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328B -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328B
CN102300328B CN201110173813.7A CN201110173813A CN102300328B CN 102300328 B CN102300328 B CN 102300328B CN 201110173813 A CN201110173813 A CN 201110173813A CN 102300328 B CN102300328 B CN 102300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erformance
service network
type
mobile commun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38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328A (zh
Inventor
李奇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3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的移动通信装置。移动通信装置中具有无线模块与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系用以执行与服务网络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控制器模块系通过无线模块从服务网络接收性能询问消息,因应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第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无线模块之载波聚合能力,以及通过无线模块传送包括第一性能类型之性能信息消息至服务网络。

Description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关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mobile capability signaling)之技术,特别系有关于如何回报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能力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移动通信环境中,包括移动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之笔记型电脑、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等的使用者装置(User Equipment,UE)可与一或多个服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以取得通话服务、以及/或数据服务。在使用者装置与服务网络之间所进行之无线通信可使用各式无线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技术、全球进化型数据传输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Evolution,EDGE)技术、宽频分码多工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技术、分码多工接入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CDMA2000)技术、分时同步分码多工接入(Time Division-Synchronou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全球互通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长期演进强化(LTE-Advanced)技术等等。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所制订关于长期演进技术之规格标准书TS 36.331,使用者装置仅支持单载波之传输与接收,且使用者装置之性能系通过一「使用者装置类型(ue-Category)」参数传讯给服务网络端,该参数包含5个类型,各自代表5种由联合上下行传输率(combined downlink/uplink data rate)、混合式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等属性所组成之集合。
为了满足使用者对高传输速率之无线通信需求,必须进一步支持更广之传输频宽,于是便提出了载波聚合技术,其通过同时使用跨多载波的无线资源而得以扩大使用者装置能运用之有效频宽。尤其在难以取得额外之连续频宽时,载波聚合技术就显得特别有用。载波聚合技术可聚合两个以上之频带(frequency band),以建构出一较大之传输/接收频宽。被聚合之频带则被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意即为聚合所产生之频宽之一分量。由于无线通信已从单载波传输进展至多载波传输,原先的单载波无线通信能力传讯已不再适用,因此,亟需有一种新的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式,能够让使用者装置正确地回报其载波聚合能力给服务网络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一无线模块与一控制器模块。上述无线模块系用以执行与一服务网络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上述控制器模块系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从上述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一第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无线模块之载波聚合能力,以及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之一性能信息消息至上述服务网络。
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适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上述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一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一第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之载波聚合能力;以及传送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之一性能信息消息至上述服务网络。
本发明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一无线模块与一控制器模块。上述无线模块系用以执行与一服务网络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上述控制器模块系用以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从上述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上述无线模块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代表该等载波之一性能类型信息,并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至少一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服务网络回报上述无线模块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性能类型信息。
本发明之再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适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上述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一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代表该等载波之一性能类型信息;以及传送至少一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服务网络回报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性能类型信息。
关于本发明其他附加的特征与优点,此领域之熟习技术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根据本案实施方法中所公开之移动通信装置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得到。
附图说明
第1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移动通信环境。
第2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之消息序列图。
第3图系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之消息序列图。
