381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38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3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381的外表面所述压缩箱3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9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39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下端穿过第一密封环313,所述第一密封环313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9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横杆30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横杆30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0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横杆30上设有第二弹簧301,所述第二弹簧301呈树枝状,所述第二弹簧301的上端与所述压缩箱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0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第一加热框41、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41左侧的第三管道42、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42上的第二阀门43、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41下方的隔板44、位于所述隔板44上方的第二加热框45、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框45内的第一散热框46、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46下方的第一加热棒47、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41上方的集热框48、位于所述集热框48上方的第四管道49及位于所述隔板44下方的第三支架40。所述第一加热框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加热框4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加热框41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若干第八通孔411及位于左表面的第九通孔412,所述第八通孔4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八通孔411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九通孔4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九通孔412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42呈水平状,所述第三管道42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312且与所述压缩箱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是,使得所述第三管道42的内部与所述压缩箱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4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412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4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42上设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道4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管道4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43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42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道42中气体的流量。所述隔板44呈长方体,所述隔板44水平放置,所述隔板4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45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加热框45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加热框45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加热框45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加热框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4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45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4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46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46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46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棒47设置于所述隔板44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46的内部。所述集热框4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48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集热框48内设有第二散热框481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481内部的第二加热棒482,所述第二散热框48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框48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48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481与所述集热框4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48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48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棒482设置于所述集热框48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481的内部。所述第四管道49呈凹字形,所述第四管道49的一端与所述集热框48的上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49的内部与所述集热框48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49较长,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液化作用,所述第四管道49上设有第三阀门491及位于内部的第一挡块492,所述第三阀门491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道49中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挡块492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挡块492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挡块492与所述第四管道4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挡块492左侧的液化后的液态水无法向第一挡块492的右侧流动。所述第三支架40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40的一端与所述隔板4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0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40上设有第四支架401,所述第四支架40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40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横杆3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8的左端与所述第四管道49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液化装置5包括液化箱51、位于所述液化箱51内的第一滚轮52、位于所述液化箱51下方的第五管道53、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53上的第四阀门54、水泵55、位于所述液化箱51右侧的第五支架56、位于所述液化箱51上方的气阀57。所述液化箱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液化箱51竖直放置,所述液化箱51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一圆孔511、第三圆孔513及位于下表面的第二圆孔512,所述第一圆孔5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圆孔511与所述液化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圆孔5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圆孔512与所述液化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圆孔513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圆孔513与所述液化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49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511且与所述液化箱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蛇所述第四管道49与所述液化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滚轮5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52可以转动,所述第一滚轮52位于所述第一圆孔5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滚轮52上设有若干刷毛521,所述刷毛52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52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轮52固定连接,所述液化箱51内放置有水,所述第一滚轮52可以接触到水面。所述第五管道53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512且与所述液化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53的内部与所述液化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支撑杆15的上端与所述液化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管道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阀门54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53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道53内水的流量。所述水泵55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53上,用于将液化箱51内的水抽入到第五管道53内。所述第五支架56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56的一端与所述液化箱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5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阀57对准所述第三圆孔513且与所述液化箱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用于保持所述液化箱51内的气压。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装置6包括第二框体6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上方的盖板62、位于所述盖板62上方的卡扣件63、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的第三加热棒64、位于所述第三加热棒64上方的第三散热框65、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65上方的导热板66、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右侧的第六管道67、位于所述第六管道67下方的出水管68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下方的固定架69。