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2768A -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2768A
CN105472768A CN201410460476.3A CN201410460476A CN105472768A CN 105472768 A CN105472768 A CN 105472768A CN 201410460476 A CN201410460476 A CN 201410460476A CN 105472768 A CN105472768 A CN 105472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target terminal
described target
response signal
ultrason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04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2768B (zh
Inventor
董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04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27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9257 priority patent/WO2016037569A1/zh
Priority to EP15839187.0A priority patent/EP315423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7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768A/zh
Priority to US15/399,861 priority patent/US995551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通信连接建立发起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的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A为了与特定方向上的终端设备B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需要首先获取终端设备B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终端设备B,具体,该标识信息包括终端设备B的号码信息、小区标识信息、移动交换中心标识信息、位置区标识信息等;终端设备A依据该标识信息向终端设备B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从而与终端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终端设备A为了与特定方向上的终端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在向终端设备B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之前,需要获取终端设备B的标识信息,然后根据终端设备B的标识信息向终端设备B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发起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一方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之间,需要获得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只要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相对于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一方的方向信息,就可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从而提高了通信连接建立发起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路径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包括:
接收多个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多个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携带有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是指返回所述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多个所述响应信号携带的多个所述距离信息,从多个所述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以沿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根据所述方向信息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以沿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包括:
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
则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识别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多个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携带有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是指返回所述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响应信号携带的多个所述距离信息,从多个所述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下,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并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下,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根据该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接收目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超声波信号后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根据该响应信号建立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即可向位于该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上的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在接收到该目标终端设备针对该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响应信号后,即可与该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以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发起通信连接建立的一方不需要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只需要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相对于该发起通信连接建立的一方的方向信息,即可向该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以实现与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超声波信号的传输轨迹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如图1所示为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参阅附图1a,可以看出超声波信号的传输轨迹是一扇形波束,该扇形波束的中心线是该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超声波信号沿与其发射方向呈α夹角的方向向四周散射,形成扇形波束。需要说明的是,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90°,该α的具体取值与超声波传感器的设计有关。
参见附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相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是确定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用来发送超声波信号;相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超声波信号。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发送超声波信号: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输入该方向信息,以触发位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内的超声波传感器根据输入的方向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优选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输入该方向信息,是通过在所述触摸屏上滑动实现的。也即在确定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触摸屏上沿着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滑动,以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内的超声波传感器沿着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进而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后,将会针对该超声波信号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返回第二响应信号,其中该第二响应信号中携带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参见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不仅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方向是一致的。在该应用场景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时,该超声波信号同时也发送给了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相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均会针对该超声波信号反馈响应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反馈第二响应信号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响应信号携带有用于识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反馈第三响应信号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三响应信号也携带有用于识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和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后,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号携带的信息和所述第三响应信号携带的信息判断目标响应信号到底是所述第二响应信号还是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并根据判断出来的目标响应信号与反馈该目标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譬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中携带的标识判断出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为目标响应信号,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即为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会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可以用在图1b或图1c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移动智能终端,且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内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具体地,该移动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TabletPC)、PAD等。
参阅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图,该操作系统包括内核层、核心库层、应用架构层和应用层;本发明实施例对应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特点在于:其内核层包括各种传感器的驱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的驱动、指纹传感器的驱动和心率传感器的驱动等,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的驱动,该超声波传感器的驱动用于驱动超声波传感器,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对应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硬件结构中,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发送超声波信号;参见附图2,在该移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时,其核心库层中,还包括触摸屏或者手势;进一步的,其应用架构层包括超声波传感器调用控制管理等,其应用层包括有相应的应用程序APP,且该APP运行时需要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发送超声波信号,其中,该APP可是是社交类的,也可以是数据传输类的。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301、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S303、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设备为触摸屏,则所述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具体包括:在移动终端设备的触摸屏上沿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滑动;对应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内部的超声波传感器会沿根据所述滑动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所述超声波信号是一道如图1a所述的波束,即以所述滑动方向为中心线,向所述滑动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以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其中,该α>0°,α的最大值取决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通常,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不超过45°,对应的,0°<α<45°。
