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0719B -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0719B
CN105490719B CN201410476739.XA CN201410476739A CN105490719B CN 105490719 B CN105490719 B CN 105490719B CN 201410476739 A CN201410476739 A CN 201410476739A CN 105490719 B CN105490719 B CN 105490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uplink access
communication node
access signal
resourc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0719A (zh
Inventor
刘文豪
郭森宝
毕峰
郁光辉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76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19B/zh
Priority to EP15842659.3A priority patent/EP319706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78393 priority patent/WO2016041358A1/zh
Priority to US15/511,962 priority patent/US1027131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49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0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LTE-Advanced系统;解决了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LTE-Advanced系统,实现了通信双方对上行接入波束的配置确认。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长期演进高级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system,LTE-Advanced),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上行接收波束索引处理的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由于使用了高的载波频率进行数据传输,其平均路损会比LTE系统的大,例如采用28GHz的载频进行传输,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011
其中,R为小区覆盖的半径,λ为对应载波的波长。
计算得出高频路损值与LTE路损值的平均比例信息为: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012
在高频通信中为了保证覆盖,即接收侧满足最小SINR要求,需要提高发送和接收机增益。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013
其中,Gt为发送天线增益,Gr为接收天线增益。
LTE通信需求最高要求达到覆盖100km的区域,如果按照最高覆盖,仅仅考虑平均路损(空旷区域),那么高频通信最高可以考虑覆盖达到1km的区域。如果考虑实际高频载波的空气吸收(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雨衰以及阴影衰落敏感等特点,实际可以支持的覆盖要小于1km。
如果高频通信支持最大1km覆盖,与LTE系统相比,相同的覆盖区域可以获得的SINR比不同,前者比后者存在至少20dB的信噪比下降,为了保证高频通信与LTE系统覆盖范围内具有近似的SINR,需要保证高频通信的天线增益。由于高频通信具有更短的波长,从而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更多的天线元素可以提供更高的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
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采用波束赋型的方式来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更窄的波束要求收发端进行更精确的波束对准。由LTE先前的设计思想可知,要想得到好的波束赋型效果需要准确获得信道的状态信息,从而从信道的状态信息中获得波束赋型的权值。而获得较好的波束赋型权值,对于作为发送端的第一通信节点来说,作为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节点需要反馈下行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权值,对于接收端来说,发送端需要反馈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权值,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采用最优的波束发送下行业务,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采用的最优的波束发送上行业务。这时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第一通信节点在获得权值前,无法利用最优的波束覆盖到接收端,从而接收端无法对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或者即使第一通信节点覆盖到第二通信节点,但是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达到第一通信节点的同样的覆盖,反馈的内容第一通信节点无法获知,从而也不能进行波束权值的选择和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解决了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同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建立连接的另一个载波对应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另一个载波对应的第一通信节点可能和本第一通信节点是同一个或者是物理位置分开的另一个第一通信节点。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预先约定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优选的,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任意多个方式划分:
利用频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利用时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利用码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优选的,所述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频域资源集;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时域资源集;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码域资源集。
优选的,所述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还包括:
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将上行发射波束分为M组,采用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发送不同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每个上行发射波束组包含至少一个上行发射波束,分组后每个上行发射波束通过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唯一确认。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具体为: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上接收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具体为以下任一:
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的波束资源集;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对应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发射波束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依据以下标准的任一或任意多个将上行发射波束划分为多个上行发现波束组: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序列资源集。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依据以下标准的任一或任意多个将上行发射波束划分为多个上行发现波束组: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序列资源集。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资源集配置模块,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上行接入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
响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资源集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同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建立连接的另一个载波对应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另一个载波对应的第一通信节点可能和本第一通信节点是同一个或者是物理位置分开的另一个第一通信节点。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预配置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预先约定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该装置包括:
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上行发射波束分为M组,采用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发送不同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每个上行发射波束组包含至少一个上行发射波束,分组后每个上行发射波束通过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唯一确认。
优选的,所述响应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上接收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具体为以下任一:
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的波束资源集;
索引确认单元,用于根据对应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发射波束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然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再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实现了通信双方对上行接入波束的配置确认,解决了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时域资源集指示接收波束索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时域资源集指示接收波束索引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频域资源集指示接收波束索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时域和频域资源集联合指示波束索引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时域、频域资源集联合序列集合指示接收波束索引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上行接入响应信号的附加区域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接入信号质量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上行接收波束索引处理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八提供的又一种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获得较好的波束赋型权值,对于作为发送端的第一通信节点来说,作为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节点需要反馈下行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权值,对于接收端来说,发送端需要反馈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权值,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采用最优的波束发送下行业务,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采用的最优的波束发送上行业务。这时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第一通信节点在获得权值前,无法利用最优的波束覆盖到接收端,从而接收端无法对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或者即使第一通信节点覆盖到第二通信节点,但是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达到第一通信节点的同样的覆盖,反馈的内容第一通信节点无法获知,从而也不能进行波束权值的选择和正常通信。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发现过程,通过这个发现过程使得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得以发现对方,从而利用最优的权值进行通信。
