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2552A -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2552A
CN105472552A CN201410465693.1A CN201410465693A CN105472552A CN 105472552 A CN105472552 A CN 105472552A CN 201410465693 A CN201410465693 A CN 201410465693A CN 105472552 A CN105472552 A CN 105472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ft device
electronic anti
accompanied electronic
warning message
positio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5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2552B (zh
Inventor
沈海寅
何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56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2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2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2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终端通信领域。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当检测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该报警信息。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检测所携带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是否被摘除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儿童防丢手表是一种获取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该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或无线网(WIreless-Fidelity,WIFI)/基站辅助定位获取,儿童防丢手表还用于对异常位置信息产生报警。但当所携带的儿童防丢手表被摘除或者遗失时,意味着上述报警功能的中止,并作为一种异常状态通知给儿童家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其中常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使用一根导线贯穿于手表表带的两端,如此,可在手表的表带中产生一个电流回路,通过该方式能有效检测出所携带的手表是否被摘除或遗失。当手表被脱下或强行摘下时,电流回路中断,从而产生报警。
上述方案能够有效的完成对摘除或者遗失儿童防丢手表的检测,但该种方式依赖于隐藏在表带中通过导线所形成的电流回路,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得不到有力保障,容易引起误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主要目的在于监测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防止因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除或者遗忘,导致无法监控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安全。
依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并且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当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包括:
配置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
统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端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和如前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能够检测自身的运动状态,判断该随身防丢设备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当检测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实时有效监测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防止因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除或者遗忘,导致无法监控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配置参数的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端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端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端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端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端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其中,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包括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所述配置参数可以由云端自动生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配置参数进行设定。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102、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103、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104、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时间阈值为一经验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具体设置,例如5分钟,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可以通过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其中,由于超时时间设置的比较短,因此,其处于静止状态的位置信息可以是之前一次的周期性定位的时间对应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超阈值时对应的位置信息,还可以是处于静止状态中的任一时刻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比如上次定位是2:05,而发现超过阈值是在2:07,则丢失位置信息可以是2:05定位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2:07定位的位置信息,还可以是2:15定位的位置信息。
或者接收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为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当时或者最近一次发送的位置信息。其中,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可以为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进行蓝牙或WIFI连接另外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或者随身移动设备。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GPS定位获取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采用WIFI/基站辅助定位获取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配置参数除了上述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以外,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该内容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以及安全区域。上述配置参数的具体设定方式,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设置,例如,可以由云端服务器自动生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具体的设置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当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202、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203;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执行202。
其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可以通过重力感应器感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静止或者运动状况。
203、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204;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202。
当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认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与携带者分离,从而产生报警。
该状态检测时间段为设置为进行运动状态检测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若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统计的静止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确定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除,认定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携带者有危险发生。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时间可以确认是安全的。例如,上学的孩子,在周一到周五的早8:30到11:30以及下午14:00到16:00;以及任何携带者晚上回家例如晚7:00到次日凌晨5:00是安全的,这样可以对该时间段内的时间不进行检测,对除该时间之外的时间进行检测,该时间段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检测时间段。例如对于上学的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段早6:00到8:30,中午11:30到14点,16:00到18点等。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可以由云端自动生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配置参数进行设定,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包括: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将该时间段与预设值的状态检测时间段进行对比,若所述当前时间落入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204、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205;当所述静止时间未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202。
其中,例如,所述静止时间预定时间阈值为5分钟时,当所述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少于5分钟,但又检测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清除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继续执行202;当所述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多余5分钟时,则执行205。
205、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当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
其中,工作时间段是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进行防丢检测的时间段,其为设置的一个时间值,其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有云端服务器设置并发送给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在用户没有设置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并且云端服务器也没有足够的数据生成开启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时,会默认使用一个时间段作为所述配置参数。上述的默认使用一个时间段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设置,例如,在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上默认06:00~10:00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也可以在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上默认07:00~11:30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302、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则执行303;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工作时间段,则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检测不具有检测功能。
303、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则执行304;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运动状态,则执行303。
其中,关于所述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运动状态方式的相关描述,为如上所述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304、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当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305;当持续静止时间未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303。
305、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在对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进行监控的过程中,虽然随身移动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其监控者也不认为是发生了危险的事情,认为被监控者去的这些区域内是安全的,不用发生报警。基于该问题,当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安全区域时,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和安全区域。
402、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则执行403;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运动状态,则执行402。
其中,关于所述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运动状态方式的相关描述,为如上所述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403、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当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404;当所述静止时间未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执行402。
404、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405、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若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406;若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402。