第4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图。
第5图系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移动通信环境;
110~移动通信装置;
111~无线模块;
112~控制器模块;
120~服务网络;
121~接入节点;
122~控制节点;
123~核心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本章节所叙述的是实施本发明之范例,以下范例系以所附图式配合说明。然而,以下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之代表范例,并非代表实施本发明之所有方式,文中述及之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所制订之规格标准书系仅用以协助表达本发明之精神,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
第1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移动通信环境。在移动通信环境100中,移动通信装置110系无线连接至服务网络120以取得无线通信服务。服务网络120包括至少一接入节点121以及至少一控制节点122,其中接入节点121系由控制节点122调控以提供服务网络之无线传输与接收功能,且控制节点122系进一步连接至一核心网络123。移动通信装置110包括无线模块111,用以执行与服务网络120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无线模块111可进一步包括一基频(baseband)单元(未绘示)与一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未绘示),基频单元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以执行基频信号处理,包括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ADC)/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to 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gain)调整、调制与解调制、以及编码/解码等。射频模块可接收射频无线信号,并将射频无线信号转换为基频信号以交由基频模块进一步处理,或自基频信号模块接收基频信号,并将基频信号转换为射频无线信号以进行传送。射频模块亦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以执行上述射频转换,举例来说,射频模块可包括一混频器(mixer)以将基频信号乘上移动通信系统之射频中之一震荡载波,其中该射频可为宽频分码多工接入技术所使用之900兆赫、1900兆赫、或2100兆赫,或长期演进技术或长期演进强化技术所使用之900兆赫、2100兆赫、或2.6千兆赫,或视其它无线接取技术之标准而定。另外,移动通信装置110还包括控制器模块112,用以控制无线模块111以及其它功能模块(例如:用以提供人机界面之显示单元以及/或按键(keypad)、用以储存应用程序与通信协定之程序码之储存单元等)之运作状态。
明确来说,控制器模块112系控制无线模块111执行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UE capability transfer)程序,以进行无线通信能力传讯。第2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之消息序列图。在此实施例,服务网络120为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而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120之间所进行之无线通信系依循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规格标准书TS 36.331-版本9.0.0(以下简称为规格标准书TS 36.331)、规格标准书TS 36.306-版本9.0.0(以下简称为规格标准书TS 36.306)、规格标准书TS 36.814-版本9.0.0(以下简称为规格标准书TS 36.814)、以及/或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其它规格标准书。明确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10支持多载波之传输与接收,意即支持载波聚合技术。在开机后,移动通信装置110连接至服务网络120以取得无线通信服务。稍后,当服务网络120需要用到移动通信装置110之无线接入能力信息时,便藉由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UECapabilityEnquiry)消息至移动通信装置110,以发起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步骤S210)。为因应该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移动通信装置110决定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其载波聚合能力(步骤S220)。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10再传送包括该性能类型之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UECapabilityInformation)消息至服务网络120(步骤S230)。明确来说,该性能类型可为「使用者装置-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之能力」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中的「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不同于长期演进技术中所使用之「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本发明之「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所包含的5个类型,各自代表5种由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多天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载波聚合能力等属性所组成之集合。载波聚合能力可用以指示以下属性之任意组合,包括: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之一第一指标、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之一第二指标、以及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radiofrequency)进程(process)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载波聚合之一第三指标。
在一实施例,可通过储存了每个类型的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的对照表来决定上述性能类型,范例如下所示:
表格1.
在表格1中,类型1~5系保留予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legacy)系统所用,例如:长期演进系统、宽频分码多工接入系统等等,因旧有系统仅支持单载波之传输与接收;而类型6~10系保留予长期演进强化系统所用,因长期演进强化系统支持多载波之传输与接收,意即,属于类型6~10之一的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同时操作2个载波。明确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上行传输率或下行传输率可由表格1中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接收之最大下行共享通道传输区块比特数(Maximum number of DL-SCH transport blockbits received within a TTI)」栏位、以及「一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接收之下行共享通道传输区块之最大比特数(Maximum number of bits of a DL-SCH transportblock received within a TTI)」栏位来决定;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可由表格1中的「软通道比特之总数(Total number of softchannel bits)」栏位来决定;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多天线能力可由表格1中的「下行空间多工所支持之层最大数量(Maximum number of supportedlayers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DL)」栏位来决定。在另一实施例,对照表可进一步储存每个使用者装置类型的载波聚合能力属性,包括上述第一指标、第二指标、第三指标,如下所述:
表格2.