可以将发现过程看做是训练的过程,发送端预先发送若干个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以及用于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资源集,使得接收端可以了解这些上行接收波束的资源集信息,进而第二通信节点根据自身的天线能力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在第一通信节点给定的上行接入信号的资源集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发送端可以通过传统的4G(如LTE)载波发送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也可以在高频载波上发送。当第二通信节点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接收波束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质量确定最优的上行接入波束方向。第一通信节点将携带上行接入质量指示的上行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节点。
上行接入信号质量定义方法较多,例如可以采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检测值同噪声的比值,或者上行接入信号的检测值同某个门限的比值等,进一步将上行接入信号质量量化为若干个比特。
在第一通信节点侧,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或广播的方式通知第二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接收上行接入信号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波束指示方式及相关的配置信息来指示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来指示接收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收波束组的资源集信息;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来指示接收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收波束组的资源集信息;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序列资源集来指示接收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收波束组的资源集信息;
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以下波束识别方式中至少之一来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
检测预定义时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
检测预定义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
按照预定义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检测上行接入信号采用的码序列;
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采用预定义的方式按照所述的波束识别方式检测上行接入信号。
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采用广播和或高层信令的方式通知第二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波束组的资源集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若同时处于传统网络和高频网络覆盖,可以通过已经建立连接的传统网络发送高层信令,也可以通过高频网络的广播信道发送。
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将上行接收波束划分为N组,其中M>0,组内至少包括一个接收波束。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来分波束组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上行接收波束组与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分波束组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上行接收波束组与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码域资源集分波束组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上行接收波束组与上行接入信号的码域资源集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码域资源集对应不同序列。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分波束组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时域资源集与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分波束组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频域资源集与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码域资源集来分波束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时,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频域资源集与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在第二通信节点侧,第二通信节点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方式和/或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知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波束指示方式及相关的配置信息来识别上行发射波束索引:
采用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来区别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索引;
采用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来区别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索引;
采用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码域资源集来区别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索引;
所述上行发射波束索引是指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知的上行接入信号资源集所确定的各上行波束对应的资源集集。
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可以通过以下上行发射波束指示方式中至少之一来区分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信息:
在预定义的时域资源集上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区分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信息;
在预定义的频域资源集上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区分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信息;
在预定义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区分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至少包括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
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时,携带反馈下行波束索引识别的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采用以下之一反馈下行波束索引识别的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时域资源集反馈下行波束索引识别的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通过频域资源集反馈下行波束索引识别的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通过码域资源集反馈下行波束索引识别的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节点可以采用预定义的方式获得波束指示方式。
第二通信节点可以通过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波束指示方式。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时域资源集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获得时域资源集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频域资源集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获得频域资源集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的方式获得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时域资源集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预定义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时域资源集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频域资源集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预定义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频域资源集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利用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来反馈下行波束索引时,采用预定义的方式,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应该有一致的预定义序列集合与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通信节点以分组的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时,第二通信节点可以通过以下波束指示方式中至少之一区分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
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
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
利用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
利用上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在实际系统应用中波束的概念指的是波束可以减少第一通信节点的信号功率在无用方向上的泄露,保证信号功率的方向特性,增强第一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
所述下行波束索引用于使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查找到对应的波束,实际反馈的可以是所述索引的相关信息,例如:时域资源集索引、频域资源集索引,下行信号序列索引等或与这些索引等价的值。但凡能表达与本发明中所述下行波束索引相关或者等价的索引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接收上行接入信号,接收波束可以覆盖基站要求覆盖的区域。
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N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N个时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本基站通过广播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如果,终端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N个时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所述对应关系。
终端获得N个时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后,通过在对应时域资源集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向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组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根据约定的时间在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上接收上行接入信号识别基站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情况。例如图1所示。其中时域资源集可以包括多个时间单元的集合。时间单元可以为微帧,子帧,半帧,无线帧,基本时间单元等。
