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446A -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446A
CN117082446A CN202311233779.7A CN202311233779A CN117082446A CN 117082446 A CN117082446 A CN 117082446A CN 202311233779 A CN202311233779 A CN 202311233779A CN 117082446 A CN117082446 A CN 117082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user
equipment
password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3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82446B (zh
Inventor
李重锦
王伦
徐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3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82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根据该方法,显示WIFI选择界面,WIFI选择界面用于供第一用户选择进行连接的WIFI;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可以让电子设备的拥有者准确地定位到丢失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电脑、平板等)的丢失,会对电子设备的拥有者造成财产的损失。而电子设备的拥有者通常会忘记电子设备丢失的位置,或者丢失的电子设备被拾取者带走,导致拥有者无法找到电子设备的位置,从而难以找回丢失的电子设备。
现有的定位丢失的电子设备的方法需要基于强大的设备生态,例如,品牌A的电脑丢失后,丢失的品牌A的电脑的附近存在品牌A的手机,丢失的品牌A的电脑通过该附近的品牌A的手机上报位置。但是如果丢失的电子设备附近没有相同品牌的其他电子设备,则无法定位该丢失的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让电子设备的拥有者准确地定位到丢失的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该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可以包括:显示移动热点(Wireless Fidelity,WIFI)选择界面,WIFI选择界面用于供第一用户选择进行连接的WIFI;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在第一设备丢失后,通过让拾取到该第一设备的用户选择WIFI,以使得该第一设备与云端设备连接,并向云端设备发送WIFI列表,由云端设备基于WIFI列表确定出第一设备所在的位置。由于第一设备扫描到的WIFI都是该第一设备附近的WIFI,所以基于WIFI列表可以准确地对第一位置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在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显示WIFI选择界面。
通过上述方法,通常改变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是为了重新安装第一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刷机。在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进行刷机时,显示WIFI选择界面供第一用户选择,使得第一设备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提高成功定位第一设备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方法还包括:显示第一密码输入框,第一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第一用户输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对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进行效验;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成功,则更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失败,则拒绝更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并显示WIFI选择界面。
通过上述方法,对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上锁,想要更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就必须要输入相应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避免了该第一设备被随意刷机,保护该第一设备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硬盘序列号,第一硬盘序列号为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第一设备中硬盘的序列号;将第一硬盘序列号与预存的第二硬盘序列号进行比对,第二硬盘序列号为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第一设备包括的硬盘的序列号;若第一硬盘序列号与第二硬盘序列号不同,则将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恢复为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的启动顺序。
通过上述方法,在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通过预先存储的第二硬盘序列号对更改后第一设备中的硬盘进行验证。避免了第一用户更换硬盘,从而避免了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进行刷机。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在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二密码输入框,第二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用户输入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若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
通过上述方法,在锁屏状态下,无法正常使用第一设备。当在第二密码输入框中多次错误输入密码时,显示WIFI选择界面,以供第一用户选择WIFI连接云端设备。提高成功定位第一设备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之后,方法还包括: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留言信息为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用户为拥有第一设备的用户,留言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
通过上述方法,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以供捡到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可以联系上第二用户。提高了找回第一设备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在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置的用于提示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的信息,以及WIFI连接按钮;若检测到第一用户点击WIFI连接按钮,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包括: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鉴权信息是基于云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的;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若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则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
通过上述方法,云端设备不可以任意控制其他设备,只有在第一设备鉴权成功后,第一设备才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确保了第一设备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云端设备定位第一设备;若云端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则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接收第一设备上报的WIFI列表,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基于WIFI列表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并将第一设备的位置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基于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鉴权信息;将鉴权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鉴权信息用于供第一设备对云端设备进行鉴权。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或指令,当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显示的查找应用的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介绍: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BIOS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芯片上的程序,主要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是计算机启动时加载的一个软件。