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7719B -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 Google Patents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7719B
CN105467719B CN201610014876.0A CN201610014876A CN105467719B CN 105467719 B CN105467719 B CN 105467719B CN 201610014876 A CN201610014876 A CN 201610014876A CN 105467719 B CN105467719 B CN 105467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rea
shooting point
wall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4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7719A (zh
Inventor
孙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148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7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7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6Special arrangements of screening, diffusing, or reflecting devices, e.g. in studio
    • G03B15/07Arrangements of lamps in studio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6Special arrangements of screening, diffusing, or reflecting devices, e.g. in studio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包括棚体、光源和挡光板,棚体内设有第一拍摄点和第二拍摄点,第一拍摄点位于挡光板后方并与挡光板齐平,第二拍摄点位于围壁的后方。挡光板可以将第一拍摄点后方的杂光和逆光进行遮挡,使第一拍摄点的轮廓感更为强烈;其次,挡光板背后设有镜面,可以将挡光板后方棚体光源向第二拍摄点进行反射,为第二拍摄点进行多角度补光,距离感更为明显。并且,摄影棚的棚身体积小,其次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满足普通的广告和摄影作品的拍摄需求。

Description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设备,它是一种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背景技术
摄影棚是电影制片厂中拍摄内景的最主要的生产场所。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与生产条件可能形成不同形式、规模的摄影棚。
早期的摄影棚只是一个仅有顶棚和棚架、四面漏空的“大棚子”。中国的“摄影棚”名称由此而来。
现代所指的摄影棚,是供拍摄影片用的特殊建筑物,类似于影楼,摄影棚内装有多种不同规格的光源,光照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用于各个角度的补光,使被拍摄的人或物能够展现出多个角度不同的美感。
摄影师在使用灯光时,会根据拍摄的物品和摄影的主题来对灯光的亮度和角度进行调节。
但是这种摄影棚,更应该称作摄影场所,其所占用的空间较大,成本较高,适合电影、大型广告等拍摄使用;普通的服装零售商、制造商在拍摄电商销售广告或是摄影师拍摄作品时,往往不可能花费较大的成本挪出场地作为拍摄场所,并且专业的摄影设备的成本也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基本满足广告或摄影作品拍摄的需求设备。
目前,市场上有一个专利号为CN201520456347.7中国专利产品,一种新型简易摄影棚,包括摄影棚主体,摄影棚主体包括底板、折叠钢丝骨架、棚布以及LED灯条,棚布与底板固定且整体呈方体结构,棚布的顶部设置有U型拉链连接的工作面,同时在所述工作面的背面设有磁条,LED灯条与磁条吸附固定,LED灯条通过USB接口连接电源输出端,在工作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上部拍摄孔,在棚布的侧面设置有侧面拍摄孔,在与侧面拍摄孔对称的棚布上还设置有一补光孔,可以通过折叠钢丝骨架很方便的展开或收纳摄影棚,同时LED灯条安装方便,供电采用USB接口供电,在停电或户外仍可以正常使用,补光孔可以增加摄影乐趣,提高摄影质量。
如图14所示,图14为人物的光照角度及命名,但是,这种简易摄影棚其补光的角度仅为人物的正上方(头顶)和两侧面(左右两侧),且两侧面的补光角度相对,拍摄的风格单一,难以清晰的拍摄出人物面部和上半身的轮廓和阴影,难以满足婚纱、礼服等人物拍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摄影棚占地面积过大且费用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摄影棚的棚身体积小,其次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满足普通的广告和摄影作品的拍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包括电源开关和棚体,所述棚体包括挡光板、顶壁和围壁,棚体内设有供使用者摄影用的拍摄空间;