该安全区域为设置为进行检测当前位置的安全区域,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位置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确定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除,认定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携带者有危险发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区域可以确认为安全的,例如,该区域为学校,或者同学家或者朋友家,或者在短通信信号覆盖的范围内。所述安全区域可以由云端自动生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配置参数进行设定,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丢失位置是否处于安全区域内,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包括: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位置,将该位置与预设值的位置进行对比,若所述当前位置未落入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所述406。若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402。
406、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上面针对获取的配置参数的不同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以下将对获取的配置参数进行一个汇总的描述,具体的当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状态检测时间段、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以及安全区域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状态检测时间段、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以及安全区域。
502、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则执行503;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工作时间段,则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检测不具有检测功能。
其中,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其为设置的一个时间值,在用户没有设置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并且云端服务器也没有足够的数据生成开启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工作时间段时,会默认使用一个时间段作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可以由用户设置。
503、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则执行504;若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运动状态,则执行503。
其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可以通过重力感应器感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静止或者运动状况。
504、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505;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503。
其中,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时间段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具体的,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时间段,例如,当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放置在儿童身上时,选择适合儿童的状态检测时间段;当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放置在老人身上时,选择适合老人的状态检测时间段;当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放置在宠物身上时,选择适合宠物的状态检测时间段。
505、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若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则执行506;若所述静止时间未超过预定时间阈值,则执行505。
506、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507、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若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508;若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503。
508、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有效完成对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状态的检测,还能增加其自身安全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减少了在对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监控过程中的报警误报率。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对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监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601、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配置参数。
其中,关于所述配置参数的设定方式的相关描述,为如上所述的任一种配置参数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602、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是否存储有配置参数。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已经存储有配置参数,则执行603;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没有存储有配置参数,则执行604。
603、将本地存储的配置参数更新为接收到的配置参数。
其中,云端服务器在对配置参数进行更新时,包含新的配置参数,当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收到新的配置参数后,会自动替换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内旧的配置参数。
604、将接收到的配置参数保存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
其中,云端服务器向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配置参数,当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收到新的配置参数后,会自动替换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内默认的配置参数。
进一步的,在获取位置信息时,因为无论是GPS定位,还是WIFI定位,还是基站定位都与实际位置有一定的误差。基于该理论,云端服务器会用一定的算法尽量减少误差,在减少位置信息的误差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的方法为云端服务器提供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该方法包括:在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时,还获取当前位置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并将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其中,在将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时,可以和当前位置处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检测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判断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或者运动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的方法,当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自身的运动状态时,该方法包括: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根据所述移动数据确定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其中,采集移动数据的方式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偶然性摇动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也可以采用摇动一次或者两次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在对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监控过程中的报警误报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静止时间没有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为了更好的检测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运动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如图7所述,该方法包括:
701、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时间阈值为一经验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具体设置,例如5分钟,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702、所述云端服务器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并且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所述预定规则即所述配置参数,其中,关于所述配置参数的设定方式的相关描述,为如上所述的任一种配置参数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703、当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在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时,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但是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TCP长连接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或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或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当所述对应终端设备的手机更换号码等情况发生时,不能对所述配置参数进行更新或者接收报警信息,可以采用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避免产生的报警信息发送到错误或者不存在的终端设备用户,同时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保障。
其中,所述采用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或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采用短信的方式实现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发送邮件的方式实现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或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实现形式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当所携带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下或者遗忘,为了能更快的找到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对应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在获取位置信息时,因为无论是GPS定位,还是WIFI定位,还是基站定位都与实际位置有一定的误差。基于该理论,云端服务器会用一定的算法尽量减少误差,在减少位置信息的误差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的方法为云端服务器提供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该方法包括:在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时,还获取当前位置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并将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其中,在将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时,可以和当前位置处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携带者的相关人员能够主动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丢失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为: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对应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请求的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安全,相关人员主动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丢失位置信息时,需要进行权限的验证才能实现。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当确定所述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时,执行将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其中,该权限的设置可以通过提前注册的形式实现,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例如,一个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授权访问者可以携带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携带者的监护人或者其本身,具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如图8所示,该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包括:
配置参数获取单元8001,用于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检测单元8002,用于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
统计单元8003,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8004,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8005,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第一检查单元8006,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8001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当所述检测单元8002检测的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
统计单元8003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8006检查到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检测单元800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8006检查到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所述检测单元8002还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没有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第二检查单元8007,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8001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时,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