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此外,BIOS还向作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系统硬件的变化是由BIOS隐藏,程序使用BIOS功能而不是直接控制硬件。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系统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第六代移动通信(6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6G)系统等5G之后演进的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及短距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5G/6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mMTC),远程物联网(long range,LoRa)系统或车联网系统中。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01、云端设备102以及第二设备103。第一设备101与云端设备102之间可以传输数据,第二设备103与云端设备102之间可以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下,第一设备101为第二用户的笔记本,第二设备103为第二用户的手机。第二用户将第一设备101遗失在商场后,该第一设备101被第一用户拾取。当第二用户意识到自己的第一设备101遗失后,通过第二设备103向云端设备102发送第二指令,以指示云端设备102对遗失的第一设备101进行定位。由云端设备102向第一设备101发送第一指令,以指示第一设备101发送附近的WIFI列表。云端设备102基于该WIFI列表,对第一设备101进行定位后,将位置发送给第二设备103。
其中,在第二设备103向云端设备102发送第二指令前,还可以存在如下的操作:第二用户点击安装在第二设备103中的查找应用后,第二设备103向云端设备102发送查询指令,该查询指令包括登录第二设备103的账号。云端设备102存储有账号与设备序列号的映射关系,云端设备102基于该第二设备103发送的查询指令中包含的账号,确定出该登录该账号的所有设备的序列号(与第二设备103登录相同账号的设备的序列号)。云端设备102将该查询到的登录该账号的所有设备的序列号返回给第二设备103。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显示的查找应用的界面示意图,在云端设备102将该查询到的登录该账号的所有设备的序列号返回给第二设备103后,可以在该界面上显示登录该账号的所有设备。例如,登录相同账号的所有设备为:用户A的手机、用户A的电脑,则将上述两个设备对应的序列号返回给第二设备103(用户A的手机)。并且在用户A的手机上显示上述两个设备(用户A的手机、用户A的电脑),具体可以显示上述两个设备的名称、图标以及两个设备分别对应的状态。
若登录账号的设备与云端设备102连接,则该设备对应的状态标识为高亮,如图2中201标记的状态标识为用户A的手机(第二设备103)对应的状态标识,该用户A的手机与云端设备102连接,该用户A的手机对应的状态标识为高亮。用户A的电脑(第一设备101)还未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该用户A的电脑对应的状态标识为未高亮。当该用户A的电脑与云端设备建立连后,该用户A的电脑对应的状态标识由未高亮变为高亮。
由于对设备查找定位需要设备向云端设备102上传WIFI列表,对于未与云端设备102建立连接的设备,无法进行定位,所以第二用户只能选择状态标识为高亮的设备进行定位。
可选的,第一设备101可以为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也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终端等。第一设备101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第一设备10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
可选的,第二设备103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103与第一设备101可以是相同的设备,例如,第二设备103与第一设备101都是笔记本电脑。第二设备103与第一设备101也可以是不相同的设备,例如,第二设备103为笔记本电脑,第一设备101为智能手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云端设备102可以是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等计算设备,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查找定位方法进一步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
301、第一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WIFI选择界面用于供第一用户选择进行连接的WIFI。
其中,该WIFI选择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扫描到的WIFI,该WIFI显示界面包括扫描到的WIFI的名称以及WIFI的信号强度等。其中,该WIFI选择界面可以按照WIFI的信号强度由强至弱的排序,在WIFI选择界面越上方的WIFI的信号强度越强,反之,在WIFI选择界面越下方的WIFI的信号强度越弱。如图4A所示,图4A中的401标记的图像为WIFI显示界面。
触发第一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对触发第一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几种方式做进一步的介绍:
方式一、在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显示WIFI选择界面。
其中,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为第一设备加载程序的顺序。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通常是为了清除第一设备中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所有数据,并且重新为第一设备安装操作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刷机。该第一用户可以是对第一设备进行刷机的用户。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中的更改第一设备启动顺序,下面结合更改第一设备启动顺序的例子进一步介绍。例如,在第一用户点击第一设备的开机键后,第一设备启动BIOS。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的键盘,点击“F2”、“F10”以及“Delete”等按键,进入BIOS设置页面。在该BIOS设置页面的菜单中包括启动选项(BOOT选项),该启动选项下包括启动优先级选项,该启动优先级选项下包括第一启动设备选项。通过在第一启动设备选项中选择相应的设备(例如,可移动设备),实现对第一设备启动顺序的更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具体可以为:检测到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的键盘或第一设备的鼠标进行更改相应的操作时,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例如,第一用户在第一启动设备选项中选择相应的设备后,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
或者,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BIOS设置页面时,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显示WIFI选择界面。
可选的,在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显示预设的提示信息,或者,在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在进入BIOS系统之后,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参见下述中的介绍,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通常改变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是为了重新安装第一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刷机。在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进行刷机时,显示WIFI选择界面,以供第一用户选择WIFI连接,提高成功定位第一设备的概率。
方式二、第一设备在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二密码输入框,第二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用户输入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若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
其中,第二密码输入框中需要输入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第一设备可以是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操作指令时,自动进入锁屏状态;也可以是第一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该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被闭合后再打开,该第一设备自动进入锁屏状态;还可以是短按第一设备的开机键时,第一设备进入锁屏状态。第一阈值为开发人员预先设置的阈值,或者为第二用户购入第一设备后设置的阈值。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在第一设备处理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二密码输入框,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中输入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第一阈值为5;第一用户第6次在第二密码输入框中错误输入密码时,第一设备自动显示WIFI选择界面。
可选的,若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之后,该第一设备自动锁定。锁定后的第一设备,无论在第二密码输入框中是否正确输入密码,均无法解锁该第一设备锁屏状态。或者,锁定后的第一设备,不再显示第二密码输入框供第一用户输入密码。