围壁,围壁前端开设有供使用者进入及摄影师拍摄的入口,拍摄空间内形成第一拍摄点和第二拍摄点,第一拍摄点位于拍摄空间中部,第二拍摄点处于拍摄空间后部,并相比于第一拍摄点远离围壁的入口;顶壁,连接于围壁上方;所述第一拍摄点前方的围壁和/或顶壁上设有前照光源,所述前照光源的光线方向朝向第一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后方的围壁和/或顶壁上设有后照光源,所述后照光源的光线方向朝向第一拍摄点;挡光板,后方一侧表面设有反光的镜面,挡光板的镜面反射后照光源的光线补光至第二拍摄点,所述挡光板靠近第一拍摄点并位于第一拍摄点前方;电源开关,分别与围壁和顶壁表面的前照光源相连接,以及围壁和顶壁表面的后照光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照光源包括前照主光区和前照辅光区,所述前照主光区和前照辅光区位于围壁的内表面,且分布于于入口的两侧,前照主光区和前照辅光区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侧方向。
优选的,所述前照光源包括前照顶光区,所述前照顶光区位于顶壁的下表面,前照顶光区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上方向。
优选的,所述后照光源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边侧光区和侧逆光区;边侧光区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侧面,位于围壁内表面;侧逆光区的光线朝向挡光板的镜面上和第一拍摄点的侧后方向,位于围壁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后照光源由前至后依次包括顶照光区和顶逆光区;顶照光区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正上方,位于第一拍摄点的上方的顶壁下表面;顶逆光区的光线朝向挡光板的镜面上和第一拍摄点的后上方,位于顶壁下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为平整面,背板与围壁、顶壁相连接,背板表面可拆卸式附有摄影用的幕布。
优选的,所述围壁后方还设有背景侧光区,背景侧光区靠近背板的两侧,背景侧光区的光线朝向背板;顶壁后方还设有背景上光区,背景上光区位于背板上方的顶壁上,背景上光区靠近背板的上端,背景上光区光线朝向背板。
优选的,所述挡光板包括侧挡光板和上挡光板,侧挡光板与两侧的围壁相连接,上挡光板与顶壁相连接;
所述上挡光板的镜面反射顶逆光区的光源至第二拍摄点上方;所述侧挡光板的镜面反射侧逆光区的光源至第二拍摄点上方。
优选的,所述顶壁上还设有斜照光区,斜照光区位于前照顶光区的两侧,斜照光区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上侧方向。
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发光装置和柔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由多个LED模组拼接而成,所述柔光装置设置于发光装置前,柔光装置可以采用柔光板、柔光布或柔光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摄影棚的棚身体积较小,通过将光源设置在围壁和顶壁上,取代原有广阔空间中所采用的柔光灯的效果,将摄影棚的空间进行压缩,降低空间占有率。
二、本发明中的摄影棚通过光源来取代昂贵的专业摄影照明器材,也大幅降低了摄影棚的成本,满足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三、围壁、斜照板和顶壁表面均设有补光用的光源,使拍摄时待拍摄的人或物能够得到多个角度的补光,人物或事物的阴影和轮廓能够达到很好的体现,拍摄效果良好,用手机即可拍出专业摄像机的效果,可用于普通的广告及静物拍摄。
四、围壁、斜照板和顶壁表面的光源可以通过电源开关进行单独的启闭,可以对补光的角度和亮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满足拍摄者多种的拍摄风格及不同事物的拍摄手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围壁、背板的水平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顶壁的竖直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视角A处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视角A’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后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实施例3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围壁、背板的水平剖视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顶壁的竖直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被拍摄物的角度命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8所示的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包括围壁、顶壁、光源、电源开关和挡光板。
