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1618B -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1618B
CN105491618B CN201511029925.XA CN201511029925A CN105491618B CN 105491618 B CN105491618 B CN 105491618B CN 201511029925 A CN201511029925 A CN 201511029925A CN 105491618 B CN105491618 B CN 105491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ordance list
terminal
data volume
bs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9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1618A (zh
Inventor
徐海博
太田好明
杉山胜正
巴克内尔·保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9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161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08006744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947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6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该终端包括:第一表,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并且具有比第一表大的最大数据量;表选择器单元,根据通过从基站接收的RRC连接建立信令中的指示通知的选择结果从第一表和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索引确定单元,根据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从表选择器单元选择并通知的表中获取索引;以及索引发送器,向基站发送索引确定单元通知的索引,其中,由指示通知的基站的选择结果是根据终端的类型的。

Description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为2010年6月18日并于2012年12月14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名称为“缓存状态报告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的第201080067440.9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终端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Report,BSR)的报告方法、在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项目中,为了能帮助基站进行更高效的资源调度,终端需要向基站上报一些上行调度信息,例如终端的缓存状态报告即所谓的BSR。
在LTE系统中,BSR用来表示终端被允许的终端缓存中数据量的大小。根据LTE项目的规定,终端支持的最大缓存数据量为150K。此外,在LTE系统中,BSR通常有三种类型:长BSR、短BSR和截短BSR。其中,长BSR可以报告四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
为了在基站和终端之间传递BSR,在基站和终端中均设置有BSR索引表。在BSR索引表中,按照技术文件1(3GPP RAN2document,R2-083101,“Buffer Size Levels for BSR inE-UTRA Uplink”)的方法,将0到150K的区间划分为多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的索引号对应于缓存中数据量大小的一个范围。其中,技术文件1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因此,基站和终端可以通过传递所述索引号的方式来上报和获取缓存中数据量大小的范围(即BSR)。
具体来说,终端根据自身缓存中数据量的大小在BSR索引表中找出索引号,并将该索引号上报给基站,基站根据所述索引号从BSR索引表中获取缓存中数据量大小的范围(即BSR)。
在LTE项目中,规定了通过6位码字来上报上述索引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技术文件1的方法,将0到150K的区间划分为64个小区间。并将各个小区间的索引号与相应的缓存数据量的大小范围的对应关系存储形成BSR索引表。
图10示出了现有的LTE系统中的BSR索引表的示例。可以看出,在缓存中最大缓存数据量超过150K时,该BSR索引表只能表示出目前的数据量超过150K而无法给出更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范围。
随着LTE项目的冻结,目前已经开始了针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高级长期演进项目,LTE-Advanced,LTE-A)技术的研究。在LTE-A系统中,提出了对更高数据速率的要求,例如,下行1Gbps、上行500MGbps的高数据速率要求。
随着LTE-A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速率的进一步增加,终端所支持的可以上报的最大缓存数据量将远远超过150K,例如,能够达到1200K或1500K。这样,原有的LTE技术中的BSR索引表无法再支持终端能够报告的最大缓存数据量,因此需要对BSR索引表进行改进以便适应新的最大缓存数据量。
一种解决方案是对BSR索引表的大小进行扩展。例如,采用7位码字来表示索引号,在这种情况下,BSR索引表中的区间的数目可以达到128个。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对BSR索引表中的最大缓存数据量进行扩展。例如,在技术文件2(3GPP RAN2document,R2-102987,“REL-10BSR format and buffer size field”)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直接将原BSR索引表的最大缓存数据量扩展到1200K或1500K,然后利用技术文件1的方法将0至1200K或0至1500K的范围划分为多个小区间。图11示出了根据技术文件2的技术方案的BSR索引表,在图11所示的BSR索引表中,最大缓存数据量为1200K。此外,在技术文件2的技术方案中,利用该扩展BSR索引表代替了原来的BSR索引表。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旨在对BSR索引表进行扩展以适应新的最大缓存数据量(例如1200K或1500K,但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除了原有的BSR索引表以外,还增加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在增加了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的BSR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基站、终端和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索引表选择器,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索引确定器,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确定该数据量在所述一个索引表中所对应的索引;索引发送器,向基站发送所述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缓存状态报告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所述方法包括:索引表选择步骤,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索引确定步骤,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确定该数据量在所述一个索引表中所对应的索引;索引发送步骤,向基站发送所述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索引表选择器,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索引接收器,从终端接收索引;数据量确定器,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一个索引表中确定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获取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所述方法包括:索引表选择步骤,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索引接收步骤,从终端接收索引;数据量确定步骤,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一个索引表中确定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基站和至少一个上述的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表,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并且具有比第一表大的最大数据量;表选择器单元,根据通过从基站接收的RRC连接建立信令中的指示通知的选择结果从第一表和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索引确定单元,根据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从表选择器单元选择并通知的表中获取索引;以及索引发送器,向基站发送索引确定单元通知的索引,其中,由指示通知的基站的选择结果是根据终端的类型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一表,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并且具有比第一表大的最大数据量;表选择器单元,根据终端的类型从第一表