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3837B -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 Google Patents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3837B
CN105463837B CN201510608487.6A CN201510608487A CN105463837B CN 105463837 B CN105463837 B CN 105463837B CN 201510608487 A CN201510608487 A CN 201510608487A CN 105463837 B CN105463837 B CN 105463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edium
nonwoven fabric
extract
humidification filter
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84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3837A (zh
Inventor
会田启
出井晃治
奥恭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6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3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3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38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长时间使用时,能够使臭气生成和过滤介质变色得以降低,并且能够抑制因供给水的影响导致物理强度下降的加湿过滤介质,以及使用该加湿过滤介质形成的加湿过滤网。所述加湿过滤介质是一种具有无纺布基材以及含于无纺布基材中的抗菌成分,该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2,所述抗菌成分为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成分优选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Description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利用所述加湿过滤介质形成的加湿过滤网。
背景技术
作为加湿器的加湿方式,有气化式、加热式以及超音波式等。气化式是指利用风扇对含有水的加湿过滤网进行送风,从而使加湿过滤网中的水分气化的方式。加热式是指利用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使水沸腾变成蒸汽形式。超音波式是指通过对水进行超声波高频震荡使水变成微粒,利用风扇将所述变成微粒的水送出的方式。此外,已知的还有,通常为气化方式,当在湿度降低的情况下,则成为与其他的方式并用的混合加湿方式。在使用气化方式的诸如气化加湿器、混合加湿器中,使加湿过滤网的下部浸泡在水中,借助毛细管作用使得整个加湿过滤网处于润湿状态,通过对所述加湿过滤网进行通风,使通过加湿过滤网的空气被加湿,从而供给室内。作为加湿过滤网,已知的有使用由无纺布制成的加湿过滤介质而形成的过滤网。
然而,当加湿过滤网在长时间持续使用时,会因为诸如霉菌、细菌等的影响而导致加湿过滤介质变色,发生外观变脏的问题。此外,也会产生因诸如霉菌、细菌等发出的恶臭的问题。甚至,在加湿过滤网用的供给水中,会有诸如霉菌、细菌等发生繁殖,由于加湿过滤网要吸入所述供给水,所以成为助长加湿过滤介质发生诸如变色、恶臭的原因。作为抑制加湿过滤网的诸如霉菌、细菌等繁殖的对策,已经公开的有,使用纤维网制造加湿过滤介质的方法,所述纤维网中含有将具有抗菌、防臭性能的抗菌成分混炼而得的合成纤维(例如可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使由亲水性多孔微细粉末和抗菌成分配合而成的合成树脂乳液含浸于加湿过滤介质中的方法(例如可参照,专利文献2)等的使抗菌成分含于加湿过滤介质中。然而,含有抗菌成分的加湿过滤介质存在如下所述的特有课题,即,由于抗菌成分富含亲水性基团,所以含有抗菌成分的加湿过滤介质会受到加湿器中的供给水的影响,经时变化会容易导致物理强度下降。加湿过滤介质的物理强度降低会导致加湿过滤网的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加湿过滤网的通气性变差,最终造成了加湿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作为加湿过滤网变脏的对策,公开了一种使用由耐水性能的基材制成的能够清洗的加湿过滤网(例如可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的加湿过滤网并不是一种事先预防“抑制污垢发生”的对策,而是一种“将生成的污垢去除”的着眼于事后的对策,因此,对于加湿器的使用者来说,存在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申请公开公报平02-096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平06-074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9-156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加湿过滤介质以及使用所述加湿过滤介质形成的加湿过滤网,所述加湿过滤介质解决了在气化式加湿器中所使用的加湿过滤介质在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抑制加湿过滤介质以及供给水中诸如霉菌、细菌等的繁殖,抑制诸如加湿过滤介质的变色、臭气等的产生,从而能够维持加湿器的清洁状态,当在长期使用时,能够降低诸如产生臭气、过滤介质变色等,并且还能够抑制因供给水的影响导致物理强度下降的问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过滤介质以及使用所述加湿过滤介质形成的加湿过滤网,加湿过滤介质具备无纺布基材以及含于所述无纺布基材中的抗菌成分,其特征在于,加湿过滤介质还具有特定的内部结合强度和单位面积重量,以及抗菌成分为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
即,本发明为以下所述的发明。
1、一种加湿过滤介质,其具备:
无纺布基材;
抗菌成分,其含于所述无纺布基材中;
其特征在,所述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2
所述抗菌成分为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加湿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为选自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使用上述1或者2记载的加湿过滤介质所形成的加湿过滤网。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具有在长期使用中能够抑制诸如由霉菌、细菌等产生的臭气以及加湿过滤介质的变色,并且,即使受到供给水的影响,加湿过滤网的物理强度也不会轻易下降的特征,使得能够持续使用一种清洁的、加湿量稳定的加湿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是一种具备无纺布基材和含于所述无纺布基材中的抗菌成分的加湿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2