S305、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具体的,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范围内,所以通常,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会接收到所述超声波信号;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之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会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一个响应信号,这里特意命名为目标响应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终端设备的数目为多个(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则该多个终端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均会接收到所述超声波信号,并会分别针对该超声波信号返回响应信号,也即,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将会接收到多个响应信号,其中这多个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则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从这多个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值的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响应信号中包括返回该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所以,根据所述多个响应信号中每一响应信号携带的距离信息的不同,可识别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S307、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具体的,该步骤至少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种,该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在这种情形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第二种,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也即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在其返回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时,即发送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且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包含在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则所述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包括红外线通信、近场通信NFC、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网等。示例性的,本方案的执行主体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可以存在下述关系:若距离位于1m至1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红外线通信;如果距离位于10m至5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蓝牙;如果距离位于50m至10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无线局域网WLAN,如果距离超过100m,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蜂窝网。应当知道的是,上述本方案的执行主体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与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人为设定的,且上述描述是示例性的,所述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对应关系,另外,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也不限于上述列列举的类型,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性规定。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只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就可以向该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用于与该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和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不需要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从而减少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的效率。
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还提供了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距离信息,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选择合适的通信类型,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合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4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40可以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并可以应用在图1b所示的应用场景下,且对应图1b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当然,终端设备40也可以应用在图1c所示的应用场景下,对应图1c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40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优选的,终端设备40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具体地,终端设备4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TabletPC)、PAD等,且终端设备40的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的,该终端设备40包括获取单元41、发送单元43、接收单元45和连接建立单元48,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具体的,在终端设备40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时,所述获取单元41具体是根据用户在终端设备40的显示屏幕上的滑动信息或者手势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43用于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值的注意的是,所述发送单元4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并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其中,所述发送单元43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是指,所述发送单元43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以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α>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送单元43具体为超声波传感器,所以α的最大值取决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通常,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不超过45°,对应的,0°<α<45°。
所述接收单元4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具体的,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范围内,所以通常,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会接收到所述超声波信号;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之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会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一个响应信号,这里特意命名为目标响应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参阅附图4b所示的终端设备400,终端设备400与终端设备40的区别在于:该终端设备400还包括设别单元406。
当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终端设备的数目为多个(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则该多个终端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均会接收到所述超声波信号,并会分别针对该超声波信号返回响应信号,也即,所述接收单元405会接收到多个响应信号,其中这多个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响应信号;然后就由所述识别单元406从这多个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值的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响应信号中包括返回该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所以,所述识别单元406可以根据所述多个响应信号中每一响应信号携带的距离信息的不同,识别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48,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则所述连接建立单元48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在第二种情况下,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则所述连接建立单元48具体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参见附图4c所示的终端设备410,终端设备410与终端设备40的区别在于:该终端设备410还包括确定单元417。
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确定单元417用于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相应的,所述连接建立单元418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包括红外线通信、近场通信NFC、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网等。示例性的,终端设备410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可以存在下述关系:若距离位于1m至1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红外线通信;如果距离位于10m至5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蓝牙;如果距离位于50m至10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无线局域网WLAN,如果距离超过100m,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蜂窝网。应当知道的是,终端设备410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与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人为设定的,且上述描述是示例性的,所述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对应关系,另外,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也不限于上述列列举的类型,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性规定。
参阅附图4a、4b和4c,图4b所示的终端设备400相对于图4a所示的终端设备40来说,多了一个识别单元406;图4c所示的终端设备410相对于图4a所示的终端设备40来说,多了一个确定单元417。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有一个终端设备,不仅包括终端设备40所示的所有功能单元,还同时包括图4b中的识别单元和图4c所示的确定单元,该识别单元的具体功能可参见图4b所示的实施例,该确定单元的具体功能可分别参见图4c所示的实施例。
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只要知道目标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就可以向该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从而以与该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和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不需要获取该目标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从而减少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的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距离信息,确定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类型,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合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
实施例三
参阅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500可以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并可以应用在图1b所示的应用场景下,且对应图1b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当然,终端设备500也可以应用在图1b所示的应用场景下,对应图1c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500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优选的,终端设备40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具体地,终端设备4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TabletPC)、PAD等,且终端设备40的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或者其他用户接口503,存储器5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所述通信总线5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该终端设备500可选的包含用户接口503,包括显示器(例如,触摸屏、LCD、CTR、全息成像(Holographic)或者投影(Projector)等),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存储器505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05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05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操作系统505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模块50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桌面(launcher)、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并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终端设备500的显示屏幕为触摸屏时,所述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滑动方向信息或者手势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处理器501还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多个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携带有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是指返回所述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响应信号携带的多个所述距离信息,从多个所述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并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所述超声波信号的为超声波传感器,所以α的取值位于0至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的区间范围内。通常,超声波传感器的最大偏移角度不超过45°,对应的,0°<α<45°。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则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则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若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则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包括红外线通信、近场通信NFC、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网等。示例性的,终端设备410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可以存在下述关系:若距离位于1m至1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红外线通信;如果距离位于10m至5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蓝牙;如果距离位于50m至100m的范围内,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无线局域网WLAN,如果距离超过100m,则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为蜂窝网。应当知道的是,终端设备410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与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人为设定的,且上述描述是示例性的,所述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对应关系,另外,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也不限于上述列列举的类型,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性规定。
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只要知道目标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就可以向该目标终端设备发送超声波信号,从而以与该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和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不需要获取该目标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从而减少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无线通信连接建立的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距离信息,确定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类型,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合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