和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并且在RRC连接建立信令中向终端发送指示以向终端通知选择结果;索引接收器,从终端接收索引;数据量确定单元,根据索引从表选择器单元选择的表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终端包括:第一表,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并且具有比第一表大的最大数据量;表选择器单元,根据通过从基站接收的RRC连接建立信令中的指示通知的选择结果从第一表和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索引确定单元,根据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从表选择器单元选择并通知的表中获取索引;以及索引发送器,向基站发送索引确定单元通知的索引,基站包括:表选择器单元,根据终端的类型从第一表和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并且在RRC连接建立信令中向终端发送指示以向终端通知选择结果;索引接收器,从终端接收索引;以及数据量确定器,根据索引从表选择器单元选择的表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BSR的报告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获取BSR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BSR报告方法和/或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中使用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的示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BSR报告方法和/或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中使用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信令的示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BSR报告方法和/或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中使用的MAC信令的示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BSR报告方法和/或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中使用的MAC信令的示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BSR报告方法和/或基站获取BSR的方法中使用的MAC信令的示例图;
图10是现有的BSR索引表的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技术文件2的BSR索引表,其中最大缓存数据量为1200K;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扩展BSR索引表,其中,缓存数据量范围是从150K到1200K;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扩展BSR索引表,其中,缓存数据量范围是从150K到1500K;
图14是其中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或装置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上所述,本发明旨在对BSR索引表进行扩展以适应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除了原有的BSR索引表以外,还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进而,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的BSR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基站、终端和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终端。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100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100包括:BSR索引表102;扩展BSR索引表104;索引表选择器106;索引确定器108;以及索引发送器110。
注意,为了使得附图保持简洁,在图1中将扩展BSR索引表104示出为一个。但图1仅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显然,扩展BSR索引表104的数目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参见图1,BSR索引表102可以是图10所示的现有的BSR索引表。例如,该BSR索引表102的缓存数据范围例如是从0到150K,并且按照技术文件1的方法被划分为64个小区间。但是,BSR索引表102不限于此。例如,缓存数据范围不一定是从0到150K,而可以是别的任何范围。并且小区间数也不一定是64个,而可以是其它任何数量。尽管如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仍以0到150K和64个小区间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扩展BSR索引表104可以是用于对现有BSR索引表进行扩展以适应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索引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扩展BSR索引表104的缓存数据量范围可以与BSR索引表102的缓存数据量范围存在相继关系。例如,扩展BSR索引表104中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下限可以是BSR索引表102中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上限,比如150K;而所述扩展BSR索引表104中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上限可以是协议标准中规定的或者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的最大缓存数据量,比如1200K或1500K。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扩展BSR索引表104的缓存数据量范围可以与BSR索引表102的缓存数据量范围存在包含关系。例如,扩展BSR索引表104可以是根据技术文件2的扩展BSR索引表。在这种情况下,扩展BSR索引表104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下限与BSR索引表102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下限相同,例如可以是0;而扩展BSR索引表104的缓存数据量范围的上限例如可以是协议标准中规定的或者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的最大缓存数据量,比如1200K或1500K。
此外,对于扩展BSR索引表104和BSR索引表102而言,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将其缓存数据量范围划分成多个小区间。例如,可以通过技术文件1的方法来将其缓存数据量范围划分成多个小区间。图12和13分别示出了通过技术文件1的方法获得的扩展BSR索引表,其中,缓存数据量范围分别是从150K到1200K以及从150K到1500K。但是,扩展BSR索引表104不限于此。例如,小区间数也不一定是64个,而可以是其它任何数量。尽管如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仍以64个小区间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终端需要上报的数据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而,也可以采用多个扩展BSR索引表。在存在多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各个扩展BSR索引表的缓存数据量范围可以是相继关系,也可以是包含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扩展BSR索引表的缓存数据量范围之间可以是相继关系。具体来说,可以将终端需要上报的数据量划分为几个连续的区间段,每个区间段通过一个扩展BSR索引表来表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扩展BSR索引表的缓存数据量范围之间可以是包含关系。具体来说,每个扩展BSR索引表具有相同的缓存数据范围的下限,比如0K;但是,各个扩展BSR索引表具有不同的缓存数据范围的上限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数据速率。
回到图1,索引表选择器106用于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中的一个索引表,并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索引确定器108。此外,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主动地进行选择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基站,或者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信令被动地进行选择(图1未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信令被动地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中的一个索引表。具体来说,索引表选择器106从基站接收指示信令,根据该指示信令确定选择哪个索引表,并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索引确定器108。