在表格2中,类型1~5系保留予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所用,例如:长期演进系统、宽频分码多工接入系统等等,因旧有系统仅支持单载波之传输与接收;而类型6~10与类型11~15系保留予长期演进强化系统所用,因长期演进强化系统支持多载波之传输与接收,意即,属于类型6~10之一的使用者装置可同时操作2个载波、属于类型11~15之一的使用者装置可同时操作3个载波。特别是,第一指标系用以指示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第二指标系用以指示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第三指标系用以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上述无线模块所支持之载波之聚合,其中,N值代表「否」、Y值代表「是」、NULL代表空值(意即可忽略该值)。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通信装置110亦具有与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进行通信之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系由任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所发起,则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决定另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单载波能力,如表格1或表格2中的类型1~5之一者,接着,再使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包括此另一性能类型、而非包括上述用以指示载波聚合能力之性能类型;或者,移动通信装置110可使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除了包括上述用以指示载波聚合能力之性能类型之外,再进一步包括此另一性能类型。
第3图系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之消息序列图。类似于第2图,本实施例中的服务网络120为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而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120之间所进行之无线通信系依循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规格标准书TS 36.331、规格标准书TS 36.306、规格标准书TS36.814、以及/或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其它规格标准书。明确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10支持多载波之传输与接收,意即支持载波聚合技术。在开机后,移动通信装置110连接至服务网络120以取得无线通信服务。稍后,当服务网络120需要用到移动通信装置110之无线接入能力信息时,便藉由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至移动通信装置110,以发起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步骤S310)。为因应该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移动通信装置110决定一性能参数之集合,至少包括其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以及该等载波之性能类型信息(步骤S320)。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10再传送至少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向服务网络120回报性能参数之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包括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以及该等载波之性能类型信息(步骤S330)。在一实施例,每个该等载波具有相同之能力,且上述性能类型信息包括了代表该等载波之单一性能类型,所以服务网络120在接收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时,可将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乘以性能类型信息所指示之传输率,并以所得结果决定出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最大传输率。在另一实施例,每个该等载波具有各自之能力,且上述性能类型信息包括了分别对应至该等载波之多个性能类型,也就是说,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包括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第一载波之性能类型、第二载波之性能类型、第三载波之性能类型、以此类推,所以服务网络120在接收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时,可将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每个载波之性能类型所指示之传输率加总起来,并以所得结果决定出移动通信装置110所支持之最大传输率。在上述两实施例中,每个性能类型皆可用以指示不同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多天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载波聚合能力等属性。关于性能类型之范例,可参考表格1中除了最后一行(column)以外之内容、或可参考表格2中除了最后四行以外之内容。需了解的是,该领域之熟习技艺人士当可根据上述所公开之实施例发展出其它变型之性能类型,且本发明不在此限。
在步骤S320,移动通信装置110可进一步决定以下属性之任意组合,包括: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之一第一指标、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之一第二指标、以及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载波聚合之一第三指标。因此,在步骤S330中所回报之性能参数集合可再包括上述所决定之属性组合。另外,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分批次或一次全部回报给服务网络120。在一实施例,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通过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一次全部回报给服务网络120;在另一实施例,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通过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及一或多个其它消息分批次回报给服务网络120。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通信装置110亦具有与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进行通信之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系由任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所发起,则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回报另一性能类型(例如:表格1或表格2中的类型1~5之一者)给服务网络120,用以指示单载波能力,而非回报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或者,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将此另一性能类型连同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一起回报给服务网络120。
第4图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图。本发明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可适用之移动通信装置系依循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规格标准书TS 36.331、规格标准书TS 36.306、规格标准书TS 36.814、以及/或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其它规格标准书,且适用之移动通信装置系连接到至少支持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一服务网络。首先,移动通信装置从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步骤S410),在此实施例,该性能询问消息为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且接收到该性能询问消息即表示服务网络欲发起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为因应该性能询问消息,移动通信装置决定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其载波聚合能力(步骤S420)。接着,移动通信装置再传送包括该性能类型之一性能信息消息至服务网络(步骤S430),并结束了此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通信装置亦具有与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进行通信之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系由任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所发起,则移动通信装置可决定另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单载波能力,如表格1或表格2中的类型1~5之一者,接着,再使上述性能信息消息包括此另一性能类型、而非包括上述用以指示载波聚合能力之性能类型;或者,移动通信装置可使上述性能信息消息除了包括上述用以指示载波聚合能力之性能类型之外,再进一步包括此另一性能类型。
明确来说,该性能类型可为「使用者装置-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接入之能力」信息元素中的「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不同于长期演进技术中所使用之「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本发明之「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所包含的5个类型,各自代表5种由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多天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载波聚合能力等属性所组成之集合。载波聚合能力可用以指示以下属性之任意组合,包括: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之一第一指标、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之一第二指标、以及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载波聚合之一第三指标。在一实施例,可通过储存了每个类型的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的对照表来决定上述性能类型,如表格1与表格2所示之范例。需了解的是,该领域之熟习技艺人士当可根据上述所公开之实施例发展出其它变型之性能类型,且本发明不在此限。