其中上述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参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包括:
接收多个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多个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携带有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是指返回所述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多个所述响应信号携带的多个所述距离信息,从多个所述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以沿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方向信息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以沿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包括:
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
则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送超声波信号,以使位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范围内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目标响应信号;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建立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设备针对所述超声波信号返回的多个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携带有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是指返回所述响应信号的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响应信号携带的多个所述距离信息,从多个所述响应信号中识别出所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响应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调整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方向,并向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中心,向所述方向的两侧各扩展α角度,形成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轨迹。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返回的第一连接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向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响应,以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目标响应信号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传输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按照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类型要求的协议建立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CN201410460476.3A 2014-09-10 2014-09-10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5472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476.3A CN105472768B (zh) 2014-09-10 2014-09-10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15/089257 WO2016037569A1 (zh) 2014-09-10 2015-09-09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EP15839187.0A EP3154239B1 (en) 2014-09-10 2015-09-09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15/399,861 US9955517B2 (en) 2014-09-10 2017-01-06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476.3A CN105472768B (zh) 2014-09-10 2014-09-10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768A true CN105472768A (zh) 2016-04-06
CN105472768B CN105472768B (zh) 2019-10-01

Family

ID=5545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0476.3A Active CN105472768B (zh) 2014-09-10 2014-09-10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55517B2 (zh)
EP (1) EP3154239B1 (zh)
CN (1) CN105472768B (zh)
WO (1) WO20160375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840A (zh) * 2016-09-30 2017-0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投影设备、移动终端及屏幕投影连接方法
CN10678946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79761A (zh) * 2020-04-14 2022-06-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的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2349B (zh) * 2020-01-22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33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Charles Martin Hym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visually- identified targets
US20080259731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Happonen Aki P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r controlled beamforming
US20090265470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Gesturing to Select and Configure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2624428A (zh) * 2011-01-28 2012-08-01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系统及方法
CN103116410A (zh) * 2011-08-10 2013-05-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5597A (zh) * 2013-07-07 2013-10-23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1875B2 (en) * 2001-01-24 2006-04-18 Geo Vector Corporation Pointing systems for addressing objects
US20060259574A1 (en) * 2005-05-13 2006-11-16 Outland Research,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spatially associated information
US20070273583A1 (en) * 2005-09-17 2007-11-29 Outland Research, Llc Pointing interface for person-to-person interaction through ad-hoc networks
US20090140986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ferring files between devices via drag and drop
US7529542B1 (en) * 2008-04-21 2009-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real world entities and apparatuses performing the same
EP2422703A4 (en) * 2009-04-24 2014-04-16 Panasonic Corp WIRELESS ULTRASONIC DIAGNOSIS DEVICE, WIRELESS ULTRASONIC SOUND AND PROCEDURE CERTIFICATION METHOD
US20100278345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homas Matthieu Als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based pairing of mobile devices
US8447070B1 (en) * 2010-04-19 2013-05-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pproaches for device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US8451344B1 (en) * 2011-03-24 2013-05-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ide viewing capability
US9302594B2 (en) * 2012-07-31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from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tations in a facility
JP6271960B2 (ja) * 2012-11-26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9505314B2 (en) * 2013-08-09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station
US20150126118A1 (en) * 2013-11-07 2015-05-07 Peisen 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ntion based contactless device pairing
CN103825661B (zh) * 2014-03-13 2016-03-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关系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KR102140753B1 (ko) * 2014-07-14 2020-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기기에서 빔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33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Charles Martin Hym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visually- identified targets
US20080259731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Happonen Aki P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r controlled beamforming
US20090265470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Gesturing to Select and Configure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2624428A (zh) * 2011-01-28 2012-08-01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系统及方法
CN103116410A (zh) * 2011-08-10 2013-05-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5597A (zh) * 2013-07-07 2013-10-23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840A (zh) * 2016-09-30 2017-0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投影设备、移动终端及屏幕投影连接方法
CN10678946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79761A (zh) * 2020-04-14 2022-06-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的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37569A1 (zh) 2016-03-17
EP3154239A1 (en) 2017-04-12
US20170118785A1 (en) 2017-04-27
EP3154239B1 (en) 2020-02-05
CN105472768B (zh) 2019-10-01
US9955517B2 (en) 2018-04-24
EP3154239A4 (en)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5497B (zh) 用于蓝牙人机接口设备的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US9526120B2 (en) Techniques for context-based application invocation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s
US119436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contraband devices
CN103052086A (zh) 一种毫米波相控阵波束对准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5472768A (zh)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3066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beam tracking through short range object detection
CN1047356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US11418247B2 (en) High spatial reuse for mmWave Wi-Fi
CN103399317B (zh) 基于超声波的井下人员定位和结构监测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US952150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with plurality of user terminals in system
CN10392975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516905A (zh)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US9560550B1 (en)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using beamforming
CN106610716B (zh)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US20220070690A1 (en) Controlling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N104488345A (zh) 一种处理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CA287373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jamming effectiveness
CN104469003A (zh) 搜寻物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2135766B1 (ko) 시간율을 고려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이 고정 시스템에 미치는 간섭 영향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CN107306518B (zh) 基于分束多路访问的协同传输方法及执行其的装置
CN105357770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844160B1 (ko) 전이중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RU2600941C1 (ru)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живучести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й абонентской сети связи
CN116506865B (zh) Ssb周期的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387368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