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主动地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中的一个索引表,然后将选择结果直接通知索引确定器且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基站。
在索引表选择器106主动进行选择时,索引表选择器106首先可以根据终端缓存数据量或者可以根据终端类型和终端缓存数据量来选择索引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根据终端缓存数据量来选择索引表。例如,当索引表选择器106发现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在0到150K的范围内时,索引表选择器106选择BSR索引表102;而当索引表选择器106发现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超过150K时,索引表选择器106选择扩展BSR索引表104。此外,在存在多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根据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来选择相应的扩展BSR索引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根据终端类型和终端缓存数据量来选择索引表。例如,当索引表选择器106发现终端是LTE设备时,索引表选择器106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而当索引表选择器106发现终端是LTE-A设备时,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直接选择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或者也可以进一步结合终端缓存数据量来选择,即:当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在0到150K的范围内时,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而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超过150K时,选择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而在存在多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106则可以直接根据终端缓存数据量的大小来选择相应的扩展BSR索引表。
接着,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直接将选择结果通知索引确定器108,而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基站。
可以看出,无论是索引表选择器主动地进行选择还是被动地进行选择,在终端和基站之间需要通过指示信令来传递关于索引对应于哪一个索引表的信息。其中,指示信令可以是各种合适的协议消息,例如,指示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或者是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信令。
在终端从基站接收指示信令并根据该指示信令来选择索引表的情况下,指示信令例如可以是RRC信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从基站接收作为指示信令的RRC信令来确定应选择哪个索引表。例如,如图5所示,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从基站接收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中的索引表指示信息来确定应选择哪个索引表。
另一方面,在终端主动选择BSR索引表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基站的情况下,终端中的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将RRC信令或MAC信令作为指示信令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即通知基站关于基站所接收到的索引对应于BSR索引表和BSR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将RRC信令作为指示信令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如图5所示,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通过向基站发送包括索引表指示信息的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将MAC信令作为指示信令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MAC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 Channel Identity,LCID)来向基站通知所选的索引表是哪一个。具体来说,在BSR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104的情况下,分别针对长BSR、短BSR和截短BSR定义一个新的LCID,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该新定义的LCID的值来表示BSR的类型以及终端使用的是扩展BSR索引表。而在BSR值来自于BSR索引表102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目前协议中已经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是BSR索引表102。
例如,如图6所示,定义了三个新的LCID值01011、01100和01101,其中:LCID=01011表示该MAC信令中的BSR为长BSR,且BSR的取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LCID=01100表示该MAC信令中的BSR为短BSR,且BSR的取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LCID=01101表示该MAC信令中的BSR为截短BSR,且BSR的取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这样,终端可以根据这三个新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BSR的类型以及所选择的索引表是扩展BSR索引表。此外,图6所示的逻辑值仅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显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适形式的逻辑值。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新定义的LCID值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向基站通知BSR的类型和BSR索引表的类型。但是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没有区分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也就是说,没有具体地表示出长BSR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例如BS#0到BS#3的BSR是来自于哪个索引表。
为了更精确地基于各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选择合适的索引表,需要向基站表明终端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组使用了哪一个索引表。因此,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MAC信令中增加一个附加字节,索引表选择器106利用MAC信令中的LCID和该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向基站通知终端针对每一个逻辑信道组所选的索引表是哪一个。
具体来说,对于短BSR或截短BSR,与上一具体实施例类似,索引表选择器106通过目前协议中已经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是BSR索引表102,通过新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是扩展BSR索引表10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无需定义新的LCID,而通过附加字节中的一个比特位来表示使用的是BSR索引表还是扩展BSR索引表,这种情况类似于下面对长BSR的情况的描述。
对于长BSR,在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均可以用BSR索引表102来表示的情况下(例如,每个逻辑信道组中报告的缓存数据量均小于150K的情况),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通过协议中已有的LCID值来表示这种情况。而在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中的一个或多个BSR适用于扩展BSR索引表102的情况(例如,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中报告的缓存数据量超过150K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新的LCID值来表示BSR的类型是长BSR并且不都使用BSR索引表,并通过附加字节中的四位来进一步表示该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分别取自哪个索引表。具体来说,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已有的LCID值或者新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BSR的类型是长BSR,并进一步通过LCID值和附加字节中的四位来表示该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分别取自哪个BSR索引表。但是,也可以不定义新的LCID而只使用原有的LCID。此时,LCID仅用来表示BSR的类型,而完全由所述附加字节中的比特位来表示各个逻辑信道组对应于哪一个索引表。