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后通过波束赋形方式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接入的识别信息。基站发送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上行接入质量指示消息。
终端接收到应答消息后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1: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时域资源集可以包括占用的时间单元索引和/或持续时间。其中持续时间可以以包含的时间单元个数来体现。其中持续时间也可以为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重复次数。
表1
上行接收波束组索引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
0 时域资源集0
1 时域资源集1
7 时域资源集7
假设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消息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在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时域资源集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假设终端利用4个上行发射波束可以基本覆盖终端需要覆盖的上行发射区域。终端以时分的方式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时间资源集发送多次上行接入信号以覆盖不同的上行接收发射波束,上行波束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151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161
表2中终端根据上行发射的时域资源集区分上行发射波束。基站将接收波束组分为8个时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
终端在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时间资源集在不同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上接收终端的上行接入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接收到应答消息后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了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6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对应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16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和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基站可以通过本基站的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载波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其中时域资源集可以包括占用的时间单元索引和/或持续时间。其中持续时间可以以包含的时间单元个数来体现。其中持续时间也可以为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重复次数。
表3
上行接收波束组索引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
0 时域持续集0
1 时域持续集1
15 时域持续集15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发射波束的时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在对应的时域资源集向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假设终端利用4个上行发射波束可以基本覆盖终端需要覆盖的上行发射区域。终端以时分的方式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时间资源集发送多次上行接入信号以覆盖不同的上行发射接收波束,上行波束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171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181
基站将接收波束分为16个时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终端在每个接收波束对应的时间持续集上发送4次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在时间资源集所对应的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接收到应答消息后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其中终端发送的4次上行接入信号的波束可以是时分发送也可以在时间上部分重叠。
子实施例3
假设基站利用了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6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对应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16个时域资源集分别和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基站可以通过本基站的载波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其中时域资源集可以包括占用的时间单元索引和/或持续时间。其中持续时间可以以包含的时间单元个数来体现。其中持续时间也可以为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重复次数。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发射波束的时域资源集,终端在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时域资源集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假设终端利用4个上行发射波束可以基本覆盖终端需要覆盖的上行发射区域。终端以时分的方式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时间资源集发送多次上行接入信号以覆盖不同的上行接收发射波束,上行波束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572109920000191
基站将上行接收波束组分为16个时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终端在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时间持续集上发送4次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在不同接收方向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终端发送的4次上行接入信号的波束可以是时分发送也可以在时间上部分重叠。
应答消息包括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按表5由低向高排列如下
表5
[b1 b0] 优先级
0 0 0
0 1 1
1 0 2
11 3
终端接收到上行发射波束索引0和上行波束索引2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的应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的PQI字段分别为[00]和[1 0]。终端从多个上行接入响应中选取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为2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二: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N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频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
如果,终端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N个时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所述对应关系。
终端获得N个频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后,通过在对应频域资源集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向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组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例如图3所示。基站和终端仅仅通过频域资源集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所述频域资源集包括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频域资源位置和/或上行接入信号占用的频域带宽。
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后通过波束赋形方式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接入的识别信息。基站发送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上行接入质量指示消息。
终端接收到应答消息后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1:
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8个上行接收波束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和8个下行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
表6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
0 频域资源集0
1 频域资源集1
2 频域资源集2
3 频域资源集3
4 频域资源集4
5 频域资源集5
6 频域资源集6
7 频域资源集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频域资源集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多个频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当基站在频域资源集6处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发送对应频域资源集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最优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即可确认最优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了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0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10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和10个下行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7所示。
表7
上行接收波束索引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
0 频域带宽0
1 频域带宽1
2 频域带宽2
3 频域带宽3
4 频域带宽4
5 频域带宽5
6 频域带宽6
7 频域带宽7
8 频域带宽8
9 频域带宽9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频域带宽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多个频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当基站在频域带宽6处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发送对应频域带宽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最优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即可确认最优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3
假设基站利用了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6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16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10个频域资源集分别和16个下行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8所示。
表8
上行接收波束索引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
0 频域带宽0
1 频域带宽1