进一步地,该第一设备第一次自动锁定后,在第一预设时长后自动解除锁定;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后自动解除锁定后,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再次超过第一阈值,则该第一设备自动锁定,第二次自动锁定的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例如,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后,将该第一设备锁定5分钟;5分钟后,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再次超过第一阈值后,将该第一设备锁定20分钟。以此类推,第一设备自动锁定次数与每次锁定的时长成正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在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后,该第一设备还可以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留言信息为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二用户为拥有第一设备的用户,留言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
其中,该留言信息为第二用户在购买第一设备后自定义的留言信息。若该第二用户未自定义该留言信息,则该留言信息也可以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的默认留言信息,该默认的留言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归还第一设备。
通过上述方法,在锁屏状态下,无法正常使用第一设备。当在第二密码输入框中多次错误输入密码时,显示WIFI选择界面,以供第一用户选择WIFI连接云端设备。提高成功定位第一设备的概率。
方式三、第一设备在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WIFI连接按钮,所述WIFI连接按钮用于触发第一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
其中,点击该显示WIFI连接按钮,会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如图4B所示,图4B中403标记的按钮为WIFI连接按钮。第一用户点击该WIFI连接按钮403后,会触发显示如图4B中404标记的WIFI选择界面404。
方式四、在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置的用于提示解锁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的信息,以及WIFI连接按钮;若检测到第一用户点击WIFI连接按钮,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
通常为了防止第二用户忘记设置的解除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第二密码输入框对应输入的密码),第一设备会在第二用户设置该解除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时,提供文本输入框,供第二用户设置第一提示信息。例如,第二用户设置的解除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为第二用户的孩子的生日,第二用户设置的第一提示信息为:第二用户的孩子的生日。
例如图4C所示,图4C中405标记的文本框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中还包括提示第一用户需要将该第一设备连接WIFI,以供第二用户找回该第一设备。避免第一用户在拾取到该第一设备后,无法将第一设备归还给失主(第二用户)。在该第一提示信息中还包括WIFI连接按钮,若点击该WIFI连接按钮,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该WIFI选择界面可参见上述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提示信息的在锁屏页面中所处的位置,不限于如图4C中所示的界面,该可以是其他位置,例如,处于第二密码输入框下方。
或者,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用户通过点击提示按钮后显示的,例如图4D所示,在第二密码输入框的右侧存在提示按钮406,用户点击该提示按钮406,触发显示第一提示信息407。该第一提示信息407中可以直接显示WIFI选择列表。或者,该第一提示信息中包括WIFI连接按钮,用户点击提示按钮后,触发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再点击第一提示信息中的WIFI连接按钮,触发显示WIFI选择列表。
上述介绍了三种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触发显示WIFI选择界面,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302、第一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若第一用户选择的WIFI需要WIFI密码,则在第一用户选择了WIFI并且正确输入该选择的WIFI的密码后,连接该WIFI,从而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如图4A所示,第一用户点击选择无线网络A,第一设备显示该无线网络A对应的连接界面,该无线网络A对应的连接界面如图4A中402标记的界面所示。第一用户在该无线网络A对应的连接界面402中输入无线网络A对应的密码后,与无线网络A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设备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
303、云端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云端设备定位第一设备。
其中,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均为与第二用户相关的设备,该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可以是登录相同账号的设备,该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也可以是登录的账号为同一家庭账号组内的账号。例如,第一设备登录的账号为账号A,第二设备登录的账号为账号B,账号A和账号B均属于同一家庭账号组。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都是同一用户的设备,也可以是第一设备为家庭中妈妈的设备,第二设备为家庭中爸爸的设备。该第二指令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序列号,该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用于指示第一设备。
可选的,云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后,检验该第二指令中是否包含用户验证标识;若包含用户验证标识,则响应该第二指令;该用户验证标识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是否对操作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的用户进行了验证。
相应地,用户操作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时,第二设备对该用户进行验证;若第二设备验证是第二设备的拥有者进行的发送第二指令操作,则在第二指令中添加用户验证标识。该第二设备对用户进行验证的方式可以是人脸验证,或者输入账号密码的方式验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或者,云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后,检验该第二指令中包含的用户验证标识是否为第一值;若为第一值,则响应该第二指令。相应地,用户操作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时,第二设备对该用户进行验证;若第二设备验证是第二设备的拥有者进行的发送第二指令操作,则将该用户验证标识设置为第一值。
通过上述方式,在云端设备接收第二指令之后,检验该第二指令中的用户验证标识,以确保是第二设备的拥有者操作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避免了其他用户对第二用户的设备进行定位,提高了安全性。
304、若云端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则云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
其中,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可以扫描到的WIFI,该WIFI列表中包括第一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云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之前,云端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基于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鉴权信息;将鉴权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鉴权信息用于供第一设备对云端设备进行鉴权。
其中,第一设备的序列号为第一设备的唯一标识,一个设备对应一个序列号,不同的设备对应不同的序列号。除了基于该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鉴权信息;还可以基于该第一设备的序列号和第二设备登录的账号(第二设备登录的账号和第一设备登录的账号为同一账号),确定鉴权信息;或者,基于第二设备登录的账号(第二设备登录的账号和第一设备登录的账号为同一账号),确定鉴权信息。
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具体为:第一设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鉴权信息是基于云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的;第一设备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若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则第一设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