以下,对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的内部结合强度进行说明。内部结合强度是指日本TAPPI(J.TAPPI)纸浆测试方法NO.18-2:2000[纸和纸板-内部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第2部分:内部结合强度试验方法(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internal bondstrength Part2:Internal bond tester method)]中所记载的物理特性。本发明中的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优选为60~360mJ,进一步优选为70~350mJ。由于本发明中的抗菌成分优选使用亲水性的抗菌成分,所以当含有抗菌成分的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小于50mJ时,受到供给水的影响,物理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加湿过滤网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加湿过滤网的透气性以及加湿量变差,所以并不优选。另一方面,当内部结合强度大于400mJ时,由于构成加湿过滤介质的纤维根数的增加,用于加固的粘合剂的添加量增多,导致纤维之间的间隙变小,加湿量变差,所以不优选。
作为将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调整到特定范围内的方法,只要是加固构成加湿过滤介质的纤维之间的缠绕连结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下述方法达成,例如,可以采用增加构成加湿过滤介质的纤维根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增加各纤维的连结点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对各纤维的连结点赋予粘合剂从而提高连结点上的纤维之间的粘合性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强化各纤维自身的缠绕连结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2,优选为50~140g/m2,进一步优选为60~130g/m2,当单位面积重量小于40g/m2的时,由于它无法表现出足够的内部结合强度,所以不优选。当单位面积重量大于150g/m2的时,由于构成加湿过滤介质的纤维根数增加,用于补强的粘合剂的添加量增多,所以导致纤维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加湿量变差,因此不优选。
在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其特征在于抗菌成分为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作为本发明的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使用成分,例如可以选取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通过选取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使用,发现能够维持更长期间的抗菌性。此外,在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可以使其含有选自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一种,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其含有上述多种的混合物。此外,也可以使其含有选自上述群中的至少一种和其他的抗菌成分的混合物。
当使用加湿过滤网的时,根据使用状况,加湿过滤介质的湿润状态和干燥状态可以反复转换。这种情况时,加湿水中含有的钙、镁、硅、氧化硅等的无机物会析出在加湿过滤介质的表面上并逐渐堆积,从而形成水垢(scale)。当形成水垢时,容易发生抗菌剂无法充分地遍布于水垢的表面上的问题,结果微生物在水垢上进行繁殖,导致臭气生成。为了抑制水垢,可以使用诸如离子交换水、蒸馏水等不含有无机物的加湿水,但是,如果考虑到在一般家庭中使用的话,这是不现实的。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使加湿过滤介质中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抑制水垢的生成,结果能够抑制臭气的发生。多酚类化合物含有多个酚羟基,从加湿过滤介质中溶解于加湿水的多酚类化合物的羟基能够与水垢的主要物质的钙、镁、硅相结合沉淀于加湿水中,从而抑制了水垢附着于加湿过滤介质。而且,由于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为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所以能够以空间位阻效应阻止钙、镁、硅等的化合物集合而结晶化。当多酚类化合物的长链的一个干扰分子附着于水垢附近时,能够在其周边的广域的范围内干扰进一步结晶化,从而能够防止发展生成为大块的水垢。
本发明中的柿漆提取物,是将一种富含单宁(鞣酸、tannin)成分的柿漆的特有品种的未成熟果实粉碎,然后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发酵后,通过提纯而获得。此外,将榨取的柿漆原液(头漆)加热,并利用超过滤膜将低分子成分除去从而精制柿子鞣酸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平10-15358号公报),也可以利用酒精,磷酸氢二钾(DipotassiumPhosphate),生物碱(alkaloid)使其分离·沉淀从而回收高浓度的鞣酸成分的方法(Matsuo T.and Ito S.“A simple and rapid purification method of condensedtannins from several young fruits.”、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Vol.45(8)、1981年p.1885-1887)等制造方法获得。本发明中的柿漆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柿漆提取物是儿茶素(catechin)类中的表儿茶素(epicatechin),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按照1:1:2:2的比率,由12~30个分子缩合而形成的分子量约为15000的高分子化合物,被分为飞燕草甙元(delphinidin)类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聚合物或者缩合型单宁。由于其具有强大的蛋白质凝固作用,所以具有抑制微生物的效果,并且,由于多个酚羟基(-OH基团)与各种恶臭组分结合形成化学键,尤其能够发挥消除诸如氨味、硫化氢气味的效果。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的柿漆提取物的干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基材,优选为0.5~12g/m2,进一步优选为1~10g/m2,更进一步优选为2~8g/m2。当含量小于0.5g/m2的情况时,存在不能获得足够的抗菌性的情况,当含量大于12g/m2的情况时,虽然能够获得足够的抗菌性,但是对柿漆提取物的单宁类的特殊臭气敏感的人来说,有可能会带来不愉快感。