第5图系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图。本发明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可适用之移动通信装置系依循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规格标准书TS 36.331、规格标准书TS 36.306、规格标准书TS36.814、以及/或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其它规格标准书,且适用之移动通信装置系连接到至少支持长期演进强化技术之一服务网络。首先,移动通信装置从服务网络接收一性能询问消息(步骤S510)。明确来说,该性能询问消息可为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且接收到该性能询问消息即表示服务网络欲发起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为因应该性能询问消息,移动通信装置决定一性能参数之集合,包括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代表该等载波之一性能类型信息(步骤S520)。接着,移动通信装置再传送至少一性能信息消息以向服务网络回报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包括其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代表该等载波之一性能类型信息(步骤S530),于是结束了此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之流程。明确来说,该性能信息消息可为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且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分批次或一次全部回报给服务网络,进一步说明,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通过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一次全部回报给服务网络,或者,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通过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及一或多个其它消息分批次回报给服务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通信装置亦具有与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进行通信之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该使用者装置性能传递程序系由任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之旧有系统所发起,则移动通信装置可回报另一性能类型(例如:表格1或表格2中的类型1~5之一者)给服务网络,用以指示单载波能力,而非回报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或者,移动通信装置可将此另一性能类型连同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一起回报给服务网络。
在一实施例,每个该等载波具有相同之能力,且上述性能类型信息包括了代表该等载波之单一性能类型,所以服务网络在接收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时,可将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乘以性能类型信息所指示之传输率,并以所得结果决定出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最大传输率。在另一实施例,每个该等载波具有各自之能力,且上述性能类型信息包括了分别对应至该等载波之多个性能类型,也就是说,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可包括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最大载波数量、第一载波之性能类型、第二载波之性能类型、第三载波之性能类型、以此类推,所以服务网络在接收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时,可将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每个载波之性能类型所指示之传输率加总起来,并以所得结果决定出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最大传输率。在上述两实施例中,每个性能类型皆可用以指示不同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多天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载波聚合能力等属性。关于性能类型之范例,可参考表格1中除了最后一行以外之内容、或可参考表格2中除了最后四行以外之内容。需了解的是,该领域之熟习技艺人士当可根据上述所公开之实施例发展出其它变型之性能类型,且本发明不在此限。
在步骤S520,移动通信装置还可进一步决定以下属性之任意组合,包括: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之一第一指标、指示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之一第二指标、以及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载波聚合之一第三指标。因此,在步骤S530中所回报之性能参数集合可再包括上述所决定之属性组合,意即,上述所决定之属性组合也将连同上述性能参数之集合一起回报给服务网络。
本发明虽以各种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仅为范例参考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举例来说,本发明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亦可适用于任何使用长期演进强化之未来发展技术之移动通信装置与服务网络。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范围,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一无线模块,执行与一第一服务网络及第二服务网络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其中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属于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属于相较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为旧的一不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旧有系统;以及
一控制器模块,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从上述第一服务网络或上述第二服务网络接收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一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之载波聚合能力并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至上述第一服务网络,以及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二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二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单载波能力并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包括上述第二性能类型、或一并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与上述第二性能类型至上述第二服务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还指示了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上述无线模块之载波聚合能力系用以指示以下之任意组合:
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
一第一指标,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
一第二指标,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以及
一第三指标,用以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之聚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为适用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的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其具备不同数值以对应不同类型的长期演进强化的使用者装置,而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为适用相较于上述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为旧的一旧有系统的一第二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其具备不同数值以对应不同类型的旧有使用者装置。
5.一种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适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从一第一服务网络或一第二服务网络接收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其中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属于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属于相较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为旧的一不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旧有系统;
