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1649A -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1649A
CN105481649A CN201410478528.XA CN201410478528A CN105481649A CN 105481649 A CN105481649 A CN 105481649A CN 201410478528 A CN201410478528 A CN 201410478528A CN 105481649 A CN105481649 A CN 10548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ethanol
acetic acid
reactor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85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1649B (zh
Inventor
唐国旗
田保亮
戴伟
王国清
黄龙
杨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4785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1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1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1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1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氢;(2)脱酯:将所述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向所述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分离成含有乙醚、乙醛、丙酮和醋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通过调节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控制含有乙醇的脱轻塔残余物的pH值为7~10.5;(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将至少部分所述的脱酮塔残余物返回到反应器前,送入反应器或经预热后送入反应器;(4)脱水。该方法能够降低能耗,提高乙醇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乙醇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乙酸加氢制备高选择性乙醇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醇是发现最早、用途最广的一种脂肪醇,也是酒的主要成分。目前乙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发酵法和乙烯水合法。乙烯水合法是伴随着石油化工的兴起而发展的,包括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近年来受乙烯生产成本的提高,在我国乙烯法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发酵法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包括玉米、甘蔗、高粱、木薯、稻谷等),通过利用农作物中的淀粉发酵获得乙醇。
我国主要的乙醇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为玉米、小麦和木薯(主要依靠进口)。事实上近年粮食成本大幅上涨,因此乙醇也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木薯、甜高粱等非粮乙醇原料价格也一直看涨,而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二代乙醇技术距离应用还有较多的困难需要解决。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酸的生产工艺有粮食发酵法、甲醇羰基化法、乙烯氧化法、乙醇氧化法、乙醛氧化法和乙烷氧化法等。
近10年来乙酸消费仍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消费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没有形成新的需求增长点来支持新增产能。预计我国2012年乙酸需求量小于48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新装置开车后即停产。因此乙酸的下游用途开发迫在眉睫。
使用乙酸作为原料生产乙醇产品的途径包括两种,一是乙酸经酯化生成乙酸酯,然后乙酸酯加氢生成乙醇,再进行精制生产乙醇产品;二是乙酸直接加氢生成乙醇,再经精制过程生产乙醇产品。第一种方法相比第二种方法多出了酯化过程,并且大量乙醇需要循环作为酯化原料,相应增加了加氢反应器的尺寸及其前后的换热器的尺寸及能耗、至少部分精制过程也放大一倍,其优点是加氢过程的腐蚀强度可能会低些,但其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乙酸,仍存在腐蚀性。但是,第二种方法的关键是研制出乙酸直接加氢的催化剂,这一难题也是许多研究者选择第一种乙酸经酯化再加氢的方法的原因。
对于乙酸直接加氢,研究者和研究资料已有许多,如中国石化、美国Celanese公司等就乙酸加氢提交了大量专利申请。例如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CN102414153A,公开了首先将乙酸加氢成粗乙醇产物,然后在第一个塔中分离出未反应的乙酸,将第一个塔的馏出物在第二个塔中分离出含乙酸乙酯的第二馏出物,得到含乙醇和水的第二残余物,第二残余物在第三个塔中分离成含乙醇的馏出物和含水的残余物。另外,可选择地将第二馏出物送至第四个塔,分离为含乙醛的第四馏出物和第四残余物,再将第四馏出物返回反应系统以提高乙醇收率,第四残余物用作溶剂或用在酯生产中。在该公司公开的其他专利申请中,基本上都公开了该加氢和分离顺序的乙醇生产方法。
在Calenese公司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流程中,均没有提及副产的酮类组分如丙酮的分离,并且乙醛等轻组分贯穿于第一个塔至第三个塔,甚至第四个塔。不将酮类组分分离出去将影响最终乙醇产品的杂质指标。乙醛等轻组分的存在将影响各个蒸馏塔的压力,压力波动将影响蒸馏塔的分离效果,并且乙醛易聚合,生成重组分,从而影响乙醇产品品质。此外,未反应的乙酸均采用精馏的方式分离,这种分离方式无疑将大量的乙醇和水从精馏塔顶部分出,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一般来说该过程需要消耗整个分离流程的1/2~1/3的蒸汽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乙醇提纯过程的缺陷,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乙酸经直接加氢为粗乙醇产物,然后依次经过脱除乙酸乙酯和未反应的乙酸、脱除酮类组分和水分的工艺提纯过程,获得乙醇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氢:将原料乙酸和氢气预热,使其通过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将乙酸加氢成粗乙醇产物;
(2)脱酯:将所述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向所述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分离成含有乙醚、乙醛、丙酮和醋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通过调节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控制含有乙醇的脱轻塔残余物的pH值为7~10.5;