例如,如图7所示:索引表选择器106利用附加字节中的后四位(BTI0、BTI1、BTI2、BTI3)来表示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分别取自哪个索引表。例如,当LCID的值对应于长BSR且(BTI0、BTI1、BTI2、BTI3)=1010时,可以表示该长BSR中的逻辑信道组BS#0和BS#2的BSR的取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104;而逻辑信道组BS#1和BS#3的BSR的取值来自于BSR索引表102。此外,图7所示的逻辑位设置仅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显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适形式的逻辑位设置。例如,不一定利用附加字节中的后四位而可以是其它四位,可以用1代表BSR索引表102而用0代表扩展BSR索引表等。
此外,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MAC信令中的LCID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向基站通知终端所选的索引表是哪一个。具体来说,可以利用LCID值中的两位和子表头中的两个预留位来向基站通知终端针对每一个逻辑信道组所选的索引表是哪一个。
考虑到目前的LTE系统中,取值范围为01011-11001的LCID值为预留的LCID,因此,如图8所示,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10000、10001、10010和10011这四个LCID值的最后两位以及子表头中的前两个预留位RR来表示终端针对每一个逻辑信道组所选的索引表是哪一个。
例如,当RR=00,LCID=10011时,可以表示BSR是长BSR,且该长BSR中的逻辑信道组BS#0和BS#1的BSR的取值来自于BSR索引表102而逻辑信道组BS#2和BS#3的BSR的取值来自于扩展BSR索引表104。此外,图8所示的逻辑位设置和所选择的LCID预留值仅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显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适形式的逻辑位设置和LCID预留值,也可以用1代表BSR索引表102而用0代表扩展BSR索引表。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中,没有区分扩展BSR索引表的数目为两个或更多的情形。因此,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MAC信令中增加一个附加字节,索引表选择器106利用MAC信令中的LCID和该附加字节来表示终端选择了BSR索引表和多个扩展BSR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例如,对于短BSR或截短BSR,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通过目前协议中已经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是BSR索引表102;通过新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是扩展BSR索引表,并通过图9(b)中的附加字节Oct1中的表号位来表示具体使用的是哪个扩展BSR索引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无需定义新的LCID,而通过附加字节中的表号位来表示使用的是哪个索引表,这种情况类似于下面对长BSR的情况的描述。
针对长BSR,在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均可以用BSR索引表102来表示的情况下(例如,每个逻辑信道组中报告的缓存数据量均小于150K的情况),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通过协议中已有的LCID值来表示这种情况。而在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中的一个或多个BSR适用于扩展BSR索引表102的情况(例如,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中报告的缓存数据量均超过150K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通过新的LCID值来表示终端使用的是长BSR且不都使用BSR索引表,并通过图9(a)中的附加字节中的表号位来进一步表示该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分别取自哪个索引表。具体来说,索引表选择器106可以利用已有的LCID值或者新定义的LCID值来表示BSR的类型是长BSR,并进一步通过LCID值和附加字节中的表号位来表示该长BSR中的四个逻辑信道组的BSR分别取自哪个BSR索引表。但是,也可以不定义新的LCID而只使用原有的LCID。此时,LCID仅用来表示BSR的类型,而完全由所述附加字节中的比特位来表示各个逻辑信道组对应于哪一个索引表。
在附加字节中,可以通过2位的表号位来表示相应的BSR取值是来自哪个BSR索引表。图9所示的逻辑位设置和表示表号的位数仅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显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适形式的逻辑位设置和采用其它数目的位数来表示表号。
此外,以上结合图7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也可以是视作是结合图9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具体来说,在图7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中,涉及一个扩展BSR索引表并通过1位的表号位来表示使用的是BSR索引表和扩展BSR索引表中的哪个索引表;而在图9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中,涉及多个扩展索引表且通过2位的表号位来表示使用的是BSR索引表和扩展BSR索引表中的哪个索引表。
回到图1,索引确定器108根据终端缓存数据量从索引表选择器106选择的索引表中获得相应的索引,并将该索引发送给索引发送器110,通过索引发送器110发送给基站。
由此,实现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终端。
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基站。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300的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基站包括:BSR索引表302;扩展BSR索引表304;索引接收器306;索引表选择器308;以及数据量确定器310。
注意,为了使得附图保持简洁,在图3中将扩展BSR索引表304示出为一个。但图3仅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显然,扩展BSR索引表104的数目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图3中的BSR索引表302和扩展BSR索引表304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BSR索引表102和扩展BSR索引表104,此处不再对BSR索引表302和扩展BSR索引表304的细节进行重复描述以使说明书保持简洁。
参见图3,索引表选择器308被配置成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3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304中的一个索引表,并将选择结果通知给数据量确定器310。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主动地进行选择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或者也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指示信令被动地进行选择(图3未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指示信令被动地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1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104中的一个索引表。具体来说,索引表选择器308从终端接收指示信令,根据该指示信令确定选择哪个索引表,并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索引确定器310
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主动地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302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304中的一个索引表,然后将选择结果直接通知数据量确定器且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终端类型来选择索引表。具体来说,当索引表选择器308发现终端是LTE设备时,索引表选择器308为该终端选择缓存状态索引表302。而当索引表选择器308发现终端是LTE-A设备时,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为该终端选择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304。
在索引表选择器308主动进行选择的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直接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索引接收器306,而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
可以看出,无论是索引表选择器主动地进行选择还是被动地进行选择,在终端和基站之间需要通过指示信令来传递关于索引对应于哪一个索引表的信息。其中,指示信令可以是各种合适的协议消息,例如,指示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或者是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信令。