9 频域带宽9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频域带宽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多个频域资源集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当基站在频域带宽6处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发送对应频域带宽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最优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即可确认最优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三: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N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至少包括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可以通过本基站向终端发送广播和或高层信令,也可以通过已经与本终端建立连接的其他基站向终端发送高层信令。
终端获得N个上行接入序列集合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后,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向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组发送对应序列集合的上行接入信号。例如图5所示。基站和终端通过序列集合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所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
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后通过波束赋形方式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行接入的识别信息。基站发送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上行接入质量指示消息。
终端接收到应答消息后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1:
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和8个上行接入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9所示。
表9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集合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上接收对应上行接收波束组的上行接入序列,当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所用序列为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中的序列,基站发送对应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接收波束。基站在之后的时间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采用所述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基站利用了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0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对应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10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分别和10个上行接入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0所示。
表10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7
8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8
9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9
假设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序列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所用序列为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中的序列,基站发送对应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接收波束。基站在之后的时间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采用所述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3:
基站利用了32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32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32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对应32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32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分别和10个上行接入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1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
3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31
假设终端在接入基站建立连接之前已经与同一覆盖下的传统节点建立连接,传统节点通过高层信令的方式通知终端上行接收波束组的上行接入信号资源配置。此处已经建立连接的传统节点为LTE节点,正在接入的基站为毫米波节点。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所用序列为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中的序列,基站发送对应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接收波束。基站在之后的时间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采用所述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四: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X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和Y个上行接入波束的时域资源集组成X*Y=N个序列时域资源集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X≥1,Y≥1。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序列时域资源集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
基站将上行接收波束分为nG个组,nG>1,组内至少包括一个接收波束,组内同时接收,组间时分接收,组内接收所述预定义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终端通过调整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间组合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以覆盖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和发射波束组合。
如果,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获得N个序列时域资源集合分别与N个下行波束索引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系统消息,获得所述对应关系。终端利用对应N个序列时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保证基站的各个上行接收波束都能收到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和终端通过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序列集合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索引。其中每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一个时域资源集。
例如: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等。
子实施例1: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索引,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分别和8个上行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时域集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所用序列为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序列集合6中的序列,基站发送对应上行接入信号时间序列集合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接收波束。基站在之后的时间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采用所述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了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10个上行接收波束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0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分别对应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10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分别和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3所示。
表13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7
8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8
9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合9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所用序列为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序列集合6中的序列,基站发送对应上行接入信号时间序列集合6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识别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接收波束。基站在之后的时间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采用所述上行接收波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若同一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接入信道接收到上行接入响应信号,根据上行接入信号质量字段选取质量优的上行接入响应信号对应的上行波束作为上行最优发射波束。应答消息包括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按表14由低向高排列如下:
表14
[b1 b0] 优先级
0 0 0
0 1 1
1 0 2
11 3
终端接收到上行发射波束索引0和上行波束索引2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的应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的PQI字段分别为[00]和[1 0]。终端从多个上行接入响应中选取上行发射波束索引为2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五: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X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和Y个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组成X*Y=N个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X≥1,Y≥1。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序列频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本基站通过广播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如果,终端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N个序列频域资源集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所述对应关系。基站和终端通过上行接入信号频域序列集合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索引。终端利用对应N个序列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保证覆盖基站的各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每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一个频域资源集。
例如: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等。