本发明中的银杏叶提取物是指从银杏的叶子、种子、树皮以及树干等的里面所提取出来的亲水性的天然提取物成分。银杏叶提取物是由诸如槲皮素(quercetin)、堪非醇(kaempf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的类黄酮中附带有糖链的黄酮(flavonoid)苷,银杏苦内酯(ginkgolide)A,银杏苦内酯B,银杏苦内酯C以及白果内酯(bilobalide)等的萜内酯(terpene lactone)类化合物、原花色素等的成分所构成。其中,黄酮苷相对于萜内酯(terpene lactone)类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300质量%以上,15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600质量%以上。当黄酮苷的配合量超过1500质量%时,则可能会导致难以稳定地获得提取物。当黄酮苷的含有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本发明的加湿过滤网过滤介质的抗菌性等的效果能够获得恒定并且可以维持。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干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基材,优选为0.5~12g/m2,进一步优选为1~10g/m2,更进一步优选为2~8g/m2。当含量小于0.5g/m2的情况时,有不能获得足够的抗菌性的情况,当含量大于12g/m2的情况时,抗菌性也不会显著提高,所以从经济观点出发,优选含量在12g/m2以下。
本发明中的茶提取物是指从茶叶中所提取出来的亲水性的天然提取物成分。以煎茶、粗茶、玉露、甜茶等的绿茶、由乌龙茶为代表的半发酵茶、由红茶为代表的发酵茶等为原料,通过搅拌提取或者滴落式提取等方法提取而获得。茶提取物由表儿茶素以及其羟基体的没食子儿茶素等的儿茶素、它们的没食子酸酯(gallic acid ester)衍生物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的四类成分构成。这些儿茶素成分表现出强大的抗菌·杀菌效果,以及对细菌毒素等的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的茶提取物的干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基材,优选为0.5~12g/m2,进一步优选为1~10g/m2,更进一步优选为2~8g/m2。当含量小于0.5g/m2的情况时,有不能获得足够的抗菌性的情况,当含量大于12g/m2的情况时,抗菌性也不会显著提高,所以从经济观点出发,优选含量在12g/m2以下。
本发明中的咖啡豆提取物是指从绿咖啡豆中所提取出来的亲水性的天然提取物成分。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咖啡豆提取物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类具有优异的抗菌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从烘焙后的咖啡豆中提取出的天然提取成分与绿咖啡豆相比,由于绿原酸类的含量显著减少,所以不优选。以往就已经探明绿原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在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从绿咖啡豆中提取出的天然提取物成分的绿原酸类和咖啡因(caffeine)的能量消耗以及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并正在进行将其作为减肥饮料的利用。绿原酸被认为是肉桂酸(cinnamic acid)的衍生物和奎尼酸(quinic acid)的酯,在绿咖啡豆中所提取出的天然提取物成分中已经确认出含有下述7类绿原酸物质,即,3-咖啡酰奎尼酸(3-caffeoylquinic acid)、4-咖啡酰奎尼酸(4-caffeoylquinic acid)、5-咖啡酰奎尼酸(5-caffeoylquinic acid)、3,4-二咖啡酰奎尼酸(3,4-dicaffeoylquinic acid)、3,5-二咖啡酰奎尼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4,5-二咖啡酰奎尼酸(4,5-dicaffeoylquinic acid)、5-阿魏酰奎尼酸(5-feruloylquinic acid)。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的咖啡豆提取物的干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基材,优选为0.5~12g/m2,进一步优选为1~10g/m2,更进一步优选为2~8g/m2。当含量小于0.5g/m2的情况时,有不能获得足够的抗菌性的情况,当含量大于12g/m2的情况时,抗菌性也不会显著提高,所以从经济观点出发,优选含量在12g/m2以下。
作为使无纺布基材中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只要是能够使该成分尽量均匀地含于无纺布基材中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将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的溶液或者分散液,通过涂覆、浸渍或喷涂的方法等赋予给无纺布基材,然后利用干燥等方法除去溶剂或分散介质,使得该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含于无纺布基材中。
使无纺布基材中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时所采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具体可以为下述种类的化合物: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1-丙醇(1-propanol)、2-丙醇(2-propanol)、1-丁醇(1-butanol)等醇类;丙酮(acetone)、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甲基异丁基酮(methyl isobutyl ketone)、环己酮(cyclohexanone)、异佛尔酮(isophorone)等酮类;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乙酸丁酯(n-buthyl acetate)、醋酸异丁酯(isobuthyl acetate)、醋酸异丙酯(isopropyl acetate)、乳酸乙酯(ethyl lactate)、碳酸乙烯酯(ethylenecarbonate)等酯类;乙醚(diethyl ether)、甘醇二甲醚(glycol dimethyl ether)、甘醇二乙醚(glycol diethyl ether)、二恶烷(dioxane)、二氧杂环戊烷(dioxolane)、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等醚类;苯(benzene)、甲苯(toluene)、二甲苯(xylene)、苯乙烯(styrene)等芳香烃类化合物;戊烷(pentane)、正己烷(hexane)、环己烷(cyclohexane)等脂肪烃类化合物;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二氯乙烷(ethylene chloride)、四氯化碳(tetrachloromethane)、氯仿(chloroform)、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氯苯(chlorobenzene)、二氯苯(dichlorobenzene)等卤代烃类化合物;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等酰胺;也可以使用水。