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一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一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之载波聚合能力,并传送一性能信息以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至至上述第一服务网络;以及
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二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二性能类型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单载波能力,并传送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包括上述第二性能类型、或一并包括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与上述第二性能类型至上述第二服务网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还指示了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上述无线模块之载波聚合能力系用以指示以下之任意组合:
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最大数量;
一第一指标,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
一第二指标,用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以及
一第三指标,用以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上述移动通信装置所支持之载波之聚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为适用一长期演进强化系统的一第一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其具备不同数值以对应不同类型的长期演进强化的使用者装置,而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为适用相较于上述长期演进强化系统为旧的一旧有系统的一第二使用者装置类型参数,其具备不同数值以对应不同类型的旧有使用者装置。
9.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一无线模块,执行与一第一服务网络与一第二服务网络之间之无线传输与接收,其中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属于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属于相较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为旧的一不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旧有系统;以及
一控制器模块,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从上述第一服务网络或上述第二服务网络接收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一服务网络,而决定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载波聚合能力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用于该等载波之一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用于该等载波之至少一性能类型,并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回报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或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和至少一其他消息以向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分批次回报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以及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二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二性能类型信息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单载波能力,并通过上述无线模块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回报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信息、或经由至少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向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回报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信息连同上述所支持的载波的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每个该等载波具有相同之能力,且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用于该等载波之单一性能类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指示了该等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每个该等载波具有各自之能力,且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分别对应至该等载波之多个性能类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每个上述性能类型指示了其所对应之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移动通信装置,其中上述控制器模块还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以下之任意组合:
一第一指标,用以指示上述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
一第二指标,用以指示上述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以及
一第三指标,用以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聚合,
其中所决定之上述第一指标、上述第二指标、以及上述第三指标系连同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一并经由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回报给上述第一服务网络。
15.一种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适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从一第一服务网络或一第二服务网络接收一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其中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属于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属于相较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为旧的一不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旧有系统;
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一服务网络,而决定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载波聚合能力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以及用于该等载波之一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用于该等载波之至少一性能类型,并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回报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或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和至少一其他消息以向上述第一服务网络分批次回报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以及
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是接收自上述第二服务网络,而决定一第二性能类型信息以指示上述移动通信装置的单载波能力,并传送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以向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回报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信息、或经由至少一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向上述第二服务网络回报上述第二性能类型信息连同上述所支持的载波的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每个该等载波具有相同之能力,且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用于该等载波之单一性能类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指示了该等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每个该等载波具有各自之能力,且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包括分别对应至该等载波之多个性能类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其中每个上述性能类型指示了其所对应之载波之上行传输率、下行传输率、混合式自动重传处理能力、以及多天线能力。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之无线通信能力传讯方法,还包括因应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询问消息而决定以下之任意组合:
一第一指标,用以指示上述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位于相同频带;
一第二指标,用以指示上述所支持之载波是否为相邻之载波;以及
一第三指标,用以指示是否由单一射频进程或单一频率处理单元进行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聚合,
其中所决定之上述第一指标、上述第二指标、以及上述第三指标系连同上述所支持之载波之最大数量与上述第一性能类型信息一并经由上述使用者装置性能信息消息回报给上述第一服务网络。
CN201110173813.7A 2010-06-25 2011-06-24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0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862910P 2010-06-25 2010-06-25