子实施例1: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分别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5所示。
表15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6上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频域资源集,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与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6所示。
表16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
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0
1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1
2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2
3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3
4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4
5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5
6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6
7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7
8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8
9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9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频域资源集信息,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上行接入信号。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按表5由高向低排列如表17所示。
表17
[b1 b0] 优先级
0 0 3
0 1 2
1 0 1
11 0
终端接收到上行波束索引0和上行波束索引2发送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的PQI字段分别为[0 0]和[1 0]。终端从中选取上行波束索引为0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六: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X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资源集和Y个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组成X*Y=N个时域和频域联合位置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序列时域频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如果,终端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N个时域频域资源集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所述对应关系。基站和终端通过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集合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终端利用对应N个时域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上行接入信号覆盖基站的各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其中每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时域资源集和一个频域资源集。例如图4所示,其中,BFn为上行接收波束索引。这里不限制基站配置给终端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基站和终端通过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资源集来识别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
例如: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联合位置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等。
子实施例1: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联合位置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8所示。
表18
上行接收波束索引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联合位置
0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0
1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1
2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2
3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3
4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4
5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5
6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
7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6上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频域资源集,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了10个上行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10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10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10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或者基站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10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和10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9所示。
表19
上行接收波束组 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
0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0
1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1
2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2
3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3
4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4
5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5
6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
7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7
8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8
9 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9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能力对上行发射波束进行分组,组间通过时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内通过码分的方式区别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终端根据时分确定上行发射波束的组索引,根据码分确定上行发射波束的组内索引,根据组索引和组内索引终端可以确定唯一的上行发射波束索引。终端从组索引idxG和组内索引idxInG发射上行接入信号之后会接收对应idxG和idxInG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6上检测到所述时域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上行接入信号识别信息和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上行接入信号识别信息包括对应上行接入信号的时间资源集和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对应上行接入信号的时间资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上行接入的时间与上行接入响应的定时关系,例如上行接入信号的发送时间为tTx则在tTx+n发送对应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其中n为发送和响应上行接入的定时时间单位,n>0;
上行接入的时间与上行接入响应满足一定时延的定时关系,例如上行接入信号的发送时间为tTx,基站在tTx+n~tTx+n+tWindow发送对应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其中n为发送和响应上行接入的定时时间,tWindow是响应上行接入的时间窗,tWindow>0,基站在这个时间窗之内都可以响应上行接入信号;
上行接入的持续时间与上行接入响应满足一定的定时关系,例如上行接入信号的发送时间为tTx、持续时间为tDura,基站在时间tTx+n+k*tDura响应上行接入信号,其中n为发送和响应上行接入的定时时间,k为基于接入序列持续时间的时间偏移粒度,k>0;
对应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位置与上行接入响应频域位置对应关系,例如上行接入信号的发送频域资源为fReLow~fReHigh则在fReLow-Δ1~fReHigh+Δ2频域范围发送对应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其中,fReLow为上行接入信号所在频域的最低索引,fReHigh为上行接入信号所在频域的最高索引。Δ1和Δ2为发送和响应上行接入的频域偏移单位,Δ1>0,Δ2>0;
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位置与上行接入响应频域位置对应关系,例如上行接入信号的发送频域资源为fReLow~fReHigh则上行接入响应在系统带宽跳频传输,例如前半响应的频域位置在fMin+fReLow+Δ1~fMin+fReLow+lenAll/2+Δ1,后半响应的频域位置在fMax-fRe-+lenAll/2-Δ2~fMax-fRe–Δ2其中lenAll为上行接入信号占用的带宽;
或者根据上行接入信号的时间和频域资源确定一个隐含的接收扰码seqRX=a*tTx+b*fReLow,其中a>0,b>0。
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比特隐含于上行接入响应的数据比特,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及对应的扰码如表20,表20中优先级列的数值越高标明上行接入信号质量越高。
表20
[b1 b0] 优先级 扰码
0 0 3 [0 0 0 0 …]
0 1 2 [1 0 1 0 …]
1 0 1 [0 1 0 1 …]
1 1 0 [1 1 1 1 …]
终端接收到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和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2和组内索引2发送的上行接入的响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分别按照PQI字段[0 0]和[1 0]对应的扰码解扰正确解调。终端从中选取上行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实施例七:
假设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N个上行接收波束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X个上行接入信号时域资源集和Y个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以及S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集合组成X*Y*S=N个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N个序列、时域、频域资源集分别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或者由同一覆盖下的已经同终端建立连接的另一个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如果,终端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N个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与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需要首先接收所述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获得所述对应关系。基站和终端通过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以及时域和频域集合来覆盖基站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组。终端利用对应N个时域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以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上行接入信号覆盖基站的各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例如图5所示,其中每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以及时域频域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序列集合、一个时域资源集和一个频域资源集。