其中,第一设备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具体为:将鉴权信息与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进行比对。由于该鉴权信息可能是加密后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所以也可以是将解密后的鉴权信息与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设备的序列号进行比对。
上述方式为第一设备先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再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可选的,第一设备也可以先接收第一指令,再对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再响应该第一指令。
通过上述方法,云端设备不可以任意控制其他设备,只有在第一设备鉴权成功后,第一设备才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确保了第一设备的安全性。
305、第一设备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相应地,云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上报的WIFI列表,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其中,WIFI列表可参见上述中的解释,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WIFI的信息包括WIFI的名称等。
306、云端设备基于WIFI列表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并将第一设备的位置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云端设备可以通过其他定位服务器的接口,基于该WIFI列表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云端设备将该第一设备的位置发送给第二设备后,该第二设备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该第一设备的位置。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
501、第一设备显示第一密码输入框,第一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第一用户输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
其中,第一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第一用户输入BIOS密码,该BIOS密码为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密码。若任意用户想要进入第一设备的BIOS,需要正确输入该BIOS密码。
可选的,第一设备除了显示该第一密码输入框以外,该第一设备还可以显示BIOS密码提示信息。由于通常不会进入BIOS,所以BIOS密码不常用,为了防止第二用户忘记自己设置的BIOS密码,所以第二用户可以在设置BISO密码时一同设置BIOS密码提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除了显示该第一密码输入框以外,该第一设备还可以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该留言信息可参见上述中的介绍,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BIOS密码忘记后需要繁琐的操作才可以解决,所以除了上述BIOS密码提示信息以外,还可以设置密保问题,以供第二用户在忘记BIOS密码时,可以通过密保问题进入BIOS。也就是,第一设备显示第一密码输入框以外,该第一设备还可以显示忘记密码按钮,该忘记密码按钮用于触发显示密保问题,以及密保问题输入框。若输入该密保问题输入框的答案与预设的密保问题的答案相同,则允许进入BIOS。反之,若输入该密保问题输入框的答案与预设的密保问题的答案不同,则拒绝进入BIOS。
502、第一设备对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进行效验。
具体地,该第一设备将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与预设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进行比对;若该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与预设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相同,则效验成功;反之,若该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与预设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不同,则效验失败。
503、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成功,则第一设备更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
可选的,若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成功,则第一设备允许该进入BIOS。
504、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失败,则拒绝更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并显示WIFI选择界面。
可选的,若该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则第一设备拒绝进入BIOS。该WIFI选择界面可参见上述步骤301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505、第一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
该步骤可参见上述步骤302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506、云端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云端设备定位第一设备。
该步骤可参见上述步骤303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507、若云端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则云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
该步骤可参见上述步骤304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508、第一设备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相应地,云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上报的WIFI列表,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该步骤可参见上述步骤305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509、云端设备基于WIFI列表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并将第一设备的位置发送给第二设备。
该步骤可参见上述步骤306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为了防止第二用户进入BIOS系统,对第一设备进行刷机,为BIOS系统设置了密码。可选的,为了防止第二用户读取硬盘(该硬盘可以为机械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其他硬盘,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D),本申请对硬盘的类型不做限制,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以HDD为例进行描述),从而导致第一设备中的数据被泄露。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实施例:当第一设备的HDD被读取时,第一设备显示HDD密码输入框,该HDD密码输入框用于输入HDD密码,该HDD密码为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密码。当HDD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密码与预设的HDD密码相同时,允许访问HDD;反之当HDD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密码与预设的HDD密码不同时,拒绝访问HDD。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显示HDD密码输入框时,该第一设备还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该留言信息可参见上述中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每次唤醒操作系统时,判断当前唤醒时,第一设备中的硬盘是否为历史使用的硬盘。具体判断可以为:记录历史使用的硬盘的序列号,该历史使用的硬盘的序列号可以是出厂时第一设备中的硬盘的序列号;当接收到用户对第一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的唤醒操作时,获取该第一设备的硬盘序列号;若该记录的硬盘的序列号与获取的硬盘序列号相同,则响应该唤醒操作;若该记录的硬盘的序列号与获取的硬盘序列号不同,则不响应该唤醒操作。
由于忘记HDD密码后,无法解决。所以为了防止第二用户忘记HDD密码,在显示该HDD密码输入框时,显示HDD密码提示信息,该HDD密码提示信息为第二用户在设置HDD密码时一同设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一硬盘序列号,第一硬盘序列号为检测到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第一设备中硬盘的序列号;将第一硬盘序列号与预存的第二硬盘序列号进行比对,第二硬盘序列号为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第一设备包括的硬盘的序列号;若第一硬盘序列号与第二硬盘序列号不同,则将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恢复为第一用户对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的启动顺序。
除了上述中的通过BIOS进行刷机,还可以通过Windows系统的高级设置更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以实现对第一设备的刷机。该用户通过该Windows系统对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时,无法拦截该更改操作。但是可以在更改完成后,判断是否要将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更改存在两种判断方式:基于第一设备中的硬盘的序列号自动进行判断,或者弹出第三密码输入框,基于用户输入进行判断。