作为其他的多元醇也可以使用例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1,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二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anediol)、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甘油(glycerin)、三羟甲基乙烷(trimethylol ethane)、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双甘油(diglycerin)、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双季戊四醇(dipentaerythritol)、2-甲基戊烷-2,4-二醇(diacetone glycol)、己三醇(hexanetriol)等低分子量多元醇。
当要强化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无纺布基材的胶着时,或者通过和其他成分并用、着色等提高制品的外观等的情况时,在不妨害所述多酚类化合物的效果的范围内,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法,可以使用少量的粘合剂(粘接剂)。
粘合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如下。作为水溶性的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醇、淀粉等。此外,作为可以分散于水中的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acrylic ester)类、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苯乙烯-丁二烯共聚(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乳胶(latex)等,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物质。
另外,根据需要,为了使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更稳定地含于无纺布基材中,使抗菌性等的效果能够恒定的持续更长时间,并且,为了减轻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的特殊的臭气,可以使无纺布基材中含有多孔质的粉末(例如,活性炭或沸石等的粉末)。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无纺布基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择使用水刺法(spunbond)、熔喷纤法(meltblown)、干式法(热粘结(thermal bonding))、树脂结合剂(resinbonding)法、针刺法(needle punching)、水刺布法(spun lace)、针脚式接合法(stitchbonding)、湿式法(wet-laid)、静电纺丝法(electro spinning)等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所制造的无纺布。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由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制造的无纺布。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无纺布基材的材料,可以列举聚酰胺(polyamide)纤维、聚酯(polyester)纤维、聚亚烃基对羟基苯甲酸酯(polyalkylene paraoxybenzoate)纤维、聚氨酯(polyurethane)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纤维、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纤维、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纤维、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纤维、聚烯烃(polyolefin)纤维、苯酚(phenol)纤维等の合成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氧化铝纤维,碳素纤维,活性炭素纤维等无机纤维,木浆,竹浆,麻浆,红麻浆,草浆,甘蔗渣,棉绒浆,棉花,羊毛,丝等天然纤维,废纸再生纸浆、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者胶原蛋白等蛋白质、海藻酸(alginic acid)、壳质(chitin)、壳聚糖(chitosan)、淀粉等多糖类等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等,或者,也可以单独或者结合使用对这些纤维赋予了诸如亲水性、难燃性等机能的纤维。
关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无纺布基材的内部结合强度,只要是能够使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的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在50~400mJ的范围即可,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优选为45~395mJ,进一步优选为55~355mJ,更进一步优选为65~345mJ。当无纺布基材的内部结合强度小于45mJ,或者大于395mJ的情况时,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有无法达到所定范围的可能。
关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无纺布基材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是能够使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的加湿过滤介质的单位面积重量在40~150g/m2的范围即可,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优选为35~145g/m2,进一步优选为45~135g/m2,更进一步优选为55~125g/m2。当无纺布基材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35g/m2,或者大于145g/m2的情况时,加湿过滤介质的单位面积重量有无法达到所定范围的可能。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网是由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所形成的。作为其形状,例如可以列举:立体型、瓦楞型(corrugate)、褶皱型的(pleats)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所列举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此外,在实施例中[%]以及[份]在没有事先说明的情况下,它们分别表示[质量%]以及[质量份]。
(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
柿漆提取物:松尾药品产业株式会社(Matsuo Yakuhin Sangyo Co.,Ltd.)制、商品名:FG-60。