在基站主动选择BSR索引表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的情况下,指示信令例如可以是RRC信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向终端发送作为指示信令的RRC信令来通知终端应选择哪个索引表。例如,如图5所示,基站中的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在向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中通知终端应选择哪个索引表。
另一方面,在基站从终端接收指示信令的情况下,基站中的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从终端接收作为指示信令的RRC信令或MAC信令(即获取关于基站中的索引接收器306所接收到的索引对应于BSR索引表和BSR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的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令中的BSR索引表指示信息来选择索引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从终端获取RRC信令作为指示信令,并根据该指示信令来选择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如图5所示,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Setup Complete)信令来选择索引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从终端获取MAC信令作为指示信令,从而获知终端所选择的是哪一个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从终端获取的MAC信令中的LCID来确定终端所选择的是哪一个索引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MAC信令中的LCID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确定终端所选择的是哪一个索引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索引表选择器308可以根据MAC信令中的LCID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确定终端所选择的是哪一个索引表。
关于MAC信令和RRC信令的具体细节,可以相应地参见在上文中结合图5至图9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进行重复描述以使说明书简洁。
回到图3,索引接收器306接收索引表选择器308提供的选择结果和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图3未示出),并将接收到的选择结果和索引号提供给数据量确定器310。
此外,尽管在图3中示出:索引表选择器308将索引表的选择结果发送给索引选择器306,索引选择器306将从终端接收到的索引和从索引表选择器308接收到的索引表选择结果提供给数据量确定器310,但是图3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索引接收器也可以只接收索引并将接收到的索引提供给数据量确定器,而索引表选择器可以直接将索引表的选择结果发送给数据量确定器。
在这种情况下,索引表选择器的处理和索引接收器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即索引表选择器的处理可以在索引接收器的处理之前或之后进行。
回到图3,数据量确定器310根据索引接收器306接收到的索引从索引表选择器308选择的索引表中获得相应的数据量范围,由此,基站获取了终端缓存状态报告。
这样,实现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终端BSR的报告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BSR的报告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S202处执行索引表选择步骤以从BSR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中选择一个索引表。
其中,所述BSR索引表和所述扩展BSR索引表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BSR索引表102和扩展BSR索引表104,此处不再对BSR索引表和扩展BSR索引表进行重复描述以使说明书保持简洁。
此外,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可以由终端主动地执行,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信令来被动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由终端主动地执行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具体来说,在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或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和终端的类型来选择索引表,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基站。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如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 Request)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
具体来说,在索引表选择步骤,终端可以通过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Request)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MAC信令。
例如,在索引表选择步骤,终端可以通过MAC信令中的LCID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或者,在索引表选择步骤,终端可以通过MAC信令中的LCID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或者,在索引表选择步骤,终端可以通过利用MAC信令中的LCID中的两位比特位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向基站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信令来执行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类型来选择索引表,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终端则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信令选择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如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 Setup)信令。
具体来说,在索引表选择步骤,基站可以通过RRC连接请求建立(RRC ConnectionSetup)信令来向终端通知所选择的索引表。
其中关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具体使用,可以参见以上结合图5至图9进行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重复以使说明书简洁。
回到图2,接着,在步骤204,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从在步骤S202中选择的索引表中确定出索引。
接着,在步骤206,将所述索引报告给基站。
由此实现了在存在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的终端BSR的报告。
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获取终端BSR的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获取BSR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2处,执行索引表选择步骤以从BSR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中选择一个索引表。
注意,所述BSR索引表和所述扩展BSR索引表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BSR索引表102和扩展BSR索引表104,此处不再对BSR索引表和扩展BSR索引表进行重复描述以使说明书保持简洁。
此外,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可以由基站主动地执行,也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指示信令而被动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主动地执行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类型来选择索引表,并通过指示信令将选择结果通知给终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如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 Setup)信令。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指示信令来执行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具体来说,基站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指示信令而选择索引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如RRC连接请求信令和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是MAC信令。
例如,在索引表选择步骤,基站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MAC信令中的LCID来选择与索引相对应的索引表。