该第三密码输入框中输入的密码可以是HDD密码,也可以是用于接触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还可以是BIOS密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上述中的第一设备。该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如图6A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无线通信模块1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第一芯片可以不通过操作环境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或者第一芯片通过操作环境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第二芯片通过操作环境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就是,在没有操作环境时,只有电子设备中的第一芯片可以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
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时和在BIOS时,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均未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芯片无法正常工作,而由于第一芯片可以不在操作系统环境下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所以在第一用户选择WIFI进行连接后,是由该第一芯片与WIFI连接,从而与云端设备连接的。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显示WIFI选择界面,WIFI选择界面用于供第一用户选择进行连接的WIFI后;该第一芯片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第一芯片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第一芯片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第一芯片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第一设备与云端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时,该通信和数据交互过程,均可以由第一设备中的第一芯片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例如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池、显示屏、扬声器、耳机接口等,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其中,该第一芯片中包括处理器1,该处理器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也可称之为基带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是终端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其中,该第二芯片中包括处理器2,该处理器2可以是与处理器1相同的处理器,也可以是不同于处理器1,计算能力大于处理器1的处理器。同理,该处理器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本申请对该处理单元不再赘述。
该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1,天线2,该电子设备的天线1与无线通信模块1耦合,该电子设备的天线2与无线通信模块2,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终端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1和无线通信模块2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从处理器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运行有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OS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等。
电子设备的一种软件结构如图6B所示。如图6B所示,该软件结构中最上层为应用层,该应用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该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图库,日历,蓝牙,音乐,视频等应用。该电子设备中,第一芯片与应用层之间通过专用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第一芯片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向应用层进行上报,或者第一芯片与应用层之间通过操作通道传输。第二芯片与应用层之间通过操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微软公司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等。
第一芯片包括提供WIFI功能的WIFI模块,该WIFI模块用于执行上述设备查找定位方法中的如下步骤: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第二芯片包括提供WIFI功能的WIFI模块和提供蓝牙功能的蓝牙模块。
其中,该第一芯片中的WIFI模块可以执行上述设备查找定位方法中的如下步骤:基于第一用户通过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接收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响应第一指令向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WIFI列表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定位,WIFI列表包括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WIFI选择界面,所述WIFI选择界面用于供第一用户选择进行连接的WIFI;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WIFI选择界面选择的WIFI,与云端设备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云端设备上报WIFI列表,所述WIFI列表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定位,所述WIFI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显示WIFI选择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第一密码输入框,所述第一密码输入框用于供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
对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进行效验;
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成功,则更改所述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
所述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密码效验失败,则拒绝更改所述第一设备的启动顺序,并显示WIFI选择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硬盘序列号,所述第一硬盘序列号为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后所述第一设备中硬盘的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硬盘序列号与预存的第二硬盘序列号进行比对,所述第二硬盘序列号为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的硬盘的序列号;
若所述第一硬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硬盘序列号不同,则将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恢复为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一设备开机时的启动顺序进行更改之前的启动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二密码输入框,所述第二密码输入框用于供用户输入解锁所述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密码输入框错误输入密码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预设的留言信息,所述留言信息为第二用户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用户为拥有所述第一设备的用户,所述留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WIFI选择界面,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置的用于提示解锁所述第一设备锁屏状态的密码的信息,以及WIFI连接按钮;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点击所述WIFI连接按钮,则显示WIFI选择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鉴权信息,所述鉴权信息是基于所述云端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的;
对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所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若对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所述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则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