(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将至少部分所述的脱酮塔残余物返回到反应器前,送入反应器或经预热后送入反应器;
(4)脱水:将至少部分脱酯塔残余物送至脱水塔,分离成含有乙醇的脱水塔馏出物和含有水的脱水塔残余物。
优选地,所述的加氢催化剂为含有钴的非贵金属型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乙酸加氢的工艺条件为:乙酸的液相体积空速为0.05~1.50h-1,氢气与乙酸的摩尔比为5~50:1,反应温度为200~320℃,反应压力为常压至5.0MPa。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脱酯塔的塔顶温度为55~70℃,采取部分冷凝方式,冷凝的液体部分采出,部分回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铵、碳酸氢铵、氨水、苛性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优选为上述碱性物质的水溶液。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为10%~50%。因为在反应器出口乙酸剩余量已经比较低,中和反应需要的碱性物质的量也不是很多,因而对浓度不需要给出一个范围,当然浓度较高时,该物流的体积就会越小,在后续的脱水塔分离时消耗较小的蒸汽。
优选地,将至少部分所述的脱酮塔残余物返回到反应器,直接送入反应器或经预热后送入反应器。
更加具体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脱酯塔的理论板数为30~60块,粗乙醇产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上部,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的进料口位于下部或塔釜,塔顶温度为30~75℃,塔顶压力为0.01~0.20MPa;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脱酮塔的理论板数为20~60块,脱脂塔流出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上部,塔顶温度为50~75℃,塔顶压力为0.05~0.20MPa;将所述步骤(4)中,所述脱水塔的理论板数为10~60块,脱酯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下部,塔顶温度为65~95℃,塔顶压力为0.01~0.20MPa。
在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方案中,由乙酸直接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氢:将乙酸原料、循环物料和氢气预热,然后使其通过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将来自反应器的混合物料冷却,经气液分离,分离成粗乙醇产物和含有氢气的气体,将气体循环使用;
(2)脱酯:将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在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分离成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和水的脱酯塔残余物,通过调节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控制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的pH值为7~10.5;
(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
(4)脱水:将至少部分脱酯塔残余物送至脱水塔,分离成含有乙醇的脱水塔馏出物和含有水的脱水塔残余物;
所述循环物料选自脱轻塔馏出物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合适的加氢催化剂选自负载在催化剂上或被催化剂载体分散的至少一种金属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所述金属活性组分选自元素周期表的IB、IIB、IIIB、IVB、VB、VIB、VIIB、VIIIB族过渡金属、镧系金属和IIIA、IVA、VA、VIA族金属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示例性金属活性组分,例如为铂、钯、镍、钴、铜、锰、钌、锡、铁、钨、铼和/或铑。优选地,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钴、镍、铜、钌、锡和铼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如技术方案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包含有钴金属组分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中除含有钴外,还可包括上述的其他金属活性组分。其中,以整体催化剂的百分比含量计,钴含量为10wt%~45wt%。如果催化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活性组分,钴与其他金属活性组分的摩尔比可任意调变。
适合用作催化剂载体的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常规的催化剂载体材料,例如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活性炭、石墨或它们中的任意组合,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铝等。优选地,加氢催化剂载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活性炭、氧化锆或它们中的任意组合。更优选地,催化剂载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或其组合物。
另外,适用于乙酸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可经任意方式改性。例如,利用扩孔剂或水热处理方式来调节载体的孔结构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又如,通过在制备载体过程加入某金属化合物来调节载体的酸碱性以提高催化剂活性;又如,通过在载体中添加某金属像镧等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这可有效提高催化剂寿命;还有,可通过对催化剂进行烷基化处理调节其表面性质来减少某些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以延长催化剂寿命。
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用常规方法制备,对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称取一定量的载体,通过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前驱体,然后干燥,焙烧,还原,最后得到所述催化剂产品。还可以使用喷涂法经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喷涂在载体上,然后干燥,焙烧,还原,最后得到所述催化剂产品。再如,可以通过共沉淀方式将活性组分前驱体负载在载体上,然后干燥,分解,再经过造粒、压片、还原等步骤获得所需要的催化剂产品。