挡光板包括上挡光板8和侧挡光板7,侧挡光板7与围壁相连接,上挡光板8与顶壁6相连接。
围壁内共设有两个拍摄点,第一拍摄点和第二拍摄点,第一拍摄点位于图3中围壁的中部(即β标记处);第二拍摄点位于挡光板后方并靠近围壁后端(即β标记处),围壁前方设有供使用者进入的入口,同时摄影师的拍摄也是通过站在入口前方进行拍摄。
如图3所示,入口的开口为0.8-1.4米,开口越大则摄影师可拍摄的距离越远,人物距离感更强;开口越小,则遮挡的逆光也越多,拍摄出的人物灯光效果也越好,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了1.0米和1.2米两种入口。
第一拍摄点:人物拍摄时,面部与挡光板的齐平或位于挡光板的后方,拍摄效果在于与背景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空间感更为强烈。
第二拍摄点:靠近背板1的位置,人物拍摄时能够在背板的背景上投下阴影。
本实施例中的围壁及顶壁上的各个光区均通过LED模组附着于围壁及顶壁的平面内,形成一个发光的平面,通过LED模组附着于面板上,最大限度的压缩棚身的体积结构,质量更轻,更易于组装和运输。
以下对光区所对应的板面名称进行命名:
前照主光区-前照主板51;前照辅光区-前照辅板52;边侧光区-边侧板4;侧逆光区-侧逆板3;背景侧光区-背景侧板2;
前照顶光区-前照顶板65;顶照光区-顶照板63;顶逆光区-顶逆板62;背景上光区-背景上板61。
如图3所示,围壁包括由前端至后依次相连接的前照主板51(前照辅板52)、边侧板4、侧逆板3和背景侧板2。
前照主板51位于第一拍摄点的左前方,前照辅板52位于第二拍摄点的右前方。
侧挡光板7与围壁的连接处位于前照主板51(前照辅板52)和边侧板4之间,侧挡光板7的前侧表面可以吸收并遮挡光线,侧挡光板7的后侧表面可以反射侧逆板3和边侧板4的光线。
顶壁6上设有斜照板64,如图4所示,顶壁由前至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照顶板65、顶照板63、顶逆板62和背景上板61。斜照板64位于前照顶板65的两侧,并且倾斜设置。
以下对背板、围壁、顶壁、斜照板、挡光板的作用一一进行阐述:
一、背板:用于摄影棚的背景布置,背板表面可以使用单色的背景幕布、彩色幕布或是景观幕布,幕布和背板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可以采用螺钉、磁吸、夹持、胶粘等多种方式实现连接和拆卸。
二、围壁上的各个板均设有光源,各个板上的光源作用为:
前照主板51:作为第一拍摄点上拍摄物的主光灯,将人物或事物的正面照亮,控制主要的拍摄效果,制造高光区和阴影。
其中前照主板51设置于第一拍摄点的左前方,并且呈弧形向外拱起,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和运输,将弧形的前照主板51拆分为多个板面,构成一个近似于弧形的多段线(板面数量越多则多段线越接近弧形),出于拼接时间和运输成本的考虑(板面数量越少则越容易运输和拼接)。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3块面板拼接构成前照主板51,三块面板所组成的3个平面基本上趋向于弧面,并且对第一拍摄点的补光角度和效果较为全面。
前照主板51由前至后依次分为:板面513、板面512和板面511:
其中板面513内的光照区域分为:面部无光区501、前身照亮区502,前身照亮区502内设有光源,前身照亮区502为距离地面0.30-1.40米的位置;可以将拍摄的人物的胸口至下身部位照亮补光。
面部无光区501无光源,由于前照顶板65已经提供第一拍摄点上身充足的补光效果,因此面部无光区501若再增设光源,将造成人物面部亮度过大。
板面512和板面511上均设有主光区505,主光区505为距离地面米0.50-1.80米的位置,主要分布于板面512的表面上,为人物的斜侧方向进行补光,将人物的正面照亮,控制主要的拍摄效果,制造高光区和阴影。
主光区505下方为腿部光照区503,光源相对主光区505较为稀疏,主要是为人物的下半身尤其是腿部进行补光,腿部光照区503集中于板面512上,板面511上分布较少,因为板面511对腿部的照射较少,因此使腿部光照区503集中在板面512上。
板面511、512、513靠近地面的一端均设有脚灯补光区504,充分的为人物的脚部和鞋面进行补光,使足部更为光亮。脚灯补光区504上光源的分布密度介于腿部光照区503和主光区505之间。
前照辅板52:用于补充光线,过渡阴影。
前照辅板52和前照主板51相似,关于摄影棚的竖直中心镜面对称,前照辅板52同样由三块面板组成,构成一个类似于弧面的多段面。
前照辅板52由前至后依次分为:板面523、板面522和板面521:
板面521、522、523和板面511、512、513对称,均设有面部无光区501、前身照亮区502、腿部光照区503和脚灯补光区504;光源位置、角度和亮度均相同。
板面521和板面522上设有辅光区506,辅光区506的分布高度与主光区505的分布高度相同,但是辅光区506的光源亮度小于主光区505的光源亮度。辅光区506的作用在于为主光区505照射不到的区域补充光线,过渡阴影,同时不能亮度过高,避免喧宾夺主。
边侧板4:主要在使用第一拍摄点时打开边侧板4,如图8所示,边侧板4的上部光源分布均匀,可以提升轮廓感,增加立体效果。
边侧板4的下部光源密度较大,亮度高,可以照亮人物足部两侧,为两侧足部补光。
侧逆板3:倾斜设置,侧逆板的板面朝向侧挡光板7的背面。
当使用第一拍摄点时,可以增加立体感,使人物和背景产生一定距离,提升空间感;当使用第二拍摄点时,侧逆板3倾斜设置可以配合侧挡光板7背面的镜面,将侧逆板3上的光线反射至第二拍摄点的正前方,达到正面补光效果。
背景侧板2:倾斜设置,背景侧板的内侧板面朝向背板,背景侧板主要用于照亮背景,选择性照亮某部分区域,产生不同的背景效果。
如图8所示,背景侧板2表面的光源分布如图所示,由上至下可以分为背景上照区21、背景中照区22、背景下照区23:
背景上照区21:其表面的光源主要分布于远离背板1的一侧,靠近背板1的一侧未设有光源,将光源与背板1的距离拉开后,可以避免背景灯光过曝,若在背景上照区21靠近背板1的一侧也设置光源,则背景靠近背景上照区21的一块亮度将极高,导致背景过曝;其次,光源偏向设置于远离背板1的一侧,可以用于照亮第二拍摄点内人物的面部,增加面部两侧的补光。
背景中照区22:主要用于照亮背景,背景中照区22的中部光源分布大于背景中照区22两侧的光源分布密度;可用于照亮背景的同时也可以为人物的侧面补光。降低两端的光源亮度,效果同于背景上照区21。
背景下照区23:背景下照区23的分布与背景上照区21相同,但是背景下照区23的光源分布密度大于背景上照区21,亮度更亮,可以照亮人物脚部,为脚部和背景补光。
三、顶壁上的各个板均设有光源,各个板上的光源作用为:
前照顶板65:倾斜设置,板面朝向第一拍摄点的上方1.4米(1.4米即人物胸口部位)。
当人物处于第一拍摄点时,前照顶板65可用于面部及上身的补光,进行脸部补光,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前照顶板65,由前至后共设有多组光源,根据面部的肤色及人物上身的衣着颜色,可以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和拍摄风格,对前照顶板上的光源亮度和照射的角度进行调节,设置多组光源的目的在于光照的角度调节。
顶照板63:倾斜设置,板面朝向第一拍摄点上方1.7米部位(1.7米即人物的头顶位置)。顶照板63与围壁连接的两侧上的光源靠近侧挡光板7,且密度相对中部低,亮度也低。两侧的光源可以配合侧挡光板7进行反光为第二拍摄点及背板1的补光。
顶照板63中部靠近上挡光板8的位置未设有光源,若靠近的部位设置光源,侧上挡光板8易反射顶照板63上的光,反射光线造成人物面部亮度过于强烈。
当人物处于第一拍摄点时,顶照板63的光源打开后可以打亮肩部,增加发部光亮效果。
而当人物处于第二拍摄点时,人物靠近背板1,此时的顶照板倾斜设置,可以使光源的光线照射到人物的下半身,为人物提供较为充分的下半身补光效果。
顶逆板62:倾斜设置,板面朝向上挡光板8背面的镜面,顶逆板62仅中部设有光源,而同围壁连接的两端未设置有光源,若两端设置光源则光源易照射至侧挡光板7上,导致反光与顶照板63两侧的反射光源重叠,亮度过大。
当人物处于第一拍摄点时,顶逆板62作为顶部的补光光源,可以增加人物的空间感。
而当人物处于第二拍摄点时,人物靠近背板1,此时配合上挡光板8的反光效果,对人物的脸部及上半身进行补光。
背景上板61:倾斜设置,板面朝向背板1,主要用于照亮背景,可以选择性照亮某部分区域,产生不同的背景效果,同时也可以照亮第二拍摄点人物的头部。
背景上板61中部的光源密集,亮度较高,用于打亮背景和第二拍摄点人物的头部,与顶逆板62和背板连接的两侧的光源较为稀疏,且分布延伸至围壁处,用于人物照射光线的过渡和背景打亮区域的过渡。
斜照板64:位于前照顶板65的两侧,斜照板64的板面倾斜朝向第一拍摄点上方1.6米左右的位置,主要用于人物的肩部和脸部斜侧面的补光,使人物上半身肩部的整体外形,以及五官、面部轮廓更为清晰明显。
斜照板64和前照顶板65之间通过另一个面板66进行连接,这个面板66水平朝下,其表面为光滑的镜面。
挡光板:挡光板包括上挡光板8和侧挡光板7,侧挡光板7与围壁相连接,上挡光板8与顶壁6相连接。上挡光板8和侧挡光板7的背面均为可以反射光线的镜面。
上挡光板8位于顶照板63和前照顶板65之间,板身竖直向下放置;侧挡光板7位于前照主板51(前照辅板52)和边侧板4之间,板身平行于背板竖直放置。
当人物处于第一拍摄点时,挡光板可以挡住并吸收前照主板51和前照辅板52的光线,阻止漫反射和杂光;挡光板可以挡住背景侧板、侧逆板、边侧板的灯光效果,避免挡光板后方的灯光进入第一拍摄点的镜头内。
当人物处于第二拍摄点时,挡光板可以阻挡并吸收前照主板51和前照辅板52的光线,降低前照主板51和前照辅板52对第二拍摄点的影响。
上述的背板、背景侧板、侧逆板、边侧板、前照主板、前照辅板、背景上板、顶逆板、顶照板、斜照板、前照顶板、侧挡光板、上挡光板,仅仅是一种命名的方式,其结构可以采用具体的板,也可以采用硬质的钢架结构、棚等其他方式,本发明中未对板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1中的光源包括发光装置和柔光布,发光装置由多个条状的LED模组拼接而成,柔光布平铺于发光装置前。LED的光线较为强烈刺眼,因此增设了柔光布之后,可以将LED的灯光进行散射,起到柔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1中的电源开关,还可以另外加设控制元器件,通过控制元器件对围壁和顶壁上的LED模组的亮度、启闭进行控制,以此来达到各种不同的光线拍摄效果。
在元器件内设定多种拍摄效果,通过控制LED模组的启闭和亮度以达到多种灯光组合效果,拍摄各种不同类型的画面效果,如人物肖像、服装搭配广告、写真婚纱、静物广告等多种光照方式作为一键式设定的模式。当使用者拍摄时,仅需要一键摁压按钮,即可得到专业的光照效果,满足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拍摄需求,达到菜鸟也可以拍摄出专业摄影师灯光布局的能力。
在后期,将元器件接入互联网或服务器,服务器在与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相连接,使用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上的软件(APP等)即可对摄影棚的灯光效果进行控制,使摄影棚更为智能。
与此同时,总的服务器还可以对手机内的软件(APP等)进行在线升级,使灯光的拍摄效果不断的丰富。
结合上述的光影效果,甚至是用手机也能拍摄出较为清晰且风格迥异的摄影作品。
实施例2:
实施例2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实施例2并未采用背板1,即围壁前端和后端均通,围壁前端的入口可用于摄像师进行拍摄,围壁后端的开口可用于野外拍摄的取景,通过摄影棚的多角度灯光效果配合远处的景观,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人物在拍摄时围壁的背部可以用来实时取景,摄影棚可适用于室外的环境,将拍摄的人物配合灯光及室外景观,达到最优的景观拍摄效果,人物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使用第一拍摄点上。
而当使用者需要单色背景进行室内拍摄时,可将摄影棚的背部对准室内的墙壁,即可得到单色的背景,若没有墙壁,亦可将单色的幕布或是带有景观的幕布,一头固定于摄影棚的顶部,另一头直接从摄影棚的背部垂下,以此来实现背景拍摄的需要。
实施例3:
如图11至图13,是本发明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仅由棚体和柔光灯组成,柔光灯的角度摆设与实施例1中发光面板的朝向方向相同。
由于棚身的作用仅仅是起到固定柔光灯的作用,用于控制柔光灯的照射角度,达到人物拍摄所需的光照效果;因此棚身的形状对柔光灯的角度影响并不大。
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3制造更为简易快捷,使用者仅需将棚身搭好,将柔光灯的固定角度调整完毕,即可拍摄出较为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使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和棚体,所述棚体包括挡光板、顶壁(6)和围壁,棚体内设有供使用者摄影用的拍摄空间;
围壁,围壁前端开设有供使用者进入及摄影师拍摄的入口,拍摄空间内形成第一拍摄点和第二拍摄点,第一拍摄点位于拍摄空间中部,第二拍摄点处于拍摄空间后部,并相比于第一拍摄点远离围壁的入口;
顶壁(6),连接于围壁上方;
所述第一拍摄点前方的围壁和/或顶壁上设有前照光源,所述前照光源的光线方向朝向第一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后方的围壁和/或顶壁上设有后照光源,所述后照光源的光线方向朝向第一拍摄点;
挡光板,后方一侧表面设有反光的镜面,挡光板的镜面反射后照光源的光线补光至第二拍摄点,所述挡光板靠近第一拍摄点并位于第一拍摄点前方;
电源开关,分别与围壁和顶壁表面的前照光源相连接,以及围壁和顶壁表面的后照光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光源包括前照主光区(51)和前照辅光区(52),所述前照主光区(51)和前照辅光区(52)位于围壁的内表面,且分布于于入口的两侧,前照主光区(51)和前照辅光区(52)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侧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光源包括前照顶光区(65),所述前照顶光区(65)位于顶壁的下表面,前照顶光区(65)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上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照光源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边侧光区(4)和侧逆光区(3);
边侧光区(4)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侧面,位于围壁内表面;
侧逆光区(3)的光线朝向挡光板的镜面上和第一拍摄点的侧后方向,位于围壁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照光源由前至后依次包括顶照光区(63)和顶逆光区(62);
顶照光区(63)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正上方,位于第一拍摄点的上方的顶壁(6)下表面;
顶逆光区(62)的光线朝向挡光板的镜面上和第一拍摄点的后上方,位于顶壁(6)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为平整面,背板(1)与围壁、顶壁(6)相连接,背板表面可拆卸式附有摄影用的幕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后方还设有背景侧光区(2),背景侧光区(2)靠近背板(1)的两侧,背景侧光区(2)的光线朝向背板(1);
顶壁后方还设有背景上光区(61),背景上光区(61)位于背板(1)上方的顶壁(6)上,背景上光区(61)靠近背板(1)的上端,背景上光区(61)光线朝向背板(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板包括侧挡光板(7)和上挡光板(8),侧挡光板(7)与两侧的围壁相连接,上挡光板(8)与顶壁相连接;
所述上挡光板(8)的镜面反射顶逆光区(62)的光源至第二拍摄点上方;
所述侧挡光板(7)的镜面反射侧逆光区(3)的光源至第二拍摄点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6)上还设有斜照光区(64),斜照光区(64)位于前照顶光区(65)的两侧,斜照光区(64)的光线朝向第一拍摄点的前上侧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补光的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发光装置和柔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由多个LED模组拼接而成,所述柔光装置设置于发光装置前,柔光装置可以采用柔光板、柔光布或柔光玻璃。