9.一种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云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云端设备定位第一设备;
若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WIFI列表;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上报的WIFI列表,所述WIFI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扫描到的至少一个WIFI的信息;
基于所述WIFI列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设备的序列号;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序列号,确定鉴权信息;
将所述鉴权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鉴权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云端设备进行鉴权。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或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或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33779.7A 2023-09-23 2023-09-23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7082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3779.7A CN117082446B (zh) 2023-09-23 2023-09-23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3779.7A CN117082446B (zh) 2023-09-23 2023-09-23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446A true CN117082446A (zh) 2023-11-17
CN117082446B CN117082446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70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3779.7A Active CN117082446B (zh) 2023-09-23 2023-09-23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44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6253A1 (zh) * 2013-08-05 2014-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wifi热点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8127A (zh) * 2014-01-07 2015-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263099A (zh) * 2015-08-28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送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552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160117975A (ko) * 2015-04-01 2016-10-11 연지민 스마트폰 실시간 위치추적 시스템
CN106161760A (zh) * 2015-04-24 2016-11-23 谢东福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wifi的防丢失系统及方法
CN109543992A (zh) * 2018-11-19 2019-03-2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智能巡检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WO2019126957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端云结合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20329974A1 (en) * 2019-07-23 2022-10-13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Ltd. Device positioning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6253A1 (zh) * 2013-08-05 2014-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wifi热点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8127A (zh) * 2014-01-07 2015-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472552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160117975A (ko) * 2015-04-01 2016-10-11 연지민 스마트폰 실시간 위치추적 시스템
CN106161760A (zh) * 2015-04-24 2016-11-23 谢东福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wifi的防丢失系统及方法
CN105263099A (zh) * 2015-08-28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送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26957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端云结合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543992A (zh) * 2018-11-19 2019-03-2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智能巡检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US20220329974A1 (en) * 2019-07-23 2022-10-13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Ltd. Device positioning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446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9048B2 (en) Password state machine for accessing protected resources
US202102096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access to property or information using blockchain
EP2761429B1 (en) Policy compliance-based secure data access
US108108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key thereof
CN110651270B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WO2018072215A1 (zh) 一种安全校验方法及设备
CN1094168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认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61040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permission-controlled hidden sensitive application behavior at run-time
US20140359750A1 (en) Associating Distinct Security Modes with Distinct Wireless Authenticators
US11038684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companion device
EP3533247B1 (en) Wireless network type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19042A (zh) 一种屏幕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107615294A (zh) 一种验证码短信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96443B (zh) 移动认证方法和用于其的系统
AU20192875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access to property or information using blockchain
CN103369533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和防盗装置
CN110708364B (zh)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2446B (zh) 设备查找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66567A (zh) 恶意修改应用程序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和介质
US1192182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10430571B2 (en) Trusted UI authenticated by biometric sensor
EP39269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78297B (zh) 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34025A (zh) 基于sim卡的移动终端加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143136A1 (zh) 一种密码重置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