所述第二框体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6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6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6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四圆孔611、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612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部的固定块613。所述第四圆孔6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圆孔611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管道53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61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53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圆孔6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五圆孔612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固定块6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613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613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6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62呈长方体,所述盖板62水平放置,所述盖板62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所述盖板6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盖板62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块613的上表面上。所述卡扣件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63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卡扣件63内,所述卡扣件63与所述第二框体61滑动连接,所述卡扣件6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62的上表面上,从而可以对所述盖板62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三加热棒64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所述第三散热框65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散热框65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热棒64收容于所述第三散热框65内,所述第三散热框65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66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66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66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66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67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67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612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六管道67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管道67上设有第五阀门671、圆柱体部672及位于所述圆柱体部672下方的第六圆孔673,所述第五阀门671用于控制所述第六管道67中水的流量,所述圆柱体部672与所述第六管道67连接,所述圆柱体部672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部672与所述第六管道67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673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六通孔673与所述圆柱体部672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68呈L型,所述出水管68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673且与所述圆柱体部67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水管68的内部与所述圆柱体部672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68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68上设有第六阀门681,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68中水的流量,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6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9呈凹字形,所述固定架6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管道6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9上设有支撑架691,所述支撑架691呈L型,所述支撑架69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6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691的另一端与所述圆柱体部6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69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风机291,使得外界的气体经过第一过滤网22的过滤后,进入到第一框体21内,然后由于惯性,使得气体会与粘附层24接触,然后粘附层24可以将空气中的一些杂质粘附在其上,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尘效果,然后经过第二过滤网25进入到上方,部分需要经过第三通孔261向右侧流动,然后进入到第一管道29内,然后进入到第二管道20内,当第二管道20内的压力足够大时,所述第一挡块32围绕所述第一固定块34旋转,进而使得第二管道20内的气体进入到压缩箱31内,然后启动电机316,使得输出轴317旋转,进而可以使得第二横杆30向上移动,然后使得第一推动杆39向上推动第一推板38,从而可以对压缩箱31内的空气进行压缩,从而可以提高空气的露点,使得部分空气液化成水。然后打开第二阀门43,使得压缩箱31内的空气和部分液化的水进入到第三管道42内,然后进入到第一加热框41内,由于压缩后的气体露点较高,并且第一加热框4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得第一加热框41内的温度不高,进而可以使得进入到第一加热框41内的压缩空气可以进行液化,从而可以液化成液态水,然后关闭第二阀门43,然后启动第一加热棒47,使得第一加热棒47开始加热,由于第二加热框45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并且第二散热框46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得热量向上移动,并且使得第一加热框41内的温度升高,并且打开第三阀门491,进而可以使得第一加热框41内的原有的的空气通过第四管道49排放到液化箱51内,并且经过气阀57排出,而之前液化的液态水则后开始汽化呈水蒸气,然后第二加热棒482开始加热,使得热量从第二散热框481散发出来,使得液态水蒸发的速度更快,然后进入到第四管道49内,由于第四管道49较长,使得流动到左侧的水蒸气部分液化成了液态水,由于第一挡块492的设置,使得水无法向右侧移动,而只能向左流动进入到液化箱51内,然后使得第一滚轮52旋转,由于第一滚轮52与水面接触,使得刷毛521上始终沾有水,刷毛521在随着第一滚轮52旋转时,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由于第一滚轮52位于所述第一圆孔511的下方,使得从所述第一圆孔511喷出的气体快速进行液化,进而使得液态水沉积在液化箱51内,当需要饮用时,启动水泵55,将液化箱51内的水抽到第二框体61内,然后使得第三加热棒64开始加热,使得热量从第三散热框65散发到第二框体61内,并经过导热板66使得液态水达到沸腾,进而可以对液态水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打开第五阀门671,使得第二框体61内的液态水进入到圆柱体部672中,然后打开第六阀门681,使得水从出水管68排出即可饮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液化的效率,使得可以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至此,本发明空气制水饮水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壮志右侧的压缩装置、位于所述压缩装置右侧的加热装置、位于左侧的液化装置及位于右侧的出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左侧的第四支撑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部的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上得粘附层、位于所述粘附层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侧的第二管道,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箱、位于所述压缩箱内的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挡块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板下方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框、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左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下方的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二加热框、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框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下方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框上方的集热框、位于所述集热框上方的第四管道及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箱、位于所述液化箱内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液化箱下方的第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水泵、位于所述液化箱右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液化箱上方的气阀,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卡扣件、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三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三加热棒上方的第三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上方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右侧的第六管道、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下方的出水管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固定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粘附层呈弯曲状,所述粘附层与所述第一弯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风机及位于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V字形,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连接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方的第二连接架及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呈L型,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压缩箱竖直放置,所述压缩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密封环、位于左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压缩箱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得输出轴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连接线,,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