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使用多种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与催化剂载体组合在一起。举例来说,第一种催化剂为:催化剂至少含有:(1)钴,其中钴金属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5wt%~50wt%,(2)第二金属,所述的第二金属为VIB族元素(钼、钨和铬)中的一种及一种以上,占催化剂总重的0.5wt%~15.0wt%;所述的催化剂还含有氧化物,所述的氧化物选自氧化硅、硅藻土、硅酸钙、氧化锆、氧化钛的一种或者多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20wt%~80wt%;所述的催化剂通过共沉淀、沉积-沉淀或者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第二种催化剂为:催化剂至少含有:(1)钴,其中钴金属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5wt%~50wt%,(2)碱土金属,所述的碱土金属为钙、镁和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wt%~30wt%,(3)IB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15.0wt%;所述的催化剂还含有氧化物,所述的氧化物选自氧化硅、硅藻土、氧化锆、氧化钛的一种或者多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0wt%~80wt%;所述的催化剂中共沉淀、沉积-沉淀、蒸氨沉淀或者溶胶-凝胶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合制备。第三种催化剂为:催化剂至少含有钴和银,其中钴金属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5wt%~50wt%,银金属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10.0wt%;采用共沉淀、沉积-沉淀、蒸氨沉淀或者溶胶-凝胶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合制备。这些仅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示例。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以上详细描述得到启发从而对本发明的催化剂载体及制备方法做各种改变。例如,可采用任何已知的加氢催化剂、催化剂载体或改性后的催化剂载体。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器可以是固定床形式或其他对乙酸加氢工艺有用的形式。所述加氢反应可在气相或液相条件下进行。优选地,反应原料以气相方式与氢气在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无特殊要求,可根据乙酸转化率及乙醇收率进行调节。举例来说,加氢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温度为200~350℃,乙酸的液相进料体积空速为0.05~0.5h-1。乙酸加氢也可以在加压下进行,例如,乙酸加氢的工艺条件为:乙酸的液相进料体积空速为0.05~1.5h-1,氢气与乙酸的摩尔比为5~30:1,反应温度为200~320℃,反应压力为0.1至4.0MPa。
在加氢反应器后,反应粗产物经过换热回收热量和冷却,再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压缩机循环使用,再补入一些新鲜的氢气,液体进入后续的分离阶段。反应粗产物还有一定量的未反应的乙酸存在。产物提纯工序以未反应乙酸为切割点进行分离。分离未反应的乙酸使用普通的精馏方法即可以达到分离目的,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其它的物理化学方法,例如用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钙、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与乙酸反应,生成难溶于乙醇的盐类物质,从而达到将乙酸脱除。在本发明中使用脱脂塔利用碱性物质将乙酸中和后作为脱酯塔残余物分离。
在反应粗产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乙酸乙酯,除非物料在反应器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得生成的乙酸乙酯也被加氢为乙醇,否则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乙酸乙酯。从反应粗产物中分离乙酸乙酯不容易,乙酸乙酯容易与水、乙醇形成共沸物,一般情况下使用萃取精馏方法,可使用的萃取剂很多,例如甘油、二乙二醇、乙醚、甲酸甲酯、二甲亚砜等,甚至可以使用水。经过比较和计算,本发明中不需再引入其他的萃取剂即可将乙酸乙酯分离出去。这是由于在反应粗产物中已经存在有相当多的水,这足以将乙酸乙酯分离出去。
在加氢反应过程中,乙酸在催化剂作用下会发生部分副反应,生成酮类等杂质。为产品纯度需将其脱除。随着将酮类物质分离出去的同时,更轻的组分如乙醚和乙醛等组分也被分离出去。适当地设定脱酮塔的塔顶温度,使部分轻组分不冷凝,而是以气体形式放出,从而可以避免那些不能经过进一步的反应生成乙醇的组分在系统中累积和带到后续产品中。在本发明中,脱酮塔的塔顶温度例如选定为55~70℃。
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乙酸加氢反应中生成的副产乙醛和乙酸乙酯均可在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乙醇,因此,本发明中将选自脱酯塔馏出物和脱酮塔残余物中的至少一种的至少一部分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进行循环利用,使得生产的乙醇产量最大化。
反应粗产物经过分离出上述各种杂质后,反应粗产物中还含有乙醇和水。乙醇中分离出水,可以使用任何能想到的方法,例如普通精馏方法、共沸精馏方法、萃取精馏方法、膜分离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举例来说,利用精馏方法将乙醇提浓到90wt%以上且95wt%以下,乙醇与水的共沸组成约95wt%,为更节省能量,乙醇浓度提至90wt%至93wt%为宜,然后使用膜分离方法将乙醇提浓至所需要的浓度。
在本发明中,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反应粗产物和各个精馏塔的进料以及分离目的适当地选择回流比和塔顶采出量与进料量的比值,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给出的各种技术启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地分离出乙酸加氢过程产生的酮类和乙醛等物质,这不但有助于提高蒸馏塔的分离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产品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最终乙醇产品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方法还省略了脱酸精馏塔,将使整个流程的蒸汽能耗大幅度降低。在脱酯塔的下部或塔釜引入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中和未反应的乙酸,首先,可以使乙酸和乙醇在脱酮的整个过程和脱酯塔的塔身进一步反应;其次,在脱酯塔下部和塔釜,乙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而乙酸乙酯的含量较低,如果允许乙酸和乙醇在脱酯塔塔釜进一步反应,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将带入后续的乙醇产品中,影响乙醇的品质,在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碱性物质将乙酸中和脱除,可以终止生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第三,在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碱性物质,不仅可省略中和反应器,并且在塔身和塔釜中存在剧烈的流动,可以达到充分中和的目的。脱酯塔采用普通精馏分离乙酸乙酯,与萃取精馏塔相比,能耗降低,过程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更为详细的举例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乙酸加氢的催化剂为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乙酸加氢催化剂,牌号为BC-E-20,催化剂含有:(1)钴,其中钴金属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30wt%;(2)钼和铬,分别占催化剂总重的2wt%;余量为氧化硅。所述的催化剂通过共沉淀制备。