US61/358,629 2010-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328A CN102300328A (zh) 2011-12-28
CN102300328B true CN102300328B (zh) 2015-03-11

Family

ID=4454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38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0328B (zh) 2010-06-25 2011-06-24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06257B2 (zh)
EP (2) EP2515563A1 (zh)
CN (1) CN102300328B (zh)
TW (1) TWI4453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0365B2 (ja) 2009-10-26 2011-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セッサ
US20110267948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Koc Ali T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649326B2 (en) * 2010-07-06 2014-02-1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378370B (zh) * 2010-08-13 2014-10-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聚合能力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2099404A2 (en) * 2011-01-18 2012-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e capability re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7584B2 (en) * 2011-05-30 2016-01-1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9137804B2 (en) * 2011-06-21 2015-09-15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77398B2 (en) * 2011-08-22 2016-03-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signaling
US9026560B2 (en) * 2011-09-16 2015-05-05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center capability summarization
AU2013220635A1 (en) 2012-02-15 2014-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multicarrie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figuration
GB2500582B (en) * 2012-03-23 2016-09-14 Broadcom Corp A signa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3147680A2 (en) * 2012-03-26 201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band combinations with reduced performan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9456337B2 (en) * 2012-03-30 2016-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322370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reduced user equipment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4112848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n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30187B2 (en) 2013-01-31 2018-03-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Billing related information reporting
KR102025385B1 (ko) * 2013-02-26 2019-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 내의 캐리어 집적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능력에 따른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45332B1 (ko) * 2013-03-26 2019-11-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랜을 이용해서 트래픽을 오프 로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MX344184B (es) 2013-04-05 2016-12-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e, nodo de red y metodos de asistencia a las mediciones en configuracion de señal mixta.
JP6253263B2 (ja) * 2013-05-31 2017-1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ユーザ装置種類情報通知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種類情報受信方法
WO2014190550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1350348B2 (en) 2014-03-13 2022-05-3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he transfer of radio capability information
KR102310991B1 (ko) * 2014-03-26 2021-10-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분할 복신 및 주파수 복신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신호 교환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94119B1 (ko) * 2014-05-09 2022-05-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성능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099638B (zh) 2014-05-09 2020-08-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用户设备性能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41827B1 (ko) * 2014-05-16 2021-04-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80929B1 (en) * 2014-08-15 2019-07-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US9998264B2 (en) 2015-04-10 2018-06-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FI3783947T3 (fi) * 2015-05-15 2024-04-18 Huawei Tech Co Ltd Laite ja menetelmä kantoaaltojen yhdistämiskyvyn raportoimiseksi ja kantoaallon mittaamiseksi
US10326509B2 (en) 2015-05-28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budget enhancements for single receiver devices
JP2018525720A (ja) * 2015-06-30 2018-09-06 ビザ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サービス アソシエーション 動的な携帯型通信システム
JPWO2017026334A1 (ja) * 2015-08-13 2017-09-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情報通知方法及び情報受信方法
US9882987B2 (en) 2015-11-12 2018-01-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ally switching user equipment categories for adaptive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6236098B2 (ja) * 2016-02-15 2017-11-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10432366B2 (en) 2016-05-03 2019-10-01 Apple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US10660025B2 (en) 2016-06-23 2020-05-19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dual cellular system aggregation
JP2018528625A (ja) 2016-07-22 2018-09-27 ベイジン シャオミ モバイル ソフトウェア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情報送受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0089064A (zh) * 2016-12-19 2019-08-02 英特尔Ip公司 上报移动用户设备所支持的蜂窝能力组合