例如: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时域、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1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1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1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1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或者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0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0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0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0。
上行接入信号序列频域资源集集合1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使用上行接入信号集合1中序列,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时域资源集1和上行接入信号发送频域资源集1,等。
子实施例1:
假设基站利用了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时域、频域资源集分别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上行接收波束组 序列和时域、频域资源集
0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0
1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1
2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2
3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3
4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4
5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5
6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
7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一个或多个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能力对上行发射波束进行分组,组内通过码分的方式区别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间通过时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组合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上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对应上行发射波束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确认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2:
假设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基站利用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上行接收区域。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对应于8个下行发射波束组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基站和终端预定义了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和时域、频域联合位置集合分别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
上行接收波束组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
0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0
1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1
2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2
3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3
4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4
5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5
6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6
7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资源集7
终端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广播和或高层信令识别上行接入信号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信息,这时终端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能力对上行发射波束进行分组,组内通过码分的方式区别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间通过时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
上行接收波束组同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基站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也可以由同本终端已建立连接的其它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基站接收到终端选择上行接入信号时域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基站在上行接收波束组6上检测所述时域频域资源集的上行接入信号,基站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包括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比特隐含于上行接入响应的数据比特,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及对应的扰码如表23,表23中优先级列的数值越高标明上行接入信号质量越高。
表23
[b1 b0] 优先级 扰码
0 0 3 [0 0 0 0 …]
0 1 2 [1 0 1 0 …]
1 0 1 [0 1 0 1 …]
1 1 0 [1 1 1 1 …]
终端接收到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和上行发射波束组索引2和组内索引2发送的上行接入的响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分别按照PQI字段[0 0]和[1 0]对应的扰码解扰正确解调。终端从中选取上行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3:
假设基站1利用8个接收波束组接收接入信号,基站1利用8个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基站需要覆盖的接收区域。基站1和基站2预定义了对应于8个接收波束组的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基站1和基站2预定义了8个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8个接收波束组,
或者基站1和基站2通过回程信令交互获知所述8个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合分别和8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4所示。
表24
接收波束组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
0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0
1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1
2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2
3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3
4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4
5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5
6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6
7 序列、时域和频域联合集7
基站2选择不同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时域和频域集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发送接入信号。基站2根据自身的波束能力对接入发射波束进行分组,组内通过频分的方式区别不同的接入发射波束,组间通过时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接入发射波束。
基站1在接收波束组6上检测所述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接入信号,基站1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基站1向基站2发送接入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包括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PQI),附加在接入信号识别字段之后,其中指示比特个数nPQI=2,指示的质量状况及对应的扰码如表25,表25中优先级列的数值越高标明上行接入信号质量越高。
表25
[b1 b0] 优先级
0 0 3
0 1 2
1 0 1
1 1 0
基站2接收到对应发射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和发射波束组索引2和组内索引2的接入的响应消息,分别记为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RAR_txBeam0和RAR_txBeam2,基站1解调PQI字段从中选取上行波束组索引0组内索引0的波束作为最优的上行发射波束。
子实施例4:
假设终端1利用4个接收波束组接收接入信号,终端1利用4个接收波束组可以基本覆盖终端1需要覆盖的接收区域。终端1和终端2预定义了4个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分别对应4个接收波束组,
或者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2关于终端1的接入信号序列和时域、频域资源集和4个接收波束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6所示。
表26
接收波束组 序列和时域、频域资源集
0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0
1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1
2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2
3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3
4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4
5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5
6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
7 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7
终端1通过检测下行信号接收基站高层信令识别终端2的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信息,终端1选择不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一个或多个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终端1根据自身的波束能力对发射波束进行分组,组内通过码分的方式区别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间通过频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
接收波束组同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在终端之间事先约定好。
终端2接收到终端1选择接入信号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6中一个或者几个接入信号。
终端2在接收波束组上检测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序列、时域和频域资源集,终端2检测到所述接入信号后向终端1发送接入响应消息。