由乙酸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氢:将乙酸原料和氢气预热,然后使其通过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将乙酸加氢成粗乙醇产物;乙酸加氢的工艺条件为:乙酸的液相体积空速为0.5h-1,氢气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90℃,反应压力为2.0MPa。
(2)脱酯:将至少部分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分离成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所述脱酯塔的理论板数为55块,脱酸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第20块板,在塔釜引入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碳酸钠水溶液,控制碳酸钠水溶液的流量使得塔釜残余物的pH值为7.5,塔顶温度为50℃,塔顶压力为0.15MPa;
(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所述脱酮塔的理论板数为50块,进料口位于第20块板,塔顶温度为58℃,塔顶压力为0.15MPa;
(4)脱水:将至少部分脱酯塔残余物送至脱水塔,分离成含有乙醇的脱水塔馏出物和含有水的脱水塔残余物。所述脱水塔的理论板数为35块,脱酯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第28块板,塔顶温度为80℃,塔顶压力为0.15MPa。
各步骤的分析结果列于下表中。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乙酸加氢的催化剂为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乙酸加氢催化剂,牌号为BC-E-20,催化剂含有:(1)钴,其中钴金属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30wt%;(2)钼和铬,分别占催化剂总重的2wt%;余量为氧化硅。所述的催化剂通过共沉淀制备。
由乙酸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氢:将乙酸原料和氢气预热,然后使其通过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将乙酸加氢成粗乙醇产物;乙酸加氢的工艺条件为:乙酸的液相体积空速为0.4h-1,氢气与乙酸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270℃,反应压力为1.75MPa。
(2)脱酯:将至少部分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分离成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所述脱酯塔的理论板数为50块,脱酸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第16块板,在塔釜引入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碳酸钠水溶液,控制碳酸钠水溶液的流量使得塔釜残余物的pH值为8.0,塔顶温度为55℃,塔顶压力为0.15MPa;
(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所述脱酮塔的理论板数为40块,进料口位于第15块板,塔顶温度为60℃,塔顶压力为0.15MPa;
(4)脱水:将至少部分脱酯塔残余物送至脱水塔,分离成含有乙醇的脱水塔馏出物和含有水的脱水塔残余物。所述脱水塔的理论板数为45块,脱酯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第36块板,塔顶温度为80℃,塔顶压力为0.15MPa。
各步骤的分析结果列于下表中。
由实施例1-2中的分析结果数据可知,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分离出乙酸加氢过程产生的酮类和乙醛等物质,有助于提高最终乙醇产品的品质。此外,本发明中的脱酯塔在精馏过程无额外添加萃取剂,很明显地有助于降低分离能耗,简化乙醇产品的分离工序。

Claims (8)

1.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氢:将原料乙酸和氢气预热,使其通过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将乙酸加氢成粗乙醇产物;
(2)脱酯:将所述粗乙醇产物送至脱酯塔,向所述脱酯塔下部或塔釜引入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分离成含有乙醚、乙醛、丙酮和醋酸乙酯的脱酯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醇的脱酯塔残余物,通过调节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控制含有乙醇的脱轻塔残余物的pH值为7~10.5;
(3)脱酮:将至少部分脱酯塔馏出物送至脱酮塔,分离成含有丙酮的脱酮塔馏出物以及含有乙酸乙酯的脱酮塔残余物,将至少部分所述的脱酮塔残余物返回到反应器前,送入反应器或经预热后送入反应器;
(4)脱水:将至少部分脱酯塔残余物送至脱水塔,分离成含有乙醇的脱水塔馏出物和含有水的脱水塔残余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所述脱酯塔的塔顶温度为55~70℃,采取部分冷凝方式,冷凝的液体部分采出,部分回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所述碱性物质为选自碳酸铵、碳酸氢铵、氨水、苛性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脱酯塔的板数为30~60块,粗乙醇产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上部,含有碱性物质的物流的进料口位于下部或塔釜,塔顶温度为30~75℃,塔顶压力为0.01~0.20MPa;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脱酮塔的板数为20~60块,脱脂塔流出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上部,塔顶温度为50~75℃,塔顶压力为0.05~0.20MPa;将所述步骤(4)中,所述脱水塔的板数为10~60块,脱酯塔残余物的进料口位于中下部,塔顶温度为65~95℃,塔顶压力为0.01~0.2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碱性物质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氨水、苛性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乙酸的液相体积空速为0.05~1.50h-1,氢气与乙酸的摩尔比为5~50:1,反应温度为200~320℃,反应压力为常压至5.0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为含有钴的非贵金属型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酮塔残余物返回到反应器,直接送入反应器或经预热后送入反应器。