CN108282774B (zh) * 2017-01-06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通信设备的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10812968B2 (en) * 2017-11-09 2020-10-20 Mediatek Inc. Flexible signaling of capability of UE processing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457351B2 (en) 2017-11-09 2022-09-27 Mediatek Inc. Flexible signaling of capability of UE processing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750501B2 (en) 2018-05-04 2020-08-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ual connectivity capability exchange
US10609754B2 (en) 2018-06-26 2020-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on of multiple in multiple out network layers across carriers to optimize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JP7385648B2 (ja) * 2018-08-09 2023-11-22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報告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2188479B (zh) * 2019-07-05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设备
EP4118856A4 (en) * 2020-03-11 2023-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UNIT REPORT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RECODER CALCULATION
EP4331247A1 (en) * 2021-04-29 202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bility reporting based on wireless device cooperation
US11665529B2 (en) 2021-05-17 2023-05-30 T-Mobile Usa, Inc. Modular capability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3016652A1 (en) * 2021-08-13 2023-02-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5038076A (zh) * 2022-06-14 2022-09-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能力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540A (zh) * 2005-11-16 2008-11-19 英属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无线通信接入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51209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3270B2 (en) * 2006-05-05 2013-06-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justed handoff parameters based on receiver classification
JP5379912B2 (ja) * 2009-04-24 2013-12-25 聯發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マルチキャリアofdm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ア割り当て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144245A1 (en) * 2009-06-08 2010-1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mapping between harq processes an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US9113491B2 (en) * 2009-07-22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ixed single and multiple carrier network
US8386875B2 (en) * 2009-08-07 2013-0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HARQ operations during transmission mode changes
US20110128919A1 (en) * 2009-11-30 2011-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cei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05976A1 (en) * 2010-02-19 2011-08-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UE Specific Signaling Carrier Indicato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001750B2 (en) * 2010-04-05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i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540A (zh) * 2005-11-16 2008-11-19 英属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无线通信接入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51209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oposal for UE Categories and Capabilities";Huawe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1bis R1-103459》;20100622;第2-3节 *
NTT DOCOMO等."UE Categories for Rel.10".《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1 R1-103348》.2010, *
NTT DoCoMo等."UE categorie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 R1-073439》.2007, *
ZTE."Discussion 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3GPP TSG RAN WG2 #70bis R2-103719》.20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3971A (en) 2012-01-16
US20110319069A1 (en) 2011-12-29
CN102300328A (zh) 2011-12-28
EP2400790A1 (en) 2011-12-28
US8606257B2 (en) 2013-12-10
TWI445368B (zh) 2014-07-11
EP2515563A1 (en)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0328B (zh) 适用于无线通信能力传讯之移动通信装置
CN101527946B (zh) 用于无线网络选择和切换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EP3282791A1 (en)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equipments thereof
US9893786B2 (en) Multi-link beamforming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60 GHz wireless networks
US10237872B2 (en) Techniques for group-based spatial stream assignment signaling in 60 GHz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38479A (zh) 移动通讯装置以及无线资源的设定更新方法
CN105610558A (zh) 行动通讯装置及逻辑信道优先排序的方法
CN104137574A (zh) 数据传输、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5515745B (zh)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90320425A1 (en) Parameter encod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220255671A1 (en) Acknowledgment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02932844A (zh) 一种提升无线网络通信吞吐量的方法及网络节点装置
CN1092751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49405A1 (zh) 传输/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45781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站点和接入点
US10411942B2 (en) Techniques for using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CN110022554A (zh) 处理通信装置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2209356A (zh) 传输终端能力的方法、重定位、系统间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179676B (zh) 用于增强接入试探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68415B (zh)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05215A1 (en) Group-addressed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CN108322287A (zh) 一种重调时pusch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59267A (zh) 一种多载波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565417A (zh)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6419435B (zh) 传输/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