检测单元8002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查单元8007检查到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8008,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8001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安全区域时,在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8004获取丢失位置信息之后,判断所述当前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8005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8008判定丢失位置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检测单元8002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8008判定丢失位置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8009,用于在配置参数获取单元8001获取配置参数之前,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配置参数;
更新单元8010,用于当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已经存储有配置参数时,将本地存储的配置参数更新为接收到的配置参数;
保存单元8011,用于当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没有存储有配置参数时,将接收到的配置参数保存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列表信息获取单元8012,用于在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8004获取的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时,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当前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
列表信息发送单元8013,用于将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检测单元8002,还包括:
获取模块80021,用于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
确定模块80022,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数据确定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端服务器,如图15所示,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9001,用于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保存单元9002,用于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9003,用于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9004,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报警信息发送单元9004,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0041,用于通过TCP长连接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和/或第二发送模块90042,用于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获取模块90043,用于获取所述对应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90044,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005,用于接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
位置信息纠偏单元90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9005接收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进一步的,如图18所示,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9007,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9008,用于根据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对应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发送单元9009,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9008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请求的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权限认证单元9010,用于在第三接收单元9007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发送单元9009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时,将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如图20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10001和如上所述的云端服务器10002。
本发明实施例中,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能够检测自身的运动状态,判断该随身防丢设备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当检测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实时有效监测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防止因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被摘除或者遗忘,导致无法监控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安全。
进一步的,在对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配置参数除了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以外,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该内容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以及安全区域,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通过对所述配置参数的获取以及判断,不仅能有效完成对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状态的检测,还能增加其自身安全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减少了在对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监控过程中的报警误报率。
进一步的,在获取位置信息时,因为无论是GPS定位,还是WIFI定位,还是基站定位都与实际位置有一定的误差。基于该理论,云端服务器会用一定的算法尽量减少误差,在减少位置信息的误差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携带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用户的安全,相关人员主动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丢失位置信息时,需要进行权限的验证才能实现,如此设计能进一步对监测的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携带者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A2、如A1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还包括:
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所述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A3、如A1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时,还包括:
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A4、如A1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安全区域时,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
若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所述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若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A5、如A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配置参数;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已经存储有配置参数,则将本地存储的配置参数更新为接收到的配置参数;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没有存储有配置参数,则将接收到的配置参数保存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
A6、如A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时,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当前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并将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A7、如A1-A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包括: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
根据所述移动数据确定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A8、如A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静止时间没有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A9、如A8所述的方法,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
或者接收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为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当时或者最近一次发送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公开了B10、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并且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当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B11、如B10所述的方法,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包括:
通过TCP长连接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或者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B12、如B11所述的方法,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应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B13、如B10-B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
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B14、如B10-B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对应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请求的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B15、如B14所述的方法,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
当确定所述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时,执行将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C16、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包括:
配置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
统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C17、如C1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第一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
统计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检查到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检查到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C18、如C17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第二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时,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查单元检查到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C19、如C1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安全区域时,在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丢失位置信息之后,判断所述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丢失位置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丢失位置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C20、如C1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配置参数之前,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配置参数;
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已经存储有配置参数时,将本地存储的配置参数更新为接收到的配置参数;
保存单元,用于当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没有存储有配置参数时,将接收到的配置参数保存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本地。
C21、如C1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列表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其自身当前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时,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当前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
列表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C22、如C16-C21中任一项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重力传感器采集的移动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数据确定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C23、如C22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没有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C24、如C23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的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