CN201410478528.XA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Active CN105481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528.XA CN105481649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528.XA CN105481649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1649A true CN105481649A (zh) 2016-04-13
CN105481649B CN105481649B (zh) 2017-08-25

Family

ID=5566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8528.XA Active CN105481649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16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947A (zh) * 2017-05-24 2017-11-17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5364504A (zh) * 2022-08-29 2022-11-2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乙醛乙醚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9111A (zh) * 2008-12-17 2009-05-13 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葡醛内酯生产中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14153A (zh) * 2010-02-02 2012-04-11 国际人造丝公司 使用提取蒸馏塔生产乙醇的方法
US20120277485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to Recover Alcohol From an Acidic Residue Stream
CN10378783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醋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9111A (zh) * 2008-12-17 2009-05-13 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葡醛内酯生产中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14153A (zh) * 2010-02-02 2012-04-11 国际人造丝公司 使用提取蒸馏塔生产乙醇的方法
US20120277485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to Recover Alcohol From an Acidic Residue Stream
CN10378783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醋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947A (zh) * 2017-05-24 2017-11-17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5364504A (zh) * 2022-08-29 2022-11-2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乙醛乙醚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CN115364504B (zh) * 2022-08-29 2024-04-1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乙醛乙醚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1649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7830A (zh) 醋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EP3199512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ethylene glycol
Arcanjo et al. Glycerol valorization: Conversion to lactic acid by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separation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N111545213B (zh) 一种耐酸合金催化剂
CN101891592B (zh) 一种制备1,4-丁二醇并联产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的方法
CN104557454B (zh) 一种醋酸加氢制备高品质乙醇的方法
CN105418372B (zh) 一种醋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5566063A (zh) 一种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5198704A (zh) 乙酸加氢低能耗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7141213A (zh) 一种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的方法
CN105481649A (zh) 一种乙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4211569A (zh) 醋酸直接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9704917B (zh) 一种化学法转化玉米芯糠醛渣为生物乙醇的工艺
CN104557455A (zh) 醋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1891714A (zh) 一种生产四氢呋喃的方法
CN104211573B (zh) 由醋酸加氢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
CN105198703A (zh) 乙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4211574A (zh) 乙酸直接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4211572B (zh) 醋酸直接加氢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
CN105566064A (zh) 一种醋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4211571A (zh) 乙酸加氢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
CN104557453B (zh) 一种醋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4211570B (zh) 由乙酸直接加氢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
CN105566057B (zh) 一种醋酸加氢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5566060B (zh) 醋酸加氢制备乙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