终端1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发射波束的接入响应消息确认满足传输的发射波束。
以上各个实施例的方案之间可以以某种组合方式产生一些组合方案,可以利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频域资源集以及采用的序列来识别接收波束的信息,上行接入信号后面的信息比特或者隐含比特指示上行接入的质量指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个方案的组合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接入信号可以为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号,序列为随机接入信号Preamble序列或者新设计的上行接入信号或者上行接入序列,只要可以起到上行接入功能和/或上行同步功能的信号和序列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检测最优序列的方式有很多,均为检测的实现方式,例如采用序列相关的方式,选择相关值最高的序列索引进行反馈。不同的准则可能选择出的序列索引不同,对于本发明的发明并不存在限制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检测方式,只要求得最优一个或者几个最优值,并且可以对应出索引值,均在本发明的保护思想范围之内。
结合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现下行波束索引处理的操作可以如图7所示,即:
基站通过预定的方式和/或广播和或高层信令通知在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波束指示方式及相关的配置信息以覆盖上行接收波束组: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的时域资源集来指示上行接收波束组;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的频域资源集来指示上行接收波束组;
采用上行接入信号序列来指示上行接收波束组;
上行接入信号应答消息携带指示比特信息来指示上行接入信号质量;
上行接入信号应答消息携带的指示比特可以是显式或隐式方式存在与应答消息中;
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为利用波束赋形的方式接收上行接入信号上行接收波束组。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其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
资源集配置模块801,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上行接入信号接收模块802,用于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
响应消息发送模块80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资源集配置模块801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8011,用于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第二配置单元8012,用于同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建立连接的另一个载波对应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另一个载波对应的第一通信节点可能和本第一通信节点是同一个或者是物理位置分开的另一个第一通信节点。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预配置模块804,用于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预先约定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如图8所示的上行同步装置可集成于基站或终端中,由基站或终端完成相应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其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
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响应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的,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901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9011,用于将上行发射波束分为M组,采用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发送不同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每个上行发射波束组包含至少一个上行发射波束,分组后每个上行发射波束通过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唯一确认。
优选的,所述响应接收模块902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9021,用于在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上接收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具体为以下任一:
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的波束资源集;
索引确认单元9022,用于根据对应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发射波束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
如图9所示的上行同步装置可集成于基站或终端中,由基站或终端完成相应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具体为基站或终端,集成有如上述图8所示的上行同步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具体为基站或终端,集成有如上述图9所示的上行同步装置。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和系统,能够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同步方法相结合,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然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再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实现了通信双方对上行接入波束的配置确认,解决了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方法、装置还是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终端通过预定义或者接收广播和或高层信令的方式基于时域资源集的不同和/或频域资源集的不同和/或上行接入信号序列的不同来覆盖上行接收波束组。基站选取确定上行接入信号所在时域资源集和/或频域资源集和/或使用的序列来获得终端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并在成功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后发送上行接入应答消息。上行接入应答消息中可以携带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比特,上行接入质量。通过这种方式,终端可以获得所述满足上行传输的上行发射波束或最优上行发射波束,基站可以选择满足上行接收的波束或最优上行接收波束从而保证了后续信息的可靠传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同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建立连接的另一个载波对应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另一个载波对应的第一通信节点可能和本第一通信节点是同一个或者是物理位置分开的另一个第一通信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预先约定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任意多个方式划分:
利用频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利用时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利用码域资源集划分不同上行接收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频域资源集;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时域资源集;
上行接入信号对应的码域资源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入响应消息还包括:
上行接入信号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的上行接入信号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8.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将上行发射波束分为M组,采用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发送不同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每个上行发射波束组包含至少一个上行发射波束,分组后每个上行发射波束通过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唯一确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具体为: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上接收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具体为以下任一:
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的波束资源集;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对应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发射波束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依据以下标准的任一或任意多个将上行发射波束划分为多个上行发现波束组: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波束对应不同的序列资源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依据以下标准的任一或任意多个将上行发射波束划分为多个上行发现波束组: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组对应不同的序列资源集。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14.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集配置模块,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上行接入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
响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集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通过广播和/或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同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建立连接的另一个载波对应的所述上行同步装置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另一个载波对应的第一通信节点可能和本第一通信节点是同一个或者是物理位置分开的另一个第一通信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预配置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预先约定对应的资源集信息。
17.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上行发射波束分为M组,采用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组发送不同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每个上行发射波束组包含至少一个上行发射波束,分组后每个上行发射波束通过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唯一确认。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上行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上接收上行接入响应消息,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具体为以下任一:
不同的时间资源集,
不同的频率资源集,
不同的波束资源集;
索引确认单元,用于根据对应不同上行接入资源集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发射波束所在组索引及组内索引。