或者,在索引表选择步骤,基站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MAC信令中的LCID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选择与索引相对应的索引表。
或者,在索引表选择步骤,基站可以根据来自终端的MAC信令中的LCID中的两位比特位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选择与索引相对应的索引表。
其中关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以上结合图5至图9进行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重复以使说明书简洁。
回到图4,接着,在步骤S404,执行索引接收步骤以从终端接收索引。
注意,尽管在图4中将索引接收步骤示出为在索引表选择步骤之后执行,但图4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索引表选择步骤也可以与索引接收步骤同时执行,或者索引表选择步骤也可以在索引接收步骤之后执行。
回到图4,接着,在步骤406,根据接收到的索引从选择的索引表中确终端缓存数据量。
由此实现了在存在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的在基站接收BSR报告。
除了以上的基站、终端和方法以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增加了至少一个扩展BSR索引表的情况下适用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和至少一个基站,其中,所述终端是根据任一上述实施例的终端,所述基站是根据任一上述实施例的基站。
另外,应理解,本文所述的各种示例和实施例均是示例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此。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因此,不应将其视为具有任何限定性的含义。
上述装置中各个组成模块、单元可通过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的方式进行配置。配置可使用的具体手段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4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4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图14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4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4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4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4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4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4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1401、ROM1402和RAM1403经由总线14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405也连接到总线14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405:输入部分14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4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4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4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4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4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405。可拆卸介质14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4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4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4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4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411。可拆卸介质14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1402、存储部分14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缓存状态索引表;
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
索引表选择器,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
索引确定器,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确定该数据量在所述一个索引表中所对应的索引;
索引发送器,向基站发送所述索引。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选择所述一个索引表;
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还被配置成向基站发送指示信令,所述指示信令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发送RRC连接请求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基于从基站接收的指示信令确定使用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
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接收RRC连接建立信令。
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对应的缓存数据量区间具有包含关系。
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对应的缓存数据量区间具有相继关系。
技术方案14.一种终端缓存状态报告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所述方法包括:
索引表选择步骤,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
索引确定步骤,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确定该数据量在所述一个索引表中所对应的索引;
索引发送步骤,向基站发送所述索引。
技术方案15.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选择所述一个索引表,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指示信令,所述指示信令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16.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17.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是RRC连接请求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
技术方案18.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19.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20.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21.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最后两位比特位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22.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被配置为:根据从基站接收的指示信令来选择所述一个索引表。
技术方案23.根据技术方案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24.根据技术方案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是RRC连接建立信令。
技术方案25.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缓存状态索引表;
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
索引表选择器,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
索引接收器,从终端接收索引;
数据量确定器,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一个索引表中确定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
技术方案26.根据技术方案25所述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根据从终端接收的指示信令来选择所述一个索引表,所述指示信令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27.根据技术方案2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接收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28.根据技术方案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接收RRC连接请求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