或者接收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作为丢失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为与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短距离通信的随身移动设备当时或者最近一次发送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公开了D25、一种云端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D26、如D25所述的云端服务器,所述报警信息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TCP长连接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和/或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通讯方式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D27、如D26所述的云端服务器,所述报警信息发送单元,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对应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D28、如D25-D27中任一项所述的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所述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为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处对应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
位置信息纠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基站列表和/或WIFI列表对上报的位置信息进行纠偏。
D28、如D25-D28中任一项所述的云端服务器,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对应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请求的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D29、如D28所述的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权限认证单元,用于在第三接收单元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获取所述丢失位置信息的请求之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时,将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E30、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如C16-C24中任一项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和如D25-D29中任一项所述的云端服务器。

Claims (10)

1.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还包括:
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所述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工作时间段时,还包括:
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工作时间段;
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处于工作时间段,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安全区域时,在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获取丢失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
若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所述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若在所述安全区域内,则执行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5.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并且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当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6.一种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判断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定时间阈值;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
统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时,获取丢失位置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状态检测时间段时,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检查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
统计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检查到的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统计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查单元检查到的当前时间未处于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配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参数还包括所述安全区域时,在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丢失位置信息之后,判断所述丢失位置是否在所述安全区域内;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丢失位置不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丢失位置在所述安全区域内时,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
9.一种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为随身电子防丢设备检测到其自身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处于持续静止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身份信息和丢失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向所述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需要向所述对应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对应终端设备。
10.一种随身电子地方丢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云端服务器。
CN201410465693.1A 2014-09-12 2014-09-12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5472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693.1A CN105472552B (zh) 2014-09-12 2014-09-12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693.1A CN105472552B (zh) 2014-09-12 2014-09-12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552A true CN105472552A (zh) 2016-04-06
CN105472552B CN105472552B (zh) 2019-06-18

Family

ID=5560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5693.1A Active CN105472552B (zh) 2014-09-12 2014-09-12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255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768A (zh) * 2016-05-04 2016-10-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及终端
CN107390222A (zh) * 2017-06-29 2017-11-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防丢手机壳及其防丢系统、方法
CN108226971A (zh) * 2016-12-13 2018-06-29 西格玛-奥德里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一个状态信息的无线传输的电子组件
CN111143909A (zh) * 2019-03-14 2020-05-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防丢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1856519A (zh) * 2020-09-04 2020-10-30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器具定位器的用能管理方法及定位器
CN112739984A (zh) * 2018-09-13 2021-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多模态位置感测
CN114245458A (zh) * 2021-12-17 2022-03-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062252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268907A (zh) * 2021-12-17 2022-04-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7082446A (zh) * 2023-09-23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0690A (zh) * 2012-12-04 2013-05-01 东蓝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702283A (zh) * 2013-12-12 2014-04-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0690A (zh) * 2012-12-04 2013-05-01 东蓝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702283A (zh) * 2013-12-12 2014-04-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768A (zh) * 2016-05-04 2016-10-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及终端
CN108226971A (zh) * 2016-12-13 2018-06-29 西格玛-奥德里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一个状态信息的无线传输的电子组件
CN108226971B (zh) * 2016-12-13 2024-05-17 西格玛-奥德里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一个状态信息的无线传输的电子组件
CN107390222A (zh) * 2017-06-29 2017-11-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防丢手机壳及其防丢系统、方法
CN112739984A (zh) * 2018-09-13 2021-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多模态位置感测
CN111143909A (zh) * 2019-03-14 2020-05-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防丢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1856519A (zh) * 2020-09-04 2020-10-30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器具定位器的用能管理方法及定位器
WO2022062252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245458A (zh) * 2021-12-17 2022-03-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68907A (zh) * 2021-12-17 2022-04-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7082446A (zh) * 2023-09-23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082446B (zh) * 2023-09-23 2024-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552B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552A (zh)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8938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building
Craciunescu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Fog computing for reliable E-health applications
US10922943B2 (en) Multi-sensor input analysis for improved safety
CA2768477C (en) Gas detec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11699024B (zh) 具有用于连接状态和控制的感应传感器的坠落防护设备
CN104574848A (zh) 一种燃气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
US10898747B2 (en) Sensor integration in mechanical fire suppression systems
US1037551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roximity between two devices
WO2012068093A1 (en) Tools for mobile safety for children
WO2018112385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chanical fire suppression,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JP6739648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タイプ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05610925B (zh) 用户出行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8178780A2 (en) Fal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nnection status and control
CN110956722A (zh) 一种智能锁异常报警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US10140847B2 (en) Alarm initiation when sensor is intentionally jammed
US10594799B1 (en) Remote monitoring of activity triggered sensors and a customized updating application
CA2930560A1 (en) Bidirectional redundant mesh networks
EP37228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chemical
CN114866956B (zh) 异常状态矿井违规生产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07504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11443935A (zh) 一种工业边缘网关的算法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334233B2 (ja) 点検支援装置および点検支援システム
CN110048732A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及噪声消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9

Address after: 100015 Chaoyang District Road, Jiuxianqiao, No. 10, building No. 3, floor 15, floor 17, 1701-3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QIB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