银杏叶提取物:在1kg的干燥银杏叶(将4月的嫩叶进行干燥所得的银杏叶)中,加入乙醇以及精制水的混合液(体积比1:1)8kg,在20~40℃的条件下搅拌7小时后进行提取。滤去固形物后,在60℃以下将滤液的总量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0分之1,然后加入0.5kg的乙酸乙酯进行充分搅拌后,静置、分液获得下层质量份。对所述下层质量份进行减压浓缩,获得褐色的粘稠状物质。将该粘稠状物溶解于大约30倍的丙二醇和精制水的混合液(体积比8:2)中,用滤纸过滤去微量的不溶物后获得8g的银杏叶提取物。本品1g相当于干燥的银杏叶提取物0.1g。当在下述的实施例中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获得所需要的量为止。
茶提取物:三菱化学食品株式会社(Mitsubishi-Kagaku Foods Corporation)制、商品名:太阳食品(注册商标)100。
咖啡豆提取物:ORYZA油化株式会社(ORYZA OIL&FAT CHEMICAL CO.,LTD.)制、商品名:生咖啡豆萃取-P。
(内部结合强度(内结强度))
内部结合强度是根据J.TAPPI纸浆试验方法NO.18-2:2000中所记载的方法测定所得。单位为mJ。内部结合强度的数据越大,显示内部结合强度越强。
(单位面积重量)
单位面积重量是根据JIS L 1096 8. 3. 2a A法(JIS法)中所记载的方法测定所得。单位为g/m2
(实施例1)
将柿漆提取物和丙烯酸粘合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Japan Coating ResinCorporation)制,商品名:RIKABOND(注册商标)FK-68H以干燥质量比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获得柿漆提取物分散液。然后,以内部结合强度为47mJ、单位面积重量为93g/m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用该溶液对所述无纺布基材进行含浸加工,使柿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3g/m2。含浸后,在内部温度为150℃的热风干燥机中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2)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94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3)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394mJ、单位面积重量为95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4)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5mJ、单位面积重量为36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1例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5)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8mJ、单位面积重量为141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6)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柿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0.5g/m2而进行了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7)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5mJ,单位面积重量为75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柿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12g/m2而进行了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8)
将银杏叶提取物和丙烯酸粘合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制,商品:RIKABOND(注册商标)FK-68H的干燥质量按为1:1的比例混合制得银杏叶提取物溶液。然后,以内部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99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用该溶液对所述无纺布基材进行含浸加工,使银杏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0.5g/m2。含浸后,在内部温度为150℃的热风干燥机中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9)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4mJ,单位面积重量为93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银杏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3g/m2而进行了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8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0)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77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银杏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12g/m2而进行了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8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1)
将茶提取物和丙烯酸粘合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制,商品:RIKABOND(注册商标)FK-68H的干燥质量比按1:1的比例混合制得茶提取物溶液。然后,以内部合强度为245mJ,单位面积重量为99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用该溶液对所述无纺布基材进行含浸加工,使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0.5g/m2。含浸后,在内部温度为150℃的热风干燥机中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2)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94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3g/m2而进行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3)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4mJ,单位面积重量为75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茶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12g/m2而进行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4)