CN201610014876.0A 2016-01-11 2016-01-11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7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4876.0A CN105467719B (zh) 2016-01-11 2016-01-11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4876.0A CN105467719B (zh) 2016-01-11 2016-01-11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719A CN105467719A (zh) 2016-04-06
CN105467719B true CN105467719B (zh) 2018-06-22

Family

ID=5560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48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7719B (zh) 2016-01-11 2016-01-11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7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881A (zh) * 2016-06-29 2016-09-07 北京利亚德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抠像布景系统和方法
US11567394B1 (en) * 2021-10-07 2023-01-31 Paul Ern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ligh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2946B2 (ja) * 2001-06-08 2004-03-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写真シール自動販売方法とその装置、シール紙ユニット及び写真シールシート
JP5223348B2 (ja) * 2008-01-18 2013-06-26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画像撮影装置
EP2310908B1 (en) * 2008-07-14 2015-04-08 Holicom Film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ming
CN202600330U (zh) * 2012-05-15 2012-12-12 林璧光 一种折叠式摄影箱
CN205318080U (zh) * 2016-01-11 2016-06-15 孙午飞 一种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719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925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ming
US114423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ming
Malkiewicz Film lighting: Talks with Hollywood's cinematographers and gaffers
CN105467719B (zh) 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Millerson Lighting for video
CN108966449B (zh) 一种灯光控制方法
CN205318080U (zh) 一种多角度自调补光的摄影棚
CN207298503U (zh) 一种带发光角度的装饰线条
CN205450529U (zh) 摄影补光背景板
CN213087548U (zh) 一种柔光型摄影棚
CN207921834U (zh) 一种智能隐形衣架式落地灯
CN201532514U (zh) 增强型贴纸相机背景及照明系统装置
Arena Lighting for Digital Photography: from Snapshots to Great Shots (using Flash and Natural Light for Portrait, still Life, Action, and Product Photography)
CN108870157A (zh) 一种带发光角度的装饰线条
Modrak Practice 2: Light and Shadow: Tool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CN103273795A (zh) 基于投影机的色彩可调节的沙画平台装置
CN207148509U (zh) 一种家装展示互动系统
Hurter The Best of Photographic Lighting: Techniques and Images for Digital Photographers
CN101614932A (zh) 增强型贴纸相机背景及照明系统装置
CN207246894U (zh) 超远距led舞台投射灯结构
CN208670739U (zh) 一种新型筒灯
CN209103073U (zh) 一种小型盒式摄影棚
Shook et al. Writing with Light
JP2017037123A (ja) 写真シール作成装置
TWM635692U (zh) 上拍及側拍兩用拍攝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