技术方案29.根据技术方案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接收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30.根据技术方案29所述的基站,其中,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31.根据技术方案29所述的基站,其中,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32.根据技术方案29所述的基站,其中,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比特位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33.根据技术方案25所述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还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指示信令,所述指示信令表示使用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34.根据技术方案3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35.根据技术方案3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器被配置成发送RRC连接建立信令。
技术方案36.根据技术方案25-35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对应的缓存数据量区间具有包含关系。
技术方案37.根据技术方案25-3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对应的缓存数据量区间具有相继关系。
技术方案38.一种在基站中获取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包括缓存状态索引表和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所述方法包括:
索引表选择步骤,选择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一个索引表;
索引接收步骤,从终端接收索引;
数据量确定步骤,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一个索引表中确定终端缓存中的数据量。
技术方案39.根据技术方案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索引表选择步骤被配置为根据从终端接收的指示信令来选择所述一个索引表,所述指示信令表示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40.根据技术方案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41.根据技术方案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是RRC连接请求信令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
技术方案42.根据技术方案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43.根据技术方案4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44.根据技术方案4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和一个附加字节中的至少部分比特位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45.根据技术方案4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比特位和子表头中的预留比特位来确定:所述索引对应于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46.根据技术方案38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索引接收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指示信令,所述指示信令表示使用所述缓存状态索引表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缓存状态索引表中的哪一个。
技术方案47.根据技术方案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令是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
技术方案48.根据技术方案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是RRC连接建立信令。
技术方案4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技术方案25-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和根据技术方案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

Claims (8)

1.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表,所述第一表代表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
至少另一个第二表,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并且对应于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比对应于所述第一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大;
表选择器单元,根据通过从基站接收的RRC连接建立信令中的指示通知的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一表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
索引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从所述表选择器单元选择并通知的所述表中获取索引;以及
索引发送器,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索引确定单元通知的所述索引,其中,
由所述指示通知的所述基站的选择结果是根据所述终端的类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具有包含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具有相继关系。
4.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表,所述第一表代表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
至少另一个第二表,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并且对应于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比对应于所述第一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大;
表选择器单元,根据所述终端的类型从所述第一表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并且在RRC连接建立信令中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以向所述终端通知选择结果;
索引接收器,从所述终端接收索引;
数据量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表选择器单元选择的所述表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具有包含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对应的数据量区间具有相继关系。
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和基站,其中,
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表,所述第一表代表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
至少另一个第二表,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也代表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取值区间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并且对应于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比对应于所述第一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大;
表选择器单元,根据通过从所述基站接收的RRC连接建立信令中的指示通知的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一表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
索引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从所述表选择器单元选择并通知的所述表中获取索引;以及
索引发送器,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索引确定单元通知的所述索引,
所述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表;
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
表选择器单元,根据所述终端的类型从所述第一表和所述至少另一个第二表中选择表,并且在RRC连接建立信令中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以向所述终端通知选择结果;
索引接收器,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索引;以及
数据量确定器,根据所述索引从所述表选择器单元选择的所述表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缓存中的数据量。