将咖啡豆提取物和丙烯酸粘合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制,商品:RIKABOND(注册商标)FK-68H的干燥质量比按1:1的比例混合制得咖啡豆提取物溶液。然后,以内部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用该溶液对所述无纺布基材进行含浸加工,使咖啡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0.5g/m2。含浸后,在内部温度为150℃的热风干燥及机中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5)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4mJ,单位面积重量为93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咖啡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3g/m2而进行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4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6)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6mJ,单位面积重量为78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咖啡豆提取物的干燥含有量为12g/m2而进行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4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实施例17)
除了无纺布基材是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3mJ,单位面积重量为96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使用大豆提取物(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商品名: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甙元(aglycone)混合物))替代茶提取物,使其干燥的含有量为3g/m2而进行含浸加工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1)
作为无纺布基材,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51mJ,单位面积重量为101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2)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39mJ,单位面积重量为36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3)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34mJ,单位面积重量为96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4)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37mJ,单位面积重量为155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5)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5mJ,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6)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244mJ,单位面积重量为156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7)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427mJ,单位面积重量为29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8)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425mJ,单位面积重量为98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比较例9)
作为无纺布基材,除了使用内部结合强度为428mJ,单位面积重量为151g/m2的PET:人造丝=50:50(干燥质量比)的水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基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使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加湿过滤介质。
关于实施例1~17以及比较例1~9的加湿过滤介质,使用以下所示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长时间使用后的评价:过滤网结构变化(结构))
过滤网结构变化的评价是通过将加湿过滤介质形成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然后对运转了90天后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实施视觉评价。加湿过滤网形成为宽度224mm×高度120mm×深度29mm,间距的间隔为3mm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将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安装至加湿空气净化器(COWAY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PM-1010DH)进行运转。该运转在鼓风量为5.1m3/分的条件下运转进行24小时的供水量为1日3L。取出运转90天后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对其结构进行评价。结构的评价按照下面的四个阶段进行评价,1以下为合格。结构的评价由3人进行,并用平均值进行表示。
0:过滤网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良好。
1:褶皱的凸起的折痕上出现了扭曲,但在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
2:褶皱的凸起的折痕上出现了严重的扭曲,间距的一部分已经压坏。
3:褶皱的凸起的折痕上出现了严重的扭曲,间距已经压坏,不适合使用。
(长时间使用后的评价:产生水垢)
产生水垢的评价是通过将加湿过滤介质形成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然后对运转了90天后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实施视觉评价。无纺布形成为宽度224mm×高度120mm×深度29mm,间距的间隔为3mm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将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安装至加湿空气净化器(COWAY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PM-1010DH)进行运转。该运转在鼓风量为5.1m3/分的条件下运转进行24小时的供水量为1日3L。取出运转90天后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对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的表面(受风面)的水垢发生状况按照下面的四个阶段进行评价,1以下为合格。水垢产生的评价由10人进行,并用平均值进行表示。