压缩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压缩箱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压缩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压缩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缩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电机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压缩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连接线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贯穿所述第四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表面所述压缩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穿过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缩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加热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加热框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若干第八通孔及位于左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三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压缩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呈长方体,所述隔板水平放置,所述隔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加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加热框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加热框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棒设置于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的内部,所述集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集热框内设有第二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部的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散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与所述集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框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四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及位于内部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挡块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四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液化箱竖直放置,所述液化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一圆孔、第三圆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圆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刷毛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液化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阀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四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五圆孔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部的固定块,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圆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制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卡扣件内,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卡扣件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散热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六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圆柱体部及位于所述圆柱体部下方的第六圆孔,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圆柱体部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第六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圆柱体部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呈L型,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圆柱体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型,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柱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CN201511015492.2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Pending CN105507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5492.2A CN105507366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5492.2A CN105507366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7366A true CN105507366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1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5492.2A Pending CN105507366A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73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3132A (zh) * 2016-05-28 2016-08-03 周末 一种环保型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105964097A (zh) * 2016-07-17 2016-09-28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废弃物燃烧产生废气的处理系统
CN105999966A (zh) * 2016-07-17 2016-10-12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燃烧产生废气的过滤净化系统
CN106110810A (zh) * 2016-07-17 2016-11-16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过滤处理系统
CN107376561A (zh) * 2016-04-29 2017-11-24 张哲瑜 一种矿石加工中粉尘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18858A1 (en) * 2000-08-28 2002-03-07 San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water from air
CN104612212A (zh) * 2015-02-05 2015-05-13 王常智 水蒸汽加压制水装置
CN104831780A (zh) * 2015-05-13 2015-08-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高效率冷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CN104929190A (zh) * 2015-07-10 2015-09-23 王越普 一种空气制水设备
CN105113576A (zh) * 2015-09-23 2015-12-02 林松 一种户外大型空气制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18858A1 (en) * 2000-08-28 2002-03-07 San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water from air
CN104612212A (zh) * 2015-02-05 2015-05-13 王常智 水蒸汽加压制水装置
CN104831780A (zh) * 2015-05-13 2015-08-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高效率冷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CN104929190A (zh) * 2015-07-10 2015-09-23 王越普 一种空气制水设备
CN105113576A (zh) * 2015-09-23 2015-12-02 林松 一种户外大型空气制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6561A (zh) * 2016-04-29 2017-11-24 张哲瑜 一种矿石加工中粉尘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7376561B (zh) * 2016-04-29 2019-10-08 巴州磊溢泥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石加工中粉尘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5823132A (zh) * 2016-05-28 2016-08-03 周末 一种环保型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105964097A (zh) * 2016-07-17 2016-09-28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废弃物燃烧产生废气的处理系统
CN105999966A (zh) * 2016-07-17 2016-10-12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燃烧产生废气的过滤净化系统
CN106110810A (zh) * 2016-07-17 2016-11-16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过滤处理系统
CN105999966B (zh) * 2016-07-17 2018-08-31 广东美集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燃烧产生废气的过滤净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7366A (zh) 一种空气制水饮水系统
CN204491719U (zh) 空气净化制水机
CN205833700U (zh) 一种可移动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CN203546815U (zh) 空气制水机
CN105771529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8294895A (zh) 一种婴儿医用床
CN205618328U (zh) 用于制备干燥、洁净气体的组合设备
CN205576059U (zh) 一种植物精油蒸馏提取装置
CN108437232A (zh) 一种专用于房屋二次装修墙体刨光设备
CN209212514U (zh) 一种orc制取压缩空气装置
CN105625506A (zh) 一种空气压缩制水机
CN106835566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服装面料用干燥设备
CN204469438U (zh) 一种防结露布袋除尘器的脉冲气源处理系统
CN204107087U (zh)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装置的超声提取罐
CN206890495U (zh) 一种纯蒸汽发生器
CN207176653U (zh) 一种循环水池自动吸渣装置
CN206928368U (zh) 一种高温环境制水装置
CN204973217U (zh) 一种用于生产氟硅酸钠的真空过滤脱水装置
CN210399452U (zh) 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
CN108379979A (zh) 一种生产车间用粉尘收集车
CN205191977U (zh) 一种利用厨房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及供热系统
CN105625505A (zh)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
CN209612577U (zh) 一种冰冻式空气压缩干燥装置
CN107044152B (zh) 一种高温环境制水装置
CN106582174B (zh) 一种高效的室内用环保空气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