20.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用于配置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其中N>0,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对应的资源集上检测接收上行接入信号,在检测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后向满足上行接入条件的上行接入信号发送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配置的N个上行接收波束组对应的资源集信息,按照所述资源集信息在对应的M个资源集采用上行发射波束发送上行接入信号,其中M>0,N>0,1<=M<=N,每个上行接收波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接收波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上行接入响应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行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或终端。
CN201410476739.X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5490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739.XA CN105490719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5842659.3A EP3197064B1 (en) 2014-09-17 2015-05-06 Uplin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15/078393 WO2016041358A1 (zh) 2014-09-17 2015-05-06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5/511,962 US10271317B2 (en) 2014-09-17 2015-05-06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739.XA CN105490719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0719A CN105490719A (zh) 2016-04-13
CN105490719B true CN105490719B (zh) 2020-11-24

Family

ID=5553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739.XA Active CN105490719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1317B2 (zh)
EP (1) EP3197064B1 (zh)
CN (1) CN105490719B (zh)
WO (1) WO2016041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906B (zh) * 2015-03-31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304120A (zh) * 2015-06-08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识别方法、系统和网络节点
CN108476491B (zh) * 2015-12-31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206187A1 (zh) 2016-06-03 2017-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45355A (zh) * 2016-07-20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7733615B (zh) * 2016-08-12 2022-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消息的发送、检测装置、传输系统
CN107733505B (zh) * 2016-08-12 2020-0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赋形训练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7872264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8238B (zh) * 2016-09-30 2020-09-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79327A (zh) 2016-11-24 2020-07-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959215B2 (en) * 2016-12-08 2021-03-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112849A1 (zh) 2016-12-22 2018-06-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非连续接收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82905B (zh) * 2017-01-06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网元
US20200136708A1 (en) * 2017-02-03 2020-04-30 Idac Holdings, Inc. Uplink beam management
CN108632840B (zh) * 2017-03-24 202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08111267B (zh) 2017-05-05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及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644349B (zh) * 2017-05-10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9121153B (zh) * 2017-05-15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9005240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Mediatek Inc. Transmission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1052814B (zh) * 2017-09-06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设备、网络接入节点及其方法
WO2019061354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19128975A1 (en) * 2017-12-28 2019-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63444B (zh) * 2018-11-30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38A (zh) * 2019-02-14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76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tx或hsdpa模式下的智能天线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297104A (zh) * 2013-06-09 2013-09-11 清华大学 天线阵列配置方法及天线阵列
WO2014027868A1 (ko) * 2012-08-17 2014-02-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80357A (zh) * 2012-10-23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重矩阵的反馈方法和相关装置和系统
WO2014116928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ertical beamform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206B1 (en) * 2000-06-29 2004-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36669B2 (en) * 2006-04-20 2011-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rthogonal resource reuse with SDMA beams
CA2842160C (en) * 2011-07-21 2019-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1995798B1 (ko) * 2012-07-03 2019-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의 랜덤 억세스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76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tx或hsdpa模式下的智能天线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4027868A1 (ko) * 2012-08-17 2014-02-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80357A (zh) * 2012-10-23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重矩阵的反馈方法和相关装置和系统
WO2014116928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ertical beamforming
CN103297104A (zh) * 2013-06-09 2013-09-11 清华大学 天线阵列配置方法及天线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7064A1 (en) 2017-07-26
US10271317B2 (en) 2019-04-23
EP3197064B1 (en) 2023-11-22
WO2016041358A1 (zh) 2016-03-24
EP3197064A4 (en) 2017-10-04
CN105490719A (zh) 2016-04-13
US20170265184A1 (en)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0719B (zh)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096218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andom access
CN108111286B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5530685B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基站及终端
US96212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signal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9906284B2 (en) Beam identific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in MIMO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203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00834A1 (en) Beam detection, beam tracking and random access in mm-wave small cel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243959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운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530548B2 (en) Unifying message to support downlink beam management over multiple groups of beam paired links (MGBPL)
WO2015090061A1 (zh) 一种实现下行波束索引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281534A1 (en) Beamforming-bas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p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llimeter-wave system
WO2015090034A1 (zh) 一种上下行波束混合指示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3716081A (zh) 下行波束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34763A (zh) 一种指示和接收上行波束索引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0632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41150B1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initiator device, and responder device
US98390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base station, and server for multi-cell cooperation using uplink signal channel
CN111901017B (zh)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282859A (zh) 一种有源天线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