0:没有产生水垢,良好。
1:虽然分散存在有大小小于2mm的水垢,但在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
2:产生很多大小为2~5mm的水垢。
3:产生很多大小在5mm以上的水垢,不适合使用。
(长时间使用后的评价:臭气)
臭气的评价是指通过将加湿过滤介质加工成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然后对运转了90天后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实施官能评价。无纺布形成为宽度224mm×高度120mm×深度29mm,间距的间隔为3mm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将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安装至加湿空气净化器(COWAY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PM-1010DH)进行运转。该运转在鼓风量为5.1m3/分的条件下运转进行24小时的供水量为1日3L。取出运转90天后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进行臭气评价。臭气评价按照下面的六个阶段进行评价,2以下为合格。臭气评价由10人进行,并用平均值进行表示。
0:没有臭气。
1:稍微能闻到臭气。
2:能闻到臭气。
3:容易闻到臭气。
4:闻到强烈的臭气。
5:闻到非常强烈的臭气。
(长时间使用后的评价:过滤介质的抗变色性(变色)
过滤介质的抗变色性的评价是通过将加湿过滤介质加工成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然后对运转了90天后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实施视觉评价。无纺布形成为宽度224mm×高度120mm×深度29mm,间距的间隔为3mm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将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安装至加湿空气净化器(COWAY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PM-1010DH)进行运转。该运转在鼓风量为5.1m3/分的条件下运转进行24小时的供水量为1日3L。取出运转90天后的褶皱状加湿过滤网,对褶皱状加湿过滤网的表面(受风面)的变色状况按照下述4个阶段进行评价,1以下为合格。变色的评价由10人进行,并用平均值进行表示。
0:没有污垢。
1:仅能看出少许变色。
2:发生变色。
3:发生严重变色。
【表1】
由表1所示的实施例1~17可知,在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中,即,使无纺布基材中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且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2的加湿过滤介质中,在其长时间使用后的评价中,过滤网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发生水垢的抑制效果、臭气降低的效果以及过滤介质的抗变色性都得到提高,能够持续地使用清洁的加湿过滤网。此外,由实施例2、9、12、15、17可知,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选取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时,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网结构也不发生变形,水垢、臭气以及变色也能够得到抑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1可知,即使内部结合强度和单位面积重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当加湿过滤介质中不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时,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大量产生水垢以及臭气,且过滤介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色,加湿过滤网无法长时间保持清洁。由比较例2~比较例9可知,当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和单位面积重量在本发明的范围外时,即使加湿过滤介质中含有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不仅过滤网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使用问题变化,而且也会出现诸如水垢、臭气以及过滤介质会发生变色等,加湿过滤网无法长期保持清洁。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能够用于加湿器、附带加湿机能的空气清新器(加湿空气净化器),空气洗涤器、冷风扇等。

Claims (3)

1.一种用于气化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过滤介质,其具备:
无纺布基材;
抗菌成分,其含于所述无纺布基材中;
其特征在,所述加湿过滤介质的内部结合强度为50~400mJ,单位面积重量为40~150g/m
所述抗菌成分为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来自植物的抗菌性多酚类化合物为选自由柿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或者2记载的加湿过滤介质所形成的加湿过滤网。
CN201510608487.6A 2014-09-25 2015-09-22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3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5040 2014-09-25
JP2014195040 2014-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3837A CN105463837A (zh) 2016-04-06
CN105463837B true CN105463837B (zh) 2019-12-27

Family

ID=5560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84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3837B (zh) 2014-09-25 2015-09-22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60036479A (zh)
CN (1) CN105463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281A (zh) * 2016-06-02 2019-03-29 耿云花 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造方法