8.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和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
CN201511029925.XA 2010-06-18 2010-06-18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1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925.XA CN105491618B (zh) 2010-06-18 2010-06-18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925.XA CN105491618B (zh) 2010-06-18 2010-06-18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201080067440.9A CN102947800B (zh) 2010-06-18 2010-06-18 缓存状态报告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440.9A Division CN102947800B (zh) 2010-06-18 2010-06-18 缓存状态报告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618A CN105491618A (zh) 2016-04-13
CN105491618B true CN105491618B (zh) 2019-05-14

Family

ID=5569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937.2A Pending CN105491619A (zh) 2010-06-18 2010-06-18 缓存状态报告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
CN2015110299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1618B (zh) 2010-06-18 2010-06-18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937.2A Pending CN105491619A (zh) 2010-06-18 2010-06-18 缓存状态报告的报告方法、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49161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726B (zh) 2017-09-28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WO2019097589A1 (ja) * 2017-11-14 2019-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伝送方法
WO2019222884A1 (zh) * 2018-05-21 2019-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的格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12492695B (zh) * 2019-09-11 2022-1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 BSR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6367321A (zh) * 2021-12-25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41912A1 (en) * 2022-01-28 2023-08-03 Zte Corporatio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bsr) techniques
WO2024036632A1 (zh) * 2022-08-19 2024-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Bsr增强调度方法以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35429A (zh) * 2022-09-28 2024-04-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8377A2 (en) * 2007-09-20 200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62894A (zh) * 2008-04-26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45436B1 (en) * 2007-04-30 2011-09-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of generating a data bloc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52013A (en) * 2007-06-19 2009-02-25 Nec Corp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rom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639997B2 (en) * 2008-09-03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ffer status report trigg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516104B (zh) * 2009-04-01 2011-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8377A2 (en) * 2007-09-20 200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62894A (zh) * 2008-04-26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et al..BS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R2-102805.《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0》.2010,第2-3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619A (zh) 2016-04-13
CN105491618A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618B (zh) 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US11202280B2 (en) Reporting method of terminal buffer state report (BSR), obtain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BSR from base sta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910522B (zh) 预编码矩阵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1588227B (zh) 执行缓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2300328B (zh)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US20090175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CN107360591A (zh)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EP3713122A1 (en) Method for replying with acknowledgement frame,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P362774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5777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123781A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03408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511037A (zh) 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21384A1 (zh) 一种无线帧的传输方法以及无线网络设备
JP2022549946A (ja) 復調参照信号の構成情報取得方法、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308246B2 (ja)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報告方法、取得方法、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505197A (zh) 一种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信息指示调制方式的方法
JP6658784B2 (ja)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報告方法、取得方法、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333281A (zh) 一种获取mbms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22927A (zh) 一种资源申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46706A (zh) 接入方法、ue的能力和/或操作特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519155A (zh) 参数配置装置及参数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