CN108889034A (zh) * 2018-07-27 2018-11-27 杭州和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用杀菌过滤层及其制造工艺
CN112239917A (zh) * 2019-07-17 2021-01-19 江西国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气高效低阻聚酯纺粘热轧非织造布及其制备的加湿过滤网材料
TWI720820B (zh) * 2020-02-19 2021-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氣體偵測清淨裝置
CN113908460B (zh) * 2020-07-10 2023-04-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鼻塞过滤装置及鼻塞过滤装置组
CN113967327B (zh) * 2020-07-22 2023-04-2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鼻塞过滤装置及鼻塞过滤装置组
TWI753559B (zh) 2020-08-31 2022-01-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過濾淨化處理方法
CN114099997B (zh) * 2020-08-31 2023-07-2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净化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004A (zh) * 2005-01-21 2006-07-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吸放湿性滤器及加湿装置
CN102188855A (zh) * 2011-04-30 2011-09-2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茶氨酸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CN102671488A (zh) * 2011-03-12 2012-09-19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其用途
CN102959337A (zh) * 2010-06-29 2013-03-06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
CN103743048A (zh) * 2013-12-23 2014-04-23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加湿机用加湿过滤器的生产方法及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004A (zh) * 2005-01-21 2006-07-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吸放湿性滤器及加湿装置
CN102959337A (zh) * 2010-06-29 2013-03-06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
CN102671488A (zh) * 2011-03-12 2012-09-19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其用途
CN102188855A (zh) * 2011-04-30 2011-09-2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茶氨酸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CN103743048A (zh) * 2013-12-23 2014-04-23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加湿机用加湿过滤器的生产方法及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3837A (zh) 2016-04-06
KR20160036479A (ko) 2016-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3837B (zh) 加湿过滤介质以及加湿过滤网
KR102094637B1 (ko) 항균성이 우수한 생분해성 부직포 및 생분해성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WO2012091087A1 (ja) 機能性素材含有マスク
CN109415857A (zh) 吸收片
KR101654365B1 (ko) 항균 및 소취성이 우수한 부직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943522B1 (ko) 항균 물티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항균 물티슈
KR102254736B1 (ko) 항균성 및 탈취성이 우수한 기능성 매트리스
CN107735254A (zh) 吸收片
KR20180055303A (ko) 항균성분을 구비한 탈취제
JP2014012907A (ja) 食品もしくは食品添加物含有バインダー
US20060278086A1 (en) Air cleaner, functional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ilter, air cleaning filter, and air cleaner device
CN105999859A (zh) 含竹叶黄酮的高效低阻抗菌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4355104A1 (en) Cellulosic fiber additive formed from kombucha biofilms
CN110258132A (zh) 一种除甲醛印花墙布及其生产工艺
US20210301471A1 (en) Cellulosic fiber additive formed from kombucha biofilms
CN101215449B (zh) 一种功能卷烟搭口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91972B1 (ko) 항균, 탈취, 미세먼지 및 바이러스 제거 성능이 우수하고 선풍기 날개 크기에 따라 사이즈 조절이 가능한 선풍기용 필터
KR101983910B1 (ko) 항균성이 우수한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214881B1 (ko) 에어 필터 여재 및 에어 필터
WO2008066022A1 (fr) Matériau de filtre pour épuration de l'air, et filtre d'épuration de l'air pour le nettoyage d'intérieur de véhicule
DE4103677C2 (de) Zusammensetzungen zum Löschen und Desodorieren von Zigaretten
KR100607143B1 (ko) 천연 향을 함유한 옻칠도료의 제조방법
KR100847071B1 (ko) 대나무를 이용한 필터 제조방법
CN107251911A (zh) 一种以小茴香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无烟蚊香的制备方法
Stevanovic Chemistry of lignocellulosics: current tre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